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就业的难题不仅仅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也是整个社会面临的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高职院校就业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以解决这些问题。

一、高职院校就业问题的现状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业岗位供需不平衡。

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相对较多,但相关行业的需求并不充分,导致一些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

其次,学生就业观念不健全。

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他们更倾向于从事蓝领工作,忽视了一些新兴行业和创业机会。

这样一来,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

最后,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存在不足。

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训设施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这导致学生在进入职场之前缺乏必要的实践技能。

二、高职院校就业问题的对策针对高职院校就业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加强专业设置的导向性。

高职院校应该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增设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新兴专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加大就业指导力度。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就业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岗位,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实习机会。

再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高职院校应该与相关行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具备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经验。

此外,还可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引导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寻找新的机会。

最后,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争取与用人单位的紧密合作,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使教育培养与就业需求相匹配。

三、结语高职院校就业问题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通过合理的专业设置、加强就业指导、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可以有效地解决高职院校就业问题,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引言近年来,高等教育在我国的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方面服务的一种途径。

然而,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为此,本文将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1.课程设置缺乏深度和广度现有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多数注重于应聘技巧的培训,而忽略了职业素养、职业规划、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教育。

这样的课程设置,难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全过程中的需求。

2.课程缺乏实践性许多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缺少实践性,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并无实际帮助。

3.课程内容缺乏时效性由于职业规划、就业市场等方面的变化较快,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无法迅速更新,导致课程内容的时效性不足,可能会误导学生的职业决策。

4.课程师资不足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来源广泛,但大多数师资并不具备相关职业领域的实践经验或不了解当地就业市场的详细情况,这使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见受到了影响。

三、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进对策1.课程设置应更加综合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应该更加综合,包括职业发展规划、职业素养、职业综合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建立职业发展规划小组,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

2.课程内容应更加实践性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应更加重视实践性,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个人学生可以通过模拟面试、自我介绍等方式增加应聘的经验,也可以参加企业实习、有实际操作的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实际工作经验。

3.课程内容应更加时效性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必须更新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使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实现当地经济和市场变化。

4.课程师资应更加专业化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师资应更加专业化,应当从职业领域或企业招聘等领域选择兼职师资,以提高企业、行业需求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YOUNG 青年与社会
科教论
我 国高校 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逯 叶 董胜 男 于 恩 浩
秦皇岛 0 6 6 0 0 4 ) ( 东北 大学 秦 皇 岛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河北
摘 要 :为 了解 决我 国高校就 业指导课教学 内容 与现 实脱节、信 息量 小,教 师专业水平不 高等问题 ,结合我国高校 实际情况 , 从改 变就业观念 、建设 高素质教 学团队 、就业信 息的收集和提炼等方 面提 出解决方案 。 关键词 :就业指导 ;现状 ;解决方案 随着我 国从精英教育 阶段跨越至大众化 教育 阶段 , 高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长 ,我 国高校也在逐年扩招 ,毕业生 就业形势也 随之发生 了重大的变化 ,就业难成为大学生 的常 态 。就业指导课作为高校帮助学生获得有关就业 知识 、技能 以及经验 ,促进学生选择 、获得并 准备从事一项适合 自己职 业 的课程 ,对提 高毕业生 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促进大 学生及 时、充分 就业尤为重要 。然而现今大部分高校就业指 导课 无论在教学 内容还是在教学方式等方面 ,存 在着 比较多 的危 机。直接体 现在学生对就业指导课兴趣不大 、教学效果 差 的现象。因此正视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的存在问题 ,寻求合 理 的改进措施和方法 ,促进就业指导课 的发展和创新 ,就成 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 1 .理论知识与现实脱 节 高校的就业指导课 多以集体授课的形式 出现 ,内容多为 讲 解就业政策 、收集需求信息 、分析就业形势 、传授择业技 巧等方面 ,方法、方式上没有新意 。因此 ,现阶段的就业指 导课程在学生心 目中的期望值很高的同时失望值也直线飙 升 。由于任课教师 自己也没有实践经验 ,就业分析不全面 , 没有进行过就业市场调查 ,也就无法准确及时地反映就业信 息 ,无法给学生提供高水平 的讲座 。 2 .从业人员 流动性大 ,素质不一 担任就业指导课的老师多是兼职 , 这些人来 自不同高校 、 不 同专业 ,各 自负责不同工作 ,各有所 长。然而就业指导课 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一个人 由于个人专业 、从事工作的限 制 ,不可能对每个领域都 有充分 的了解 ,在某个领域不够专 业 ,就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各高校组织教师参加 职业指导师 的培训 ,但由于人员调动等原因 ,培养 出来的专 业就业指导师可能无法从事此 门课程的教学。 3 .学生对待 就业指导课程的态度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意在指导大学生形成 正确 的就业观 念 ,引导学生正确择业 、端正态度 。然而很多学生还抱着只 要能顺利毕业 ,靠着一张高校毕业证书找一份清 闲又高薪 的 工作并不是一件难事的想法。这也就导致了同学 们重视就业 指导课 的程度不够 ,旷课 、迟 到、早退的现象比较严重 ,去 上课 的听讲时注意力也不够集 中。 4 .信息匮乏 对于高校就业指导课 本身来讲 ,课堂上的讲 解如果单纯 依照 教材来开展 ,是很难满足高校毕业生在择业 和职业生涯 规划 过程 中的实际需求 。由于每一年 的就业状况都不相同 , 应届毕业生们所面临的局面和挑 战也都不 同,这就要求广大 就业指导课教师能够实时把握最新 的就业动态 、了解国家 相 关就业政策 以及企业的需求状 况 ,力求给毕业生最全面的指

