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_中庸_
简论孔子的_中庸_思想
哉? 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
.. 8 ..
( 2) 孔子用中、达中的另一手段是..和..。
在孔子那里, ..和..的原来意义, 是..执两用中..。孔子提出的学思并重, 学与思和的学习
想将古老的尚中观念哲理化为普遍的方法论原则, 并把它上升到至德的高度, 作为世界观与
方法论揉合在一起, 成为孔子整个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
( 1) 孔子用中、达中的手段之一是..执两用中..。
它要求通过把握事物两端而达到用中的目的。孔子奉守尧的话: ..允执其中..为座右铭。
他认为,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应严守中道, 毋走极端。但中本无定位, 只因两端而存在。故孔
由于客观事物是不停地变化和发展的, 倘若不能知情而变, 则中亦不中了。所以孔子说
..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 ..里仁..) 指出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 没
有固定不变的要怎样做, 也没有固定不变的不应该怎么做, 而是怎样适合情理, 就怎么去
做。所谓的适合情理就是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权变是达中的最高手段, 它是在事物
方式, 提出文质彬彬, 文与质和的君子人格等等即是。但..和..的最大意义还是..执多用中..。
故孔子曰: ..礼之用, 和为贵。..( ..学而..) ..和..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
..均无贫, 和无寡。..( ..季氏..) ..和..则从消弥人们之间的对立引伸为一种治国方术。如此上
和他共同追求真理, 但未必可以跟他坚定不移在一起; 有的人可以与他坚定不移在一起, 但
《中庸》全文及注释
《《中庸》全文及注释》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一起了解一下《中庸》。
《中庸》这本书里有好多有道理的话呢。
比如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听起来有点难,其实就是说呀,上天赋予我们的就是本性,顺着本性去做事就是道,修养道就是教育。
就像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这就是顺着我们善良的本性,老师和爸爸妈妈教我们要诚实,这就是教育我们走在正确的道上。
还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意思是说,心里没有喜怒哀乐这些情绪的时候,就是“中”的状态;有了情绪,但是能控制得恰到好处,就是“和”的状态。
比如说,我们考试考好了,心里高兴,但不会骄傲;考不好,心里难过,但不会一直哭鼻子,这就是“中”和“和”。
小朋友们,是不是有点明白了呢?《《中庸》全文及注释》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了解《中庸》哟。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这句话是说,品德好的人能做到中庸,品德不好的人就做不到。
比如在学校里,有的小朋友会和大家友好相处,不欺负别人,也不骄傲自满,这就是像君子一样做到了中庸。
而有的小朋友总是捣乱,还不听老师的话,这就是小人反中庸啦。
再看“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就是说道就在我们身边,要是有人为了追求道而远离了大家,那就不是真正的道啦。
就像我们做好事帮助同学,这就是身边的道,很简单对不对?小朋友们,《中庸》是不是很有趣呀?《《中庸》全文及注释》小朋友们,今天咱们再来说说《中庸》。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这是说君子能与人和谐相处,但不会随波逐流,这是多么强大呀!能够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也是很强大的。
比如说,大家都在说一个错误的事情是对的,但是君子知道那是错的,就不会跟着说,这就是和而不流。
在玩游戏的时候,不偏向自己的好朋友,公平对待每个人,这就是中立而不倚。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就是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清楚地分辨,踏实地行动。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
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
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因而很少提及中庸。
本文试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
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尧曰:‘咨,尔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尧曰”的一段话明确地将“天”与“中”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将天道观与中庸观联系起来。
尧所法则、所遵循的就是“天道尚中”的特质。
一方面,孔子看到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并注意到它有其内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时中”。
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包括日月运行、四时更迭、百物化生等都是“时中”的,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正是神化了“天道尚中”的自然规律,深谙“应乎天而时行”的道理,孔子才特别强调“畏天命,”把天命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另一方面,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巨匠深刻地认识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敏锐地提出要把天道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定典的标准和范式。
