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梳族民族文化的调查

合集下载

彝族文化调研报告范文

彝族文化调研报告范文

彝族文化调研报告范文一、引言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

彝族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包括语言、服饰、宗教、饮食等方面。

本文将对彝族文化进行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彝族的语言彝族拥有独特的语言,被划分为多个方言。

彝族的语言以表意文字为主,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彝族的语言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得到广泛使用,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年轻一代对彝族语言的掌握程度逐渐下降。

三、彝族的服饰彝族的服饰以色彩鲜艳、图案繁复为特点。

男性通常穿着长衫、马裤和长袜,女性则穿着彝族特色的长袍、长裙和带有锦缎的头巾。

彝族的服饰不仅展示了彝族人民的审美观念,也反映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彝族的宗教信仰彝族的宗教信仰主要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泛灵信仰。

彝族人民对自然界有着深厚的敬畏之情,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有灵性。

彝族的宗教信仰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彝族人民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五、彝族的饮食文化彝族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以米饭、玉米和土豆为主食,搭配各种蔬菜、肉类和野味。

彝族人民喜欢辛辣的食物,尤其是辣椒。

彝族的饮食文化反映了彝族人民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六、彝族的传统节日彝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牛王节、苗年等。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是彝族人民欢庆丰收和祈福的时刻,也是传承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彝族的传统节日以舞蹈、歌曲、竞技等形式展示,吸引了大量游客和观众。

七、彝族的艺术表现形式彝族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织锦、木雕、银饰、刺绣等。

彝族的艺术作品精美绝伦,展现了彝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彝族的艺术作品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八、结论通过对彝族文化的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

彝族文化以其独特性和丰富性,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占据重要地位。

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彝族文化,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和发展。

歪梳苗族婚礼习俗

歪梳苗族婚礼习俗

歪梳苗族婚礼习俗苗族,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民族,一个能歌善舞并以精致银饰闻名的民族,一个有着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民族,如此的古老的一个民族,在婚嫁方面又有哪写风俗习惯呢?苗族支系繁多,而且语言、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大多数苗族支系的命名,基本上是根据头饰、服饰来命名。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贵州织金的歪梳苗族的婚礼习俗。

歪梳苗崇拜月亮,而插在头上的木梳正是半月形,寓意团团圆圆。

歪梳苗就是因妇女头上一侧戴有一把长梳子而歪在头部右侧而得名。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歪梳苗崇拜月亮,因为月亮代表团圆。

歪梳苗的像征标志是结婚妇女头戴一把木梳。

歪梳苗的女子,即使再穷再贫寒,也有一把半月型的木梳,清晨起来,绾起头发,对着镜子,灵巧地插上,算是一天伊始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别看她们很容易就梳好了头饰,其实这个头饰要梳好梳美观可不简单,首先要把头发梳顺,至上而下,然后从左边耳上5厘米左右的距离处分出一条线,将头发全部往右梳理,梳理过来的头发要平整地贴在顶额上,然后慢慢地将头发绾成髻鬃,再将髻鬃从耳后绕过头部回到右边,留有一段发尾,用木梳固定,看似简单,其实很不容易,绾成的髻鬃,如果松了,头发就会散落,如果太紧,就会不舒服。

以前歪梳苗的女子个个都是长发,梳出来的头饰美丽而大方,而更为独特的是,有许多上了年纪的妇女,头发不是很多,但是梳出来的头饰看上去很饱满,插上木梳也不会松散,原来是她们在绾成髻鬃的时候加入了头发,许多人不知道,认为她们用的是假发,或者是其他的替代品,其实不然,她们用的是自己的头发,是她们年轻时剪下的头发,经过自己收集整理,在老了以后备用。

由此可以看出,苗族女子十分讲究美容,于是这种独特的头饰没有消失,而是在文明传承过程中,继续繁荣发展与传承下去。

苗族家庭是一夫一妻制,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表现本支系民族文化现象的婚礼习俗,至今仍完整的继承下来。

苗族青年男女婚姻比较自由,缔结婚姻大至经历恋爱、提亲、定婚、结婚四个阶段。

贵州省织金县歪梳苗蜡染工艺

贵州省织金县歪梳苗蜡染工艺

1 1 布 .
最早 歪 梳苗蜡 染 所用 面料 是 自种 、 自纺 、 自织而
并 至 今 还 在 歪 梳苗 的 日常 生 活 中 占有 重要 地 位 。以 田野 调 查 材 料 为 基 础 , 贵 州省 织 金 县 歪 梳 苗 的传 统 蜡 染 进 行 探 对
究 。着 重研 究 歪 梳 苗 传 统 蜡染 中材 料 与 工 具 的 准 备 , 料 脱 浆 处 理 , 蜡 , 色 , 蜡 , 洗 与 后 整 理 等 制 作 工 艺 流 布 画 染 脱 清 程 。分 析 、 结贵 州 省 织 金 县 歪 梳苗 传 统 蜡 染 近 年来 在 所 选 用 布 料 、 蜡 器 、 现 手 法 和 应 用 范 围 的变 化 。现 今 的歪 总 熔 表
( 2 C 6 0 3) 1 YJ T 0 5
作 者 简 介 : 一 萍 (9 0 ) 女 , 师 , 士 生 。研 究 方 向 为 纤 维 加 工 。吴 大 洋 , 信 作 者 , — a : d 18 @ S U eu c 。 刘 1 8一 , 讲 博 通 E m i w y4 4 W .d .n l
杂 居 、 聚 居 分 布 。在乌 蒙 苗 岭 中 , 小 因群 山逶 迤 、 交 通 闭塞 , 活 在 此 的众 多 民 众 自古 沿 袭 着 “自耕 自 生
背 景 , 乌 蒙历史 文化 发 展进 程 中 , 在 向世 人 展示着 古
老 蜡染 艺术 的 真谛 和现代 艺术 生命 的延 续 。

