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七课第2框《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3.7.2兼顾效率与公平教案(新人教必修1)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第二框兼顾效率与公平一、目标要求1、知识目标: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懂得社会主义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
理解我国当前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2、能力目标: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的辨证思维能力。
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二、重难点: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如何做到兼顾效率与公平三、基础知识1、效率的含义: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他表示(),效率提高就是()。
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如果()就会(),促进(),反之,则会(),阻碍()。
1、公平的含义公平的含义较宽泛,这里所说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即要求()。
2、我国坚持公平的收入分配的原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体现,他有助于()实现()()。
3、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另一方面()。
(2)、如何做到兼顾效率与公平a、兼顾效率与公平,要()b、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又要()既要()又要(),在()同时,倡导()。
C、兼顾效率与公平,必须正确处理()关系。
初次分配注重(),就是在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
通过完善()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X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以兼顾各阶层各个方面群众利益,特别是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五、巩固练习1、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在我国收入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有利于()(1)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3)增加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4)以最少的经济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成果A、(1)(2)(3 )B、(1)(2)(4)C、(1)(3)(4)D、(2)(3)(4)2、“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这种观点()A、错误,其实质是主X平均主义B、错误,其实质是只讲效率不讲公平C、正确,因为效率与公平总是对立的D、正确,它主X公共富裕3、兼顾公平,是指()A、社会要消除收入差距B、实行平均主义,消灭差别C、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X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进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D、社会收入能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4、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分别强调不同的侧面。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1《兼顾效率与公平》word教案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1《兼顾效率与公平》word教案【教学设计】山东省临清市高中政治教案: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第二框《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一、教材分析《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高一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
本框主要讲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以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本框分两个目,第一目“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的重心是帮助学生理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
第二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介绍效率的含义和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重点和难点在于理解我国为处理好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公平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结合教材与现实,提高学生正视现实、理解现实和分析现实的能力,是实现本课知识升华的关键点。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公平及收入公平的含义;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举措。
2、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和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二)能力目标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
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
3、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并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2 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难点: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四、学情分析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对学习《经济生活》中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收入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充满好奇与兴趣,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生活阅历与视角的局限性,要全面确切地理解“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等问题是有难度的。
所以如何深入浅出地创设情境,启动学生的思考与学习探究十分关键。
五、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探究法、讨论法、社会调查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实地寻访、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进行课堂汇报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学以致用。
高中政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总结!速来围观
高中政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总结!速来围观个人收入分配是指社会成员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经济活动。
国民收入分配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是总体与局部的关系,二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国民收人分配决定个人收入分配,个人收入分配对国民收入分配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分配原则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原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之上的:因此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按劳分配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而且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按劳分配作为分配方式的主体,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所决定的。
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不是为了否定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恰恰相反,只有在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其他分配方式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做到效率和公平的正确结合。
经济学上的效率,可以用经济活动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的比率来衡量。
公平的内涵主要包括:第一,机会均等。
第二,规则平等。
第三,差距适度,共同富裕。
3、效率和公平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人们才有可能去实现分配的公平;另一方面,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劳动者尽可能全面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尽快增加物质财富。
4、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则。
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
实现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首先,劳动者之问劳动存在着差别,这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根本原因。
