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比较

合集下载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邵大理1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一般概述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或模式,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股重要思潮,它是对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倡导和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与模式的笼统称谓。

这些理论或模式的共同特征,就是对于如何把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或价值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的求索与设计。

这类理论从总体上说既不同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资本主义”,又区别于以前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社会主义”。

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市场社会主义的解释是:“市场社会主义也称自由的社会主义,是一种使社会主义的计划与自由的企业相协调的经济制度。

企业属于公有,但生产和消费不受政府计划的控制,而是受市场力量的支配。

20年代南斯拉夫实行了有别于苏联中央计划经济模式的市场社会主义。

60年代末70年代初,匈牙利也有类似的发展。

”波兰经济学家布鲁斯为美国《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撰写了市场社会主义的词条,其中对何谓市场社会主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界定,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或模式),在这种经济体制中,生产资料公有或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规律。

对于现有的种种社会主义经济来说,这一名词往往是更广泛地概括这样两种体制:在严格意义上趋于接近这一定义的那种体制(像南斯拉夫1965年后所形成的体制),以金融调节和种种刺激作为中央计划的手段来替代命令和对生产商品进行实物分配的那种体制(即受调节的市场,像匈牙利1968年改革后的‘新经济机制’)。

”2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起源2.1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缘起于19至20世纪之交,一般均衡理论的首创者莱昂·瓦尔拉、著名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及其学生巴罗内,以及奥地利边际主义经济学家维塞尔和美国经济协会会长弗瑞德·泰勒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先后表达了这样一种观念: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建立完全竞争机制,实现一般均衡价格体系,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比较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比较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比较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是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在实践中有不同的应用和效果。

本文将对这两种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不同特点和优缺点。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国家在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注重公有制和公平分配。

根据这一理论,国家通过宏观调控、产权保护和公共服务等手段来平衡市场经济的不平衡性,并实现经济的公正发展。

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则更加注重市场的自由运作和私有企业的发展。

在这种理论中,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资源的分配,个人和企业的自由选择和竞争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国家的调节和引导作用,注重国家对经济的有效干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国家应该通过宏观调控来引导经济的发展,避免市场失灵和产生社会不公。

而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则倾向于相对较少的国家干预,重视市场的自发调节能力。

西方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市场的自由机制可以更有效地分配资源,最大程度上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动力。

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注重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应该以满足社会需求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关注社会公益和环境保护。

而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理论倾向于追求经济增长和利润最大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少。

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共同发展。

根据这一理论,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在经济中应该共同存在,相互补充和竞争。

而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则更加强调私有企业的发展和竞争。

西方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私有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角色相对较小。

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注重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强调国家的战略规划和目标导向。

而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更加注重个人和企业的自由选择和市场的自主调节。

这种理论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市场的机制和个人的自主行为。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同。

西欧社会党主要理论创新之解析

西欧社会党主要理论创新之解析

西欧社会党主要理论创新之解析张才国第三条道路“作为当代西欧社会党应付时代问题的一种政治纲领和政治理论,它对很多问题作出了新的思考和判断。

西欧各国社会党力图通过理论革新来摆脱困境,在政党政治的背景下赢得更多选民的支持。

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西欧社会党的理论创新。

一、超越左与右的政治立场自近代以来,西方的政治思想一直是在左与右二元对立的框架内展开的,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必须以阶级代言人的身份出现,用带有强烈阶级特征的口号和纲领来吸引选民的支持。

然而,今天西欧社会党明确表示自己既非左派,也非右派,试图在超越二者的基础上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社会党政治立场的这种转变表明,政党政治、阶级政治已被”超阶级“、”超越左与右“等新的概念和立场所取代,阶级政治正在过渡到”后阶级政治“。

“第三条道路”作为西欧社会党的纲领和路线,就必须关注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更多地争取选民的支持,使社会党能够在国家的大选中取得胜利,成为执政党,否则,“第三条道路”理论就无法付诸实践,只能成为毫无价值的空谈。

在社会阶级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的今天,社会党必须通过改革和调整自己的纲领,来扩大自己的政治基础。

