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角的度量 _人教版精品教育.doc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精品教案
课题
角的度量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1
授课时间
月日
主备人
本教案使用人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3.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练习,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量角器
学习小提示: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同学们,科学的殿堂美不胜收,只要你们“以勤为径”认真学习,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个人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他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加油吧,孩子们!
重点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难点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课前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量角器、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环节
集体备课(个案使用时,结合实际在此教案上用蓝笔或黑笔进行修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探究新知
巩固应用
总结升华
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么?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说明: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一份所对的的角的大小叫做1度,记做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第2课时《角的度量》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课时《角的度量》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重要课程,它主要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理解度、分、秒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角的度量。
本节课的内容与人教版教材同步,通过实例引入角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角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了解。
但他们对于角的度量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度、分、秒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理解度、分、秒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角的度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入角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角的度量方法,度、分、秒的概念。
2.难点:角的度量工具的使用,度、分、秒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实物演示-操作实践-讲解讲解-巩固练习”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引入角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钟表、图片等。
2.学具:量角器、练习本、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钟表、太阳帽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中的角,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角的大小吗?”从而引出角的度量这个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角的度量方法,让学生了解度、分、秒的概念,并展示如何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些图片,让学生小组合作,用量角器测量图片中的角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角的度量》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因此,在准备《角的度量》这一课时,我详细研究了教材,并明确了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主要涉及第五章《角的度量》。
具体内容包括:角的定义、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角的度量方法以及角的分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角的定义,了解并熟练使用量角器,学会正确度量角的大小,并能对不同类型的角进行分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角的度量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量角器、直尺、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角,引导他们发现角的存在,并激发他们对角的好奇心。
2. 角的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角的动画,引导学生了解角的定义,并强调角的特点。
3. 量角器的介绍:讲解量角器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初步认识量角器。
4. 角的度量方法讲解:通过示例,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用量角器度量教室里不同角度的角,并记录下来。
6. 角分类的讲解:讲解锐角、直角、钝角的定义,引导学生学会对角进行分类。
7.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角的概念、度量方法和分类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角的定义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角的度量方法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量角器度量下列角的度数,并将结果写在括号里。
(1)一个90度的角()(2)一个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3)一个小于90度的角()2. 答案:(1)90度(2)120度(3)80度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我将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组合,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解决与角相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角的度量》这一教案中,我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人教版 (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人教版 (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含义,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能正确地测量角的大小。
3. 培养学生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2. 角的大小3. 角的度量三、教学重点1. 角的概念2. 角的度量方法四、教学难点1. 角的大小的理解2. 角的度量方法的掌握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讲解角的概念,让学生明确角的含义,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讲解角的大小,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是由两边叉开的大小决定的。
(3)讲解角的度量方法,让学生掌握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的方法。
3.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角的度量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巩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角的概念、大小及度量方法的理解。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自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角的概念、大小及度量方法的理解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应适时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本节课通过讲解、动手操作、巩固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角的概念、大小及度量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以上提供的教学内容中,"角的度量"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需要重点关注。
下面将详细补充和说明角的度量的教学方法和过程。
