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除法

合集下载

《除法》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除法》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除法》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除法》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已经教完考完,感觉除法竖式计算和四那么递等式运算教得比去年好些,大局部的学生已掌握,很少出现形式各异的错误,个别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试商仍感觉困难,我也感到力不从心了,只能慢慢来。

除法这一单元,由于计算都是死算,不像简便运算那么难,相关的解决问题也较为简单,只是在三年级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问题情境中把数字改为除数是两位数而已,所以大局部学生容易承受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

今年教除法的体会是,不再是示范,让学生模仿。

而是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因充满疑惑而变得有兴趣。

我在教商不变的规律竖式计算时,采取和学生比赛的形式,学生都输给我了,不服气,进而对我的方法很感兴趣。

自行观察发现简便省时之处,就轻松学会了。

我只需要强化下难点:如末尾有O:7800/30= 和有余数的情况:7700/300= 还有不够商要补0:7560/70= 的计算方法即可。

另外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方法计算时也可用此种方法,效果不错!另外,充分利用好学生错误的生成资源,把错误全部暴露,让学生多做“森林小医生”找出计算毛病,集体分析纠正。

这样,学生犯的错误就慢慢少了,印象也比拟深刻。

发现,计算教学的单元容易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他们会发现只要自己细心计算就能拿A+,这样,让中等生和中下生都找回了一些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 除法 1教学反思 冀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 除法 1教学反思 冀教版

教学反思开学已经两周了,今年接手的是四年级。

第二单元是除法的教学。

在这两周时间里,我完成教学。

不过学生计算的错误率很严重。

如:竖式中经常出现:30—24=16、9—3=3……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1.平时缺少必要的基本训练。

新教材倡导小单元编排,教学的内容连贯性不强,加上教师对基本计算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学生的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不熟练。

(这是造成错误的最大原因)2.缺少必要的计算习惯的培养。

部分学生存在抄错题目,漏写答案等问题。

其实在计算教学中,学生的错误很多与态度和习惯有关,真正不会做的人少之又少。

3.教师的影响。

学生的计算能力与教师相比,无疑是存在很多差距的。

但往往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点,以教师的眼光去看待计算,造成不能关注教学中的细节。

如:教材第7页第6题有这样一组习题:99÷43 208÷38 868÷62996÷83 727÷27 602÷57如果教师不加以研究,就很难发现这里既有商一位数的,也有商两位数的。

而教材的例题仅涉及到商一位数的,因此学生就有可能依赖模仿例题导致错误。

对策:1.强化口算。

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口算,令人费解的是以前没有明确提出口算的重要性,但广大教师却能将口算作为一项常规来抓,课改以后的课堂却很难见到口算的风景。

由此可见,加强口算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落实在平时的每节课中。

“磨刀不误砍柴功”,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每天花上2分钟进行几组口算练习是必要的,只要坚持,相信学生的口算能力就会明显提高。

2.适当增加关于计算的训练量。

现在的《补充习题》已经关注到这一问题,四年级上册的《补充习题》对每课时计算设置了两课时的作业,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课本练习相对不足的问题。

但是在专项的计算内容教学以外,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计算训练,每天练一下。

正如沈重予老师所说,每天一题成能力,一天不练成问题。

3.做好各学段的计算教学的衔接工作。

四上口算除法教学反思5篇

四上口算除法教学反思5篇

四上口算除法教学反思5篇四上口算除法教学反思篇1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引导学生自主迁移,建构学问网络;我是通过两个方面来表达这一设计理念的。

一、情境的作用,算用结合。

解决学校总务处遇到的问题引出了一组除法口算算式,四个问题都用除法解决让学生自然地进展了除法意义的迁移:四道算式由浅入深,即对学生原有的学问根底进展了回忆,又使学生自主地对口算方法进展迁移:不管是简洁的还是简单的除法口算,都可以想乘算除,固然,口算算理的理解究竟是抽象的,为使学生切实把握,我们奇妙地对“情境”进展了再利用:数学味很浓,生活味兼顾;二、题组的运用,形成网络。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相关联的题组,分别到达探究口算、估算算理、稳固算法和拓展提升的目的`。

