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有效性研究》五年级上期总结

合集下载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赵越新民镇中心小学课前预习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个性,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语文学习所必备的学习技能的形成。

对于预习,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上课之前,学生要切实预习”。

“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

叶老之所以这样重视预习,强调预习,正是因为看到了预习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小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外,很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我们承担的课题《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研究》,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

确定研究的目标就是想为学生创设这种“志趣的学习生活氛围”,致力于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实效性研究。

一、课题组成员简介课题组主要成员均为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中青年教师。

小学课堂新课改下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能力正在起步,这项课题有利于优质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和谐课堂、科学课堂、有效课堂、探究性课堂的建立,为各种教学提供最佳的教育平台,为构建有效课堂带来机遇。

二、课题前的准备课题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及时召开了小组会议,在申报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分工、研究方式、阶段划分等细节问题。

然后按分工分头准备开题所需要的各项数据、资料。

课题主持人及时将课题立项情况向教研室及学校相关领导做了汇报,介绍课题组的工作进展及设想,以求得教研室和学校领导在思想上、业务上和资金上的支持。

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表示待课题具备开题条件后,将亲自参加开题会。

有了学校领导和教科研室的支持,课题组成员信心倍增,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准备齐全了各项资料,撰写了开题报告,并交学校教务主任审阅。

审阅通过后,召开了开题会,开题会由学校教务主任主持,课题组全体成员,会上,课题主持人详细汇报了开题的准备情况,及开题后计划实施的各项工作,就课题研究方法、步骤等问题征求了学校领导的意见,并于会后对开题报告进行了修改。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及重要性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及重要性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及重要性教师在上一节新课前,要进行充分的备课准备,而学生学习新课前,更应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即预习。

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预习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在预习中不懂的知识点,课堂上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学生的注意力就相对专注一些,会主动将不懂的问题弄明白。

因此,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主动预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提高预习的效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将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那么,预习到底对学生有什么样的重要性呢,我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生在预习中培养了自学能力预习就是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解决疑惑的过程,也是学会自学知识的过程。

课前预习既能帮助学生养成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有助于语文素养所必备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抓好学生的预习环节,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通过预习,学生能够自主获得知识,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这个概念用在教学上,颗粒解释为: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得知识,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通过教学,教给学生预习各种文体的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中,用习得的方法参与到预习活动中,久而久之,学生在这种学习体验中渐渐培养出一定的自学能力,也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学生通过有效预习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是学好语文的首要环节,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一篇新的课文进行汲取知识的过程。

预习课文不只是读一读、想一想,还包括对重点地方的圈圈点点、写写画画。

有些学生由于不会预习,或者懒于预习,对预习持被动态度,所以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会比较缓慢,也比较困难。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有效性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有效性。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了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概念、方法、效果分析、影响因素和案例分析。

研究发现,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受到影响因素的制约。

结论部分指出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对学习效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发展趋势。

研究结果对教师和家长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上提供了参考。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有效性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有效性研究、概念、方法、效果分析、影响因素、案例分析、学习效果、必要性、发展趋势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也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研究表明,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更深入地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提高课堂效率,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应用。

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探索新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

通过提前预习,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到新知识,增强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以提前了解教材内容和知识点,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为课堂上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自主预习,学生可以提前进行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习过程中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探讨随着小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加和竞争的激烈化,课前预习已成为教育教学中一种重要而有效的策略。

尤其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预习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师引导下掌握方法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预习需要有一个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他们需要掌握科学有序地进行预习的具体方法。

因此,教师在课前应通过讲解、讨论、示范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建立科学、有效的预习习惯。

二、提供课前预习材料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课程学习的重点时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拓宽知识面。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课前预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例如,提供课文摘要、课外阅读材料、相关文献等,能够让学生通过读书来提高语感和文字水平,增加课堂效率。

三、家长参与预习家长是小学生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好的预习助手。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或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将预习任务传达给家长,并引导家长参与学生的课前预习。

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预习内容,帮助孩子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压力传递机制,合作共同推进学生的预习工作,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四、开展预习小组合作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在预习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

教师可以座位排列进行调整,建立预习小组,通过互相交流、讨论和分享等方式,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与鼓励,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课堂教学贯彻预习的目的和关键在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知识的功夫。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将小学生的预习情况纳入教学过程,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回馈。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提交作业、发言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和指导。

