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化

合集下载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指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指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指标一、公共教育资源均等化指标1.师资资源:包括师资结构的合理性、师资数量的平衡和师资素质的提升。

这些指标反映了学校师资力量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2.教育经费:主要包括财政拨款、物质设施建设等教育经费的投入。

这些指标反映了不同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是否均衡,能否满足学校和学生的基本需求。

3.教育设施:主要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教育设施的建设和配置。

这些指标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教育设施的建设和配置是否平衡,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教育公平:主要指学生入学的公平性和学校的平等化。

这些指标反映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域的学生是否能够公平地享受到义务教育的资源和机会。

二、教育质量评估指标1.学生学业水平:主要指学生的学科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这些指标反映了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以及学生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差异。

2.教师教育和培训:主要指教师的专业能力、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

这些指标反映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3.教育管理水平:主要指学校的管理体制、管理能力和管理效果等方面的评价。

这些指标反映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管理保障。

三、教育机会公平指标1.学生的入学率和流失率:主要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入学率和流失率。

这些指标反映了学校和政府在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和政策执行方面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2.学生的留级率和升学率:主要指学生的留级率和升学率。

这些指标反映了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以及学生在升学方面的机会公平性。

3.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主要指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资源的机会。

这些指标反映了学生是否能够平等地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机会。

总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指标涵盖了公共教育资源均等化、教育质量评估和教育机会公平等方面。

通过关注和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义务教育领域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推动义务教育更加公平、高质量、有活力地发展。

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策略

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策略

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策略一、背景介绍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资金。

然而,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等因素,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问题依然存在。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行的策略,以促进农村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二、提高教师待遇教师是农村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提高农村教师的薪酬水平,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

三、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是导致农村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应当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资,提高学校硬件设施的质量,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四、推动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互动合作城市教育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可以通过与农村教育的互动合作,共享资源。

例如,可以建立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之间的教育交流平台,让城市学生到农村学校进行实践教学,同时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参观城市学校的机会。

五、发展农村数字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村数字教育成为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化的有效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数字教育的投入,推广农村学校的电子教育资源,提供给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同等的学习机会。

六、加强农村教育管理加强农村教育管理是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化的重要一环。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管理的投入,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的农村教育评估机制,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七、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教育事业社会力量的参与对于推动农村教育均衡化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参与农村教育事业,为农村学校提供更多的资金、人力和物资支持。

八、注重农村学生的职业教育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上存在差距,职业教育是农村学生能够更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学生的职业教育培训,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选择。

九、建立农村教育资助体系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资助体系是推动农村教育均衡化的重要措施。

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近几年,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入,不断向质量、公平、生态三大方向推进。

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成为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任务。

一、教育均衡发展最终目的是“公平”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所谓教育均衡,就是要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同或者相近的教育机会和质量,避免因地区、家庭条件等原因而导致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的公平。

教育公平不仅仅是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教育公平不实现,将使得社会中出现阶层固化,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城市内部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因此,教育均衡发展不仅事关教育的发展,也事关国家的发展。

二、教育均衡发展需综合施策,构建多元化教育机制实现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同时推进多个方面的工作。

除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职业教育、研制教学资源、落实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等举措外,还需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教育选择和机会。

我们可以学习国外经验,构建起多元化的教育机制。

例如,加强实施学校选择制度,让家长能够根据孩子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公办、民办、寄宿学校或者特色学校等教育服务。

又如,发展校外教育,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晚上等时间选择性地参加选修课、培训课、讲座等校外教育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参与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教育均衡发展还需要建立健全公平的财政投入机制。

除了维护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比例,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教育事业投资,同时,还需要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向教育资源不足地区和弱势群体倾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多方合作,共同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多方合作共同推动。

具体地说,一是保障师资队伍的质量要求。

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而教师队伍的素质是保障教育公平贯彻执行的关键。

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标准

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标准

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标准教育均衡化发展是指在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保障、教育公平机会等方面实现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化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

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标准是指在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下面,我们将从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保障和教育公平机会三个方面来谈谈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标准。

首先,教育资源配置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教育资源包括师资、教材、教学设施等方面。

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此外,还要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需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确保各地区都能够获得均衡的教育资源。

其次,教育质量保障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保障教育质量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基础。

在教育质量保障方面,应当建立健全的教育评估和监督机制,加强对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还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确保教育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最后,教育公平机会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根本要求。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无论其来自何种社会阶层、家庭背景或地域。