在“阶级政治”格局中,社会党代表的是无产阶级和中下层人民的利益,反映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弱势的社会阶级的自由、平等与和平的愿望,以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中资本的力量决定一切的状况,因此,它得到了中下层人民的广泛支持,在战后普遍要求和平、民主与经济繁荣的资本主义环境中能够获得阶级政治斗争的胜利。

但是,随着西方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民主党的选民基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西方国家是传统的工业化国家,产业工人阶级在整个社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构成了社会党选民队伍的稳定的基础。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全球化和科技革命浪潮的到来,给西方的传统产业结构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一方面,传统产业工人的数量正在不断下降;另一方面,社会中的中间阶层的人数不断增加,形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研究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研究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研究37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研究侯坤[1]侯诗震[2](1.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2.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市场社会主义是试图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有效结合,以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

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理论在否定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分别等同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以及主张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可以有 效结合等方面有相通的地方,然而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关键词: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比较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 (2017) 13-0037-02市场社会主义诞生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以兰格模式的形成为标志。

它自诞生以来,在两种被普遍接受的观点压制下,一直在夹缝中生存。

一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只有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市场经济才能有效运行;二是,经典作家所预测的未来社会也是没有市场的。

直到20世纪80年代,倡导市场社会主义的左翼学者积极站出来为社会主义辩护,他们相继提出一些市场社会主义模式来论证社会主义与市场二者之间能够“联姻”,由此再次掀起重建社会主义的浪潮。

由于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者的名称相近,也有某些相通的地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常被一些西方学者误以为是“西为中用”,所以对这两个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弄清楚二者的本质区别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市场社会主义的定义不唯一,模式也都多种,总结其理论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主张资源配置方式同社会制度相分离美国经济学家格雷戈里等人提出的“中性机制”(neu­tral mechanism)指出 :“经济体制机制可以从某一经济环境转移到另一环境中去的。

”[1]英国理论家在“中性机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联姻论”即市场并不是非资本主义不可,市场可以和社会主义相结合。

英国的工党与社会民主主义

英国的工党与社会民主主义

英国的工党与社会民主主义英国的工党(Labour Party)是英国最大的主要政党之一,也是英国政治体系中的重要力量。

作为社会民主主义的代表,工党一直在英国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政策理念和党内派系等方面来探讨英国工党与社会民主主义之间的关系。

一、历史背景英国工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人运动时期。

当时,工人阶级面临着剥削和不公平的待遇,为了争取权益,工人们开始组织工会和政治团体。

1893年,工党正式成立,旨在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争取政治权力。

在工党的领导下,英国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如工时法、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住房等。

这些改革为英国的社会民主主义奠定了基础。

二、政策理念社会民主主义是工党的核心理念。

社会民主主义强调社会公正和平等,主张通过政府干预和社会福利来解决社会问题。

工党在经济政策上主张增加政府支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工会权益保护,以减少社会经济的不平等。

此外,工党还关注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领域的改革,以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

三、党内派系工党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派系,这些派系在政策理念上有所不同。

主要的派系包括左翼、中间派和右翼。

左翼派系主张更大的政府干预和公有化,强调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中间派派系则更加注重市场经济和个人自由,主张通过合作和妥协来实现改革。

右翼派系则更加强调自由市场和个人责任,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和税收负担。

这些派系的存在使得工党内部的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更加复杂和多元化。

四、挑战与前景工党作为英国政治的重要力量,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压力。

首先,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对传统产业和工人阶级造成了冲击,工党需要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社会变革。

其次,工党需要应对来自其他政党的竞争,特别是保守党和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

此外,工党还需要解决党内派系之间的分歧和协调不同利益的问题。

然而,工党也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社会民主主义的理念在英国社会中仍然具有广泛的支持和影响力。

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摘要]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历经萌芽、形成、确定和发展以及新发展等演变阶段,“联姻”论和“市场主导机制”论可以视为其标志性理论。

市场社会主义在大胆否定西方主流派市场经济理论赖以成立的制度假设、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以及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模式等方面,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理论提供了富于启迪的思想资料。

但是,在对待公有制的态度、立论的理论基础及其主张的科学性和现实性等问题上,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存在着本质区别。

