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宋明理学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清
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纲] 1.宋明理学。
2.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课标] 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程朱理学1.背景(1)______________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2)隋朝,儒学家提出“______________”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统治者奉行____________的政策,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2.内容(1)二程的思想①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②提出“____________”的认识论,认为只有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2)朱熹的思想①强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__________________”。
②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3.意义(1)程朱理学适应了____________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________________。
(2)朱熹编著的《________________》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二、陆王心学1.陆九渊把“______”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____________就可得到天理。
2.王阳明宣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命题。
提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学说。
3.评价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____________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易混易错从体验方法上看,程朱理学是“格物致知”;阳明心学是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习题: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一、选择题1.(2020吉林三模)唐代,儒学家韩愈激烈地批判佛学,提出对于佛教应该“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到了北宋,以程颐、程颢为代表的学者,却基本上都“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对佛学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
这一变化()A.体现了政府对外来文化的开明政策B.反映了大一统时代的恢弘气度C.有助于儒学在这一时期的新发展D.表明弃儒从佛的现象已相当普遍2.(2021广东综合能力测试)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统计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宝、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颜、渊等字。
这一变化反映出,魏晋至唐代()A.佛道思想逐渐深入底层民众B.三教合一的趋势不断加强C.已经出现了儒学中兴的迹象D.中外文化交流的趋势加快3.(2020广东惠州模拟)在君臣关系上,北宋程颐、程颢主张君臣一体,应相互依赖,相互扶持,共治天下;南宋朱熹倡导君臣共享治权,臣子应“格君心之非”,主动参与治理天下。
二者的思想()A.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B.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C.削弱了君主专制统治D.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4.(2021辽宁新高考调研)朱熹说:“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这反映了唐朝社会()A.违背正统,纲纪混乱B.文化多元,社会宽容C.婚恋自由,风气开放D.华夷交融,民族和睦5.(2020广东二模)据《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宋宁宗即位初科举取士“稍涉义理者悉皆黜落”,后期却追谥朱熹曰“文”,周敦颐曰“元”,程颢曰“纯”,程颐曰“正”,张载曰“明”。
这一变化说明宋宁宗后期()A.理学迎合了统治需要B.科举制逐步走向僵化C.加强了思想文化专制D.理学有重大理论创新6.(2021四川蓉城名校联盟第一次联考)1015年进士科考试的题目就出自《中庸》。
1027年宋仁宗赐给新进士的书就是《中庸》,1030年改为赐《大学》,此后两篇轮流赐给新进士。
熙宁(1068—1077年)中,《论语》《孟子》开始在科举考试中各占一道试题。
届高考历史新人教版必修3一轮复习 第3课 宋明理学精品PPT课件
战国 蔚然大宗
魏晋南北朝隋唐 面临挑战
秦朝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正统思想
宋明 新体系—理学Fra bibliotek知识巩固
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
A、统治者反对儒学
B
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C、佛教占统治地位
D 、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
B
A、禅宗 B、理学 C、心学 D、道学
3、关于宋代理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从本质上讲是儒学的新发展
一、程朱理学
1、北宋时期——程颢、程颐
(1)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 (2)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3)认识论:“格物致知”
一、程朱理学
2、南宋时期——朱熹,集大成者
思想:(1)“三纲五常是天理” (2)“存天理,灭人欲”
著述:《四书章句集注》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影响:成为官方哲学;传播海外
• 代表: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南宋 著述:《四书章句集注》
•
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思想 存天理,灭人欲
•
格物致知
• 评价:对后世及国外影响
程朱理学
理的本质: 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 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
理的表现: (在社会上)儒家道德伦理 (在人身上)人性
穷理方法: “格物致知”
接触万格事物就万是物了、解体万会事各万种物的知道识理、即加穷深理对! “理”致体知验就、是最心终里贯明白通了明!“理”。
寻找,提出“心即是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故把其思想称为“心学”。
陆九渊
本质: “心即是理”、“吾心即是宇
