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衰退到精明收缩——论特大城市郊区小城镇的“收缩型规划”转型趋势及路径
基于精明收缩视角的乡村适应性规划策略与实践探索
279乡村振兴与特色发展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精细化治理的中后阶段,以人口和空间等资源要素收缩为表征的乡村问题日益凸显,制约着乡村资源的利用效能和人居环境的质量提升。
传统单一增量主导的乡村规划思路已不适应新阶段乡村振兴的目标和要求,乡村收缩需实现从“被动反应”到“主动适应”的策略转变,研究针对乡村人口、空间、土地等规划要素的发展困境,有机融合上位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和村民诉求,剖析其与乡村户籍与土地制度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出高效集聚激活乡村服务设施与产业功能的发展策略,为实现弹性转换乡村低效存量空间和规模的发展路径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引导乡村通过“精明收缩”实现振兴发展的战略目标。
同时结合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瓦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实践,从整合优化特殊空间管控、集聚优化居民点布局以及村庄精准分类、转换低效用地盘活存量空间资源,编制专项规划保障村庄动态渐进式可持续发展四方面为乡村适应性发展提供规划理论和实践支撑。
Abstract: As China's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enters the middle and later stages of refined governance, rural issues characterized by shrinking resource factors such as population and space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which restricts the efficiency of rural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ving environment. The traditional incremental rural planning approach i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the goals and requirement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new stage. Rural contraction requires a strategic shift from "passive response" to "active adaptation".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dilemma of rural population, space, land and other planning elements, this study organically integrates the spatial planning requirements of the upper land and villagers' demands, analyze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rural registered residence and land system, propos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fficient agglomeration and activation of rural service facilities and industrial functions,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flexibl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rural inefficient stock space and scale. And then, thee paper guides rural areas to achieve the strategic goal of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smart contraction". Combined with the village planning practice of Wadian Village, Tangquan Street, Pukou District, Nanjing, this study provides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al support for rural adaptive development from four aspects: integrating and optimizing special space control, gathering and optimizing residential layout, accurately classifying villages, converting inefficient land use and living stock space resources, and formulating special plans to ensure dynamic and progressi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illages.关键词:精明收缩;政策制度;乡村适应性;村庄规划Keywords: shrewd contraction; policy system; rural adaptability; village planning引言“精明收缩”概念初衷为解决人口减少、经济衰退的城市问题,由美国学者Popper 等于2002年提出,即为更少的人、更少的建筑和更少的土地做规划[1]。
中国收缩型城市的地理分布、形成原因及转型发展路径
税务与经济 Taxation and Economy
No.3,2021 ( Serial No.236)
中国收缩型城市的地理分布、
形成原因及转型发展路径
刘 再 起 ,肖 悦
( 武 汉 大 学 经 济 与 管 理 学 院 ,湖 北 武 汉 430072)
本文 以 中 国 2 9 2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选 用 2013 ~ 2 0 1 8 年各城市人口、经济数据,数据主要来源 于 2014〜 2 0 1 9 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和部分省市的统计年鉴及选择城区总人口作为衡量指标,计算出连续 5 年的人口流失率。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影响城市收缩的重要因素,本 文 选 取 市 辖 区 人 均 GDP指标反映城
[收稿日期]2〇2〇-丨2 -〇9 [基金项目]国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项 目 编 号 :2〇VMG018 ) 。
[ 作 者 简 介 ] 刘 再 起 ( 1967 - ) ,男 ,湖 南 衡 阳 人 ,武 汉 大 学 经 济 与 管 理 学 院 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武 汉 大 学 俄 罗 斯 乌 克 兰 研 究 所 所 长 ;肖 悦 ( 1988 - ) ,女 ,河 南 信 阳 人 ,武 汉 大 学 经 济 与 管 理 学 院 博 士 研 究 生 。
[ 摘 要 ] 近年 来 ,收缩型城市给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规划政策的制定带来了严峻挑战。城 市 收 缩 主 要 分 布 在 我 国 东 北 、中 部以及川渝地区,且 存 在 明 显 的 地 域 相 关 性 ,表 现 在 人 口 、经济和空间等多 个 方 面 ,具 有 人 口 收 缩 与 经 济 收 缩 并 存 、人 口 减 少 伴 随 城 市 空 间 扩 张 的 资 源 错 配 、城 市 群 沿 线 及 周 边 城 市 出现收缩现 象 等 特 征 。城 市 收 缩 既 受 到 经 济 全 球 化 、政 府 主 导 的 区 域 政 策 、经 济 结 构 转 型 、人 口 老 龄 化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也 受 到 自 身 发 展 阶 段 、城 市 类 型 、社 会 经 济 基 础 与 产 业 变 迁 、所 处 的 地 理 位 置 及 周 边 环 境 等 因 素的 影 响 。我 国 未 来 城 市 的 发 展 战 略 应 立 足 于 中 国 特 色 ,积 极 适 应 后 疫 情 时 代 “双 循 环 ”新 发 展 格 局 和 新 发 展 理 念 下 城 市 发 展 方 略 的 研 究 和 规 划 ,推 动 收 缩 型 城 市 转 型 ,实 现 城 市 的 高 质 量 发 展 。
我国收缩城市类型及发展路径研究
现代经济信息10我国收缩城市类型及发展路径研究赵子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人口增速放缓与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正面临着“收缩城市”的问题。
本文对城市收缩概念进行界定,并结合我国国情,将收缩城市归类并分析其发展机制,最后针对不同城市收缩类型,提出城市多元化发展,发展价值取向转型与策略调整,构建城市精明收缩机制等不同的发展路径与应对措施。
