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 第二章常用公务文书
合集下载
应用文写作第二章 行政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第二章 行政公文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db9713d0cc22bcd126ff0cd9.png)
(三)意见的结构及写法 1.标题和主送机关 2.正文
第二节 指挥类公文
五、意见 六、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各级党政机关、 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召开比较 重要会议时使用的一种公务文书。 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的宗旨和要 求写成的,要准确地反映会议的 主要内容、指导思想、主要结论 等。
第二节 指挥类公文
五、意见 六、会议纪要
决议一般分为公布性决议、 批准性决议和阐述性决议三种类 型。
第二节 指挥类公文
一、命令(令) 二、决定 三、决议 四、批复
批复是上级机关用来答复下 级机关请示事项的下行公文。批 复具有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请 示事项的专指性,下级有请示, 上级才有批复。而且针对性极强, 下级机关请示什么上级机关就答 复什么。
最主要的载体,从某种程度上来 说,公文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延续 和补充。
三、行政公文的种类
四、行政公文的作用
第一节 行政公文写作概述
一、行政公文的概念 二、行政公文的特点 三、行政公文的种类
(一)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政治 性和可靠性
(二)法定的权威性和简洁的 实用性
(三)特定的效用性和明确的 定向性
四、行政公文的作用
第二节 指挥类公文
一、命令(令) 二、决定 三、决议 四、批复
命令(令)是法定的行政公 文的一个文种,是应用文写作的 重要文体之一。命令(令)是国 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指 挥性和强制性的公文。
第二节 指挥类公文
一、命令(令) 二、决定 三、决议 四、批复
它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 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 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 及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 决定。命令必须严肃审慎,不能 滥用,错用。
目录 第一节 行政公文写作概述
第二节 指挥类公文
五、意见 六、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各级党政机关、 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召开比较 重要会议时使用的一种公务文书。 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的宗旨和要 求写成的,要准确地反映会议的 主要内容、指导思想、主要结论 等。
第二节 指挥类公文
五、意见 六、会议纪要
决议一般分为公布性决议、 批准性决议和阐述性决议三种类 型。
第二节 指挥类公文
一、命令(令) 二、决定 三、决议 四、批复
批复是上级机关用来答复下 级机关请示事项的下行公文。批 复具有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请 示事项的专指性,下级有请示, 上级才有批复。而且针对性极强, 下级机关请示什么上级机关就答 复什么。
最主要的载体,从某种程度上来 说,公文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延续 和补充。
三、行政公文的种类
四、行政公文的作用
第一节 行政公文写作概述
一、行政公文的概念 二、行政公文的特点 三、行政公文的种类
(一)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政治 性和可靠性
(二)法定的权威性和简洁的 实用性
(三)特定的效用性和明确的 定向性
四、行政公文的作用
第二节 指挥类公文
一、命令(令) 二、决定 三、决议 四、批复
命令(令)是法定的行政公 文的一个文种,是应用文写作的 重要文体之一。命令(令)是国 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指 挥性和强制性的公文。
第二节 指挥类公文
一、命令(令) 二、决定 三、决议 四、批复
它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 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 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 及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 决定。命令必须严肃审慎,不能 滥用,错用。
目录 第一节 行政公文写作概述
应用文写作(第二章 公文概述)
![应用文写作(第二章 公文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5ac404c6c175f0e7cd1377a.png)
常见的公文标题形式主要有三种:
①标准式标题,即由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 例如,《国务院关于开展全国物价大检查的通知》。
②双项式标题,即由发文机关和文种(省事由),或由事由和文 种(省发文机关)两部分组成。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省事由)、
《关于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的意见》(省发文机关)。
③转文式标题,即由发文机关、被批转(或转发、发布、印发) 的文件的标题和文种组成。 例如,《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 等。
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 标点符号。注意不要重复出现介词“关于”,诸如 “关于…… 关于…… ”之类,都是错误的。
标题可用单行或多行居中书写。分行时,标题中 的人名、地名、数量词、专有名词、词组不得拆开分 为两行,以免产生歧义。
博市政办发〔20××〕27号
关于印发博乐—市2100—6年创建中国优
秀旅游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
公文标题
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编 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 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 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 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 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标题一般不超过50个字,不 超过三行;