由此可知,孔子之所以推崇尧舜,就在于尧舜能比较成功地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达到天人合一。
尤为可贵的是,孔子在把天道应用于人道的过程中,自觉地扬弃了天道中的神秘和超验的一面,把“执两用中”,“多闻多见”作为达到“时中”、“中正”的手段。
中庸全文及翻译
中庸全文及翻译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中庸全文及翻译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白话解: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
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法律无假期,修行不分时候与场所。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白话解: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
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
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白话解: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
『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白话解:孔子说;「舜真是具有大智能啊!他喜欢征询别人的意见,就算是浅近的话,也欢喜省察它的含意。
把别人的错误和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同时又表扬别人正确的好意见,最后再将众人的意见,所有过与不及之处都加以折衷,取其中道,施行于人民,这就是舜之所以为天下百姓拥戴,与津津乐道的缘故吧!」6.子路问「强」。
《中庸》全文及翻译
《中庸》全文及翻译《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
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
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
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
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
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
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以下是《中庸》全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第一章(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见(xian):显现,明显。
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孔子赞赏的中庸
孔子赞赏的中庸
中庸,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道德准则,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在《论语》中,孔子曾多次赞扬中庸之道。
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恰当的行为方式,能够让人们保持内心平衡、避免过度、不足的极端情况。
他说:“中庸之道,可保全而不可已。
”也就是说,中庸之道虽然重要,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只有持之以恒地保持平衡,才能达到最好的境界。
孔子还强调了中庸的实践意义,他说:“中庸之道,不行则已,有恒无终。
”意思是说,中庸之道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如果没有行动,就只是口头上的空话,没有任何意义。
中庸之道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道德准则,而是需要不断地修行和实践。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学习、修行和实践,才能达到中庸之道的境界。
总之,中庸之道是孔子高度赞赏的一种行为方式,它能够帮助人们保持内心平衡、避免极端情况,是实践生活中道德准则的重要指南。
- 1 -。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全文及译文《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
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中庸》书名,有三层意思:1、为一般人说法。
中庸既不是上智,也不是下愚,中庸就是一般平常人。
2、中庸就是恰好。
中是不偏差,庸是常道,也就是没有太过与不及,一般人就是容易想的多说的多做的少;恰好就是父子夫妇兄弟相处恰好,修道修心恰好,为人处事恰好,全力以赴恰好。
3、以中为用,也就是用中。
中是体,庸是用,明体才能达用,也才可以尽心尽性。
而中体是天命本性,所以本经由天命之性开始。
第一章:天命(1)、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的这一点真灵,就是人的自性本性。
人依循天理良心(本性)的所思所做所为就叫做道。
接受圣人的教化,改毛病去脾气,能调整自己的太过或不及,而回到自性中道,这就是修道。
(2)、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能。
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
如果可离,就是身外之物了,不是“道”了。
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要戒惧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要有敬畏的存心。
没有比隐暗的地方更容易显现是非善恶的;没有比那细微之事物更容易显现曲直对错的。
所以修道之人在独处之时也要戒惧谨慎,战胜自己那些容易出轨的心念与行为。
