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 第三章水、第四章、第五章必备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梳理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梳理第三章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梳理物质构成分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表示法化学式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读法: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读作某化某,有时还要读出原子个数写法a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Cl2 。
b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化合价总和为零化合价: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根据化学式的计算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原子相对质量×原子个数/该物质的元素总质量意义H:氢元素;一个氢原子Fe:铁元素;铁这种物质;一个铁原子H2:氢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一个氢分子;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2Fe3+:两个铁离子原子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结构原子核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带负电结构简图以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
三决定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原子核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一等于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离子形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分类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组成元素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周期表简介:7横行(7个周期)各周期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加,18纵行(16族)各族最电外层电数相同,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化学性质相似)。
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梳理第七章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梳理。
初三化学第三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一、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2、一正氧、二负氢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表达式:2H2O 通电2H2↑+ O2↑(分解反应)验证:负极气体可燃烧,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水的组成: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
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
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4、水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没有味道的液体,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密度为1g/cm3,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
(2)化学性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以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反应。
二、氢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唯一的生成物是水。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
(验纯的方法:收集一试管的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瓶口向下移进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再收集,再检验;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三、分子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
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间隔。
(热胀冷缩)四、原子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五、物质的分类、组成、构成1、物质由元素组成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3、物质的分类单质纯净物化合物混合物六、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1)、加入絮凝剂吸附杂质(吸附沉淀)(2)、过滤(3)、消毒(加氯气或臭氧)2、活性炭的净水作用:具有多孔结构,对气体、蒸气或胶状固体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课题2 元 素 一、 元素 1、 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就不同。 2、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 素 原 子 区 别 含义 宏观概念,只分种类不计个数 微观概念,既分种类又分个数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人教)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水的组成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D�D�D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水(H2O) 氢气(H2) + 氧气(O2) 化学方程式:2H2O 2H2↑+ O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 1 质量比 1 : 8 E.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2、水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液体、40C时密度最大,为1g/cm3 化学性质:通电分解 文字表达式:水(H2O) 氢气(H2) + 氧气(O2) 化学方程式: 2H2O 2H2↑+O2↑ 3、氢气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氢气与其它气体的显著区别之处);难溶于水(排水法)、无色无味的气体 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用氢气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焊接和切割金属)文字表达式:氢气(H2) + 氧气(O2) 水(H2O) 化学方程式:2H2 + O2 2H2O 点燃前,要验纯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注意: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验纯。 二、物质的分类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氢气、氧气、红磷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水、高锰酸钾等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之一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例:二氧化硫、水等 注意:单质、化合物前提必须是纯净物。 课题2 分子和原子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 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二、分子 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⑷同种物质的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改变。⑵纯净物与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 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 子 原 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课题3 水的净化 一、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1、沉淀:静置,让水中的不溶性固体颗粒下沉到底部。 2、过滤 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 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二、分子 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的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 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 子 原 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课题3 水的净化 一、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1、沉淀:静置,让水中的不溶性固体颗粒下沉到底部。 2、过滤 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 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 子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的认识