份号 密级和保密期限 紧急程度 发文机关标志 发文字号 签发人 间隔线
000001
博乐市人民政府 办公室文件
博市政办发〔20××〕27号
—1—
公文份号
公文份号是将同一文 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 的顺序编号。
用阿拉伯数字顶格标 识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
000001
秘密★1年
000001
机密★一年 特急
博乐市人民政府 办公室文件
应用文写作第二章
![应用文写作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0b24984a336c1eb91a375d5a.png)
• 国办发[1993]41号。(这里的“国办发”是国务院办公 厅的发文机关代字。)即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1993年的 第41种文件。我们平时所说哪一个文件,其实说的都是 它的发文字号。另外,一定要用[ ]而不能用( )
• 除命令外,不加“第”字。
• • • • •
• •
• •
3.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分秘密、机密、绝密、 机密和绝密级公文应标明份数和序号 4.紧急程度 只有需要紧急处理的公文,才能在秘密等级的下 方标注“特急”“急件”字样。并没有“紧急”, 有的可在公文标题中出现。如“紧急通知”“紧 急请示” 5.签发人 指代表机关核准并签写发出公文文稿意见的领导 人姓名。下行文在发文稿纸上签写,上行文必须 在发文字号同一行注明签发人。 6.份号 公文总印数的流水编号,只用于大量印发和有秘
• 通告是告知人们应当遵守的某一事项,公开向社 会行文,通告的事项,不是可办可不办的事项, 而是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强制性的事项。案例1 是告知人们需要“遵守”动迁户回迁的事项,相 关人群需要具体办理,行文是普遍告知具体办理 的规则,所以应该用“通告”。 • 例文的事项是离休干部体检,从某种程度说,告 知的目的是要求配合,而不具有需要“遵守”的 约束力和强制性。通知可以内部行文,通告不可 以内部行文。 • 公文的写作,还有生造文种的情况,如:《关于 调整工资的补充说明》、《关于机构改革中有关 问题的解释》,这里的“补充说明”、“解释” 均不能作为公文文种使用,应当修改为《××关 于印发调整工资补充说明的通知》、《××关于 印发机构改革中有关问题解释的通知》。
• 通告和通知也容易混淆:在实际的公文运行中,常常会发生应该用“通告” 的却用了“通知”,应该用“通知”的却用了“通告”。看以下两例:看以 下两例: • 例文1 • 回迁通知 • 原住××区××街的动迁户,于今年6月底前回迁。请所有回迁户持动 迁证、动迁协议书以及交款单据,于5月底前,到我公司办理回迁手续。 • 具体办理时间:上午8时至12时,下午2时至5时。 • • 特此通知。 • ×××房地产开发公司(公章) • ××××年×月×日 • 例文2 • 关于做好二〇〇五年离休干部健康检查的通告 • 有关直属学校、镇乡(街道)教办: • 根据中央、省关于离休干部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精神和市委[1989]12号文 件中“离休干部健康检查1—2年安排一次”的规定,近期老干部局将组织全 市离休干部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 一、体检内容:…… • 二、体检时间、地点:…… • 三、经费问题:…… • ××市教育局(公章) • 二〇〇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 除命令外,不加“第”字。
• • • • •
• •
• •
3.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分秘密、机密、绝密、 机密和绝密级公文应标明份数和序号 4.紧急程度 只有需要紧急处理的公文,才能在秘密等级的下 方标注“特急”“急件”字样。并没有“紧急”, 有的可在公文标题中出现。如“紧急通知”“紧 急请示” 5.签发人 指代表机关核准并签写发出公文文稿意见的领导 人姓名。下行文在发文稿纸上签写,上行文必须 在发文字号同一行注明签发人。 6.份号 公文总印数的流水编号,只用于大量印发和有秘
• 通告是告知人们应当遵守的某一事项,公开向社 会行文,通告的事项,不是可办可不办的事项, 而是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强制性的事项。案例1 是告知人们需要“遵守”动迁户回迁的事项,相 关人群需要具体办理,行文是普遍告知具体办理 的规则,所以应该用“通告”。 • 例文的事项是离休干部体检,从某种程度说,告 知的目的是要求配合,而不具有需要“遵守”的 约束力和强制性。通知可以内部行文,通告不可 以内部行文。 • 公文的写作,还有生造文种的情况,如:《关于 调整工资的补充说明》、《关于机构改革中有关 问题的解释》,这里的“补充说明”、“解释” 均不能作为公文文种使用,应当修改为《××关 于印发调整工资补充说明的通知》、《××关于 印发机构改革中有关问题解释的通知》。
• 通告和通知也容易混淆:在实际的公文运行中,常常会发生应该用“通告” 的却用了“通知”,应该用“通知”的却用了“通告”。看以下两例:看以 下两例: • 例文1 • 回迁通知 • 原住××区××街的动迁户,于今年6月底前回迁。请所有回迁户持动 迁证、动迁协议书以及交款单据,于5月底前,到我公司办理回迁手续。 • 具体办理时间:上午8时至12时,下午2时至5时。 • • 特此通知。 • ×××房地产开发公司(公章) • ××××年×月×日 • 例文2 • 关于做好二〇〇五年离休干部健康检查的通告 • 有关直属学校、镇乡(街道)教办: • 根据中央、省关于离休干部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精神和市委[1989]12号文 件中“离休干部健康检查1—2年安排一次”的规定,近期老干部局将组织全 市离休干部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 一、体检内容:…… • 二、体检时间、地点:…… • 三、经费问题:…… • ××市教育局(公章) • 二〇〇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第二章 公务文书写作 《应用文写作》PPT课件
![第二章 公务文书写作 《应用文写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28141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9.png)
(二)种类
(1)表彰性通报。 (2)批评性通报。 (3)情况通报。
(Hale Waihona Puke )写作方法1.表彰性通报 (1)介绍先进事迹。
36
(2)先进事迹的性质和意义。 (3)表彰决定。 (4)希望号召。 2.批评性通报 3.情况通报 (1)缘由与目的。 (2)情况与信息。 (3)希望与要求。
● 第四节 报告、请示
37
31
