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放城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二 16.18.19课 明清时期中外交往及多民族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科技著作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等文学、戏剧作品,了解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点,理解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列表归纳明朝科技成就,提高比较分析能力;识读《明长城示意图》《明朝北京城平面图》等地图、图片,提高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品读《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文学作品,提升历史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科学家对科学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阅读文学名著的愿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科技名著。

难点:小说和戏剧。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明朝时期在科技、建筑和文学戏剧三个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三个方面内容并列呈现,对科技、建筑内容着笔有所侧重。

学习这三部分内容,应在明朝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把握它们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历史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科技名著1.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2.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3.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二、雄伟建筑1.明长城2.北京城三、小说和戏剧1.罗贯中和《三国志通俗演义》2.施耐庵和《水浒传》3.吴承恩和《西游记》4.汤显祖和《牡丹亭》。

七年级下册明清时期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明清时期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明清时期知识点本文将对七年级下册明清时期的历史知识点进行详细解析,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

一、明朝时期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唐、宋之后的第三个大一统王朝,其繁荣时期也被称为“大明盛世”。

这一时期的主要事件包括:1.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朝的建立始于朱元璋的起义。

他成功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国,成为了该时期的开端。

2.《永乐大典》的修编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开始计划修编《大明一统志》,明成祖时将其更名为《永乐大典》。

该书是中国古代成书工艺、印刷技术和百科全书体裁的精华之作。

3.郑和下西洋在明初,郑和曾率领巨型宝船七次下西洋,与东南亚、南亚和东非等地进行贸易往来,其对推动新时代的贸易方兴未艾并受到了极大的赞誉。

4.明朝灭亡1644年,清朝占领北京,明朝彻底灭亡,整个时期的结局也随之终结。

二、清朝时期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皇朝。

其建立的主要事件包括:1.清朝的建立明朝被满族队伍入侵,他们以清王朝的名义统治中国。

在清朝的统治下,社会生活呈现了出现了显著的变化,门阀等级性质特别明显。

2.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外交战争,战争主要是英国自然人类资源的向内迁移和贸易往来所引发的贸易斗争。

最终,清政府被迫签署《南京条约》。

3.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清朝末年的一次政治运动,旨在学习西方生产技术加强国防,这期间中国排头兵在各种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了先进创新的先行者。

以上各点是七年级下册明清时期的主要知识点,对于学习历史的同学来说,了解这些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中国的文化、历史方面有所研究的人。

历史让人们从过去中收获心灵,也让未来更加美好。

山东省新泰市放城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22.时代鲜明的明清文化(2)课件 新人教版

山东省新泰市放城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22.时代鲜明的明清文化(2)课件 新人教版

4、曹雪芹与《红楼梦》
曹雪芹生活 于清初,该 书是我国古 典小说的高。
曹雪芹
二、戏剧的繁荣
1、戏剧表演——明清时期城乡人民 重要的文化活动
2、汤显祖和《牡丹亭》
汤显祖(15501616)明朝后期 最负盛名的戏剧 家,代表作《牡 丹亭》 。
3、京剧形成——以徽调、汉调为基础 京剧脸谱有红、紫、黑、(19世纪中期)
戏剧

汤显祖《牡丹亭》(明) 京剧(清) 书 董其昌(明)
书画
徐渭(明末) 画 扬州八怪(清)
B
白、蓝、绿、黄等色, 各有寓意:红色寓赤胆 忠心;紫色寓智勇刚毅; 黑色寓忠正耿直;白色 寓奸诈狠毒,蓝色寓刚 强勇猛;绿色寓侠骨义 肠;黄色寓凶狠残暴。 此外,还有老红、瓦灰、 金、银等色,各有寓意.
三、书画的成就
明朝的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
1、书法 ——董其昌(“颜骨赵 姿”) 明后徐期渭著(名书明法末家)
2、绘画 “扬州八怪”(清朝)
作品欣赏 董其昌
作品欣赏
徐渭创泼墨花卉,即把 水墨倾倒在画面上,再 用笔勾画,代表作有 《墨葡萄》。
作品欣赏
郑板桥像
本课小结: (元末明初) 吴承恩《西游记》 (明朝中期) 曹雪芹《红楼梦》(清)
术 成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文学艺术成就
一、古典小说的高峰
1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罗贯中生活于元 末明初,该书是 我国最早的一部 长篇历史小说
2、施耐庵与《水浒传》
施耐庵也生活 于元末明初, 该书是我国第 一部以农民起 义为题材的长 篇小说。
3、吴承恩与《西游记》
吴承恩生活于 明中期,该书 是一部充满漫 主义气息的长 篇神话小说。