宙” 穷理: “发明本心”、进行内心反省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考点48宋明理学 .docx
考点48 宋明理学一、理学的创立1.背景⎩⎨⎧ 魏晋时期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播,冲击 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
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唐代的韩愈、李翱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 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2.创立:北宋时期,以程颢、程颐为代表的“北宋五子”将儒学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创立了一种新儒学体系——理学。
“二程”确立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并认为天理的核心是“仁”。
张载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
[微点拨] 正确理解“理学”和“理”的涵义(1)理学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它的出现标志着儒学的成熟。
(2)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天地万物遵循的普遍原则。
其实质是封建的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主要是三纲五常。
二、理学的成熟1.标志:南宋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2.表现⎩⎪⎨⎪⎧ 理气关系:朱熹认为理气互相依存,但理先于气,理不能离开气。
修养论:强调日积月累,强调“仁”和仁者境界。
社会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3.影响:朱熹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维护了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
[微点拨] 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原因(1)五代的长期分裂与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社会需要新的适应封建统治的思想出现。
(2)程朱理学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它提出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巩固其统治秩序。
三、陆王心学1.发展(1)标志: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2)表现①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提出“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
②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提出“致良知”的思想,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2.评价(1)积极①对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影响深远。
②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2)消极:用“三纲五常”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
高三一轮复习第1讲第4课宋明理学
材料四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 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 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那么人欲亡,人欲胜那么天理 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 存天理〞。
理学的道德观: 存天理,灭人欲
天理:即封建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
[精析] 此题考察宋代理学。题干中理学家周敦颐认为, 天地以“生〞为道,“生〞是宇宙的根本规律,“生〞 就是“仁〞,故阐释的是“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答案选A项。
考向 此题准确理解材料信息——“仁〞生天地 阴阳。
预测 宋明理学的考察,主要集中在“三教合一〞“程 朱理学〞“陆王心学〞。“三教合一〞主要从三教相互吸纳、 糅合的角度考察,说明中国古代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宋明理学〞一是侧重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思想主张的 考察,二是侧重考察理学对中华民族人格品德的塑造作用的 考察。
影响
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 求;都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 学知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宋 明理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 命,为往圣继绝学,为 万世开太平。〞
----张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知识
观,挽救衰退
的城邦制。
4、中外思想家在人的价值(人与万物自然界)问题上的比较:
荀子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老子
万物的本原是“道”,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 欲,社会动荡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 ”
庄子
“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34讲宋明理学课件人民版
命题点二 陆王心学 史料实证——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比较 史料一 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圣贤 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良知在人心,无 问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王阳明《传习录》
史料二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 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 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 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读史指导】 (1)史料一说明王阳明的主要思想观点,强调要加强道德修养。 (2)史料二共四句话,前两句话为一层,阐明了“程朱”的主张; 后两句话为一层,阐明了王阳明的思想主张。阅读时注意分层 概括。
【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归纳王阳明的主要观点。 (2)史料二反映了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哪些不同?二者在本质上 有何区别?
