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青岛版)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知识要点归纳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知识要点归纳

五年级科学知识要点归纳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第1课病毒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生命活动迹象。

3、病毒个体及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4、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以把病毒分为三类:①动物病毒—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内—乙肝病毒②植物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番茄花叶病毒③细菌病毒(或噬菌体)—寄生在细菌细胞内—大肠杆菌噬菌体第2课细菌1、在(土壤、空气、水以及动植物的身体内外),都可以找到细菌。

2、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3、按照形状不同可以把细菌分为三类:①球菌—呈现球形—链球菌、葡萄球菌②杆菌——杆状或类似杆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③螺旋菌—呈现螺旋形—幽门螺旋菌4、细菌与人类关系是怎样的?①食品发酵、②生产沼气、③增加土壤肥力、④使人患病、⑤生物制药第3课食用菌1、常见的食用菌有:蘑菇、银耳、灵芝、猴头、木耳等。

2、蘑菇由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和地下菌丝组成,适宜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生长。

3、蘑菇的种类很多,其中包括不少有毒的蘑菇,不认识的蘑菇千万不要吃。

第二单元认识自己第4课我们的身体1、我们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这四个部分。

2、人的皮肤下面有肌肉和骨骼,胸腹部由心、肺、肝、脾肾、胃、肠等器官。

3、人体是一台复杂的机器,身体的个部分和器官各负其责,相互密切配合,保持着高度的协调性,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5课我们的营养1、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淀粉遇到碘会变(蓝)色。

这是检验含不含淀粉的一般方法。

3、科学的饮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搭配食物要注意营养的均衡,要克服偏食的坏毛病。

第6课食物到哪里去了1、人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胆、胰等。

青岛版(六三制)科学五年级上册 9热传导

青岛版(六三制)科学五年级上册 9热传导
第三单元 热的传递
9.热传导
一、热传导 把金属勺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勺柄变热。这是为什么呢?
一、热传导 将热水倒入不锈钢杯子,用手摸不锈钢杯子的外壁会感到热。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热传导
热从热水传到勺口又传到勺柄
水的热量传给了杯子
二、热传导的方向 热会如何传导?
热传导具有一定方向性,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低的一端,或 通过接触从一个高温物体传递给一个低温物体。热传导的方向与物体的体积、 质量等无关。
铁锅传热快。说明材料差异是影响热传导快慢的因素之一。 另外,温度差异也是影响热传导快慢的因素。
五、实验探究 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的?
右左
能量 热传导
中心部位 会 较高
较低
2
6
1
3
1
6
热可以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并且热传导具有方向性,在铜丝上双向传导。
二、热传导的方向 如果这两个物体彼此分离,热还会传导吗?
热传导是热在固体中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需要物体间直接接触。
三、热传导熨斗熨衣服
热是一种能量,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很多方便,我们要正确使用这一能量。生活中要防止烫伤。
四、热传导的影响因素 日常生活中做饭时,常用石锅还是铁锅?为什么?

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

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光1课认识光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有自然光,如:太阳光、萤火虫光、水母光、闪电光等;人造光,如:电灯光、电焊光、霓虹灯光、激光等。

月球、地球、镜子不会发光,不是光源。

2、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方法(方案):①2000年前墨子及其弟子用小孔成像的实验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激光笔、手电筒等打开就会发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③用直纸筒能够看见点燃的蜡烛,用弯纸筒不能看见点燃的蜡烛。

④当三个纸板上的小孔和手电光在一条直线时,能在后面的纸屏上看到手电筒的光点。

3、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光给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坏处。

好处:光能够照明、取暖、发电等,光有能量。

坏处:使用不当会造成伤害,如光污染。

4、光污染一般分为白亮污染、彩光污染、人工白昼三类。

5、怎样防止光污染?①夜间要注意控制照明亮度。

②减少使用反光的建筑材料。

③晚上行车尽量使用近光灯。

2课光的反射1、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传播方向发生变化。

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到空气中。

一般物体都能反射光。

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使我们看到物体。

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2、怎样看到自己的后脑勺?用两个平面镜,一个放在后边,一个放在前边。

调整角度,让后脑勺的光反射到后面的镜子上,再反射到前面的镜子上,最后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能看到后脑勺了。