其次,经济条件的差别也必然造成劳动者的富裕有先有后。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收益不平衡,必然造成富裕程度的不同。
高一政治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仪化某厂的分配方案:
厂长:100万 技术骨干:1万 工人:1万 厂长:20万 技术骨干:7-10万 工人:2-4万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 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于基尼系数可以较客观、直观 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居民之间 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 采用。按照国际惯例,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 的“警戒线”。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 分配“高度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 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 据羊城晚报报道,中国社科院研究收入分配的专家顾严指 出,199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386,超过高收入国家上 个世纪90年代0.328的平均水平,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已 经超过了警戒线0.4,收入差距已经处于高水平,形势严 峻。城乡整体的基尼系数持续上升并达到0.465,2005年 将迅速逼近0.47。
中国2003年消耗的各类资源占世界消耗总量的 百分比及GDP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
种类 原油 铁矿 钢材 氧化铝 原煤 水泥 GDP 30 27 25 31 40 4
百分比 7.4
2004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136515亿元,比上年增长9.5%。2004年, 我国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342亿元, 增长38.1%;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9422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7%;全年粮 食总产量达到4695亿公斤,同比增长9%, 扭转了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农民人均纯 收入达到2936元,实际增长6.8%,是1997 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大李迅速致富说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 行家庭承包经营,极大地调动了人们靠劳动和经营致 富的热情。 当然,由于人们之间存在着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 的差异和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难免会形成村民之 间的收入差距,这种收入差距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是 不可避免的。
高一政治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 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提 高 效 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时间 低 于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获得利润)
有一家生产炉具的国有企业,吴某被民主推选 为厂长后,实行新的分配制度,向一线工人和创利多 的车间倾斜。这种分配制度拉开了职工的收入差距, 职工的劳动积极性高涨,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后来吴某自定年薪50万元,懂技术的副厂长张某年薪 30万元。一些技术员认为自己的工资还停留在每月两 三千元的水平上,分配不公,他们有的到别的单位兼 职,有的“跳槽”。一些工人认为,自己每月工资不 到千元,自己的劳动被低估了。厂内矛盾日益加深, 人心涣散,经济效公平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某男去应聘,应聘人员很奇怪地 问他:“你今年才30岁,怎么会有32 年的工作经验啊?是不是写错了啊?” 某男摇摇头说:“没有啊,我说的这 都是实话。” “那你这32年的经验 是从哪里来的啊?”某男回答:“加 班加出来的。”
如果干和不干一个样, 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 干坏一个样,会导致什 么结果 ? 平均主义
“懒汉” 束缚生产力 普遍贫困
收干下上 工活地工 人人人人 赶看等喊 人人人人 。,,,
山下的善男信女隔三岔五地要到庙里进香, 每次来总要带些水果馒头等供品。到了晚上和尚们 就要分供品。有一天,供台上有四只馒头,那多出 来的一只就成了问题。主事的说,庙里我的责任最 大,馒头该归我;胖和尚说,我的胃口最大,该我 吃;小和尚却说,我年纪最小还在长身体,你们应 该照顾少年儿童。三人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下。 最后只好把馒头放进了笼屉,第二天再理论。可第 二天一早做早饭打开笼屉时,馒头却不见了,很显 然是在晚上被人偷吃了,却没有一个和尚肯承认。 正巧这天香客们又进贡了四只馒头,和尚们又发生 了争执。最后实在争执不下,就把那只多出来的馒 头喂了野狗。 第二天,庙堂贴着一张字条:香客进供馒头 水果等物每样不得超过三只。从此庙中相安无事。
高中思想政治 第七课《效率与公平》复习课件
[答案](1)答案示例一:整体来看,居民收入 分配份额呈下降趋势。
答案示例二:1996~2007 年,居民收入分配
份额呈下降趋势;2007 年后,居民收入分配份额 有所增长和波动.但仍低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 水平。
(2)大于 (3)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
1.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 ①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以发
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为基础,没有
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
贫穷;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
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 积极性。
②矛盾性:二者概念不同,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
(2)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①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基本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要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 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 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 制。
[训练 4] (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完 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
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 568.9 亿元,2009 年达到 40 288.2 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 1978 年的 615 元增加 到 2009 年的 32 736 元。
答案:选 D
命题角度二 综合考查维护社会公平的措施 [典例 4] (2013·重庆高考节选)党的十八大报 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政治:7.2《兼顾效率与公平》课件(新人教必修1)
反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要重点维护公平
规则要求:观点鲜明 论据充分
言辞犀利
声音洪亮
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对立统一,既有一致性,又存在矛盾。 物质前提
效 率
把 蛋 糕 做 大
保证
公 平
把 蛋 糕 切 好
四、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
1.效率优先的含义和原因
2.兼顾公平的含义和原因 3.怎样才能做到兼顾效率与公 平?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 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原因 ◆措施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1.原因:
①公平的意义;
②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由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根本目标决定的; ③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 有重大意义;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1、效率的含义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 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 的增加。
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地尽其力, 货畅其流
(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
收 入 分 调动积极性 配 挫伤积极性 方 式
效 率
你选择在B店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了解 了以下情况: 一套学习软件市场价是500元,而 包括各方面的成本总共才200元,而从 200元转化为500元的过程绝大部分是 通过你的努力才得以实现的。但是B店 的老板却轻而易举就获取净利润300元, 你辛辛苦苦推销一套软件才获得10元的 佣金,老板的收益是你的30 倍。
大都市的繁华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山村孩子的“教
城市乞丐
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的含义?怎样提高效率?