城市、景区向社会公布旅游投诉电话和旅游咨询电话。 (四)各省级假日办和列入全国春节假日旅游统计预报系统的各旅游城市、景区 将假日值班电话、旅游投诉电话和值班负责人姓名、职务和电话号码一并传真 至全国假日办。 (五)将本地区假日旅游的市场预测情况、准备工作、有关工作建议等报送全国 假日办。
一、通知
28
(2)通告事项。 (3)通告结语。 (4)发文机关和日期。
二、公告
(一)概念和特点
1.公告的概念 2.公告的特点 (1)内容的重大严肃性。 (2)发文机关的限制性。
29
(3)知照范围的广泛性。 (4)传播形式的新闻性。
(二)种类
(1)重要事项公告。 (2)法定事项公告。
(三)写法
1.标题 2.正文 3.落款
1.函的概念 2.函的特点 (1)沟通性。 (2)灵活性。 (3)单一性。
43
(二)种类
1.公函和便函 2.发函和复函 3.其他
(三)写法
1.标题 2.正文 (1)函的缘由。 (2)函的事项。
44
(3)结束语。
二、批复
(一)概念和特点
1.批复的概念 2.批复的特点 (1)行文的被动性。 (2)针对性。 (3)集中性和明确性。 (4)政策性和依据性。
第二章 公务文书写作 ● 第一节 公务文书概述
(1)表彰性通报。 (2)批评性通报。 (3)情况通报。
(Hale Waihona Puke )写作方法1.表彰性通报 (1)介绍先进事迹。
36
(2)先进事迹的性质和意义。 (3)表彰决定。 (4)希望号召。 2.批评性通报 3.情况通报 (1)缘由与目的。 (2)情况与信息。 (3)希望与要求。
● 第四节 报告、请示
37
31
城市、景区向社会公布旅游投诉电话和旅游咨询电话。 (四)各省级假日办和列入全国春节假日旅游统计预报系统的各旅游城市、景区 将假日值班电话、旅游投诉电话和值班负责人姓名、职务和电话号码一并传真 至全国假日办。 (五)将本地区假日旅游的市场预测情况、准备工作、有关工作建议等报送全国 假日办。
一、通知
28
(2)通告事项。 (3)通告结语。 (4)发文机关和日期。
二、公告
(一)概念和特点
1.公告的概念 2.公告的特点 (1)内容的重大严肃性。 (2)发文机关的限制性。
29
(3)知照范围的广泛性。 (4)传播形式的新闻性。
(二)种类
(1)重要事项公告。 (2)法定事项公告。
(三)写法
1.标题 2.正文 3.落款
1.函的概念 2.函的特点 (1)沟通性。 (2)灵活性。 (3)单一性。
43
(二)种类
1.公函和便函 2.发函和复函 3.其他
(三)写法
1.标题 2.正文 (1)函的缘由。 (2)函的事项。
44
(3)结束语。
二、批复
(一)概念和特点
1.批复的概念 2.批复的特点 (1)行文的被动性。 (2)针对性。 (3)集中性和明确性。 (4)政策性和依据性。
第二章 公务文书写作 ● 第一节 公务文书概述
应用写作教程第二章 公务文书写作(一)-
![应用写作教程第二章 公务文书写作(一)-](https://img.taocdn.com/s3/m/a09f62cc360cba1aa911da02.png)
第二节 公务文书的格式
(三)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1.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 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2. 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 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 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3. 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 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4.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 带请示事项。 5. 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 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 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6.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 另一个上级机关。
第二节 公务文书的格式
二、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 (一)版头部分 1.份号 2.密级和保密期限 3.紧急程度 4.发文单位标志 5.发文字号 6.签发人 7.版头中的分隔线
第二节
公务文书的格式
(二)主体部分 1.标题 2.主送机关 3.正文 4.附件说明 5.发文单位署名 6.成文日期 7.印章 (1)加盖印章的公文 (2)不加盖印章的公文 (3)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 (4)特殊情况说明 8.附注 9.附件
第二节 公务文书的格式
(二)印刷装订要求
1.制版要求 2.印刷要求 3.装订要求
第二节 公务文书的格式
(三)版记 1.版记中的分隔线 2.抄送机关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四)页码
第二节 公务文书的格式
应用写作教程 第二章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上)
![应用写作教程 第二章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上)](https://img.taocdn.com/s3/m/7191ff0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9.png)
第五节 通 告
通告是行政机关在法定职责范围内行 使职权、开展公务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向 所辖境内或者某一专门范围内所有人(包 括当地居民、流动人口、外国人等)公布 重要事项,或者规定应当遵守的事项时所 采用的公布性文种。
一、通告的适用范围
通告适用于公布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 或者周知的事项。 一是公布应当遵守的事 项。二是公布应知事项。
二、公文格式
公文有自己特定的格式。它主要是指 公文的结构,即公文的组织构造(体式、 内容、格式)。公文结构具有规范性和相 对确定性,国家对公文的基本构成提出了 规范性的要求。
1.文头 3.主送单位 5.签署、日期 7.附件及其他标志 9.主题词 11.签发人
2.公文的标题 4.正文 6.印章或签署 8.注释 10.抄送机关 12.印发说明
四、通告与命令、通知的区别
第一,通告一般不按管理系统逐级下达,而是直接面向内容 所涉及的全体人员;而命令和通知都是按管理系统逐级下达 的。
第二,通告的告知对象大都是自然人,而不是法人(如机关、 团体等)。
第三,通告组织实施文件内容的是发文机关及文中所指定的 单位;而命令、通知里的内容是由受文单位来组织实施的。
二、通告的特点
第一,通告的根据具有政策性和法令性。 第二,通告的内容具有专门性和专业性。 第三,通告的效力具有约束性和强制性。 第四,通告的使用具有公开性和广泛性。
三、通告与公告的区别