【结论】 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 (1)政治条件:经历唐末五代的分裂动荡,纲常松弛,道德式微(传 统伦理道德遭到破坏),不利于国家大一统,为巩固政治局势, 整顿人心;统治者重文轻武,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有利于儒学 的发展。 (2)物质条件:宋朝建立后,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科 学文化取得巨大成就。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 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4.宋明理学家、佛教、先秦儒学家关于“人性”的探讨 宋明理学家认为本善习远,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习性
却相差很远。性本善属于天理,应当加以保存;习相远正是邪 恶的人欲造成的,因此应当灭人欲。
佛教主张非善非恶无善无恶,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在 某些人看来是“善”的,也可能对其他人或物来说是“恶”的。
【解读】 (1)图一为佛教和道教传播情况,佛、道传播冲击了 儒家正统思想的地位,儒学学习、吸收佛道思想。(2)图二为明 朝画家丁云鹏(1547~1628 年)的想象画《三教图》。画中的孔子、 老子、红衣罗汉正同坐于树下探究玄理。这一情景正反映了当 时封建统治者推崇“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的理念。 此画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儒、道、释三教合一(或明朝时本土的儒 道与外来的佛教和谐共处)的思想状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讲练:宋明理学
【一轮复习】考点讲练:宋明理学一、基础知识1.宋明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1)儒学正统的危机a.魏晋南北朝时,佛教、道教的迅速传播对儒学造成冲击。
b.唐朝统治者奉行①________的政策,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儒学大师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3)隋唐以来雕版印刷的发明、书院的兴起。
2.主要流派与思想3.地位(1)程朱理学成为⑥______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4.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⑦______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自测题1.程颐说:“圣王为治,修刑罚以齐众,明教化以善俗。
刑罚立则教化行矣,教化行而刑措矣。
虽日尚德而不尚刑,顾岂偏废哉?”在此,程颐主张()A.德刑兼顾,二者不可偏废B.严刑酷法,规范民众习俗C.教化百姓,有利国富民强D.崇尚道德,依法治理国家2.《朱子语类》载朱熹弟子陈淳的话说:“先生在临漳,首尾仅及一期,以南陬敝陋之俗,骤承道德正大之化,始虽有欣然慕,而亦有愕然疑,哗然毁者,越半年后,人心方肃然以定。
”材料肯定了朱熹在漳州()A.强化伦理纲常B.整肃社会治安C.变革社会习俗D.倡导重学风尚3.明清时期徽州妇女贞节牌坊数量惊人,下表是歙县历代受旌表的贞女烈妇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政府治国严谨B.世风每况愈下C.儒学地位衰落D.理学摧残人性4.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与曾子的思想主张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最为贴切()A.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主张B.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C.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D.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5.学者一般认为,道是中国文化之根基,是中国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本质所在;儒是让中国人掌握中国文化的老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佛是从外国请来的一个新鲜产物,中国文化的调味品:三者都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宋明理学.do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宋明理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宋明理学,更多高考资讯我们网站的更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宋明理学宋明理学一、理学与心学的异同点有哪些?1.相同点(1)在思想范围上,都属于儒学范畴(2)在思想主张上,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同属于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3)在目的上,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行为,从而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
(4)在地位和影响上,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不同点(1)从对宇宙的认识看,理学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天理,主张先有理后有物,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离开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从道德主张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而心学则主张人应以内心的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去恶。
二、理学对于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及其影响是什么?1.新发展:"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原则,即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也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表现,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天"的主体地位也被"理"取代了。
2.影响(1)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
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至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2)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其消极观念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
(3)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
(重视主观意志,崇尚气节,自我节制,
会责任。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考历史 (人教 版)一 轮复习 必修三 第3课 宋明理 学(共17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考历史 (人教 版)一 轮复习 必修三 第3课 宋明理 学(共17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考历史 (人教 版)一 轮复习 必修三 第3课 宋明理 学(共17 张PPT)
什么是“理学”? 理学是两宋时期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它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融合佛道思想来 解释儒家的义理,从而建立了以“理” 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考历史 (人教 版)一 轮复习 必修三 第3课 宋明理 学(共17 张PPT)
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 已也。”就是说,格就是深刻探究、穷尽,物就是万物 的本原。
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就是“今日格一件,明 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但愿牺牲报国家
——清·秋瑾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考历史 (人教 版)一 轮复习 必修三 第3课 宋明理 学(共17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考历史 (人教 版)一 轮复习 必修三 第3课 宋明理 学(共17 张PPT)