3、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穿衣镜、后视镜、潜望镜、万花筒、弯道的反光镜、医生的额头镜等。

3课潜望镜的秘密1、潜望镜为什么能从低处看到高处的景物?潜望镜有上、下两面倾斜45度的平面镜。

地面上高处景物的光反射到上面的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的平面镜上,最后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所以我们在低处就能看到高处的景物了。

2、地下掩蔽工事、潜水艇用到潜望镜。

4课彩虹的秘密1、三棱镜能够把阳光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彩色光带。

2、彩虹是怎样形成的?雨后,空气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彩虹。

(完整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1.地球的结构好像鸡蛋一样,蛋壳相当于(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

2.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3. 位于地表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

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

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4. 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5.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6.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信息。

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7. 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岩层断裂)。

8.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9.模拟火山成因实验,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壳)。

10.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地球内部的运动)、(自然力量)、(人的力量)等。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流水声是由(水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2.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任何声音都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

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

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

鼓膜是椭圆形的、透明的薄膜。

内耳由(耳蜗)等构成。

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5.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6.正常人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2021年12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2021年12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光1、我们看到的光,有的是物体自身发出的,如太阳光、灯光。

自已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有的光是物体反射的,如月光。

2、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利用光可以照明、取暖、发电等。

光具有能量。

3、2000多年前,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光从空气射向镜子表面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有一部分光又回到空气中,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5、在什么条件下能看到物体? .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眼睛,就能使我们看到物体。

6、找一找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1)镜子。

由于光的反射,镜子可以把接收到的光反射过来,这样人就可以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样子。

(2)汽车的后视镜也运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汽车后视镜作出凹面,后面的景物反射回人眼时就缩小了,因此可以在很小的镜面中看到后面的大面积景物。

(3)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回归反光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所以标牌上的字特别醒目。

7、潜望镜是在潜水艇或地下掩蔽工事里观察水面或地面以上情况所用的光学仪器。

8、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设计制作的。

9、太阳光是由多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

当太阳光入射透明物体时,每种单色光按照自己的角度射出,会与其他颜色的光发生偏离,产生彩色光带。

10、太阳光中包含不同颜色的光。

雨后,阳光照射在空中的小水珠上,这些小水珠把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形成彩虹。

第二单元水循环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

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

2、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

3、在温度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物体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4、雨来自云。

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知识点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知识点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知识点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青岛版)在五年级上册的科学学习中,我们探索了许多有趣且重要的知识领域,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精彩的内容吧。

第一单元光光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单元让我们对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知道了光源的定义,能够自行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就是光源,像太阳、燃烧的蜡烛、点亮的灯泡等都是光源,而月亮就不是光源,因为它只是反射了太阳的光。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比如,我们在黑暗的房间里打开手电筒,能看到笔直的光柱,这就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一个例子。

小孔成像也是光沿直线传播的有力证明。

光遇到不同介质的交界面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折射。

比如把一根筷子插入水中,看起来筷子好像“折断”了,这就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而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反射回来,镜子就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影像。

还有颜色的秘密,我们了解到物体呈现不同颜色是因为它们对不同颜色的光吸收和反射情况不同。

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则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第二单元水循环水在地球上不断地循环,这个过程对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

蒸发是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水在受热的情况下会变成水蒸气,从液态变成气态。

比如,晒衣服的时候,水分会慢慢蒸发,衣服就会变干。

凝结则是相反的过程,水蒸气遇冷会变成小水珠。

秋天的早晨,我们经常能在草叶上看到晶莹的露珠,这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形成的。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到一定程度,无法被空气托住时,就会降落到地面。

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包括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是最重要的循环,它让地球上的水资源得到了重新分配和补充。

第三单元热的传递热传递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个单元我们探究了热传递的方式。

热传导是通过直接接触来传递热量的。

比如,用金属勺子的一端放在热水里,过一会儿,另一端就会变热,这就是热通过勺子传导过来的。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知识点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知识点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知识点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青岛版)在五年级上册的科学学习中,我们将探索许多有趣且重要的知识领域。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星球。

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 51 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占 71%,陆地面积约占 29%。

