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
论文: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
30年前,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国面临着十年内乱带来的严重局面:社会动荡、经济凋敝、科技落后、人民贫困。
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要摆脱困境,必须把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
回首30年历程,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就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风险,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干扰和考验,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为什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因为它符合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在谈到改革开放的动因时,邓小平说,“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
”截至1978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
中国人民深刻反思: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为什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因为它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的制度,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只有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摆脱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社会主义才有生机活力,也才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为什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因为它是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我们从历史教训中认识到本本主义、思想僵化,党的生机就要停止。
我们党必须以巨大的勇气和魄力,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在历史长河中,30年只是瞬间。
但这30年中华大地发生的大变革大发展,对于国家发展道路的探索,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奇迹的造就,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拥护改革开放,支持改革开放,参与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这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结论。
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历史过程。
快速发展的经济会导致诸如环境、资源压力,深刻变革会引发一些道德、公平等问题。
从眼前看,我国30年走过人家上百年走过的路程,各种问题和矛盾往往会比较集中地凸现出来。
改革开放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改革开放的主要原因:1.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中国开始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时期。
建设育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文现代化国家,赶上和超过资本主义,早日完全实现中国梦,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积累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创造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许多错误,积累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经验促使中国开辟新的道路。
3.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6年10月6日,在叶剑英,汪东兴等人的策划下,中共中央采取行动,对“四人帮”实行隔离审查,由此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4.“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促使中国领导人对真理标准问题进行了探讨这又是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这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保障。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基本形成,并确立了邓小平核心地位,为改革开放提供组织保障。
6.国际局势发生巨大变化七十年代以来,世界主题从革命和战争加速发展为和平与发展,西方国家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深刻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作为新兴国家,利用历史性机遇,实现经济起飞。
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如:为了尽快摆脱我国当时的贫困落后状态;为了尽快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以及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有效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克服封建弊端和“左”的观念影响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等,这一切原因促使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主要意义:1.改革开放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继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后的第三次伟大革命。
这场我们党领导的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道路,不仅造就了当代中国举世瞩目的辉煌巨变,也积累了极为重要的宝贵经验。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
中国是一个大国,他应该起更多的作用,但现在力量有限,名不副实。
归根到底是要使我们发展起来,现在说我们穷还不够,是太穷,同自己的地位完全不相称。
所以,现在我们要摸索比较快的发展道路。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背景的。
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当时整个政治局面是处在一个混乱状态;整个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
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我们也只能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
邓小平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踏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
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深远意义的时期。
它具有以下几个重大意义。
首先,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从封闭落后走向开放进取的新时代。
1978年,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法,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推动中国从封闭的计划经济向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型。