关键词:收缩城市;发展路径;调整型收缩;衰退型收缩中图分类号:F127;F2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33-0010-01一、引言中国目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呈现出相对缓慢的增长趋势,城镇化进程也在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中国城市发展的“增长”时代即将终结。
在此背景下,亟待开展针对我国整体城市收缩类型、形成机制及应对措施等问题的研究。
二、城市收缩的界定“收缩城市”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欧和东德地区,主要有以下两种思考视角:一种是基于人口指标来定义的,是反映城市发展变化的最直接、最有效指标;另一种是利用综合指标体系来界定,除人口减少以外,还涵盖经济衰退,房屋空置率高等多种社会经济现象。
因此,城市收缩定义为一个城市大部分地区长期出现人口下降现象,同时伴随着结构性的经济转型和危机,强调城市体量与规模缩小的过程。
三、我国城市收缩类型与发展机制我国过去对GDP 增速过度追求、城市不断扩张,累积了大量的深层矛盾,部分城市已经出现了整体或局部收缩的现象。
由于中国相较欧美国家,国情更为复杂,政治经济体制较为独特,城市收缩类型也更为复杂多样。
因此,将我国收缩城市具体分为被动衰退型、被动透支型及主动调整型城市收缩,后两种类型更具有中国特色。
1.被动衰退型城市收缩被动衰退型收缩,即“城市衰退”。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进行市场经济转型,单一类型的资源型城市、传统重工业城市、制造业城市均属于要素净流出地区。
中国收缩型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中国收缩型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摘要: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不少收缩型城市也面临着人口、经济和产业等多方面的衰退带来的严峻考验。
本文通过研究文献,对收缩型城市的概念、特征、测度指标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收缩型城市面临着人力资本流失、人口与用地不协调、公共服务质量降低、消费能力下降、城市发展后劲不足等困境。
为促进收缩型城市“瘦身强体”,笔者认为政府部门需转变执政理念,立足自身优势,从出台优惠政策、促进产业发展、加大人才引进、充分利用资源、优化区域功能等多领域、多维度刺激城市发展内生动力,从而有效带动收缩型城市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收缩型城市;发展困境;对策引言关于“收缩型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德国学者用来反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德国的城市人口流失,进而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领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问题的现象[1]。
目前,虽然学术界对收缩型城市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2],但是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人口的减少是城市收缩最主要的特征,随着人口的整体减少,城市发展也必然面临着内在发展的驱动力不足,从而引发城市在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逐步衰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发展质量得到了综合提升,人口、经济和各行业领域都飞速发展,特别是城镇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记载,1978年中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刚刚达到17.9%[3],但在202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便已高达为64.7%,可以说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在这40余年的时间里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完成了西方国家近200年的城镇化进程,实现了城市跨越式的发展。
然而,随着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在大城市不断膨胀的同时,也存在着一部分收缩型城市,给城市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难题,如偏远地区城市人口出现逐年减少趋势,造成房屋空置,因此在不少城市中产生了“鬼城”和“空城”问题。
中国关于“收缩型城市”首次在官方正式文件中出现是在《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之后连续两年在该类文件中出现,“瘦身强体”成为收缩型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4]。
精明收缩理念下资源型城市发展困境与规划对策研究——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
1012024.08 /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城乡规划·设计数据,我国县市(区)级收缩城市数量占比已近半数,其中既有因资源枯竭而导致经济衰退、人口流失的城市,也有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而衰落的城市;既有因大城市虹吸效应导致被动衰退的都市圈外围城市,也有本身资源匮乏、又不靠近港口与大城市的偏远城市[2]。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首次提出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2022年颁布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
收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议题,主流的规划理念也开始由增量规划向“收缩型规划”转变[3]。
在国内关注城市收缩问题之前,国外已有不少学者意识到城市扩张的传统范式亟需转型,并开展了大量研究,“精明收缩”理念应运而生[4,5]。
以扬斯敦、弗林特等收缩城市2000年以后的创新规划为起始点,西方国家应对城市收缩的规划范式便开始向“精明收缩”转变[6],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策略解决城市收缩背景下人口日益减少以及物质环境恶化等问题,其中包括强调集中发展、确定合适的城市尺度、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土地银行以及公众参与等。
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开始探究人口收缩地区的空间发展问题[7-9],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量质并举”的精明发展路径[10]。
然而,城市收缩成因、类型多样,不同地区在面对收缩时政策态度和响应策略有着显著差异,应对重点各有不同。
此外,就研究对象而言,目前也没有同时对中心城区和镇区两个层面的研究。
本研究希望借助湖北省大冶市案例,基于第六次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运用GIS 及核密度分析等方法,研究其收缩特征与发展困境,探索精明收缩理念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为湖北省及其他相似地区的资源型城市提供借鉴。
摘要 城市收缩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特别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难题。
农村人居空间的“收缩”和“精明收缩”之道——实证分析、理论解释与价值选择
农村人居空间的“收缩”和“精明收缩”之道——实证分析、理论解释与价值选择游猎【期刊名称】《城市规划》【年(卷),期】2018(042)002【摘要】在实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持续减少仍然是一个重要趋势.鉴于此,农村人居空间精明收缩是一个重要的价值判断和规划策略.本文在既有研究基础上,首先,通过构建农村人居空间变迁模型并引入统计数据,对农村人居空间收缩趋势进行实证研究;其次,通过引入空间惯性的概念,为解释农村收缩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第三,进一步论述精明收缩的价值选择,包括核心观点、基本原理和发展框架.农村精明收缩面对的现实问题普遍而复杂,但这也为城乡规划领域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了新的可能.【总页数】9页(P61-69)【作者】游猎【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2.29【相关文献】1.农村人居空间“精明收缩”的实践探索——以Q市全域农村新型社区总体规划实施为例 [J], 游猎;陈晨2.论农村人居空间的“精明收缩”导向和规划策略 [J], 赵民;游猎;陈晨3.精明收缩视角下豫东农区镇区发展困境与收缩防治策略——以虞城县为例 [J], 焦林申; 张中华; 张沛; 赵璐4.精明收缩视角下豫东农区镇区发展困境与收缩防治策略——以虞城县为例 [J], 焦林申; 张中华; 张沛; 赵璐5.基于"精明收缩"的乡镇"收缩型规划"转型路径及趋势研究——以衡南县宝盖镇国土空间规划为例 [J], 刘伍洋;刘静;张成智;杨培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明收缩_应对城市衰退的规划策略及其在美国的实践_黄鹤
