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2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当进行的基本保证。
下面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七班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仅供参考。
七班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一)郭沫若诗两首一、学习目标①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② 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③ 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育联想和想像的力量。
④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重难点① 有感情地朗读。
② 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育联想和想像的力量。
三、课时支配 2课时四、课前预备老师:预备投影仪、录音机、磁带(提琴曲《梁祝》、钢琴曲《星空》)同学:了解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传奇,有条件的查阅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天上的街市》二、自学设计1、导入新课夜晚,我们仰视天空,群星灿烂,那里,发生过多少漂亮的故事,产生过多少奇妙的传奇,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
今日,我们跟随着闻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人《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漂亮,那份新颖。
2、朗读课文,先从整体上了解诗歌内容① 老师范读,提示同学留意朗读节奏、重音,并出示投影(朗读节奏与重音),播放背景音乐:提琴曲《梁祝》部分,创设一种美妙的情境。
(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带)② 同学按投影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思索以下问题:a.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b.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像的内容及想像过程。
③ 全班争论以上两个问题。
由于这两个问题都比较简洁,所以很快老师可以明确:a.第一节是写实的,其次~四节是写想像的。
b.诗人想像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3、想像过程(板书):街灯} 天上的漂亮街市一街市上陈设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明星4、探究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品尝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①老师投影出示问题组,同学小组争论,然后转入全班争论。
a.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b.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奇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c.诗中反复消失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这个环节的争论可以关心同学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是一个以童话和寓言为主题的单元,包括《古代诗歌四首》、《<世说新语>两则》、《寓言四则》以及写作等内容。
这个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欣赏古代诗歌和寓言故事,通过学习这些经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同时,这个单元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有趣、生动的童话和寓言故事。
以下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1. 掌握古代诗歌和寓言故事的基本知识,了解其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寓意,能够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
3. 学习作品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建议:
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作品主题和寓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仿写、扩写、改写等方式,让学生逐渐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3.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寓意和启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4. 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和巩固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词语解释、句子分析和诗歌鉴赏等。
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点,能够分析句子,理解课文,鉴赏诗歌。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词语解释、句子分析和诗歌鉴赏的复习和巩固。
2.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地理解和鉴赏诗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老师与学生互动,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2.提问:你们认为本单元最难的是什么?为什么?2. 讲解与复习1.词语解释–给学生几个词语,让他们解释词义,并举例说明。
–有些词语可能不太好理解,老师给予解释,并引导学生思考。
2.句子分析–给学生几个句子,让他们分析句子成分和结构,并解释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深层次的含义。
3.诗歌鉴赏–让学生朗读本单元所学的诗歌,并引导他们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老师对一些难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进行解释和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 练习与评价1.练习:根据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和作业。
2.评价: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提出建议和意见,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4. 总结回顾1.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老师进行点拨和提醒,强调学生需要在下一次复习中重点关注的内容。
四、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需要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和展现自己的见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诗歌鉴赏中,需要注意掌握好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的搭配,以达到更好的诗意理解。
3.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需要通过举例和分析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在评价中,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的反馈和评估,以便本班的教学质量能够不断得到提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期中复习
-期中复习策略:系统梳理前四个单元的字词、句式、修辞、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核心知识,强调答题技巧和复习方法。
2.教学难点