这一转型让中国深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其次,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动力。
通过引进外来投资和先进技术,中国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得到迅猛发展,国民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还带动了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减小,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红利。
再次,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品质、社会交往等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民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也增强了对自由、平等、法治等价值观念的追求。
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更加开放,接纳了更多的文化和观念,提升了国民素质。
最后,改革开放也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国的崛起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构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平等的国际秩序。
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时期。
它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轨迹,为中国的繁荣和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世界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十年前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
三十年前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一个社会的变革,总是来自于生存面临的危机,需要通过改革和开放,走出发展的困境。
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重新回顾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我们在经济、技术、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境地,评价建国后三十年经济建设方面的功与过,才有可能在30年后的今天理解当时必须改革开放的真正原因。
1949年建国以后,从经济体制上看,对资源、产品和劳动力,甚至许多消费资料,我们采取了计划分配的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实行了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农村,在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之间,调动资源和分配利益的层次多次上下调整,留去自留地也多次变动。
从对外经济关系、科学技术等方面看,我们采取了关门发展的方式。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财产,甚至消费资料的制度上,我们实行,或者力图实行高度公有的体制;资源配置方式上,我们试图国家大一统来分配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对外经济战略上,我们走了一条进口替代和自我封闭循环的道路。
这样的体制和道路使我们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功了吗?回答是否定的。
评价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应当以一些国际上已经研究成熟,并且为统计和经济学界通用的一系列指标,综合地进行衡量。
首先,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由于左的思潮干扰经济建设,使我们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在世界各国的位次上不断后移,而且与许多国家发展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不论现在学术界怎样批判发展的唯GDP论,但是,GDP总量和人均GDP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最核心的指标,它代表着一国发展的生产力水平,而且是一个国家一切社会、政治、文化、国防等等事业的物质和财富基础,没有GDP持续和有效的增长,其他方面的发展便无从谈起。
从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水平看,1952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GDP的比例为5.2%,1978年下降为5.0%。
人均GDP水平按当时官方高估的汇率计算,也只有224.9美元。
1948年,中国人均GDP排世界各国第40位,到了1978年中国人均GDP排倒数第2位,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3。
中国为什么要实施改革开放
1.中国为什么要实施改革开放?答: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中国历史上书写的最为辉煌伟大的一页篇章。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正确的领导,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丶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苏联曾经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二战胜利国。
但由于政治上的盲目崇拜使得苏联失去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支持。
经济上的发展不平衡,着重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导致了农业的比列失调。
西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和苏联对社会主义制度逐渐产生的怀疑苏联盲目的走资本主义道路造成了苏联最后的解体。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也面临过西方的误导和动摇,但是邓小平的一代优秀政治家有着自己的思想和透彻的分析,不僵化的固守传统的社会主义教条,也没有全盘的走向西化的道路,而是根据中国当下的时代特点走了一条可控制的,有秩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年内乱使党国家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术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和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可将其分解为两部分,改革和开放,我们一般说是对内叫改革,对外叫开放,改革就是改旧革弊,调整人民内部的矛盾,改革是一种为了找出更好的适合生产关系的方法。
开放是对外而言的,社会主义有不足,资本主义也有它不好的地方,我们对外开放是为了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可取之处,吸引他们的资金,技术,人才,来加快本国经济实力的发展。
所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是按照长远的发展眼光,不僵化不受旧,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的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调整内部矛盾,吸取外来经验等,加快经济实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现在的美好生活也进一步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发展作为永恒的话题。
灵活变通是求发展途中不可少的。
事实求是,不顽固守旧,在世界潮流中认清自己的方向才能完成中华的伟大复兴。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