织金 县人 , 了能方 便地 采集 各种 资料 , 能结合 当 除 还
地地 理环 境 、 文气 息等 主 客 观 因 素对 其 进 行 全 方 人 位研究 与 分析 , 对其 制作 工艺 作深层 次 探究 。 在织 金县 内, 者 于 2 0 作 0 8年 7月 、0 8年 8月 、 20

民族文化调查实践报告

民族文化调查实践报告

民族文化调查实践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越来越频繁,民族文化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开展民族文化调查实践,对于推广和传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共融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实践的选题为“探索某一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对某一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调查,以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查询和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该民族的历史渊源、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传统工艺等方面的特点,探寻其文化的内涵与特色,以期为该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实践选取了中国西南地区的某一少数民族作为对象。

该少数民族居住地位于高山深谷之间,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封闭程度相对较高。

同时,该民族传统文化保存较为完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具有较高的调查研究价值。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实践采用多种手段进行,主要包括实地考察、资料调研和访谈等方式。

1. 实地考察:研究小组前往该少数民族居住地,实地考察其民风民俗,以获得更真实的数据和信息。

考察过程中,着重观察该民族的居住环境、民居建筑、农耕生产、传统工艺等方面的特色,以期从中了解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发展历程。

2. 资料调研: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该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宗教信仰、语言文字、传统服饰、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情况,为深入调查提供理论参考。

3. 访谈:调查小组成员与该民族的长者、文化传承者、知识分子等人士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传承现状以及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观念等情况,以期更全面地了解该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四、研究过程1. 实地考察:研究小组前往该民族居住地后,首先进行了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的考察。

随后,对该民族的传统民居进行了深入了解,了解并观察了其特有的建筑风格、房屋结构、屋顶装饰等。

同时,对其农耕生产方式进行了观察,发现其农耕方式存在很多特色之处,如山地梯田的耕种方式、水利工程的建设等。

浅谈贵州织金县歪梳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的传承

浅谈贵州织金县歪梳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的传承

2020-1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民族文艺浅谈贵州织金县歪梳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的传承秦辛(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116044)摘要:蜡防印花古时称蜡染、蜡缬,是一种独特的古老防染印花技艺。

西南贵州少数民族中蜡染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民族大多没有文字,蜡染成为了他们记录民族历史的一种载体。

贵州织金县的歪梳苗族蜡染被誉为世界上最精细的蜡染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现在贵州歪梳苗族蜡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刚刚起步,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在当今纷繁复杂的背景下,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及保护民族文化与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怎样更好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开发,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地方。

关键词:歪梳苗族;蜡染;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自信中图分类号:J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6-0145-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6.066一、引言2020年中国首届非遗论坛大会大会在北京人民日报社隆重召开,这次研讨会是肩负新时代弘扬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使命的一次盛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这次大会举办的目的是强调在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长河里华夏大地上诞生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们非凡智慧文化,不管是炎黄子孙还是蚩尤后人,都应该不遗余力地将各族人民悠久的文化血脉传递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才能对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为建设深厚的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努力,也为保护和宣传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此次研究主要采用田野考察与文献资料分析与实物资料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蜡染发展中的智慧与如何让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承进行了分析。

二、贵州苗族蜡染的历史文化内涵(一)蜡染的发展历史贵州西南少数民族的蜡染历史相当久远,最早的文献唐代的慧琳所写的《一切经音义》中卷五十之“众缬”中有提到“今谓西国有淡歰汁,点之成缬,如此方腊点缬也。

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也逐渐受到关注。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特色和发展现状,以及对于文化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一、文化传承在调查中,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存在困难。

其中,语言、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传承面临着挑战。

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年轻人到城市工作或求学,文化环境的转变使得文化传承的机会减少。

同时,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条件较差,缺乏文化传承的资源和平台,导致文化传承处于萎缩状态。

二、文化特色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是多样化的,主要表现在风俗习惯、民族音乐、歌舞、绘画、雕刻等方面。

在调查中,受访者普遍认为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值得保护和传承。

例如,藏族的唐卡绘画、蒙古族的长调、壮族的锦绣、哈尼族的梯田等,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瑰宝。

同时,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也是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彝族的染织技艺、苗族的银饰、土家族的木雕等,都体现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美学价值。

三、文化发展现状在文化发展方面,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还有待加强。

受访者认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是重要的一环。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渠道也在逐渐扩展,但在宣传手段和方式上还有待加强。

同时,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需要加强投资和政策支持,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文化保护在文化保护方面,受访者普遍认为应该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其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此外,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同时,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公众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保护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

结语本次调查反映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特色、发展现状以及保护的情况。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和重视,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织金歪梳苗族的婚俗现状调查与分析

织金歪梳苗族的婚俗现状调查与分析

织金歪梳苗族的婚俗现状调查与分析作者:周会吴俊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17期摘要:织金歪梳苗族散居于织金三十二个乡镇,在婚姻缔结上实行一夫一妻制,以跳花坡、踩月亮等形式相互结识,婚礼程序独有特色,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织金歪梳苗族的婚俗现状调查与分析有利于促进织金旅游业的发展和为多彩贵州注入新鲜的元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婚俗在保存着古老民族韵味的同时也丧失了本省所具有的民族特色。