在教育公平机会方面,应当加强对教育机会的平等分配,消除因社会经济因素而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总之,教育均衡化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

在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教育质量保障和教育公平机会的标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均衡的教育资源和优质的教育服务。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目标,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

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

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问题也愈发突出。

为了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教育是民生工程,教育投入越高,也就意味着教育资源的配置会更加公平。

因此,我们应该坚持用更多的经费来投入到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中。

政府应该落实“三分之一花在贫困地区”的投入方案,用于义务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改善。

二、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在教育均衡化发展过程中,人们更多的关注于硬件配置,比如校舍和教学设施等,而忽视了教育软实力的培养。

因此,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还需要在教育质量方面花更多心思,例如,通过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互助,让城乡教育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和利用。

三、挖掘地方教育特色不同地方、不同学校都有其各自独特的教育特色,可以因地制宜,发挥各自的优势,让教育资源得到更为优化和有效的利用,进一步增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服务能力。

四、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教育不仅仅是老师和学校的责任,家庭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应该加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指导,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应变能力和良好的品德道德素养。

五、鼓励教育扶贫针对一些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可以通过教育扶贫来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

政府可以通过资助贫困学生的教育,引导社会力量更多参与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打破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隔。

总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教育部门的改革创新,更要注重从制度的层面上来推进。

加强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和投入,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达到“让人民群众在教育上有更多获得感”的目标。

2024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2024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2024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义务教育的发展必然成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教育部提出了2024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该方案将重点关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优质教育的普及以及教育质量的提升,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二、教育资源均衡分配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各级政府将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建设和改善教育设施,并制定统一的教育资源分配指标,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流动。

此外,还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培训水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合格的教师指导学习。

三、优质教育普及为了实现优质教育的普及,教育部将加强学前教育的建设,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同时,加强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创新,推动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此外,还将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校的支持力度,提供教育资源和师资支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优质教育。

四、教育质量提升为了提升教育质量,教育部将加大对学校的监管和评估力度,建立健全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推动教育质量的可持续提升。

此外,教育部还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建立健全家校合作机制,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多元化教育模式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育部将推动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发展。

鼓励学校开展兴趣班和课外活动,提供更多的学术、艺术、体育和社会实践等领域的选择。

同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六、数字化教育推广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教育部将大力推广数字化教育。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先进的教育技术设备和相关的数字教育资源。

同时,加强教师的数字化教育培训,提高他们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通过数字化教育,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学内容的个性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均衡化验收工作制度

均衡化验收工作制度

均衡化验收工作制度一、总则为实现我国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义务教育均衡化验收工作。

二、验收目标1. 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确保城乡学校硬件设施、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差距明显缩小。

2. 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使所有学校在办学水平、教育成果等方面具备基本均衡。

3. 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验收内容1. 学校硬件设施:包括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实验设备、体育设施等。

2. 师资力量:包括教师数量、结构、素质、待遇等。

3. 教育教学质量: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成果等。

4. 学校管理水平:包括制度建设、校园文化、教育教学管理、德育工作等。

5. 教育资源共享:包括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校际合作、网络教育资源等。

四、验收程序1. 自查自评:学校按照验收内容进行自查自评,形成自查报告。

2. 县级验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学校进行评估验收,形成验收报告。

3. 地市验收:地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县级验收情况进行复查,形成复查报告。

4. 省级验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地市验收情况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

5. 国家验收:教育部组织专家对省级验收情况进行抽查,形成抽查报告。

五、验收标准1. 学校硬件设施:达到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

2. 师资力量:教师数量满足教学需要,结构合理,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素质。

3. 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学科成绩达到规定标准。

4. 学校管理水平:内部管理体制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科学规范。

5. 教育资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有效辐射,校际合作深入开展。

六、验收结果处理1. 达到验收标准的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纳入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体系。