口算层层深入,估算横向联系,归根结底,都可以转化成表内乘除法计算;课中,好多学生看到题组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他们是体验到了数学的魅力呀!还有什么比这更让教师舒心呢?固然,课堂教学是一门圆满的艺术,每一次的磨课,有太多欣喜,也总留下些许圆满。

估算教学是否需要在本课如此浓墨重彩,口算方法是否需要化归到乘法口诀,教师的课堂语言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等等还需要我们连续磨下去。

四上口算除法教学反思篇2口算除法是一节计算课,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中的起始课,更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除法的重要根底。

胜利之处:1、坚持做到寓教于“趣”。

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电教媒体。

通过课件演示,生动形象的创设了46周年校庆的情境,课件中用气球、彩旗布置美化校园,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口算和估算,从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来学习,学玩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给每个孩子展现自己的时机。

无论是在复习中还是在练习中,依据学生不同水平,结合问题的不同层次,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时机回答下列问题,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培育主动学习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进展,都有收获。

3、有效互动,增加反应。

课堂上,注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小组争论沟通,教师参加适当点拨,师生提问与答复,准时反应学习进展状况,掌控教学进度。

除法教学反思_2

除法教学反思_2

除法教学反思除法教学反思1首先,为了吸引学生们对本节课的兴趣,我便设想准备了一些教具,时间紧,任务重,于是在午托的时候,借助学生的帮助,动手制作了本节课所需的教具,学生们的细心以及热情,也让我从中感受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对他们上课也是有一定吸引力的,而在上课的时候,精彩教具的应用会成为一节课的亮点。

其次是如何把控时间,本节课我把第六单元的例1和例2放在一起进行讲解,起初我在纠结该不该放到一起,一是害怕学生一节课接受不了两个知识点;二是担心在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内讲不完本节课的内容。

最后,通过别的老师的一些上课视频,于是我便合理分配两个知识点的时间,在每个知识点完成之后都有一个小检测,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决定我是否进行下一环节。

接下来我就谈谈自己上课的一些感悟:录制这节课之前,我已经提前在另外一个班级上过一遍,在第一节课上发现的问题,便在第二节课有所改善,这也是带两个班级的好处,可以通过两节课进行比较,而第二次会比第一次有所进步,比如在摆小棒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在学习知识,而是在玩耍上,所以在完成既定目标之后,需要老师及时给予口令放在规定的摆放处,我也通过二班的学习情况,了解到学生是能够消化本节课的知识的,于是在上优质课的时候我忐忑的心也静下来了。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

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6个草莓每两个一盘,7个草莓每两个一盘,能分几盘?理解什么是余数和有余数的的除法,再体会什么情况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来发现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而为了让他们真正的直观的认识到这个关系,我便花费了一大部分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列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全册教学反思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全册教学反思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全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升和毫升相识升和毫升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开展规律动身,用实物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在这样的试验中学习数学,能较好地熬炼视察实力。

2.本案例教学思路清晰,条理清晰。

教学中,先对容量的概念进展浸透,通过详细操作,让学生体会到“哪个杯子装水多,哪个杯子的容量就大〞。

然后再学习升及毫升的概念,通过比较哪个瓶子里的饮料多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液体的容量就要用到升、毫升等容量单位。

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详细化〞。

教材设计的一系列活动都承载在这条认知线索上,都是为建立概念效劳的。

升和毫升的进率本节课的学问点是理解并驾驭升和毫升的进率,并能正确进展换算。

本节课的学问点不多,但升及毫升的进率这一学问比较抽象,学生对这一学问的认知比较贫乏,因此,本案例通过操作试验、合作讨论等活动,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详细感知的场景。

新课让学生用一个100毫升的量筒装100毫升的水,然后倒入1000毫升的量杯中,看几次能倒满。

学生试验的过程也是对升及毫升的关系建立联络的过程。

这样就让学生完全参及到新知的建构过程中,有效地防止了学生单一的承受学问,死记硬背的弊端,使学生对升及毫升有了生动的感知,学生不但学到了学问,更学会了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也有主动的情感体验。

第二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整十数、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反思本案例我认为有以下两点胜利之处:1.敬重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本课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究者。