浅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浅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校 的后 腿 。当然 , 上 级教 育 主管 部 门组 织各 种检 查 的 出发 点 肯定 是 好 的 , 但 面对 上 述 严 峻 的 现实 , 着 实应 该 引起 我 们的反省和深思。 四、 流失 的 生源 时下 , 农 村 学 生 进 城 已 成为 不 可 阻 遏 的潮 流 , 究 其 原 因, 无 非还是 来 自于城 乡教 育 的巨大差 距 。一 方面 , 县城 中
中图 分类 号 : G 6 4 2 . 0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3 0 — 作所面临的现状
( 一) 高校都设立 了就业指导中心( 或称招生就业处 ) 。 初步 建立 了就 业工 作指 导机构 当前 , 我 国 高校 都 设 立 了 就业 指 导 中心 , 加 强 对 大学 生 的就业 指 导 工作 。就业 指 导 中心 服 务 于全 校大 学 生 , 就 业指导中心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 负责全校大学生就业指导 课程的讲授 。 教授就业指导课程的老师大多由各系院的辅 导员组成 , 大一 、 大二阶段侧重于讲授职业 和学 习规划 内 容, 大三、 大 四侧 重 于就业 指 导 内容 的讲授 。除此 之外 , 就 业指导中心还负责国家就业政策和就业法律法规的宣传 ; 收集 用 人 单位 招 聘 信 息 , 并 及 时 发 布 招聘 信 息 , 组 织 校 园 招聘会 ;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就业指导方面的专题讲座 ; 对本校毕业大学生进行就业核查与统计 , 确保就业率和就
・— -
二、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 一) 就业体系还不完善 目前 , 尽管各高校都设立 了就业指导机构 , 但还不够 健 全 和完 善 。就业 指 导 机 构 还没 有 作 为 独 立 的机 构 而 存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供需失衡与结构性矛盾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供需失衡与结构性矛盾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供需失衡与结构性矛盾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毕业生人数增长与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高质量就业岗位竞争激烈、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等方面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目前,中国就业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平衡现象。

一方面,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给就业市场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和职位面临人才紧缺的状况。

这种供需不平衡现象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1.1 毕业生人数增长与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就业岗位的增长却相对缓慢。

这就导致了就业岗位不足,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增加就业岗位: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扩大就业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提高毕业生素质:高校应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加强就业指导:高校应提供更加全面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提高就业成功率。

1.2 高质量就业岗位竞争激烈在就业市场上,高质量就业岗位往往吸引了大量毕业生的关注。

然而,由于竞争激烈,很多毕业生难以获得这些岗位的机会。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高学校品牌:高校应加强自身品牌建设,提高学校声誉和影响力,增加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2.加强实习:高校应积极推进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和企业,提高自身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

3.鼓励学生创业:政府和高校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扶持政策。

通过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还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当前,中国就业市场还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一方面,一些地区和行业人才过剩,导致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和行业急需人才,却难以吸引到足够的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也变得越发严峻。

与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面对毕业后的职业生涯。

一、现状分析1. 就业指导服务存在普遍不足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现状普遍存在不足的问题。