角的度量教学重点补充1. 角的度量概念的引入在讲解角的度量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入角度的概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角的度量单位,掌握角度的测量方法,并能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度量单位2.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3. 角的度量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角的度量练习。
2. 教学难点:量角器的正确使用,角的度量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角,如墙角、桌角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角的名称。
然后提出问题:这些角的大小一样吗?如何测量角的大小?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角的度量。
2. 新课导入(1)角的度量单位a. 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等。
b. 引导学生思考:长度可以用刻度尺测量,那么角的大小如何测量呢?c. 介绍角的度量单位——度,用符号“°”表示。
d. 解释1度角的含义: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2)量角器的使用方法a. 展示量角器,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量角器的组成部分。
b. 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将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使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然后读取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即为角的度数。
c. 演示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跟随演示操作。
d. 学生分组练习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教师巡视指导。
(3)角的度量练习a. 出示一些角的图形,让学生独立测量并说出角的度数。
b.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点评,强调量角器的正确使用和角的度数的读取方法。
c. 学生分组进行角的度量竞赛,提高学生的测量速度和准确性。
3. 总结与拓展a.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等。
b. 提问:如何测量一个较大的角?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可以将量角器的一部分与角的边重合,然后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计算出角的度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3稿)教学内容:课本第37~38页例1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度”和度的符号。
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
掌握量角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3、通过一些操作活动:量一量、估一估,培养角的空间观念和估计能力。
4、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量角器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难点:怎样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一、认识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师:通过昨天的预习,你们是用什么工具测量角的大小的?(量角器)师:你知道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吗?现在请听老师慢慢说来。
(在投影上介绍)师介绍:量角器中间的点我们称为“中心点”,这条平平的线上可以找到两个0,从中间点出发,向右是一条0°刻度线,向左也是一条0°刻度线,上面所有的数字都是它的刻度)二、教学度的读法和写法师:昨天老师布置了测量三个角的大小,你们会测吗?测量的结果是多少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大家的测量结果吧!(展示学生的作品)预设:35°或35度130度或130°33度或33°师:°表示的是什么?(度)师:没错,“度”就是角的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
在数学中,人们通常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其中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角。
那这几个角怎么读?你会读吗? (35°或35度130度或130°33度或33°或147°)师:在写的时候又要注意些什么?预设:这个°要写在右上角。
三、探究角的测量方法1.学生展示测量第一个角师:那谁愿意上来展示展示你的测量过程?指名学生上来测量,用投影展示。
A:重点:中心点对顶点,0度刻度线对角的一边,看另一边是所对数是几,它就是几度)(请下面的同学也拿起量角器,点对点,线对线,读一读你量出来的是几度)B.指名读读你是几度。
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设计
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设计:1、理解角的度量的含义及其计量单位;2、了解角度、正角、钝角、平角的概念及特点;3、理解角度的客观记录方式的应用;4、掌握计算角度的方法;5、应用角的度量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有关角的度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式;(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数学细节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发现数学的美和乐趣。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学习角的度量与角的计算方法。
2、教学方法:板书,讲述,举例,互动。
三、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学生们在上一讲中学习了有关角的基础概念。
请请大家回想一下,在上一讲中你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概念呢?2、讲授(40分钟):(1)角的度量教师板书:“角的度量”,并介绍角的度量的基本概念及其计量单位。
直角:只有一条边与另一条相互垂直的边重合,称为直角,度数为90°。
锐角:小于90°的角称为锐角。
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称为钝角。
平角:两条相邻边相互成180°的角称为平角。
根据角的度量概念,教师可通过已有的实物示例让学生区分和分辨不同的角。
(2)角度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角度的客观记录方式的应用。
引导学生以读数盘或角度规为例,了解角的度量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掌握角度的数字表示方式。
(3)角度计算方法根据学生已掌握的角的度量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角度的方法。
讲解应用角的度量解决实际问题,如角度差、角平分线、周角等。
3、总结(5分钟):帮助学生回想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核心要点,并引导他们用两三句话简单概括。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角的度量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学生掌握了各种角的度量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角度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采用板书、讲述、互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并在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课程所学内容的记忆深度,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加深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和学习兴趣。
角的度量 (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探索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角的定义、分类、角的度量单位以及如何使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和比较来估算角的大小。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定义,掌握角的分类,并学会使用量角器准确测量角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积极思考的态度。
教学难点1. 角的分类及其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2. 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准确判断和测量角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角的模型、量角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角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角的定义、分类,并通过实物模型展示不同类型的角。
3. 演示与实验:教师演示如何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角的测量实践活动,相互交流测量技巧和经验。
5.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包括角的定义、分类、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以及角的测量步骤。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中角的度量相关题目。