首先放手让学生尝试自主探究解决250÷50,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展示自己的想法,每一位想说的同学都有时机去说。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再就是给学生选择的余地,不把老师的想法强加于学生,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最简便?老师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做出选择,正所谓“合适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2.1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反思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2.1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反思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2.1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反思小初高题库教学反思《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是冀教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7页的内容。

该内容是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连乘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奠定扎实知识和思维基础。

本课时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

教材安排了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一幅向灾区运送大米的场景图,通过兔博士的的问题“自己试着算一算?”引出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这一新授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口算的方法,正确进行口算,教学难点是理解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算理。

对于本课时的教学,我注意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课堂中,着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理念,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书本里的情境图和例题,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自主学习,通过自身的能力获得新知识。

接着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发现并总结出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理解其算理。

由于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学而得到,所以我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只有通过自主学习而得到的东西往往就不容易忘记。

再接着,通过各种练习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最后课堂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觉得比较好的地方是首先是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

其次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理念落实在了课堂里,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交流,去学习,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新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3 除以两位数,商一位数(不调商)|冀教版 (1007)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3 除以两位数,商一位数(不调商)|冀教版 (1007)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3 除以两位数,商一位数(不调商)|冀教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中的第2.3课。

本课内容主要涉及到除法的一种特殊情况:除以两位数,商一位数(不调商)。

在学习这节课的时候,学生需要掌握除法口诀,并且需要学习使用这种特殊情况的除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掌握除以两位数,商一位数,不调商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用脑形象思维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重视团队合作,培养爱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除以两位数的方法,难点在于学生需要寻找实际问题中的共性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老师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除以两位数,商一位数,不调商。

2. 新知呈现老师用数学实物,如玲珑珠、计算器等教具,让学生通过实物理解这种特殊情况的除法,并给出相应的口诀。

3. 示例演练老师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掌握除以两位数的方法。

特别是,老师鼓励学生望题生义,找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4. 拓展练习老师让学生到课堂上进行一些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在课后布置作业。

5. 课堂小结老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再次强调掌握除以两位数的方法,特别是要注意到口诀。

五、板书设计老师可以通过板书展示下面的内容:除以两位数,商一位数,不调商如:300 ÷ 12 =30 ÷ 12 = 2分别乘以 2,余数为 6将 0 作为新的被除数60 ÷ 12 = 5商为 25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学实物、口诀和例子演示,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除以两位数的方法,但是,对于比较抽象的口诀,有些学生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去理解和掌握。

为此,老师在课前可以对这个口诀进行更多的讲解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另外,在演示例题的时候,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更多地尝试自己做题,让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为掌握这种方法打下更好的基础。

小学数学冀教新版四年级上册《连除》资料: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冀教新版四年级上册《连除》资料: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冀教新版四年级上册《连除》资料:教学反思教学时我们要关注对对条件和问题的分析,理清数量关系,再分析解题思路。

如:2人每人买二块球拍,一共花了134元,问每块球拍多少钱?两种解法,一种是先求一共买了几块球拍,另一种先算平均每人用多少钱,对于每种思路学生是能接受的,但对于第二种解法是学生不太理解的。

讲了半天似乎还是能看到一双双困惑的眼睛,于是我用了一种生动的方法分析:从营业员阿姨角度去想,她肯定先算的是这二人一共买了几块,而对于买东西的小朋友来说,他们想的应该是每个人花了多少钱。

这样一讲,学生理解好多了。

看来有时候换一种讲解题思路方式也是不错的。

连除的题目一般还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解答,让学生感受一个数连续除以二个数等于它除以这二个数的乘积。

可是脱离了解决问题的情境,又该怎样教学呢?教材就呈现了一组如720÷3÷6这样的连除计算题,经过反复阅读教材和理解,我分析此题的目的无非是二个:一个是对于连除计算的掌握,另一个应该是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二个数,等于它除以这二个数的积。

我是这样教学的:出示720÷3÷6和720÷3÷2这二题,问学生拿到题你准备怎么算?有学生说可以连除,也有人说可以先乘再除。

师追问:那么第一题720÷3÷6等于720除以什么?为什么?帮助学生回忆这二道算式之间的相等关系,知道720÷3÷6=720÷18后,我接着问:现在让你算这题,你会选哪种方法算,为什么?学生都选720÷3÷6。