[关键词]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模式;公有制市场社会主义是当今颇具影响的一种国际性思潮,其影响力早已突破学术研讨的范围,并对一些国家的实践产生了影响。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国外市场社会主义无疑存在某种关联,但又与其存在本质区别。

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常常有人将两者相提并论,有时甚至混为一谈。

这种做法,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有鉴于此,对两者进行比较,厘清其关系,辨明其异同,显得很有必有。

一、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及标志性理论作为一种思潮,市场社会主义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出现,并且一直存在和发展到今天,其演变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第一,市场社会主义的萌芽时期。

市场社会主义的最初萌芽,可以追溯到“原始市场社会主义”的创始人穆勒(1806~1873)。

此后,空想社会主义、基尔德社会主义、费边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兴起及其流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传播等多方面因素,为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进一步萌发提供了思想土壤。

瑞士洛桑学派的帕累托和巴罗内,奥地利学派的维塞尔,以及第二国际领导人考茨基等,较早提出和探讨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的可行性问题。

第二,市场社会主义逐步形成的时期。

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相继建立及其经济实践,而直接原因则是西方20世纪30年代前后爆发的关于社会主义计划可行性和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大论战。

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分析

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分析

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结合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旨在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以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核心。

本文将比较分析中国、德国和瑞典三个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首先,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规划和引导来调整市场资源配置。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突出了国家和市场的协调发展,并通过公有制和市场机制的结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政府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市场监管者,也是经济发展的组织者。

其次,德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注重发展社会市场经济。

德国政府通过法律和规章制度来保障市场秩序的公正和透明,同时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市民权益。

德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鼓励企业投资和创新,并确保劳工权益和福利保障。

德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市场机制和社会福利的平衡,致力于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

最后,瑞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福利国家模式为核心。

瑞典政府通过高福利制度和纳税来实现社会公平和福利保障。

瑞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普及,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目标。

瑞典通过公共部门的干预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使社会财富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并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在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政府在经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市场调节者,也是社会福利的保障者。

但各国的理论侧重点和具体实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注重国家主导和计划经济,德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注重市场机制和企业家精神,瑞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注重福利保障和公共服务。

这些不同的理论和实践,都积极探索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为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辩论辩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辩论辩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辩论辩题正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效的经济体制。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市场竞争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市场竞争是激发创新的最强大动力,是提高效率的最有效手段。

”这一观点表明了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积极作用。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通过税收政策和福利制度的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稳定。

正如马克思所说,“从每个人能力所及,向每个人需要所需。

”这一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关注社会公平方面的优势。

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有效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

通过市场化的改革措施,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正如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所证明的那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经济体制,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

反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着严重的内在矛盾。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实践中往往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加剧。

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得富人更容易获取更多的财富,而贫困人口往往无法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正如卡尔·马克思所言,“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剥削和不公平。

”这一观点表明了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可能导致的不公平现象。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往往导致了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

为了追求经济增长,企业往往会忽视环境保护,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而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也使得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机。

正如乔治·奥斯本所说,“市场经济的发展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

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国际市场上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

市场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英国工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英国工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请了解市场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的主要思想,把握英国工党的思想流变;在此基础上,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

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中国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独特的国家了,社会形态并没有按照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五个步骤走,由于特定的历史因素,20世纪的中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历过百年屈辱的近代史之后,成功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并且在经过甲子岁月的摸索和坚持,如今已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这个星球上最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比于中国年轻的社会主义发展史,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史则已经走过了将近400年的历程。

从最早的自然经济解体和工业革命开始,资本主义经历了早期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的扩张和帝国主义时代,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当代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显示过它的强大的生命力,促进了人类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然而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让资本主义国家看到自身制度的不足。

从放任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到国家积极干预经济,到高度的社会福利,资本主义国家在自身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慢慢的实现着“社会会”,而对应的资本主义发展理论学说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比如市场社会主义和第三条道路。

市场社会主义是西方大约一个多世纪以来倡导和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与模式的思想理论。

这种理论的基本特征是,把资源配置形式和社会制度分离开来。

把计划机制、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分开来。

第三条道路,是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路线”。

它试图在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与新右派的自由放任主义之间走一条中间性的治国道路。