从学校来看,就业指导服务的资源匮乏,教师队伍缺乏专业人才。

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室规模较小,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实际的就业经验和资源。

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也不够明确,通常只能在毕业前才会主动寻求就业指导服务。

2. 职业规划教育缺失现有大部分高校往往只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和培养。

学校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的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规划能力,帮助学生制定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并提供相关的支持和指导。

3. 就业信息不对称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较为严重。

许多大学生对于选择职业方向、了解就业市场情况和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非常缺乏了解。

大部分学校的就业信息只能提供一些基本的就业资讯,而对于职业规划的深度分析以及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信息都缺乏完善的支持。

4. 臨時性的培訓過度有些高校为了应对就业率的压力,更多地采取了“培训”式的就业指导措施。

即将毕业的学生会接受一些短期的培训,在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进行短暂的培训,但不具备长期的效果。

这种培训式的就业指导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

5. 就业观念需更新由于社会环境和经济形势的变化,部分学生和家长的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或误导。

一些学生和家长过度迷信名校和专业,未能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专业和找工作;有些学生对创业和就业的现状认识不足,只求安稳而不愿意承担创业的风险。

这种观念的滞后导致了学生就业观念的狭隘和就业实践的盲目性。

二、问题原因分析1. 教育体制的制约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仍然以实现人才培养的传统角色为主,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指导部分还存在较大的空白。

我国当前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当前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当前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我国当前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尽管我国在就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主要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重点讨论我国当前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我国就业问题的主要矛盾是就业供求结构不匹配。

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往往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而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和产业则面临着用工荒的问题。

这种结构性失衡导致了我们常常听到的“人有工作难找,企业有人才难招”的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第一,加强教育与职业需求的对接。

在教育体系中,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更多地与企业进行接触,了解市场需求。

大学与企业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中小企业是我国就业的主要来源,但由于资源和资金的限制,很多中小企业难以承担高昂的劳动力成本。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减免社会保险费等方式,降低企业用工的成本,鼓励中小企业扩大招聘规模。

同时,可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多的创业支持和服务,鼓励更多的创业者加入到创业浪潮中。

第三,加强职业培训与转岗服务。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行业就业岗位逐渐减少,但新兴行业和新技术相关的就业机会却不断增加。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使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同时,建立完善的转岗服务体系,为失业者提供重新就业的机会和支持。

第四,加强薪酬分配制度的改革。

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突出,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迅速,而低收入和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速偏低。

在就业领域,这种现象表现为劳动者工资增长缓慢,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需要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推动工资正常增长,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同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福利和保障。

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问题及对策3篇

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问题及对策3篇

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第一篇:大学生就业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化,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大学生就业现状,既有积极进展,也有一些问题。

一、积极进展1.就业形势有所改善。

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874万人,就业率为92.6%,其中海外留学生就业率为97.5%。

这表明我国就业形势正在逐步改善,就业市场供需状况趋于平衡。

2.大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除了专业技能水平外,大学生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如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为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存在问题1.就业压力较大。

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和供需矛盾的加剧,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今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更是加剧了就业难的问题,许多企业还在裁员缩编,大学生找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2.就业信息不对称。

由于许多企业的招聘信息不够透明和公开,以及大学生对就业市场了解不足,常常导致就业信息不对称。

大学生难以及时了解最新的就业信息和市场需求,容易失去就业机会。

三、对策1.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当下大学生应该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践,增强职业道德操守和团队协作能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2.加强就业信息服务。

学校和政府应加大力度,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信息服务。

增加对就业市场的调查和研究,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就业信息和需求。

3.注重职业规划和实践。

大学生要有长远的职业规划,注重实践锻炼,多参加暑期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积累实践经验。

同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的运作和需求,加深对行业和职位的了解。

四、结语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的重要问题,既需要学校和政府加强服务,提供更好的就业平台和信息,也需要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职业规划的完善,期望大家未来能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和人生价值。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肩负着帮助大学生规划未来、提供职业发展指导、帮助求职等重要任务。

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辅导员们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存问题1.就业信息滞后由于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和信息传递的限制,高校辅导员获取的就业信息常常滞后,无法满足学生的最新需求。

这导致学生参与竞争的劣势。

2.就业指导不够个性化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未能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这使得一些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3.与企业联系不畅高校辅导员与企业的联系是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限制,辅导员的联系网络可能不够广阔,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职业规划不足一些大学生在就业前并未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这给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学生的求职情况难以得到有效的引导。