我赶紧问他们选择的理由,全班异口同声答道:因为720÷18不会算,除数是二位数。

我接着问:那720÷3÷2你会选哪种方法呢?为什么?这一次他们又很聪明地选择了720÷6,理由很简单,因为这样算简单,只需要列一道竖式就够了。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但进一步深刻地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二个数,等于它除以这二个数的积”,更知道灵活地选择算法。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后反思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后反思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通过对本课教学的反思,在此我提出几点:第一:大胆、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这节课中,由于自己过于“一板一眼”地使用教材,致使学生有好的试商、调商的方法,而没有及时地让学生展示、总结。

从这一节课的教学中,使我意识到,教材只是一个教学工具,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在使用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灵活的使用教材,可以在某些内容上进行适当的增、改。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以将例7、例8的教学放在一节课上进行,让学生尝试,经过探究,总结出几种试商的方法。

这样再经过练习巩固几种方法,掌握方法,在巩固中选择最优的方法。

第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环境,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学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给多大空间,学生的发展空间可能就有多大。

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多创造一些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展示自我个性、有利于学生交流的环境。

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舞台上尽情展示自我,吸取他人的精华,获取知识。

例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创设让学生自己探究的环境,通过生生交流、教师的引导角(一)课后反思本节课是新课标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角(一)。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线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孩子们初学线和角,对角的概念还比较陌生,要耐心细致的讲解。

1.首先是角的概念: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在此要注意必须是从同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角的符号底边是平的,嘱咐学生要和“<”区分。

表示角的时候,既可以用字母,又可以用数字。

用三个字母表示时,要注意将角的顶点写在中间,如:∠AOB表示O点为角的顶点。

2.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时,要做到两重合,即点点(量角器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边线(角的一条边和量角器的一条0刻度线)重合。

然后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应的刻度数即是角的度数。

3.在测量角的度数时,必须分清是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

《除法初步认识》数学教学反思

《除法初步认识》数学教学反思

除法初步认识:数学教学反思引言在数学教学中,除法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概念。

通过除法,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以及如何计算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整数的结果。

然而,除法的教学常常面临很多挑战和困惑。

在本文中,我将回顾自己的数学教学经验,探讨除法初步认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提出一些教学反思。

教学方法和策略1. 分组教学在教授除法初步认识时,我发现采用分组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首先,我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

然后,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乐高积木,让学生将积木平均分配给小组成员。

接下来,我请学生使用分组教学笔记本,记录他们如何将积木平均分配给小组成员。

这种分组教学的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还能够促进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2. 实际问题应用除法初步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鼓励学生使用图表或图形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通过实际问题应用,学生能够将数学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游戏和竞赛除法初步认识的教学过程应该充满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经常利用游戏和竞赛来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例如,我会设计一些口算比赛,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解答尽可能多的除法题目。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教学反思教授除法初步认识是一项挑战性的任务,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策略。

通过对自己的教学经验的反思,我发现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需要更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来支持教学。

通过使用幻灯片、视频和互动教具,我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数学概念和解题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其次,我需要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

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思考。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除法》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

《除法》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

《除法》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除法》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除法》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除法》的教学反思1认识除法第一课时的目标就是认识“平均分”,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对于平均分的认识总是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我分明感受到教材在设计上的一种不恰切,教材的设计是先让孩子们分10颗松果给两只小松鼠,每只小松鼠可能分得几颗松果?因为涉及10的组成,所以孩子们都很容易地就能回答,接下来提出“要使两只小松鼠分得同样多,怎么分呢?”第一个问题很好,然而第二个问题,让孩子们来分一分怎样能够同样多,我觉得对于学生的思维来说有一定的跳跃、概念模糊,在这里,同样一个意思,可以换换说法,假如两只小松鼠分得同样多,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分的吗?猜一猜,然后再让学生用花片分一分,这样的思路,让学生有一种更清晰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分得同样多,做法却有这么多的不同,感受每一个人的智慧的不俗。

在生本课上,我设计了课前小研究,也如书上一般提出了两个问题,1、两个小朋友分12个苹果,每个小朋友可能分得几个?你有几种分法?2、如果两个小朋友分得同样多,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分的吗?先猜一猜,然后再用花片分一分。