作者简介 黄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伊利诺伊州的东的 弗 林 特 ( )以及宾州的 E a s t S t . L o u i s F l i n t
1 5 8
) 都在相当程度地萎缩 。 如果不考虑大量的移民的话 , 波士顿 、 洛杉矶和纽 约 的 人 口 也 雷丁 ( R e a d i n g 是在收缩的 。 造成城市衰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 到目前为止 最 为 显 著 的 原 因 是 产 业 转 移 带 来 的 经 济 萧 条 、 人 口减少 。 例如 , 正是全球化带来的制造业转移 , 使得美国东北部工业带上的一些城市经历了持续 2 0多 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衰退 。 在衰退发生之后 , 很多的工 业 城 市 试 图 通 过 转 型 在 后 工 业 的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中 变得更有竞争力 , 但遗憾的是 , 知识经济总趋向 于 前 往 那 些 经 济 更 为 发 达 、 环 境 更 为 优 美 的 城 市 , 因 此这些衰退的工业城市不得不转身回来面对长 期 存 在 的 困 境 。 正 是 在 这 样 的 背 景 下 , 一 些 城 市 应 对 人 )的规划策略开始出 口减少 、 经济衰退和 空 间 收 缩 等 问 题 的 举 措 推 动 了 “ 精明收缩” ( s m a r t d e c l i n e 现 , 并不断在实践中加以尝试 。
A b s t r a c t T h i s a r t i c l e i n t r o d u c e s a n e - m e r i n u r b a n t h e o r s m a r t d e c l i n e a n d g g y i t s r a c t i c e i n U S, t h e Y o u n s t o w n C i t - p g y w i d e P l a n 2 0 1 0. T h e a n a l s i s o f t h e t h e - y o r a n d i t s r a c t i c e l e a d s t o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 y p , i s t i c s o f S m a r t D e c l i n e i n c l u d i n t h e e m- g o n c o n c e n t r a t e d w h i l e t h e h a s i s r o w t h p g , , c i t i s s h r i n k i n r i h t s i z e d c i t e s t a b - - y g g y l i s h m e n t o f t h e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s s r e e n - y g t e m, i n v o l v e m e n t o f t h e L a n d B a n k a n d a r t i c i a t i o n. u b l i c p p p ; K e w o r d s m a r t d e c l i n e r i h t s i z e d c i t s - - g y ; ; r e e n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L a n d B a n k y g
精明收缩视角下中国收缩城镇应对策略探析
[问题探讨紳瞬線F申□王勤林进入21世纪,在产业升级及去工业化的影响下,依 靠传统资源兴起的城市发展潜力逐渐丧失,人口不断流 失,城市发展失去动力。
针对中小城市人口不断减少的 趋势,本文主要从精明收缩角度出发,先对人口收缩城 市的理论进行解读,进而再通过对美国,日本的两个收 缩城市进行研究,以中国收缩城市吕梁市为主要研究对 象探讨应对城市收缩的策略。
同时通过研究中外城市收 缩问题,不断丰富中国城市收缩理论的研究,进而总结 应对中国城市收缩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实现中国城市 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收缩城市理论性解读(一) 城市收缩概念城市收缩一词最初出现在德国,来描述人口流失造成住宅空巢化和基础设施过量化现象.而人口减少是城 市收缩的重要特征,然而城市收缩并非是单一维度,而 是包含人口结构、经济发展、空间环境等多个层次的过 程。
根据“收缩城市国际研究网络”所总结的概念指出, 收缩城市是城市中至少每两年有1万人口在减少,并伴 随着经济转型的城市。
德国Oswalt 等学者认为收缩城 市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人口在不同程度上出现 流失,人口流失的数量占总人口的1%。
Schilling&Logan 也认为收缩城市是由于持续性的人口流失而导致闲置 和弃置的物业房产不断增加的传统型产业城市。
也有学 者认为城市收缩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调整的结果,并 不是城市衰败的必然现象,而是在顺应信息时代背景下 推动城市不断改造升级的过程。
(二) 收缩城市成因从现行研究来看,城市收缩的形成主要包括以下6 种原因:去工业化、人口结构失衡、郊区化、社会动乱、空 间结构调整及资源枯竭。
去工业化,依托传统工业发展起来的城市在经历产 业升级及去工业化之后,传统劳动者难以再度挤进劳动 市场实现再就业,导致市区人口外流和社区共同体瓦 解;人口自然增长降低、人口流失、老龄化加剧人口结构 失衡;郊区化导致城市中心区房屋空置及基础设施的破 败,进而造成严重的财政负担;社会的不稳定。
小城镇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2022
小城镇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2022小城镇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小城镇的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小城镇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趋势。
首先,现阶段小城镇发展的现状是多样的。
一方面,部分小城镇在经济基础和基础设施方面仍相对薄弱,人口流失严重,经济活力不足,发展困难。
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的小城镇却显示出了较好的发展潜力。
这些城镇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本投入。
比如,一些文化小镇、生态小镇和旅游小镇等,通过打造特色和优势,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投资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其次,小城镇发展的未来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小城镇的扶持力度。
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层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支持小城镇的发展。
随着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出台,小城镇将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投入,为其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其次,小城镇将借助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小城镇可以通过推动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等方式,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引进科技企业、建设科创园区和加大科研投入,小城镇能够培育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人才,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再次,小城镇将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
采取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小城镇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加强,小城镇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通过发展绿色产业、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等方式,小城镇能够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小城镇将加强城乡融合发展。
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小城镇将成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优化城市规划和建设、加强社会保障等措施,小城镇能够吸引更多农村人口迁入,并提供更好的就业和生活条件,实现城乡互补和共同发展。
小城镇收缩的机制与对策研究进展及展望
为人所 喜欢 的 景观 才是 好 的景观 。 与人们 关行政许可,例如景观协议会认定书、景观整 师 ,2012。28(2):109一l12.