将经济活动中国家干预与市场的作用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在国家与市场,安全感与灵活性,社会理性调节与经济自发力量之间寻找某种新的平衡。

市场社会主义和第三条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源泉之一。

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国内外比较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综合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旨在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

在国内外的比较研究中,不同国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构建以及国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案例。

首先,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构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渐形成并得到贯彻实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调控作用相互结合,既要发挥市场的配置资源的机制,又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的作用。

在具体实践中,我国注重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制度机制,确保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正向作用的同时,实现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

这一理论的提出和实践策略的创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取得了巨大成功。

其次,国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案例也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在国外,亚洲的新加坡和欧洲的瑞典等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尝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这些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并且保持政府的监管,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对于这些国家而言,他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注重宏观调控的力量和市场配置,均衡发展民生和经济增长。

瑞典通过积极的福利政策,保证了社会公平与经济繁荣的平衡发展。

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另外,国内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研究还需要关注理论的前沿发展和实践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在理论研究方面,需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深入剖析,不断强化市场机制与国家调控之间的平衡,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特点。

在实践案例研究方面,需要深入挖掘国内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提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平和效益。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突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精髓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机制,可以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发挥二者的优势,并生成新的制度、体制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突破、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过程,主线是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科学化。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主要体现在邓小平的相关重要论断上。

1985年,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同年又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1992年,邓小平又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如果从这种新的实践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跳出传统思思想的桎梏,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那么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就不存在矛盾。

因为,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来看,市场经济通过调动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来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能够极大限度地释放社会生产力发展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深刻地指出了这一点:“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来看,市场经济通过促进资本积累和投资、激励创新,源源不断地生成新的就业岗位,保障大多数人获取收入的机会;同时通过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构筑公平竞争的起点、校正市场竞争的结果,帮助处于不利地位和面临风险的人。

即使是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具有相容性,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一些重要目标是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

如麦克米兰就指出:“市场并非天生与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

对市场认识的不断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鲜明的理论特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经济比较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经济比较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经济比较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经济体制下的市场经济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和分配的一种经济体制。

而西方市场经济则是指在资本主义国家中采用的一种市场经济模式。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与西方市场经济的比较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仍然拥有重要的经济主导地位,但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的调节和配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公有制的优势,并坚持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监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理论上提供了一种既能维护公共利益,又能激发市场活力的经济体制。

与之相比,西方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的自由运作和私有产权的保护。

在西方市场经济中,国家干预力度相对较小,市场机制起到主导作用。

西方市场经济注重市场竞争和市场规则的建立,在这种体制下,产权明晰、市场自由度较高,企业和个人有更大的自主权。

西方市场经济在理论上提供了一种能够激发创造力和个体经济利益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经济的比较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首先,从资源配置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公共利益和平等性的实现,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来保证资源的公正分配;而西方市场经济更注重市场的效率和效用最大化,通过竞争机制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其次,从企业经营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国家对企业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利益追求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而西方市场经济强调企业的自主性和盈利能力,追求经济效率和利润最大化。

再次,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整体发展和国家利益的维护,而西方市场经济更注重个体和企业的发展,强调市场的选择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最后,从制度设计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需要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制和法治环境;而西方市场经济更强调私有产权和市场规则的保护,强调市场的自由度和竞争机制。

吉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吉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陈秉公
论民族振兴与大学“共同知识课程”体系建构
中国高等教育
吉林大学
周光辉
当代中国决策体制的形成与变革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吉林大学
金昕
大学生创业能力分类培养的筛选机制研究
社会科学战线
东北师范大学
金晓彤、闫超
我国不同区域农村居民消费:收敛还是发散?
管理世界
吉林大学
姜维公、姜维东
唐代宫女生活述略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陈鸿瑶、吴长安
“也”字源流考察的主观化视角
语文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房巍等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学术影响力测量与评价报告(2010)
中国高教研究
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
金寿铁
“改变世界”的新哲学及其文化遗产——布洛赫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命题11的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侯明
把脉中国版农村市场开发
经济学动态
东北师范大学
赵俊芳
大学郊区化及其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高等教育研究
吉林大学
赵培光
副刊编辑:自觉与自信的文化实践者——以《吉林日报·东北风》周刊为例
吉林日报
吉林日报社
赵惠敏等
长吉图开发先导区投融资政策研究
当代经济研究
吉林财经大学
徐正考
关于古白话起源问题的再思考
社会科学战线
吉林大学
徐传谌等
企业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悖论与国有企业包容性增长
政治学研究
吉林大学
张锐昕、杨国栋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涵义、特征和构成
山东大学学报
吉林大学
张瑞林
体育器材的共性技术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国际比较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国际比较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国际比较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调节资源配置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经济理论。

