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伟大的出征鄂教版
2017-2018年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伟大的出征》精品学案第二课时
《伟大的出征》学案——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学会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写排比句的方法,体会文章中多次交代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的作用。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伟大的出征”的含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过程
搜集有关杨利伟及“神舟五号”的资料和图片,利用“手机”记录下来,和同学一起分享。
1.解释下列词语。
瞩目:
问鼎:
渴望:
定格:
2.补充词语。
(伟大)的出征
()的飞天之旅()的步伐()的心情()的乐曲()的话语()的期待3.有哪些人来为杨利伟送行?他们各自态度是怎样的?这么多人来送行说明了什么?
4.假如你就是送行人群中的一员,你最想对杨利伟说的送行语是什么?请
用最简短最动情的语言来表达吧!
5.将就这则新闻的体裁与选材进一步来探究几个问题。
(1)与我们所读过的消息、通讯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2)这种独特性赋予了这则新闻什么样的优点?。
第4课伟大的出征教学设计
第4课伟大的出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阁、综、瞩、蕴、涵、瞬、摩”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扣住关键词句,理解“伟大的出征”的含义;学习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写排比句的方法,体会文章中多次交代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指认并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通过理解课文、朗读课文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理解文章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伟大的出征”的含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从人物的神情和语言去了解人物的内心,从弄清事件内容去了解事件意义。
教学过程:一、读题引入。
1.生齐读题,问:“出征”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出征才称得上是伟大的出征呢?2.视频展示:“神五”发射的场景。
师述: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
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动人心的历史一刻吧!二、走近人物1.下面让我们一块走近人物杨利伟,感受他的风采。
文中是怎么描写的?你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找到吗?突出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请笔画出来。
2.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作好圈点勾画,准备交流。
3.同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在“受命”、“踏上征程”两个场面中)4.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杨利伟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人的风采。
教师适时点拨:(1)本文只写了杨利伟出征前半个小时内发生的事,仔细阅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共写了几个场景?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吗?(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杨利伟是一位综合素质优秀的航天员?读中体会(步伐的从容而稳健;神态是微笑和深情;敬礼的标准;心情的激动以及插叙中的概括介绍。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伟大的出征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伟大的出征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有关伟大的出征的知识和背景。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并熟悉课程内容。
2.学生准备课前阅读材料,包括有关伟大的出征的背景知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预测本课的主题。
2.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有关图片来导入新课。
学习课文1.学生阅读课文《伟大的出征》。
2.学生可以自主阅读或分组阅读,之后进行课堂讨论和分享。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问题。
学习生词和短语1.教师给学生介绍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包括新词的汉语意思和用法。
2.学生可以跟随教师一起学习和记忆生词和短语。
理解课文主题1.教师提问学生课文中的主题是什么,学生回答并给出解释。
2.教师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并进行互动讨论。
情感态度教育1.教师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了解并尊重英雄人物的奉献精神。
2.教师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英雄人物的伟大。
听说训练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听说练习,包括表达观点、进行角色扮演等。
创作活动1.学生以伟大的出征为主题,展开创作活动,包括写作、绘画、朗诵等。
2.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合作创作,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
总结与评价1.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回顾学习目标是否达成。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评价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和收获。
课后作业1.学生阅读相关课外书籍或资料,了解更多有关伟大的出征的知识。
2.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书面作业或绘画作品。
以上是《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伟大的出征》的教学过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有关伟大的出征的知识和背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希望本节课能够为学生打开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伟大的出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2017-2018年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伟大的出征》精品学案第一课时
《伟大的出征》学案——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学会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写排比句的方法,体会文章中多次交代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的作用。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伟大的出征”的含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过程
搜集有关杨利伟及“神舟”五号的资料和图片,利用“手机”记录下来,和同学一起分享。
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瞬.(xùn)间永恒.(hãng)狐.(fú)狸规律.(lǜ)
B.羡慕.(mù)内涵.(hán)无赖.(lài)驰骋.(chěng)
C.勾勒.(nâ)脂.(zhǐ)肪讴.(ō)歌餐.(cān)馆
2.给加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寒意袭人 a袭击,侵袭 b照样做 c量词()(2)挥手致意 a给予 b集中 c招致 d以致 e情趣 f精密()3.感受一下杨利伟的风采,勾画描写杨利伟的语句,说说突出了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4.本文只写了杨利伟出征前半个小时内发生的事,仔细阅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共写了几个场景?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吗?