2.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实际情境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注:由于字数限制,以上内容为概要框架,具体细节需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填充和调整。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 使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 培养学生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2. 角的度量单位3.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4. 角的大小比较5. 角的分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概念,角的度量方法,量角器的使用。
2. 教学难点: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正确使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如剪刀、钟表、滑滑梯等,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角。
2. 讲解角的概念向学生讲解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可以通过画图或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角的概念。
3. 讲解角的度量单位向学生介绍角的度量单位是度(°),1度等于圆的1/360。
可以通过画图或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1度的大小。
4. 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向学生讲解量角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可以结合实物或多媒体课件,演示量角器的使用步骤,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
5. 角的大小比较通过实例,让学生比较不同角的大小。
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量角器测量不同角的大小,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6. 角的分类向学生讲解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可以通过画图或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种角的定义和特点。
7.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让学生测量一些角的度数,判断角的类型,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8.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角的度量知识。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作业,了解学生对角的概念、角的度量方法和量角器使用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人教新课标 (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人教新课标 (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含义,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2. 角的度量3. 角的分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含义、角的度量及分类2. 教学难点:角的度量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剪刀、钟表等,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角的含义引导学生观察剪刀、钟表等实例,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两条线段相交。
由此引出角的定义: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通过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角的度量引导学生了解角的度量单位——度,并学会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角的含义、角的度量及分类。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角,并尝试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测量。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课后作业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理解角的关键。
因此,我们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角的度量的相关内容。
角的度量是指用度来表示角的大小。
度是角的度量单位,用符号“°”表示。
一个完整的圆周角是360°,这是因为一个圆被等分为360个等分角,每个等分角是1°。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单位。
–学习如何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通过练习,能够准确地比较不同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形展示和实物模型的展示,引导学生理解角的概念。
–辅助工具:量角器、直尺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角的度量单位。
3.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4. 测量角的大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角的概念和度量单位的理解。
2.量角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1.测量角的大小时的注意事项。
2.不同角度之间的比较。
四、教学过程第一堂课A. 角的概念引入1.讲解角的概念,以日常生活中的角度为例,让学生感受到角的存在。
2.通过展示几何图形中不同角度的图形,引导学生理解角的概念。
B. 角的度量单位介绍1.介绍角的度量单位,如度、分等。
2.讲解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C. 量角器的引入1.演示如何使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
2.让学生亲自尝试使用量角器进行测量练习。
第二堂课A. 角的度量继续1.继续讲解角的度量单位,加深学生对角度的理解。
2.进行角度测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测量角度的方法。
B. 角的比较1.引导学生学会比较不同角度的大小。
2.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通过比较来确定角度大小。
五、教学反思与总结本节课主要围绕角的概念和度量展开教学,通过生动的示范和实践操作,学生对角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量角器的使用还有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练习。
总体来说,本单元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角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角的度量-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角的度量-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角的概念,培养学生对角的感性认识,理解角的度量是衡量角大小的标准。
2.能够用角的度量来描述和比较角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较力和推理能力,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角的概念。
2.角的度量。
三、教学难点
1.如何用角的度量来描述和比较角的大小。
四、教学过程
1. 活动1:教师引入
通过黑板上的示意图、实物模型等展示,引入角的概念。
与学生一起探讨一下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可以用角来描述。
2. 活动2:角的度量
让学生举起直角器,观察并比较不同角的大小。
引导学生用直角器测量不同角的大小,并让学生在黑板上标出所测得的角。
3. 活动3:角的度量练习
通过练习题来让学生巩固角的度量的方法和应用,加深对角的概念和度量的理解。
4. 活动4:情景交流
通过举例子,让学生自己想象和描述一下场景中某些物体的角的大小和度量方式。
五、教学效果评价
1.角的度量方法是否掌握。
2.能否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角的度量方法。
3.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是否能够得到提高。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角的概念还比较陌生,需要加强引入环节来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和直观理解。