3、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请你举一个平均分的例子吧!这个课前小研究,有两个地方值得注意,一是没有采用书上的原例松鼠分松果,一是改变了例题中的数据,体现着我们生本小研究在设计上的简单、根本,更重要的是开放。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对于第二个问题因为有了猜这个思考中的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孩子们分起来特别有兴趣,猜的过程,无疑就是一种想的过程,只有想得到,才能做得到,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让孩子们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我们的课堂就应该这样根植于教材,但更超越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只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能活起来。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连除》教案及反思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连除》教案及反思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连除》教案及反思一、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计算能力,在学习了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上,对于连除的运算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但同时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维持学习兴趣。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还缺乏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连除》是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旨在学习连除的概念、性质以及连除的应用。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连除的含义,并掌握连除的计算方法。

教材中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如“图书馆有 912 本书,3 个书架,每个书架有 4 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引导学生理解连除的实际意义,并掌握连除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连除的含义,掌握连除的计算规则,并能正确进行连除运算。

2.能够正确地进行连除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价值观目标】:1.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努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连除的运算顺序,掌握连除的计算规则和方法。

2.能够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连除问题中每一步的实际意义,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连除的数学模型,并正确计算。

2.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连除问题。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连除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连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年级数学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 1教学反思 冀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 1教学反思 冀教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 1确定教学目标是备课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目标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备课的质量和教学的有效性。

陈老师在执教《有余数的除法》时,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能正确进行除法的竖式书写,理解竖式的计算过程及算理。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余数的意义,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会用竖式计算。

3.初步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4.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重点: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余数的意义。

难点:试商的方法。

从目标定位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将除法竖式的教学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余数的意义作为了本节课的重点,是正确的。

但在实际的目标落实过程中,却将整节课的三分之二的时间放在了除法竖式的教学中,而把余数的意义一带而过。

我认为“除法竖式”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固然重要,但把余数,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含义的探索过程,一笔带过,我觉得不太妥当。

因为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它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对于余数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

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摆,在活动中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我认为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我认为陈老师制定的第三个目标:初步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也不太合理,因为还没有教学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时让学生通过简单的背诵乘法口诀来凑商,似乎不太科学,应该在理解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试商的意义,学会试商的方法,才合乎情理,所以我觉得把这个目标应该放在第二课时比较合理。

四年级数学上册 乘除混合应用题教学反思 冀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 乘除混合应用题教学反思 冀教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乘除混合应用题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第七册中的“乘除混合”这一教学内容,主要是学生理解连除的运算顺序,会计算连除试题,能解决简单的应用题问题。

在解决问题和改写算式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中的合理性。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但同时也发现了学多的不足之处,对于人教版的教材把握还不够准确,缺乏深入地了解与研究。

在课堂中,教师的语言不够规范,又多次重复现象。

学生的小组讨论没有落实到实处,有的学生敷衍了事。

同时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衔接不够紧凑,缺少适当的铺垫,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努力改正以上的不足,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深入挖掘教材,钻研教材。

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同时,还应注意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上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四上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四上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上课讲的是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程中的口算除法,口算除法
是一种有效的方便的运算方法,是掌握四则运算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
我采用统整法,把口算除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是除数比被除数大的时候,
用口算推算除法的方法,第二步是按照模式的方法,用口算解答除法的问题,第三步是熟悉进位除法,学会进位除法的相关知识。

我首先向学生介绍口算除法的概念,并让他们理解除法运算的原理和
表达方式。

接着,我分组布置了练习题,要求学生们自己运算,并给出有
效的答案。

之后,我和学生一起检查验收,检查答案是否正确,给予及时
的正确反馈,让他们有机会纠正错误。

接着,我让学生们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单独指导,确保每个学生掌握除法。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给学生分发了一份活动表格,要求学生按照表格的要求完成口算除法,并将表格中的答案记录下来,这
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提
高学生对口算除法的掌握能力。