《教育资源均衡化》课件

《教育资源均衡化》课件

匮乏。
区域间教育资源配置差异
02
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的教育
资源相对更为丰富。
校际间资源分配不公
03
同一地区内的不同学校之间也存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现象,
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资源差距明显。
教育资源均衡化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教育公平
教育资源均衡化是实现教 育公平的重要途径,让每 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均衡化的目标
促进教育公平
确保每个地区、学校和家庭背景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同的教育资源 和机会,打破地域、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提高教育质量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设施,使学校具备更好的 教学条件,进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通过均衡化的教育资源分配,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全面 的发展平台,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05
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挑战与对策
面临的主要挑战
01
02
03
04
资源分配不均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资 源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导致教
育机会不平等。
师资力量薄弱
部分地区由于条件限制,难以 吸
一些学校在设施配备上存在明 显不足,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
的学习环境。
教育观念滞后
提高教育质量
均衡化的教育资源有助于 提升整体教育质量,促进 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教育资源均衡化有助于缩 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 会和谐稳定。
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意义
有利于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均衡化的教育资源能够让更多孩子接 受优质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

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篇)

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篇)

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篇)文章一:加强教育均衡化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

在新时代,各个城市和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也呈现出了巨大的差异。

为了解决这种现象,促进社会公平,政府需要加强教育均衡化发展。

那么,如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呢?以下是一些教育发展的经验交流。

首先,政府需要采取更好的措施来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

比如,加强财政投入,增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学方式等等。

这些措施都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

其次,加强对外部教育资源的引进,既能够增加学习机会,又能够激发地方教育的发展。

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各级教育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国内外教育资源引进活动。

再次,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教育均衡化发展。

社会组织、企业、爱心人士等可以为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例如,可以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为学校建设提供资助等等。

这样,就可以让教育发展涵盖更广阔的范围,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

文章二:德育与才育的平衡方案对于教育均衡化发展,不仅仅是要有才育的发展,还应该结合德育来实现平衡。

那么,如何实现德育与才育的平衡呢?以下是一些方案:1.培养合格人才。

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品德、行为的培养。

通过学科竞赛、中小学生品德建设、家庭教育等多渠道的培养,使人们在才能和德行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要让身为任课教师的人们不仅有知识和技能的才干,也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毕竟,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3.强化学校的德育建设。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生的德行教育。

比如,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文化传统意识,同时也让学生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的知识。

4.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长也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长要注重孩子的品行教育,通过亲身行动、派代教育等手段,培养孩子爱国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尊重帮助他人等品德素质和良好的道德观念。

202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范本(3篇)

202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范本(3篇)

202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范本第一章:总则为进一步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全国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章:总体目标2024年前,全国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实现均衡发展,有助于留住农村学生,无论他们是否能进入高等教育,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三章:实施原则1. 着力解决城乡差距问题,促进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发展。

2. 注重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3. 增加政府投入,保障教育经费的均衡分配和使用。

4.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事业,推进义务教育的社会化。

5. 强化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四章: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1. 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2. 鼓励城市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进行教育资源共享,推广城乡教师互联互通。

3. 实施农村学生留守儿童关爱计划,确保他们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生活保障。

4.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考核评估机制,激励和引导农村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第五章:优化学校布局,提升教育质量1. 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就近入学,减轻学生通勤负担。

2. 在重点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增设学校,增加学位供给。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4. 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 加强中小学协作机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六章:增加教育投入,保障教育经费的均衡分配和使用1. 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占地方财政预算的比例不低于20%。

2. 采取差别化的经费分配机制,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

3. 完善经费使用监督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和效益。

第七章: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事业1. 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义务教育事业,鼓励他们进行捐资助学和教育援助。

2. 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义务教育的发展。

上海实现教育均衡化的具体措施

上海实现教育均衡化的具体措施

上海实现教育均衡化的具体措施
上海市在推进教育均衡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旨在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减小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

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
1. 学区划片制度优化:
通过优化学区划片制度,合理划分学区,确保每个学区内的学校具有相对平衡的教育资源,避免热门学校拥挤、冷门学校资源闲置的情况。

2. 择校机制改革:
改革择校机制,建立多元、公平的招生入学制度,减少人为干预,遏制择校热潮,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3. 优质教育资源下沉:
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城市边缘地区、农村地区等下沉,加强对这些地区学校的支持与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4. 教育经费合理分配:
通过调整教育经费的分配方式,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学校的支持力度,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投入。

5. 师资培训和交流:
加强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跨学校、跨地区交流,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均衡发展。

6. 强化监管和评估:
强化对教育资源分配和使用的监管,建立评估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

7. 推进在线教育:
加强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的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实现教育资源的数字化、信息化共享。

这些措施旨在推动上海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教育公平,促进全市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