密切 相 关的 景观 莫 过于生 活 景观 。景观 并 备机构认定书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佐藤快信 .景祝匕圭与 (1)(景观与城市
④ 《景观法》中并没有规定具体的行政许 可 划 ,2010(2):101—105.
类型,但是在地方景观立法中,都按照 《景观法》 [3]肖华斌,宋凤,等 .日本 《景观法》对我国
所 规 定 的需 要 取得 行政 许 可的 情形 ,规 定 有相 城 乡风 貌 与景 观资 源空 间管 治的 启示 [J].规 划
非某 个人的 私有 物 ,而是 由 一定 数量 的 人 ⑤ 软法 (soft lawl,是指那些不能运用国家 设 计 j[J].现代 社会 学部 纪要 ,201 1.9(1):32.
组 成 的 群 体 共 有 物 ,景 观 的 创 造 和 保 护 强 力保证实施的法规规范。软法是相对于硬 [5]挪野良明 .景觎法 制定 一)L、 口].日本
的 修 订,制 定了重 要 传 统建 造 物 群 保存 地 区制 村,经过县知事授权可作为景观行政团体。
度,不是单体建筑而是建筑物群所构成的空间 ⑦ 类似于市 役所的公园绿地课,相当于我国
环境 被作 为文化 财产受 到了法 律 的保 护。
的城 市 园林 绿化 管理 部 门。
② 日本自从 2000年 4月颁布 《地方分权 关系 ⑧ 《景观法 》规定了强制处罚措施,有真正
[7] 小林 努 ,日高圭一 郎 ,山下三平 ,片冈宽 之 .景祝法制定前後 景鲲形成规辈文 变化 【二阴亨否分析 [Z]//日本建篥学会研究鞭告 [R]. 九州 支部 , 画系 ,201 I(50):317—320. [8] 山下泉 ,横内宪久 ,冈田智秀 ,森贵规 。加 濑靖子 .景靓法【:基 <景鲵地区 夷憋【:朋亨 否研究一( ~ )景鲵地区指定 理 由匕指 定 隙 留意点【= L、 [A]//日本建纂学会大 会学衍耩演梗概集 [C].2。。8:735_736. [9] 藤本雅 之 .要纲【二 否景鲵 行政 6、景 鲲法 【=基 <景祝行政 移行 c二 L、 研 究 :札幌市、横 浜市、大阪市、 岛市者对象 匕L [A]//日本建篥学会大会学衍耩演梗概集 [C].2008:71卜 712. [10]吉村良一 .景鲵保谨匕不法行捣法 [J].立 命馆法学 ,2006(6):445—491.
“收缩城市”,城镇化的另一面
关注部分城市人口流失与空间扩张并存表现为资源型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局部收缩、传统工业城市工业衰落导致的局部收缩、欠发达地区人口迁移引发的局部收缩以及行政区划调整导致的局部收缩这4种类型。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地级和县级城市的人口增长出现停滞状态,未来也极有可能陷入收缩困境。
关于“收缩城市”,龙瀛有他独到的见解。
这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师这些年走过不少城市:齐齐哈尔、伊春、石嘴山、鄂尔多斯……“每到一处,我们所做的研究并没有着眼于当地的繁荣昌盛,反而是这些城市的‘空心化’问《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0》提出,题,更让我们担忧。
”10年之内中国城市将陆续面临人口近年来,在我国城镇化进程跨2013年起,龙瀛及其合作零增长的局面。
实际上,中国的一越城镇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历史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吴些资源型城市早已呈现衰退态势。
性拐点,由初期加速推进转入稳步康以及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2008年起,国务院分批公布了69个发展阶段之后,尽管城市增长依然所研究员王江浩的一项研究成果,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些城市中的大是主流,但是有相当数量的城市开验证了我国“收缩城市”的存在。
多数面临着痛苦的衰退和转型。
始出现收缩态势。
在研究了全国第五、第六次人北京城市实验室研究数据表早在8年前,中国科学院发布口普查中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的人口明,目前,我国“收缩城市”主要“收缩城市”,城镇化的另一面我国东北,衰落与振兴同时上演。
摄影师陈荣辉在好奇心和探索欲的驱使下,想去看看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他到达黑龙江伊春时,却发现原本繁华的城市发展并不那么顺利。
走还是留,是这个城市对话的核心。
而在距离伊春2000多公里外的陕西西安,仅仅一天的时间就有8000人迈过了户籍门槛。
大中城市对于人才的贪婪与渴望与日俱增,让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脚步不断加码,而令新定居者们兴奋的则更多是户口、奖金以及住房。
收缩与扩张,这本是一对悖论。
但如果城市人口不增反降,而规划和建设用地却不断扩张,结果又会怎样?人口流失的“收缩城市”与其空间扩张的悖论,由此诞生。
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
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备受关注。
这些小城镇一方面在大城市的辐射下享受着较高的经济、文化等资源,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生活压力增大等困境。
因此,对于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发展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其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予以改善。
首先,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受到城市扩张的影响。
随着大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小城镇的土地资源和人口流动成为目标。
这种扩张往往导致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土地利用不合理,农地被挤占、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等问题逐渐凸显。
因此,应加强规划管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小城镇的不可逆影响。
其次,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由于资源和人才向大城市集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受到限制,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空心化等问题比较突出。
为了推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小城镇的城市功能,吸引外来投资和产业。
另一方面,注重培育本土产业,发挥小城镇的特色和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多元化的经济格局。
此外,还可以加强与大城市的合作,发挥互补优势,形成合作共赢的格局。
此外,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社会问题也需要重视。
随着大城市向外扩展,人口流动和社会问题逐渐凸显。
比如,孩子教育、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等问题成为小城镇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因此,应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的教育和医疗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文化传承也亟需关注。