初中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明清经济繁荣与清前期盛世辉煌》教材习题解读

初中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明清经济繁荣与清前期盛世辉煌》教材习题解读

.
明清经济繁盛与清前期盛世辉煌
教材第97页“想一想〞
提示:明中后期以来经济、社会、思想、文化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促进古老的中国渐渐向近代文明演进。

课后习题解析
材料阅读
提示:本段材料反映了康乾盛世时期,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上得到稳固和开展,形成了政治上百余年相对安定的局面,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有长足的开展。

自我测评
提示:〔1〕粮食高产、农产品丰富,带动手工业开展。

民间私营手工业因与市场联系密切、不断改善经营方式,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

粮食加工、纺织、制瓷、采矿、冶铁、造船等行业无论在技术、规模还是产量、质量上都超过前代。

纺织品、瓷器和茶叶等物资大量出口,对西方形成巨大顺差,世界市场上一半白银流入中国,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货币之一。

(2〕农业、手工业繁荣推动商品经济和市镇兴盛。

安徽、山西等地商人资本雄厚,形成商帮。

他们主要从事长途贩运,大规模批发。

有的还兼营放贷、典当或开设钱铺、兑店及牙行经纪等金融机构。

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变成专门的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散地,开展成工商业市镇。

清朝前期仅江南苏、松、杭、嘉、湖五府地区,就从明中后期30多个市镇增长到204个。

在传统的大城市中,工商业也很繁荣。

19世纪初,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有六个。

活动建议
提示:可上网搜索10张表达康乾盛世的文物图片,结合所学互相交流即可。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山东省新泰市放城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山东省新泰市放城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习目标】1.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含义;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3.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学习难点: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依据自学提纲,精读教材,思考并动手初步解决问题)(一)明清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二)“闭关锁国”政策1.原因:2.含义:严格限制。

3.概况:清初的40年实行严格的政策;统一后开放个港口;后来只开放一处通商,由统一管理贸易。

4.影响:(1)积极方面:(2)消极方面:二、合作交流:1.明清时期出现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请列举其表现。

(1)传统的农耕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人们观念的变化是什么?(3)当时的统治者是如何把握这一趋向的?结果怎样?我们从中得到哪些启示?2.阅读材料: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写了一个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并雇佣了一些机工的故事,大意是:苏州盛泽镇上有一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他们有一张织机,养了几筐蚕,缫丝织绸,他们织的绸光彩润泽,人们竞相购买,他们赚了很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几张织机;不到十年,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

雇人织绸……请回答:(1)故事说明当时出现何种生产关系的萌芽?(2)为什么这种关系在中国没有发展起来?三、典型示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清雍正帝说:“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农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实行了怎样的政策?这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怎样的不良影响?我们应当从中接受哪些教训?答案解析:闭关锁国政策;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王朝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19课明清经济繁盛与清前期盛世辉煌名师课件3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王朝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19课明清经济繁盛与清前期盛世辉煌名师课件3
康乾盛世 从1_5_世__纪__到_1_8_世__纪_,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清朝的康熙
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__乾__盛__世__”。 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十分兴盛,对西方贸易形成巨大__顺__差____。
这一时期商业也很发达,安徽、山西等地商人资本雄厚,形成 __商__帮______。
(1(生)1,依)失据明业材朝则料死中一”说期的出以贫“后困雇;生佣活江与。被南雇地佣区的;生商产关品系经”济出的现发的时展期。和地区?
这种生产关系出现的前提是什么?
(2()2“)雇资佣本与主被雇义佣性的质生的产生关系产”关实系质。上是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 (3()3材)料机二户中:“机早户期”的、资“本机家工。”分机别工指:什早么期?的雇佣工人。 (4()4材)料机三工中靠“得出业卖则自生己,的失业劳则动死力”为说生明了,什生么活?特别贫困。
手工业
青花海水行龙瓷扁瓶
明朝青花盘
景德镇的青花瓷
清人作《盛世滋生图》(局部) 描绘了清朝中期苏州的繁华
苏州的码头和市场
晋商,指山西商人集团,我 国著名商帮,明代时借助北 方边镇贸易而崛起,至清代 已是足迹遍天下,经营行业 数十种,其中以食盐、茶叶 和金融业为主。
“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
科技进步与制度变革 明清时期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甘薯,原产美洲大陆。 最初传入欧洲和东南亚 (哥伦布)。 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
玉米,原产美洲大陆 。最初传入欧洲(哥 伦布)。 16世纪传入我国。
马铃薯,原产南美洲。 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 欧洲直到18世纪末还将 其当作观赏植物。
资本主义萌芽
自主归纳 合作交流
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推进了经济的 繁盛,明清经济繁盛的具体表现有 哪些?