三、理学的影响
• 局限性
• 维护专制统治; • 文化专制,束缚了思想的自由发展; • 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 • 容易导致空谈的学风 • 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考历史 (人教 版)一 轮复习 必修三 第3课 宋明理 学(共17 张PPT)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汉代儒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家思想
汉代儒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家思想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1)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也面临很多问题,汉初奉行的黄老之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①政治:王国问题依旧存在并不利于中心集权统治;②民族关系:北方匈奴势力强大,对中心集权构成威逼;③经济:土地兼并严峻,阶级冲突激化。
(2)董仲舒改造儒家学说,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天人感应”的主见,适应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须要。
2、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儒、法、道三者有互补性,汉武帝时,董仲舒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吸取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心集权思想,兼采道家、阴阳家的合理观点,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须要,其建议得到接受。
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
(1)重要内容①针对中心集权须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见;②针对加强君权须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③针对土地兼并现实,发挥仁政思想,提出““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2)主动可取和须要扬弃的有: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须要的主见。
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见充溢了唯心的色调,但是大一统的确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日祖国统一的须要。
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
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行取的,应当激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②“天人感应”学说,源于原始巫术,为君权神授服务,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惜百姓,却是有利于专制统治许久的。
③“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统治秩序着想,但是的确有利于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也对今日中国减轻农夫负担有确定的借鉴意义。
至于“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因为古今时代背景不同,社会发展不同,就须要区分对待。
今日,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小农经济必将向大农业经济迈进,正确引导这种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而不能一概套用“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的主见。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2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人教大纲
(3)思想文化:吸收传统儒学中的有益成份,构 建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如黄宗羲继承先秦儒 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命 题;顾炎武反对道学的浮泛之风,提倡到实践中 求真知;王夫之反对“天命论”和“生知论”, 主张“气一元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是不 断变化的。
练习3 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
尝试命题3 右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 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 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 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 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 夫装束的孔子相对。唐宋时期中国人对待外来 文明,一向可谓兼容并蓄。当儒家思想受到佛道 两教冲击时,当时儒学大师的态度是 ( D A. B. C. D.以儒为本,吸收道、佛思想加以完善 解析 结合唐宋时期的儒学的复兴运动有关知 识可知D项最佳。
主思想。
(3)评价: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
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1)时间:明末清初,明末统治者日益腐败。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82022/1/182022/1/181/18/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82022/1/18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41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41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一、宋明理学1.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独尊地位被动摇。
(2)隋唐时期,“三教并行”,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内容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4.特点: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5.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轻巧识记]1.“二程”的思想天理是本原,伦理道德联。
格物又致知,理学代代传。
2.朱熹的思想三纲五常是天理,天理须存灭人欲。
格物致知明德善,朱熹思想内外传。
[概念阐释]“三纲五常”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种等级规范和仁、义、礼、智、信的五种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它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朱熹认为,道的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将儒家价值化为自己真实的精神支柱,才算得“道”。
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背景(1)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
(2)阶级: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3)思想: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束缚人们思想,人们要求个性自由发展。
(4)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2.李贽的进步思想(1)主张⎩⎪⎨⎪⎧ ①破除对儒家经典的迷信,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②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3.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等提出。
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
