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千帆竞——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公务员申论热点:政绩观
申论热点:政绩观!——一个领导干部必须重视和解决好的问题胡锦涛同志最近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他说: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
这提出了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政绩观问题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的那一天开始,就历史地提上党的日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执政党的活动就是创造政绩的活动,创造政绩贯穿于执政党活动的全过程,创造政绩是执政党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我们共产党人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是把实现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幸福作为自己终身的追求的。
每个共产党员从入党开始就立志毕生奋斗来创造为人民服务的新篇章。
作为执政党的成员,理所当然地就有一个为人民创造政绩的问题。
只有为人民创造政绩,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只有为人民创造政绩,党的事业才能发展;这是很朴素的真理。
在实际生活中,作为执政党的领导干部,所有履行职责的活动都是在创造政绩。
不是创造出青史垂名的优秀政绩,就是“创造”出错误的乃至人民群众嗤之以鼻甚至沦为千夫所指的“政绩”;不是创造出人民怀念称颂大放异彩的某种政绩,就是“创造”某种混混沌沌、庸庸碌碌的“政绩”;不是在自觉地创造某种政绩,就是在自发地“创造”某种“政绩”。
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行为的踪迹。
而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对政绩观的清醒认识和自觉把握的程度,就决定了其所创造的政绩的状况。
深刻反思总结我们党成为全国性执政党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比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重视和解决好政绩观的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具体落实的根本问题,关系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问题,关系到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问题,关系到党领导人民群众所奋斗的伟大事业兴衰成败的问题,这是任何一个执政党的领导干部在实际生活中概莫能外而必然直接面对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兢兢业业地工作,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政绩,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
千帆竞发 百舸争流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经济与法治》2014年第02期
2013年注定是一个划时代的年份,这一年的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是一次全面深化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大会,是一次将改革全面推进深入的大会,全会就我国在行政体制、金融体制、财税体制、户籍制度、国有企业、资源价格、涉外经济、土地制度、收入分配等方面提出了综合改革方案,并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
改革是令人振奋的。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大地尤如春风吹来,全面落实、动真格、下真工夫,桩桩件件都如改革浪潮涌动而来,如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将涉及众多领域和方方面面,自革其身的阵痛,也是全面推进深入改革的前夜与寒冬。
但“中国梦”终将实现,因为我们时逢春天里,待暑夏过去,秋天的收获将是无比的灿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探索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探索与实践当我们谈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时,我们需要考虑到这条路的历史渊源和实践经验。
中国的经济建设经历了一段漫长的道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见证了从闭关锁国到开放发展的演变,中国经济的崛起被誉为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实践不可或缺,这是中国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1949年,新中国成立,毛泽东提出了“逐步实现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战略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雏形。
1953年,全国实行了土地改革。
1956年,实行了“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完全是计划经济模式,国家掌握经济的调控权和主导权。
1966年,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这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大量的浪费和损失。
在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发展第一,稳定第二”的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和政策,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大前提下,把经济发展放在了首要位置。
这个方针至今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1982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式提出,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仍然以公有制为主体,但同时允许私有制存在和发展。
此外,中国开始吸收国外的先进科技和技术,以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探索的历程中,中国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其中,最显著的是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增量式改革。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中国先进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这三种经济形式的并存,逐渐形成了“三资”企业的景象,这大大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1992年,中国决定设立福建、广东、上海、天津四个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地区的经济。
课堂实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
1、板块过渡
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但理论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他时刻指导着我们,就在我们身边生活当中,下面我们就进入到第二板块,我们看一看,邓小平理论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指导作用。
2、分析实例
介绍山东山水集团的企业文化理念“翻身不忘毛泽东,致富感谢邓小平”,追问:为什么小平语录可以这样深入人心,为什么人民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小平呢?