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约为 17 千米。

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厚度约为2865 千米。

地核则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的。

地球上的地形多种多样,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和盆地等。

山脉是地壳板块运动形成的,比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

火山喷发时,会喷出岩浆、火山灰和气体。

地震则是由于地壳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

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当物体振动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需要通过介质,比如空气、水、固体等。

在真空中,声音无法传播。

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它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

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它取决于物体振动的幅度。

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这使得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的声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控制声音,减少噪音对我们的危害。

比如,在图书馆要保持安静,在道路旁设置隔音屏障等。

第三单元:秋冬星空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会看到无数闪烁的星星。

在秋冬季节,有一些显著的星座。

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一个非常明显的星座,它的形状像一个“W”。

猎户座是冬季星空中最引人注目的星座之一,它有三颗亮星组成了猎户的腰带。

通过观察星星的位置和亮度变化,我们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宇宙的奥秘。

小学五年级科学(青岛版)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

小学五年级科学(青岛版)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复习资料
12课秋季星空
1、星座: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2、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3、秋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仙后座和大熊座。

4、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

这个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或“W”形。

5、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

大熊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

6、观察星空时的注意事项:
(1)为了更好的观察星座,我们要利用观星箱,开始观察后观星箱的位置不能变动。

(2)确定观察的目标后,要选择在视野比较开阔的地带进行观察。

(3)观察要长期坚持进行。

(4)对每次的观察结果都要及时做好记录。

7、北斗七星与季节的关系: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13课冬季星空
1、代表星座:猎户座,冬季上半夜的南天,在“猎人”的两个肩膀,左脚、右腿部位,有四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腰带部位有三颗比较亮的星,斜排成一排,这七颗星是识别猎户座的明显标志。

2、著名恒星:冬季星空,从猎户座“猎人”腰部的三颗亮星向东南方向看去,全天最亮的恒星就是天狼星。

位于大犬座,距离我们只有8.6光年。

单元提示:
1、会根据季节画出北斗七星。

2、能画出仙后座的5颗亮星所组成的M或W形。

3、会画猎户座中7颗亮星所组成的明显标志。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详细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详细版)

第一单元知识点1.地球的结构好像鸡蛋一样,蛋壳相当于(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

2.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好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地壳下面是地幔,内部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固态物质。

地幔下面是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主要由铁镍组成。

4.制作地球模型的实验中,用到的材料是:各种颜色的橡皮泥。

5.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

地震波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6.模拟火山成因实验,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壳)。

7.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岩浆就像烧融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火山爆发时有时会伴随地震的发生。

8.火山爆发后形成金刚石等珍贵矿产,地热资源;但岩浆造成树木、房屋损毁;说明火山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

9.活火山;指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发生喷发活动的火山。

这类火山正处于活动的旺盛时期。

如爪哇岛上的梅拉皮火山;死火山指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有史以来一直未活动过的火山。

此类火山已丧失了活动能力。

有的火山仍保持着完整的火山形态,有的则已遭受风化侵蚀,只剩下残缺不全的火山遗迹。

休眠火山:指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

此类火山都保存有完好的火山锥形态,仍具有火山活动能力,或尚不能断定其已丧失火山活动能力。

如我国长白山天池。

10.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

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

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震。

11.地震成因模拟实验中,筷子——地壳的岩层;筷子被用力弯曲——挤压产生褶皱;当筷子承受不了所用的力时就会突然断裂——地震。

五四制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知识梳理

五四制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知识归纳1.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2.17世纪时,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有一次从树皮上切了一片软木簿片,放在自制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了一格一格的小空间,就以细胞命名。

事实上,他现察到的细胞早已死亡,仅能看到残存的植物细胞壁。

3.细胞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发现的。

4.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

5.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也就是说洋葱表皮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

6.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

人体或动物体的多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植物细胞除这些结构外还有细胞壁,细胞壁有保护细胞内部、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7.有孔虫是单细胞生物, 5亿多年前就产生在海洋中,至今种类繁多。

8.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叫做变异。

9.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10.右图所示,五个狗狗的外貌、体型、毛色等和狗妈妈相同,这种现象是遗传,五个狗狗的大小不相同,这种现象是变异。