九年级化学每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化学每章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而九年级化学则是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并学习的化学内容。
在九年级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并理解每章的知识点,以便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和提高化学素养。
本文将对九年级化学每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门科学。
第一章:化学科学基础知识1.化学科学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认识物质和探索化学的历史背景和重要进展- 化学在现代科学和技术中的作用2.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物质的基本组成:元素和化合物-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可压缩性、稳定性、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等3.实验室常用仪器、器皿和实验室安全- 常见实验室仪器和器皿的用途和特点- 实验室安全知识:正确佩戴实验服、眼镜,注意危险化学品的储存等第二章:物质的常见变化过程1.物质的三态变化- 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特点和转变条件- 微粒模型解释三态变化2.物质的溶解和结晶- 溶解和结晶的条件和特点- 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的概念3.物质的燃烧- 燃烧的必要条件和特点- 燃烧与氧气的关系第三章:常见气体1.气体的性质和气体分子运动规律- 气体的特性:可压缩性、扩散性、可溶性等-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空气成分和气体的制备与收集- 空气的成分和组成比例- 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的制备和收集方法3.气候与大气环境保护- 气候与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第四章:元素与化合物1.元素的分类和周期表的基本信息- 元素的分类: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 周期表的组成和元素信息的获取2.常见元素与化合物- 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应用价值- 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如碳酸钠、硫酸等3.酸、碱和盐- 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盐的常见种类和应用领域第五章:化学反应1.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的表示和方程式的书写- 方程式中的化学符号和指示符的含义2.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反应速度和平衡的关系- 平衡状态下的物质浓度和速率的变化3.反应类型与离子方程式-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类型-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解读以上是九年级化学每章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每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每章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入门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是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3. 化学符号:元素的符号表示,如H代表氢,O代表氧。
4. 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1/12个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
5.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第二章: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周期表: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
2. 常见元素:如氢、氧、碳、氮等,它们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
3. 化合物的形成:通过化学反应,元素可以结合形成化合物,如水(H2O)。
4. 酸碱盐: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盐是酸和碱中和反应的产物。
第三章:化学反应原理1.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 能量变化: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3.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进行的速度,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4. 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第四章:气体的性质1. 气体的分类:根据化学性质,气体可以分为惰性气体、氧气、酸气等。
2. 气体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等。
3. 气体的收集方法:如水置换法、向上排空气法等。
4. 气体的实验室制备:通过化学反应在实验室中制备气体,如氢气、氧气等。
第五章:水和溶液1. 水的性质:水是极好的溶剂,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和表面张力。
2. 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3. 溶解过程:溶质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均匀混合物的过程。
4.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已经达到最大溶解度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则是溶质未达到最大溶解度的溶液。
第六章: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硬度、熔点、沸点等。
九年级化学每章节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每章节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九年级是学生们接触化学科目的关键年级,对于他们来说,掌握好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逐章节地介绍九年级化学的知识点。
第一章:物质与化学变化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发生物质的转化。
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守恒是化学反应的基本法则,也是质量守恒定律的核心内容。
此外,还有物质的性质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之分。
物质的分类可以按照元素和化合物进行划分。
第二章: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本章主要介绍了常见物质如水、盐、糖等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水的性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形态,还具有升华、沸腾、凝固等特点。
盐和糖是常见的化合物,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盐酸等。
糖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
第三章:空气和氧气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氧气是呼吸过程中必需的气体,同时也是许多物质燃烧的必需气体。
空气中的氧气可以通过电解水分离出来,同时也可以通过某些物质的分解产生。
第四章:酸、碱与中和反应本章介绍了酸、碱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酸是指能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碱是指能与酸中和产生盐和水的物质。
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彼此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酸包括盐酸、硫酸,常见的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第五章:氧气与金属反应氧气与金属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当金属与氧气反应时,金属会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氧气会接受这些电子形成氧阴离子,从而形成金属氧化物。
不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速率和反应产物可能会有所不同,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也会有所不同。
第六章: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与应用金属和非金属是化学中重要的两类物质。
金属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和光泽性等特点,常用于制造各种器械和建筑材料。
非金属则主要用于制造绝缘材料和化学药剂等。
第七章:酸和碱的溶液与电解质酸和碱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这些溶液中的物质可以导电。
初三化学第三、四单元知识点