2、史料分析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上的讲话
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找出探索社会主义之路该怎么走。
3、小结概括
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要走自己的道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板块旗帜飘扬希望路
6’
1、板块过渡
邓小平理论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国家,使中国发展成为了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把中国带到了希望的道路上,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到第三个板块。
2、探究活动
(1)活动前的准备:解读时代周刊对邓小平的评价。
“他改革了国家,也改变了世界。他的名字总与中国令人称奇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他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经济发展思路……。”
4、过渡
建设社会主义不仅要走适合自己的道路,还要走出自己的特色,这就意味着没有现成的模式,也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怎样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呢?邓小平用一句四川方言回答了大家的疑问,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三、十三大
石头就是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国情是什么呢?地方大,人多,国家穷,这就意味着我们处在社会主义的初期阶段,只要摸准了河里石头的位置,就一定能找到过河的方向。在1987年十三大上,邓小平就带领中国共产党,摸准了河里石头的位置,并且找到了过河的方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考题
在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经济建设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
作为我国发展的基础和支撑,经济建设始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在我国的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新时代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思考和探讨这一主题。
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启示回顾新我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总结出一系列宝贵经验和启示。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障民主、促进和谐。
我们也可以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得到许多启示,比如坚持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等。
三、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现实挑战和应对策略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等众多的挑战下,我们需要对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深入思考。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并应对一系列挑战,比如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等问题。
我们也需要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比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
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的思考和探讨,我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意义和挑战。
我们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坚定信心,把握机遇,勇于挑战,为实现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探讨这一主题,我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百舸争流党旗红千帆竞发事业兴
磐石市委始终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近3年来,确定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320个,共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2000多个。
在创先争优活动的带动下,3年来,磐石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对民生的投入最大,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全国法治县(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市)。
在2012年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磐石市委被中组部授予2010年-2012年“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县(市、区、旗)党委”荣誉称号。
创先争优不离主战场
紧扣发展第一要务,深入实施“三化”统筹、“三动”战略,以“发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层”活动为主旋律,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2012年农历大年初一,磐石市委办公大楼的一间会议
百舸争流党旗红
千帆竞发事业兴
中共磐石市委组织部
24
2013年第3
期。
人民日报上的7字对仗句,写在作文段首,气势滚滚而来
人民日报上的7字对仗句,写在作文段首,气势滚滚而来01.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
话题:时代青年、积极进取摘自:《绿茵场上,看青春风暴》02.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注释:好事情都是历尽艰难才办成的,年轻人不要选择轻而易举的事情。
话题:奋斗拼搏、不畏艰难摘自:《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03. 一百年雄关漫道,九万里风鹏正举。
话题:时代青年、展望未来摘自:《万山磅礴有主峰》04.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话题:艰苦奋斗摘自:《主动识变应变求变》05.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话题:时代青年、积极进取摘自:《百年大党何以永远年轻》06. 百舸争流千帆竞,波涛在后岸在前。
话题:奋斗拼搏、积极进取摘自:《刻苦学习,锐意创新》07.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注释:两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荫蔽、雨露润泽,沐浴在同一轮明月下,又何曾身处两地呢?话题:团结友爱、文明交融摘自:《践行媒体责任助力民心想通》08.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注释:人生需要自力更生,哪怕每次仅仅迈出半步,长久积累,就可以进入一个宽广的世界。
话题:自立、自强摘自:《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09.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
注释:吊桶的绳子短了,就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江河里的水浅了,就承载不了大型的船只。
话题:学习、成长、积累摘自:《“窑洞之问”的“第二个答案”》10. 自信强则力量强,底气足则脚步稳。
话题:自信、务实摘自:《志气骨气底气》11.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注释:明智的人在灾祸没有萌生的时候就加以防范,聪明的人对于将来可能发生的危害会预先进行估计。
话题: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摘自:《踏上新征程,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12.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
摘自:《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话题:信念、展望未来13.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注释:掌握很多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很多柄剑之后才懂得如何识别剑器。
续写新时代实干兴业新篇章
理论与实践十九大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高度,对党和国家发展历史方位做出的精辟概括和精准判断,吹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号角,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迎接新使命、迈向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时代强音,是时代坐标,是党心凝聚,是民心承载。
如何不辜负“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发展中当先锋、走新路,通过认真学习,结合福泉实际,我们应该以“四必四新”激励全市上下用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有力的措施开创福泉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第一,必须深学一层、高站一位,以新理念引领新航向。
思想是时代的先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8个“明确”、14个“坚持”高度凝练地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方略,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擘画战略,引领复兴,构成了强国新方略,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行动纲领和政治宣言。
这就要求我们要牢牢抓住理论武装这一重要政治任务,学深学懂学透十九大精神实质,深入领会“三个意味着”“四个伟大”及“五个是”的新时代科学内涵,深刻把握新时代下“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新方略”等重大判断,思其意义,悟其精髓,融入血脉、植入灵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用新理念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就福泉而言,今后五年,是决胜率先全面小康、开启实现基本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
“打造黔中转型升级示范区”这一定位,是省州从政治高度、全局角度、现实维度为福泉发展赋予的新使命,从战略、战术、战位上科学指明了当前和今后福泉发展新航向。
必须充分认识到肩负的使命任务、面临的机遇挑战、发展的困难问题,找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发展战略的结合点、着力点和突破点,重点围绕动力转换、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问题,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研究提出有力举措,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早日把“规划图”变成“实景图”,以新发展理念创造新发展业绩。
第二,必须先行一步、快人一招,以新使命践行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概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概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是中国近几十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核心驱动力。