历人七下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PPT模板PPT课件

历人七下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PPT模板PPT课件




相关史事


清朝以前,江南盛产稻米,养鱼业很发达,被誉为鱼米

之乡,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清中期,江汉平


原、洞庭湖和湘江沿岸地区,普遍推广玉米、甘薯等作物的

种植,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当时的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

品粮基地,以至于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下列不属于清朝前期经济繁盛局面的是( D )。



业 和
贾户数千家”的都会。在北京、

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
业 的
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

荣。乾隆时期的苏州,据载已

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
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
金”。
《盛世滋生图》(局部)

《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
识 点
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以展的一典型特点是( D )。
A.发展海外贸易 C.招募农民屯田
B.推行垦荒政策 D.改进生产工具



相关史事


当时在南方很多地区种植双季稻,在河北有大批旱地改

为水田种水稻,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原产于南美洲的


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代引入中国后,到了清代得到大

面积的推广。此外,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更多的地
步巩固和发展;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等

2.从国外引进的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在清朝时得以普遍种植。这对清朝社会有何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新人教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目标解读】【课程标准】1.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2.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科技著作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等文学、戏剧作品,了解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点,理解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过程与方法列表归纳明朝科技成就,提高比较分析能力;识读《明长城示意图》《明朝北京城平面图》等地图、图片,提高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品读《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文学作品,提升历史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科学家对科学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阅读文学名著的愿望【重点难点】重点:1.《本草纲目》《天工开物》与《农政全书》三部科学巨著。

2.明朝时期文学艺术。

难点: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甘肃的嘉峪关和河北的山海关遥相对应,雄峙于明长城的东西两边,都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修建于明朝初年,屹立在两山之间,地势极为险要。

关城略呈梯形,城墙高约十米,城上四面阁楼高耸,飞檐凌空,雄伟壮观。

清代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在诗中写道:“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据传当年建关时,匠师计算用料十分精确,竣工后只剩一砖。

此砖今存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之上。

那么,明朝是怎样修建长城的?除了长城还修建了什么伟大的工程?明朝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

【新课探究】1.科技名著(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①史料研读:材料一李时珍(1518—1593),蕲州(今湖北蕲春)人。

自幼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落榜后,便决意放弃功名仕途,继承祖辈的事业,终于成为著名的医生。

他刻苦钻研大量古代医药学书籍,发现其中有不少错误,决心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学著作。

山东省新泰市放城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三 20.21.22课《明清经济、文化及闭关锁国政策》复习

山东省新泰市放城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三 20.21.22课《明清经济、文化及闭关锁国政策》复习

20、21、22课《明清经济、文化及闭关锁国政策》复习教师寄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复习目标:(1)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状况。

(2)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影响。

(3)掌握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

复习过程:一、谈话导入:二、知识梳理:(熟读课文,回忆所学知识,自设板书)三、重难点:1、闭关锁国政策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

2、明清建筑及文学艺术所体现的时代特点。

四、自主学习:看谁知道的多1.科技巨著作者朝代内容共同特点《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名著作者年代时代特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五、合作探究:1.清乾隆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它反映了乾隆帝的什么思想,并思考当时清朝实行的对外政策与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外国作物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后果。

2.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如何产生的?六.巩固训练1. 乾隆年间,一个英国使团来到中国,他们眼中的中国是一个“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的国家,而在乾隆眼中,清朝是一个“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的天朝上国,为何会有如此反差呢?A.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B. 清朝的文化专制C.外国人对中国不了解D.乾隆的自夸2.下列关于明长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全长六千多公里B、是在古城成的基础上修建的C、东起山海关D、西至嘉峪关3.被誉为“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的建筑是()A.长城B.故宫C.赵州桥D.卢沟桥4.营建北京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明太祖时B、明成祖时C、建文帝时D、明宪宗时5.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的是()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徐霞客游记》6.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虽然远离欧洲,但他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的是()A.李时珍B.宋应星C.朱载堉D.曹雪芹7.明清时期,小说广为流传的主要原因是()A.民间传奇的广泛流传B.印刷技术的不断提高,印刷业的不断发展C.白话文开始成为文学主流D.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在不断扩大8.能称得上“中国博物学家中‘无冕之王’”的明代科学家是()A.沈括B.宋应星C.徐霞客D.李时珍链接中考:1、[2012·东营] [2012·兰州]如果你要研究明朝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主要文献是A.《农政全书》B.《天工开物》 C.《梦溪笔谈》 D.《本草纲目》2、[2012·湖北襄阳]下列科技著作中,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的是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本草纲目》3、 [2012·江苏淮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新人教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新人教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学习目标】1.识记《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部科技巨著的作者、内容及影响。

