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夫读《中庸》之七

合集下载

《中庸》全篇

《中庸》全篇

《中庸》全篇第dì一yī章zhāng天tiān命mìng之zhī谓wèi性xìng;率lǜ性xìng之zhī谓wèi道dào;修xiū道dào之zhī谓wèi教jiào。

道dào也yě者zhě不bù可kě须xū臾yú离lí也yě;可kě离lí,非fēi道dào也yě。

是shì故gù君jūn子zǐ戒jiè慎shèn乎hū其qí所suǒ不bù睹dǔ,恐kǒng惧jù乎hū其qí所suǒ不bù闻wén。

莫mò见jiàn乎hū隐yǐn,莫mò显xiǎn乎hū微wēi。

故gù君jūn子zǐ慎shèn其qí独dú也yě。

喜xǐ、怒nù、哀āi、乐lè之zhī未wèi发fā,谓wèi之zhī中zhōng。

发fā而ér皆jiē中zhōng节jié,谓wèi之zhī和hé。

中zhōng也yě者zhě,天tiān下xià之zhī大dà本běn也yě。

和hé也yě者zhě,天tiān 下xià之zhī达dá道dào也yě。

致zhì中zhōng和hé,天tiān地dì位wèi焉yān,万wàn物wù育yù焉yān。

右yòu第dì一yī章zhāng,子zǐ思sī述shù所suǒ传chuán之zhī意yì,以yǐ立lì言yán。

读《中庸》心得感悟范文7篇

读《中庸》心得感悟范文7篇

读《中庸》心得感悟范文7篇读《中庸》心得感悟范文篇1孔子传道给曾子,曾子写了篇论文《大学》;曾子传道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写了篇论文就是《中庸》。

中庸思想,也是来自于孔子。

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太难了,普通人很少能够做到。

中庸到底是什么呢?孔子讲的中庸与仁一样,有体有用。

中庸的主题非常不好理解,中庸的作用就是此处讲的“中不偏,庸不易”。

中就是不偏,庸就是不易。

什么是中呢?一个方框,代表上下四方,中间有一竖直贯下来,不歪不偏就是中。

任何事情都要取中,无论偏左、偏右都不行。

孔子着了一部历史,叫《春秋》,为什么叫春秋呢?取中之意。

冬天冷、夏天热,温度不适中;冬日长、夏日短,日照不适中,都不合乎标准。

只有春秋不冷不热,白天与黑夜一样长,有中才可以作为标准。

孔子的五德是“温良恭俭让”,温是第一的,太热太冷都是偏,只有温才是中。

什么是庸呢?庸是庸常之意,就是我们说的,普普通通、平平常常。

平庸才能长久,普通才是伟大,这是宇宙间的基本法则。

我们现代人都不甘寂寞,要拔高、要精彩,讲究“玩的就是心跳”。

人生平平安安就是福,高处没有道只有险,高处不胜寒。

常人不是如此,不知足不知止,求高求好。

一求高事准糟,所以叫“糟高”。

中庸就是告诉我们“中不偏,庸不易”的道理。

这两句话是宋儒程颢、程颐说的,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了就不偏、庸了就长久。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就一生平安、幸福。

中不是目的而是方法,中的目的是和、是中和,所以子思在《中庸》里才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有中才能达到和,和是宇宙万物之理。

夫妻和才能生贵子,家和才能万事兴,和气才能生财。

总之都要和,不和就不生,就没有生气。

天之和是太和,地之和是中和,人之和是保和。

能时时保和就能达到中和,保持住中和就能恢复到太和。

北京紫禁城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正是此意吗?中者,天下之根;庸者,天下之本,中庸思想是一种客观的思想,也是一种唯物的思想;甚至可以说,中庸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才是世界的永远不变的平衡态。

学生《中庸》读后感八篇

学生《中庸》读后感八篇

学生《中庸》读后感八篇学生《中庸》读后感八篇【一】上学的时候读《中庸》,根本读不懂;听老师讲,反而更加糊涂。

现在在《师资建设》工作了,渐渐的领悟了其中的一些道理。

中庸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最高思想境界和思想方式。

中,不偏不倚,庸,平常。

既不过分也无不足。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

“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

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这是《中庸》里面最为重要的一句话,实际上把所有儒学都讲完了。