对织金歪梳苗族婚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已成紧迫之势,让更好发挥出本身应有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织金;歪梳苗族;现状调查与分析一、织金歪梳苗族的基本情况织金县地处北纬26°20′——26°57′,东经105°00′——106°10′,在贵州省中部,六冲河、三岔河之间,有汉、苗、彝、布依、回、仡佬、侗等民族。

地处贵州高原中部,属乌蒙山系,地势西高东低。

织金现有苗族人口约有118980人,占全县总人口959097的百分之十二点四,是全县少数民族最多的民族。

由于历史原因,织金苗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全县32个乡镇都有分布。

二、织金歪梳苗族的婚俗现状织金歪梳苗族历来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女之间平等,男尊女卑观念较轻。

织金歪梳苗族男女婚恋自由,男女双方先通过自由恋爱,在对方相互了解,认为对方都是值得托付终身的伴侣时,可告知父母,让双方高堂为其举办接下来的婚事。

织金歪梳苗族通常通过村寨之间、亲朋好友之间的红白事,苗族同胞的特别节日跳花坡,踩月亮,烤火堂以及过年时的走亲窜戚相互结识。

织金县歪梳苗族青年男女认识后,平常经常相聚对唱情歌,加深了解;或女儿未嫁人家腊月酿制米酒,新年正月初四至十四轮流邀约寨内各户来走亲戚的男青到家中来做客吃酒,相互结识,叙谈对歌,倾述爱慕之心,自由恋爱,成为“窜月亮”或“坐花房”。

双方有意,男方便告诉父母,请媒说合。

婚礼程序有:“说亲”、“定礼”、“过礼”、“接亲”。

浅析化屋歪梳苗服饰及文化内涵

浅析化屋歪梳苗服饰及文化内涵

浅析化屋歪梳苗服饰及文化内涵作者:彭艺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7年第04期【提要】本文通过对苗族中的“歪梳苗”支系服饰的相关知识的介绍,从“歪梳苗”服饰的工艺、图案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的特点进行探讨,为继承和发扬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刺绣文化内涵一、化屋基苗寨及化屋歪梳苗简史化屋苗寨着落于黔西县新仁乡的东南面与池河大峡谷之间。

处于鸭甸河、六圭河交汇处。

濒临黔西、织金、清镇三县市交界的三岔河,属“鸡鸣三县”之地。

这里依山傍水,景观壮丽。

该村居住着苗、彝、汉三个民族,其中苗族人口约占全村人口的95%,是贵州省最具代表的苗寨之一。

苗族何时迁入化屋,无史籍记载。

据当地歪梳苗杨氏老人介绍,他们的祖先是在清朝中下期由湘西迁入化屋基的,既在石达开之前吴三桂之后,当时是以男宾为代表的十户人在这里落户。

苗族世代以打猎为生,当他们来到化屋基时,看到的是草林茂密的大峡谷便不敢前进,只能放猎狗前去赶山,猎狗回来后,发现它的身上有许多的粘子,以他们打猎的经验来看,他们认为有粘子的地方就一定有肥沃的土地,有耕种的价值,一路逃亡的他们本就想找个地方定居,便在此定居了下来。

二、化屋歪梳苗服饰介绍(一)服饰特征1.女性服饰歪梳苗姑娘上衣一般以黑色灯草尼或棉布制作,大襟右任。

衣领、衣袖、衣角一般都要镶蜡染的花边。

衣袖的中部一般有五块布和一块蜡染的布相拼而成。

下面穿的是由有颜色的布和蜡染布拼接而成的百褶裙。

“百褶”是用针在中间蜡染部分与下摆部分各缝一道线固定而成的。

歪梳苗偏爱百褶裙是因为百褶裙方便她们活动,也比较适应高山爬坡下坎的环境。

歪梳苗裙装的搭配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家庭经济情况所能提供的材料做出不同的样式,但外形大致是一样的。

上部用较薄的色布与蜡染布拼接而成,下部则是用灯草尼或棉布做的百褶裙。

上衣与下裙互相呼应,外系有一条蜡染的围裙,但蜡染的围裙在今天已经丧失了它本身的功能,只起到了装饰的作用。

歪梳苗支系服饰的传承与市场初探

歪梳苗支系服饰的传承与市场初探

歪梳苗支系服饰的传承与市场初探作者:吴贵方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11期摘要:具非凡性兼特殊性的众态民族文化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反映,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陡箐乡猴儿关“歪梳苗”支系服饰作为众态民族文化之一,形成独特、内涵丰富,制作技法独具一格,配色技巧艳丽多变,装饰艺术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此,陡箐乡猴儿关歪梳苗支系服饰的传承与市场价值正是陡箐乡歪梳苗支系服饰得以存在而且要加以传承和严加保护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歪梳苗支系服饰;传承;市场;价值初探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178-01猴儿关歪梳苗支系服饰形式自古流传,延续至今,其服饰的色彩以块状搭配为,这由其历史根源,据相关史料记载,猴儿关歪梳苗支系社居洞庭湖一带,族人为避免乱世,逐渐从北迁徙至湘黔边界,后徙至水城县陡箐乡猴儿关。