11.遗传和变异谚语举例。

遗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其父必有其子;虎父无犬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变异:龙生九子,九子各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鸡窝里飞出金凤凰;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12.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叫作化石。

我国许多地方发现了恐龙及其他生物的化石。

13.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历史以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对于科学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恐龙蛋化石告诉我们恐龙是卵生的,有些恐龙体型巨大。

根据恐龙足迹化石,我们可以了解恐龙的体重、长度、行进速度等信息,根据恐龙牙齿化石或粪便化石,可以知道恐龙的食性;根据水杉化石,我们可以了解水杉的形态和生活环境等。

14.灭绝的生物与当今某些生物在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有相似之处,说明现在的生物与远古生物有一定的联系,由此可以推断当今生物是由古生物进化而来的。

2021秋六三制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热的传递》知识点整理

2021秋六三制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热的传递》知识点整理

2021秋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热的传递》1.热是一种能量,可以沿着物体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传导。

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1).拿开灯帽,放在一边。

(2)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酒精灯。

(3)用外焰加热。

(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盖灭后打开,再盖上。

3.使用酒精灯要注意什么呢?(1)酒精注入灯壶,要用小漏斗作引导,绝对禁止向正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2)灯壶内酒精量不应超过灯壶的2/3,不应少于灯壶的1/4。

(3)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4)必须用灯帽盖火,不能用嘴去吹。

(不使用时一定要盖住灯帽,防止酒精挥发)。

(5)万一酒精灯被碰倒,酒精溢出后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冷静处理,迅速用湿抹布盖灭或撒砂土。

4.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1)煎鸡蛋时总是先熟一面,翻面后再熟另一面。

(2)用暖水袋热敷。

(3)用金属来做锅是为了利用铁的热传导。

(4)用塑料来做锅把是为了防止热传导以达到对手的保护作用。

(5)一端插在火炉中的金属棍的另一端会有灼热感。

(6)防止热传递:保温瓶。

(7)利用热传递:量体温是热传导。

5.影响热传导快慢的因素:材料、温差、距离、物体的厚度、接触面的大小等。

6.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

这样传递热的方式叫作对流。

7.暖气片是如何让整间屋子都变热的?靠近暖气片的空气先热,上升,周围比较冷的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又受热上升,这样,整个屋子的空气在不断的流动过程中逐渐变暖。

原来热在气体中也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8.热在液体和气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

9.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空气传递热的主要方式是对流。

造成对流的原因是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周围较冷的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程指南: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程指南: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程指南:青岛版引言本课程指南旨在为五年级上册的科学教学提供清晰的方向和详细的指导。

本指南依据青岛版教材,覆盖了课程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一、课程目标1. 理解并掌握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科学原理。

2. 培养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发展科学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二、课程内容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 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

3. 分子与原子的结构。

第二单元:力的作用1. 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

2. 重力、弹力、摩擦力。

3.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

第三单元:光与视觉1. 光的传播与反射。

2. 光的折射与透镜。

3. 人的视觉机制。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1. 生物的分类与特征。

2. 生物的生态系统。

3. 生物的遗传与进化。

第五单元: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结构与地质变迁。

2. 天气与气候。

3. 宇宙的构成与探索。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现象,增强实践能力。

2. 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研究问题,发展科学思维。

3. 信息技术融合: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四、评价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作业等。

2. 单元测试:每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学业成绩。

五、课程资源1. 教材: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2. 实验材料:实验室常用器材和材料。

3. 网络资源:科学教育网站、在线视频等。

六、教学计划具体的教学计划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科学知识,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

新改版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梳理

新改版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梳理

全册六三制精编版目录第一单元光基础知识梳理 (3)常考简答背记 (6)第二单元水循环基础知识梳理 (7)常考简答背记 (9)第三单元热的传递基础知识梳理 (10)常考简答背记 (13)第四单元地球和地表基础知识梳理 (13)常考简答背记 (18)第五单元材料的性能基础知识梳理 (19)常考简答背记 (22)第六单元创新和发明基础知识梳理 (23)常考简答背记 (26)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光基础知识梳理第1课认识光1.初升的太阳、多彩的霓虹、斑斓的渔火·····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