总之,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应该从完善预习方法、提供预习材料、家长参与预习、开展预习小组合作、课堂教学贯彻等多个角度入手,让小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预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果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摘要:小学语文学习以知识积累为主,学生储备一定知识,才能打好基础,深入学习。

课程预习是加深学生知识印象,夯实学生基础的有效方法。

所以,教师要适当布置预习作业,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达到“减负提质”教学目标。

本文以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作业为例,结合课前预习的意义,提出了提升预习作业有效性的策略,以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作业以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没有预习习惯,课堂学习效率较低。

基于这一情况,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前了解一些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要丰富预习方法,合理布置预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的意义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课前预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环节。

高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自主地完成课前的预习,这就说明他们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全面推行语文课前预习,有助于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深入了解,理清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避免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陷入迷惘和困惑。

二、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作业有效性措施(一)充分了解学生1、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要了解全班同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

尽管同一班的学生在学习内容上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记忆和巩固的差异,他们对所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

在字词的记忆、理解方面,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其阅读和表达能力势必不能达到平均水平。

所以,有必要按照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来划分不同的层次。

2、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的成长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

不同的学生,其家庭环境也不同。

家长的文化水平、家校共育的配合程度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

教师必须对家庭状况有全面的认识,以便更好地运用家庭教育资源,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例如资料的查阅和搜集,对于经常使用计算机,拥有丰富图书资料的家庭而言,很容易就能达成目标。

而有的同学则很难达成这一目标,需要依靠课堂交流来补充这些知识。

课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研究》研究报告

课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研究》研究报告

南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结项报告书课题名称:《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项目来源:南阳市教育局报告书内容:1、立项通知书(复印件)2、研究报告3、研究方案4、过程性材料5、其它课题主持人:xxx xxx课题组成员:xxx xxx xxx组织鉴定单位:南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项目完成单位:xxxxxxxxxxxx结题时间:2017年12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研究》研究报告摘要:本课题主要抓住四五六年级学生的特点出发,研究帮助学生课前有效预习的策略。

预习是课前的初步自学,其目的是在课堂正式学习前做好知识准备工作,是为课堂学习打基础的,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也是提高自学能力的第一步。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相关能力,都可以有效地开展预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因此,进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研究,可以有效地关注学生的预习,从而改变学生当前预习效率不高的现状,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预习过程得以真正优化。

关键词: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性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传授式学习方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即预习。

预习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其次有助于了解下一节要学习的知识点、难点,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通过补缺,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从而有利于知识系统化;最后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上课老师讲解这部分知识时,目标明确,态度积极,注意集中,容易将不懂问题搞懂。

因此,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主动预习的动机,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提高自主学习、主动预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将会有重要的影响。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实践研结题报告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实践研结题报告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实践研结题报告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实践研结题报告《小学高段国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一、问题提出新课标提出要改变中学生的这种方式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预习过程是教育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的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前预习并未为教学很好的服务,农村学生因为多种原因课前预习做得更差。

在调查和教学实践中了解到,老师布置课前预习后,学生对此并不看重,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还要讲道理,预习不预习关系不大,有的甚至认为课前预习是在浪费时间。

有的学生家长则无所适从,充其量只是读一遍语文课,读第二遍课文就没有兴趣;或者教师提出一个要求,学生就读一遍课文,不提要求就不知道读的目标,更没有读的方法,学得被动,读得无力、无味。

有的则虽说课文读了四、五遍,可在课堂上读课文仍读未必不通顺,抄写生字时仍错误百出。

预习效果不佳,还会养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

可以说不会预习的人就是不会学习人,而高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蓬勃发展,不会学习的人,将会成为新一代的文盲。

那么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的有效复习就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应该从学生学习的可持续产业发展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高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融资需求。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会受益终身。

多年来,语文效率低下一直困扰着本校的许多语文老师,常见到语文老师上课文第一课时时,要么大发雷霆,要么无奈摇头,只因为我们的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没办法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只能停下来,用课堂上的时间来补偿学生欠下的预习债。

而这样一来,能用两课时上完的课,我们就要花上三课时甚至更多时间。

有的教师为了能够两课时上完一课,上第一课时时,不管学生课文如何,硬是硬着头皮上,结果课堂上出现了许多夹生现象,要么学生家长课文读得结结巴巴,要么虚谎不知所云,这样的课堂效率怎么能高。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课题小组果然有了《长小.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实践研究》的提出。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研究小学生语文学习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语文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策略之一。