5.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杨利伟是一位综合素质优秀的航天员?6.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说一说其作用。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伟大的出征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伟大的出征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节课,重点讲述的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
本节课的教学旨在通过学生对伟大出征的了解和学习,激发学生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国家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背景和遭遇;•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和意义;•熟悉《伟大的出征》这首诗意散文的内容和格式。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阅读文章并理解文章整体意思;•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读后感和思考;•能够通过阅读了解历史,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注时代进步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国家意识。
三、教学内容1.教学重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经过;•《伟大的出征》这首诗意散文的内容和格式。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帮助学生体会并激发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展示法利用多媒体工具,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展现长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并对文章进行解析,让学生充分理解。
2.对话式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分组对话,进行讨论和分享,激发出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工具展示介绍长征的历史背景和基本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授(25分钟)•多媒体展示法:介绍长征的历史经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遭遇以及长征带来的影响。
•解读诗意散文《伟大的出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构成和内容。
教师可以结合现场朗读,帮助学生感受文章氛围和情感内涵。
3.练习(15分钟)结合教师提供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在小组中,鼓励每位同学都可以展示自己的思考,教师进行点拨或引导。
4.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带领学生感受到伟大出征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导向。
鄂教版六年级第二单元教案
基本的要求是:(1)内容要切合特定的场合;
(2)措辞要切合自己的身份;
(3)语言要求形象、生动、精彩,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4)篇幅要简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二、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出现“魅力”的句子,多读读,体会感情,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2、“魅力”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生圈画出以下三个句子,师生一起朗读回味,。
A、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生来就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看着这些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的情绪呀!(出自第3段)
4、我们来再现一下北京的气派与美丽,谁愿意为它解说?你准备带着什么样的情感解说呢?(再读课文)
5、读描写北京人的句子,看看这段文字的时候,你的眼前能够出现奥运会期间,北京人热情待客的各种镜头吗?看谁的想象力更丰富。
6、现在,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北京人吗?(热情、好客、友善、课大、顾大局、善良……)那又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这段文字,向客人介绍北京人呢?
CAI出示“这是一块神圣的土地,到我们中间来吧。“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从课题上分析,作者会紧紧围绕哪方面来描写?Fra bibliotek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伟大的出征
课时
一课时课时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
能力目标
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
德育情意目标
民族自豪感的内化,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伟大的出征》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_1
《伟大的出征》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伟大的出征”的含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4、学习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写排比句的方法,体会文章中多次交代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整体把握1、谈话激情:同学们,这是一次英雄的出征,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请看这一幅幅令人激动的画面。
(出示几个画面,神五一飞冲天;杨利伟在飞船船舱中图;出舱民众欢呼图)2、学生畅谈体会。
二、板书课题,初读感知1、读了这个题目,你最想提出的问题是什么?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并自学生字新词。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着“伟大的出征”是怎样一步一步写下来的?4、谈谈自己读了课文后的感受?自由表达。
三、抓点理线,深入课文1、再读课文,静心思考。
联系上下文,联系收集的资料,联系自己的耳闻目睹,把你认为能表达“伟大”的词句画一画,圈一圈,想一想,作作批注。
2、品读课文第一部分,仔细读这一部分,看看那些词句跳进了你的眼帘,触动着你的心房,引起了你的注意,勾起了你的回忆。
(1)“这是一次英雄的出征。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出征。
”为什么称杨利伟是“英雄”,这次“出征”伟大在哪?随着读文的深入,逐步领略这句话的含义。
(2)“开始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
”紧扣“世界瞩目”“国人自豪”思考:中国曾经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人们曾怎样看待中国人?飞天成功将怎样改写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又会怎样增强民族自豪感?(3)“这一天,中国人已经渴望了很久。
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这一天”,是指哪一天?“这一刻”是哪一刻?它的历史意义何在?四、指导学法,教师小结相信我们能永远记住2003年10月15日,这一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有纪念意义的日子。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伟大的出征 鄂教版