必然会一步步深入到对旧经济模式的根本性颠覆的结论。 抓住消费问题紧紧不放,确实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奥地 利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是
当代经济学的重镇,他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包括信息分散 论、竞争理论和消费者主权论。其信息分散论指出人类 的认知能力有限,经济生活中的信息是分散的,有
成千上万的企业和消费者,政府不可能获得关于这些经 济个体的足够信息,因此不可能有效地配置资源,这是 计划经济不能成功的根本之处。他的竞争理论是指
种不同观点间的讨论,胡耀邦认为完全正常,并希望能 通过讨论真正弄清“生产目的”。11月5日,他在“理论 动态组”的会议上希望他们写文章,进一步从
历史上说明 “为什么同社会需要脱节的生产要衰退和灭 亡的”。他还并明确说:“市场就是人们的需要。”当 然,他还是强调要概念清晰,不然“过一两年后
,人们会来算我们的账,说你们拿生活来压生产。我们 是要发展轻工业,满足生产的需求。”(第262页)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有关争论只能戛然而止。不
道路。现在不少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实际上还是 处在盲目状态中。我们能否经过五年、十年的时间摸索 出一条新的道路来,要靠我们的努力。”他认为,
苏联和东欧模式的特点是“高积累,加重群众的负担, 或者采取大量的外国借款的办法,压缩群众的消费,强 制发展生产。这个模式并不是真正根据人民需要来
搞的,所以不能成功”。(第 261、273、274页)“这个 模式并不是真正根据人民需要来搞的,所以不能成功。” 此话格外重要。从“消费”入手,
经济学的常识,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的目的实际 却变成“为生产而生产”。1979年9月中旬,胡耀邦指示 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组,要他们就此问题写理
论文章。10月9日,他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说:“二十几 年来经济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主要是:一,没有真正 集中主要精力搞经济;二,方针不对头,没有
为何坚定不移的走改革开放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问题和为什么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开放学号2009476041专业09政行姓名乔儒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经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三十年来中国国内的几个重要的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凸显,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首先,两极分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是贫富差距问题则成为了当前社会矛盾中的一个焦点。
甚至有人谈到,中国的两极分化已经将中国带出了没有阶级压迫的时代。
我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组数据:巴西目前的基尼系数约为51.5%;而中国的基尼系数则不明确,从官方说法的0.47,到学者估算的0.49(茅于轼),民间估计值0.59(网上搜到的数值)。
这样,我们可以参考巴西的贫富差距:“巴西仍是全球贫富悬殊现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巴西最富裕的10%人口掌握了国家一半的收入,只有1%的收入流入最贫困10%人口手中。
”那么,中国的贫富差距自然不言而喻。
我认为,贫富差距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国内矛盾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现在中国的低收入者主要是广大农村的农民,他们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
收入和他们的支出是很难成正比的,物价的上涨,农资的上涨都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压力。
尽管中国在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减轻了农民的一部分负担,但是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是远远不够的。
不要认为取消农业税是对农民们的一种莫大的恩赐,更不要常常把这个挂在嘴边宣传,因为要知道在西方国家中,他们不仅在很多年前就取消了农业税,而且在惠农政策方面也是很有力度的。
而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关键就是提高农民的收入。
所以在解决农民低收入问题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其次,经济改革问题。
记得在1998年朱镕基总理上任之后曾说,要结决大部分国企亏损的问题。
5年过去之后,在他的不懈的努力之下,大部分国企不但解决了亏损问题,并且扭亏为盈。
当时特别佩服朱总理的睿智和铁腕。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
答:
从不同的思想观念来看,肯定会有不同的答案。
只能从某一特定的角度给出答案。
这儿我们接受这样的观点“时势造英雄”,也就是任何事物的发生肯定具有必然的内在趋势,是顺应时代而产生的。
我国提出改革开放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当时经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十年浩劫后,人民的内心尚未完全从一系列的苦难中得到平静,我们发现旧有的经济制度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旧有的弊端日益显露,因而寻找一个真正能改善民生的制度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带动经济增长进而让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中华民族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民族,千百年来我们都以一个优秀的民族的姿态,行走在世界的前列。
凡是有利于自身发展长进的东西,我们都会以惊人的吸收能力,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优势。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需要引进国外的先进的技术、理念、制度,我们需要市场的调节,因而我们要选择改革与开放。
为什么坚持改革开放不能走回头路
为什么坚持改革开放不能走回头路历史抉择必由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最重要的是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伟大成就,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坚持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刻认识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为什么在改革开放问题上不能走回头路。
首先,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从理论上来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
随着实践的发展,它必然要经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不发达到发达、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在根本上是适应的,但也有不适应的地方。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不适应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
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