(3)、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的情感,但当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心是寂然不动的,所以没有(太过与不及)的弊病,这就叫做(中)。
中庸的通俗说法
中庸的通俗说法中庸是一种理念或者态度,意指在各种事物中保持适度和平衡。
它来自于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思想体系,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中庸的通俗说法可以理解为“不偏不倚”,即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避免过分偏向某一方面,而是要找到一个折中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中庸的通俗说法可以应用在各种各样的场景中。
比如,当我们面对工作与娱乐的平衡时,中庸的原则就很有帮助。
如果我们过分沉迷于工作,可能会忽视了身体健康和家庭关系;而如果我们过分追求娱乐和休闲,可能会耽误了工作进度和个人成长。
中庸的原则就是让我们理性地平衡工作和娱乐,既要努力工作,也要适当放松,以保持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平衡。
中庸的通俗说法还可以应用在人际关系中。
在与他人相处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同意见或者矛盾的情况。
如果我们过分坚持自己的立场,可能会导致冲突和争吵;而如果我们过分妥协,可能会失去自己的主见和尊严。
中庸的原则就是让我们在与他人意见不合时,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又要尊重他人的观点,以达到和谐相处和共同进步。
此外,中庸的通俗说法还可以应用在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
在思考问题时,如果我们过分极端和偏激,可能会导致片面和错误的判断;而如果我们过分犹豫和优柔寡断,可能会错失机会和成就。
中庸的原则就是让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保持客观、理性和全面的态度,既要充分权衡各种因素,又要果断地做出决策。
总之,中庸的通俗说法即为“不偏不倚”,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帮助我们保持适度和平衡。
它可以应用在工作与娱乐、人际关系、思维方式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面对各种挑战和困境,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庸思想及其对中庸感悟
中庸《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
《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
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
“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
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
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
“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
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
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
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中庸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中庸经典解析: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导语】⼤家读中庸⾸先要搞清楚中庸是什么?⽣活如何做到中庸。
这是很重要的。
君⼦中庸,⼩⼈反中庸,为什么呢? 原⽂:仲尼⽈,「君⼦,中庸;⼩⼈,反中庸。
」「君⼦之中庸也,君⼦⽽时中。
⼩⼈之中庸也,⼩⼈⽽⽆忌惮也。
」⼦⽈:「中庸其⾄矣乎!民鲜能久矣。
」⼦⽈:「道之不⾏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莫不饮⾷也。
鲜能知味也。
」 译⽂: 孔⼦说:“有道德的君⼦能够做到中庸,⽆道德的⼩⼈的⾏为则违背中庸。
君⼦之所以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是因为他的⾔⾏时时刻刻适中。
⼩⼈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它们⽆所忌惮,肆⽆忌惮。
” 孔⼦说:“中庸⼤概是的德⾏了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孔⼦说:“中庸之道不能实⾏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智⼒不及,不能理解它。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做得太过分:不贤的⼈根本做不到。
就像⼈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 什么是中庸?⽂章没有直接⽤定义的⽅式来说明,⽽是引⽤孔⼦的语录从四个⽅⾯论述中庸的概念。
⼀是谁在中庸;⼆是通过对⽴双⽅的表现来说明中庸的内涵;三是指出中庸⽬前被接受使⽤的程度,说明中庸在现状;四是分析中庸现状的原因。
这四个⽅⾯环环相扣,引⼈⼊胜。
丝毫没有论述抽象概念时候的枯燥。
这⼀篇告诉我们了“中庸”这个词的由来。
它从孔⼦这位圣⼈的嘴⾥说出来,中庸,其实就是不偏不倚,⽆过之亦⽆不及的平常道理。
孔⼦认为,能否做到中庸是君⼦与⼩⼈的区别。
君⼦是有道德的⼈,所以能够随时随地保持“中”的境界,也就是中和平常,适中,做事情合乎中道,有⼀颗平常⼼,不急不躁。
这是因为君⼦⽴⾝处世,不是图名图利,所以不会患得患失,急躁冒进;亦不会⽓⼈有笑⼈⽆,⽽是做事情求同存异,公平客观,所以是中庸的。
⼩⼈却只想满⾜⼀⼰私欲,图名索利,沽名钓誉,未达到⽬的不择⼿段,做事情不会遵循客观规律,待⼈接物偏三倚四,怎么可能做到中庸呢?更没有可能得到永久的胜利! 孔⼦说,贤德君⼦的⾏为是符合中庸之道的,不贤德的⼩⼈的⾏为是违背中庸之道的。