二、对策探讨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最新的就业信息,比如通过与各行业企业、就业中介机构建立联系,在平台上发布就业信息等。

可以参加一些行业的讲座和活动,了解不同行业的需求和动态。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辅导员应该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可以开展一对一的咨询,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意愿和方向。

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与校友、各行业人士的联系,扩大自己的企业联系渠道。

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等活动,提高学生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机会。

要尽早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辅导员可以通过举办职业规划讲座、举办职业测评活动等方式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

当前稳就业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稳就业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稳就业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稳定就业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计和幸福,也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然而,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解决。

一、当前稳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1. 就业岗位不稳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不断进行组织调整和优化,经常会出现裁员、倒闭等情况,导致很多人面临失业风险。

2. 职业培训不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很多职业技能需要不断更新,但是目前我国的职业培训机制落后,很多人无法得到有效的培训,导致就业难度增加。

3. 学历歧视严重目前很多企业还存在着对学历的过分追求,造成了很多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人才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形成了学历歧视的现象。

4.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但是很多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加。

5. 农村就业问题突出农村地区人口基数大,但是就业机会有限,很多农民外出务工,但是岗位单一、收入低廉,难以稳定脱贫致富。

6. 职业技能弱化由于我国长期注重知识教育,导致了职业技能培养的不足,很多人缺乏实际操作能力,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7. 劳动保障不完善目前我国的劳动保障制度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一些企业存在违法用工、拖欠工资等问题。

二、对策建议1. 加强职业培训加大对职业培训的投入,建立健全职业培训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内部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2.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更多的高端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机会,减少失业风险。

3. 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 改革劳动力市场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促进灵活就业和多种就业形式的发展,打破职业壁垒,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新形势。

而且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仍未完全转变。

一些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成才观、竞争观和创业观。

第二,大学生就业机制尚未健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不够重视。

这些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1.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大学生就业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此,政府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规范就业秩序,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2.促进大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提高作为刚从高校毕业走出来的大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自身素质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应该学好专业知识,把握好自己的职业方向,认真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3.加强就业指导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了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逐步加强。

但是,由于大多数人仍习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加上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政策措施不配套、信息服务网络不健全、就业市场不完善等原因,大学生求职还很困难。

4.国家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和企业去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吸收有志青年到西部工作,特别是要大力支持西部建设。

5.国家应大力推行就业服务社会化。

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广泛建立包括大学生就业中心在内的各种就业服务机构,努力为毕业生提供市场信息、职业培训、技术咨询等多方面服务。

6.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政府要为大学生就业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切实保护好他们的权益,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让更多的大学生愿意留在就业中心所在地区工作。

7.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提供就业信息,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开拓就业渠道,使大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

8.要扩大招生规模,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办出特色,满足社会需求。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实践经验积累
02
毕业生应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
实际工作能力。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03
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理性看待就业形势,积极寻找
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毕业生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市场竞争加剧,高校 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和分析 。
02 高校毕业生就业 现状及问题
就业率及问题
总体就业率不高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但就业率却 不尽如人意,很多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结构性矛盾突出
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差异较大 ,某些专业过剩,而某些专业却供不应求。
加强实践教学
高校应加强实践教学,与 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 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 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开展创业教育
高校应开展创业教育,培 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 能力,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
毕业生自身的对策建议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01
毕业生应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沟通
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高校教育体制问题
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未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缺 乏竞争力。
缺乏实践经验
高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导致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难以适应企业需求。
毕业生自身素质问题
就业观念不正确
部分毕业生对就业期望过高,不愿从事 基层或技术性工作,导致错失很多就业 机会。

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始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可是当前的就业指导工作却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非但不能指导大学生顺利就业,甚至可能会干扰大学生顺利就业。

本文试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策略进行分析。

标签:高校;就业指导;问题;对策1.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1)部分高校忽视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工作。

我国部分高校并不重视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工作,也没有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就业指导体系,主要表现在:第一,就业指导机构设置缺乏合理性,超过半数的高校的招生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都由同一个机构来承担,这就使得招生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高校存在着严重的“重招生,轻就业”的观念,因而就业指导工作很难像科研、教学工作一样受到重视。

第二,就业指导机构建设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一般会依照行政逻辑来开展,因而很难准确了解市场需求,自然无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第三,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发布就业信息或宣传就业政策,不能很好地承担起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化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职能。

(2)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程度低且人员紧缺。

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直接负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因而他们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到就业指导的最终效果。