自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将中国引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篇文章将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影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实现国家现代化为目标,主要通过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例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企业的自主经营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调动了农村和城市的生产积极性,为经济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中国开始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和创业等。
同时,中国还加强了城乡发展的平衡,通过提供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二、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改革开放政策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由于对外开放,中国能够吸引外资和国际先进技术,从而加快了经济的发展速度。
此外,开放还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其次,改革开放为中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私营和外资企业的兴起为大量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缓解了中国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这对于推动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外,改革开放还促使中国企业加快创新步伐,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国成为全球重要的研发和制造中心,许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高速增长。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鼓励和支持创新,培育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人才。
三、面临的挑战与前景展望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国需要改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其次,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
百舸争流千帆竞,勇立潮头敢为先
百舸争流千帆竞,勇立潮头敢争先随着五月百花开放,全县掀起了“学沭阳、比沭阳、赶沭阳”学习之风, 山东航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加入学习的浪潮中。
于5月10日航宇公司召开了以“转变思想、提高效率”为主题的学习沭阳“敢于梦想、敢于创新、敢于争先、敢于负责、敢于落实”的“五敢”精神专题会议,以“沭阳精神”来激励航宇人“转变思想、正视差距、提高效率、不断创新”。
沭阳县在“团结一心,务实苦干,奋起直追,自强不息”精神的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沭阳速度”,城乡面貌变化巨大,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经济发展较快,连续两年实现财政收入翻番,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都在加快发展,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
沭阳县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要取得好的成果,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明确方向,理清思路,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航宇作为山东省造船协会、港航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济宁市、微山县造船协会会长单位,内河船舶制造的龙头企业,将做好领头作用,全面贯策落实学习沭阳精神,加快产品结构调整,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以“百舸争流千帆竞,勇立潮头敢争先”良好精神面貌大跨步前进,力争为建设家乡“经济强县、旅游名县、滨湖新城”贡献航宇人自己的一份力量。
山东航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于1996年注册成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16年的艰难发展,由一个不起眼的手工作坊式个体,现已发展形成以山东省航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为主体,属下拥有济宁航宇水运有限公司、微山县新思维船舶科技有限公司、微山寰能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微山潍柴产品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微山县罗雅尔纺织服装有限公司等6家子公司的集团化公司。
航宇公司集船舶研发、设计与制造、风力发电机研制与生产为一体,年生产规模达30万载重吨、装机容量达20万千瓦,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3200万元的高科技民营集团化公司。
公司同时由生产单一的小型钢质散货船和拖船,发展转变生产了现在的多种产品,主要有:300—5000马力钢质拖轮、1000—5000t散装货船、80—3000m3/h 挖泥船、高速交通艇、50—3000t集装箱船、40—500客位内河近海旅游船、100—2000t油品船及化学品船等系列产品,并能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随时开发研制新型船舶及船用配套产品,市场也由原先的内河领域扩展到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福建等沿江、沿海多个省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思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思路第一章: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思路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外形势和人民群众需要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路的历史和发展,以及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应用与创新。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路的历史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农业、手工业和国有大中型工业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和公有制为基础的分配制度。
在此基础上,中国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建设思路。
这种思路的主要特点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思路。
同时,还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即“一市一策”发展,注重发展区域经济,加强对农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等。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应用与创新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新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路的应用和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路得到了深入应用和创新。
一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路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思想指导,加强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和全面发展。
在此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路逐步被内嵌到中国的宏观经济理论框架当中。
二是推进市场化改革,着重加强市场对经济的配置功能,使企业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市场竞争中的主体作用。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路已经开始到了市场化改革的新篇章,逐步从“扩大市场”转向“构建市场”,加快推进市场化的商品和服务生产。
三是加强对国有经济的管理和改革。
国有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路已经开始从大国有转向大民营、大混合和大外资的方向,对国有资本加快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减轻企业负担,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管理。
演讲稿:千帆竞发学为先 百舸争流促发展
千帆竞发学为先百舸争流促发展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千帆竞发学为先百舸争流促发展》。
当真理的光芒照耀大地,每一个角落都孕育着希望,每一寸土地都萌动着生机,每一次学习都充满着力量。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
中华儿女自古就有多读书、好读书的优良传统,古人有云: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在浩瀚的中华历史中,书本演绎着传奇,读书学习传承着不老的神话。
实际上,读书学习,更多是来自内心的渴求。
我们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并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鉴往而知来”,从内忧外患、极端艰苦的战争年代,到任务艰巨、情况复杂的和平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我们党最终能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中国革命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理论并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而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事实证明,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使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具有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也使古老的中华民族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
时至今日,温家宝总理也曾谈到:“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可谓语重心长,更是对现实的警世恒言。
源自心灵的力量才最恒久、最强烈。
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建设的征程上,办公厅着眼于开启党员干部心灵深处的强大动力,始终把用科学理论武装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第一要务,坚持把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作为第一要求,积极搭建党员干部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学习平台,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学习的舆论环境,营造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浓厚氛围。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扎实的读书学习实践活动真正把读书学习的过程变成党组织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过程,转化成党员领导干部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真正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有了新的境界、在理念上有了新的突破、在素质上有了新的提高。
从中国视角看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从中国视角看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以下从中国视角探讨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安排。