歪梳苗支系服饰上块状花纹图案正是反映了洞庭湖带田间阡陌纵横的地理环境。

歪梳苗支系服饰特点:猴儿关歪梳苗支系服饰的搭配、服饰装饰工艺及服饰图案方面有着另具一格的优点。

主要表现为:1、在服饰的搭配方面,猴儿关歪梳苗支系服饰由衣、裙、围腰、鞋等部份组成,再配以其它物件(如银饰等)。

2、服饰装饰工艺以蜡染、刺绣为主。

其中蜡染以单染复染结合,绘工精致、花纹细密绘满。

配色以复合色配原色逐层推进,由深到浅,有艳丽明快,清新素雅的特色。

3、图案多为写实性装饰花纹图案,有扇子花、太阳花、蝴蝶花、菊花等数十种,部分自古承传的花纹图案具有特殊的纪念寓意。

如上衣下摆蜡染图案始终是不变的山川江河纹,具有纪念祖先从长江中下游一带迁徙而来和失去的家园的苦难历史的特殊含义。

所以正是猴儿关歪梳苗支系服饰自身别具一格的这些特点成为了它本民族服饰得以不断发展的闪光点。

猴儿关歪梳苗支系服饰富有的传承与潜存的市场价值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下,猴儿关歪梳苗支系服饰经济发展具有广阔且深远的发展前景。

贵州清镇市苗族女性服饰样式研究

贵州清镇市苗族女性服饰样式研究

贵州清镇市苗族女性服饰样式研究作者:李尚阳来源:《消费导刊》2015年第06期摘要:贵州省清镇市是一个有50多万人口,其面积为1495平方公里,位于贵州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个有30多个民族聚居的县级市,其中苗族是居住在这块宝地上的古老民族之一,而苗族女性的服饰尤其丰富多彩,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就歪梳苗、白苗、须须苗、花苗、红线苗、青苗、红苗的服饰的样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苗族服饰样式苗族服饰苗族苗族女性服饰一、歪梳苗清镇市的歪梳苗主要聚居于流长苗族乡,以腰岩村最为集中。

歪梳苗的服饰和头饰十分有特色。

歪梳苗的头饰:少女和中年妇女一般蓄长发,将头发盘于头上,于脑后的左侧,用漂亮的刺绣发带束起,而右侧戴半月形状的木梳,所以叫歪梳苗。

当然,歪梳苗的头饰还有许多种类,比如定新式、陡箐式等。

因为这些头式对发量的要求很高,所以许多苗族女性会用假发或者黑色毛线来填充。

服饰:歪梳苗的服饰十分华美,少女和中年妇女的衣服和裙子都以大红色为主,她们视红色为吉祥色。

上衣无领,衣襟交叉相合,小布带固定,一般绣有凤凰、长寿菊等吉祥图案。

在她们上衣的衣襟、两袖、衣脚、肩部都有绣有花纹,这些花纹有水波纹、条纹、菱形纹等,颜色以黄、红、绿为主,色彩艳丽。

水波纹是歪梳苗服饰的常用花纹,其主要来源于水波和浪花的样子,因为他们的先民沿水而栖,其农耕文化离不开水,也崇拜河神和水神,所以歪梳苗族妇女服饰上的水波纹也反映了她们的历史、信仰、文化和生活。

歪梳苗女性下穿百褶长裙,长裙的中上部分为各色布拼接缝合而成,十分鲜艳华丽。

绣有花纹的单色布为裙摆,通常为红色或者黑色(一般根据年龄来选色),裙尾处饰以精致的银饰或者白色花布边。

她们系长方形绣花围腰,和布条作为装饰。

平时劳作时,通常穿简单黑色或蓝色布裙。

一般年轻的女性选择红色作为底色,而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一般则选用黑色或藏蓝色为服装的底色。

歪梳苗女性一般着绑腿,穿布鞋,喜用银饰作为装饰。

贵州省纳雍县歪梳苗服饰纹样的形式美

贵州省纳雍县歪梳苗服饰纹样的形式美

贵州省纳雍县歪梳苗服饰纹样的形式美作者:李奇菊龙雪来源:《丝绸》2017年第05期摘要:歪梳苗服饰纹样是歪梳苗妇女艺术思维和审美体验的物化形式,其实质是对现实和未来世界的一种精神寄托。

文章基于织金县官寨乡、黔西县高锦、纳雍县猪场湾子寨及其他几个歪梳苗聚居村庄的实地调研,从歪梳苗服饰纹样的类型、分布与形式美等角度进行分析,概括出歪梳苗服饰的地域性风格特征,以及服饰主体纹样特征、边缘纹样特征和服饰纹样的对称与均衡、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特征。

通过这些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研究,为歪梳苗服饰纹样的传承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歪梳苗;服饰;纹样;形式美;贵州中图分类号: TS941.11;K892.23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 10017003(2017)05007506引用页码: 051301Abstract: The clothing pattern of Waishu Miao nationality is a kind of materialized form of Waishu Miao women about artistic thinking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Its essence is a kind of spiritual sustenance to the reality and the future.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Guanzhai in Zhijin County, Gaojin in Qianxi County, Wanzi in Nayong County and several others congregate village of Waishu Miao nation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lothing patter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ype,distribution and formal aesthetics, summarizes the regional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othing,principal pattern, periphery pattern and formal aesthetics such as symmetry and balance, change and unity, rhythm and cadence. The study on the above art form with profound national culture background lay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inheritance of the clothing patt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modern design.Key words: Waishu Miao nationality; clothing; patterns; formal aesthetics; Guizhou歪梳苗是苗族的一个分支,大部分居住在贵州西北部的织金、黔西、金沙及纳雍等县;当地已婚妇女将发尾卡在雕花木梳上,以螺形挽于右耳后,汉称“歪梳苗”即源于此[1]。