许多小城镇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在城市化浪潮中,这些文化面临着被忽视和消失的风险。
因此,需要加强对小城镇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一方面,应加强小城镇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提高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推动小城镇的文化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应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参与度。
【案例分析】收缩型城市的成因与转型
问题导入
2019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 第一次提到了“收缩型城市”,并明确 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严控 增量、盘活存量。
国际上专业的研究机构“收缩城市 国际研究网络(Shrinking City International Research Network)” 将城市收缩定义为:人口规模在1万以上 的人口密集城市区域,面临人口流失超 过2年,并经历结构性经济危机的现象。 在中国,虽然“收缩型城市”没有明确 统一的定义,但相关研究中,“人口流 失”都是最重要的指标。主要有左侧四 种成因:
被动虹吸型城市
高碑店位置
由于大城市对周边城市存在虹吸 效应,使周边城市人口不断向核心城 市涌入。比如北京周边的三河、高碑 店,成都周边的都江堰等。北京周边 的高碑店,2008年的时候人口还有近 60万人,到现在只剩下54万人左右, 流出率达到10%。北京的虹吸效应强 大源于与区域发展差距悬殊,城市群 协同效应不强,长三角、珠三角这方 面的问题比较小。随着都市圈和大城 市群建设的不断推进,大城市周边城 市将同时承接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
应对措施
鲁尔区环境整治
从国际经验来看,可以通过寻找新 的经济增长点,重塑城市形象来改变。 比如德国鲁尔区,由于大批煤矿和钢铁 企业的关闭导致了鲁尔区的衰落,但德 国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对老工业区进行改 造,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并发展科研,一 方面通过努力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为 新型经济的发展创造适宜的空间环境; 另一方面为新型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 社会人文环境、提供必要的社会文化资 源,最终推动鲁尔区在众多城市实现了 “成功转型”。
资源枯竭性城市
玉门
因资源而生,同样因资源枯竭而 衰退,甘肃玉门、山西吕梁、黑龙江 双鸭山是典型代表。其中,玉门的知 名度最高。我国的城市收缩,以工矿 资源型城市转型而导致收缩的现象最 为常见。这类城市的资源面临枯竭, 从而引发相关产业收缩;由于创新和 转型能力不足,而其他新兴产业尚未 形成规模,同时也缺乏相关的配套基 础设施,导致就业机会减少;而且由 于长期发展工业,带来的环境问题较 为突出,很难吸引大量人才集聚。
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理研究
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理研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城市化规模也相当巨大。
然而,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压力下,中国的城市已经开始出现收缩的趋势,这对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城市的收缩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理,并提出一些对于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建议。
一、中国城市收缩的现状和影响中国的城市收缩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减少、城市边界缩小、城市土地利用率下降等。
这种趋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随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加剧,城市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许多城市的劳动力资源已开始减少,人口迁移和投资减少是导致城市收缩的重要原因。
2.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的经济正在从传统的制造业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方向转型,这种转型的影响也会体现在城市的收缩上。
许多工业城市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人口迁移和就业机会流失的情况,导致城市收缩现象的发生。
3.城市化进程趋缓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逐渐趋缓,城市化率的增长速度也减缓。
这标志着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城市收缩和城市再生成为当前城市化发展的双重挑战。
城市收缩对于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城市收缩会导致城市财政收入减少、城市社会服务水平下降等问题,这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其次,城市收缩还会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这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指明了方向。
二、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中国城市收缩需要借助严谨的时空分析方法才能更好地描述。
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分析中国城市的收缩时空演变。
1.时间维度中国的城市收缩从1990年代开始到21世纪初,主要表现为城市发展速度逐渐减缓。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城市收缩现象加剧,城市人口逐渐减少,城市边界逐渐缩小,城市土地利用率逐渐降低。
2.空间维度中国的城市收缩空间演变主要表现为城市发展地区和城市边界的变化,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率的变化。
收缩型城市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丝 路 视 野收缩型城市空间发展策略研究徐驰文(中共宝鸡市委党校,陕西 宝鸡 721000)摘 要:“收缩型城市”概念,意味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出现阶段性变化,以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替代单个城市自主发展的进程开启,中小城市发展理念和规划理念也要随之改变。
关键词:收缩型城市 空间发展 策略研究一、相关理论概述(一)收缩型城市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城市收缩的概念就已经出现,在全球城市化运动中包括有的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城市收缩的阶段。
有研究表明,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收缩型城市的比例反而越高。
