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一、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出现:由物体的震动产生。
震动暂停,出现也暂停。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截止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就是m/s声音在液态传播比液体慢,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块。
4.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就是指声音的多寡,它与表达意见体的频率有关。
2)响度:就是指声音的大小,跟表达意见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低于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高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声纳、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特点:可以传播很离,很难绕开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烧毁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生产的火箭升空、飞机飞行器、火车汽车的宝马、核爆炸等也能够产生次声波。
二、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温度:指物体的冷暖程度。
测量的工具就是温度计,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温度规定为℃,在0~℃之间分成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用的温度计: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体温计:测量范围:35~42℃,每一小格0.1℃。
4.温度计采用:1)采用前要观测它的量程和最轻刻度值;2)采用时温度计玻璃浸必须全部步入试样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等待温度计示数平衡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浸必须稳步回到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时表面二者平。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发声靠声带,鸟发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的振动。
蟋蟀是靠左右翅的摩擦的振动发声的。
2、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
如空气、木、铁等。
3、声音的场速度是340米/秒。
4、人要能分辨出回声,则回声要比发声晚秒以上。
最少也要秒。
5、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在响度和音调相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音色来判断发声体。
6、音调:人们所感到的声音的高低。
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7、频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8、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9、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它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0、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1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噪声是物体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讲,噪声是妨碍正常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或者干扰人们听的声音。
12、减小噪声的方法: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途径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13、噪声等级:小于40分贝安静,超过50分贝影响睡眠休息,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会引超疾病,150分贝以上就损坏人的听觉器官。
1、温度和温度计: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2、摄氏温度的规定: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分就是摄氏1℃。
*摄氏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用℃表示。
3、绝对零度:宇宙中的温度下限-273℃,叫绝对零度。
4、热力学温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
单位:开尔文K.5、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转换:T=t+273Kt=T-273℃。
6、体温计的温度范围:35℃-42℃。
结构特点:玻璃泡容积比玻璃管大,并在玻璃泡上方有一个非常细的缩口。
最小单位:℃注意事项:每次使用前要先甩,使玻璃管内的水银回落到玻璃泡。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美打印word版(中考必背)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ƒ)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响度单位分贝dB,正常说话60dB)5.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6.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7.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热力学温度(T)也称绝对温度:符号T,单位开尔文,简称开(k)。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换算:T=t+273。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温度计使用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量程。
2.温度计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壁。
3读数时要等示数稳定再度;读数过程玻璃瓶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体凸处平行。
4.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5.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要吸热。
其中晶体熔化需要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6.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要放热.7.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初二物理知识大全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最全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最全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中考物理专题声现象物态变化
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2——声现象、物态变化第二章 声现象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
2.声音的传播(1)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2)介质: 固体 、 液体 、 气体 均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1)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 种类 有关。
(2)大小:15℃空气中声速为 340m/s 。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 大于 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 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即: V 固>V 液>V 气 。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个特性是 音色 、 响度 和 音调 。
考点三 噪声及噪声的控制1.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害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
2.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1) 在声源处减弱 ;(2)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 在人耳处减弱 。
考点四 声的利用1.超声波(频率高于 20 000Hz 的声音)(1)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易集中。
(2)应用: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
2.次声波(频率低于 20 Hz 的声音)(1)特点:能绕过物体传播、传播距离远。
(2)应用:预报地震、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名 称概 念影 响 因 素相 关 关 系音调声音的 高低 。
发声体的频率。
频率大,则音调 高 ;频率小,则音调 低 。
响度声音的 大小(强弱),常用分贝(dB )表示。
发声体的振幅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振幅大,则响度 大;振幅小,则响度 小。
音色声音的品质。
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发声体的发声方式决定。
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一般音色 不同。
3.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回声定位,B超。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超声波碎石。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B. 水可以在98℃时沸腾C. 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D.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3/42.《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China》,是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
《声现象》《物态变化》重点辨析
《声现象》《物态变化》重点辨析涟水县红日中学 周正明 223400一、声音的产生条件与传播条件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是物体发出声音的必要条件。
“振动停止了,发声也会停止”,但是不能说成“振动停止了,声音也消失了”,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出声音,而原来发出的声音还会继续向周围传播。
声音产生后人耳不一定就能接收到,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必须要有传声的介质—固体、液态或气体,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二、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是反映声音特性的三个物理量,三者含义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物理意义不同,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反映声音的品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响度、音调相同,我们也可以通过音色来分辨它们。
