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的哲学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舸争流的哲学思想
一、主要目标
1.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2.理解唯物主义及其三种基本形态。

3.理解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一直贯穿着哲学发展的历史。

二、知识网络
三、疑难问题解析
1.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思维到底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只是涉及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这二者关系的第一方面内容。

如果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则属于唯心主义。

(3)哲学基本问题的外延大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

【例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被正确认识的D.哲学的基本问题
【解析】凡承认存在决定思维的,属于唯物主义;凡承认思维决定存在的,属于唯心主义。

B项从属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不选。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思维到底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只有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回答才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故C、D两项错误。

答案为A项。

2.唯心主义与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1)此观点把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及划分的不同标准完全等同起来了。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哲学史上,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都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是可知论者。

只有少数哲学家,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成为不可知论者。

不可知论者的典型代表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和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休谟。

康德认为,由于人们总是受先天的认识能力和认识形式的限制,感知的只是“物自体”的现象,而不是“物自体”的本质,所以物自体是不可知的;休谟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己的感觉,感觉之外的世界是不可知的。

康德割裂了本质和现象的关系,休谟割裂了感觉和客观事物的联系。

康德是一个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者;休谟是完全的不可知论者,是一个怀疑主义者。

(2)在可知论内部,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又有本质的区别:唯物主义可知论是从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出发,得出物质世界是可知的;唯心主义可知论则是从唯心主义的基本前提出发,得出精神世界是可知的。

【例题】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这种观点属于( )
A.不可知论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唯物主义
【解析】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如果认为有同一性则属可知论,反之则属不可知论。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与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划分的依据是不同的,不可混淆。

答案为A项。

3.比较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主要观点和基本评价如下表所示。

【例题1】“气者,理之依也”与“物是观念的集合”的分歧是( )
A.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B.围绕着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而形成的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
【解析】本题以历史上思想家的两句名言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题干要求选出两种观点的分歧,前者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而后者属于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的分歧就在于,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答案为B项。

【例题2】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这种看法属于( )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解析】本题体现了命题的开放性和实践性,用理论来分析具体问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的理解,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

人脑产生意识不同于肝脏分泌胆汁,它具有能动性,而肝脏分泌胆汁是一种纯本能的现象,具有机械性,但同时它又体现物质是本原。

答案为C项。

4.区别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二是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神”、“上帝”创造和决定的,或者是由一种“客观精神”(上帝或神的代名词)决定的,否认人的作用。

二者在形式上是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但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二者的主要观点和基本评价如下表所示。

【例题】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孟子主张:“万物皆备于我。

”以上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
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后者属于唯心主义
D.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
【解析】孔子观点中的“命”、“天”支配着人的一切,这种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孟子认为认识世界离不开自我的意志,并以此夸大为世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意志,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答案为B项。

5.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是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对立,凡是涉及世界本原问题,唯心主义一定是错误和非科学的,而离开这个前提,唯心主义的很多观点又是很有价值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所以看待唯心主义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2)从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

因此,它在其发展史上也有正确的、进步的一面,不能绝对地讲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例题】有人认为“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全面把握。

本题观点绝对化,是片面的。

无论对唯物主义还是对唯心主义,都要全面地、辩证地看待。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有差别的,从本质上说,唯物主义正确,唯心主义错误;从哲学的发展历程看,唯心主义也有其合理的、进步的一面,唯物主义也有其缺陷的一面。

因此,回答本题应从以上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答:(1)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2)从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

因此,唯心主义在其发展史上也有正确的、进步的一面,不能绝对地说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3)正确与错误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无论唯心主义哲学还是以往的唯物主义哲学,都有其错误的一面。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不是科学的世界观。

因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其观点带有朴素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发展中的物质过程,具有机械性。

因此,不能说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本课测评
一、选择题Ⅰ(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第1~2题。

1.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 )
A.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的两个方面是( )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问题②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④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划分标准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
A.世界是不可被认识的B.世界统一于精神
C.事物是感觉的集合D.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4.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这是(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5.“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D.旧唯物主义观点
6.“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是(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关系的问题而展开的。