举例子说明对中庸之道的理解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强调的是遵循适度、平衡的原则来处理事物。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对中庸之道的理解。
治国理政:中庸之道在政治上的体现是“以中庸为主”的原则。
这意味着政府应该避免过分偏向一方,而是寻求平衡和谐的政策。
比如在税收政策上,政府须保持公平,既要对富人征税以保障社会公正,也要对企业减税以促进经济发展。
个人生活:在个人生活中,中庸之道强调适度和克己。
人们应该适度追求物质享受,同时也要控制自己的欲望,避免过分追求物质的贪念,保持平衡的心态。
以健康饮食为例,中庸之道鼓励人们享用美食,但也要注意适量控制食量,保持身体的健康。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人际关系中,中庸之道强调平等、和谐的原则。
人们应该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不做过分的要求,也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
比如,在家庭中,夫妻关系的中庸之道是平等互敬,夫妻双方都应该尊重对方的权利、付出和意见。
国学经典:《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
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中庸》书名,有三层意思:1、为一般人说法。
中庸既不是上智,也不是下愚,中庸就是一般平常人。
2、中庸就是恰好。
中是不偏差,庸是常道,也就是没有太过与不及,一般人就是容易想的多说的多做的少;恰好就是父子夫妇兄弟相处恰 好,修道修心恰好,为人处事恰好,全力以赴恰好。
3、以中为用,也就是用中。
中是体,庸是用,明体才能达用,也才可以尽心尽性。
而中体是天命本性,所以本经由天命之性开始。
《中庸》全文及译文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xia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国学经典《中庸》全文及释义
国学经典《中庸》全文及释义学)专著。
此书在汉代时,被收入《礼记》一书,作为其中一篇。
代以后封建正统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xia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儒家经典《中庸》原文及译文参考
让知识带有温度。
儒家经典《中庸》原文及译文参考宋代学者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高校》《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儒家经典《中庸》原文及译文,假如喜爱可以共享给身边的伴侣喔!儒家经典《中庸》原文君子之道费而隐(1)。
夫妇(2)之愚,可以与知焉(3),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4)。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5)。
”言其上下察也(6)。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7),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儒家经典《中庸》译文【解释】(1)费:广阔。
隐:精微。
(2)夫妇:匹夫匹妇,指一般男女。
(3)与:动词,参加。
(4)破:分开。
(5)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引自《诗经·大雅·旱麓》。
鸢,老鹰。
戾,到达。
(6)察:昭著,明显。
(7)造端:开头。
【译文】君子的道广阔而又精微。
一般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晰的地方,一般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
大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意的地方。
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
《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动深水。
”这是说上下分明。
君子的道,开头于一般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
儒家经典《中庸》解读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章另起炉灶,回到第一章“道也者,不行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进行阐发,以下八章(13一20)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绽开的。
正由于道不行须臾离开,所以,道就应当有普遍的可适应性,应当“放之四海而皆准”,连匹夫匹妇,一般男女都可以知道,可以学习,也可以实践。
不过,知道是一回事,一般性地实践是一回事,要进入其高深境界又是另一回事了。
中庸-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
中庸-去其两端,取其中⽽⽤之何为中庸之道昨天同学群⾥说起“中庸之道”,我颇有感触。
我⼀直都⾮常喜欢孔⼦的中庸之道,常常拿他来作为⾃⼰的⾏为准则,不知道⼤家发现了没有,现在的⼈⽼是把⼀样东西挂在嘴边,却对他包含的深层次的含义⼜知之甚少。
毫不夸张的说我就是这类⼈!这件事让我产⽣了要深刻的去了解它——中庸之道。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是这样解释中庸之道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句话⾔简意赅地揭⽰了中庸之道这⼀主题思想的核⼼是⾃我教育。
“天命之谓性”是指⼈的天性是善良的。
“率性之谓道”是说⼈们⾃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
“修道之谓教”是说⾃我教育就是按照⼈道原则去进⾏修治。
孔⼦为什么要提倡中庸之道呢?“中庸之为德也,其⾄矣乎!民鲜久矣。
”意思是说,中庸是⼀种⾄⾼⽆尚的美德,民众缺少很久了。
孔⼦说这话的主要的⽬的是要把当时的社会秩序、社会制度保持在周礼的规范之内。