高一政治效率优先坚兼顾公平
改革开放 2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 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 也有了极大提高,但同时有一个问题越 来越引起上至政府、下至普通百姓的关 心,即贫富差距的扩大化。据国家统计 局最近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我国20% 的高收入者拥有相当于42.5%的财富, 东西部地区人均年收入差距已超万元。 社会弱势群体极度贫困。农民、下 岗工人等构筑了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 体,这个弱势群体不但生活陷入困顿, 而且正逐渐丧失教育、医疗、社会保障 等基本发展权。尽管这个庞大的群体有 着强烈的消费欲望,却失去了消费能力。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1、效率的含义
指经济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比较, 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效率的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 财富的增加。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改革之前,李家庄实行“大 锅饭”式的记工分的分配方式, 村民收入没多大差别,但普遍处 于贫困状态。实行家庭承包经营 后,村民收入普遍提高,同时拉 大了收入差距。退伍军人大李除 种好 自家承包地外,还承包鱼塘,建 起养鸡场,年收入达十几万元。 他家建起了楼房,买了汽车。与 大李同龄的老吴,情况就不同了。 老吴患病花了不少医疗费。全家 靠几亩承包地,只能解决温饱。
3、在分配中要坚持效率优先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 本任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 对贫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 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因此,在分 配中必须坚持效率原则。
漫画说明了 什么道理?
在分配中即 要坚持效率优
先,也要兼顾 公平。
你如何看待以下两种 关于公平的观点?
在市场经济中,个人收 入的分配,为什么会产生 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拓展性学习
(1)由于不同社会成员对生产要素的拥有状况不同 劳动能力也不一样,必然引起收入分配上的差异,从而 造成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如果差距进一步扩大,会导 致两极分化。 (2)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时间短,市场发育度低,运 行秩序不规范,导致相当一部分人通过非法途径而“一夜 暴富”。 (3)严格限制人口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流动, 造成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居民无法通过迁移的办法来分享 城市和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成果。 (4)大量吸纳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对于解决经济现代化初期的就业和收入均等化具有至 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有些投资和产业政策歧视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影响了一部分劳动者收入的提高。 (5)一些官员腐败直接导致贫富不均。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教案3(新人教版)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1)课题第七课考点二兼顾效率与公平执笔人李佑祥编写日期执行人执行日期三维教学目标一、考点定位1、了解公平与效率的含义2、说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重点难点二.考向探究1.运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知识,分析国家采取的一系列关注民生的措施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
2.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运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知识,分析这一要求对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的意义。
教法教具课件教学过程考点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考点定位1、了解公平与效率的含义2、说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二.考向探究1.运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知识,分析国家采取的一系列关注民生的措施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
2.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运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知识,分析这一要求对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的意义。
三、考点疏理(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劳分配为主体(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在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而且只能是按劳分配,同时这种劳动是社会劳动。
(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分配制度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一个社会的分配制度直接取决于生产关系,取决于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是所有制结构的主体,因此决定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②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产品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直接联系,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没有实现高度发达,劳动产品没有达到极大丰富,还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必修1第七课第二框《兼顾效率与公平》教学设计(含课件).
必修1第七课第二框《兼顾效率与公平》教学设计(含课件)北京十九中学殷卫霞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效率的含义、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2、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解释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
3、能使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解释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如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学会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
2、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重、难点1、效率与公平的含义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三、教学方法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经济学领域有这样一个比方,把社会财富比作一块“蛋糕”,我们的目标就是把这块蛋糕做大,把蛋糕分配得更合理。
那么怎样才能把这块“蛋糕”做得更大?怎样才能把这块“蛋糕”分配得更合理呢?这就涉及我们分配领域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新课讲授]二、兼顾效率与公平1、效率与公平“三个和尚没水吃”原是一句俗话,很难考据其出处。
自从动画片《三个和尚》问世后,这句俗话便家喻户晓。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重温一下这一经典动画中的片段。
(播放:flash《三个和尚》)故事情节简单、短小精悍,但却成为经典、流传至今。
为什么?因为小故事中蕴含着大道理。
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探索一下故事中的奥妙。
故事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现象是什么?(学生回答):“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放幻灯片)我们就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一下这一现象。
从一开始的一个和尚到两个和尚再到后来的三个和尚,人力的投入在增加,而产出又是怎样的呢?越来越少。
高一政治《第三单元_第七课_兼顾效率与公平》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2、实践中要正确要处理效率与公平的 关系,我国的选择是坚持“效率优先, 关系,我国的选择是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兼顾公平”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小李最终离开了电脑城,在一家园艺公司找到工作, 小李最终离开了电脑城,在一家园艺公司找到工作,他凭借着 自己的勤奋好学,很快掌握了各种花卉的种植技术,成为公司的 自己的勤奋好学,很快掌握了各种花卉的种植技术, 骨干,收入也比在电脑城时高了好几倍。 骨干,收入也比在电脑城时高了好几倍。 三年后小李回到了家乡搞起了特色农业,生产花卉、盆景, 三年后小李回到了家乡搞起了特色农业,生产花卉、盆景, 很快富裕起来。但他没有忘记乡亲,他投入资金,传授技术, 很快富裕起来。但他没有忘记乡亲,他投入资金,传授技术,帮 助村民发展花卉、盆景,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使他们村成了远 助村民发展花卉、盆景,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 近闻名的小康村。 近闻名的小康村。 在村民的支持下,小李当上了村长, 在村民的支持下,小李当上了村长,此后他一方面要求村民 合法经营,按章纳税;另一方面积极扶持村里的特困户, 合法经营,按章纳税;另一方面积极扶持村里的特困户,按照国 家的相关规定, 为符合条件的家庭办理最低生活保障, 家的相关规定, 为符合条件的家庭办理最低生活保障, 保证了他 们的基本生活。 们的基本生活。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基尼系数
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的判断分配 平等程度的指标。 平等程度的指标。低于 0.2 表示收入绝对 平均;0.2表示比较平均;0.3平均;0.2-0.3 表示比较平均;0.3-0.4 表示相对合理;0.4表示相对合理;0.4-0.5 表示收入差距较 大;0.6 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七课第2框《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七课第2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导学案【课标要求】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二)能力目标(1)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的辨证思维能力。