这一制度保证了国家经济的公平性和稳定性,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二、推动经济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三、注重人民福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始终把人民福祉放在首位。
通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协调。
中国积极推动就业扶贫、教育医疗改革、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开放合作与互利共赢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建设,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互利共赢。
五、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注重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中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中国积极响应全球环保呼声,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中国视角下,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发展,注重人民福祉,开放合作与互利共赢,以及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这些经验与特点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色解读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色解读引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
本文档将深入解读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色,分析其发展路径和成功经验。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原则1. 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2.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人翁,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3. 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国策,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 坚持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旨在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成就1. 经济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2. 人民生活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3. 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区域发展格局日趋合理。
4.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5. 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特点1. 独立自主:中国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不受外部势力的干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2. 全面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3. 均衡发展:中国注重城乡、区域、产业、收入等方面的均衡发展,避免出现严重的社会矛盾。
4. 开放包容: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与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
从中国视角看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从中国视角看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中国领导下的经济发展模式,旨在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本文将从中国的视角探讨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发展策略。
1. 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性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经济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
- 改善人民生活: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注重人民的利益和福祉,通过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和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改善人民生活: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注重人民的利益和福祉,通过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和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增强国家实力: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通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建设,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增强国家实力: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通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建设,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 推动全球合作: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多边贸易体系建设,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推动全球合作: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多边贸易体系建设,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2. 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策略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策略,以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市场化改革: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通过市场化改革,建立了基于市场供求关系的资源配置机制,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市场化改革: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通过市场化改革,建立了基于市场供求关系的资源配置机制,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 创新驱动: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将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人才,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逻辑在当代中国,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逻辑,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通过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实践,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鲜明特点和成功之道。
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和方针政策,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
党的领导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向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立足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
这意味着在经济建设中,不能仅仅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还要注重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福祉。
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路径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坚持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市场经济,培育市场主体,加强产权保护,推动国内外资本和技术的流动,不断提升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四、总结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逻辑可以概括为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市场经济改革开放。
党的领导确保了经济建设的方向性和连续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福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路径和手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逻辑下,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我个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在经济建设中,党的领导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逻辑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逻辑1.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与此我国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包括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以及环境问题等。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之一。
2.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逻辑(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发展的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和支撑,也是国家治理的重中之重。
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首要任务。
(2)坚持市场经济改革。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强调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创新被视为核心驱动力,要坚持自主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经济向高端发展。
(4)坚持可持续发展。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主线,着力解决资源约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5)坚持共同富裕。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注重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3.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展望未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还将注重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我国智慧和力量。