通告与公告相比,一是通告的受文范围 不如公告广泛;二是通告的规定性强,有要 求遵守执行的强制内容;三是通告的作者的 地位不如公告那样严格限定;四是通告的内 容比公告的内容要详细、周密,条文明确、 具体;五是通告所宣布的事项不如公告的重 要程度高;六是通告公布的形式更加多样。
应用文第2章 公务文书写作
![应用文第2章 公务文书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4093b304bceb19e8b8f6bacd.png)
函告:通过信件相告。【例】你厂托运的机器部件已于7月8 日运抵××,请速派人去八里庄提货站提取,特此函告。
2.1.4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0)即:当时,当地,立刻。
即日:当天。【例】农业参观团即日来××,望速派干部做好接 待工作。 (11)鉴:审察,考虑,教训。
鉴别:审查、辨别。【例】各地对所收集到的情况,要注意鉴 别真伪,予以核实。 (12)接:接到。
(1)行政公文即公文的作者是法定的,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 人民团体等一切合法存在的组织和机构。 (2)公文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公文的特点 (1)政治性。 (2)权威性。 (3)时效性。 (4)规范性。
公文与其他文章相比,有其鲜明的特色。
2.1.2 公文的种类、作用
1.公文的种类 公文的种类划分方法很多,主要的有两大种划分方法。 (1)国务院规定的行政公文种类。 1)命令(令)。2)决定。3)公告。4)通告。5)通知。6)通报。7)议案。8)报 告。9)请示。10)批复。11)意见。12)函。13)会议纪要。 (2)从不同角度对公文进行的分类。 1)按公文的行文方向划分。2)按公文的紧急程度划分。3)按公文的秘密 程度分。
2.1.4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6)大:十分,很。 大有:很有。【例】农工商联合企业大有发展的余地。
(7)度:次。 再度:再一次。【例】两县接壤地区的林权纠纷,经再度协商,
仍未取得一致意见。 (8)否:不对,不。
当否(妥否):是不是恰当。【例】兹送去我室1996年度 工作计划,当否(妥否),请批示。 (9)函:信。
1)合法性。2)实事求是、讲求实效。3)主题明确,结构完整,格式规 范。4)用词庄重严谨简明通顺。
(1)案:处理公事的记录,查考,事件或涉及法律的事件。 在案:在处理公事的记录里。【例】该厂部分房屋产权,上次
2.1.4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0)即:当时,当地,立刻。
即日:当天。【例】农业参观团即日来××,望速派干部做好接 待工作。 (11)鉴:审察,考虑,教训。
鉴别:审查、辨别。【例】各地对所收集到的情况,要注意鉴 别真伪,予以核实。 (12)接:接到。
(1)行政公文即公文的作者是法定的,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 人民团体等一切合法存在的组织和机构。 (2)公文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公文的特点 (1)政治性。 (2)权威性。 (3)时效性。 (4)规范性。
公文与其他文章相比,有其鲜明的特色。
2.1.2 公文的种类、作用
1.公文的种类 公文的种类划分方法很多,主要的有两大种划分方法。 (1)国务院规定的行政公文种类。 1)命令(令)。2)决定。3)公告。4)通告。5)通知。6)通报。7)议案。8)报 告。9)请示。10)批复。11)意见。12)函。13)会议纪要。 (2)从不同角度对公文进行的分类。 1)按公文的行文方向划分。2)按公文的紧急程度划分。3)按公文的秘密 程度分。
2.1.4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6)大:十分,很。 大有:很有。【例】农工商联合企业大有发展的余地。
(7)度:次。 再度:再一次。【例】两县接壤地区的林权纠纷,经再度协商,
仍未取得一致意见。 (8)否:不对,不。
当否(妥否):是不是恰当。【例】兹送去我室1996年度 工作计划,当否(妥否),请批示。 (9)函:信。
1)合法性。2)实事求是、讲求实效。3)主题明确,结构完整,格式规 范。4)用词庄重严谨简明通顺。
(1)案:处理公事的记录,查考,事件或涉及法律的事件。 在案:在处理公事的记录里。【例】该厂部分房屋产权,上次
应用写作_行政机关公文_常用公文(二)
![应用写作_行政机关公文_常用公文(二)](https://img.taocdn.com/s3/m/6a9f206b1eb91a37f1115ce1.png)
正文 写法
结尾—惯用尾语
应用写作教程
常用公文(二)报告 请示
请示写作要求
务必一文一事
不要多头请示 不要越级请示 不与报告混同
应用写作教程
常用公文(二)报告 请示
范文例示
某某省财政厅文件 XX﹝1988﹞XX号 签发人:XXX
关于《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中总会计师是行政职务或是技术职称的请示 财政部: 国务院1987年国发〔1987〕××号通知颁发的《会计人员职权条例》规定,会计 人员技术职称分为总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四种;其中“总会计师”既 是行政职务,又是技术职称。在执行中,工厂总会计师按《条例》规定,负责全厂的财 务会计事宜。可是每个工厂,尤其大工厂,授予总会计职称的有四五人,究竟由哪一位 负责全厂的财务会计事宜,执行总会计师的职责与权限呢?权责不明确,给厂务工作带 来很大的不便。鉴于此,我们认为是否可将行政职务与技术职称分开,即总会计师为行 政职务,而不再作为技术职称。同时比照国务院最近颁发的《工程技术干部技术职称暂 行规定》,将《条例》第五章规定的会计人员职称中的“总会计师”改为“高级会计 师”。 以上认识是否妥当,请指示。 ××省政厅(印) 一九八八年×月×日
文种 类型
检查报告
例行报告
回复性报告 报送材料报告
内容的汇报性
文种 特点
语言的陈述性 行
常用公文(二)报告 请示
结构 写法 报告的正文,由于内容不同,写法也不一样,但一般 是分为引据、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1.引据 即是写报告的缘由或依据、目的。 用简洁的语言交代为什么要写报告,然后用过渡语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现将情况汇报如下”或 “现将……处理情况汇报如下”等导入下文。
应用写作教程
应用文写作第2章
![应用文写作第2章](https://img.taocdn.com/s3/m/931e98320b4c2e3f57276300.png)
通知的内容要素和结构形式
1
依据
2
事项
3
执行要求
因果三层式结构
通报的功能与结构规范
1.
2.
3.
通报的功能 通报是认知文体,属于告知性下行公文。基本 功能是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 通报的分类: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传达 性通报。 通报的特点:通报的主要功能是认知功能。它 要突出陈述客观事实,确保信息的真实性;表 明发文机关对所陈述事实的态度、立场和评价; 内容以叙述为主,兼有议论、说明,语气平易 庄重。
下级
平行文
第二节 公文的形式要素
一、公文的 法定形式Βιβλιοθήκη 发文机关名称发文字号
A4纸型
标 题
主送机关 正
附件
文 机关与时间
主题词 抄送机关
第二节 公文的形式要素
1. 2.
1.
2.