2。

以长城和紫禁城等建筑为例,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

3.掌握明代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学习重点:《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部科技名著、明长城和北京城以及明朝小说的突出成就。

学习难点:科技名著出现的原因和明朝小说繁荣的原因。

【自主学习】1、科技名著(1)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经过27年编写出这部规模空前的著作。

该书总结了我国 ,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作者是。

这部书被誉为。

(3)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作者是。

该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2、明长城和北京城(1)明长城:为了,明朝先后18次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西至 ,总长万余里。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代修筑的。

(2)北京城:明朝的北京城是在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明朝的北京城有、皇城、和外城。

在北京城的建筑中,最为雄伟壮丽的是 .3、小说和戏剧(1) 成书于元末明初,俗称《三国演义》,作者是。

山东省新泰市放城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新泰市放城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学习目标】记住清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感受我们祖先开拓边疆地区的艰难历程。

并认识清初民族政策的刚柔并济。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学习难点: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的掌握;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依据自学提纲,精读教材,思考并动手初步解决问题)(一)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1.确立册封制度:(1)帝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赐予“喇嘛”封号。

(2)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佛教首领“额尔德尼”的封号。

(3)从此,历代和,都必须经过的。

2.设置驻藏大臣:帝时(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

驻藏大臣代表与达赖、班禅共同。

3.影响:清朝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的管辖。

(二)清朝加强对新疆的管辖1.回部:指居住在天山以南广大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

2. 帝时下令调兵平定了上层贵族的叛乱。

3.清朝在新疆设置,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三) 回归祖国:1.明朝末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游牧。

2.清朝年间,不堪忍受沙俄迫害的土尔扈特部众在领导下,万里东归。

3.土尔扈特部的回归祖国,为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四)清朝疆域西跨,西北达,北接,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东临,东南到及其附属岛屿,南至诸岛。

清朝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二、合作交流:1. 请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 请用史实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维护多民族国家的措施?请说说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三、典型示例:读图中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的意思是什么?(2)材料来自“须弥福寿之庙”的碑记,“须弥福庙”是乾隆手书,它记载着当年乾隆和班禅六世为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见证。

清朝对西藏是怎样加强管辖的?答案解析:(1)碑文的意思是,我国百余年来天下太平,民族和睦,内地和边疆如同一家。

山东省新泰市放城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学案

山东省新泰市放城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学案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学习目标】1.知道四大古典小说及其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戏剧、书法绘画等成就;2.体会四大名著的反封建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3.学会鉴赏文艺作品,产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欲望。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学习难点:了解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依据自学提纲,精读教材,思考并动手初步解决问题)(一)古典小说的高峰(二)戏剧的繁荣1. 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是《》。

2.清朝中后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它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

(三)书画的成就1.明朝书法家的作品,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2.明末画家擅长泼墨,其作品《墨葡萄图》;朝的“”,其中成就最为突出的画家是,其作品有《兰竹图》。

二、合作探究1. 中国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

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2.明清时期小说的思想特点是什么?文化上的这种特点说明了什么?2. 根据《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你能说出历史与历史小说的区别吗?3.从几位文学大家身上,给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三、典型示例:1.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2.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

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①诗②词③小说④曲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答案解析: 1、B 2、B四、系统总结:(构建网络图)四、达标检测:1.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是在A. 秦汉时期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2. “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部小说中读到A.《西游记》B.《水浒传》C.《三国演义》D.《红楼梦》3.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高峰迭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18、19课明清时期中外交往及多民族
教师寄语:读史明志
复习目标:1.掌握郑和、戚继光的丰功伟绩
2.掌握葡萄牙、荷兰、沙皇俄国入侵我国领土及中华民族的斗争史实。

3.记忆清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而采取的措施?
4.认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是每届政府的重要职责。

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知识梳理(自读课文,回忆所学知识,自设板书)
三、重难点知识阐述
本节课设计中外交往史和多民族国家巩固史,是非常重要的考点,特别是18、19两课是中考必考内容,考察题型为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综合性问答题。