歪梳苗家风情浓

歪梳苗家风情浓

歪梳苗家风情浓作者:罗钦来源:《乡村地理》2021年第03期到织金游玩的人通常都会做两件事:一是踏着青石板,沿着老街寻觅“人间烟火”,饱口福之欲;二是到有着“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穴”之称的织金洞景区打卡,饱眼福之幸。

其实,还有一个去处,那就是寻一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村子歇息。

离开织金洞风景区,沿着弯曲的公路向官寨乡下红岩码头方向驶去,扑面而来的,是连绵的青山。

这山顺着水流沿着乌江源百里画廊一字铺开,天朗气清时,宛若巨幅的山水画映入眼帘;若遇上雨天,缥缈的雾气便为山体罩上一层薄纱,更增添神秘的色彩。

驶出几公里,山对面的树丛中影影绰绰露出些土黄色的建筑,溶谷苗寨“跳”了出来,在连片的青山中显得独具一格。

在分岔路口,顺着干净的小路爬上坡,苗寨的寨门才完全显露出来。

溶谷苗寨位于织金县官寨乡北面,这里世代居住着一支苗族分支系“歪梳苗族”。

“歪梳”在苗语中是“漂亮、美丽”的意思,彰显了当地岩溶地貌发育奇秀之意。

溶谷苗寨的人爱美,虽说寨子里房舍形式大同小异,但溶谷人总能因地制宜,点缀上自家独特的符号:模仿溶洞内部结构,将大门变成“溶洞入口”;在门头上挂上火红的辣椒、饱满敦实的蒜头、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或是给簸箕描上图案,挂在墙上当作装饰……勤劳的溶谷人将各家门前、庭院后打扫干净,种上各色花木,应和着不同的季节肆意绽放,粉的桃花、樱桃花,嬌俏嫩白的梨花,道旁不知名的金色小花……无一不向你发出讯号:这个寨子的人们,都极其热爱生活。

溶谷苗寨的人善于钻研,一碗苞谷酒、一顿苞米饭、一锅苗家八块鸡、一份老腊肉……经溶谷人巧手妙烹后,总能准确抓住你的味蕾,让你大快朵颐。

溶谷苗寨的姑娘,一把木梳斜插在耳畔发髻上,简约又独特,颇有几分娇俏,和她们相处之后,近距离感受她们的蜡染技艺,更是感叹姑娘们的心灵手巧。

姑娘们提起当地蜡染,言语中满满的自豪感,“苗族蜡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贵州很多地方有蜡染,但我们织金苗族蜡染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有着‘世界上最精细的蜡染’和‘指尖上的芭蕾’的美誉。

彝族饮食文化调查问卷模板

彝族饮食文化调查问卷模板

彝族饮食文化调查问卷模板亲爱的参与者,感谢您参加本次有关彝族饮食文化的调查研究。

通过您的参与,我们将更好地了解彝族饮食文化的特点、传统和变化。

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以下问题。

1. 您是否是彝族人?- 是- 不是2. 您所在的地区是否有彝族人居住?- 是- 不是3. 您是否了解彝族饮食文化?- 是- 不是4. 在您所在的地区,是否有彝族饮食文化的餐馆或食品店?- 是- 不是5. 您是否曾尝试过彝族传统菜肴?- 是- 否6. 如果您曾尝试过彝族传统菜肴,请列举您曾品尝过的菜肴。

7. 您认为彝族饮食文化与其他民族饮食文化有何不同之处?8. 您认为彝族饮食文化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有何影响?9. 您是否认为现代生活方式对彝族饮食文化产生了影响?- 是- 否10. 如果您认为现代生活方式对彝族饮食文化产生了影响,请具体说明。

11. 您认为保护和传承彝族饮食文化的重要性是什么?12. 您认为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彝族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13. 您是否愿意与我们进一步讨论您在彝族饮食文化方面的经验和观点?- 是- 否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参与此次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推广彝族饮食文化。

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建议或意见,请在下面的空白处填写。

--------------------------------------------------------------------调查问卷填写说明:- 本调查问卷为匿名调查,您的个人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 请您如实填写问题,不要留空。

- 如有多个选项适用于您,请选择最符合您情况的选项。

- 如有需要,您可以在题目后的空白处填写补充说明。

感谢您的参与!。

民族传统文化调查实践报告

民族传统文化调查实践报告

民族传统文化调查实践报告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和忽视。

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民族的独特精神财富,对于民族认同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实践,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践过程和调查结果。

2.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有以下几点:•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情况;•探讨现代社会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重视程度;•收集并分析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做法和效果。

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民族传统文化调查:3.1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涵盖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传统文化的接触频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等方面的问题。

随机选择了500名受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3.2 实地调研我们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文化项目进行了实地调研。

比如,我们参观了当地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在博物馆了解了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的过程,并与传统技艺传承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4.1 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大多数受访者对民族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的认知。

其中,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熟知自己所属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对其有着较高的认同度。

然而,对于其他非自己所属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程度较低。

4.2 现代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尽管现代社会中存在一定的文化多元化,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整体上较低。

只有少数受访者表示对民族传统文化有较高的兴趣和认同,而更多的人对传统文化抱有漠然的态度。

4.3 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做法和效果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积极的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做法。

比如,一些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在当地得到了积极的传承和发展,从而保护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还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民众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和传承。