公文的法定处理原则 内容是实事求是、精简、准确、及时、安全; 形式上规范,符合《办法》和《条例》的规定。 公文处理程序 发文:制发公文的环节,草拟、审核、签发、 印制、用印、登记、分发; 收文:处理公文的环节,签收、登记、审核、 拟办、批办、承办、催办、存档;
第二章 公文类文体
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处理公务的文字材料, 一般都有法定或习惯的结构形式,其基本 功能是行事,即说明做什么、为什么做、 怎么做。主要目的是影响特定读者(收文 机关)的决策或行为。如实践行为、道德 行为、心理行为和语言行为。
第一节 公文的性质
公文的含义和特点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中共中央机关 公文处理条例》是现行对公文进行界定的依据。 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的公文都依 此为标准。 公文是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 体式的文书”,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是 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施行措施,答 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 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应用文写作教程第二章 公文[精]
![应用文写作教程第二章 公文[精]](https://img.taocdn.com/s3/m/634e75437fd5360cbb1adb27.png)
1.按行文方式来分,意见可分为转发的和直发的两种 2.按性质、内容来分,意见可分为指示性意见和计划性 意见两种
第二节 决定 意见
意见的格式、写法和写作要求
意见的格式和写法
1.标题 意见的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件3个要素组成
2.主送机关 3.正文
(1)前言。 (2)主体。 (3)结尾。 4.发文机关印章与发文日期
决定的格式和写法
1.标题及题下标示 决定的标题,一般应包括发文机关、事由、文种3个要
素,并在题下标明成文时间。 由会议发出的决定,其标题应写 “会议全称、事由和文
种”3个要素,并在题下标明“XX时间XX会议 (全称)通过” 2.主送机关
如该决定属于普发性公文,一般可不写主送机关。 3.正文
决定的正文,一般由原因与事项两部分组成。原因部分 要简明扼要地写明作出这一决定的依据与理由。事项部分要 直截了当地写明所决定的具体事项。
示例 返回
第二节 决定 意见
决定的特点和种类
决定是一种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 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事项的公文。 (一)决定的特点
1.指示性 2.明确性 3.说理性 (二)决定的种类 1.处置性决定 2.公布性决定 3.部署性决定
第二节 决定 意见
意见的写作要求
(1)撰写意见,要以有关政策为依据,因此在执笔成文之前,撰稿者要认真学 习研究有关方针、政策、法令、法规,避免写出的意见与有关文件精神相违背。 (2)意见的内容,要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与现实需要,有的放矢地提出具有 可行性和预见性的政策。 (3)意见的提出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提出的措施、办法要合理,符合下情, 制订的计划指标要留有余地,要允许下级机关或有关部门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在 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灵活执行。
第二节 决定 意见
意见的格式、写法和写作要求
意见的格式和写法
1.标题 意见的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件3个要素组成
2.主送机关 3.正文
(1)前言。 (2)主体。 (3)结尾。 4.发文机关印章与发文日期
决定的格式和写法
1.标题及题下标示 决定的标题,一般应包括发文机关、事由、文种3个要
素,并在题下标明成文时间。 由会议发出的决定,其标题应写 “会议全称、事由和文
种”3个要素,并在题下标明“XX时间XX会议 (全称)通过” 2.主送机关
如该决定属于普发性公文,一般可不写主送机关。 3.正文
决定的正文,一般由原因与事项两部分组成。原因部分 要简明扼要地写明作出这一决定的依据与理由。事项部分要 直截了当地写明所决定的具体事项。
示例 返回
第二节 决定 意见
决定的特点和种类
决定是一种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 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事项的公文。 (一)决定的特点
1.指示性 2.明确性 3.说理性 (二)决定的种类 1.处置性决定 2.公布性决定 3.部署性决定
第二节 决定 意见
意见的写作要求
(1)撰写意见,要以有关政策为依据,因此在执笔成文之前,撰稿者要认真学 习研究有关方针、政策、法令、法规,避免写出的意见与有关文件精神相违背。 (2)意见的内容,要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与现实需要,有的放矢地提出具有 可行性和预见性的政策。 (3)意见的提出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提出的措施、办法要合理,符合下情, 制订的计划指标要留有余地,要允许下级机关或有关部门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在 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灵活执行。
《实用文书写作》第2章 法定公务文书
![《实用文书写作》第2章 法定公务文书](https://img.taocdn.com/s3/m/ea2e02c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2.png)
3.结尾 包括执行要求和惯用的结束语。
(四)落款 在正文后的落款处,应签署发文机关名称和成 文日期,并加盖印章。
五、通知的写作要求
(一)行文要讲求实效,符合规范 (二)内容要符合实际 (三)主旨明确,结构条理,语言准确
第三节 通报
一、通报的概念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 神和告知重要情况。通报属于下行文,是公务活动 中适用范围比较广、使用频率比较高、运用比较灵 活的一个文种。通报的目的是通过表扬好人好事, 批评错误和歪风邪气,传达重要情况与事项,起到 激励先进、吸取教训、交流信息、提高认识的作用, 以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第六节 函
一、函的概念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 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函属于平行 文,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处理日常事务时常用的交 往性公文。
二、函的特点
(一)行文的宽泛性 (二)内容的广泛性 (三)写作的灵活性
三、函的种类
(一)根据来往途径的不同,函可分为: (1)去函 (2)复函 (二)根据内容与性质的不同,函可分为: (1)告知函 (2)商洽函 (3)询问函 (4)请批函 (5)答复函
3.版记 (1)版记中的分隔线 (2)抄送机关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4.页码
(三)公文的特定格式 1.信函格式 2.命令(令)格式 3.纪要格式
第二节 通知
一、通知的概念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 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通 知属于下行文,是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执行或周知 有关事项的公文。通知的适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 是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时常用的文种。
3.结尾 通常以礼貌用语向对方提出希望、请求, 或希望对方给予支持和帮助,或请对方予以批准等。
(四)落款 在正文后的落款处,应签署发文机关名称和成 文日期,并加盖印章。
五、通知的写作要求
(一)行文要讲求实效,符合规范 (二)内容要符合实际 (三)主旨明确,结构条理,语言准确
第三节 通报
一、通报的概念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 神和告知重要情况。通报属于下行文,是公务活动 中适用范围比较广、使用频率比较高、运用比较灵 活的一个文种。通报的目的是通过表扬好人好事, 批评错误和歪风邪气,传达重要情况与事项,起到 激励先进、吸取教训、交流信息、提高认识的作用, 以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第六节 函
一、函的概念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 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函属于平行 文,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处理日常事务时常用的交 往性公文。
二、函的特点