教育均衡化现状分析报告

教育均衡化现状分析报告

教育均衡化现状分析报告引言教育均衡化是指实现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促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在全球范围内,教育均衡化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报告将分析当前教育均衡化的现状,并探讨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教育均衡化的现状地域差异在中国以及许多其他国家,城乡之间存在明显的教育不均衡现象。

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丰富,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设施齐备的学校。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经费有限,师资力量不足,学校条件欠佳。

贫困家庭教育机会不足贫困家庭的孩子面临更大的教育不公平。

经济条件良好的家庭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如私人教育机构、辅导班和丰富的教育经验。

而贫困家庭的孩子由于无法支付高昂的费用,常常无法享受到这些机会,增加了他们获取优质教育的难度。

少数民族和留守儿童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面临着特殊的教育困境。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理位置,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和留守儿童面临更大的教育难题。

少数民族学生可能面临语言障碍和文化适应问题,而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无法得到家庭的有效教育指导。

面临的挑战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是当前教育均衡化面临的最大挑战。

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导致学生们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教育不公平。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设施建设。

家庭教育环境差异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质的家庭教育环境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支持。

政府应加强对贫困家庭的教育扶贫政策,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和教育指导,帮助贫困家庭提高孩子的学习环境,降低教育差距。

少数民族和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解决少数民族和留守儿童问题需要综合施策。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应加大对他们的语言培训和文化适应教育的支持,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对于留守儿童,应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和联系,提供更多的心理辅导和关爱,同时通过加强对乡村学校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并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并不容易,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针对这些困境,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及时采取有效对策,才能真正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存在的困境1. 师资力量不均衡在城市,由于吸引力较大,师资力量更为优秀,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就显得匮乏。

这使得城乡教育的水平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

农村地区的学校缺乏优秀的教师,而城市的学校却因为竞争激烈,教师队伍中优秀的教师更容易被各个学校争夺。

2. 校舍设施不足农村地区由于资金匮乏,校舍设施不足。

学生在简陋的环境中学习,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也成为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个因素。

3.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城市教育资源丰富,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等;而农村地区的学校则缺少这些教育资源。

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发展,也影响到了农村地区教育的整体质量。

4. 师生福利待遇差异化教师在城市的工资待遇要远高于农村教师,这导致许多教师选择到城市就业。

而学生的生活条件也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城市学生生活水平较高,而农村学生则普遍面临着物质条件的不足。

1. 加强师资力量的补充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吸引更多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

可以通过向农村派驻一定数量的城市优秀教师,来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质量。

2. 加大对农村校舍设施的投入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校舍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建设水平。

可以通过引进社会资本、组织社会力量,来共同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教育教学环境。

3. 加强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配备水平。

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向农村学校输送一定数量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

教育均衡化心得体会

教育均衡化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日益繁荣,教育均衡化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均衡化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教育均衡化工作的实践,下面我就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

一、教育均衡化的内涵教育均衡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

教育均衡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指在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合理配置师资、设备、图书等教育资源,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2. 教育机会均衡化:指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受地域、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3. 教育质量均衡化:指通过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学手段、加强课程改革等措施,使每个学校都能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4. 教育保障均衡化:指通过政策保障、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手段,为教育均衡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教育均衡化工作的实践在教育均衡化工作中,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教师交流:为了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师资差距,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城乡、校际之间的交流。

通过教师互访、听课、评课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教育资源共享: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手段,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学校之间可以互相借阅图书、教学设备,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3. 教学改革:我们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教学竞赛等活动,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4. 经费投入:政府加大了对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经费投入,改善了学校的基础设施,提高了教师待遇。

三、教育均衡化工作的体会1. 教育均衡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均衡化工作,我们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2. 教育均衡化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师资培训、推进教学改革等措施,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2024年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三篇)

2024年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三篇)

2024年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和教育质量差异逐渐凸显。

为了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决定在2024年制定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本方案的目标是:到2024年,基本消除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全面提升城乡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素质,实现城乡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主要内容和措施(一)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1. 增加投入。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城乡义务教育的基本经费保障,保障农村学校的基本设施、教材和教具等方面的需求。

2. 构建“统筹城乡、整合资源”的机制。

通过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3. 加强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

增加农村学校的教师编制,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培训机会,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来到农村学校任教。

(二)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1. 完善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

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需求,修订和制定适合农村学生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加强教学管理和评估。