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文课前预习,以及预习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影响,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将从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展开研究,探讨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效果,提出有效的预习策略,并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其实际效果。

一、语文课前预习的意义和现状语文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某一知识点之前,提前通过阅读教材、做练习等方式对该知识点进行学习和掌握。

预习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目前很多小学生存在语文课前预习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学生对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预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存在一些学生因为课外活动繁重、家长辅导不足等原因,无法充分进行语文课前预习,导致课堂学习效果不佳。

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成为当前语文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 制定合理的预习计划学生在预习语文课程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课程安排制定合理的预习计划。

可以根据教材的章节和知识点,将预习内容分段,每日预习一定量的内容,并安排适当的复习时间。

预习计划要避免一次性预习大量知识点,而应该分散安排,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2. 注重预习内容的选择在进行语文课前预习时,学生应该注重选择预习内容。

可以根据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和难点进行选择,对其中重要的语文篇章、古诗文等进行重点预习。

也可以结合老师的提醒和课堂习题来确定预习的内容,以确保预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建立良好的预习习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预习习惯,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作业、加强对预习的宣传和指导,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和自觉性;家庭可以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监督和引导学生的预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自觉性。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有效性的探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有效性的探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有效性的探究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有效性的探究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有效性的探究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025-02预习是课前的初步自学,其目的是在课堂正式学习前做好知识准备工作,是为课堂学习打基础的,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也是提高自学能力的第一步。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相关能力,都可以有效地开展预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因此,进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研究,可以有效地关注学生的预习,从而改变学生当前预习效率不高的现状,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预习过程得以真正优化。

一、重视预习,教师是预习的主导力量预习是学生学习新课一个起点,也可以是一个支点。

预习的过程是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独立地、尝试性地去学习新课文,进行听说读写的自我实践。

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也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有着主导地位的教师,要想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单是心理上重视是不够的,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每一篇课文的特点,精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习内容,为有效地指导学生展开预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细致要求,让学生预习有法可循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单单掌握常规性的预习方法是不够的,可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扩大预习的范围,或根据教材的差异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特殊预习,进一步培养预习习惯及自学能力。

1.从课本中找要求在进行每一单元的教学前,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导读”部分,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明确单元训练重点。

每篇课文前都有提示预习的具体要求。

学生预习课文时,一定要根据这些具体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

带着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去认真地读课文,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把要求做的地方做一做。

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课后的思考与练习对预习也很有帮助。

思考题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课文的重难点。

《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研究》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研究》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研究》
心得体会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制定适合他们的课前预习计划。

这包括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设置合适的预习任务和目标等。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例如提出问题、总结重点、归纳思路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其主动参与课前预习活动。

例如,通过讲解有趣的故事、引入生动的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投入到阅读和写作中来。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预习心得和体会,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教师还应该及时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前预习活动中来。

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发展,也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个课题,不断探索和实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研随笔 如何发挥预习的最大效果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研随笔 如何发挥预习的最大效果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研随笔如何发挥预习的最大效果对于预习一直是我本人比较头疼的事情,之前自己每天都会在微信群里给学生发具体的预习任务,但是每次预习效果都收效甚微,自己也专门咨询了班上几个学习成绩比较好,比较踏实孩子的家长,家长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孩子几乎从来不预习,即使我发了预习任务,也是草草的看一下书,针对这种情况我本人也是无从下手。

自从我们高语组开展课内预习这个小课题之后,我也一直进行反思实践,针对我们班的预习效果比较差的情况,我开始利用每天早读的时间带领学生们一起预习,首先第一遍预习,我会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一些基本的生字词,在这期间我会和孩子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刚开始孩子们读书就像念经一样,时间一长我发现我认真有感情的朗读的方式,在慢慢的影响孩子们,班上有一大部分孩子会像我一样融入文本,读的有感情,其实在这种无形中,孩子对文章的基本基调有了初步了解,接着我会与孩子一起在书本中找一些生字词和四字词语一起去认读和书写,在这个一起书写的过程中孩子们对生字生词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二三遍预习我会在黑板上列出一道预习题目:这道题目一般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预习的时候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读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种有目的的读书会使预习发挥最大效果,在三遍有感情的朗读后,孩子们对课文的基本基调和主要内容以及生字词有了一个大概的把握,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在早读的时候我和孩子一起大声朗读,在三遍有感情的朗读以后同学们已经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身世经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