它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强调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又重视市场机制的发挥。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在不同国家的实践和传统文化背景的差异,各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特点。

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实践者之一。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作用,重视政府的经济规划、产业政策和市场监管。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强调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中国还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积极促进城乡发展均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善民生和增强社会公平正义。

与中国相比,德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注重国家与市场的合作共生。

德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公正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在德国,政府通过积极引导和干预市场经济,保护劳动者权益、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德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倡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瑞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侧重于公平和福利的实现。

瑞典认为,市场经济只有在公平和福利方面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和进步。

在瑞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通过高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同时也提升了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瑞典还注重教育和创新,通过实施教育优先和重视科技创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竞争力。

与中国、德国和瑞典不同,古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现了拉美地区的特点和发展需求。

在古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受到美国封锁和制裁的影响。

古巴注重国家的宏观调控和资源配置,通过国家控制和规划来平衡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

古巴还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的有机结合,特别注重减贫和社会福利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对比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对比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对比研究在当今世界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代表了两种迥然不同的经济体制和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国家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则主张市场的自由和私人财产的保护。

针对这两种经济理论,本文将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优势和劣势。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一种结合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观念。

在这种经济体制中,国家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国家对市场进行调节和规范。

其核心思想是遵循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原则,通过国家的干预和引导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主张国家应该拥有关键性的经济资源,以防止寡头垄断和不稳定的市场行为。

与之相反,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强调市场的自由和私人财产的权益。

在资本主义体制中,市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的干预应该最小化,允许市场的自由运行。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和决策,以追求经济增长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它认为,市场竞争可以激发创新和效率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这两种经济理论在实践中已经被各自国家广泛采用和运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经济体制锚定,并取得了经济增长和贫困减少的巨大成就。

相比之下,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在美国、欧洲和其他西方国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就经济增长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之处在于国家对市场的积极引导和调节,以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稳定。

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经济增长相对较为稳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资本主义市场的自由度导致了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使一部分人受益匪浅,而另一部分人则陷入贫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两种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理论框架。

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注重公平和社会利益;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侧重于市场自由度、竞争和私有财产。

本文将比较这两种理论在资源配置、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差异。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

它认为政府应该在经济活动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制定计划和政策来调节市场。

相比之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市场应该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主张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决定资源的配置。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市场的自由度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减少政府的干预。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社会公平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这一理论认为市场应该为公众利益服务,政府应该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等手段来保证社会公平。

相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个体自由和私有财产的保护,追求利润最大化。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个体追求经济利益可以带动整体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再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关注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全面性。

它认为经济发展应该注重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避免过度消耗和破坏资源。

与之不同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偏重于追求经济增长和短期利益。

它认为市场的竞争能够推动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政府的作用,但它也承认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同样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承认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的引导作用。

因此,这两种理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可以有选择地结合运用。

总的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资源配置、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更加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注重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国内学界对“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研究

国内学界对“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研究

双月刊(总第180期)国内学界对“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研究刘昱贤(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摘要]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同时,东欧各国或多或少、或早或晚也开始了“市场社会主义”的实践,苏东剧变后,西方社会主义理论家又将后者在理论上加以创新。

两种理论和其指导的实践的称谓虽然类似,但其内涵在有相同之处的同时也有所不同。

国内学界对“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研究关注度较大,形成了系列理论成果。

本文旨在将国内学界各代表观点进行梳理总结。

[关键词]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F1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274(2019)05—0086—06 [作者简介]刘昱贤,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包含了在市场经济架构下的“公众”“合作”“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等概念的经济理论。