从实践上来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使古老的中华民族获得新生。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回顾历史可以看出,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们曾经在相当程度上照搬了苏联模式,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特别是当年“左”的错误的逐步发展,直接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而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度拉大,社会主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使我们清楚地发现了体制上的弊端,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认识到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正如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指出的:“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开放不可避免地成为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从此党和国家满怀信心地重新踏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用历史和世界的眼光来看,30年前启动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30年后的今天,改革开放仍然是决定未来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于是他率先提出要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建国以来我们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重大变革,也探索了许多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方法。
改革开放这段时期是我国发展最快的时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择。
改革开放为我们国家带来了许多的变化,我们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了富有强大的国家,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康好的日子。
从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来看,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在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的领导下,我们国家顺应历史的潮流,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奋勇前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起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打倒“四人帮”以后我们国家才省悟到,原来世界并不像我们原来想象的那样。
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世界的真面目,感受到自己的落后。
所以在那时给了中国重新选择的机会,摆在中国人面前有好几条道路,比如回到50年代,所谓计划经济的年代;第二条路是学苏联的改革,因为苏联的改革当年还是走在中国前面;还有人说学南斯拉夫、匈牙利,匈牙利在社会主义国家走得最远,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早就提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或者说是向商品经济转变想法。
当时,国家派出很多学者到国外访问,但是转了一圈,感觉还是要走自己的路。
影响我们最大的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而是亚洲四小龙。
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国家领导人认识到中国要迅速摆脱贫困、贫穷必须对外开放,这恰巧是亚洲四小龙经济迅速崛起的重要经验。
所以在选择对外开放、选择改革的时候,亚洲四小龙模式对我们的影响最大。
我国经济改革之路吸收了苏联、东欧的经验,也吸收了亚洲四小龙的经验。
如何认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
如何认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我们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不是为了纪念而纪念,而是要总结宝贵经验、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以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改革开放的价值就在于,因解放了思想而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进一步实现了思想的解放。
解放思想在改革开放中的伟大意义和现实意义,值得认真总结。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
从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以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今天,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解放了思想、实现了思想的解放。
而改革开放所带来最根本的变化就是思想的解放、所能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解放了思想。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不是为纪念而纪念,而是为了更深入地改革开放而纪念,关键是在具体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推动改革开放。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系别: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姓名:于鉴镳学号:201052784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建半封建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三个伟大转变,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改革大开放,使中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对外开放,我国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拓展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了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
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意、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改革开放。
激荡三十年改革开放与中国的崛起
激荡三十年改革开放与中国的崛起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从1978年开始,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国家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国迎来了崛起的时代。
一、改革开放的起点与初衷改革开放的起点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当时的中国面临着社会主义建设进入瓶颈期的挑战。
为了突破困境,中国领导层意识到,必须通过经济改革来推动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的初衷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毛泽东曾说过:“发展经济就是硬道理。
”党中央决心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从而开启了改革的大门。
二、改革开放的重大突破改革开放的首要任务是实行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的推行使得农产品供给大幅度增加,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也为后续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随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城市居民的经济自由,允许私营企业的发展。