在课堂上也有所体现,在理解小女孩目前的处境是怎样时?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能比较快的找到具体的句子进行汇报。

这也是在多次预习课文的基础之上才能做到。

通过多次实践,我也从根本上意识到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在本组的教研讨论中,我也吸取了其他老师的精华,会在课前预习这方面做出更适合本班学生的预习要求和方法,我相信好的预习方法对于学生理解文本,会提供更多的帮助,使学生在多次预习之后,在生字词语方面和课文的基本基调方面有一个大概的掌握,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我们课堂效率,让孩子们真正读懂文本,而不是死记硬背。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研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6篇)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研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6篇)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研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6篇)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研教学篇1我们五年级数学组是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集体。

在我们四人的共同合作与努力下,顺利地完成了一学年的教学任务,并取得了一点成绩,现在向老师和领导们作一汇报。

1、我们组按时组织业务学习,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

2、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研究,坚持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堂交流等活动,通过互帮互学,以老带新等形式,并付诸实施,取得了一定效果。

强化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学科的教学水平。

3、定期检查、分析、研究教学情况,通过多种形式考察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查缺补漏,作到及时有效的学习,不让每个学生掉队。

4、加强学科业务理论学习,制定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培养学生的自学、思维能力上下功夫,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5、本学期我组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多角度的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我们针对学生的差异,培养优等生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习惯,而对于学困生,就只要求寻找正确方法。

这样分层教学,让优生和差生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所发展,共同进步。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学期组织创新思维俱乐部,让优等生在此基础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不过,教学研究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使我们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研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篇2我们五年级数学组是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集体。

共四名任课教师,在我们4人的共同合作与努力下,顺利地完成了一学年的教学任务,并取得了一点成绩,现在向老师和领导们作一汇报。

1、我们组按时组织业务学习,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

2、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研究,坚持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堂交流等活动,通过互帮互学,以老带新等形式,并付诸实施,取得了一定效果。

《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预习的策略研究》结题总结

《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预习的策略研究》结题总结

《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预习的策略研究》结题总结城关一小柯贤会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语文也是如此。

老师上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就是预习。

预习作为课堂学习过程的五环节之首,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它为整个学习过程做准备,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的最终结果。

所以,在课堂学习中切不可忽视预习的作用。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到了高年级,大部分同学基本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所以,预习就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学习方式。

然而在平时的预习中,我们学生手里几乎都有《奇迹课堂》之类的学习辅导书,一书在手,所有预习作业全部搞定,丝毫不用费脑筋。

如此预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悟性,以至到后来,就成了应付。

预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更谈不上实效了。

为了使学生的预习落到实处,2015年9月,我们申报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预习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经专家及指导老师研究批准得以立项。

为了在研究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少走弯路,我们先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五六年级和12位语文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制定出了研究方案,将研究重点放在预习作业的设计上。

预习作业的设计并非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它遵循一定的思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由浅入深,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设计时重在指明预习作业的方向(目标),创设完成预习作业的情境,指点作业的思路,激励学生的进步。

基本思路是:开动脑筋——预习方法——生字训练营——词语——课文内容——查阅资料——疑问。

1、开动脑筋:通过初读课题,进行质疑,培养学生爱提问题的习惯,问题牵引着学生走进文本。

课题是课文的眼睛,针对课题进行质疑,不仅可以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可以有提纲挈领、领会中心等作用。

2、预习方法:这是对学生初读课文后提出的两个具体要求,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通读课文后进行整体感知,明确提住了“读两遍”的要求,第一遍的读一定要一字一句地大声朗读,并圈出遇到的生字词,扫清字音方面的“拦路虎”;第二遍的读要求默读,边读边想读文的初步感受,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预习或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总结(1)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预习或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总结(1)

项目基础知识习作综合实践课外积累单元字词句篇1 生字字形(注意各种结构和笔画的字)生字读音词语盘点带引号的词语:我的“长生果”、“香烟人”、“绿洲”等。

四字词语:与众不同念念不忘不求甚解不言而喻比喻句: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理解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恐惧——这种窃读的滋味!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根据自己感受填写句子: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体会写法:找出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采访记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把握主要内容:作者在什么地方读书,在那儿读书有什么不便之处。