不同于否定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美国《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市场社会主义”的特点被定义为在资源配置领域遵循市场规律,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层面坚持公有制。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西欧,在20世纪中后期曾在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南斯拉夫和匈牙利进行过短暂的实践,苏东剧变后,该思潮又在欧美兴起。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相较于传统“市场社会主义”,在概念的界定上便表现出了新的特征和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经济体制和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这一制度是建立在公有制(主要以国有企业为实现形式)为主体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词最早是在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用来描述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而其实践发源于1978年中国实行的经济改革。

由于“市场社会主义”的概念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涵,所以国内学界将其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比较研究的时候,自然也有所区分。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讲解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讲解

市场社会主义主要模式介绍
1、“兰格模式”
1)产生:兰格模式是西方经济学界关于“社会主义中央计划 经济能否有效运行”的论战产生的。
论战的一方以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奥地利学派的L.米泽斯、F. 哈耶克为代表;另一方以美国经济学家F.泰勒、旅美波兰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家O.兰格为代表。前者坚持计划和市场对立、市场经济同私有制不可分 离的观点。后者论证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经济计算、合理分配资源的 可能性和现实性 。
二、市场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 “兰格模式”确定了现代经济学中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观念, 标志着市场社会主义的诞生。 2、发展:(四个阶段) 1)30年代产生的计划模拟市场的兰格模式; 2)60—80年代苏东国家引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改革运动,提出
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分权模式”的市场社会主义; 3)80年代中后期产生的“市场主导”的市场社会主义; 4)苏东解体后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新建构。
五种不同类型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理论
4、没有资本家的资本主义组织类型,即企业所有权掌握在某些社会组织手 中。 代表是F.布洛克、J.科恩、J.罗杰斯、D.艾尔逊。
布洛克提出“剥夺金融资本权力模式”; 科恩和罗杰斯“联合民主”模式: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有各种居民组织 和联合会,应给他们政治权力,对企业的所有者施加有效影响。 艾尔逊“市场社会化”模式,用税收所提供的资金建立信息渠道,保 证所有企业获得经济信息,从而打破资本的垄断势力,最终取消资本市场, 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创造条件。
专题:市场社会主义理论
一、什么是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股重要思潮,它 是对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倡导和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 合的道路与模式的笼统称谓。从经济社会制度上说,市场社 会主义指称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和模式,同时也包括社 会主义国家走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实验。这种模式从总体上来 看既不同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资本主义”,也区别于以 前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比较分析

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比较分析

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比较分析摘要:20世纪80—90年代西方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市场社会主义的思潮。

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正如火如荼的展开,西方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二者也有本质的区别,认真探讨与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之处,这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市场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是西方学者对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理论观念,这一思潮起源于20世纪20—30年代,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西方思想舞台上没有处于显要的位置,直至80—90年代得以重新兴起并得到完善和发展,从而形成了令人瞩目的经济理论思潮;而历史的同期,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对传统经济体制的变革业已展开,并逐步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事实证明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相同或相似,那么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究竟有着何样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做一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界定分析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系,首先需要对二者做一个清晰的界定。

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是相对于美国的“市场资本主义”与前苏联的“计划社会主义”而言的,顾名思义,市场社会主义具有生产资料归公所有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但是,它同时又利用市场作为资源的配置手段。

对于市场社会主义的界定,不同的学者从各个角度出发,给出了各自的回答:以经济学专业视角来看,市场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稀缺资源配置的经济学;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雷戈里和斯图尔特按照所有制、决策机制、调节机制、激励机制四个因素,认为:“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以生产资料公共所有为特征的经济体制,决策采取分权制并通过市场机制加以调节,兼用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来推动参与者实现这一体制的目标”①;林德布洛姆采用消费者主权与生产者主权为划分标准,将市场社会主义定义为:“公有制和消费者偏好的混合型市场导向制度,即市场取向的社会主义”②;英国学者埃斯特林则以市场手段与社会主义目标之间的关系去界定,认为:“用市场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场社会主义”③。

20世纪90年代社会民主主义复兴的原因及启示

20世纪90年代社会民主主义复兴的原因及启示

摘要:社会民主主义在20 世纪90 年代再度复兴,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其复兴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党对理论和政策的调整,其中英国工党具有典型性。