教育部颁布的正式文件中明确规定,每五百名大学生需要配备一名就业指导专业教师。

可是,大部分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数量却与教育部的要求相差很远,而且即使在总数上达到教育部要求,也有存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低,专业化水平不高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

(3)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大学生在毕业前会制定出自己的未来目标,但是高校却并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而是无论学生有什么样的打算,都必须接受统一的就业指导。

由于高校总是采用相同的指导课程或方法,难以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的实用性自然很差。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着就业信息不及时准确、缺乏个性化服务以及就业技能培训不到位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平台、开展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并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和实践机会。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在未来,希望高校能够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提升辅导员的专业水平,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通过不断优化就业指导工作,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对策、就业信息、个性化服务、技能培训、就业信息平台、职业规划、实践机会、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高校学生的重要指导者,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学生需求的多样化,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就业信息更新迅速,但高校辅导员往往无法及时获取最新的就业信息,导致指导学生时信息并不准确。

由于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多样性,传统的就业指导服务往往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缺乏针对性。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需要掌握各种就业技能,但由于学校资源有限,就业技能培训往往存在缺失或不完善的现象。

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高校辅导员需要面对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通过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平台、开展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以及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和实践机会,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和竞争力。

到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承担者,其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也备受关注。

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存在问题对策论文

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存在问题对策论文

浅议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与大学生就业状况密切相关,文章在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期以提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分析对策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从物质、人力、财力等方面持续加大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投入,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因此,反思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创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是时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1.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薄弱首先表现在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人数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学生的增长速度。

其次是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稳定性差。

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者由学生工作人员兼任,缺乏专业训练与职业化管理,并处于随时轮岗和分流的不稳定境况。

再次是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对当前国家就业方针、政策与细则不熟悉,就业指导培训经验不足,缺乏必要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相关知识,不能及时发现与解决学生在择业中出现的问题,无法有效地加以引导,使得就业指导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存在偏差,针对性不强最主要的问题是以就业指导信息的提供代替就业指导教育的引导,就业指导教育课程形同虚设,并为真正起发挥引导学生就业的作用。

其次是在很多的高校里,既重视了相关就业信息的发布、又开展了就业指导教育的引导工作,但是却有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部分大学生缺乏奉献精神和创业精神,个人主义和享乐观念仍很严重。

3.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方式简单主要以系统的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就业指导知识,而很少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及人才市场等参观学习,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案例分析教学,就业指导课缺乏生机与实践性,就业指导教育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培养的学生在遇到矛盾与问题时依然茫然不知所措。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知识文库 第22期241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杨博文引言:大学生是我国发展的关键,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

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成千上万,因此形成了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的事实,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各种就业问题和困难也就层出不穷。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了解,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各种问题和疑难杂症,针对上述几点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强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自我就业意识。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就造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的浪费的后果,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也都受到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因此要上述现象有所改观,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有责任与义务进一步地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满意度,同时高校的教育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完善,根据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局势,高校针对这些进行常规性的指导工作,进而帮助学生顺利走进社会,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了加强我国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前提是高校指导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学生,促进高校教育深化改革也是为了提高高校的指导工作质量。

就业形势严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过剩只是表面现象,实质上人力资源分配不均才是主要奥原因。

我国的一些行业、地区严重缺少人才,而另外一些新型行业、一线城市人才严重过剩,两极分化更是形象反映了我国当下的就业形势。

因此有必要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缓解这一局面。

此外,大学生的就业率与高校未来招生的数量与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高校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做好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并且摆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

二、高校大学生指导中存在的问题1、学校缺少专业的专业的师资队伍,缺乏就业指导的经验在绝大多数高校中,担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任务的人员一般分为两种,就是专职和兼职,显然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别。

专职工作人员一般是从管理岗位上调过去的,不存在专业性,虽然也具备指导大学生工作的能力,但是并不权威,因此也就造成了大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足的现象。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加剧、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家庭幸福,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研究大学生就业现状有助于了解当前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为政府、高校和企业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完善。

研究大学生就业对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新形势下,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研究大学生就业对策,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解决对策,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为政府、高校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1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背景与现状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传统产业和基础服务业的用工需求减少,部分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迅速,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而部分大学生在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上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大学生就业区域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吸引了大量大学生前来就业,导致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