但学界对城市收缩的内涵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官方也没有认定的定义。
国外“收缩型城市”概念主要表现为人口流失、产业衰退,城市空间和公共设施闲置三个方面。
在我国,根据如是金融研究院的研究,一般常住人口或城区人口出现连续3年的下降,视为收缩信号。
(二)收缩型城市空间发展城市的布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其中包括了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内容和问题。
城市的布局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对其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组织,以达到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的目的而形成的一种空间结构。
它主要由中心城区的功能区以及外围组团构成,其特点为:首先,中心城的分布较为集中,并且具有较大的规模;其次,周边的组团之间的联系较好,且距离较近,有利于城市的发展;最后,在整个城市的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并能带动周围的经济发展。
二、收缩型城市空间发展现状和路径分析不同于城市增长和扩张阶段的变化,城市在收缩过程中也必然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
(一)从城市发展理念上看长期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城市普遍性扩张,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城市规划在地方政府主导下,由于受土地财政的影响,基本上是基于城市扩张预期主基调所做的增长型规划,以用地指标和人口规模双增加为假定。
以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下降为识别标准的收缩型城市建设面积持续扩张,会导致有限资源的错配。
收缩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
收缩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盛励【期刊名称】《《群众》》【年(卷),期】2019(000)008【总页数】1页(P45-45)【关键词】收缩型; 经济转型【作者】盛励【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30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重点建设任务》,其中首次提出“收缩型城市”概念。
该文件明确指出,“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
对于城市的人口增长、规模扩张,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病”,许多人有深切体会。
而对于城市的“收缩”,感觉相对陌生。
“收缩型城市”这个新概念,提醒我们走出传统观念误区和路径依赖,必须全面、客观地看待城市发展问题,因地制宜开展城市规划和城市治理。
与“收缩型城市”相近的概念,是“收缩城市”。
它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德国,是指那些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在超过2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内,经历人口流失及以某种结构性危机为特征的经济转型现象。
这显然是具有冲击性的,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19世纪以来,人口向城市集聚及城市的繁荣,使得城市化和城市经济崛起成为发展的“标准路径”,“增长”和“扩张”成为主流城市发展理论与规划政策的基调。
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产业转移、人口老龄化等交叠影响,全球约有超过1/4城市出现了明显的人口流失、经济衰退以及随之而起的“城市收缩”过程。
例如,美国的东北部——五大湖一带曾经集聚着不少钢铁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当完成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型后,这些城市的工厂纷纷关门,被称为“铁锈地带”。
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吴康介绍,欧美对城市收缩的认知经历了“轻视—对抗—接受—利用”的变化。
在一段时期内,由于传统城市增长理念的根深蒂固,人口流失等收缩现象被认为是暂时偏离主流的“少数派”。
之后虽然得到了普遍关注,但主流观点仍将“收缩”视为城市发展历程中短暂可逆的局部现象,因此主要着眼于恢复再增长并实现未来的繁荣。
城市收缩现象与城市规划研究
城市收缩现象与城市规划研究摘要:当前,各国都面临城市收缩问题。
在发达国家城市收缩现象普遍存在,这给中国的城市发展以及全球城市发展带来了警示。
中国的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出现收缩特征,物质实体的流失,土地空置,人口下降,缺乏可持续性,人口老龄化等。
文章对引起城市收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的解决措施,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市收缩;原因分析;规划措施前言城镇化的快速前进使我们更多地关注到人口的增长和城镇的扩张。
但是随着我国人口高峰期的临近,特别是经济发展整体步入较平稳的调整过程,人口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疏过程表现的越来越强烈。
可以预计某些城市将面临人口减少,城市收缩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问题。
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催化下,中国城市发展已进入“流动空间”和“网络体系”时代,这将进一步引发城市竞合的不平衡,各种社会经济要素会进一步向特大城市和城市群地区聚集,而高速交通网络的全覆盖、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加速推进,刘易斯拐点中人口红利的日渐消失、人口老龄化等使得中国未来的人口结构和人口流动将发生重大而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加之全球经济放缓、房地产泡沫经济等潜在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我国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城市收缩问题。
二、城市收缩引发后果分析由于平均人口密度下降,由于城市受到某种结构性危机,出现经济转型,原来人口密集的地区,出现持续多年的人口流失,大量居民离开,导致城市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在空间上出现全面衰退,使城市出现收缩甚至消失。
城市收缩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如政府收入大幅减小、市政预算削减,公共市政设施未得到充分利用,包括运输系统、公共排污系统以及教育、住房、医疗系统等,城市收缩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政府部门应制定前瞻性措施,避免城市过快出现收缩。
制定合适的城市建设规划,如适度控制城市密度、基础设施规模和服务、社会公平、环境改善、生态修复以及土地使用等。
三、城市收缩主要原因分析引起城市收缩的原因有许多方面,通过对国外典型的城市收缩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主要是由于从工业化、去工业化、全球化、老龄化乃至人口迁移和环境变迁等因素造成。