重难点:1、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2、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
3、清政府对西藏、新疆采取的措施
四、自主学习
(1)介绍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史实
(2)你能讲述戚继光抗倭或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故事吗?
(3)复述《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原因及影响。

五、合作探究
(1)将历史事件与地理方位相结合,安逆时针方向记忆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采取的措施。

六巩固训练:
1.明朝的“戚家军”与南宋的“岳家军”最相似是的方面是()。

A、抗击金军
B、肃清倭寇
C、抵抗蒙古
D、作战勇敢,军纪严明
2.“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出自()的诗词。

A、戚继光
B、岳飞
C、文天
祥 D、郑和
3.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是()。

A、荷兰殖民者
B、西班牙殖民者
C、英国殖民者
D、葡萄牙殖民者8、中俄《尼布楚条约》的平等性体现在()。

①它是双方通过谈判,中国作了让步才签订的
②当时双方在沙俄占领的尼布楚谈判,根本不存在中国的武力威胁
③条约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两国政府的主张,并符合双方的利益
④中国政府未作让步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为()。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②清政府派军进入台湾
③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
④清设置台湾府⑤雅克萨大败俄军
⑥《尼布楚条约》签订
A.③①②④⑤⑥ B.③①④②⑤⑥
C.①③④②⑤⑥ D.③①②⑤④⑥
5.清军入关时,沙俄强占我国的()。

①雅克萨②尼布楚③库页岛④台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6.《尼布楚条约》主要解决中俄()边界问题。

A.东北部 B.北部 C.西部D.东部
7.下列关于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A.他曾经积极反清复明
B.是他最早开发了我国的宝岛台湾
C.他于1662年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D.他将台湾收复后又交给了清政府
8.电影《东归英雄传》讲述了清代土尔扈特部不远万里回归祖国的故事。

土尔扈特部回归的主要原因()
A、沙俄残酷的民族压迫
B、清朝国力强盛
C、清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D、土尔扈特人强烈的民族意识
9.下列不属于清朝统一作用的是()
A.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联系 B.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C.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D.使我国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10.阅读下列材料:
“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什么文件?何时签订的?
(2)上述材料的性质是什么?
(3)上述文件的签订解决了什么问题?
(4)上述文件有什么法律意义?
11.阅读下列材料: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位历史人物?
(2)此人在历史上最伟大的贡献是什么?
(3)如何评价此人?
(1)此后,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对台湾的管理的?
链接中考:
1、[2012·南京]清乾隆年间,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的措施是
A.设置台湾府 B.册封“班禅”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2、[2012·汕头]乾隆皇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许多贡献,他自称有“十全武功”。

下列属于“十全武功”之一的是
A、收复台湾
B、组织雅克萨之战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2012·莱芜]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着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

以下内容与此不符的是
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康熙帝册封班禅
C.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清政府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4、[2012·鸡西]清朝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
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盛京将军 B.驻藏大臣 C.伊犁将军 D.乌里雅苏台将军
5、[2012·湘潭]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
..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清朝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6、[2012·福州]“戚继光抗楼”、“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民族团结 B.反抗侵略 C社会变革 D.和平交往
7、[2012·徐州]“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

”材料中康熙帝要“讨平”的是
A.沙俄侵略者 B.荷兰殖民者
C.东南沿海倭寇 D.台湾郑氏政权
8、[2012·烟台]作家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掀起一股读史热潮,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A.八股取士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9、 [2012·山东泰安]今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他收复台湾时驱逐的是
A.葡萄牙殖民者 B.英国殖民者
C.荷兰殖民者 D.西班牙殖民者
10、[2012·成都]“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士,茹苦间关不忍离“这首七言绝句记载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和下西洋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中俄雅克萨之战
11、[2012·山东泰安]在某中学的研究性学习课上,同学们为右表所示材料草拟了四个研究性学习主题。

其中最恰当的是()Array A.君主集权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对外交往与冲突
D.政权并立与闭关锁国
12、[2012·潜江、仙桃、天门、江汉油田]电影《东归英雄》讲述
了清朝时期,我国一支少数民族在他们杰出首领的领导下,不远万
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

这支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是
A. 渥巴锡
B. 郑成功
C. 戚继光
D. 左宗棠
13、[2012·常德]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
裂,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统一于何时?﹙2分﹚
(2)汉武帝是如何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实现大一统的?﹙6分﹚
(3)西汉是怎样加强对新疆(西北地区)的管辖的?(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