-诗歌的意象与情感: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诗歌中的抽象意象和深层情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感受和把握。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回顾了前四个单元的重点内容,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诗歌、寓言、写人记事等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的意象、情感表达及修辞手法,学会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寓言故事理解:强调《寓言四则》、《扁鹊见蔡桓公》等故事中的寓意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积累相关成语,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写人记事技巧:重点掌握《秋天的怀念》、《再塑生命的人》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和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学会如何生动刻画人物形象。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回顾第一单元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了解如何通过朗读、分析意象来体会诗歌的情感。同时,我们也会复习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成语的积累。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分析《春》和《寓言四则》等课文,展示如何在实际中应用这些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寓言故事寓意的理解。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实例讲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3.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成语、寓言等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和深化对第四单元所学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文学鉴赏水平。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回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安恩和奶牛》、《卖油翁》。
2.语法知识: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3.写作技巧:景物描写、人物描写、情感抒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回顾课文内容,掌握语法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景物描写、人物描写、情感抒发的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四单元所学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文回顾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篇课文进行回顾,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语法知识讲解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的用法。
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写作技巧讲解教师以课文为例,讲解景物描写、人物描写、情感抒发的技巧。
学生根据讲解,尝试进行写作练习。
5.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对童年的怀念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
6.课后作业布置教师根据课堂讨论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布置课后作业,如:“以‘我的童年’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进行自我反思,改进学习方法。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学习景物描写技巧,如:“百草园的景色是那么美丽,那么宁静,仿佛是一个梦幻世界。
”2.《社戏》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现代生活的反思。
学习人物描写技巧,如:“他穿着一件蓝色的长衫,头发花白,眼神里透着慈祥。
”3.《安恩和奶牛》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美。
学习情感抒发技巧,如:“安恩看着那头老奶牛,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运用略读的方法,理解*内容,明确作者观点,理清*脉络。
2、*论证严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论证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3、*语言流畅而又凝练,指导学生进行感悟、积累及训练。
可通过句子仿写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4、“责任”的话题是严肃的,要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丰富的人文内涵,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学习略读的方法。
跳过某些细节,在短时间内有选择地阅读,把握作者观点。
2、对内容和表达深入把握,形成自己读书后的心得与体会。
教学难点: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时数:2课时课前准备:1、积累字词音形义,课堂展示。
2、查找关于梁启超的资料。
3、查找议论文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畅所欲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先说说自己的最苦与最乐吧!(学生发言)同学们,痛苦和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平常百姓也有深刻的思考,哲人志士更有不少精彩的论述。
今天,我们来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一文,此文既有儒家的进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慧,读来脍炙人口,掩卷令人回味无穷。
(ppt显示课题)将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以下四个环节的学习。
二、交流预习,展示成果:(ppt显示)出示任务:读准发音,解释词意,补充作者资料,朗诵《少年中国说》,第一组派代表完成。
1、走近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
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
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
文风流畅、犀利、凝炼。
著有《饮冰室合集》。
2、读准字音。
达(dá)观安分(fèn)恩惠(huì)赔(péi)礼纵(zòng)然契(qì)约循(xún)环悲天悯(mǐn)人3、理解词义。
契约:契约,最初是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10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10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复习导引(一)复习目标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掌握。
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二)复习重点1.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2.品位赏析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三)复习方法构建知识网络,梳理剖析主干知识;强化训练以实现理解,,互动探究以寻求规律。
第21课风筝1、在本单元的5篇课文中,《风筝》是意蕴最丰富的一篇,应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宜从多种角度加以引导,拓展思维空间。
2、训练探究文意的能力。
这篇课文的难点较多,正是研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要让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划出来,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精神。
教师教学用书里提出并解答了的九个问题,基本上解答了全文的要点,可以一次性提出来;同时,在“有关资料”中精选部分有助于探究课文主题的材料,提供给学生。
让学生将问题整理一下,根据材料和课文,有步骤地研究。
3、课文研读要以难为乐,又要把握住“度”,不要求一下子理解透彻。
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是收获,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将来可以慢慢感悟,不必追求讲深讲透,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4、感受鲁迅的人格、胸怀。
第22课羚羊木雕1、可以分角色朗读。
2、课文从孩子的眼光和心态看待——场家庭矛盾,叙事角度和叙事语气与学生很接近,据此,教师应设法引起学生的共鸣。