同时,在练习环节中,应该增加一些巩固性的练习,让学生稳固掌握角的度量方法的同时,提高其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3 角的度量(教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度量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0~41页的内容,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教材的编排注重了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提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角的度量,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逐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为进一步为学习几何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对角的大小已有初步的体验,知道角度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一部分学生已经对量角器有所了解,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具体角的大小概念还没形成,显得比较抽象。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1度角、几度角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基本方法,能灵活、正确地测量各种不同位置的角,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建立自信心,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2、会用量角器量不同方向的角,并正确读出度数。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探究、巩固提升、总结。
一、回顾导入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度量就是测量(板书:测量)2、回顾旧知。
师:学习新课之前,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长度的测量,请看:(出示课件)(1)铅笔长( 8)厘米?(2)这是(1厘米)。
(3)1厘米就是测量的标准(板书:标准),这里有几个1厘米?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数出8厘米。
(4)8厘米就是测量的结果。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角的度量(第1课时)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第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量角器测量角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及分类2. 角的度量方法3. 量角器的使用教学重点:角的度量方法及量角器的使用教学难点:角的度量方法及量角器的使用教学准备:量角器、三角板、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角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角的组成要素。
2. 提问: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二、探究角的度量方法(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三角板上的角,思考如何测量角的大小。
2. 学生尝试使用三角板测量角的大小,总结测量方法。
3. 教师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演示如何测量角的大小。
4.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学会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三、练习角的度量(10分钟)1. 学生分组,互相测量三角板上的角,记录测量结果。
2. 学生展示测量结果,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出示一些角度,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并判断角的类别(锐角、直角、钝角)。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角的度量方法。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角的度量方法和量角器的使用。
2. 布置作业:练习角的度量,并尝试测量生活中的角。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思考,使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学会了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纠正错误,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角的度量方法及量角器的使用”。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角的度量方法角的度量是通过将角的大小与一个标准单位进行比较来实现的。
在国际单位制中,角度的标准单位是度(°)。
四年级上册数教案-学第3单元《第2课时 角的度量》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2课时角的度量》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
2. 使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3.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度量。
2. 角的画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角的度量方法。
难点: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角的初步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角的大小,从而导入新课。
2. 探究新知(1)认识量角器让学生观察量角器的形状,了解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和内外圈刻度。
(2)学习量角的方法教师示范量角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量角器的放置、角的顶点与量角器中心的对齐、角的起始边与0刻度线的重合等要点。
(3)学习画角的方法教师示范画角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量角器的放置、角的顶点与量角器中心的对齐、角的起始边与0刻度线的重合等要点。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量角和画角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巩固提高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角的度量方法和画法。
5. 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和画法的理解。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自主练习角的度量方法和画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操作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和画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量角器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概括,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总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有改进空间。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的关键。
因此,教师需要在这个细节上多花一些时间,通过详细的讲解、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2019—2020年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doc
课题: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40、41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初步会用量角器量角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角的表象;能通过量角,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观念;能联系操作结果,发现三角尺的三个角内角的特点,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直尺,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出示课本40页教学情景图师:图上画的是什么?2、角是有大小的,把角的两条边叉开一些,角就大一些;把角的两边收拢一些,角就小一些。
那么角的大小怎样计量呢?今天就学习这一内容引入课题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
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
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
特别说明内圈度数和外圈度数,让学生分别沿内圈和外圈指一指,读一读刻度,并分别依次找一找指定的刻度.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3、认识几度角。
(1)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略)(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画在印在纸上的量角器上)。
2019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三_3《角的度量》教案设计
《角的度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
3.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PPT课件活动角三角尺量角器课堂活动卡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感受角的大小。
(出示活动角)师:要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可以怎样做?变小呢?生自由讨论、交流。
明确:角是有大有小的,把角的两条边张开一些,角就大一些;把角的两条边收拢一些,角就小一些。
(师出示两个角)师:∠1和∠2哪个角大?大多少?我们怎么进行度量呢?2.揭题。