小练笔:仿照课文,写一写你自己的想法。

仿写:采访记录纪实事件:一次辩论(写经过,写看法)搜集读书的名言、故事;图书的分类、书目;阅读记录卡等名人读书的警句2 生字字形(注意各种结构和笔画的字)生字读音词语盘点词语理解:梅花魂的“魂”理解诗句的意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反问句: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夸张句: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理解句子(联系课文内容):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默写《泊船瓜洲》《秋思》改写《秋思》成一个小故事作者表达情感的凭借:明月——明月何时照我还家书——行人临发又开封声音——故园无此声梅花——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桂花——比不上家乡的小桥流水人家——故乡把握主要内容: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想象习作: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表达感情的方法。

王安石斟酌“绿”字。

名人思念故乡的诗句。

3 生字字形(注意各种结构和笔画的字)生字读音词语盘点用词的准确:主要吃虾和小鱼;必须呼吸一次。

等关联句: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

变色玻璃还会……,所以……叫做“自动窗帘”。

尽管这位“隐身人”……人们还是想出了……假如……都(将)……抓住课文要点: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有效性研究
1. 研究背景
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是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重
要阶段。

语文预习是一种主动的、自主学习方式,通过阅读、理解、思考、总结等过程,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目前在小学高年级语
文教学中,语文预习仍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
有效性,为语文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2. 研究问题
(1)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有何影响?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有效性
进行探究。

(1)实验设计:选择一所小学高年级班级为实验组,让学生每周进行一次语文预习;选择一所小学高年级班级为对照组,照常进行语文教学,不进行语文预习。

实验周期为一
个学期(18周),在实验期间进行语文成绩测试、语文素养测试、口语表达测试和学习兴趣问卷调查等。

(2)问卷调查: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语文预习
的态度和反馈。

4. 研究预期结果
经过实验和问卷调查,预期结果为:
(2)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口语表达能力有积极的影响,实验组
的语文素养和口语表达能力将显著优于对照组。

(4)小学高年级学生普遍认为语文预习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
习效果和兴趣,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5. 结论和建议。

202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学习总结(二篇)

202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学习总结(二篇)

202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学习总结【____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学习总结】(____字)一、学习情况概述____年五年级上学期,我在语文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通过对课本的学习和课后的复习,我能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巧。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家长的支持下,我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在下面的总结中,我将详细介绍我在不同方面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二、听与说的提高在五年级上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更加注重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多次听课,我学会了仔细倾听和理解课文内容。

我能够听懂老师的问题并积极回答,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另外,我也善于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在团队合作的环境中,我能够听取别人的建议,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讨论不仅提高了我的说话能力,也增强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阅读与理解的提高在五年级上学期,我在阅读与理解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通过课堂上的朗读和课外的阅读,我不仅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还能够准确理解课文的意思。

通过老师的引导和教材的练习,我掌握了一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我学会了利用上下文的暗示来推测词义、学会了通过关键词来快速找到答案等。

四、写作能力的提高在五年级上学期,我开始学习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如写作要有主题句和结尾句,要有逻辑连贯等等。

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实践,我慢慢掌握了这些写作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

同时,我也注意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我学会了用生动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来丰富我的作文内容,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不断的写作练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也丰富了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

五、课后作业与复习在五年级上学期,我养成了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和及时复习的习惯。

每天放学回到家里,我会先仔细检查是否有作业,并逐个完成。

对于不会的问题,我会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争取及时解决。

同时,我会抽出时间进行复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年级语文上册的学习总结_五年级语文期中工作总结

五年级语文上册的学习总结_五年级语文期中工作总结

五年级语文上册的学习总结_五年级语文期中工作总结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也是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学期里,我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课堂学习、课外阅读以及写作练习等多种形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以下是我对五年级语文上册学习的总结。

我在课堂学习中注重听课理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学会了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通过课堂上的朗读、朗诵和演讲等活动,我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我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我经常阅读各种类型的图书,通过阅读,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学会了提炼重点信息,理清阅读逻辑,提高了自己的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我还参加了一些语文大赛和知识竞赛,通过比赛锻炼了自己的应对能力,增强了自信心。

我在写作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这个学期里,我用心学习了叙事、描写和议论文等不同类型的写作。

通过阅读范文、模仿写作和练习写作,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老师也对我的作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导,帮助我发现并改正了许多问题。