可以提问: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恰当?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发生?2、这场矛盾没有一个完满的结局,留下一个空白,正好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比如探讨人物语言后的许多删节符号所蕴涵的意味:比如指导学生分组,分别代表矛盾的三方,讨论这场矛盾的是非曲直。
3、分析矛盾发展变化的几个层次。
4、抓住人物内心变化发展的线索。
第23课散步1、先要求学生跳读课文,思考:“文章讲述的是什么事?表现哪个方面的话题?以此来整体把握课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20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20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学习并启发学生观察研究事物。
2、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
二、教学重点: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三、教学难点: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四、教学方法:朗读法,列表法五、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释题,并朗读课文补充资料:“云”和“天气”有着密切关系,看云可以辨别,推测天气的好坏,这篇说明文是怎样把有关云和天气的气象知识告诉我们的?(二)整体感知:云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如文中所说的?你能把它读出来吗?哪些语句分别说明“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试着填空找出中心句,最基本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是:“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领会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用了常常,往往,表示不是绝对化的,是表示一般情况下的如此。
(三)课文研讨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
列表:云的种类形状位置天气情况2、讨论如何根据云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谚语:“云交云,雨淋淋”“江猪过河,大雨滂沱”“棉花云,雨快临”“天上灰布悬,雨丝定绵绵”“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西北天开锁,明朝大太阳”“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山戴帽,大雨到”“云吃雾下,雾吃云晴”试着用科学现象解释你所知道的一两句谚语。
(四)、讨论最后一段作用。
1、观察云的形状、光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呢?3、最后告诉我们局限性作用?六、总结课文,延伸探讨:今天需要看云识天气吗?七、布置作业:1、说出收集的有关气象谚语试辨识天气。
2、完成练习二。
3、课文作业本八、教学反思:云和天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其科学知识是可以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加以掌握的,但最好的效果是放在具有文学性欣赏的过程中进行,而不是纯科学的学习,可在提问的方式上多样化,用文学的形象化充实科学的东西,这样驾驭语文教材的能力会提高的更快,除了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外,也不应忘了对其表达能力的提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各一套)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精神、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对人生的思考。
3.继续学习默读,侧重圈点勾画。
4.理解语言的三个层面:词句层面、理解层面、结构层面——怦然心动,若有所思,有疑问处。
(此文档由心平如水编写,请勿转载。
)5.理清作者思路。
包括整体思路与局部思路,梳理一些文章思路展开的模式。
【核心素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精神、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对人生的思考。
【重难点】继续学习默读,侧重圈点勾画。
【评价任务】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精神、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问题,再次回顾本单元重点内容:(1)《纪念白求恩》一文中作者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评价提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并且把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分析为国际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赋予白求恩精神深刻而丰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精神。
(2)《植树的牧羊人》叙写"我"三次造访艾力泽布菲老人日地坚持选种、种树的工作,使得荒山变成了绿洲,给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勃勃生机。
(3)《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莫顿亨特回忆了童年时一次遇险脱险的经悟到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困难可以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战胜困难。
(4)《诚子书》是诸葛亮教育儿子的名篇。
我们阅读这篇短文,除了在背诵的基础上梳理它的大意,更主要的是理解它的思想内容,理解它的教育价值。
尤其对其中的名句的理解,更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矫正。
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教案标题: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复习七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的重点知识点和技能;2. 帮助学生巩固语文基础,提高语文综合能力;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复习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和重点句型;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文素材的整理和归纳;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式和词语;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本分析和写作。
教学准备:1.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和复习资料;2. 复习教案和习题;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课文片段,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忆;2. 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知识点复习(15分钟)1. 复习重点词语和短语的意思和用法,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的分类和搭配练习;2. 复习重点句型和语法知识,通过例句分析和填空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用法;3. 复习文言文句式和词语,通过阅读文言文课文和句子改写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三、阅读理解训练(20分钟)1. 分发阅读理解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 检查答案,解析难点和易错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四、写作指导(20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分析课文的结构、情节和主题;2. 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作文写作,包括记叙文、议论文或应用文等;3. 互相交流和修改作文,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2. 鼓励学生继续复习和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延伸:1.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2. 提供额外的阅读材料和习题,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3. 鼓励学生参加语文知识竞赛或写作比赛,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教案设计,学生能够全面复习七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的重点知识点和技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