然而,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和挑战。

歪梳族民族文化的调查

歪梳族民族文化的调查

歪梳族(苗族)民族文化的调查介绍:苗族分很多种,有花苗,歪梳苗等;歪梳族只是苗族中的一种。

这次我们六盘水三下乡小分队调查的地方是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陡箐镇猴儿关苗族村。

一、历史:苗族是一个迁徙的民族,以前居住在中原地区,由于战争原因,逐渐迁往西南地区。

从前,男人靠打猎为生,女人种一些农作物。

苗族支系繁多,而且语言、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大多数苗族支系的命名,基本上是根据头饰、服饰,歪梳苗就是因妇女头上一侧戴有一把梳子而得名。

关于歪梳苗妇女头上戴梳子,有一个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苗族部落,首领叫阿严,妻子叫阿保。

他们生有二男二女,大儿子叫多将劳,小儿子叫多将眯,大女儿叫多彩劳,小女儿叫多彩眯。

有一年秋天,小女儿多彩眯独自一人到地里收粮食,天黑了都没回来。

首领阿严招集部落的人漫山遍野寻找,找了几天都没找到。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

一天,一位苗大哥路过一个小洞口,洞里传出一个女孩喊救命的声音。

苗大哥一个人不敢进洞里看,就到部落的寨门前告诉了守门的人。

看守寨门的人立即报告了首领。

首领招集部落里的男人,带上工具,来到洞口。

首领阿严叫了几声“多彩眯”。

洞里传出了多彩眯的声音:阿爹救我,我被一只金鸡困在洞里啦。

阿严急忙叫人进洞救他女儿。

人刚进去,金鸡就飞出来了。

阿严用弓箭把金鸡射了下来。

多彩眯出来看到金鸡已死,抱住金鸡痛哭。

父亲阿严感到奇怪,就问:你为何抱着金鸡哭。

多彩眯说:那天,我在地里收粮食,一头野猪突然从林中跑出冲向我,我就跑,可我哪里跑得过野猪,正在万分危急之际,这只金鸡从天而降,救了我,并把我带进了洞里。

金鸡对我很好,不肯放我回家,想上我在洞里陪它,可我实在想父母,就经常向洞外喊“救命”。

为了感谢金鸡的救命之恩,多彩眯就把金鸡抱回了家,并按金鸡的羽毛色彩绣了一套外衣和裙子,并模仿金鸡的鸡冠用木材做成了一把梳子,然后穿上绣的衣服裙子,把长发挽在头上,用梳子固定。

当她走出家门,她身上闪出一道金光,立即招来了寨子里的人围观。

彝族饮食文化调查问卷模板

彝族饮食文化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彝族独特的饮食文化,我们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对彝族饮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是:□ 男□ 女2. 您的年龄是:□ 18岁以下□ 18-25岁□ 26-35岁□ 36-45岁□ 46-55岁□ 56岁以上3. 您所在的地区是:□ 云南省□ 四川省□ 贵州省□ 其他地区4. 您所在的民族是:□ 彝族□ 汉族□ 其他民族二、饮食习惯与偏好5. 您家主要种植哪些农作物?□ 玉米□ 荞麦□ 大米□ 土豆□ 小麦□ 燕麦□ 其他(请说明:______)6. 您家主要饲养哪些牲畜?□ 猪□ 羊□ 牛□ 马□ 鸡□ 其他(请说明:______)7. 您家常用的调味料有哪些?□ 辣椒□ 木姜子□ 花椒□ 盐巴□ 其他(请说明:______)8. 您喜欢哪些彝族传统美食?□ 砣砣肉□ 酸菜汤□ 荞麦饼□ 米饭□ 玉米饭□ 其他(请说明:______)9. 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常食用以下食物?□ 玉米□ 荞麦□ 大米□ 土豆□ 小麦□ 燕麦□ 猪肉□ 羊肉□ 牛肉□ 鸡肉□ 野味□ 其他(请说明:______)三、饮食礼仪与文化传承10. 您家在用餐时,是否讲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 是□ 否11. 您家在招待客人时,是否优先敬客人或长辈?□ 是□ 否12. 您家在饮酒时,是否采用“转转酒”的方式?□ 是□ 否13. 您认为彝族饮食文化在哪些方面具有独特性?□ 食材丰富□ 调味独特□ 烹饪方法多样□ 饮食礼仪□ 其他(请说明:______)14. 您认为彝族饮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 现代化冲击□ 人口流动□ 传统技艺流失□ 其他(请说明:______)15. 您认为如何保护和传承彝族饮食文化?□ 加强传统技艺培训□ 推广彝族特色美食□ 举办彝族饮食文化节□ 其他(请说明:______)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祝您生活愉快!问卷填写完毕后,。

民族文化调研报告

民族文化调研报告

民族文化调研报告民族文化调研报告在进行本次调研中,我们选择了某少数民族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了解他们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宗教信仰以及语言习俗等方面来展开调研工作。

在对该民族群体的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后,我们发现他们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

他们通过传统的民族舞蹈、音乐和手工艺品,展示了自己的独特审美观和生活方式。

他们的艺术形式富有活力和热情,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同时,他们的手工艺品展示了他们对细节的极端关注和精湛的手艺,反映了他们对美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宗教信仰方面,该民族群体主要信奉某特定的宗教。

他们通过宗教活动和仪式来感受和体验神灵的存在和力量。

宗教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精神层面给予他们信念和力量,还在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方面对他们产生指导作用。