部分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地时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自身兴趣和发展潜力,导致就业不稳定和职业发展受限。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地域与行业限制
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受到地域和行业的 限制,导致就业机会减少。例如,部分地区 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而一些特定行业对大 学生的需求也较为有限。
02
就业指导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完善
课程设置单一,缺乏针对性
01
当前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针对不
同专业、不同年级的个性化指导。
2 深化校企合作与实践教学
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加强学校与企业的 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和实践能力。
3 提供精细化就业指导服务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如职 业测评、面试技巧培训、就业信息发布等,提高服务质 量和效率。
4 构建多元化就业支持体系
总结与展望
工作成果回顾
就业指导体系逐步完善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建立了 相对完善的体系,包括职业规划 、就业指导、实习实训等多个环 节,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就业 服务。
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
通过就业指导,大学生的职业素 养和就业技能得到了有效提升, 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就业率和 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校企合作成果丰硕
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
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未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导致在求职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和 方向。
学生过于依赖学校和老师
部分学生过于依赖学校和老师的安排和指导,而忽视了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03
国内外先进经验与借鉴
国外高校就业指导模式介绍
美国高校“全程化”就业 指导模式
从入学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提 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 和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大学生面临的主要挑战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重要的指导者和支持者,他们的工作对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辅导员们也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和对策展开讨论。

一、存在的问题1. 就业信息不及时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前都会关注就业信息,但是由于就业市场信息动态性大、变化快,一些辅导员之所以不能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最新动态,主要原因是受其自身水平和就业市场复杂多变性所限,导致了就业信息的滞后性,无法及时提供给学生。

2. 缺乏就业指导经验一些辅导员可能是直接从学术型岗位转岗而来,缺乏深入了解就业市场的经验,不清楚当前就业市场的就业形势,就导致其无法对学生提供有效的职业指导。

3. 沟通渠道不畅通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沟通渠道不畅通,导致了辅导员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实际情况,也使得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缺乏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4. 缺乏专业化培训一些辅导员缺乏系统完善的就业指导培训,导致其缺乏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指导服务。

二、对策建议1. 建立健全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最新动态。

高校应该建立起一个健全的信息反馈机制,加强与人社部门、企业等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联系,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整理并及时更新就业信息,确保辅导员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就业市场信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2. 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和业务能力提升高校应该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包括邀请资深辅导员分享经验、邀请企业HR分享用人需求等形式,提高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把握就业市场的变化,并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的就业指导。

3. 大力强化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建立起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如学生意见箱、学生座谈会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帮助,使辅导员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高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高校就业工作这块,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

说实话,大学生们一毕业,满怀期待走出校门,想着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唉,心里那个失落啊,简直跟大雨天的心情一样沉重。

咱们先聊聊这些个问题,哦,不说问题,听起来太消极,咱就叫它“挑战”吧。

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就像个摆设,位置在那儿,名声在那儿,具体能给学生们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嘿,真是个谜。

有些学校的老师们天天忙着开会,忙着填表,学生们想咨询点东西,结果人家老师都没时间搭理,感觉好像在高高在上的地方俯视着一群小蚂蚁。

再说说那简历吧,简直是大学生们的“必杀技”。

可是你知道吗,很多同学写的简历就像个黑洞,吸收了无数的努力,却让招聘官一眼看过去就想“这是什么鬼”。

那些个校园招聘会,有时候就像是一场时装秀,各种企业轮番上场,学生们一个个都穿得漂漂亮亮,心里想着“今天我一定能脱颖而出”。

结果往往是,排了几个小时的队,拿了几份名片,心里却在默默祈祷:“求求你,给我个面试机会吧。

”有些企业的要求也是让人无奈得想笑。

找工作得有经验,这个不奇怪,但你让我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去哪里弄经验呢?简直是个悖论。

还有的岗位对学历要求高得离谱,咱们年轻人心里不禁在想:“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呀,难道我的头发没有白就不配吗?”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那接下来聊聊对策吧。

高校得真正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别再把它当成一项任务。

老师们可以多安排一些实用的工作坊,让学生们动手实践,毕竟光靠书本上的理论可不行。

咱们要让学生们学会写简历,模拟面试,不要等到毕业前一周才想起来,真的太晚了。

就是得多邀请一些企业来学校交流,不仅能让学生们了解市场需求,还能拉近企业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学生们自己也得努力,不仅要关注理论知识,还得多参与一些实习和社会实践。

大伙儿可以利用假期去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或者找找短期的实习,这样既能增加经验,又能扩大人脉,嘿,双赢啊。