喜怒哀乐之未发,是个什么状态?关键是“未”字,表明了古人修养不是在错误的观念和思想到来之后再进行修正,而是在思绪纷飞之前便能清明自觉。

而一旦心念之前便自觉,那么随后思绪所及无不是自然合乎规矩道德。

道理说起来不难,理解也不难,只是做起来难。

我们大多习惯于跟自己的思维打交道,思维要起未起之前的那一段心态,不是很容易抓住。

可知“中”的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

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

无所偏倚,故谓之中。

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

因为效果的“和”决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颐解释中庸一词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不易说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别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则的不可更易。

今天也没有人骂你,所以不怒;今天也没有中一百万给你,所以你也没有喜;今天没有伤心的事,所以没有悲哀;今天也没有爱国奖券中了那么高兴,平平淡淡,此心不动。

读《中庸》高中心得体会7篇

读《中庸》高中心得体会7篇

读《中庸》高中心得体会7篇读《中庸》高中心得体会篇1《中庸》这本经典,也是源出《礼记》,相传为子思所作。

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注》而显著于世,“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

《集注》开篇便是程子对于篇名的解释,“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以定理解庸者,颇为少见。

是以朱子详之曰“庸,平常也”。

平常之意,似与英文general可以互释,可释为一般,也可释为普遍。

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与篇中“执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

私以为先贤用字,未必只取一端。

中庸之意,当可解为不偏不倚、执中至和之普遍道理。

至此与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类。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从而使社会可以达到太平和谐的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庸之道在中国千余年来成为一种处事哲学,但是到了当代好像出现了偏差,这恐怕跟用字习惯是有相当关系的。

当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义之一是由平常引出的略带贬义的平庸之意。

所以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把中庸也归结到不作为上来,这就跟原意相去甚远了。

中庸讲的不偏不倚、诚其意,可以从下面这句来理解。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

”此处告诉我们,要守好本分,说合适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话,做合适德行和身份的事,进而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

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适合行事的。

所以诗中有言明哲保身,这个词本来也不是贬义的。

身处逆境想要进取的时候更要考虑如何智取,以四两来搏千斤,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获,不能一味蛮干。

而如果把中庸理解为不作为,这也跟儒家的本意是相悖了。

篇中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是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非像俚语所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是有进取的。

接着又云,“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国学经典《中庸》要点知识点

国学经典《中庸》要点知识点

国学经典《中庸》要点知识点《中庸》是我国古代经典文化的重要瑰宝之一,是一部论述礼义道德的著作,由孔子的学生曾子整理而成。

本文将介绍《中庸》的要点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本经典著作。

1. 《中庸》的概述:《中庸》全文共有三十三章,分为六个部分,主要以探讨中庸之道为主线。

通过讲述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的内外修养的统一,提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2. 中庸之道:《中庸》提出了“中庸之道”的理念,它强调平衡、中立和适度,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在心性的平和与外在行为的恰当,而不偏激。

中庸之道要求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上都要保持平衡和适度,避免过分或偏颇的倾向。

3. 中庸修身篇:《中庸》将修身作为人最基本的要义之一,提出了“君子中庸”和“诚意正心”等观念。

君子中庸是指善于在各种复杂情况下保持中立、自持和适度的高尚品质。

诚意正心强调了诚实守信、正直无私的品德,通过正心来达到修身完善的目的。

4. 中庸齐家篇:《中庸》认为,修身之后还应注意齐家治国,即通过家庭和社会角色的责任来体现中庸之道。

它提出家庭应该是和睦harmonious 和谐的,父母子女之间要有亲情,兄弟姐妹要有友情,夫妻之间要有爱情。

同时,也强调了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以及对社会道德规范的遵守。

5. 中庸治国篇:《中庸》对于君主和政府的治国思想也提出了要求。

它认为,君主要以身作则,追求正义公正,以身先士卒,用德治国。

同时也要理智 ample and judicious 理智运用权力,不偏不倚,兼顾各方利益。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社会的稳定。

6. 中庸天下篇:《中庸》强调了人与天下的关系。

它认为,人应当尊重天地间的自然规律,顺应天时地利,与自然和谐相处。

同时也指出,人在社会中应该遵守世间的规范和秩序,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通过学习《中庸》,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外在的适度。

这本经典著作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希望大家能够多读多悟,将其中的智慧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儒家文化的《中庸》。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嗣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中庸》(1-20章)白话版