(一)行文的宽泛性 (二)内容的广泛性 (三)写作的灵活性
三、函的种类
(一)根据来往途径的不同,函可分为: (1)去函 (2)复函 (二)根据内容与性质的不同,函可分为: (1)告知函 (2)商洽函 (3)询问函 (4)请批函 (5)答复函
3.版记 (1)版记中的分隔线 (2)抄送机关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4.页码
(三)公文的特定格式 1.信函格式 2.命令(令)格式 3.纪要格式
第二节 通知
一、通知的概念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 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通 知属于下行文,是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执行或周知 有关事项的公文。通知的适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 是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时常用的文种。
3.结尾 通常以礼貌用语向对方提出希望、请求, 或希望对方给予支持和帮助,或请对方予以批准等。
应用写作》第二章
![应用写作》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c66437115f0e7cd18425367e.png)
请示与报告的异同 请示与报告的相同之处 (1)行文方向一致。均属上行文, 行文规 则一致。 (2)都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 (3)写作体例类似,都是主要运用叙议结合 的表达方式。
请示与报告的不同之处
(1)行文目的、内容不同 (2)行文时间不同 (3)主送机关数量可以不同 (4)受文机关处理方式不同 (5)结语不同 请示的特点突出地表现为 : (1)行文内容的请求性 (2)行文目的的期复性 (3)行文时机的超前性。
5. 转发类通知。用于转发上级、同级或不相隶 属机关的公文。 6. 批转性通知。适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部门的 文件加批语下发。 印发、转发、批转性通知的异同。 相似点:都是复合体公文,都要在标题中 分别注明“印发”“转发”“批转”二字。 不同点:印发性通知的发文机关与通知的制 法机关是一致的,转发、批转性通知的发文 机关与通知的制法机关则不一致。 7.任免通知。用于任免人员。
第五节
批复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属下行 文。 批复有三个特点: 1.被动性。 批复依赖请示而存在。先有请示后有 批复。 2.针对性。 批复的内容由所请示的内容决定,请 示什么,就批复什么。 3.权威性。 上级机关通过批复表态准许怎样做, 不准许怎样做。 下级机关必须执行上级机关 的批复意见。
2.正文结构: “请示缘由 + 请示事项、要求+ 结尾” 请示的缘由,就是何以提出请示事项和要 求的理由、背景及依据,要写在正文的开 头。缘由是写作请示的关键,关系到批不 批的问题。 请示理由是下级请示的出发点,又是上级 批复的重要依据。请示事项能否被批准, 与该部分写作的优劣有着直接的关系。因 此,衡量一份请示的质量高低,其理由是 否充分是重要标准之一,请示的理由要求 作到重要、具体、充分、恰当。常以“特 请示如下于向下级布置、安 排工作,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办法、措 施,不宜用命令(令)发布的,可使用这种通 知行文。 2.事务性通知。可下行,也可平行。如会议 通知,要告知参加会议的有关事项。 3. 知照性通知。告知某事或某信息。 4. 印发类通知。主要用于印发本系统非公文 类文书,属于复合体公文,其一是通知本 身(印发语),其二是被印发的规章(不 是附件)。二者合一,才是完整的。
大学应用文写作第二章 公文
![大学应用文写作第二章 公文](https://img.taocdn.com/s3/m/a2cdf7e99b89680203d82567.png)
公文正文 主送机关下一行,每自然段空2格写起, 数字、年份用阿拉伯数码标识,不能 回行。 正文结构:原由+事项+结尾
原由:导言,为什么制发该公文。
事项:叙述情况,分析问题,说明做法, 提出要求。
结尾:执行要求或惯用语,有些无结尾。 结构层次序数:“一”,“(一)”, “1.”,“(1)”。可跨越,不可颠倒。
标题中“关于”主要指明事由所涉及 的范围,在转发、批转性通知中,不 需在事由前加“关于”。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交通部等部门关于 继续做好公路养路费等交通规费征收 工作意见的通知》
【案例】
——语法上无错,但看着别扭,念着拗口,需要简化
《转发有关严明纪律确保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顺利进行的紧急通知》
紧急程度 对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间要求。 平件和急件 急件:特急、急件 具体时间要求由 各主管部门自行确定。如:特急随到 随办,不超过24小时;急件3天内处理 完毕。 顶格标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如标密 级,放在密级下。
发文机关标识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 “文件”组成。 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名称在前,同级 的话,按党、政、军、群顺序排列, 然后把“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右 侧,上下居中排布。 如果发文机关过多,需调整行距和字 体,保证首页显示正文。
附注 对公文的发送范围、 使用时需注意的事 项加以说明。 “此件发至县、团 级”,“此件可见 报” 位置:成文日期下 一行 请示须注明联系人 姓名、电话时,标 注在附注位置。
附件 应和正文一起装订。 附件左上角顶格标 识“附件”,有序 号时标识序号。
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 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 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 件名称(或带序号)。
2.第二章 公务文书
![2.第二章 公务文书](https://img.taocdn.com/s3/m/d537ac2edd36a32d73758192.png)
公文的种类
报告的分类
分类角度 行文内容 行文目的 内容含量 报告名称 工作报告、情况报告、检查报告、 建议报告、答复报告、报送报告 呈报性报告 综合报告 呈转性报告 专题报告
公文的种类
(十一) 请示
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 批准的呈请性公文。 请示是各级行政机关开展工作、 交流信息、上下沟通、履行程序的纽 带和桥梁。
公文的种类
公告与通告的区别
1. 告知范围不同:公告面向国内外,而通告则面 向国内某一方面或一定范围。 2. 公布内容不同:公告是国内外关注的重要事 项或者必须依法公布胡事项;而通告则是在一定 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3. 发文机关不同:公告的发文机关级别较高, 一般由国家的领导机关或法定的有关职能机关, 而通告则是各级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
新编应用写作教程
第二章
公务文书
第一节 概说
公文的概念
中央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 4月16日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条例》 (中办发„2012‟14号)第一章第 三条规定: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 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 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 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臵和商 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 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公文的种类
纪要的作用
一方面是向上级机关汇报会议情
况,以便使上级了解情况并得到 上级领导的及时指导;
另一方面是向下级传达会议的精
神,以便贯彻执行会议的决议。
公文的种类
纪要与记录的区别
性质作用不同 写作时间不同 写作要求不同
近似文种异同辨析
决议与决定:主要区别是是否经过会议集体
常用公务文书写作
![常用公务文书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e6122c1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0.png)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五日
模块二 公告、通告、通报、通知
4. 公告的特点
(1) 范围的广泛性 公告面向社会发布,告知的地域、对象都非常广泛。
(2) 内容的庄重性 公告的事项应是国家大事,即重要事项、法定事 项,非重要事项、非法定事项不宜用公告,这就在内 容上显示了公告的庄重性、严肃性。
模块二 公告、通告、通报、通知
图2-2 公文末页版式
模块一 公务文书基础认知