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只要懂得相关的理论,掌握了科学的方法,一般教师都能实际操作。
因此,学习和运用教案的原理是促使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复习教案,仅供参考。
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一、巩固语文基础知识:生字词、作家作品、名言名句、文言文字词的识记等。
二、提高现代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三、能熟练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
四、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复习重点:提高语文应试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复习方法:学生在自主中与同学合作地完成。
第一单元一、掌握一些生字词《风筝》伶ling仃ding:孤独,没有依靠;瘦弱。
憔qiao悴cui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点缀zhui: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诀jue 别:多指不再见面的离别,分别。
笑柄:可以拿来取笔的资料。
尘封: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什shi 物: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的用品。
惊惶huang:惊慌。
虐nue 杀:虐待人而致死。
宽恕shu :宽容饶恕。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的样子。
苦心孤诣yi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忆读书》悬念:持念,惦记。
若有所失:好像失去了什么。
无聊:这里是精神无所寄托的意思。
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消遣qiān:用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来消磨时间。
索然无味:没有一点趣味。
无病而呻:没有病却发现痛苦的声音。
这里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
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来比喻堆砌词藻、内容空泛的行文。
自已:控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止。
《山中避雨》趋之如归: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
趋,小步急走。
寂寥li o:寂静空旷。
怨天尤人:埋怨天,责怪人,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
尤,责怪。
嘈c āo杂:声音杂乱,喧闹。
冗长:(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
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次复课,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第四单元的语文知识,确保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其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回顾并掌握第四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和重要词汇。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回顾课文:通过开放式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回顾第四单元的课文,确保他们对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有清晰的记忆和理解。
2. 词汇复:通过游戏形式的词汇复,帮助学生回顾并巩固第四单元的重要词汇,提高他们对词汇的运用能力。
3. 阅读理解训练:选择一篇相关的阅读材料,设计一些问题和任务,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训练,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4. 作文练: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题目,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写一篇有关第四单元内容的作文,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1. 合作研究: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具,如幻灯片、音频、视频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合作研究的效果等。
2. 作业评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包括对词汇掌握情况的评价、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等。
3. 总结评估:通过课堂小结或讨论,让学生对本次复课进行评估和总结,帮助他们反思和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时间安排本次复课大约需要1个课时,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回顾课文(15分钟)- 第二部分:词汇复(15分钟)-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训练(20分钟)- 第四部分:作文练(10分钟)- 总结评估(5分钟)教学资源准备1. 课文教材2. 多媒体教具3. 游戏道具4. 笔、纸等研究用具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第四单元复习七年级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复习七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第四单元的字词句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通过复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复习:《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秋天的怀念》2.词语复习:生字词、多音字、形近字、词语辨析3.句子复习:修辞手法、句式结构、句意理解4.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情感把握、课文主题探讨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第四单元的四篇课文,大家对这些课文有什么印象呢?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想要分享的地方呢?2.课文回顾3.词语复习(1)生字词: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写。
(2)多音字、形近字:通过游戏或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辨析多音字、形近字。
(3)词语辨析: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区分词语的用法。
4.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回顾了第四单元的课文和词语,这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复习句子和阅读理解。
2.句子复习(1)修辞手法:让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2)句式结构: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长句和短句,讨论句式结构对文章表达的影响。
(3)句意理解:让学生解释课文中的难句,讨论句子的深层含义。
3.阅读理解(1)课文内容理解:让学生回答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作者情感把握: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探讨作者的情感表达。
(3)课文主题探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课文主题,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第四单元的句子和阅读理解,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句式结构和句意,我们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
同时,我们还探讨了课文主题,提高了我们的思维深度。
第三课时1.导入同学们,经过前两节课的复习,我们对第四单元的知识有了全面的掌握。
这一节课,我们将进行综合练习,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2.综合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第2课时)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
四、教学过程