《中庸》(1-20章)白话版

《中庸》白话版【提要】《中庸》一书,原为《小戴 .礼记》中的一篇,为曾子的学生子思(孔子的孙子)所作。

宋朝学者朱熹将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并成四书。

朱熹解释中庸说:中,就是不偏不倚,把握天下正道;庸,就是永远不变更,坚持信守的定理。

他认为,中庸是儒家学者进行自我修养的基本课程。

中庸一书首先从进行自我道德修养谈起,中间广泛地谈到世上万事万物演化的道理,最后又归结到自我修养上来。

它反复、深入地阐扬了儒家学派的修身观点 。

程颐 先生说: 不执意偏向就叫做中,不更改常理就叫做庸; 中的意思,就是天下的正确道理,庸的意思,就是天下的固定原理 。

这本《中庸》是孔子传授后人的思想方法,子思恐怕它相传久远而出现差错,所以整理成这本书,并用来传授给孟子。

这本书开始从一个道理讲起,中间分散讲述各种事情,结尾又回来综合成一个道理。

这个道理放开就可以充满整个世界,收起来就可以深藏到微小的心中。

它的内涵无穷无尽,但都是由实在的学问组成。

善于读书的人只要认真反复地研究是可以有很多收获的,那一生一世运用它,将受益无穷 。

上天所赋予人的一切就 叫做本性 ,依照自己本性去做这就叫做 正道,理解并发扬正道就 叫做教化 。

道,是一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随意离开,那就不是正道了。

因此君子特别要注意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检点自己,特别要注意在别人听不见的时候也怀着警惧之心。

世上没有什么事不能被发现、没有什么地方不能被公开,所以君子对自己单独处事时特别慎重。

心中的喜、怒、哀、乐在没有表现出来时,可以称作中;发出来而又都符合礼仪分寸,这就叫做和。

中这个东西,是天下的最大根本;和这个东西,是天下的共通大道。

如果能够做到中与和,天地的位置就端正不偏了,世上万物就发育生长了。

以上是第一章,这是子思根据孔子的意思所创立的理论。

它首先阐明道的本源是出于天意而不能够改变的,它的实质本体存在在人的身上却又不可以分离,其次说明“存心、养性、自省、明察”的主要意义,最后谈到圣贤人物的精神感应和功用变化的最高境界。

《中庸》原文

《中庸》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

子曰:人皆曰予知。

驱而纳诸罟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避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言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言其上下察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

《中庸》拼音版解读

《中庸》拼音版解读

《中庸》拼音版解读《中庸》全篇dìyīzhāng第一章tiānmìngzhīwèixìnglǜxìngzhīwèidàoxiūdàozhīwèijiào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dàoyězhěbùkěxūyúlíyěkělífēidàoyě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shìgùjūnzǐjièshènhūqísuǒbùdǔkǒngjùhūqísuǒbù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wénmòjiànhūyǐnmòxiǎnhūwēigùjūnzǐshènqídúyě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xǐnùāilèzhīwèifāwèizhīzhōngfāérji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zhōngjiéwèizhīhézhōngyězhětiānxiàzhīdàběnyěhéyě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zhětiānxiàzhīdádàoyězhìzhōnghétiāndìwèiyānwànwù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yùyān育焉。

yòudìyīzhāngzǐsīshùsuǒchuánzhīyìyǐlìyánshǒu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

《中庸》原文及翻译

《中庸》原文及翻译

中也可子 第 庸;均曰 九 不白也, 章 可刃;「 能,爵天 也可禄下 。蹈,国 」也可家
;辞,
弗善 失, 之则
也 : 择
子 曰 ,
第 八 章
矣拳乎 「
。 」
拳 服 膺
中 庸 ,
回 之 为
, 而
得 一

《中庸》




矫道塞强强『 者厌『 君报『 而强『 『 第
。,焉哉哉5 居,4 子无3 强与2 1 十
命 之 , 自 天 申 之 。 』 」
宜 人 。 受 禄 于 天 。 保 佑
乐 君 , 宪 宪 令 德 , 宜 民
『 4 』 「 诗 曰 , 『 嘉
培因『 之其3 ,材』 倾而「 者笃故 覆焉天 之。之 。故生 」栽物
」至;矫矫』 之北』 居道』 与,』 』 章
死强。。故 。方衽 之,「 ?北子 子
不哉国中君 」之金 。南寞 」方曰 路
变矫有立子 强革 」方柔 之, 问
;。道而和 也, 之以 强「 强
强国,不而 。死 强教 与南 。