[轻巧识记]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可归纳为“一、三、四、四”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确立于明朝)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宋明理学
2.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
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说明陆九渊 导学号 26812440 ( A )
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
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
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
D.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
• [解析] 根据材料“六经皆我注脚”,结
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47讲 宋明理学
1
基础攻关
2 考点突破
3
仿真模拟
基础攻关
• 一、理学出现佛的教背景道:教 “三教合一”
• 1.唐魏宋晋南北朝三教时合一期,________、 ________迅速传播,冲击了儒学的发展。
• 2.________时期,“____________” 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 2.主理 张 • (1)“道_德_伦_理___”是世界人的性本原,是天下万 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格物,致体知 现在社会上是儒 家____________,元在人身上就是________。
• (2)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 “___明_初________”的方法。
• 3.影响
• (1)南宋灭亡后,理学北传,______朝曾 将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 三、理学的发展
• 1.陆九渊“心心学” 发明本心
•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提出“心即理也”,______就是天地 万物的渊心源学。 • (2)提出“致_良_知__________”本以心 求理的方法。
• 2.王守仁“心学”
• (1)主张用________来更新理学。
• (2)其核心是“__________”,认为良知
考点突破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宋明理学
理论上:最大缺陷在于过多关注“现世实际”问题, 而回避了对终极问题的追问。
社会功能上:无法为政权提供合法解释。
2、“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
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
3、儒学复兴运动——奠定了理学 兴起的基础 (1)唐中后期:韩愈、李翱等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 创立的先声。
(2)北宋大规模的儒学复兴运动。
朱熹的思想,与当时官方所尊奉的传统儒家思想 不一致,所以被打成“伪学”;而实际上他对儒学的 发挥在本质上进一步适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因此,随着社会发展,他的理学思想逐渐被官方奉为 儒学正宗。 4、影响 提出了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道德规范,适应了封建 统治者的需要,成为官方正统儒学。
南宋(1175)年江西上饶鹅湖寺的论战
“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
(3)知行合一:“知”和“行”是同一个活动的两个 方面,不能缺一。他强调的是懂得美德的人一定能实 践美德,否则称不上“致良知”。
3、意义 不系统
信 宋 二程 寻理 仰 明 理 危 途径 理 机 学 信众有限 程朱理学: 知识精英 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 普罗大众 发明本心
正 第 8 统 第 9关 关
关
第7关
汉代到宋明期间儒家思想的发展概况
两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十国
宋元明
佛、道 挑战
应战
儒学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条主线:挑战与应战 一个任务:重建儒学信仰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 期儒学的发展
高考考点
年份 2014全国I卷 2013全国I卷 2012全国I卷 题型 选择 选择 选择 内容 理学的人性论 汉唐儒学发展到宋明儒学的变 化因素 王阳明心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宋明理学的影响
(2012年温州二模)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 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 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 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 ) A.女权意识的觉醒 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理学对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影响 的理解。“贞节”是古代女子道德要求的一个体现,从 题干材料信息和所学史实,说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 人欲”,压抑人性,维护男尊女卑的等级社会,因此社 会上节妇得到政府的表彰,故选项是B。
探究事物 研习经典
△世界本原是“理”; 共同点 △儒家伦理道德(仁、礼)即为“天理”; △都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要求。
为了遏止伪善的流行,王守仁特别强调: “知行合一”。
(2013年广东高考)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 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 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 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 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2013· 北京文综) 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 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 ①《春秋繁露》 ③《儒林外史》 A.①② B.②④ ②《四书章句集注》 ④《孔子改制考》 C.①③ D.③④ )
【解析】《春秋繁露》是董仲舒代表作,董仲舒继承 儒家“仁政”学说,把法家、阴阳五行等各家的思想 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并未吸收外来文化。《四书章句集 注》由南宋朱熹编著 ,在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基础上产 生了理学②正确。故B符合题意。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宋明理学
一、“理学”的概念 宋明时期的儒学思想家,在借鉴佛道思 想的基础上,将儒家传统道德提升到“天 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以“理”为核心 囊括天人关系 ( 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 的严密思想体系,被称为新儒学,是儒道 佛三教合一的哲学体系。
宋明理学
(一)创立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三、宋明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理学的开创——北宋五子
思想家 理论贡献 周敦颐 运用《周易》,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 邵 雍 为一,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依据。 张 开创“气学”一派,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 载 和精神,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代表。 “天理” △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 ),是宇宙万物 颢 的本原。 “仁” ); 颐 △认为天理核心和修养最高境界都是( △主张剥落人的(欲望),以存天理。
(2010· 上海高考) 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 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儒学的内容和特点,意在考查 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宋 代理学强调“理”是万物的本原,心学认为“心” 是万物的本原,故C项正确。