当时孔⼦⽣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那个时代王室衰微,诸侯崛起,战事不断,民不聊⽣,孔⼦⼀⽣都在为恢复合乎周礼的社会秩序⽽奋⽃,他讲中庸也是为此⽬的。
现代社会我们还需要中庸之道吗?孔⼦的中庸之道影响中国⼏千年。
可以说中庸是孔⼦哲学的基础和最⾼的道德准则。
中庸的主要思想,在于论述为⼈处世的普遍原则,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之道。
也有⼈说,中庸之道看来也就是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
其实不然,孔⼦曾说:“乡原,德之贼也”。
这⾥的乡原是不讲原则,四⾯玲珑,⾃私伪善的意思。
所以对中庸之道的偏见实在是后⼈理解有误。
同样也是中庸之道的某些观念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偏离有关。
所以孔⼦所提倡的中庸的本质并不是如某些⼈理解的那样是“⽆原则”的东西,它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之。
”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
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魄和宽⼴胸襟。
对中庸之道“⽆过⽽⽆不及”恰到好处的把握,是要我们辨⿊⽩、论是⾮,它是要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把握事物的“中”,即事物的核⼼。
国学常识:“中庸”究竟是什么意思
【导语】⾃读书识字时起,⼈皆为“中庸”就是不偏不倚,就是⼼怀两端⽽“骑墙”,黄丝对此也从来没有怀疑过。
以⾄于在孔⼦眼⾥只有君⼦才能具备的品德,在我们现代⼈的⼼中⼏乎成了“⼩⼈骑墙”的代名词。
今天⽆忧考就来给⼤家介绍下——国学常识:“中庸”究竟是什么意思,欢迎阅读! 然⽽近⼏年⼤兴国学之风,我为了参与⼀些争论,谈谈⾃⼰的体会,不得不阅读⼀些儒家经典。
待俺看了《中庸》,不由得对此普遍的说法产⽣了⼀些怀疑。
程⼦在《中庸章句》开头说:⼦程⼦⽈:“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此篇乃孔门传授⼼法,⼦思恐其久⽽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
其书始⾔⼀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穷,皆实学也。
善读者玩索⽽有得焉,则终⾝⽤之,有不能尽者矣。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概就是中庸⼆字⽐较经典的解释了。
但是,从这⾥俺怎么也难以找出“骑墙”的痕迹来。
所谓“中”,那是很好理解的,关键是那个“庸”,“庸”字⼀破,则“中庸”不难解矣。
骑墙,就是⼼持两端⽽不定的意思,⽽⼈家程⼦却说“不易之谓庸”,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根本道理上坚持不变才能叫做“庸”。
按照他的解释,所谓中庸,就是坚定不移的坚持原则(道),不做丝毫妥协和变更——这哪⾥有⼀点点“⾸尾两端、骑墙观望”的意思啊? 后⼈对“中庸”的误解,并⾮⽆中⽣有,考之《中庸章句》全⽂,孔⼦以及其后来的门徒的⾔论,⼤概就是误解的根源,⽐如孔⼦说道之不⾏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这⾥提出了“过”和“不及”两个概念,是后来成语“过犹不及”的最早来源。
过了不⾏,不及也不⾏,俺就“不如守中”了,守在中间,不偏不倚,不就是有点“骑墙”的嫌疑么?由此产⽣了我的第⼆个怀疑:《中庸》的许多内容多是后⼈乱加的。
按照古⼈记载,今天所说的儒家的“五经”(古代是六经,后来《乐经》失传了),包括《礼记》,在孔⼦之前就存在了,⽽《中庸》原来就是《礼记》中的⼀章,到宋朝,统治者才将它从《礼记》中独⽴出来——也就是说《中庸》在孔⼦之前就存在了。
师说中庸的意思
师说中庸的意思
《中庸》是先秦诸子中最重要的一部儒家经典,也是世界文化史上最伟大的智慧著作之一。
其整体思想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人生、道德、政治、法律、外交、教育、宗教等方面。
“师说中庸”,即由先秦时代的儒家名师老子所说,他在《中庸》中提出了“中庸”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行为准则来指导人们的生活。
老子在《中庸》中提出的“中庸”思想虽然不能说话,但深植于人心,更能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其宗旨在于,人们应该努力修炼自己,把握中庸之道,重视理性、仁爱、中立、和平、宽容、包容,避免极端与偏激,从而避免因极端行为而引发社会动荡。
“中庸”思想强调,人们应当把握“中”之道,而不是走极端,即既不极端,又不变通,不偏不倚,既不特立独行,又不妥协折衷。
就是说,要秉持“中庸”的态度,保持“中庸”的境界,既不太过,又不太少,不极端,不变通,不偏不倚,既不特立独行,又不妥协折衷。
“中庸”思想提倡和平、宽容、包容,追求“中”道,既不极端,又不变通,不偏不倚,既不特立独行,又不妥协折衷,以此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使人们在实践
中感受到友善、真诚、宽容、包容,从而创造出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氛围。
“中庸”思想对历史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的理念不仅影响了儒家文化,也影响了中国的社会文化,它的精神也深深地熔铸在中国社会的心中,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举止。
“中庸”思想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把握“中”之道,而不是走极端。
它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行为准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实践自我,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过好每一天,从而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安静守中、得心应手、把握“中”之道,获得更多的快乐、满足和平安。
古人对中庸的解释
古人对中庸的解释
哎呀呀,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对中庸是咋解释的不?