无不 变
倚不 ;流
而而 强不
也, 。不
,方 抑之

《中庸》



不中 悔庸 :。
『 3 』
弗而 能行 已,
『 2 』
焉隐 :, 吾行
『 1 』
第 十 一
唯遁 圣世 者不 能见
「 君 子 依
矣半 。涂 」而

「 君 子 遵
弗怪 为, 之後 矣世
子 曰 , 「

之 。
知 而

: 吾

。有 」述


《中庸》

(完整版)《中庸》拼音版

(完整版)《中庸》拼音版

中庸》全篇dì yīzhā ng 第一章ti ām nìng zhī wèi xìng l ǜ xìng zhīwèi dào xi ūdào zhī wèi ji oà dào yě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zhě bù kě xū yú l í yěkě l í f ēi dào yě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shì gù j ūn zǐ ji èshèn hū qí suǒ bù dǔkǒngj ù hū qí suǒ bù wén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mò ji nà hū yǐn mò xi ǎn hū wēi gù j ūn zǐ shèn qí dú yě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xǐnùāi l è zhī wèi f āwèi zhīzhō ng f āér ji ēzhō ngji é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wèi zhī hé zhōngyě zhě ti ān xi à zhī dà běn yě hé yě zhě ti ān 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xi à zhī dá dào yězhìzhōnghéti ān dì wèi yān wàn wù yù yān下之达道也。

《中庸》以及全文翻译

《中庸》以及全文翻译

第一章『1』天数之谓性;任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道也者,不可以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惧怕乎其所不闻。

『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5』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

首明道之来源出于天,而不可以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以离。

次言存养省察之要。

终言圣神功化之极。

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未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杨氏所谓一篇之体「假如也。

」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第二章『1』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2』「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1』子曰:「道之不可以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2』「人莫不饮食也。

鲜能知味也。

」第五章子曰:「道其不可以矣夫。

」第六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头,用此中于民。

其斯认为舜乎!」第七章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圈套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可以期月守也。

」第八章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第九章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以能也。

」第十章『1』子路问强。

『2』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3』「寞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

君子居之。

」『4』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

而强者居之。

」『5』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

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第十一章『1』子曰,「素隐,行怪,后代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2』「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中庸》原文及翻译

《中庸》原文及翻译

《中庸》原文及翻译第一章:天命(1)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的这一点真灵,就是人的自性本性。

人依循天理良心(本性)的所思所做所为就叫做道。

接受圣人的教化,改毛病去脾气,能调整自己的太过或不及,而回到自性中道,这就是修道。

(2)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能。

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

如果可离,就是身外之物了,不是“道”了。

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要戒惧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要有敬畏的存心。

没有比隐暗的地方更容易显现是非善恶的;没有比那细微之事物更容易显现曲直对错的。

所以修道之人在独处之时也要戒惧谨慎,战胜自己那些容易出轨的心念与行为。

(3)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的情感,但当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心是寂然不动的,所以没有(太过与不及)的弊病,这就叫做(中)。

当七情六欲感应外境而发了出来,都能做到没有太过与不及,没有不合理而都能恰好中节,这就叫做(和)。

中是生天生地生人的大根源;和是天下万物所共同通行的大路。

有修养的君子如果能做到顺道体合道用的中与和两种境界,那么天地都会安居正位,万物也都可以顺遂生长。

第二章:自诚明。

(4)原文: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者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自家的真宰发动,内外纯粹灵明,就是自性光明的人;自己由不明白到明白人生真谛,也逐步明心见性了,这是接受教化的功效。

至诚如神的人定慧圆明,也能让天下人明白道而修自性的道;能了悟真理必能真诚修道。

(5)原文:诚者,自诚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国学经典《中庸》原文及完整注解,快来一起品读经典

国学经典《中庸》原文及完整注解,快来一起品读经典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 子思 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

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 四书 ”。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反(有书作“小人之反中庸也”,也有书作“小人之中庸也”)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

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

国学经典:《中庸》全文及译文

国学经典:《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

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中庸》书名,有三层意思:1、为一般人说法。

中庸既不是上智,也不是下愚,中庸就是一般平常人。

2、中庸就是恰好。

中是不偏差,庸是常道,也就是没有太过与不及,一般人就是容易想的多说的多做的少;恰好就是父子夫妇兄弟相处恰 好,修道修心恰好,为人处事恰好,全力以赴恰好。

3、以中为用,也就是用中。

中是体,庸是用,明体才能达用,也才可以尽心尽性。

而中体是天命本性,所以本经由天命之性开始。

《中庸》全文及译文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xia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读《中庸》个人心得体会