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注意到他们对宗教的敬畏和对信仰的虔诚,这是他们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此外,该民族群体还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习俗。

这种语言是他们代代相传的重要资产,通过语言交流,他们掌握了民族文化和知识的精髓。

习俗方面,他们的社会生活充满了独特的传统仪式和庆祝活动。

这些仪式和庆祝活动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尊重。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和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和交流。

总之,本次调研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该少数民族群体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宗教信仰以及语言习俗。

通过对其文化的了解,我们认识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我们应该努力保护和传承各个民族的文化,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和交流,为构建和谐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

彝族传统刺绣文化问卷调查报告

彝族传统刺绣文化问卷调查报告

彝族传统刺绣文化问卷调查报告摘要: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多数同学对于彝族传统刺绣文化并不是非常了解。

并且多数同学对于家乡能拥有如此精美的刺绣文化都由衷打心底的热爱和自豪。

但从中也反映出了当下社会的普遍问题——有心无力。

现代文明的冲击、外来文化的影响,加之市场经济下的浮躁的社会风气,使人们接触传统文化的良好途径越来越少。

此外,从孩子们了解彝族刺绣文化的途径来说,明显是多从教科书中了解较多,网络等虽能了解但由于其知识面驳杂、宽广,反而了解不多。

由此可知,我国虽对传统文化有所宣传,但明显力度不够、方式不够有效。

同时,从传统文化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一现象,我们可以意识到我们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太弱,是传统文化的低位堪忧。

关键词:彝族刺绣近年来,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出现了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民族传统是文化的精粹,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 ;时过境迁,国际化的社会里传统民俗和文化被淘汰是很正常的。

景东作为云南省的六个纯彝族自治县之一,为了了解学生对彝族传统文化的看法,我们做了如下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1.调查时间 2021.10.15-2021.10.202.问卷调查对象:五年级(2)班学生3. 问卷调查过程: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回收 65 份,其中男生 37人,女生 28人。

1.调查方式:由于学生年龄一般是十到十一岁之间,在小学属于高年级阶段,因此,在做调查时,我采取的是问卷调查的方法。

二、调查内容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我校学生对彝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对彝族刺绣文化未来发展的态度,通过统计分析数据和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完成了此次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你知道彝族刺绣都有哪些图案吗?你有兴趣参与到少数民族文化的活动中吗?据统计数据可知,有 90%以上的学生认为中保护民族文化很重要,有16%的学生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当下中国有一些作用,有90%的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只有10%的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未来发展持忧虑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歪梳族(苗族)民族文化的调查
介绍:苗族分很多种,有花苗,歪梳苗等;歪梳族只是苗族中的一种。

这次我们六盘水三下乡小分队调查的地方是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陡箐镇猴儿关苗族村。

一、历史:
苗族是一个迁徙的民族,以前居住在中原地区,由于战争原因,逐渐迁往西南地区。

从前,男人靠打猎为生,女人种一些农作物。

苗族支系繁多,而且语言、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大多数苗族支系的命名,基本上是根据头饰、服饰,歪梳苗就是因妇女头上一侧戴有一把梳子而得名。

关于歪梳苗妇女头上戴梳子,有一个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苗族部落,首领叫阿严,妻子叫阿保。

他们生有二男二女,大儿子叫多将劳,小儿子叫多将眯,大女儿叫多彩劳,小女儿叫多彩眯。

有一年秋天,小女儿多彩眯独自一人到地里收粮食,天黑了都没回来。

首领阿严招集部落的人漫山遍野寻找,找了几天都没找到。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

一天,一位苗大哥路过一个小洞口,洞里传出一个女孩喊救命的声音。

苗大哥一个人不敢进洞里看,就到部落的寨门前告诉了守门的人。

看守寨门的人立即报告了首领。

首领招集部落里的男人,带上工具,来到洞口。

首领阿严叫了几声“多彩眯”。

洞里传出了多彩眯的声音:阿爹救我,我被一只金鸡困在洞里啦。

阿严急忙叫人进洞救他女儿。

人刚进去,金鸡
就飞出来了。

阿严用弓箭把金鸡射了下来。

多彩眯出来看到金鸡已死,抱住金鸡痛哭。

父亲阿严感到奇怪,就问:你为何抱着金鸡哭。

多彩眯说:那天,我在地里收粮食,一头野猪突然从林中跑出冲向我,我就跑,可我哪里跑得过野猪,正在万分危急之际,这只金鸡从天而降,救了我,并把我带进了洞里。

金鸡对我很好,不肯放我回家,想上我在洞里陪它,可我实在想父母,就经常向洞外喊“救命”。

为了感谢金鸡的救命之恩,多彩眯就把金鸡抱回了家,并按金鸡的羽毛色彩绣了一套外衣和裙子,并模仿金鸡的鸡冠用木材做成了一把梳子,然后穿上绣的衣服裙子,把长发挽在头上,用梳子固定。