在我看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逻辑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规律的。
在实际实践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推动市场经济、创新、可持续发展和共同富裕,将为我国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逻辑,是在坚持基本原理的根据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形成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特色。
百舸争流千帆竞 借海扬帆奋者先——农工党“学精神·学党章·学党史”知识竞赛综述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农工党“学精神学党章
学党史”知识竞赛综述
顾建军
【期刊名称】《前进论坛》
【年(卷),期】2015(000)012
【摘要】2015年是农工党成立85周年,也是农工党开展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半程加力和中期推动的关键一年,为了进一步推进学习实践活
动深入开展,农工党中央在全党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学精神·学党章·学党史"(简称"三学")知识竞赛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顾建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65.5
【相关文献】
1.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记2014年“中国航海日”上海宣传和纪念活动 [J], 罗斌
2.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2013年保险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J],
蔡欣溢;刘一方
3.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探访唐山市畜牧水产品质量监测中心 [J],
4.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聚焦大湾区建设贡献南湾力量 [J], 江仕平
5.千帆竞发东风劲,百舸争流奋楫先——株洲市第五中学办学纪实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选2019-2020年冀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巩固辅导
精选2019-2020年冀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巩固辅导第1题【单选题】《人民日报》社论在评论某一次重大会议时指出:“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对联是人们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变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
下列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B、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C、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D、联产承包展新貌,自主经营显生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A、“文化大革命”的结束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行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78年,全国城市化率为17.9 %。
1978 —2000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3个,城市化水平提筒到36.1 %。
这组数据强调的是( )A、改革开放加速了我国城市化进程B、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进展缓慢C、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D、我国城市化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宣传标语:“学习文化中科技,尊重知识强教育”,“科技繁荣百业荣,教育兴旺万家旺”。
标语宣传的当前国家战略是( )A、依法治国B、科教兴国C、西部大开发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A、B、C、D、【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见《1978~1982年农村人均收入变化抽样表》,判断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一五计划的实施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 )A、开天辟地B、当家做主C、遵义会议D、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农业合作化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华网北京6月21日电(记者黄玫、郑晓奕)“奔月”大半年的嫦娥二号卫星6月9日从月球“逃逸”,一路奔向离地球更远的深空。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看来,这次让嫦娥二号“超期服役”进行拓展性探测试验,将为探月工程后续任务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乃至深空探测奠定坚实的基础。
想到今后一系列的航天任务,他深感中央企业肩上担子不轻。
“作为国有企业的骨干,我们的事业事关国家安全、大国地位、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倘若倒退30年,马兴瑞绝对想不到,国有企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能够焕发如此巨大的生机活力,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
在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号角吹响之前,国有企业统一由国家直接经营,集体经济按“政企合一”的办法管理,个体和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几乎全部消失。
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所有制改革的成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开始变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以“放权让利”为中心,扩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国企改革迈开步伐。
“摸着石头过河”的国企改革,最初的一块石头是“放权让利”。
为冲破“大锅饭”的分配制度,1979年7月,国务院印发文件对扩权内容予以明确,在利润分配上,给企业一定比例的利润留成;在权力分配上,给企业一定的生产计划、产品购销、资金运用、干部任免、职工录用等方面的权力。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搞活企业,特别是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的突破口,首先是将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地分开,同时实施计划体制、价格体制、国家机构和劳动工资制度的配套改革。
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在一场温馨的“火锅宴”后打开了“禁区”。
1979年1月17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不到一个月,邓小平约见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周叔弢、古耕虞5位工商界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边吃火锅边谈话,第一次提出“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落实政策以后,工商界还有钱,有的人可以搞一两个工厂”,“总之,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
突破“禁区”后,理发、修鞋、磨刀等一批城市个体户在街头诞生,非公有制经济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
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确定了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和经济地位。
在农村改革、国企改革等微观层面的改革得以启动的同时,宏观层面的财税制度随之推进。
在利改税完成后,以“分灶吃饭”的分权方式扩大地方政府的经济资源支配能力。
1988年,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普遍推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多种形式的地方财政包干办法。
服务于经济的金融体制也在不断“破冰”。
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恢复成立或独立运营。
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以产业分工为特征的专业银行机构架构初步形成,金融机构从一元化转向多元。
1990年12月19日,黄浦江西岸,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了第一记开市锣声,中国资本市场揭开了历史序幕。
如果说之前12年的各项经济体制改革是为企业发展松开种种束缚的“绳索”,那么这之后20多年的改革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金融改革、财税改革、国企改革纷纷提速,国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民营企业积极进行股份制改造,努力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改革画卷徐徐展开。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3年12月,国务院决定全面实行分税制。
随后,增值税转型全面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顺利推进,内外资企业税制全面统一,所有企业站在了“公平”的起跑线上。
随着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中国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自1992年始,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陆续成立,分业监管的格局有序形成;至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上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上市,中国银行业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
“中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中国证监会前主席周正庆说,截至2011年2月底,中国已有上市公司2121家,总市值近27.7万亿元,总体规模居全球第二位。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各项改革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周正庆说:“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转换经营机制,建立富有活力的现代企业制度。
”
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截至2010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24.3万亿元,净资产达9.5万亿元,30家央企进入了世界500强企业名单。
非公有制经济也迎来“发展的春天”。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005年和2010年,国务院先后发文鼓励发展非公经济,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垄断性行业。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推动国有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长足发展,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格局。
展望未来,书写宏图。
我国仍将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