五、限时训练
紫藤萝瀑布(节选)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
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X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
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qióng)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开篇独句成段,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这句话妙在它是套接的一个比喻句,“大条幅”与前文的“”相应,“迸溅的水花”比喻。
3、文中加点的字“挑逗”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侧面烘托紫藤萝花开得繁盛)
2、瀑布紫藤萝花
3、运用拟人,以动为静,可以表现出紫藤萝花开得繁盛,表现作者的喜悦之情,还表现出紫藤萝花的活泼、调皮的情趣。
【最新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第2课时)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四、教学过程
五、限时训练
紫藤萝瀑布(节选)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
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qióng)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开篇独句成段,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这句话妙在它是套接的一个比喻句,“大条幅”与前文的“”相应,“迸溅的水花”比喻。
3、文中加点的字“挑逗”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侧面烘托紫藤萝花开得繁盛)
2、瀑布紫藤萝花
3、运用拟人,以动为静,可以表现出紫藤萝花开得繁盛,表现作者的喜悦之情,还表现出紫藤萝花的活泼、调皮的情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第四单元复教案第一课时复目标:掌握第四单元现代文基础知识(字词音形义、文学常识)复重点:基础知识积累运用。
复过程:一、明确复任务(黑板上出示重点)1、文学常识《纪念白求恩》XXX,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员,著名的医生。
《植树的牧羊人》让.XXX,法国作家,电影编剧。
《走一步,再走一步》XXX.XXX,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2、字音字形。
冀派遣殉职狭隘极端热忱纯粹佩服鄙薄拈轻怕重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栋拣戳慷慨帐篷废墟坍塌呼啸滚烫XXX琢磨微薄酬劳硬朗水渠流淌光秃秃不毛之地刨根问底沉默寡言灼扒趴酷热闷热厌倦附和突兀怦怦嘲笑晕眩哭泣恍惚暮色安慰凌乱惊讶畏惧参差不齐哄堂大笑惊慌失措3、词义殉职狭隘热忱拈轻怕重麻木不仁见异思迁干涸不毛之地刨根问底哄堂大笑恍惚抽噎二、学生自由复(按照黑板上出示的重点任务复)三、检测复效果(默写本节课要求掌握的内容,当堂互批互改,并纠错)第二课时复目标:1、XXX2、《诫子书》字词句翻译3、积累及理解复重难点:理解《诫子书》一文1、文学常识《诫子书》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三国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
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等。
该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 ( 7)非淡泊无以明志()(2)俭以养德( ) ( 8)静以修身()(3)非学无以广才()(9)致远()(4)淫慢则不能励精()(10)险躁则不能治性()(5)年与时驰()(11)遂成枯落( )(6)意与日去()(12)诫子书(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6)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复习教案复习课题1.大自然的语言2.奇妙的克隆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4.生物入侵者5.你一定会听见的内容概述本单元选编的《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等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你一定会听见的》则是一篇随感式的小品。
学习这一组文章,可以在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同时,渗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传统课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
全文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
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
《奇妙的克隆》是生物学家谈家桢根据多篇相关文章改写而成的。
它向我们介绍了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同时提醒我们要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作者用科学研究中的两则实例,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
学习这两则短文,不仅可以了解一些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从中学到作者良好的思维方法。
《生物入侵者》的主题是生态环境问题,这一问题越来越紧迫地提到我们面前。
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了解一些生态环境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的科学意识。
《你一定会听见的》提醒我们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声音世界”,让我们“聆听大千世界的奇妙交响和神秘诉说”。
学习这篇文章应引导学生注意“体验”生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感官灵敏、感受丰富的人。
以上五篇课文,前四篇都是科普文,也是事理说明文。
它们都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写的,说明事理层次分明,步步深入。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在文章中,适当运用了作阐释、作比较、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法;简明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的娴熟运用,也大大增强了说明的效果。
兴趣情境导引主题班会主持人:今天班会的主题是崇尚科学,破除迷信,首先由王浩同学演讲。
王浩: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科学之光驱散迷信的阴霾》。
同学们知道恐龙吗?这个庞然大物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然而在6500万年前它却突然销声匿迹了,是上帝灭了它们吗?可地球上哪来的上帝呢?大家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吧?可我奶奶却说,那是鳌鱼翻身。
我想同学们一定读过吴承恩的《西游记》。
孙悟空有一个绝招,真令人拍案叫绝,他与妖魔们作战一旦吃紧,便从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子来参加战斗,这当然是神话,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奇迹”,你相信吗?人类从远古走来,从洪荒走来,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不断壮大,日益成熟,而今已步入了科学文明的新纪元。
同学们,让我们告别混沌,破除迷信,驱逐愚昧。
我们青少年应该热爱科学,倡导科学,用科学净化我们的心灵。
我们应该学会观察,具备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热爱生活吧,生活中有科学;热爱读书吧,书中有科学…………师:这个班的主题班会很有意义,形式也很好。
生1:意义在哪儿?师: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生2:王浩同学的演讲很精彩,听了之后,使人精神振奋,激起了我们探索自然、崇尚科学的热情。
师:说得对。
我们所处的的年代,科学日新月异,你们应与时俱进,千万不能成为科盲。
生3:老师,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呢?师:首先要有科学意识,其次要有科学态度,还得具备科学思维方法。
对于你们来说,科学知识的获得将主要来源于书本,因此,你们必须认真读书,不断学习。
课文将会为你们打开一扇扇科学的大门。
生4:老师,我们知道了,我们应该从书本中获取科学信息和知识。
师:是的。
我们马上要学习的第四单元大都是科普文,是介绍科学知识的事理说明文,通过学习,你们将获取许多新的科学知识。
尽管这几篇文章说明的事物事理有所不同,但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则是一致的。