4.伟大的出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阁、综、瞩、蕴、涵、瞬、摩”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扣住关键词句,理解“伟大的出征”的含义;4.学习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写排比句的方法,体会文章中多次交代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指认并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通过理解课文、朗读课文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朗读,理解文章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伟大的出征”的含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难点:从人物的神情和语言去了解人物的内心,从弄清事件内容去了解事件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第一部分。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1.视频导入:同学们,2003年10月15日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记住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
“神舟”五号一飞冲天,这一震惊世界的壮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是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宇航大国了!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伟大的出征!2.读题质疑。
板书课题(伟大的出征)(1)齐读课题。
(2)质疑:读后题目后,你最想提出的问题是什么?(①“出征”是什么意思?②什么样的出征才称得上是伟大的出征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出示生字,检查预习的情况。
重点指导下列生字:①“瞬”是翘舌音。
②“综合”的“综”与“踪迹”的“踪”区分开。
③“瞩”的最后三笔依次是竖、提、点,不要写成竖折、点。
“涵”字右半部分里面不要写成“水”。
2.学习新词。
(1)认读:问天阁综合世界瞩目蕴涵瞬间摩托车从容稳健指示(2)释义。
重点理解下列词语:执行——实施;实行。
寒意袭人——寒气侵袭人的肌体。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世界瞩目——全世界都关注。
稳健蕴涵指示稳健——稳而有力。
整理(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伟大的出征
20 年 月 日A4打印 / 可编辑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伟大的出征附件浙江省义务教育四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一、原则要求1.培训不得超出现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段要求,禁止将初中的目标与内容提前至小学教学与测评,禁止将现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提前至初中教学与测评。
2.培训内容不得超出本地区使用的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的难度。
3.培训不得超过所在县(市、区)数学教学的同期进度和要求,禁止在寒暑假培训下学期教科书的知识内容。
4.禁止使用繁、难、偏、怪的练习题。
二、典型问题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一、原则要求1.培训不得超出现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段要求,禁止将初中的目标与内容提前至小学教学与测评,禁止将现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提前至初中教学与测评。
2.培训内容不得超出本地区使用的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的范围和难度。
3.培训不得超过所在县(市、区)数学教学的同期进度和要求,禁止在寒暑假系统地培训下学期教科书章节内容。
4.禁止使用繁、难、偏、怪的练习题。
5.禁止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已明确删减的内容再进行培训;禁止将学科竞赛题作为普通学生的培训内容。
二、典型问题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一、原则要求1..培训不得超出现行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禁止将现行普通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地理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提前至义务教育阶段教学与测评。
2..培训内容不得超出本地区使用的义务教育初中科学教科书的难度。
3..培训不得超过所在县(市、区)初中科学教学的同期进度和要求,禁止在寒暑假培训下学期教科书的知识内容。
4..禁止使用繁、难、偏、怪的练习题。
二、典型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一、原则要求1..培训不得超出现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段要求,禁止将小学较高学段的目标与内容提前至小学较低学段教学与测评,禁止将初中的目标与内容提前至小学教学与测评,禁止将现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提前至初中教学与测评。
《伟大的出征》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
《伟大的出征》教学设计(鄂教版六年级上册)[教学内容]《伟大的出征》一文再现了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受命出征的过程。
文章开门见山点明“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
”接着文章按“5时”、“5时28分”、“5时30分”、“9时整”等时间的推移,生动详细地再现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的出征,文章紧扣题眼,围绕“伟大”,运用极富震撼力的语言,让学生能从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事业之伟大,英雄艰苦奋斗之伟大,感受祖国之强大,从而增强民族自豪之情。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查阅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伟大出征”的含义,增强民族自豪之情。
3、学习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写排比句的方法,体会文章中多次交代具体时间和地点的作用。
[重难点]反复引导品读语言,联系上下文及补充资料体会“伟大出征”的含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之情。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与课文学习相关的图文资料、音像资料。
[设计理念]1、引导学生,抓住“伟大”,层层深入地与文本对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充分对话的过程。
”本课时的学习,紧扣全文的题眼,围绕着“伟大”教学。
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在读中初步感受英雄形象,在深入地读中体会英雄的“伟大”,进而感受到中国人的“伟大”!同时进一步与文本对话,通过相关资料补充,从读中理解“神舟”五号飞天的历史意义,从而感悟到这次出征充分显示中国国力之“伟大”,油然而升一种自豪与骄傲之情!2、品味语言,潜心思考,挖掘深刻含义,激发情感。
本文语言极富震撼力,许多词句值得细细品味与咀嚼。
在学生充分自主阅读后,引导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补充资料,充分交流阅读感受。
既要读透词句内容,更要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同时体会词句表达的精妙,在动情之处能释放情感动笔写一写,真正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感悟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伟大的出征教案鄂教版
伟大的出征板书设计: 4 伟大的出征等待送行庄严出征站满从容稳健的步伐激动洪亮的报告声(果断、从容、)渴望标准的军礼爱国的情怀一、介绍扬利伟:杨利伟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经过5年多训练,他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并最终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
面对如振动、冲击、噪声、失重、超重、宇宙辐射、高真空、昼夜节律变化、剧烈的温度变化等恶劣的太空环境,杨利伟要承受的超负荷心理、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这些环境因素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骨骼与肌肉结构和功能变化、睡眠周期紊乱、航天运动病、情感抑郁等一系列生物医学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此外,杨利伟更需面对一旦发射失败可能会失去生命的危险。