第三四单元知识点一、水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增强水的导电性 D.+ 氧气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F.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 2O ,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 2O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通电分解 + 氧气 3、水的污染: (1)水资源A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B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 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A 、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 、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 .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C .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D .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九年级上册化学各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各章知识点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本章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又包括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转化的过程,如化学方程式所示。
第二章:常见物质的组成本章介绍了物质常见的组成形式。
空气是地球大气层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稀有气体组成。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液态物质,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水的分子式为H2O。
盐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由氯化氢和水组成。
第三章: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本章主要介绍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铁是一种金属元素,具有导电、延展和磁性等性质,广泛用于建筑、制造和冶金等领域。
石蜡是一种固体物质,用作蜡烛和防水剂。
草酸是一种有机酸,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清洗实验仪器。
第四章:常见化学反应本章介绍了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盐和水。
氧化还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涉及到物质的氧化和还原过程。
例如,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反应通常涉及到电子的转移。
第五章:离子反应与溶液本章主要介绍了离子反应和溶液的性质。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离子之间发生化学反应。
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溶解度来计算,溶解度是在特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根据溶质的溶解性,溶液可以分为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第六章:常见气体的性质和净化本章介绍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和净化方法。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能够维持呼吸和燃烧。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存在于空气中并参与光合作用。
氯气是一种有毒的黄绿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第七章:金属与非金属本章主要介绍了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和应用。
金属具有导电、延展和可塑性等特性,常用于电线、建筑、制造等领域。
非金属多为脆性物质,如碳、氮和氧等。
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反应通常会产生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初中化学知识点各章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各章总结第一章:化学入门1. 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元,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2.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3. 化学实验安全:了解实验室规则,学会使用实验器材,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4. 元素与周期表: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周期表是元素按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1. 分子与原子: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
2.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
3. 元素的性质:元素的性质由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4. 离子的形成: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阳离子和阴离子。
第三章: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3.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4. 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第四章:空气与水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其他气体组成。
2. 氧气的性质:氧气是支持燃烧和呼吸的重要气体。
3. 水的组成: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学式为H2O。
4. 水的性质:水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和表面张力。
第五章:常见的酸和碱1. 酸的性质:酸具有酸味,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2. 常见的酸:硫酸、盐酸、硝酸等。
3. 碱的性质:碱具有苦味和滑腻感,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4. 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铵等。
第六章:盐与化肥1. 盐的概念: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 常见的盐: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
3. 化肥的分类: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料。
4. 化肥的使用:合理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第七章:能源与材料1. 能源的分类: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2. 材料的分类:金属、塑料、橡胶、纤维等。
3. 能源的转化与利用:如太阳能、风能、化石燃料的利用。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注意 :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验纯。
二、物质的分类
1、概念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 例:氢气、氧气、红磷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 例:水、高锰酸钾等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
例:二氧化硫、氧化铁等
注意 : 单质、化合物 前提 必须是 纯净物 ,即划分单质、化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种
类来划分的。 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单质; 若含有几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化合物
2、物质分类的步骤
①根据物质种类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
②写出纯净物的化学符号
③根据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 ④在化合物中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找出氧化物
课题 2
分子和原子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 1 水的组成
一、水的组成 1、水的组成 : (1)电解水的实验
A. 装置―――水电解器 B. 电源种类 --- 直流电 C. 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
---- 增强水的导电性
D. 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水( H2O) 通电 氢气( H2) + 氧气( O2)
化学方程式 :2H2O 通电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