建立健全农村学校的教学管理机制,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对学生的评估和学业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困难和问题。

3. 发展特色教育项目。

鼓励农村学校开展特色教育项目,如农村创客教育、农村教育创新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新精神。

(三)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1. 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加强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

2.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体育健康等方面的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3. 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制度。

加大农村学生资助力度,确保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权利,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教育资源的普遍化与均衡化

教育资源的普遍化与均衡化

教育资源的普遍化与均衡化现代社会,教育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然而,在许多地区,教育资源的普遍化和均衡化依然存在差距。

本文将探讨教育资源的普遍化与均衡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教育资源的普遍化是指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

然而,由于一些因素,如贫困、地理位置以及性别歧视等,有些人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

这不仅影响了这些人的个人发展,也阻碍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实现教育资源的普遍化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是指在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中,各个地方或各个群体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应当是公平的。

然而,在现实中,教育资源的分配往往不均衡。

一些地区的学校设施和师资力量丰富,而其他地区则相对匮乏。

这导致了城乡教育差距的扩大,以及富人和贫困家庭之间的教育差距的加剧。

因此,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是社会公平的要求。

要实现教育资源的普遍化与均衡化,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政府可以增加教育经费,改善学校设施,提高教师待遇,以及制定有利于教育公平的政策。

其次,学校应当积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适应不同学生需求的教育资源。

学校可以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供良好的教育设施和资源,以及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

此外,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参与到教育资源的普遍化和均衡化中。

社会组织和企业可以提供教育赞助,为贫困家庭提供教育援助,以及支持教育公益事业。

除了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个人也可以为实现教育资源的普遍化与均衡化做出贡献。

每个人都应该重视教育并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权益。

同时,每个人都可以主动参与到教育公益活动当中,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推动教育公平的进程。

此外,教育资源的共享也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教育资源的普遍化与均衡化并不仅仅是指教室、教材和师资力量,还包括知识和信息的共享。

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将优质教育资源传递到每个家庭和每个个体,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好的教育资源。

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标准

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标准

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标准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而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则是保障每个人都能享有公平教育权利的重要保障。

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标准,不仅仅是指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更应该包括教育质量的均衡提升、教育机会的均衡保障以及教育公平的均衡实现。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和提升,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首先,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基础。

这包括了教育经费、教育设施、教育教材等方面的资源分配。

在这一方面,各地区、各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享有良好的教育资源。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教育资源的监管和管理,防止资源的浪费和滥用,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公平分配。

其次,教育质量的均衡提升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关键。

教育质量的提升不仅仅是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更应该包括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在这一方面,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监督和评估,对教学水平较低的学校进行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

再次,教育机会的均衡保障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教育机会的均衡保障不仅仅是指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到教育,更应该包括了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公平。

在这一方面,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教育机会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受到地域、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最后,教育公平的均衡实现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目标。

教育公平的实现不仅仅是指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更应该包括了对教育机会的公平分配和对教育结果的公平评价。

在这一方面,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教育公平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下接受教育,不受到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总之,教育均衡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教育质量的均衡提升、教育机会的均衡保障以及教育公平的均衡实现得到有效的保障和提升,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学校教育均衡化发展调研报告

学校教育均衡化发展调研报告

学校教育均衡化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教育均衡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均衡化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深入了解学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本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和意义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学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影响教育均衡化的因素,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推动学校教育均衡化发展。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深入调研。

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0份。

访谈了20名教育行政人员、20名校长和20名教师。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师资队伍均衡化程度不高调研结果显示,师资队伍均衡化程度不高是影响学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师资队伍存在较大差距。

城市学校师资力量相对雄厚,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2.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城市学校拥有更好的硬件设施、更多的优质师资和更丰富的教育资源,而农村学校则相对匮乏。

3. 教育教学质量存在差异教育教学质量是衡量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指标。

调研结果显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城市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普遍较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则相对较低。

4. 影响教育均衡化的因素影响学校教育均衡化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1)政策因素:政策对教育均衡化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2)经济因素: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

城乡、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

(3)社会因素: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和投入程度,也会影响教育均衡化发展。

教育均衡

教育均衡

教育均衡(很多文章谈的都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什么是教育均衡化发展(内涵)教育的均衡发展, 是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 也是国家公共义务教育体系的价值追求。