说到人脉,咱们的大学生也得明白,跟同学、老师、企业人士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多么重要,未来的工作机会,说不定就藏在这些关系里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政策下得以产生,在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竞争加剧的情况下逐渐凸显其重要性。

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看来,虽大多数高校设有就业指导中心及其信息网,但存在问题较多。

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标签]就业指导现状问题原因对策一、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就业指导是舶来品,源自美国帕森斯于1908年写的《职业选择》一书。

在20世纪初,在黄炎培等教育家的倡导下,就业指导曾有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但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而一度中断。

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和完善,人才的开发利用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于是就业指导再度兴起。

这时,我国进行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国家不再包分配,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因而高校不能不抓就业指导工作。

这项工作在行政文件中最早出现于1989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的毕业就业中期改革方案,后在《高等教育法》中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作了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为其毕业生和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

”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就业竞争加剧,就业难等问题出现,高校就业指导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纷纷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及其信息网。

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并非学校独立的行政部门,大部分就业指导中心隶属于学生工作部(学生处),主要负责提供职业信息、求职技巧指导、就业政策法规指导、组织就业招聘、安排社会实践等事务,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对于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一)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时间不长,缺乏经验和理论指导,就业指导工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1.就业指导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内容局限于提供政策法规、职业信息、求职技巧、组织招聘活动等应急性指导,却忽略了对学生日后职业生涯有根本指导意义的择业观教育,没有起到澄清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个人期望值过高,过分关注行业、地域、收入的实用主义倾向,导致学生因个人期望值与社会可提供的职位不符带来的心理问题及选择性失业问题。

2.就业指导形式单一乏味,主要是讲座及就业指导课。

大多数高校把就业指导讲座安排在毕业生求职前一段时间——每年的11~12月,但场数不多,其中较为精彩、指导意义较大、影响力强的讲座就更为罕见。

至于就业指导课的开设,也有纯课程化倾向或流于形式之嫌。

有的高校为了应付原国家教委在1994年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就业指导课的通知》,的确开设了就业指导选修课,但没有结合就业指导课实践性强的特点开展形式活泼多样的教学,而是像讲授其他理论知识一样灌输,学生对之感到索然无味,继而逃学,使指导课形同虚设.更有高校以发给毕业生人手一本《就业指导》代替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至于学生读不读,似乎就不是就业指导中心管辖范围的事了。

这般的就业指导其效果可想而知,以至于问到一些已毕业的大学生对其母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评价,很多人都一脸茫然,不知就业指导为何物。

3.就业指导过程太短,指导的对象范围太窄,只锁定在大学四年级的毕业生身上。

这种教育方式受到来自现实的最直接挑战就是:无论学生求职时胸怀多么宏大的职业理想,但社会给每一素质层次的学生提供的就业机会、上岗条件及要求已明确摆在眼前,他们已没有在较大范围内自由选择的可能,只能无奈地在有限的几种职业中作出抉择。

因为大学阶段的学习已近结束,已经没有继续发展的余地了。

毕业生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痛恨自己过去3年多的大学生活里没有树立明确的切实的职业理想和目标并为之奋斗,白白浪费了几年光阴。

在对几所大学的毕业生调查中许多学生动情地说:“如果让我重新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我希望从入学的时候就明白为了将来的就业该做什么,我们不希望应该‘大一’明白的道理推迟到‘大三’或‘大四’。

”“应该让‘大一’新生来和我们一块逛逛毕业生就业市场,让他们体会一下知识经济的竞争环境,了解社会需要我们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1.未充分认识就业指导的意义。

学校领导层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就业状况反映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关系,就业状况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校在未来招生中的位置,学校在招生中地位的轻重又决定了学校办学成败这一利害关系,因而对就业指导工作视作可有可无,更谈不上加强就业指导中心的建设和管理。

上级主管部门在实施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这一就业制度的过程中,也没有配套地加大对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在人、财,物方面的投入,导致有事无人做、有活动无经费的被动局面,就业指导机构迟迟发展不起来.2.就业指导机构不完善。

从功能上看,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只重视服务和管理功能,恰恰忽略了有根本指导意义的教育功能,缺少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择业观、求职道德、成才道路方面的教育。

但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来说,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职业选择和成才道路的指引,就如同在黑夜航行的船缺少引航明灯一样迷茫,不知该如何处理个人成才与社会需要、事业与生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就为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涯设下了根本性障碍。