这一决策使得中国市场经济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创造了巨大发展动力。
三、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开始积极引进外资、吸纳外资。
外商投资的大规模进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资源。
同时,中国也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中国还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大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这些举措使得中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强大支撑。
四、改革开放的影响与意义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经济实现了长期快速增长,这对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大幅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人民享有更多的福利和社会权益。
中国的崛起也大大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总结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崛起成为全球视野中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30年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30年意义重大粗略看来,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以唐代为标志,随后的战乱与平复,并没有影响手工业和农业的蓬勃发展,以至于在宋代繁荣时期奠定了后世文化的某些基调。
随后的战乱,又造就一个短暂的蒙古王朝,蒙古统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破坏并不显著,海上贸易始终存在,同时重新开辟了与中亚和西亚的贸易输出。
简单回顾,从公元700年唐代建立到公园1300的元代,稳定繁荣的经济秩序的建立有两个基本要素,其一为政治稳定,其二为对外贸易始终成为手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
有明一代与大清帝国前期200年,中间虽穿插有战乱频出,中国整体经济实力并未受到重创,混乱之后的繁荣延续,仍然是国力强省的主线。
简单分析不难看出,在政治稳定的基础之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手工业一直是中国保持对外贸易顺差,维持区域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1978年推动的改革开放,从体制上解放了庞大的生产力,经济复苏的过程以释放土地资源调动简单劳动力积极性为先导。
短时间内依靠庞大的简单农业生产和同样庞大的商业流通带动了繁荣。
随后的开放政策更进一步打开对外贸易渠道,使得经济运行重新回到历史上繁荣期的格局,即政治稳定下的繁荣局面。
现象上分析,遗憾的是,在经历大清王朝末期200年的统治失败与20世纪的战乱后,中国已经丧失了在工业技术领域的优势。
一个女人起到很坏的作用,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抛开导致经济衰败的政治因素,似乎不难看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1000年延续下来的传统价值观基础具备在任何自由经济制度下创造奇迹的可能性。
比较而言,印度则不具备这样的精神基础。
中国人,了不起。
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及30周年回顾总结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阐述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经验时,用了“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等十个方面的“结合起来”的论述。
论述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论述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大的“转折点”,可以说是让中国从一个“闭关锁国”的时代,直接进入了一个充满活力、机遇无限的新时代。
说起这个改革开放呀,你要是问我它有啥意义,呵,那可真的是多得数不清。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咱们国家以前那种闭塞的样子,外面的世界好像跟我们完全没啥关系。
就好像你被关在一个小黑屋里,窗户紧闭,外面那五光十色的世界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改革开放开始了,哇,那可真是打开了窗,阳光一下子照进来了。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外面的世界开始进来,咱们国家的经济也开始像开了挂一样飞速增长。
没有改革开放,咱们哪能想象到今天中国经济会这么牛,人民生活水平也能有今天这么大飞跃。
大家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吧:“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年,咱们敢于打破原有的禁锢,敢于敞开大门迎接外面的风风雨雨,正是为了能够抓住那个“虎子”,咱们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局面。
你看,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里,咱们的经济真的像是坐上了火箭,一下子蹭蹭蹭地往上飞,老百姓的钱袋子也变得鼓鼓的,不像过去那样捉襟见肘。
过去一月工资不够买几斤大米,现在好多人早就有了车有了房,吃的穿的用的都不成问题。
要是你跟过去的老人聊一聊,他们一定会说,改革开放前那时候真是没啥钱,吃的东西都挺单一,生活就是那么一日三餐、柴米油盐的日子。
而现在,大家都能吃得起大餐、买得起漂亮的衣服,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心里自然也更有底气了。
咱们说到经济的腾飞,得好好夸夸咱们的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之后,咱们就像是被“升级”了一样,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一个个拔地而起。
你看啊,坐高铁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快得就像飞一样,真是省时又省力。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几年前去外地旅游,还得提前一天去买票,排队、挤车,累得不行。
现在呢,坐高铁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到达,舒服得很。
更不用说咱们的互联网和电子支付了,过去在街上提着钱包走,生怕丢了,现在手机一刷,钱包瞬间到账,方便极了。
中国为什么选择改革开放
中国为什么选择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是历史发展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大趋势下的必然结果,不能确定的只是时间问题。
但很多人仍然对中国为什么选择改革开放、究竟为什么要改革开放而迷惑不解。
笔者认为,中国选择改革开放,原因基于如下三点:一、基于历史发展规律,对外开放交流是人类发展的大势所趋。
人类历史,就是从一个个小部落不断互相交流同化的过程。
如今,世界同化的规模已经升级到“全球化”,地球已变成“地球村”,互相交流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阶梯。
作为一个民族和国家,要保持进步,就必须开放。
只有开放,才能保持新陈代谢和内外经济文化的对流。
一个封闭的国家、地区,早晚都会被外力打开。
这一点,无论是闭关锁国的清王朝,还是闭关锁国的日本德川幕府,最终都被西方炮舰轰开,就已经说明问题。
所以我们说,开放是历史大势所趋。
就解放战争后的新中国来说,并非中国不想开放,而是先被西方经济封锁,后来又因为中苏关系恶化被前苏联封锁。
当时的中国,属于被封锁下的不得已。
即便如此,中国和诸如非洲的第三世界国家交往还是非常频繁。
二、基于内部发展的瓶颈。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遭遇自身发展的危机。