但是,载负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位中国人的首位“太空使者”,还是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
二、请看2003年“感动中国”评选组委会授予获奖人物杨利伟的颁奖辞: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
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
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
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三、附:1.世界航天史上的大事件:第一颗人造卫星: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卫星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是世界上第一颗在地球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
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前苏联于1961年4月12日发射的“东方红”宇宙飞船,是世界上第一艘绕地球轨道飞行的载人飞船。
第一位登上太空的人: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加加林。
第一艘登上月球的载人飞船:1969年7月20日,美“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成为世界上第一艘在月球上着陆的载人飞船。
《伟大的出征》教学设计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能力
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项目式学习等,根 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管理能力
教师需要提高课堂管理能力,包括课堂纪律的维护、学生积极性的 调动、教学进度的把控等。
加强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师需要加强教学评价与反思,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 策略,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
学校需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为教师提供创新实践的 平台和资源,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
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活动
学校需要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活动,如社会调研、企业实习 等,让教师了解社会需求和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 力。
培养教师的跨学科素养
学校需要培养教师的跨学科素养,鼓励教师学习其他学科 知识,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 优点和不足,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互评
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 们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 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送行场面的庄重热烈 和发射场面的紧张激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 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培 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材分析与处理
教材特点
《伟大的出征》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较长,但内容浅显易懂,主要描写了人们为“神舟 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送行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鄂教版语文六上第二单元教案
1积累本单元的优美词句,学习有理有据,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2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
3 运用“抓一点,辐射全文,拓展延伸“的教学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
1、《伟大的出征》 2课时
2、《北京欢迎你》 2课时
3、《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2课时
4、古诗诵读《碛中作》 1课时
古诗《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全诗写出了诗人在万里沙漠中勃发的诗情,倾诉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语文乐园》中的“读一读“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发现,赏析对联的特点和好处。”“体会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感情,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品位反问句和设问句在表情答意中的作用。“成语故事”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古诗文和成语知识并加以积累。“习作”主要是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心愿。训练学生事实在在不说空话,布局合理有顺序。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组织畅谈飞天感悟
1、师: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带来了精神的鼓舞,更引发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深刻思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动人心的历史一刻吧!
教学目标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2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感情,说到哪,读到哪。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咬文嚼字,潜心思考的读书习惯和抓重点词句的能力。
5、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辅助理解,培养学生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读懂课文,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湖北语文6年级上册4.伟大的出征电子教案
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大事记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 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成功地发射。这是中国第 一艘试验性宇宙飞船,以测试未来载人宇宙飞船的技术。飞船在太 空遨游了21个小时,环绕地球14圈后安全着陆。事后,各地媒体争相 报道:中国是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发射此类飞船的国家……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尼尔·阿姆斯特朗,“阿波 罗11号”的指挥官兼驾驶, 于1969年7月登上月球表面, 成为在地球之外的天体上活 动的第一人。他的月球之行, 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之一,对此他曾说过一句名 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 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 3、杨利伟受命出征的场面。
• 4、说了“是”。单独一行, 千钧一发。这是一个战士的 承诺,这是一个英雄的誓言, 这是一个民族的呐喊。
5、文中的主要人物杨 利伟是以怎样的形象出 现的?