(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学习重难点】(1)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如何做到兼顾效率与公平。
【自主梳理】一、兼顾效率与公平1、广义的公平涉及______、______、______等各个领域,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____________体现。
2、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______,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______。
3、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______的程度。
效率提高就意味着_______和______的增加。
二、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1、坚持和完善_________________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______、形成合理有序的________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2、保证居民收入在_______________占合理比重、_______________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3、_______________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______,调节____,取缔_____。
三、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____,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______。
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______,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_____。
4、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反对______,又要防止______;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______;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______和______。
高一政治《3.7.2-兼顾效率与公平》教案
板 书 设 计 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 收入分配的公平的主要表现与意义。
3、 我国现有的分配制度为合理的收入分配提供了制度保证。
4、 我国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 效率的含义2、 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3、 在实践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教 学 过 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社会再生产包括哪些环节?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活动:回忆并回答教师点评: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
生产起决定作用,分配和交换是实现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我们把生产的社会财富比作一块蛋糕,在国家的经济生活中,一方面要“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又要“把蛋糕切好〞,体现了经济生活中的什么道理?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教师点评:1.“把蛋糕做大〞,反映的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2.“把蛋糕切好〞,指的是要做好分配工作,正确处理好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生产科目政治 年级 授课时间 备注 课题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识记:效率和公平的含义 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 〔2〕能结合事例说明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3〕培养辨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对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讨论、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对国情的认识,培养关注社会、关心弱势群体的道德良知和责任意识。
重点 难点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教学过程(二)进行新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板书〕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板书〕1、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板书〕2、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体现〔板书〕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但也允许收入差距的存在。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七课第2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学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高中政治必修二人教版第七课第2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学案第二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编写人: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优越性。
【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优越性【知识梳理】(2)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①含义:②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和――――各个方面。
③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及其他自治权。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为什么?(1)历史传统:――――――――(2)民族分布特点“――――――――”(3)社会和政治基础――――――――――――――――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②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③自治机关是什么机关?它的职权与一般的地方国家机关有什么不同?探究二: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1200多个民族乡(镇),这些民族乡(镇)都是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①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②凡是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都设立自治机关?【随堂检测】一、选择题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60多年来,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引下,我国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艰苦奋斗、矢志不渝,实现了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发展和深刻变革,以坚定的足迹,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属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是( )①自治区②自治州③自治县④自治乡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在民族自治地方要设立自治机关。
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 )A.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B.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C.人民法院和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3.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③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④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10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3周年,这是一个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它开创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先河,建立了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高一政治第七课二框.docx
(一)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1、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二) 教育教学目标1、 知识口标① 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②懂得社会主义社会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③理解合理 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④理解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⑤理解保 证“两个合理比重”的意义以及重要落实措施⑥懂得效率的含义⑦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⑧理解当 前我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2、 能力口标① 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② 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③ 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三)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①保证“两个合理比重”的意义以及重要落实措施② 当前我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2、 教学难点: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 一.公平:P60-6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平的含义较宽泛。
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平均主义与公平有根本区别,平均主义,是人人平均,否认劳动差别和收入差别,不是公平; 收入差距要有激励性,能促进效率提高,但差别过于悬殊也不是公平。