它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在城乡、区域、学校层级、人群间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不公平分配而提出来的。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在现今社会中, 既有公共教育资源分配政策的原因, 也有市场经济的原因。

教育均衡化发展概念的提出, 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 因为教育的发展从来不可能脱离社会经济发展。

教育均衡化围绕教育公平( 也就是教育机会均等) 提出的教育发展思路和政策, 但是不等于教育公平, 教育均衡化问题的提出集中地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根本矛盾, 这些矛盾包括城市和乡村的矛盾; 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的矛盾, 矛盾的重点在于公平与效率或公平与所谓质量的矛盾。

在概念上, / 均衡0( balance) 不同于/ 平等( equality) 和/ 公平( equity ) , 是一个更为动态的概念, / 均衡0不是教育理念或价值目标, 但是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有弹性、有一定操作性的概念。

它与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基础教育发展政策相比, 既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 又超越了过去的发展政策。

具体来说, 均衡化仍然包含着兼顾公平和效益, 它不排斥一定程度的优质教育集中或资源集中( 也称为教育发展布局合理, 例如为综合国力提升而扶持少数重点大学等) , 同时均衡化又可以体现为教育公平政策, 特别是扶持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

从受教育者来看, 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最低线目标之一是保证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即教育机会均等;(补充:不仅要物质上均衡,还要关注精神均衡:什么是教育均衡发展?人们从哲学的视角论协调、从经济学的视角论资源配置、从法学的视角论保障公民权、从政治学的视角论利益权力和制度、从社会学视角论转型,这都很有意义。

但是,这还不足以解释教育均衡,还不能充分关照教育的特殊性,因为“教育就是培养人”,从培养人的角度来看,许多看上去简单的问题可能很复杂。

学校均衡化发展制度

学校均衡化发展制度

一、指导思想学校均衡化发展制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义务教育法》和中、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关注每一位学生为着眼点,以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

二、工作目标1. 提升办学条件,实现学校标准化建设。

在三年内,使学校的各项设施达到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消除D级危房,新建各功能室和塑胶运动场,使生均校园面积、体育活动用地、绿化用地、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均达到省定标准。

2. 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 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资源配置,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4. 创新教育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校均衡化发展。

三、工作措施1. 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财政投入,消除D级危房,新建各功能室和塑胶运动场,确保生均校园面积、体育活动用地、绿化用地、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到省定标准。

2.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鼓励优秀教师向农村、贫困地区流动;加大教师编制激励力度,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3.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加强城乡学校交流合作,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

4. 创新教育管理机制。

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学校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5. 强化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学校均衡化发展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学校均衡化发展情况进行评估,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均衡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学校均衡化发展工作。