6、有哪些人来为杨利 伟送行?他们各自心 情是怎样的?这么多 人来送行说明了什么 ?
7、假如你就是送行人 群中的一员,你最想 对杨利伟说的送行语 是什么?
“神舟”四号飞船于2002年12月30日凌晨在酒泉载人航天 发射场发射升空,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小时,环绕地 球108圈。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神舟”四号飞船在完成预 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
“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在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16日6时23分在主着陆点——内蒙古中 部地区安全着陆,实际着陆点离预定地点仅偏离4.7公里。中国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2018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伟大的出征教案鄂教版
伟大的出征板书设计: 4 伟大的出征等待送行庄严出征站满从容稳健的步伐激动洪亮的报告声(果断、从容、)渴望标准的军礼爱国的情怀一、介绍扬利伟:杨利伟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经过5年多训练,他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并最终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
面对如振动、冲击、噪声、失重、超重、宇宙辐射、高真空、昼夜节律变化、剧烈的温度变化等恶劣的太空环境,杨利伟要承受的超负荷心理、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这些环境因素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骨骼与肌肉结构和功能变化、睡眠周期紊乱、航天运动病、情感抑郁等一系列生物医学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此外,杨利伟更需面对一旦发射失败可能会失去生命的危险。
但是,载负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位中国人的首位“太空使者”,还是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
二、请看2003年“感动中国”评选组委会授予获奖人物杨利伟的颁奖辞: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
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
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
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三、附:1.世界航天史上的大事件:第一颗人造卫星: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卫星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是世界上第一颗在地球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
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前苏联于1961年4月12日发射的“东方红”宇宙飞船,是世界上第一艘绕地球轨道飞行的载人飞船。
第一位登上太空的人: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加加林。
第一艘登上月球的载人飞船:1969年7月20日,美“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成为世界上第一艘在月球上着陆的载人飞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出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及结构。
2、品悟第一部分,感受人们为飞天英雄送行的热烈场面。
教学重点:了解文章内容及结构,感受文章内涵。
教学难点:体会送行人们的心情和“这一天”“这一刻”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谈话激情: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2003年10月15日是什么日子?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记住这样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
“神州”五号一飞冲天,这一震惊世界的壮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是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宇航大国了!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伟大的出征!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你最想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通顺、正确,自学生字新词。
2、思考:课文围绕着“伟大的出征”是分几部分写下来的?每部分分别写了些什么?3、出示生字,检查学生自学情况,交流上述两个问题的看法,相机点拨。
4、师小结:课文是分三个部分来表现这是一次伟大的出征。
1——10自然段,写杨利伟即将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飞天之旅,人们无比激动地为英雄送行;11——16自然段,写的是杨利伟接受了总指挥的命令,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风采将永远载入史册;17——20自然段,写杨利伟告别了战友和送行的人们,与神五一起飞向太空。
三、研读感悟。
1、品读第一部分。
默读这一部分,把你认为能表达“伟大”的词句画一画,圈一圈,想一想,作出批注。
2、学生交流,师适时点拨。
预设:(1)“再过30分钟……开始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
”抓住“世界瞩目”、“国人自豪”引发学生思考:这次出征为什么会令世界瞩目、国人自豪?结合收集的资料交流。
(师:中国在现代航天史上一直落在美俄后面,很多人一直认为,中国的经济落后,民众素质低下,怎能跟经济实力雄厚,科技水平先进的国家比试航天科技。
神舟五号上天,标志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成为美俄两大国后的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
这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强大的标志、象征,是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的标志,是中国人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因此作为中国人,我们怎能不自豪?又怎能不让世界刮目相看?这是一次伟大的出征。
读出自豪感。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2)“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
”结合课题引导学生领会开门见山、点名中心的方法。
预留问题:为什么说杨利伟是英雄?这次出征伟大在哪?指导朗读:读出神圣感,语气坚定,语速慢声音响亮。
(3)“……来了……来了……来了……来了……”这是个什么句子?人们的心情怎样?天气怎样?“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