工业化社会发展模式下,整个国家必须充分挖掘生产力和寻找更大的消费市场,同时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资本和资源作为工业流动血液和营养。
在经过新中国近30年的发展之后,中国人口增长到近10亿,劳动生产能力极其巨大、且人口仍处在爆发性增加过程中。
与此同时,并没有足够大的工业市场来充分利用这些劳动力,整个国家的财富更没有能力让中国继续维持更快速的工业发展速度和消费这些生产力。
中国农业在完成中国的初级工业化后,再无能力支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
在这种背景下,改革开放,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继续将工业化升级并继续追加投资、将富余劳动力转化成财富,就成为非常必要的历史性选择。
就当时来说,这是中国摆脱自身发展危机的唯一途径。
三、基于当时外部国际政治环境的巨大变化,中国已具备改革开放的历史契机。
我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
我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首先,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从理论上来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
随着实践的发展,它必然要经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不发达到发达、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在根本上是适应的,但也有不适应的地方。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不适应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
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
从实践上来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使古老的中华民族获得新生。
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从现实上来说,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因此,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目的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在进一步解放思想中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永无止境地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在永无止境的改革开放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永无止境的解放思想中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更加伟大的成就。
再次,改革开放过去、现在和未来始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人类历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道路联系在一起的。
有道路,才有相互之间的更多交往,才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才有人类文明的广泛传播。
中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也是与道路联系在一起的。
经过长期艰辛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走出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又经过长期艰辛的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通过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这条来之不易的道路,是发展之路,是进步之路,是希望之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千年沧桑,百年岁月,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很不容易。
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使我们感到由衷的喜悦、自豪和光荣;但30年乃至更长时间探索的艰辛,也同样使我们刻骨铭心,永远难以忘记。
为什么中国选择改革开放
为什么中国选择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
为什么中国会选择改革开放呢?以下就是店铺整理的中国选择改革开放的原因,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选择改革开放的原因一、当年国家的现状需要改变。
““””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
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二、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
改革开放的过程创办经济特区第一步是创办经济特区。
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侨胞众多,资源丰富,便于吸引外资等有利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时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
1980年5月,中央确定在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
1983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决定对海南岛也实行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
1988年4月的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建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两项决定,海南岛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创办经济特区迈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邓小平评价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沿海城市第二步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全部开放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14个大中港口城市。
1990年4月,在邓小平提议下,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要把浦东建设成为世纪现代化上海的象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
改革开放的原因
我们为什么要改革开放?说起来应该很简单,一个没有智障而能正常思维的人就会明白,如果当初按既定的方向和道路走得好好的,我们为什么不沿着那条“金光大道”走下去,而偏要改弦易辙去“摸着石头过河”呢?必定是饱尝了“山高路险”乃至“山穷水尽”的苦楚,认清了“此路不通”,才痛下决心,另谋出路。
事实也正是这样。
对于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连肥皂、火柴、灯油都要凭票限量供应,所谓“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不是丑化和恫吓,而是一种无日无之的生存体验和沉重压力;而对于具有国际视野的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更有与周边国家发展速度相比较而产生的紧迫感。
正是这种种内外因素,促成了真理标准大讨论,达成了“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基本共识,最终促使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路径上选择了市场取向。
我想,对于我这样在旧体制中长大的或过来的人,只要良知未泯,没有谁会真心留恋那个时代。
今日的农民虽说仍然生活在最底层,毕竟摆脱了粮票和“介绍信”的羁绊,可以出门谋生了;虽说收入很低,毕竟绝大多数人不用挨饿,不用天天起早摸黑“出工”穷折腾。
我深信,即使中国不走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中国农民也没人真乐意回到“生产队”去。