什么是公务文书?自古以来定义甚多,众说纷纭,见仁见 智。取其共识,公务文书乃公务活动的产物和工具,是公府所 作之文,是公事所用之文。换言之,公文是各级各类国家机构 、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处理公务活动中有着特定效能和广 泛用途的文书。它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为国家管理提供所需 的信息。公文处理是围绕公文形成并产生效力的整体过程,它 涉及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的各级各类人员。
(2) 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 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
(3) 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 文三类。
模块一 公务文书基础认知
(4) 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 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 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 特急件三类。
(6) 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 发文两类。
模块二 公告、通告、通报、通知
一、 公 告 1. 公告的概念
公告是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 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
模块二 公告、通告、通报、通知
2. 公告的种类
行政公告 行政公告包括国家主要领导人任职、出访,重要人物逝世,
举行重要会议,形成重要决定,重大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内容。
模块二 公告、通告、通报、通知
4. 公告的特点
(1) 范围的广泛性 公告面向社会发布,告知的地域、对象都非常广泛。
(2) 内容的庄重性 公告的事项应是国家大事,即重要事项、法定事 项,非重要事项、非法定事项不宜用公告,这就在内 容上显示了公告的庄重性、严肃性。
模块二 公告、通告、通报、通知
图2-2 公文末页版式
模块一 公务文书基础认知
什么是公务文书?自古以来定义甚多,众说纷纭,见仁见 智。取其共识,公务文书乃公务活动的产物和工具,是公府所 作之文,是公事所用之文。换言之,公文是各级各类国家机构 、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处理公务活动中有着特定效能和广 泛用途的文书。它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为国家管理提供所需 的信息。公文处理是围绕公文形成并产生效力的整体过程,它 涉及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的各级各类人员。
(2) 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 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
(3) 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 文三类。
模块一 公务文书基础认知
(4) 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 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 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 特急件三类。
(6) 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 发文两类。
模块二 公告、通告、通报、通知
一、 公 告 1. 公告的概念
公告是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 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
模块二 公告、通告、通报、通知
2. 公告的种类
行政公告 行政公告包括国家主要领导人任职、出访,重要人物逝世,
举行重要会议,形成重要决定,重大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照性通知:用来告知有关单位和人员知晓的事项和 其他相关信息。
会议通知:召开大型或重要会议时,一般以书面形式 就会议事项提出具体要求,提请与会人员依照实行, 这就是会议通知。
任免通知:机关领导的任职免职需要有关方面知晓时, 使用任免通知。
(四)通知的写作方法
标题 通知的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
三个要素构成。 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要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顶格书 写,对多个不同性质机关的排列要用标点分开。 正文
正文一般有“通知缘由”、“通知事 项”“执行要求”三个部分。
(五)通知的写作要求
通知事项要清楚明确通知事项是要求知 晓和贯彻实施的具体内容,写作时要注 意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表述清楚,使 人知道要做什么,怎样做,不要空泛, 以影响上级意图的落实。
(二)报告的特点
陈述性:报告主要是用来反映情况的, 如将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情况,取得 了什么成绩,还存在哪些不足,有什么 意见或建议,向上级机关汇报。
行文单向性:报告的写作目的是为上级 机关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依据,不需要受 文单位的批复。
(三)报告的种类
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分呈报性报告和呈 转性报告;根据写法的不同,可分为综 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根据内容不同,可 分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建议报告、 答复报告和递送报告等;根据时间期限 不同,可分为定期报告和不定期报告。
第二章 常用公务文书
第一节 行政公文的概述 一、行政公文的概念
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 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 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 活动的重要工具。
二、行政公文的特点
(一)鲜明的政策性 (二)法定的权威性 (三)严格的时效性 (四)程式的规范性
批评性通报:这类通报的内容,是将这具有典 型意义的倾向、思潮,言论、行为通报所属系 统或单位,有针对性的提出克服错误言行的办 法、要求,以达到引起警戒、接受教训的目的。
情况通报:这类通报的内容主要是需要告知本 系统或本单位的有关重要情况,目的是互相通 知信息和沟通情况,以增加政务透明度,也使 相互了解,取长补短,做好协调和配合,促进 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报告的写作方法
标题
(1)“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3部分组成。 如《××市财政局关于狠抓经济效果、促进企业增产 增收的工作报告》。
(2)“事由”加“文种”两部分组成。如《关于抢救 大熊猫的紧急报告》。
(3)“年度”、“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4 部分组成。如《2003年××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主送机关 :可
按机关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行文的规则 授权行为的规则 联合行文的规则 一般情况下不越级行文的规则 不越权行为的规则 “请示”不直接报送领导者个人的规则 “请示”应一文一事、只主送一个机关、不抄
送下级机关的规则 “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的规则 公文有文秘机构统一处理的规则
(四)通报的写作方法
标题 通报的标题有四种形式:一是由发文机关
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二是由发文机关名称 和文种组成;三是由事由和文种组成;四是双 重标题;五是只由文种“通报”作标题。 正文
第一部分:通报的缘由。第二部分:详细 叙述该人该事的基本情况和事实。第三部分: 处理意见。第四部分:经验或教训。第五部分: 提出要求、希望、号召或措施。 落款
指示性通知: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阐述政策、发出指 示、布置工作、分配任务、安排人员时所用。
批转或转发性通知:上级对下级上报的重要公文,如 有普遍指导意义,要转发至有关单位执行或参照执行, 可用批转性通知。
发布性或印发性通知:以通知的形式发布有关行政法 规和条例、制度和办法、纲要和方案等重要文件。
三、行政公文的种类
依据国务院公厅2000年修订的《国 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行 政公文共有13种,分别是: 命令、决定、公告、通告、议案、意 见、通知、通报 、报告、请示、批复、 函、会议纪要。
四、行政公文的格式
公文的格式一般包括文件版头、标 题、公文、号、机密等级、紧急程度、 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抄报抄送单位、 发文时间、阅读范围等项。