”天气的寒冷和人们的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表现人们对英雄的崇敬。
(4)“这一天,中国人已经渴望了很久。
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这一天”是哪一天?“这一刻”是哪一刻?它的历史意义何在?完成课后第四题。
(师资料补充:从“嫦娥奔月”的动人传说到敦煌飞天的美丽壁画,从明代人万户飞天到早期的“曙光号”飞船,中华民族的飞天之路经历了跨越千年的“梦想期”、“孕育期”和“催产期”。
直到1992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地决策,实施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由此铺开了中国载人进军太空的宏伟蓝图。
经历了11年的刻苦攻关,在四次无人飞行试验的基础上,中国人终于圆梦九天。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与京九铁路、三峡工程并称为20世纪末中国的三大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是高度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是航天技术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难险阻、勇攀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
它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自主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提升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对激发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情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载人航天工程也使中国成为国际空间俱乐部的重要成员,为即将实施的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有感情朗读,读出渴望与期待,语气激昂。
四:感情朗读。
师小结谈话:同学们,经过我国几代人的努力,我们的航天英雄肩负着祖国的重托,带着中国人千年的渴望和期待即将出征,开始令世界瞩目、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我们激动,我们骄傲,我们兴奋我们自豪,让我们通过朗读,尽情抒发这内心的满怀豪情吧!学生自由有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品读二、三部分进一步感受这是一次“伟大”的出征,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2、学习按一定逻辑顺序写排比句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这是一次“伟大”的出征,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学习按一定逻辑顺序写排比句的方法,从杨利伟语言、神态描写感受人物形象与情感。
教学过程:一、引旧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感受到了些什么?还记得上节课我们预留的问题吗?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的镜头去感受一下英雄的风采,去见证一下这伟大的出征。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二、研读感悟。
一)、研读第二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圈画出让你感受到这真是一个“伟大”时刻的词句,写出你的理由或感受。
2、学生交流汇报,师相机点拨。
预设:(1)“身着乳白色航天服……微笑着向大家走来……” 什么是“从容”“稳健”?从这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什么?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就此引导体会上文的“英雄”,师补充资料。
这两个词意味着杨利伟接受了艰苦的残酷的磨炼,已经能够坦然地、胸有成竹的迎接这严峻的考验。
读出他的从容自信和人们对他的崇敬。
(2)“……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含着几多信任、几多期待!” 信任着什么,期待着什么?师相机点拨:“信任”是相信是自信,不仅仅是信任杨利伟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更是相信我们有这样充分的准备,我们的航天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们一定能行!“期待”是对“神五”发射成功充满渴望和向往。
感叹号把未尽的千言万语蕴含在“出发”二字中。
读出坚信和自豪。
(3)三个“定格”的排比句。
出示四个“来了”,看分句顺序可不可以换?在出示三个“定格”,顺序可以改变吗?点拨:记者镜头——共和国史册——人类篇章,意义一个比一重要,一个比一个更令人激动,这个排比句范围和意义从小到大,层层递进。
朗读时要感情逐渐增强,表现出情感的递进迭起。
二)研读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想象画面,逆反仿佛看到了什么?预设:(1)“5时30分,杨利伟……走去”抓住神态词“深情”让学生体会这目光背后的内容,想象人物心理,自由讨论交流:他可能在想些什么呢?请你饱含深情的读这一段话。
(2)“9时整……飞向茫茫太空……”。
这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作者未尽的情感。
出示练习题,升华学生情感。
练习题:“这一飞,飞出了……”,请结合课题“伟大的出征”自由填空。
三、升华情感。
1、交流拓展:“这一飞,飞出了……” 2、总结全文:同学们说得多好呀!是啊,这一飞飞出了一个让世界瞩目的中国!飞出了世界第三个将人类上进太空的宇航大国!飞出了中国航天科技新的里程碑!飞出了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完成这个任务的杨利伟是不是英雄?那些为航天事业默默工作的专家是不是英雄,所以这是怎样的出征?齐读“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神五”一飞冲天标志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腾飞,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咱们中国伟不伟大?咱们中国人伟不伟大?所以这是一次怎样的出征。
齐读“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 3、出示网上留言。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有纪念意义的一天。
一起说:2019年10月15日!四、板书设计。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4、伟大的出征英雄杨利伟为航天事业奋斗的人们伟大国力的伟大中国人伟大第三课时附作业设计: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出征()演练()稳健()蕴涵()期待()注视()二、读下面一段话,说说划线部分能不能改变顺序。
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三、读课文,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 2、文中多次交代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你能说说这样精确表述的作用吗?四、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又有那些新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