我先给你们讲讲啥是中庸。
就好比我们走路,走得太快容易摔跤,走得太慢又到不了目的地,那中庸就是让我们找到那个不快不慢、刚刚好的节奏。
孔子说啦,“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这意思就是说,中庸这种品德,那可真是高到顶啦!但是老百姓已经很少能做到很久喽。
这就好像我们考试,得高分很难,得低分又不甘心,那中庸不就是争取考个中等偏上的分数,既让自己满意,又不会压力山大?
再说说《礼记·中庸》里的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这就好比我们的心情,没表现出来的时候要能稳稳地放在心里,表现出来的时候也要恰到好处。
比如说,我今天得到了一个很棒的礼物,高兴得不得了,要是高兴过头,又蹦又跳,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这可就不好啦。
要是能控制住自己的兴奋,开开心心地跟爸妈说谢谢,这就是“发而皆中节”,就是中庸啦。
还有啊,古人说中庸是一种平衡的智慧。
就像我们骑自行车,得左右平衡,不然就会摔倒。
在生活中也是,学习和玩耍要平衡,和朋友相处,既不能太霸道,也不能太软弱,这都是中庸的道理呀。
你们想想,要是大家都能做到中庸,那我们的班级该多和谐呀!不会有人因为太争强好胜而吵架,也不会有人因为太胆小怕事而被欺负。
我觉得呀,古人对中庸的解释真的很有道理。
它不是让我们做个没脾气、没想法的人,而是让我们学会把握好那个度,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让周围的人也更舒服。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中庸全文及注释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春秋》等古代文献,首创私人讲学之风。
他大力宣传“仁”的学说。
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很大。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南宋朱熹把《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邹(今在山乐省邹县)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孔子之后最有权威的儒家大师、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并称。
他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
《孟子》一书是记载孟子的思想言论、政治活动的书,今存7篇,长于言辞,善于比喻说理,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于感染力和说服力。
老子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年,姓李名耳,字伯阳,一说李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人。
曾为漆园吏,一生大部分时间在隐居中度过。
他是战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思想的创立者,先秦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庄子》一书。
《庄子》一书共33篇,为道家重要作品。
文章想象力丰富,语言生动活泼,喜欢用寓言说理中庸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上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本性自然发展的原则而行动叫做“道”,圣人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于民众叫做“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研究说“中庸”许 总摘 要 《中庸》集中体现了儒学中庸之道思想。
现代人释中庸为折中调和,是根本性的误读。
“中”的本义是内在的且能贯通上下者,“庸”的本义是实用,中庸其实具有体、用两重性。
因此,中庸之道既包含着形上学意义上的本体的存在,也表现为形下学意义上的作用的实行,既是精微幽深的天下之正道定理,又是平常普适的人类的日常生活。
《中庸》在详细解说中庸之道学理依据的基础上,指出在天人关系的大框架中,人的修养进路和方式,并为人们展现出儒者的最高的人生价值和最理想的人生境界。
中庸的“时中”观念具有发展的性质,所以中庸之道不是僵化的,中庸的“中和”观念,更具有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功能,在社会学、生态学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庸》 字义 主旨 价值 《中庸》既是儒学的经典之一,又是先秦诸子说理散文中的重要一篇。
它以辑录孔子言论加专题论述的形式,集中而深刻地阐发儒家有关“中庸”的思想。
因此,《中庸》既是儒家中庸思想的最集中体现,又是先秦说理散文由语录体向专题论文体转折演变的标志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与思想史意义。
但是,究竟什么是中庸之道,现代人却根本性地误读了。
《辞海》“中庸”条:“儒家伦理思想。
指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后来泛指平庸、妥协、保守、不求上进。