当她走出家门,她身上闪出一道金光,立即招来了寨子里的人围观。

真是太漂亮了,人们发出了赞美,特别是妇女们,羡慕极了,纷纷仿照她做起了衣服裙子梳子,挽起头发。

从此,这支苗族就有了自己的头饰和服饰,代代相传,至今没改变,并得名歪梳苗。

歪梳苗的后人把男人叫阿严,女人叫阿保。

大儿子叫多将劳,小儿子叫多将眯,大女儿叫多彩劳,小女儿叫多彩眯。

歪梳苗称老虎为虎爷爷的传说:
传说有一天,歪梳苗首领阿严带着一帮人打猎归来,经过一片森林,林中突然跳出一只大老虎,把大家吓呆了。

这时阿严不慌不忙,他拿出自己打的最好的一只猎物,慢慢走到老虎面前,双手
把猎物伸到老虎嘴边,说了一声“阿哟”请用吧(歪梳苗语“阿哟”是爷爷的意思)。

老虎就这样把阿严手上的猎物叼走了。

大家才平安回家。

原来,苗族很孝敬老人,不管老人在世或过世了多少年,总是把先打回来的猎物或种出来的最好的东西先给老人享用,然后自己才可以吃。

所以当阿严一伙遇到老虎时,他想到可能是死去的老人变成老虎来向他们要吃的,他也就想到把最好的猎物给了老虎,大家才化险为夷。

之后,歪梳苗就把老虎称做“阿哟找”,“阿哟找”汉语的意思就是虎爷爷。

二、信仰:
(1)歪梳族人信仰基督教,他们信仰基督教有一百多年历史;(2)他们和其他基督教教徒一样很虔诚:天天学习《圣经》、《赞美诗》等,每天吃饭前都会虔诚的祷告(祷告的内容是关于品行道德等美好行为),还有做礼拜。

(3)他们拥有生命树,生命树会结出生命果:每颗生命树代表一个人,生命果代表美好的事物和品德,如忍耐、节制、仁爱、善良、温柔、和平、恩慈,喜乐。

三、节日文化(农历):
基本上每个月都有一天是节日,食物基本上都是按季节性的,每个季节有什么吃什么。

腊月(正月):他们在过年(春节)的时候,会杀鸡,宰猪,打糍粑,十分喜庆和热闹。

但是不太流行唱歌(花苗流行唱歌)。

三月三:在三月的时候,她们会用这个时候地里野生的一种植物来与面粉混合做成她们特有的茅香粑,类似汉族的青团。

四月八:在四月的时候,山上会有一种穗状花的开放,歪梳族人民把这种小花叫做染饭花,用染饭花染色做成的饭叫做染花饭,染花饭有很多层,每一层的颜色都不一样。

做这种精致而又美味的饭是他们每家每户四月的必须事件。

五月五:与汉族相比,她们的端午节过得比较随意,并且她们在端午节的时候是不吃粽子的。

七月半:与贵州大部分地方一样,在七月半的时候她们会烧一些纸钱或者纸元宝给仙逝的老人,做一顿丰盛的饭来供奉祖先,并且一家人在一起吃饭。

八月十五;在中秋节这天,她们会像汉族一样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分享一顿丰盛的晚餐,吃月饼和赏月,尽情的享受天伦之乐。

九月九:在九月九的时候,刚好是秋收的季节,她们会用刚刚收获的粮食来打糍粑(用糯米),用来庆祝粮食的丰收。

四、服饰及象征意义:
(一)构成:
1、头饰是用毛线缠绕而成的发髻,在右侧面别有一把具有民族特色的梳子。

2、衣服由上衣、围腰(吊在脖子上)和裙子构成;上衣图案比较随意,喜欢什么花纹就做什么花纹(由机器制作),裙子有很
多褶皱,裙子上的花纹用手工刺绣;围腰上有很多精美的刺绣图案。

3、背扇:用来背孩子,精美的刺绣图案让她看起来很特别,边上有很多精美的手工吊饰。

4、他们的民族服装一般只有节庆日,领导视察,表演民族特色舞蹈时才穿,平日里基本不穿(主要是因为不方便);女孩子结婚时穿的衣服与平日里不同,但是婚前与婚后的着装基本一样,没有太大的差别,男装较简单。

裙子:
围腰:
上衣和发饰:
男装:
(二)、意义:梳子(歪梳):歪梳民族的象征;房子下面的牛角:代表凤凰尾巴。

五、民族画:
(1)民族画来源并不是记录历史,而是为了美化;
(2)从1993年起出现农民画,村里有三百多人,有大约百分之四十五的人进行农民画创作,村民大约从十五六岁开始学习农民画,有专业的培训。

民族画中以凤凰为题材的较多,其次就是歪梳民族日常生活较多,如节日欢庆,日常农作,小孩日常嬉戏玩闹等;(3)农民画有专门的展览馆、展示厅进行画展展示,里面陈列有画画的工具,蜡染,刺绣农民画;一位老师傅创作一张A3纸大小的蜡染需7—10天,所用工具自己做,颜料为蜂蜜与白蜡混合制作而成,画布要经过要个挑选,挑选出来的画布成为虎绸。

六、婚俗:
他们结婚时也并没有什么太特别的婚俗,主要是要穿民族结婚的服装。

七、民族同化的影响:
以前女子小时候用毛线缠绕头(头发短),长大后头发长时直接用头发来挽着缠绕在头上;现在不似从前,基本被汉化,女孩子想怎么挽头发就怎么挽。

以前每个人都有很多套民族服装,现在基
本上一人只有一套;村里现在的年轻人出去闯或者读书,不经常在家,有很多民族传统已经不知道了,倒是对汉族的一些节日比较熟悉。

八、日常生活娱乐活动:
村里修有文化广场,中间有歪梳族民族的标志性图标—歪梳,广场的墙壁上还有民族画,还有一些凉亭和凳子;平日里村民们可以在这里唠家常,跳广场舞和表演他们的民族舞蹈及吹芦笙等。

- 1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