读《中庸》个人心得体会

读《中庸》个人心得体会7篇读《中庸》个人心得体会篇1《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哲学经典之一,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古代思想文献,通常被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

它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哲学家朱熹把它从《礼记》四十九篇中抽出来,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庸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内容相当丰富的人生哲理,也是实用的学问,可以使我们终生受用不尽,甚至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常。

“中庸”就是要劝人们在思想上要不偏不倚,在行为上要不走极端,无不及亦无过之。

其中也体现了儒家关于修身、治国、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思想。

最早提出“中庸”一词的是孔子。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孔子认为,有道德的君子能够做到中庸,小人却违背中庸。

君子之所以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是因为他的言行时时刻刻都适中。

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他做事肆无忌惮。

行中庸之道,其实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做事要有分寸、有尺度,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就好比琴弦,拉得太松,就不成曲调;拉得太紧,就容易绷断;只有松紧度恰到好处,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人生亦如是。

对国家来说,“和”是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口号,我们国家也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中庸之道看似平常,然而越平常的事情往往越难做到。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说明坚持中庸之道是十分困难的。

每个人都有无尽的欲望,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天性,这种天性使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而是有更多的追求。

《中庸》节选PPT课件

《中庸》节选PPT课件
二.《中庸》的主题思想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三.《中庸》理论基础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七.课文注释(七)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诚者,天下道也:朱熹注云:”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言天道通行,四季昼夜,无一减差,最为诚实。可参见教材P37注18
诚之者,人之道也:朱熹注云:”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指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应该学自然之理,遵循自然之法则,真诚实在做人。
不勉而中:指圣人不勉强而自能中节。
择善而固执:选择好的行为,坚定地去做。
3
2
1
4
1
“博学之”句:朱熹言:“此诚之之目也。学,问,思,辨,所以择善而为知,学而知也。笃行,所以固执而为仁。利而行也。”博,多,各方面。审,仔细审察。慎,谨慎,不粗心。笃,诚笃,切实去做。
2
弗能弗措也:弗,不。措,丢在一边,搁置。
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项工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九经”的提出,是对《尚书.尧典》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太平和合理想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庸》原文及译文《中庸》原文及译文《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

《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

为战国时子思作。

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

宋代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

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中庸》原文及译文的知识,欢迎阅读。

《中庸》原文及译文【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衍了。

【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夫读《中庸》之七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感言:颜回得夫子之赞:他寻求到了中庸,并且牢牢把握在心而不丢失。

颜回是夫子最喜欢的学生,也是得赞誉最多的学生。

他有许多的美品,值得我们学习。

他对老师从来都是尊重,即使知老师所讲,他也不表露出来自己已懂而是专心于学。

夫子当初还以为他木讷,而在私下观之,才发现自己所讲的他都贯通,并且能散发出去。

对老师的尊重显现在无形之中。

颜回在夫子心中是优秀的学生,可能更是知音吧?颜回礼仪从来周全。

世上若颜回这样得中庸之道并一直坚持下去的人并不多啊。

知而明道,明道而能不偏不倚唯有颜回啊。

是故颜回早逝,同门弟子都很悲伤,并出资厚葬于他,宁愿违背夫子之言。

而夫子不主张厚葬颜回,也还是知颜回自己也是不愿意这样的,是故夫子叹:颜回视我为父而我不能视之为子啊。

治理国家,只要授命于天,那谁都是可以治理的。

因为总会有智囊团的帮助的,即使若阿斗,也不还有诸葛么?只不过是治理能力的高低不同罢了。

安于闲而拒绝官爵利禄的人也还是有的,古有鲁仲连---有高才而不欲出世做官和安享利禄。

他是以天下兴旺为己任的了,像是灭火员,哪里有险情就奔那里去,而做官享禄,他所不欲也。

面对刀枪可以承受,这叫不怕死。

这样的人也多了去,因为心中的理想而坚忍身上的伤痕或被杀戮。

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唯独中庸难得做到。

一个度的问题,不偏不倚;一个坚持的问题,视中正为平常。

偶尔的一次两次可,长期则难了,是故,夫子有言:“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