通过这些写作实践,我逐渐理解了写作的重要性和技巧,掌握了一些写作方法和套路。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课堂学习、课外阅读和写作练习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我也认识到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明白了语文是与我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问。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与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定边县第六小学课题负责人:钟丽娟一、课题研究的提出及其目的意义1.课题内涵概要上语文课,要不要让学生预习,这在今天似乎已经不算是什么问题。

谁说不需要预习呢?恐怕很少。

事实上,也真是大多数教师都在布置学生预习;学生也都知道上新课之前都要先预习一下。

然而,很遗憾,要是果真按照“预习”工作最早也最热心的倡导者之一叶圣陶的观点和要求来考察、来衡量,我们中间很多人的做法恐怕只是徒具形式而已,效果总不见佳,那是必然的事。

传统预习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回家看看即将学习的内容,无非是减少一些“拦路虎”而已。

这样做法的根本缺陷在于使学生的视野局限于现成的知识,忽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忽视了在预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呈现为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应是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2)学生作业习惯的培养研究。

(3)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研究。

(4)学生操作习惯的培养研究。

(5)学生善于质疑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6)学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7)学生合作学习的培养研究。

其中,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作业习惯的培养研究、倾听习惯的培养为本课题研究重点;倾听学习习惯的培养、善于质疑的学习习惯培养、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准备通过专家讲座、查阅文献、交流探讨、跟踪调查和个案分析等技术手段来解决该难点。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视反思:预习不能老一套,要不断反思预习中的科学性、合理性,反思预习要求与学生的预习的兴趣、学生的差异性等之间的联系,预习的效果与预习的时间之间的有效性等,从而使得此课题的研究更具有前瞻性与必要性。

语文课前预习课题研究小结

语文课前预习课题研究小结

语文课前预习课题研究小结
语文作为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科目,它在我国的教育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课前预习正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衔接环节。

为了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本研究将重点讨论课前语文预习课程在学生学习英语语言技能方面的重要性和提高学习
教学水平的可行性。

首先,课前预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可以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深入理解,让他们在过程中理解语文中的重要概念,并对之后的文本进行有效的思考和分析。

其次,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学习框架,帮助他们通过联系和比较,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

此外,课前预习也可以扩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语法、语义和语用规则。

通过对文本的深入分析,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此外,课前预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从文本中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从而更好地学习语文。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能力,有必要倡导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学内容,有效地提高语言技能,同时增强学习效果。

总之,课前预习对学生学习英语语言技能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学习效率。

有效的课前预习,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和水平,帮
助他们有效地提高英语语言技能,为更高的语文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
五年级上期总结
张兴彦
从2012年9月开始为期一年的校级可以《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按照计划,本期主要是进行学生预习情况的调查和准备。

一、调查目的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一直是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目标,而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预习的有效性”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可现实中,经常看到本校的老师在教学时,烦恼不断,只因为学生的预习敷衍而使得课堂难以顺利进行,只能为了教学而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来完成预习任务,这就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的老师无视学生预习是否充分,“填鸭式”走完课堂,可这样“烧夹生饭”的课堂学生又能学到什么呢?尤其“5215”模式课堂推进以来,“预习的有效性”更是决定着“5215”模式这种新课堂模式成功与否之关键。

因此,“预习有效性”的研究已是风口浪尖上的课题。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任何事情之间都有着互为目标、互为条件的关系。

一节成功的“5215”模式下语文课堂的成功与否,与有效的预习是密不可分的。

反思老师们的烦恼,为了“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更加行之有效,为了配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研究的课题》得以顺利研究,我们觉得有必要对学生预习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调查研究。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制定《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调查问卷》。

并于2012年12月份发放调查问卷。

五年级四个班,共154名学生,发放154份试卷,有两名学生请病假,共回收152份答卷,回收率
98.7%。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学生对预习的认识。

“习惯成自然”,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的认知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么这件事对他来说,就成了一种习惯,甚至到了“约定俗成”的地步。

请看学生对预习的认识。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都能认识到预习的必要性(98.7%),可见,“预习”已经走进学生的意识里,因为没有一个同学选择“没必要”,但是这种认识还浮于表面,从预习对学新课文的效果的作用的调查中可以看出,真正认识预习的重要性的学生还是很少的(15.3%)。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严峻的现实,小学生对预习缺乏全面的认识,加上生活上养成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惰习惯影响,不爱阅读、不善思考、不求甚解,缺乏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预习时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由此,学生的预习态度是可想而知的。