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口算除法的学习兴趣比较浅,他们把口
算除法的学习看的不是很重要,对少数学生来说。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6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6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以学生为主,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在新知的探究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了商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方法和过程,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老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从学生作业的情况反映来看,主要出现的问题与教学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差不多:一眼看不出最大商几、有些学生把商去乘看成的整十数而不去乘原来的除数、不注意看余数,余数比除数大或相等,照样把结果写上去、计算过程中进位进过去的数不做标记,计算时忘加或加错,做减法时顺序搞错,从高位减起,个位是0的往往不写,还有就是退位减法老是减错,借位点不加,算时忘记减1后再减、写横式结果时余数忘写或答案抄错。

计算教学是枯燥乏味的,也是学生常出错的,如何避免学生计算中出现的不该出现的错误,我觉得首先要强化口算练习,题量不要多,坚持天天练,所谓熟能生巧。

练习的题目可以是两位数乘以整十数,一位数乘以一般的两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及括号里最大能填几这几种题目。

其次要汇集学生错误,让全班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自主发现错误,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思考方法。

为了避免学生由于枯燥而产生厌学心理,还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练习方式,如指名板演,同桌互批,尽量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在以后的教学中也还要常穿插除法笔算练习,使学生在坚持不懈的练习中提高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1 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除法|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1 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除法|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1 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除法|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几百几十的运算规律,掌握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除法解法。

2.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几百几十的运算规律和除法解法。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几百几十的运算规律。

2.难点:掌握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除法解法。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3.1 教学内容•几百几十的运算规律•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除法解法3.2 教学过程Step1:导入与引入(5分钟)先引导学生回忆一下“几百”,“几十”的概念,并通过日常物品的报数来引导学生对于“几百”,“几十”的数量进行感性认识。

然后,出示如下计算:580 ÷ 20=。

请学生思考:这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值是多少?最后告诉学生这个算式的意义是几百五十八除以二十,即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

Step2:知识点讲解(20分钟)介绍几百几十的运算规律和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除法解法,通过多个例子,让学生理解运算规律和解法,例如:•300 ÷ 20 = 15•760 ÷ 60 = 12•450 ÷ 30 = 15•250 ÷ 50 = 5•930 ÷ 90 = 10Step3:课堂练习与巩固(20分钟)让学生做如下几道练习题,师生一起检查和纠正。

1.500 ÷ 20 =2.820 ÷ 60 =3.360 ÷ 30 =4.550 ÷ 50 =5.960 ÷ 90 =Step4:拓展延伸(10分钟)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运算题目,写在纸上,然后换一次,与同桌交换做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同时加强巩固和拓展。

四、教学评价对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成绩评价,并开展小组讨论和合作评估,鼓励学生发扬优点,补足不足,培养团队意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几百几十的运算规律,掌握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除法解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法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对除法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到底有没有了解和知道呢?这是我上课时最想知道的。

在教学设计时也考虑到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学习除法会感到困难,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努力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亲自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所以在在新课伊始,教师就出示除法两字,了解学生对除法的掌握程度,当然学生也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了他们心中的除法,这样就激活了学生最近的认知区域,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更了解了学生的知识起点。

1.那么除法是怎么来的呢?学生一时是说不清楚的,现在就请你们来把6个桃子分一分,你会怎么分?让学生分组动手实践,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联系实际生活经验的摆弄,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动脑思考分的方法,又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我把桃子这样分和那样分有什么不同?把一些物体分成两份,可以每份分得同样多,也可以每份不一样多。

而平均分从其分的过程看,又存在两种不同的分法:一是先确定每一份是多少再分,二是确定平均分的份数再分,但从其分的结果来看是完全一致的,都是把一些物体分成相等的几份。

学生只有在动手实践后才能建立表象,从自己的主动学习中感受同样多的概念。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也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平均分,教学从现实情境入手,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明白生活中有数学,数学课中也有分东西的生活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数学是一种过程,在教学中以学生的知识感悟为切入点,把知识层层展开,充分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过程,学生从动手感悟平均分到形成丰富的表象,从动手操作中帮助学生建立平均分与除法之间的联系,学生对平均分的活动有了较为丰富的表象后,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明确除法就是平均分活动的数学概括,只有让学生体会和了解了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才有利于学生最终去理解除法的含义。

并让学生经历这一抽象过程,从中初步理解并体会除法的含义,学生能有序地、有条理、完整地表述除法的含义,这正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完善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