收入分配公平要反对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
2、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① ② ③ ④★3、完善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要的制度保证(2)班级 第七课花框心復社会公平3课时) 【课标导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要举措①实行这一措施的积极意义:②当前实行这一措施的重要举措:(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重要举措当前实行这一措施的重要举措:补充小资料:初次分配: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分配,形成国家、集体(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原始收入。
高一政治《兼顾效率与公平》教案
高一政治《兼顾效率与公平》教案高一政治《兼顾效率与公平》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效率的含义。
2.掌握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3.理解当前我国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通过学习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5.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差距,提高运用矛盾分析法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6.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7.正确认识兼顾效率与公平,学会树立效率优先的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8.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效率与公平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难点】如何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引入实例法、情境探究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播放《三个和尚》的音乐片段。
思考:音乐中这个故事情节简单,短小精悍,但却十分有名,流传至今。
故事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哪位同学发现了?学生回答:“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教师总结:下面我们就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一奇怪的现象。
从一开始的一个和尚到两个和尚再到三个和尚,人力的投入一直在增加,但产出却越来越少。
换句话说,是什么在降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效率。
环节二:新课讲授1.效率的含义过渡:同学们,孙中山先生曾这样解释过效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货畅其流。
”当然,这只是对效率的一种形容,还算不上定义。
那么,什么是效率?什么是“讲效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找到答案)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讲效率”也就是提高效率,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以最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成果。
那么如何提高效率呢?让我们回到《三个和尚》的故事当中,思考两个问题:(1)为什么和尚多了反倒没水喝了?(2)如果让你来做长老,改变这一状况,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大家挑水的积极性呢?(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总结:看来,“三个和尚没水喝”并不是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七课第2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导学案
【课标要求】
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二)能力目标
(1)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的辨证思维能力。
(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学习重难点】
(1)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如何做到兼顾效率与公平。
【自主梳理】
一、兼顾效率与公平
1、广义的公平涉及______、______、______等各个领域,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____________体现。
2、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______,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
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______。
3、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______的程度。
效率提高就意味着_______和______的增加。
二、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1、坚持和完善_________________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______、形成合理有序的________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2、保证居民收入在_______________占合理比重、_______________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3、_______________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______,调节____,取缔_____。
三、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____,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______。
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______,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_____。
4、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反对______,又要防止______;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______;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______和______。
【合作探究】
(一)材料一 2009年12月15日,中科院举行的“2009年中国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城市蓝皮书》发布会”指出,2008年我国城乡收入比是3.31,假如考虑到可比性的因素,城乡的收入
差距大约在4-6倍左右。
材料二据波士顿统计公司的统计显示:中国富有群体持有的现金水平很高,大约占他们所具有财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大约0.5%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
地区收入差异更加明显上海市的平均水平是西部落后地区的10倍以上。
材料三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请以“我国居民收入不平衡、贫富差距严重的原因及措施”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1.你准备通过那些途径收集资料,开展此课题研究?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收入差距的具体表现?
3.结合材料三,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公平?(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材料二
注: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营业盈余指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
(资料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三:据统计,1998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资总额是企业利润的2.4倍,到2005年降到了0.43倍;1998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4.3%,到2006
年提高到了21.36%。
指出材料二、三反映的经济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巩1.2009年初,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
该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这项改革有利于
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2.当下,我国很多地方摊贩经营非常活跃,但存在经营不规范现象。
有的地方以建立固定经营场所的方式给小贩提供经营空间,加强市场管理,规范摊贩的经营行为。
促进这类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
①实现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原则②扩大政府调控范围
③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就业④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2008年3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1600元/月提高到2000元/月。
按照经济学原理,这一调整将
①增加财政开支②刺激中低收入民消费
③增加财政收入④促进公平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③扩大财产性收入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
这说明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6.(08上海卷3)2008年4月,国务院扶贫办草拟的扶贫标准调整办法把贫困标准从2007年的1067元提高到1300元,首次达到国际标准。
这一标准不仅关注贫困人口维持基本生存所需要的收入,还考虑他们在教育、医疗方面的支付能力。
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A贫困线标准的提高不利于我国减贫事业的发展
B与国际标准接轨是减贫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C贫困线标准的提高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新标准在保障基本生存的基础上纳入了保障发展的理念
7.目前我国分配体制内“平均主义”和“分配不公”现象同时存在,针对这一现象国家采取了“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调节过高收入”的政策,其目的是()
A.既鼓励先进,又鞭策落后
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消除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D.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