署上发通报的单位名称和时间。
(五)通报的写作要求
通报的内容要真实可靠,有代表性,对 事件要认真的调查研究,客观、准确地 进行分析、评论。
通报的决定要恰如其分,态度鲜明,分 析中肯,用语把握分寸。
通报的语言要简洁、庄重。
第三节 报告、请示
一、报告 (一)报告的概念
报告是下级机关、组织或个人向上 级机关、组织或领导汇报工作、反映情 况、提出建议、答复查询或要求、请求 备案的上行公文。报告的使用范围广泛, 作用重要,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 日常工作和商务活动中常用的公文形式。
第二节 通知、通报
一、通知 (一)通知的概念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 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 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二)通知的特点
适用的广泛性和使用的频繁性。 作用的指示性和执行性。 办文的时效性。
(三)通知的种类
及时性:通报行文的目的在于尽快把情 况传达出去,以引起广泛注意,促进工 作,因此特别要求及时性。
灵活性
(三)通报的种类
表彰性通报:这类通报的内容,是将具有典型 的好人好事通报所属系统或单位,以树立正面 榜样,弘扬其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或推广其 先进经验和做法,以达到推动、改进工作,树 立社会主义新风的目的。
通知语言要平实准确通知语言以叙述说 明为主,风格平实。
二、通报
(一)通报的概念 通报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
校、部队用来向所属单位或群众传达重 要情况、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的一 种公文形式。
(二)通报的特点
真实性:通报的内容不仅必须真实准确, 而且还必须有典型性、代表性。
告知范围广:由于通报所列内容具有典 型性,需要推广,因此,一般情况下通 报下发的范围较广。
会议通知:召开大型或重要会议时,一般以书面形式 就会议事项提出具体要求,提请与会人员依照实行, 这就是会议通知。
任免通知:机关领导的任职免职需要有关方面知晓时, 使用任免通知。
(四)通知的写作方法
标题 通知的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
三个要素构成。 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要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顶格书 写,对多个不同性质机关的排列要用标点分开。 正文
正文一般有“通知缘由”、“通知事 项”“执行要求”三个部分。
(五)通知的写作要求
通知事项要清楚明确通知事项是要求知 晓和贯彻实施的具体内容,写作时要注 意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表述清楚,使 人知道要做什么,怎样做,不要空泛, 以影响上级意图的落实。
(二)报告的特点
陈述性:报告主要是用来反映情况的, 如将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情况,取得 了什么成绩,还存在哪些不足,有什么 意见或建议,向上级机关汇报。
行文单向性:报告的写作目的是为上级 机关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依据,不需要受 文单位的批复。
(三)报告的种类
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分呈报性报告和呈 转性报告;根据写法的不同,可分为综 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根据内容不同,可 分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建议报告、 答复报告和递送报告等;根据时间期限 不同,可分为定期报告和不定期报告。
第二章 常用公务文书
第一节 行政公文的概述 一、行政公文的概念
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 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 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 活动的重要工具。
二、行政公文的特点
(一)鲜明的政策性 (二)法定的权威性 (三)严格的时效性 (四)程式的规范性
批评性通报:这类通报的内容,是将这具有典 型意义的倾向、思潮,言论、行为通报所属系 统或单位,有针对性的提出克服错误言行的办 法、要求,以达到引起警戒、接受教训的目的。
情况通报:这类通报的内容主要是需要告知本 系统或本单位的有关重要情况,目的是互相通 知信息和沟通情况,以增加政务透明度,也使 相互了解,取长补短,做好协调和配合,促进 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报告的写作方法
标题
(1)“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3部分组成。 如《××市财政局关于狠抓经济效果、促进企业增产 增收的工作报告》。
(2)“事由”加“文种”两部分组成。如《关于抢救 大熊猫的紧急报告》。
(3)“年度”、“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4 部分组成。如《2003年××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主送机关 :可
按机关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行文的规则 授权行为的规则 联合行文的规则 一般情况下不越级行文的规则 不越权行为的规则 “请示”不直接报送领导者个人的规则 “请示”应一文一事、只主送一个机关、不抄
送下级机关的规则 “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的规则 公文有文秘机构统一处理的规则
(四)通报的写作方法
标题 通报的标题有四种形式:一是由发文机关
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二是由发文机关名称 和文种组成;三是由事由和文种组成;四是双 重标题;五是只由文种“通报”作标题。 正文
第一部分:通报的缘由。第二部分:详细 叙述该人该事的基本情况和事实。第三部分: 处理意见。第四部分:经验或教训。第五部分: 提出要求、希望、号召或措施。 落款
指示性通知: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阐述政策、发出指 示、布置工作、分配任务、安排人员时所用。
批转或转发性通知:上级对下级上报的重要公文,如 有普遍指导意义,要转发至有关单位执行或参照执行, 可用批转性通知。
发布性或印发性通知:以通知的形式发布有关行政法 规和条例、制度和办法、纲要和方案等重要文件。
三、行政公文的种类
依据国务院公厅2000年修订的《国 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行 政公文共有13种,分别是: 命令、决定、公告、通告、议案、意 见、通知、通报 、报告、请示、批复、 函、会议纪要。
四、行政公文的格式
公文的格式一般包括文件版头、标 题、公文、号、机密等级、紧急程度、 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抄报抄送单位、 发文时间、阅读范围等项。
署上发通报的单位名称和时间。
(五)通报的写作要求
通报的内容要真实可靠,有代表性,对 事件要认真的调查研究,客观、准确地 进行分析、评论。
通报的决定要恰如其分,态度鲜明,分 析中肯,用语把握分寸。
通报的语言要简洁、庄重。
第三节 报告、请示
一、报告 (一)报告的概念
报告是下级机关、组织或个人向上 级机关、组织或领导汇报工作、反映情 况、提出建议、答复查询或要求、请求 备案的上行公文。报告的使用范围广泛, 作用重要,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 日常工作和商务活动中常用的公文形式。
第二节 通知、通报
一、通知 (一)通知的概念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 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 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二)通知的特点
适用的广泛性和使用的频繁性。 作用的指示性和执行性。 办文的时效性。
(三)通知的种类
及时性:通报行文的目的在于尽快把情 况传达出去,以引起广泛注意,促进工 作,因此特别要求及时性。
灵活性
(三)通报的种类
表彰性通报:这类通报的内容,是将具有典型 的好人好事通报所属系统或单位,以树立正面 榜样,弘扬其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或推广其 先进经验和做法,以达到推动、改进工作,树 立社会主义新风的目的。
通知语言要平实准确通知语言以叙述说 明为主,风格平实。
二、通报
(一)通报的概念 通报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
校、部队用来向所属单位或群众传达重 要情况、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的一 种公文形式。
(二)通报的特点
真实性:通报的内容不仅必须真实准确, 而且还必须有典型性、代表性。
告知范围广:由于通报所列内容具有典 型性,需要推广,因此,一般情况下通 报下发的范围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