(2)影响因素不同,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一种声音与其他声音的区别,往往是三个特性都不相同。
例如:牛的叫声与蚊子的声音,牛的叫声响度大,音调低;蚊子的声音响度小,音调高,两者的音色明显不同。
三、噪声的控制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经历三个阶段:声音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听到声音。
因此控制噪声也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即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禁鸣喇叭、安装消声器等),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公路两侧的透明板墙、关闭门窗等),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戴耳罩、耳塞、头盔等) 对于生活中控制噪声的办法,在判断属于控制噪声的哪种途径时,关键要搞清楚控制噪声的位置在哪儿,是声源处、人耳处,还是传播途中。
四、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两者的相同点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两者的区别是:①结构上: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的管径特别细,且略有弯曲,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没有这一结构;②使用方法:体温计离开被测物体时,液柱在弯曲处断开,保证示数不变,所以,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可离开人体后再读数,常用的液体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由于体温计液柱不能自己进入玻璃泡内,所以用体温计前需用力甩动,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不能甩动;③量程上: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42℃,常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为-10℃~110℃.五、物态变化形成条件汽化、熔化、升华形成的条件是吸热。
初中物理知识点+公式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声现象 物态变化 知识点总结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声的音叉,发声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无水时2次☆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T=S/V=100m/340m/s=0.29s (当时空气15℃)。
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声现象、物态变化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是什么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固体振动可以发声,液体、气体振动也可以发声。
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快,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慢(15摄氏度下速度为340m/s),而且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声音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音在介质中就是以声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的。
声音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二、乐音的特性响度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
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为Hz;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音色管状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弦状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
音色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
对于弦状乐器来说,弦越粗、长、松,音调越低;弦越细、短、紧,音调越高。
三、噪声及其控制定义:声源做无规律振动产生的声音(物理角度);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环保角度)。
来源:生产中的及其轰鸣、各种类型车辆、生活中的鞭炮声、空调、冰箱等等。
等级:用声强级描述声音的强弱,单位是分贝(dB)。
①0 dB的声音,人耳刚刚能听到;②睡眠、休息应该控制在50 dB以下;②工作、学习应该控制在70 dB以下;④90 dB以上会对人耳听力造成损伤。
危害:①心理上;②生理上;③物理上。
控制: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途中;③在人耳处。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可听声波:人耳能听到的声音(20Hz-20000 Hz)超声波(蝙蝠、海豚能听到)定义: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性质: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传播距离远等等用途:超声波的声呐测距、B超、超声清洗、超声焊接、粉碎结石。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初中物理知识点难点考点全面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
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音色:由发声体自身结构、材料等决定。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初中物理—知识点公式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发声靠声带,鸟发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的振动
蟋蟀是靠左右翅的摩擦的振动发声的。
2 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
如空气、木、铁等。
3 声音的场速度是 340米/秒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4 人要能分辨出回声,则回声要比发声晚0.1秒以上。
最少也要0.1秒。
5 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在响度和音调相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音色来判断发声体。
6 音调:人们所感到的声音的高低。
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7 频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8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9 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它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0 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11 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噪声是物体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讲,噪声是妨碍正常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或者干
扰人们听的声音。
12 减小噪声的方法: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途径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13 噪声等级:小于40分贝安静,超过50分贝影响睡眠休息,70分贝以上干
扰谈话,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会引超疾病,150分贝以上就损坏人的听觉器官。
[物态变化]
1 温度和温度计: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2 摄氏温度的规定: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
温度为100℃,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分就是摄氏1℃.
* 摄氏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用℃表示。
3 绝对零度:宇宙中的温度下限-273℃,叫绝对零度。
4 热力学温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
单位:开尔文 K
5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转换:T=t+273K t=T-273℃
6 体温计的温度范围:35℃-42℃
结构特点:玻璃泡容积比玻璃管大,并在玻璃泡上方有一个非常
细的缩口。
(它可以使上升的水银不能自动回落到玻璃泡内)
最小单位: 0.1℃
注意事项: 每次使用前要先甩,使玻璃管内的水银回落到玻璃泡
7 温度使用应注意:
1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1选
2 看温度的最小刻度值 2看
3 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且不能离开被测物,
等到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测(量)
4 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到容器壁及容器底。
4 壁
5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读
8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9 物质的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10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11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要放热
12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等的。
13 在晶体熔化曲线中有明显的三段即:固体升温段熔化段液体升温段。
在熔化段中的物质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
14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蒸发和沸腾。
汽化过程要吸热液化过程要放热
16 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是: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温度条件不同)。
2 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
同时进行(发生部位不同)。
3 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
汽化现象(发生程度不同)。
17 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是:1 液体的温度 2液体的表面积 3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情况。
18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是: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19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要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凝华要放热
20 物态变化中物质越软越吸,越硬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