从机构设置来看,很多高校没有设置就业指导机构的下属部门,每到学生就业的忙季,就由学生工作部抽调一两名工作人员负责就业工作事宜。

机构组成极其松散,连就业工作的各项事务都不一定能按质按量完成,更谈不上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了。

3.就业指导队伍在数量和素质上都未能符合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

从数量上看,在指导中心工作的专职人员多则五六个,少则一两个,加上各院系的辅导员还是势单力薄,无法承担求职心理辅导、职业倾向测试、求职技巧指导、信息提供等全方位的指导工作。

从素质上看,由于就业指导在我国是一个新兴职业,指导队伍缺乏实践经验,也没有理论知识作支撑,更没有现成的培训课程提高指导队伍水平。

所以,就业指导队伍水平的不高决定了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的不尽人意。

三、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探讨第一,应充分重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大学毕业生是未来知识经济社会的栋梁,他们的就业取向主导着社会人力资源的流向,他们的就业状况关系着我国在21世纪的经济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及社会的稳定。

所以,整个社会,特别是政府应该高度重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加大扶持力度,在人、财、物方面给予更大的投入。

高校领导层也应看到,就业指导中心作为一扇学校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模式需求变化的窗口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它的建设和管理,使之成为推动学校主动进行教学改革的加速器。

要改变过去关起门来办学,学科和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状态。

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的信息中分析、掌握市场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信号,并以此为参考,进行学校内部改革,理顺学科设置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关系,设计出既顺从学科发展的逻辑,又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健全高校就业指导机构。

在功能定位上,从以人才的开发利用为中心转变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从重服务和管理功能转变到重教育功能。

就业指导是生涯辅导的组成部分,不仅应体现在为学生进行就业信息提供、技巧指导等短期价值上,更应体现在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引既有发展前途又适合自身特长发挥的职业方向的长远价值上。

所以,就业指导中心的首要职责就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于大学低年级就开始指导学生为之而积极做好素质准备。

在机构设置上,要改变过去的松散结构,设置诸如就业指导综合管理办公室领导下的由技术信息部、市场发展部、就业咨询部、社会实践部等部门组成的结构严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健全的就业指导机构。

第三,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水平。

第一,要培养一批专业水平高的专职就业指导教师。

我国的就业指导历史很短,没有理论基础,有关方面的书籍或资料很少,且都研究得不深。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就业问题日益严峻,不但高校毕业生需要专业的就业指导,更多的社会人员,无论是下岗职工还是专业水平高的知识型人才,都需要在职业指导的帮助下找到薪水高而又有发展前途的职业。

可以预见,职业指导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热门行业。

鉴于此,应把就业指导提高到学科建设的高度,在某些高校设置研究生课程,使就业指导走上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另外,为提高现有的就业指导队伍水平,可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多所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和学术探讨。

第二,各高校应网罗由人才市场管理专家、人力资源专家、知名企业负责人、较成功的创业者、政府官员、教育界著名人士、往届成功就业的毕业生等组成阵容强大的兼职队伍。

这支队伍号召力强,实践经验丰富,能对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指导效果。

第四,借鉴国外经验,改革陈旧过时的就业指导内容及形式。

就业指导源于外国,尤其是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等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如利物浦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形成了从如何认识自己、树立择业观到确定单位以及离开学校后如何得到帮助的系统化辅导内容。

辅导形式新颖活泼,有贯穿学生就业全过程的讲座、就业咨询(包括招聘程序、对面试的辅导、短时间的面试建议、心理测试等),提高学生竞争力的培训课程(如市场拓展、金融、语言、商业技能等)。

美、加两国的就业指导则普遍设有求职门诊服务,帮助学生确定求职意向和进行技能评估。

这些经验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值得我们借鉴。

当然,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和各高校自身的特点,切勿依样画葫芦。

5.开设就业指导课,从一年级新生到毕业生全面进行全程就业指导教育。

对于低年级学生,可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特长指导他们确立职业理想,确定实现人生价值的宏伟蓝图。

在此之后的学习中指导他们不断地为既定的职业目标进行积极的素质准备,调整、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的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

对于高年级学生则着重从安排社会实践、开设短期培训课程、提供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等方面帮助他们选择既能发挥个人专长又有发展前途的“人职匹配”职位。

总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任重道远,不仅需要学界不断探讨,更需要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学校管理层、教育主管部门和其它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力求尽快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就业指导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