精明收缩导向下的收缩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鄂托克旗乌兰镇城市更新规划为例
精明收缩导向下的收缩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鄂托克旗乌兰镇
城市更新规划为例
肖佳鹏;王庆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空间》
【年(卷),期】2022(29)8
【摘要】进入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探索收缩城市的更新策略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对收缩城市、精明收缩理论的解读,在案例借鉴的基础上梳理国内外城市精明收缩更新规划的相关策略。
以鄂托克旗乌兰镇为样本,识别乌兰镇城市收缩表征,剖析其城市更新现状,以城市有机更新为出发点,划分精明“瘦身”、精明“恢复”、精明“强体”3个阶段并提出更新规划策略。
【总页数】4页(P2-5)
【作者】肖佳鹏;王庆
【作者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精明收缩"导向下新型镇村发展模式探讨——以武汉汪集街为例
2.收缩城市视角下的城市更新规划路径——以宁波市镇海老城地区更新规划为例
3.新时代背景下县城区棚户区改造模式探索——以鄂托克旗乌兰镇棚户区改造规划为例
4.基于"精明收缩"的乡镇"收缩型规划"转型路径及趋势研究
——以衡南县宝盖镇国土空间规划为例5.滨水城市核心区的城市更新设计策略研究——以深圳市龙腾工业区(二期)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收缩型城市的现况与治理
浅析收缩型城市的现况与治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伴随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
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2019年的8.48亿,城镇化水平相应由17.9%增加到60.6%,建制城市数量由1981年的226个增加到2018年的679个,同期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由6720平方公里增加到58456平方公里。
到2020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维持在超过60%的水平。
但城市化大力推进的同时,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也逐步呈现。
学者们一般认为,我国的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战略是建立在“增长模式”下的顶层设计。
这种模式注重经济指标的快速增加,以工业化迅速推进为引擎,以出口导向为主要方式,以城市土地快速扩张为空间支撑,城市发展与规划政策关注点主要在经济增长与空间扩张方面。
由此导致城镇化速度虚高,土地城镇化远快于人口城镇化,个别城市甚至出现“空城”、“鬼城”,一些农村地区愈发“空心化”。
这被视为“泛收缩现象”,显然与城市繁荣增长或城乡一体化理念相违背。
一、什么是收缩型城市二战后,欧洲部分地区或城市出现人口增长停滞甚至人口减少的现象,这在当时并没有得到重视。
六七十年代,随着德国人口由东德向西德的迁移导致东德衰败,德国后工业化转型引起的城市核心区收缩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引起学者们的重视。
八十年代,收缩型城市(shrinking cities)这一概念由德国学者首先提出,用城市人口规模减少作为核心衡量指标。
起初,这一概念主要用来隐喻那些因去工业化或社会转型引起的人口减少并面临结构性危机的城市。
伴随着本世纪初美欧房屋止赎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发酵,收缩型城市的使用语境逐步扩展到全球化下日趋分化的城市区域间以及城市内的增长分异,也指那些长期难以逆转低迷发展势头、人口不断流失的“输家城市”。
新世纪以来,欧洲人口规模10万人以上的城市中有四分之一为收缩型城市;美国由于郊区化、去工业化、人口迁移以及受2008 年金融危机影响,也出现大量收缩型城市,尤其以美国东北部“铁锈地带”为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anning Studies从被动衰退到精明收缩—论特大城市郊区小城镇的“收缩型规划”转型趋势及路径FROM PASSIVE RECESSION TO SMART SHRINKING: THE TRANSFORMATION TREND AND PATH OF “PLANNING FOR SHRINKAGE" OF SMALL TOWNS IN METROPOLITAN SUBURBS朱金李强王璐妍ZHU Jin; LI Qiang; WANG Luyan34菸哥涪逢C_TY PLANN-NGRE<_EW 2019#糖43礫擋 3SVOL.43 NO.3M A R2019【文章编号】1002-1329(2019)03-0034-07【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doi] 10.11819/cpr2O190306a【作者简介】朱金(1989-),男,同济 大学硕士,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士研究生。
李强(1979-),男,上海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分院副院长,高级工程 师。
王璐妍(1979-),女,上海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修改日期】2019-03-01【摘要】城市人口的增长与衰减均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下的产物。
西方国家较早面临了 城市收缩的现实,并形成了各自的理念转变与规 划应对。
我国仍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但也出现 了城市收缩的现象,特别是在我国中西部人口流出地区。
然而在上海这一特大城市的郊区小城镇也面临着人口收缩、经济滞缓为特征的收缩困境。
本文以上海市郊的合庆镇为例,分析了在过去增长 路径的依赖下,显现出的“被动衰退”趋势。
城镇当下的发展已出现了收缩的内外部驱动机制,内部机制表现在本地农民的脱农化程度高以及较强的城镇聚居意愿,外部驱动表现在环境的负外部性 对本地农民的挤出作用和宏观政策导向。
为实现收缩情景下的精明发展,合庆镇急需对镇村体系 进行精明重构,产业区进行瘦身转型,并相应调 整镇域空间布局,使其在收缩、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保持良性增长,提升城镇发展品质。
【关键词】郊区城镇;人口萎缩;精明收缩;转 型路径ABSTRACT: The growth and shrinkage of urban population are both outcomes of socio・economicdevelopment at the different stages. Shrinking cityis a general phenomenon in Western countries, which facilitates the shift of planning ideasand relevant practice reaction. Phenomenon of shrinking can also be found in urbanizing China,especially in some population flow-out areas in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However, some remote suburban towns of Shanghai are also facing the problem of shrinking population and slowdowneconomy. This paper takes Heqing