生5:学习这一单元有什么具体目的吗?师:学习这一单元要培养语文基本功,品味语言,积累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求证创新的科学精神,同时,在“综合性学习”中应该注重培养我们利用搜集、运用资料来阐明自己观点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学习第四单元的要点:理清顺序、品味语言。
难点互动探索难点问题1 概括主要内容生1:老师,什么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师:简言之,一篇文章主要“写什么”,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比如说记事的文章,大致要知道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哪些人参与了这件事,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经过、结果又怎样。
又如写人的文章,大致要了解这是怎样的一个人,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再如状物的文章,就得知道这个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有什么特征。
写景的文章,就应该了解是怎样的景色等等。
生2:老师,我知道了。
那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好处呢?师:在阅读中,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简明的理解课文的要旨,为进一步领会文章中心,概括中心思想打下基础。
因此,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分析、理解、概括能力,有助于发展我们的思维。
生3: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呢?师:第一,要注意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
要整体的把握,要从整体上加以归纳,不能以偏概全,以次要充当主要,以部分代替整体。
第二,分析文题进而概括主要内容。
文章的标题与内容关系十分密切,标题是文章的“窗户”,我们往往可以透过这个“窗户”去了解文章内容。
分析文题,就是从标题入手,适当展开,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具体的做法是: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标题提出若干问题,再把这些文题的答案归纳起来,成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讲,凡是课题能启发、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第三,抓重点段概括主要内容。
一个文章有若干个段落,其中有主要段落和次要段落之分。
主要段落就是对表达文章中心起关键作用的段落。
我们就可以用抓重点段的方法去概括主要内容。
第四,还可以采用段意归并概括主要内容。
生4:何为段意归并?师:段意归并,就是把段落大意合并起来。
对一篇文章来说,段落大意是“局部”,主要内容是“整体”,整体总是由部分组成的。
如果一篇文章的各个段落之间是并列关系,都是围绕同一个内容写的,这时就可采用段意归并的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
相关知识链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点要点提示。
1.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分析。
2.抓住文题,可运用课题扩展的方法。
3.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尤其是那些直接揭示文章主题的句子。
4.因为是主要内容,就得从内容的角度去概括,要能与中心思想区别开来。
(主要内容是指“写什么”,中心思想则是回答作者“为什么写”,两者不能等同。
)5.抓住关键段落概括文章内容,品读精彩章节。
6.根据课前提示、书后注释和课后习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范例1:《大自然的语言》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分析:1.注意文体特征。
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也是事理说明文。
阅读说明文,首先必须通过整体感知,认识说明的对象。
通读全文,可以知道文章说明的对象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是文章介绍的是一门科学——物候学。
2.分析标题与作者。
文章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文章才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而作者竺可桢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
根据这些,本文内容应该着重介绍物候学方面的知识,如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影响物候的因素有哪些,物候观测对于农业有什么意义等。
3.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层次。
文章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现象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全文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做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
解答:这篇文章着重介绍了物候、物候学、影响物候学的因素以及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
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
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影响物候的因素有四个: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古今差异。
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解题方法链接文体是说明文的内容要点如何概括,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分析标题,了解说明对象。
2.走近作者。
了解作者的身份、职业、取得的成就等,这就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3.理清结构层次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段落大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范例2:克隆技术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分析:《奇妙的克隆》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这是生物学家谈家桢根据多篇相关文章改写而成的,重点介绍了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
要概括克隆技术如何造福人类的内容,可从小标题入手。
浏览一下课文的小标题就知道文章第四部分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解答:第一,克隆可以有效的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解题方法链接通读全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弄清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有小标题的直接从标题入手范例3: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分析: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作者用科学研究中的两则实例有力的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
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
“恐龙无处不在”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对“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这一问题做出了直截了当的回答:“是大陆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显然一部分恐龙正是搭乘这班“航船”来到南极的。
那么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一年的恐龙为什么会突然灭绝了呢?作者在第二篇短文中作了深入的探讨。
“被压扁的沙子”成了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也就是石英,它具有两点性质:(1)斯石英不十分稳定,它会变为普通沙子,但在自然状态下的“反弹”非常缓慢,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另一方面,斯石英在很高的温度下又会很快恢复为普通沙子。
(2)斯石英“只出现在被强烈挤压的地方”它的形成来自于巨大的压力。
作者讨论这些话题是为了排除“火山说”并确认“撞击说”提供科学根据,最后作者用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的“研究”、“检测”的结果有力的证明了在6500万年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