”对中庸的误读,大致形成这样一些流行观念:认为“中”即不彻底,即模棱两可,即中间状态;认为“庸”即庸碌无为,即庸俗。
因此,中庸的真义在于倡导一种中间路线,主张一种折中主义,缺乏敢作敢为的精神,不敢坚持正确的主张,见风使舵,是一种圆滑的处世策略和人生观念。
甚至有人把中国人所谓的劣根性,如缺乏西方人那样的冒险进取精神,作为少数派时不敢坚持己见,以致造成中国长期落后乃至出现像“文革”那样的政治悲剧,都归结为中庸之道的流毒和危害。
我想,这样理解中庸之道自有其合理的时代背景,一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打倒孔家店的需要,要彻底否定孔孟儒学,必须弄臭作为其核心精神之一的中庸之道;二是近代以来精英知识分子出于对中国长期落后挨打的痛苦反思,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儒学中庸之道使国人成为了一个懦弱的精神群体。
但是,儒学作为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的思想体系,对其解读首先应当在学理的层面上进行。
只有当我们自觉地远离躁动的时代氛围和功利的心理状态,才有011 天津社会科学 2013年第4期可能回到学理上来静心思考;只有认真细致地研读《中庸》文本,才有可能还中庸以本来面目。
一、中庸的字义与思想内涵“中庸”二字,最早见于《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叹息“中庸之道”之不行已经很久了。
后来,孔子之孙子思“忧道学之失其传”①而专门写了一篇《中庸》,这就是收入《礼记》中的《中庸》篇。
谈到中庸这两个字的含义,学术界向来以宋代理学家程颐的说法为最早依据:“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②。
这样的解释,当然是不错的,但却已经是千年以后的引申义,不是中庸这两个字的最初含义。
而我以为,如果不从中庸这两个字的最初含义入手,是很难真正理解中庸之真义及其深刻内涵的。
“中”,《说文解字》释为:“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
”可见,“中”的本义是内在的且能贯通上下者。
“庸”,《说文解字》释为:“用也,从用从庚,庚,更事也。
”再看“庸”所从之“庚”,《说文解字》释为:“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
”可见,“庸”的本义是实用。
在这一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中庸的意义向两个方面延展。
(1)中庸的概念与“时中”相联系。
《中庸》第二章中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时中”见于《易传·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
”王弼注曰:“时之所愿,惟愿亨也,以亨行之,得时中也”③。
以“时中”释中庸,显然在于表明君子立身行事,应当合乎时宜,无过与不及。
(2)中庸之义又与“中和”联系紧密。
《中庸》第一章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郑玄注“中庸”,他说:“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
”④朱熹《中庸章句》曰:“喜怒哀乐,情也。
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
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
”⑤可见,内在的未发之“中”,是“庸”亦即“时中”的内在根据,外在的已发之“和”就是“庸”,也即“时中”,是无过与不及的作用于事,是内在之“中”的表现与结果。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情感未发生时,心中的活动就无所谓太过或不及,是恰到好处,就是中;而情感发出后无所乖戾,就是和。
所以,中庸其实具有体、用两重性,中庸要求的是体用合一。
正如朱熹所说:“未发之中是体,时中之中是用。
”⑥未发之中,是性,是本体,这个本体即天地之道,道即性,在天为道,在人为性。
发为喜怒哀乐,是情,是用,就人而言,是个性,就物而言,表现为万事万物;而发皆中节,则是对调和不同而达到和谐的要求,即和而不同。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情感、欲望的表达,都应当有一个恰当的限度,亦即适中之点,每个人都达到这个点,整个社会就会和谐有序,否则就混乱无序。
推而广之,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一切要素,都应处于自身的适当位置,发挥适当的作用,相互形成适当的关系,保持适当的生态,整个社会、自然就处于和谐状态,此即所谓“太和”。
如果说,“时中”论展示了中庸之道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理,那么,“中和”论则主要体现了中庸之道关于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原理。
“时中”论阐述的是“中”的随“时”性,“中和”论阐述的则是“中”的随“和”性。
“时中”论着眼于历时性,阐明真理与时俱进的时间的属性,可以认为是一种历史哲学;“中和”论着眼于共时性,阐明真理与社会调适的空间的属性,可以认为是一种关系哲学。
正因为中庸之道包含着体与用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所以宋代理学家即以真理(正道、定理)释中庸。