“人民公社”的崩溃并不是什么阶级敌人和反华势力策动的,而是这种“一大二公”的乌托邦建设违背人性的必然结局。
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以《历史不再徘徊》为题,写过一本研究人民公社制度和“农业学大寨”运动兴衰史的书,令人信服地说明这种农业集体所有制的解体,是中国农民、务实的政治家与偏好“一大二公”的“革命浪漫主义”政治领袖反复博弈,历经曲折而不得不然的选择。
今年3月,政论作家马立诚推出了他的纪实新著《大突破:新中国私营经济风云录》。
这本书与其说在讲1949年以来中国私营经济发展史,还不如说是讲50多年来我们是怎么认识和对待私营经济的,甚至可以说是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是怎样确立市场经济观念的。
恰如经济学家樊纲在本书的序言中所说:“私营经济的优点,是在与国有经济比较中体现出来的,是在人类对国有经济的试验过程中(在有的国家可以说是悲壮的试验),被人们再认识的”;20多年来,“私营经济推动了中国混和经济制度的形成,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年前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
一个社会的变革,总是来自于生存面临的危机,需要通过改革和开放,走出发展的困境。
实事求是地重新回顾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我们在经济、技术、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境地,评价建国后前30年经济建设方面的功与过,才有可能在距1978年30年后的今天,理解当时必须改革开放的真正原因。
1949年建国以后,从经济体制上看,对资源、产品和劳动力,甚至许多消费资料,我们采取了计划分配的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实行了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农村,在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之间,调动资源和分配利益的层次多次上下调整,留去自留地也多次变动。
从对外经济关系、科学技术等方面看,我们采取了关门发展的方式。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对财产甚至消费资料的制度上,我们实行或者力图实行高度公有的体制;资源配置方式上,我们试图以国家大一统来分配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对外经济战略上,我们走了一条进口替代和自我封闭循环的道路。
这样的体制和道路使我们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功了吗?回答是否定的。
一个社会的变革,总是来自于生存面临的危机,需要通过改革和开放,走出发展的困境。
实事求是地评价建国后30年经济建设方面的功与过,才有可能在30年后的今天理解当时必须改革开放的真正原因。
首先,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由于“左”的思潮干扰经济建设,使我们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在世界各国的位次上不断后移。
从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水平看,1952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比例为5.2%,1978年下降为5.0%。
人均GDP水平按当时官方高估的汇率计算,也只有224.9美元。
1948年,中国人均GDP排世界各国第40位,到了1978年中国人均GDP排倒数第2位,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3。
其次,从人民生活水平看,1977年全国有1.4亿人平均口粮在300斤以下,处于半饥饿状态;1978年全国居民的粮食和食油消费量比1949年分别低18斤和0.2斤;实际城镇失业率高达19%左右,居民食品消费占总其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城乡分别高达56.66%和67.71%。
家庭轿车普及率几乎为零。
居住方面,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为3.6平方米,农村居民每户平均居住面积仅为8.1平方米。
据世界权威的经济增长学家麦迪森研究计算,1952年到1978年中国GDP的实际平均增长率只有4.7%。
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和生活水平,大多数发展和生活指标排在世界国家和地区170位以外,处于联合国有关部门和世界银行等组织划定的贫困线之下。
再次,建国后的30年,除了军事工业技术某些方面有一些进展外,其他各方面的自主的科学技术进步步伐缓慢,与世界发达国家,包括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落后于发达国家40年左右,落后于韩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20年左右。
导致我国建国以来科学技术进步缓慢的主要原因是:1.知识教育受到冲击。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中等高等教育搞革命,中高等教育的考试被废除,一般的知识课程设置被打乱,中高等基础和专业知识被大量删减和简单化,耽误了一代人知识的教育和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匮乏。
2.科技人员没有应有的社会地位,并受到歧视。
知识分子排为臭老九,有专业知识的人往往被指责走白专道路;许多留洋回国的知识分子,在50年代被打成右派,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压制;特别是1966年后大规模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中的知识分子走五七道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荒芜了一代人的学业,耽误了一代人的事业。
3.当时的环境中很难学习国外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学习国外前沿的科学知识,包括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很容易被认为是搞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因为要通过外语才能看到国外科学技术方面的文献,当时的环境中会当成里通外国,被认为是敌特分子。
实事求是地讲,建国后的30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科学技术进步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是不堪回首的。
革命胜利后,党没有从一个工作中心为阶级斗争的“革命党”转变为一个工作中心为搞经济建设
的执政党,对怎样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不熟悉,学习了苏联模式,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实行了计划经济,生产资料所有上采取了“一大二公”的国有制、城镇集体所有制和农村人民公社社队体制,对外关系上走了自我封闭的道路,发展上倾斜于国防工业和重工业。
其结果是:劳动生产效率较低,科技人员和企业没有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动力来源,技术进步缓慢,与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
可以这样评价:建国后的前30年,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中,我们走了弯路,延误了时机,可以说,成绩为三,问题为七。
回首当年,如果没有近30年来在发展道路上的调整,没有近30年来对“一大二公”和计划经济的低效率体制的改革,如果不对外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及经验,我们今天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仍然会处在世界最贫穷国家的行列。
1978年时,要不要改革开放,是关系到占世界1/5人口的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还是贫困没落之大事。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什么在30年前,毅然决然地选择改革开放,将其坚持了30年之久,并且还要继续坚持下去的主要原因。
(摘自《学习时报》周天勇/文)
(《党建文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责任编辑:李彦增(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