2. 加大财政投入。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学校均衡化发展所需资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种教育券:义务教育\贫困生\职业教育\民办教育
(五)共识和基本原则 五 共识和基本原则: 共识和基本原则
扶持弱势群体\提供底线教育\着眼于公民基本素质\义务教育属于公共 服务的产品\缩小城乡差别\追求相对的“教育公平”
四 在均衡化探索中政府的作用
(一)坚持依法治教和教育平等的原则 制订规划 措施和评估办法 一 坚持依法治教和教育平等的原则 制订规划\措施和评估办法 坚持依法治教和教育平等的原则,制订规划 (二)调控服务 政府机构 公立教育设施 民办教育 调控服务:政府机构 公立教育设施\民办教育 二 调控服务 政府机构\公立教育设施 民办教育\NGO 布局\监控 督导\设置最低标准和最高限度 监控\督导 布局 监控 督导 设置最低标准和最高限度 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促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强调政府的服务功能和主要责任 (三)限制重点校问题 不人为扩大差距 不加重办学者的负担 亿校舍 限制重点校问题:不人为扩大差距 不加重办学者的负担(3亿校舍 三 限制重点校问题 不人为扩大差距,不加重办学者的负担 维修费一年数百万,校门 校门80万 万 强调优质校的社会责任和辐 维修费一年数百万 校门 万:18万)强调优质校的社会责任和辐 射带动作用,减少排名 射带动作用 减少排名 (四)需要有反映差别的统计和监控 注重评价的导向作用 需要有反映差别的统计和监控,注重评价的导向作用 四 需要有反映差别的统计和监控 (五)重点关注和保障教师 学生的实际待遇和条件 减免 重点关注和保障教师\学生的实际待遇和条件 减免) 五 重点关注和保障教师 学生的实际待遇和条件(减免 (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薄弱校的跨越追赶 对口支援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薄弱校的跨越追赶\对口支援 六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薄弱校的跨越追赶 (七)改变现有教育管理体制以适应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七 改变现有教育管理体制以适应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八)特别关注流动人口和农村留守人口子女的教育 新问题 特别关注流动人口和农村留守人口子女的教育(新问题 八 特别关注流动人口和农村留守人口子女的教育 新问题) 抓好四个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农村中小学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贫困地区义务教育 抓好四个工程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 农村中小学 危房改造;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 危房改造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
三 国内外的基本经验
(一)日本的公立中小学 同时期的公立学校同一图纸 公立 一 日本的公立中小学 同时期的公立学校同一图纸\公立 日本的公立中小学:同时期的公立学校同一图纸 教师的流动和教师责权利的规定 (二)美国的公立学校和“择校”改革:在均衡基础上通过 二 美国的公立学校和“择校”改革 在均衡基础上通过 美国的公立学校和 差别促进改革 (三)各国的公立学校多是保国民教育的底线 实现宪法和 各国的公立学校多是保国民教育的底线,实现宪法和 三 各国的公立学校多是保国民教育的底线 政府对国民的承诺,有各种法规和制度保障 政府对国民的承诺 有各种法规和制度保障 (四)浙江长兴的“教育券”:兼顾各种关系 促进实质的均 浙江长兴的“ 兼顾各种关系,促进实质的均 四 浙江长兴的 教育券” 兼顾各种关系 也促进教育的多元发展,有综合创新效果 衡,也促进教育的多元发展 有综合创新效果 也促进教育的多元发展
二 教育均衡化的法律政策依据
(一)宪法 教育法规定了公民在受教育方面的基本权利 支 一 宪法 教育法规定了公民在受教育方面的基本权利,支 宪法\教育法规定了公民在受教育方面的基本权利 持教育平等的基本理念 (二)义务教育的均衡化或无差别是 民众对政府的基本要 二 义务教育的均衡化或无差别是 求:体现了纳税人和执法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体现了纳税人和执法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三)均衡化不等于平均化 承认差别才能缩小差别 均衡化不等于平均化\承认差别才能缩小差别 三 均衡化不等于平均化 (四)均衡的相对性和改革发展的层次目标 重点在农村和 均衡的相对性和改革发展的层次目标(重点在农村和 四 均衡的相对性和改革发展的层次目标 弱势群体,由义务教育 幼儿园和高中,关注教师待遇 由义务教育—幼儿园和高中 关注教师待遇\ 弱势群体 由义务教育 幼儿园和高中 关注教师待遇 办学条件和学生生均经费,逐步实现 逐步实现) 办学条件和学生生均经费 逐步实现 (五)公立学校教育资源的公共性及共享原则 五 公立学校教育资源的公共性及共享原则 教育部强调:义务教育阶段不再办重点 示范等“ 义务教育阶段不再办重点\示范等 教育部强调 义务教育阶段不再办重点 示范等“窗口 学校,”抵制超标奢华之风,周济 周济:不要只看一中 学校 ”抵制超标奢华之风 周济 不要只看一中 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共性应该达到重视,并发挥作用 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共性应该达到重视 并发挥作用
关于教育均衡化 的思考
程方平博士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5年5月 徐州 年 月
一 教育均衡化是人类追求的理想
(一 )人类的理想和追求 一 人类的理想和追求 有教无类(孔子 孔子) 有教无类 孔子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孟子)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在现代国家,为公民提供的义务教育应该是无差别的 在现代国家 为公民提供的义务教育应该是无差别的 (二)教育是人类的第一需求 二 教育是人类的第一需求 生存和发展 公民(国民 的基本权利\城乡差别及二元结构不应限制教育的均 国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 国民 的基本权利 城乡差别及二元结构不应限制教育的均 衡和所有公民的受教育权 教育公平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 (三)教育的问题会影响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 三 教育的问题会影响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 严重的现实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需要纠偏 严重的现实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 需要纠偏 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将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付 之行动,纳入规划和工作 纳入规划和工作,作为政府评估指标 之行动 纳入规划和工作 作为政府评估指标
谢 谢 中路46号,邮编:100088)
(010)62003356 Chfp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