程颐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又说:“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程颐将中庸解作不偏不易的正道定理,把中庸与“理”联系起来,显然具有站在理学家立场加以发挥的意味,但却并非随意而为,而是可以在《中庸》中找到根据的。
朱熹认为,不偏之“中”读去声,与“时中”之“中”相对应,是非名词性的,是符合、适时、适当、适中义;而天下正道之“中”读平声,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相对应,是名词性的,是性之德、道之体,是形上性即理的本身,同时又构成“时111 国学研究①②③④⑤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页。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7页。
孔颖达:《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页。
孔颖达:《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625页。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8页。
黎德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80页。
中”的根据,“所以能时中者,盖有那未发之中在”①。
对于“中庸”之“庸”,程颐解作“不易”,朱熹则进而解为“平常”。
在朱熹看来,“庸固是定理,若以为定理,则却不见那平常的意思”②,朱熹之所以强化“平常”之义,我以为仍然在于贴近“庸”的“实用”的本义,实用的就是平常的,平常的实用的也就是不易的,所以朱熹认为,说到“平常”,“不易”之意即自然包含其中。
此外,朱熹以平常释中庸,也具有以儒抗释的用意,他指出,“高明,释氏有之,只缘其无道中庸一截”③,所谓高明,实指佛教义理的奇怪、不平常,因此,须用儒学的平常性对抗佛教“非常可怪之论”对儒学的干扰。
朱熹认为,儒学的义理无论多么高妙,都是于日常中体现的,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这实际上已揭示了儒学入世的根本特性。
所以,所谓“中庸之道”,其实是融会合理性、平常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是极为实用的、极具操作性的、极易推广的人生之学、社会之学。
二、“中庸”的主旨与书写策略以上主要从字义角度解说“中庸”,而说到主旨,则当以《中庸》文本为据。
《中庸》首章“天命”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由天人关系规范“性—道—教”的修养进路,表明人的品格修养及人类社会秩序与天地根本之道的关系。
天命之性是“万物皆只同这一个原头,圣人所以尽己之性,则能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由其同一原故也”④;率性之性则是由人所禀受天命之性而成之性,显现在人的喜怒哀乐之中,使人人可用;修道之教则是对喜怒哀乐之发皆中节的要求,实即符合天命之性。
可见,在天人关系中的人生修养进路,根本的性质仍然是体、用关系。
用朱熹的话说就是:“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
‘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⑤在此,中庸的主旨成为“理一分殊”哲学思想的完整诠释。
因此,中庸的主旨,既述理想、溯本原,又近人生、重实用。
中是本原,庸是实用。
对于《中庸》首章“天命”所述,朱熹称之为《中庸》之“大纲”。
而对《中庸》第十二章的“君子之道费而隐”,朱熹则称之为《中庸》之“间架”。
在这一章中,中庸之道的性质、特点进一步得到描述,一方面,以“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另一方面,“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也就是说,中庸之道既包含着形上学意义上的本体的存在,也表现为形下学意义上的作用的实行,既是精微幽深的天下之正道定理,又是平常普适的人类的日常生活。
就其精微处而言,圣人亦不可穷尽其理;而就其平常性而言,普通老百姓人人可以实行。
这也就是宋代理学家所概括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这一个“大纲”、一个“间架”,其实就是《中庸》的主旨。
通观《中庸》全篇,其书写策略完全是围绕这一个“大纲”、一个“间架”而展开。
《中庸》全篇大约数千字,在汉唐儒生手中,只是作章句训诂之学,到宋代,经二程到朱熹,其主旨才渐次明确。
朱熹毕生对《中庸》的研究致力最多,早年在师事李侗时就开始撰写《〈中庸〉集说》,主要是辑诸家之学,尚未超越“章句训诂之学”,到中年时,因反复研读《中庸》首章即“天命章”而有所感悟,促使他由“中和旧说”向“中和新说”转变。
朱熹通过解《中庸》和《大学》,建构了儒家道统的传承体系,而《中庸》文本在其中起了极大作用。
所以,朱熹解《中庸》,既反对汉唐儒生“唯知章句训诂之为事,而不知复求圣人之意”,又反对当时的一些理学家“脱略章句,陵籍训诂,坐谈空妙”。
他曾在给吕祖谦的一封信中,表明自己解《中庸》的原则是“敬知双修”,既着重发掘圣人之意,同时也不忽视文本本身。
正是在这样的态度下,朱熹写出《中庸章句》,在这本书中,朱熹细致整理了《中庸》文本,根据内容和叙述层次将全篇分为三十三章,也即三十三节,由此建立《中庸》中所体现的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