Town as a case to analyze the trend of "passive recession^, underthe circumstances of path reliance on growth. Theurban development at present has shown the internaland external mechanisms for urban shrinkag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is reflected by local farmers'strong willingness to leave countryside and live inurban area, and the external mechanisms is shown by the negative externality, which generates anexclusion effect to local farmers, and the guidance by other macro policies. In order to realize a smartdevelopment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shrinking, Heqing Town has to adopt some countermeasures,including restructuring the town and village systemin a smart way and downsizing the industrial zones; correspondingly, the spatial layout of the townneeds to be adjusted so as to maintain a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growth in the limited space and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quality.KEYWORDS: suburban town; population decline;smart shrinking; transformation path1引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科学预测城市人口增长.准确把握人口增长趋势下的城市用地拓展方 向和内部功能结构是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者所面临 的主要任务.也是规划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主 旋律.据有关统计.将我国各新城.新区的规划 人口相加所得的总人口数达到34亿可见各个地区对于"增长"普遍持乐观的态度.在快速发展时期.除了对人口增长普遍的乐 观预期之外,大城市的用地蔓延也十分显著,呈 现出•城区外拓"和"地方城镇蔓延"并存的特 征叫除了正规的以新城.新区为代表的■■城区 外拓"现象之外.村镇地区也出现了由不同层级 的集体组织和农户共同作出的分散决策而造成的土地利用碎化.空间品质不高的地方城镇蔓延. 这种地方城镇蔓延有赖于国际劳动市场分工中我 国村镇企业所采取的低成本发展策略.许多质量 不高的村镇工业地块得以拓展.同时村镇地区的 小产权房也不断兴起.这些郊区小城镇空间的蔓 延和碎化.非农就业人口的爆发式增长.形成了较为典型的半城镇化地区也牛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6.1%®的较高数值水平.由于推动城镇化率不断提升的土地.资本的边际成本是不断上涨的.在结构性失衡的制约下,城镇化率的整体增长将趋缓“巴值得关注的是.在一些我国传统的人口流入区域已经出现了人口收缩的趋势.例如据上海市公布的2015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上海的外来人口数量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外来人口的增长速度就开始放缓.这一人口萎缩的情景在特大城市郊区的小城镇尤为明显.然而.面对这一与传统规划理想和目标相迥异的发展现实.这类地区的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需要从传统的"增长型规划"向■■收缩型规划"转型.事实上.•增长"与"发展"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将"发展"定义为"创建能够使人长期地享受健康和有创造性的生活".目的在于提高存在价值和创建健康生活.而"增长"主要指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积累.只是发展的一种手段性因此.理性精明的"收缩型规划"同样能够实现良性永续的地区发展.这尽管在理念和具体的路径上都对传统城市规划提岀了挑战.但却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理性应对.上海浦东新区合庆镇较早暴露出了在传统增长理念之下的种种发展问题,如污染、交通等发展瓶颈,近年来.人口增长趋势减缓甚至出现了人口萎缩的状态.在2015年上海市两会召开期间.合庆镇发展的相关问题已引起了韩正等时任市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直接推动了合庆镇总体规划(2015-2040)的编制工作®.本文将首先总结国外城镇收缩及其规划应对策略的经验,随后以合庆镇为例.剖析合庆镇现状发展的相关问题.探讨"收缩型规划"转型的趋势和内外部的驱动机制,并就其■收缩型规划"的具体路径作出相关讨论.2国外收缩型城镇的发展经验2.1国外收缩城市的概念与我国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和人口普遍增长不同,欧美国家较早出现了人口萎缩的状况.例如.美国13%.欧洲54%的城市区域都出现了人 口减少的趋势⑺铁国际收缩城市联盟将收缩城市(shrinking cities)定义如下:人口规模1万以上的城镇区域.面临连续两年的人口流失.并经历结构性的经济衰退叫面对人口萎缩的趋势.避免在无引导的情况下出现城市无序衰退.西方国家探索对房地产市场.建设用地布局等规划内容进行干预.出现了为应对经济社会转型而生的收缩型规划实践.也有学者认为.城市人口的缩减现象也将导致规划理念从传统的增长范式向更为关注城乡居民宜居度的新范式转变问.2.1.1德国:以拆除城镇外围空盡住宅为主要手段来应对收缩在德国.人口的减少主要由于出生率的降低及东德地区较严重的人口流失.特别是东德地区由于国家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溃败导致了经济衰退和高失业率.加之人口的外迁以及出生率的下降导致了严重的人口收缩以东德施威特(Schwedt)为例,早期发达的石油和造纸产业使其在20世纪中期快速发展.1980年施威特的人口达到峰值5.5万人.城市同步兴建了许多配套住宅.但柏林墙推翻之后,东德地区大量人口流失.转而向区域性的大城市集聚.造成了施威特适龄劳动力缺失.由于建筑.土地.居住及商业空间出现了结构性的过度供给.城市空置率居高不下.城市面貌衰败不堪.1999年.城市决定开始拆除大量的空置房屋.先期在城市外围的10100套公寓中拆除了2850套.在联邦政府的支持下,施威特前后共计拆除了5400套住宅.从而使得空置率在2008年时下降至5.4%.施威特是拆除空置住房的先锋城市,应对城市收缩的主要手段仍局限于住房市场的供给调整.通过拆除城市边缘空置的住宅楼、增加绿色空间来应对收缩.但对于背后的人口和经济转型趋势的考虑较少问.2.1.2美国:从重振中心城的路径依赖到接受收缩的理念转变美国城市收缩主要源自于长期的工业化转型和产业转移.以及郊区化进程.在过去40多年的时间内.美国中西部的许多中小规模的工业城市都经历了剧烈的人口流失.这与城市所处的后工业化经济阶段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制造业及其就35喘(人)匹兹堡扬斯敦图11950—2007年匹兹堡和扬斯敦的人口收缩情况Fig.l The population shrinkage in Pittsburgh and Youngstown(1950—2007)资料来源:秦考文献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