在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英国工党在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整:从制度社会主义转向价值社会主义,从主张公有制变为主张混合经济,从“工人党”转向“人民党”。

其调整淡化意识形态,扩大阶级基础,重视社会价值,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社会民主主义;英国工党;混合经济;人民党民主社会主义作为欧洲各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以下统称社会党) 的思想体系,是欧洲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思潮之一。

长期以来,它作为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以及东欧“现实社会主义”的对立物而存在,对战后欧洲政治产生过重大影响。

然而,以1979 年撒切尔保守党政府上台为开端,欧洲社会党在上个世纪80 年代前后较长时期内普遍陷入危机,社会党得不到选民的支持和执政的机会,长期在野,而信奉新自由主义的右翼政党在大选中却连选连胜。

这与二战后欧洲社会党经历的黄金时期形成鲜明的对照。

20 世纪80 年代末以来,社会民主主义重新登上历史舞台,逐步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欧各国突显出来。

它在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反思和政策调整基础上,以更强调民主等社会主义价值而抛弃社会主义结构内容为特征,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党自80 年代中期开始的以政党党纲修改为核心的意识形态革新与重塑是社会民主主义复兴的起点,自90 年代中期后的纷纷重返执政舞台是其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政治标志。

社会民主主义复兴的出现固然有欧洲战后“政治钟摆”的惯性作用,但更主要的是这些国家社会党适应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各国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反思和政策调整,务实地提出了一些新思想和新主张的结果。

这种调整后来被布莱尔等人称之为“第三条道路”。

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民主党人探索在目前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的尝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比较邵彦敏2012-07-12 10:37:40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8期【内容提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都认为社会主义应该坚持公有制。

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和根本制度,探索符合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却把公有制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目的的手段,在产权形式上实行某种调整,公有与私有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所有制结构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结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于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公有制观的超越不仅体现在理论上,更重要的体现在中国的实践运用上。

【关键词】公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主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而日渐成熟,而作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股重要思潮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影响也很广泛。

目前“市场社会主义”流派众多,各流派对“市场社会主义”要素强调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把“市场社会主义”界定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联姻。

按照美国《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或模式),在这种经济体制中,生产资料公有或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规律。

”①英国工党智囊机构费边社的学者索尔·埃斯特林、尤利安·勒·格兰德等人编著的《市场社会主义》一书下的定义更为直接:“运用市场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便是我们所说的市场社会主义。

”②这些市场社会主义者研究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归根到底是研究市场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关系,市场与社会主义能否联姻实际上取决于市场与公有制能否兼容。

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学者主张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并抓住市场这个手段与社会主义目的之间的关系,认为运用市场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市场社会主义。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国内外有人常常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有制理论与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理论相提并论,有人甚至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有制是在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选择的。

这个问题必须澄清。

其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探索公有制问题的过程中,均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通过对二者“公有制观”的考察,我们发现两者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关联,但又存在本质区别。

有鉴于此,本文从三方面对两者“公有制观”进行分析,辨明其异同。

一、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发展的结果,必然是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代替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考察得出的最基本结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自然坚持了这一基本原理。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一直被视为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

邓小平反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

”③江泽民同志也明确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标志。

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这条原则。

只有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任何动摇、放弃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做法,都会脱离社会主义的方向。

”④这表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当然,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的认识不断地深化,其具体表现在:(1)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背离了这个基本制度显然也就背离了社会主义。

(2)公有制的内涵不断丰富。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公有制认识的不断深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还可以有所差别。

(3)社会主义本质定义突破了在落后生产力基础上坚持公有制的问题,即坚持公有制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公有制的本质内涵,这是坚持公有制的新的方法论。

市场社会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主张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柯亨说过:“市场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是因为它克服了劳动和资本的分离,在市场社会主义中,不存在一个与不拥有资本的劳动者相对立的资本家阶级。

”⑤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者明确主张实行某种形式的公有制,认为只有公有制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的实现,才能抑制不平等现象的产生;而资本主义私有制只能导致出现不平等的结果。

资本主义的特征不是市场经济,而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他们也是通过认识私有制的弊端而提出公有制的主张的。