( )
A.物质和运动B.量变和质变C.物质和意识D.实践和认识
8.有的学生高考前找算命先生算命,有的学生去寺庙求签测前程,这些做法属于( )
A.唯物主义B.不可知论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9.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有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

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
A.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B.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唯物主义观点
10.春秋时期的《管子·水地篇》中有这样的话:“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也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

上述两种观点( )
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存在不足之处
D.否认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二、选择题Ⅱ(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意。


11.下列说法中,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是( )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B.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C.原子是“宇宙之砖”D.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
12.“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

这两种说法( )
A.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B.第一种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C.第二种说法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D.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13.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A.物是观念的集合B.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C.气者,理之依也D.心外无物
14.“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一事例中,富人的看法是( )
A.唯物主义的态度B.唯心主义的态度
C.客观地看待事物D.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三、简答题
15.查阅有关资料,请你回答下列问题(每题至少说出一个)。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3)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4)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16.材料一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

材料二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何共同性?
(2)材料二的观点在现实中很有影响,请列举出几种典型代表观点。

四、辨析题
17.有人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也有人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基本派别是一样的。

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18.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

五、分析说明题
19.唐朝佛教盛行,有一次,广州法性寺方丈讲授佛教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会神地听。

忽然,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

两个和尚就小声议论起来,一个和尚说:“那幡在动呢!”另一个却说:“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风在动啊!”旁边一名叫慧能的和尚闭目平心静气地说:“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分明是你们的心在动呀!”
看了这段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在江苏省镇江市的茅山上有一座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每当人们在碑前燃放鞭炮时,不仅能听到鞭炮声,还能清晰而逼真地听到军号声。

这个纪念碑为什么会发出这种奇妙的军号声呢?有人认为是人为的,是建碑时故意设计的;也有人认为是小号手显灵,因为这里埋葬的是一位新四军小号手。

专家认为一定另有原因,最终经过反复试验、调研,谜底终于被揭开,原来纪念碑发出嘹亮的军号声,是因为声波在传递过程中与台阶发生共鸣,再加上回声,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声学现象。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的道理,回答以下问题。

(1)专家的观点与其他人对“军号声”的看法为什么是迥然不同的?
(2)结合这件事谈谈你对哲学的认识。

(3)“军号声之谜”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1.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

在自发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

晚年的牛顿在研究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由于信奉上帝,认为除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切线力”。

这个“切线力”只能是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

(1)牛顿的世界观对他的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如果牛顿不相信上帝,还会得出“第一推动力”的结论吗?
(2)牛顿研究工作的得失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六、案例探究题
22.某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系成立了一个“违纪学生素质提高班”,班级成员由该系因作弊、旷课等违纪行为而受过处分的八名学生组成。

这八名学生,除了照常上好各自的课程外,还需集中补习《学习手册》、《高校学生安全手册》等相关规定;统一早读晨练、晚自习;学校还邀请专家为他们开设讲座,并举办班级讨论会,分析违纪违规案例。

此外,该班学生还须定期提交思想汇报,集体参加社团活动,并根据表现来决定提早或延期撤销违纪处分。

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也可提前从素质提高班“毕业”。

该学院的这一做法引发了强烈的争议。

校方认为,这是抓好“后进生”的有效措施,目的在于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教育体系,对违纪学生进行处分后的系统教育。

“素质提高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科学的方法,让“后进生”尽快端正认识、改正错误。

学生A认为,进入素质提高班的学生都被打上“违纪”的标签,这无疑会在心理上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压力。

把违纪学生集中起来上课,是对他们的一种歧视。

(1)校方和学生的观点为什么是截然不同的?
(2)你是否认同他们的观点?如果不认同,请简要说明你的观点。

(3)假如你是该市政协委员,准备就这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或建议,你会运用什么样的调查研究方法?最终形成什么类型的成果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