二、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儒学步入困境,正统地位被削弱(汉末至唐末) 2.宋代孕育复兴契机
①宋代民族、阶级矛盾尖锐,需要统一思想巩固北宋中央 集权。 女后专政、权臣跋扈、藩镇割据——不重儒家纲常伦理 ②重文轻武,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 ③唐宋儒学复兴运动,奠定理学兴起基础。
△韩愈和李翱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北宋大规模的儒学复兴运动,重兴儒学的思考探索精神。
三、宋明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
方 面 朱 熹 陆九渊(创始人) 王守仁(集大成) “心即理也” 世界本原是 宇宙观 外在的“理”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 “格物致知” 方法论 “发明本心” 在日常生活 中直接领悟
探究事物 研习经典
△世界本原是“理”; 共同点 △儒家伦理道德(仁、礼)即为“天理”; △都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要求。
A.孔子 C.朱熹 B.董仲舒 D.陆九渊
心学出现,标志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
(2010·广东高考)“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 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 映了 (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2009·江苏)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 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2011· 安徽文综,12) 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 观众多。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答案选B。②是儒家贞节观的体现;④是儒家尊 祖敬宗观念的体现,均属儒家的伦理思想。①是佛教寺 院,③是道教圣地,不符合题目设问角度。
(2010年浙江高考)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 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 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 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 C.知行合一 B.发明本心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2013年海南历史,4)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 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解析】魏晋时期,儒学发展面临佛教的冲击。题干中 “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友朋之信”正是儒家 的伦理道理,而题干斥责佛教导致“隔、乖、旷、绝”的 后果,说明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D项正确;A项夸大了佛 教传入的影响;B、C无从反映。答案选D。
“心即理”
发明本心
三、宋明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
方 面 朱 熹 陆九渊(创始人) 王守仁(集大成) “心外无理” 天理就是良知 “致良知” 知行合一 凭借本性来内 心反省求理 “心即理也” 世界本原是 宇宙观 外在的“理”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 “格物致知” 方法论 “发明本心” 在日常生活 中直接领悟
四、宋明理学的影响
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统治, 消 极 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影 响 (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轻视自然
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等)
积 极 影 响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三、宋明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理学的开创——北宋五子
[2012•海南卷]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 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 的是( )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解析] 本题考查宋代理学。题干中理学家周敦颐认为 ,天地以“生”为道,“生”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生”就是“仁”,故阐释的是“仁”与万物生成的关 系。答案选A项。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材料分析能力。材料中甲方代表 人物是陆九渊,乙方代表人物是朱熹。朱熹批评心学做 学问“太简”,陆九渊批评程朱理学格物致知过于繁琐, 做学问“支离”, 提出通过“发明本心”认识理。双 方争论的焦点是多“读书”,还是发明“本心”。A、D 是程朱理学观点,C是心学家王守仁观点。答案选B。
(2011·上海高考)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 这里的“良知”是指 ( )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解析:王守仁所说的“良知”,即是道德意识。他 认为,良知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故A项符合题意。C项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属 于格物致知,归程朱理学。B项错在“圣人独有”, D项错在“外部世界”,应是内心世界。
创立:北宋五子
(二)创立过程 成熟: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
(三)历史影响
二、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儒学步入困境,正统地位被削弱(汉末至唐末)
①自身理论体系的先天缺陷。
儒学缺乏哲学层面上系统的理论性和思辨性
②儒家思想受到佛道的巨大冲击。
饱经战乱之苦的人们,逐 渐对 “君臣”秩序失去信 心,转而求神拜佛、炼丹 成仙,以求精神解脱,来 世幸福。
(2012年嘉兴高考历史二模)“每年9月,“水浒文化节” 在水泊故地山东梁山举办。梁山之巅有一座雄伟的建筑是 当年梁山好汉议事的地方,取名“忠义堂”,关于这一名 字的由来,《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忠义堂原叫聚 义厅,晁盖中箭身亡后,宋江成为山寨之主,他便把聚义 厅改为忠义堂(如图),并在堂前树起了“替天行道”的大 旗。这里面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 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宋明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解析: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节气、品德,讲 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努力,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 历史使命,这是一种“忠”“义”思想。答案选C。
方 面 主要观点 备注
理是世界本原: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影响: 格物致知: ①政治:适 格,接触; △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 应统治阶级需 方法论 致,获得。 △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要,南宋后成 “格物致知” 为官方哲学, 即通过接触 修养论 存天理,灭人欲(“仁”是人的爱 有力维护封建 天下事物去 (道德论) 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统治; 体会、加深 ②教育: 对先天存在 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 《四书章句集 社会政 的“理”的 注》成为儒家 治理论 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体验与贯通。 经典教科书; 宇宙观
演示结束!
பைடு நூலகம்THANK YOU FOR WATCHING!
感谢聆听!
程 程
三、宋明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理学的成熟——朱熹(集大成)
方 面 主要观点 备注
宇宙观
理是世界本原: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方法论 修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