英国市场社会主义学者戴维·米勒指出:“资本主义依赖的是市场,但资本主义的特点主要在于生产资料所有权集中在一小部分人手里,而其余大多数人只能作为领薪者被他们雇佣。

”⑥正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导致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收入分配差距悬殊,要根除源于私有制的弊病,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代之以某种形式的公有制。

当然,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也认为,公有制的实现并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实现更大程度的平等和更大范围的民主,因此,生产资料公有制就不能内在于社会主义的目的之中,不能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特征,它只是实现社会主义终极目标即平等、自由和民主的一种手段。

如果公有制能够实现公平的目标,它就应该被坚持,如果其他所有制形式更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其他所有制形式也应该被坚持。

英国市场社会主义者埃斯特林和格兰德指出:“社会主义有一整套界定完整、阐述精辟的目的,例如,其中有防止强者对弱者的剥削,实现收入、福利、地位和权力等方面的较大的平等,以及满足基本需要。

然而,很多社会主义者却将上述目的与某些特定的手段相混淆,例如生产资料公有或资源配置中央计划等,这些手段于此变成了目的本身。

因此,社会主义被认为是通过计划实现较大平等或通过工业国有化消灭剥削的。

”⑦在他们看来,这种将目的与手段相混淆的做法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手段并不等于目的,手段的实现也不等于目的的实现。

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都认为社会主义应该坚持公有制,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和根本制度特征。

而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却把公有制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目的的手段,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界定为平等、自由和民主这一抽象观念。

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对公有制内涵不断突破的基础上,对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也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概念。

所有制是以物的所有权体现的人与人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运行层面的问题,是一定性质的经济成分赖以生存、发展的有效的组织形式与运行方式。

任何一种所有制都寻求多种实现形式,这是它们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公有制也不例外。

生产资料公有制一方面规定着社会财产归全体社会成员所有,另一方面还意味着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或方式让社会成员所有。

公有制作为一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所有制,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并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无论是哪种实现形式,最主要的环节是理顺和明晰产权关系,选择适当的经营方式,合理地分配剩余产品。

目前国有独资公司、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社区集体所有制经济等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承认社会主义应该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就必须通过某种形式的公有制作保障。

基于此,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者设计了各自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但是他们通过对苏东模式的总结,得出“国家所有制并不是合理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结论,并进而提出了“社会所有制”的主张。

根据他们的解释,“社会所有制”是“混合所有制”。

所谓“混合所有制”即生产资料为社会公有,但公有的形式不是单一的国有制,而是包括国有、集体所有、合作所有等多种形式。

其中典型的是“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和“市场社会化”模式。

戴维·米勒提出的“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主张在企业或合作社内部实现公有制而不关心全社会是否实现公有。

具体说来,就是由合作社内部的工人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管理企业并共同分配企业利润。

这种合作制经济大多采用劳动合作组织“雇佣资本”的形式。

其核心就是倡导合作社作为企业的组织形式,在企业内部实行广泛的民主管理。

米勒认为这种模式能更好地实现民主、平等、自由以及共有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从而成为替代当代资本主义和苏联模式的“国家社会主义”的可行方案。

英国学者埃尔逊的“市场社会化”模式认为,资本对信息的垄断是资本垄断利润、剥削加重的秘密,因而,必须建立公共信息渠道,使一切企业、家庭、个人和计划者都能免费存取有关技术、价格、工资、产品、原材料等经济信息。

为了确保其社会主义性质,该模式采取了某种形式的公有制,即其主要经济形式是“工人管理的公共企业”。

公共企业的财产权由代表共同体利益的“公共企业监督局”行使,该局的主要职责是确保人们在对“公共资产”的使用上遵守一些民主准则,以防止某些个人把企业资产据为己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公有制实现形式上都主张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样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符合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多种实现形式都可以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但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更多主张在产权形式上实行某种调整,以实现社会公正的目标,试图通过模糊产权与所有制的界限,达到淡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特征的目的,且大多只限于理论阶段,是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三、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关系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成就显著。

实践的发展为理论的探索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探索获得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社会主义国家应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突破了这一看法,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公有制与非公有制都是发展生产力的两个主体,应将两者统一起来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

公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而中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生产力是多层次的,要求多种经济成分与之相适应,况且,任何一个社会的所有制也不是单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