2.有些物体自身发光,如太阳、正在发光的台灯等。

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3.有些物体自身不发光,如月球、镜子等,这些物体不是光源。

4.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和人造光源(正在发光的台灯)。

5.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6.不要用激光笔照射他人和自己的眼睛。

7.光可以照明、取暖、发电等。

如“浴霸”取暖、光伏发电、用激光做手术、灯光照明等。

光具有能量。

8.如果利用不当,光就会对人造成伤害。

如玻璃幕墙会造成光污染,电焊弧光会灼伤眼睛等。

9.光污染一般分为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三类。

10.防治光污染的方法:夜间要注意控制照明亮度,合理选择灯具,在灯具上加遮光罩;减少使用反光的建筑材料等。

11.2000多年前,墨子和他的弟子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有文献记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2.小孔成像的原理: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烛焰上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烛焰下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就形成了相对于烛焰倒立的像。

13.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第2课光的反射1.“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诗句中水里的人和云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2.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传播方向发生变化,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到空气中。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第课《热对流》(同步课件)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第课《热对流》(同步课件)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第课《热对流》(同步课件)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热对流是小学科学第三单元中的重要概念。

在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中,学生将学习热对流的基本原理、实验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热对流的概念以及与其相关的实例和应用。

热对流是热在流体中传播的一种方式。

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而不包括固体。

热对流发生的前提是有温度差异存在,即存在着冷热之分。

当一个物体的一部分受热,温度升高,物体的密度减小,因此物体会上升。

而另一个物体的一部分被冷却,温度降低,物体的密度增大,因此物体会下沉。

这种上升下沉的流动就是热对流,它是由温度差异引起的。

热对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例如,我们烧开水时,水壶底部的水受热,温度升高,密度减小,从而形成上流。

同时,水壶顶部的水被冷却,温度降低,密度增大,自然形成下沉。

这样,热量就可以通过热对流在水中传递。

类似地,我们在热水中放入冷水会发现,冷水下沉,热水上升,形成了对流现象。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热对流还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地球上的海洋和大气中的热对流使得气候分布不均匀,产生了各种天气现象。

海洋中的热对流形成洋流,使得寒冷的水流向赤道附近,而温暖的水则向极地流动,从而调节了地球的气候。

同时,大气中的热对流形成了气流,给我们带来了风。

要进一步理解热对流,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一个常见的实验是热气球实验。

我们可以利用火烤一个气球,使气球内部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从而形成一个向上的力。

这个向上的力会克服气球的重力,使得气球上升。

这个实验不仅让我们亲眼见证了热对流的产生,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空气的性质以及它对气球的浮力的影响。

除了热气球实验,我们还可以利用水来进行简单的热对流实验。

我们可以准备两个烧杯,一个装满冷水,另一个装满热水。

我们在冷水中加入几滴颜色鲜艳的染料,然后用热水慢慢地倒入冷水烧杯中。

我们会观察到染料颜色向上升并循环流动的现象。

这是因为在热水倒入冷水的过程中,冷水受热,上升,而热水则向下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复习资料
12课秋季星空
1、星座: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2、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3、秋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仙后座和大熊座。

4、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

这个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或“W”形。

5、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

大熊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

6、观察星空时的注意事项:
(1)为了更好的观察星座,我们要利用观星箱,开始观察后观星箱的位置不能变动。

(2)确定观察的目标后,要选择在视野比较开阔的地带进行观察。

(3)观察要长期坚持进行。

(4)对每次的观察结果都要及时做好记录。

7、北斗七星与季节的关系: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13课冬季星空
1、代表星座:猎户座,冬季上半夜的南天,在“猎人”的两个肩膀,左脚、右腿部位,有四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腰带部位有三颗比较亮的星,斜排成一排,这七颗星是识别猎户座的明显标志。

2、著名恒星:冬季星空,从猎户座“猎人”腰部的三颗亮星向东南方向看去,全天最亮的恒星就是天狼星。

位于大犬座,距离我们只有8.6光年。

单元提示:
1、会根据季节画出北斗七星。

2、能画出仙后座的5颗亮星所组成的M或W形。

3、会画猎户座中7颗亮星所组成的明显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