师:我们以前学习度量线段,用厘米、分米、米来表示,那么角的大小怎样度量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对活动角的操作,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化枯燥的复习为有趣的学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自主探究,建构模型1.量一量,比一比。
(1)组织学生操作比较。
(2)交流比较的结果。
(能比较出大小,但还是不能准确地知道∠2比∠1大多少)2.认识角的度量单位。
要准确地测量出一个角的大小,应该用一个合适的单位来度量。
(1)课件演示将圆平均分的过程,学生观察。
(2)介绍角的度量单位。
(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3.认识量角器。
(1)观察量角器。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量角器,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生观察,同桌交流观察后的发现)(2)汇报观察结果。
(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量角器是半圆形的,上面有许多刻度线,有两圈数,都是从0°到180°……(3)认识内、外圈刻度。
师: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里面的一圈叫内圈刻度,内圈刻度从右往左按逆时针方向从0°到180°;外面的一圈叫外圈刻度,外圈刻度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到180°。
人教版2019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2019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教案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的种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教材的编排注重了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提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从不同的学习角度认识角的度量;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逐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好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角的大小已有初步的体验;知道角度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一部分学生已经对量角器有所了解;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体验;具体角的大小概念还没有形成;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3)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加深对角的认识;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教学难点:直角的认识、周角的含义.教学关键:加强操作活动;弄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课时划分:4课时直线、射线和角……………… 1课时角的度量………………………… 1课时角的分类………………………… 1课时画角……………………………… 1课时《直线、线段、射线和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直线、线段、射线和角》.【教学分析】《直线、射线和角》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这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份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今后进一步认识三角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和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基础.【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学习比较积极但还不够稳定;知识和思维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但操作口述能力比较强.针对这一年龄特点;我认为应注重学生对形状的直观感受;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采用设疑诱导法、启发式谈话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发现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经历过程获得新知.当然;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直观地描述线段和角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这就为我们教学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教学重点】:角的认识【教学难点】:三线的区别【教学、具准备】课件、活动角、尺或三角板1.直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2.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它有()个端点.3.射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板书设计】直线、射线和角直线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线段直的两个端点有限长射线直的一个端点无限长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成的图形叫做角.记作:∠1读作:角1【教学反思】《角的度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角的度量》.【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和直角;并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了角是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的知识;并为学生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角的大小有了初步的体验;并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且有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量角器;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用量角器来测量角几乎没有体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初步建立1度角、30度角、60度角、120度角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3)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2)通过先估后量;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基本方法;能灵活、正确地测量各种不同位置的角;并感知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学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学、具准备】活动角、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时间安排】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相信通过度量;绝大部分学生都知教师此时要指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并提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问题;学生很容易说出角的大小教师拿出活动角放在量角器上验证;叉开两条边;演示大④教师多媒体演示对比;注意与直角形成对比..大多少”这一问题.通过让学)多媒体出示:你能估出下面的角哪些角小于90°?哪些【作业设计】你见过这样的简笔画吗?试着创作一幅;并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可以把你的作品与同伴交流、欣赏.【板书设计】角的度量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o”来表示.【教学反思】《角的分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角的分类》.【教学分析】学生在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里已有了初步的接触;对于角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大多是属于直观的描述.本课时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恰当地概括出图形的特征;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从而体会“学数学”、“做数学”的乐趣【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于常见的角的分类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角的分类【教学难点】:角的分类【教学、具准备】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各种角的学具.(1)90°的角都是()角;()度的角是周角.(2)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 )角;它有( )度;它等于( )个直角.(3)1周角=( )平角=( )直角=( )45°的角(4)时钟在5时的时候;它的时针和分针成( )角.(5)时针5小时走了()度;8小时走了()度. 【板书设计】角的分类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平角:等于180°周角=360°【教学反思】:《画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时《画角》.