2.学生对预习持有的态度。

态度对预习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因为学生的预习工作是在家中完成的,是没有教师的监控自行完成的。

因此,完全要看学生的预习态度。

从数据来看,学生对预习的基本态度是比较认真的。

但是从数据中,我们能够看到学生预习大部分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才去做的,还缺乏主观能动性。

也有17%的学生已把预习当作自己的习惯了,有34%的学生喜欢预习语文,这是可喜的数据,说明这部分学生预习的态度是比较好的,而且对预习也有一个比较正确、客观的理解。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虽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学习能力并不等同于学习态度。

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态度,而不是能力。

能力决定了能不能做这件事,而态度则决定着能不能做好这件事。

3.学生预习的主动性。

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懂得预习,都能参与预习活动,但有很多同学参与预习缺乏主动性,
他们预习的动机原因到底怎样呢?
这也给我一个信息,要把这个课题研究好,首先在预习的目的、动机上要多做宣传,此外在预习方法、策略上要做适当的指导,否则这个课题的研究就不可能深入地进行下去。

所以我在这张调查问卷上设计了两个开放式的问题,主要是针对预习的方法和策略。

想要先了解一下学生对预习的方法和策略的认识程度。

4.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叶圣陶先生认为,“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

课前预习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发挥课堂40分钟最佳效果的必要前提和步骤。

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掘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因此,没有有效的课前预习,没有学生对文本的前期准备,就没有高效的语文课堂。

从以上数据分析,我们看到大部分学生的预习太过于形式了,因为是在家中自己学习,因此,也难以看到真正的学习状况,但是从调查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学生的预习没有经过自己的思维碰撞而照搬课课通的现象是大部分(63.8%),而且正常使用课课通的占大多数(51.1%),这样的现象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再不“悬崖勒马”,我们将教出怎样的学生呀?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将变得慵懒、不劳而获,变得毫无思维能力、毫无创造能力,有的只是投机取巧的小聪明,这将成为我们教育的悲剧、民族的悲剧。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一定要打开学生的思想道德之门,真正认清“预习”不仅仅是为了一节语文课而服务,它是培养我们一生的学习状态——自觉学习、自主探究,培养高尚的思维的人。

从上面的数据中看出,即使有部分学生已养成了主动预习的好习惯,但从他们预习时所做的事和预习所达到的目标数据看,大部分还只停留在表面肤浅的识字,朗读层面,而对于文章所包含的内在内容,以及质疑问难还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

尤其是质疑问难能达到目标的只有(1.7%),多么寒酸呀!虽然71.1%的学生能在课堂上顺利地走完“活动单”,可值得怀疑的是又有多少是“真”的预习效果,还是仅仅做了个“搬运工”而已呢?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课题研究中“问题意识”也应是我们研究预习有效性的一个话题。

四、家长与教师对学习预习指导的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本校高年级学生参与预习活动的面广,有98.7%的学生对预习的必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对预习的本质的认识还较片面。

预习活动还缺乏主动性、自觉性,缺乏问题探究意识,再加上本校学生留守儿童较多,因此学生的预习只可见其形难见其神;即使非留守儿童,父母对“预习”也仅是形式上问一下,并没有关心孩子预习的实效性,因此,就导致预习的质量不高,只限于字词的层面为普遍现象。

五、思考与建议
1.教师引导学生的预习要有一定的目标和目的。

对重点篇目,要深入钻研,提出有一定的思考力,又有吸引力的,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的预习题。

课堂上,要做到检测,要“掷地有声”,有布置有落实。

2.要创设条件,唤醒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意识。

“跳一跳,摘得到”,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在快乐的体验中懂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迸发思维的火花,学习的情趣,提升质疑能力,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3. 教师要始终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授之以渔”,该学生自己探究获得的绝不包办代讲,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教育学生绝不能盲从课课通等参考书,要学会独立思考。

4.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差异性是每一个集体中不可避免的现实,在预习中也要尊重个体差异,对他们的要求不可同言而遇。

可以分层进行,建立优劣互补小组,共同进步。

5.与家长多沟通,建议家长创设优良的家庭学习环境,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状况,避免贪玩对预习敷衍了事,以起到监督配合作用。

6.建立优良的小组,在小组内一起预习,互为影响,互相进步,依靠“组织的能量”形成良好的预习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