【教学分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有关线段、角的概念、公理、性质;以及线段的画法之后学习的;角的画法是学习几何的基础知识;为后继学习中能正确合理的画出角;能根据角的关系解决几何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于常见的角的分类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经历画角和练习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画角的过程【教学难点】:量角器的使用【教学、具准备】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1.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是:第一步;先画一条();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重合;0刻度线和()重合;第二步;在量角器上与所画角的度数的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第三步;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这样就画出了一个角.【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练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时《练习课》.【教学分析】学生在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里已有了初步的接触;对于角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大多是属于直观的描述.本课时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恰当地概括出图形的特征;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从而体会“学数学”、“做数学”的乐趣【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于常见的角的分类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加强对线段、射线、直线三个概念联系与区别的认识.了解一些常见的特殊角.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熟练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测量.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画角的过程【教学难点】:量角器的使用【教学、具准备】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各种角的学具.1.从一点引出两条(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计量角的单位是( ).2.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 )角;它有( )度;它等于( )个直角.3. 1周角=( )平角=( )直角=( )45°的角4. 时钟在5时的时候;它的时针和分针成( )角.【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角的度量单位,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测量和画出角。
2. 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 角的度量单位:度(°),1度等于圆周的1/360。
3. 量角器的使用:认识量角器,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和画出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正确测量和画出角。
2. 教学难点:量角器的正确使用,角的度量的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剪刀、钟表等,引导学生认识角,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角的定义:让学生观察实物,如剪刀、钟表等,理解角的概念。
(2)角的度量单位:讲解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1度等于圆周的1/360。
(3)量角器的使用:介绍量角器的结构,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和画出角。
3. 实践操作:(1)量角器测量角:让学生分组进行量角器的使用练习,测量不同角度的角,并记录下来。
(2)画出指定角度的角:给学生发放角度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角度,使用量角器画出相应的角。
4.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角的度量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角的度量单位和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角的度量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中掌握角的度量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够正确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测量。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对角的度量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角的度量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进而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使学生经历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学生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度”,知道1°角的大小,能正确读、写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量角的方法,能运用量角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测量的情况,区分内、外刻度,正确读出每个角相应的度数。
课前准备:量角器、课件
课前活动:打炮游戏
介绍游戏规则,学生游戏。
思考:要准确击中目标,什么最重要?(角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角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课件出示一个角。
看大屏幕,这是一个(角)。
(1)、仔细观察,角怎么样了?(从中变小,然后在变大。
)
(2)、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和两边叉开的角度有关系)
引入课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关于角的一些知识,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继续研究角,好吗?
2.直观比较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直角、钝角、锐角4个角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量角器
这就是我们测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1)、请同学们独立仔细观察,看看一量角器上有什么?我们看谁观察的最仔细,观察完后,把你观察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汇报交流。
找1~2名同学介绍
(3)、了解量角器的构造,揭示名称。
课件出示:1度角的由来。
请看大屏幕,最初的量角器是由18个小角组成的半圆图形,这个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也是这18个小角共同的顶点,后来人们为了更精确的量出每个角的大小,又把半圆里的每一个小角平均分成了10份,变成了10小小角,整个半圆就被平均分成了180个小小角。
看上去怎么样啊?密密麻麻的,突出显示,这样的一个小角就是1度,显示两个。
在后来人们为了使它简洁和美观,又进行改造,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课件出示量角器图)。
(6)、加深认识。
拿着量角器和你同桌说说吧,量角器上都有什么?
(二)、量角器量角
1.尝试量角
师小结:在角的大小比较接近时,用量角器量一量才能精确的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2、教师演示
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2个角的测量方式,观察一下这两个角测量时有什么不一样啊?
说明:测量时角的一边,如果和内圈0刻度重合,我们读刻度时就要从内圈数起,如果和外
圈0刻度重合,我们就要从外圈0刻度数起。
3、总结方法
同学们真的会量角了吗?
课件出示: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课件出示三个角:锐角、直角、钝角。
看谁量的又准又快!
(1)、独立测量。
(2)、集体订正
2、坡度练习
课件出示:例1的两个角。
(1)、请你估计一下,这两个角一样吗?
(2)、量一量。
请你量一下38页上面的两个角。
结论:角的大小和这两条边没有关系,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
因为角的两边是射线组成的,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的。
设计意图:训练设计的量不在多,而在精。
重复、机械的量角活动是不可取的。
所以在这一环节设计中,安排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角,锐角、直角、钝角(注意误差知识的介绍)学生通过活动可以加深对量角方法的理解,提高量角的技能,提升学习的认识。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角的什么知识?(补充课题:角的度量)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找学生说。
课下延伸:这是一副三角板,请课后量出每块三角板的每个角的读数,然后加起来,看看有什么发现?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在关注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也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