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2、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 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九年级上册化学每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每章知识点第一章:物质与热学1.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形状、密度、固态、液态、气态- 物质的化学性质:燃烧性、与酸碱反应等2. 热学基础知识:- 温度与热量的概念- 物体的温度计量单位: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 热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第二章:空气与氧气1. 空气的组成:- 氧气的含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比例- 氮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的含量2. 氧气的制备方法:- 水的电解:制备纯净的氢气和氧气- 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汞分解产生氧气- 植物光合作用: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与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第三章:常见金属1. 金属的性质:- 导电性和导热性:金属的电子自由移动- 可塑性和延展性:金属的形状可改变而不破裂- 铁、铜和铝的用途和特点2. 金属的反应:- 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第四章:非金属与金属离子1.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不良导电性和导热性- 卤素、氧等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金属反应形成盐类2. 金属离子:- 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概念- 金属离子的电荷数:单原子离子和多原子离子第五章:离子与化学式1. 离子的表示法:- 金属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记电荷数- 非金属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标记电荷数2. 化学式的表示方法:- 离子化合物:阳离子写在前面,阴离子写在后面- 氧化物和酸化物的表示方法第六章:溶液与浓度1. 溶液的特点:- 溶剂和溶质的概念- 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2. 浓度的表示方法:- 质量浓度:质量溶质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 浓度的单位:克/升、摩尔/升等第七章:常见的酸碱与盐1. 酸和碱的性质:- 酸的味道、酸性指示剂和酸性溶液的特点- 碱的味道、碱性指示剂和碱性溶液的特点2. 盐的性质和制备:-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盐的颜色特点第八章: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 物质的符号和化学式- 反应物和生成物2.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第九章:化学能1. 化学能的概念:- 化学能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2. 化学能的利用:- 燃烧反应:火焰的产生、燃料的利用- 电池和电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每章的知识点概括,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1) 地球:水占地球表面积的3/4(以海水为主),地层内部也都有水存在。
(2) 大气: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含有少量的水蒸气(3) 生物体:人体内含水量约占体重的2/3;鱼体内含水量要高于人体;某些植物体内含水量甚至超过90%。
知识点二:水的应用(1) 农业:世界上用于农业的淡水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以上(2) 工业:用于溶解、洗涤、冷却和用做化工原料等(3) 生命活动:动植物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成人每人平均需要补充2.5L左右的水知识点三:水的组成(1) 实验名称:电解水实验(2) 实验装置(3) 实验现象:与电源相连的两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少,与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较多,体积比约为1:2。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该气体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唯一生成物是水,可推出该气体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推知是氧气。
由此可见,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说明水中含氢、氧两种元素,既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知识点四:水的性质(1) 物理性质:色、态、味:通常情况下呈液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熔、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100℃,凝固点是0℃密度:4℃时,密度最大,为1g/cm³,水凝固成冰时,密度变小重要性质:水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2) 化学性质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以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知识点五:氢气简介(1)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 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热,火焰呈淡蓝色,唯一生成物是水。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质与化学反应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计量学
第二章:空气与氧气
- 空气的组成
- 空气的污染与净化
- 空气中的氧气
- 氧气的制取与应用
第三章:水及其溶液
- 水的性质
- 溶剂与溶解作用
- 浓度与溶解度
- 酸碱中和反应
第四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 金属元素及其性质
- 金属的提取与应用
- 金属离子的还原性
- 非金属元素及其氧化物、酸、碱及盐第五章:碳及其化合物
- 碳的性质及同素异形体
- 烷烃及烷基的化学性质
- 烯烃及炔烃的化学性质
- 醇、酸、醛、酮和酯
第六章:酸、碱和盐
- 酸性、碱性、中性溶液及酸碱指示剂-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 盐的种类及其化学性质
- 盐的制备及其应用
第七章:化学能和化学反应速率
- 化学能的种类
- 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
- 平衡与平衡常数
-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第八章:电与化学
- 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
- 电解和电解质
- 镀金、电磁铁的制作原理
- 化学电池的种类及其应用
总结
本册化学内容共具体介绍了6个章节、31个基础知识点,分别包括了物质与化学反应、空气与氧气、水及其溶液、金属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酸、碱和盐、化学能和化学反应速率、电与化学,让学生全面掌握了化学的基础知识。
同时,还介绍了化学的发展历程和化学在生活、环境和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应用,拓展了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和视野。
化学九上第3章3.1水-知识点
化学九上第3章3.1水-知识点
1、明矾是一种胶体,具有吸附性,可做净水剂;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有异味和有颜色的物质。
通过蒸馏得到的水叫做蒸馏水,可以看成是纯净物。
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的物质有漂白粉、氯气、二氧化氯等。
2、水污染来源:①工业“三废”,②生活污水,③农业上农药、化肥的滥用。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①节约用水,②防治水体污染,③保护环境,多植树种草。
地球上的水资源只有2.7% 是淡水,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3、氢气H2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具有可燃性。
纯净的H2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烧杯壁会凝结有水雾(氢气燃烧产物的检验方法),放出热量,2H2+O2−−→
−点燃2H2O .
4、水的电解。
方程式:2H2O−−→
−通电2H2↑+O2↑。
现象: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体积V(负):V(正)= 2:1 。
(备注:正氧负氢)结论:①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②水是由H 、O 两种元素组成,③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④验证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5、4℃的水密度最大,小于4℃时水发生反常膨胀,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不大,是因为水对气温有着调解作用,水有很强的分散能力,物质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比如盐水;不溶于水的固体小颗粒与水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比如泥水,静置后会发生沉降;不溶于水的液体与水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比如油水,静置后会分层;
6、水的化学性质
小初高个性化辅导,助你提升学习力! 1。
九年级化学四五知识点
第四单元水的净化一、 水的净化方法1.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
2. 吸附沉降:常用明矾、活性炭对水中的杂质吸附而沉降。
⏹ 明矾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它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对悬浮杂质吸附沉降,以达到净水的目的。
⏹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也可以吸附溶于水的色素和异味。
但需要注意的是,活性炭不能吸附钙、镁化合物,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 活性炭净水器的入水口在净水器的下面,可以使净水效果更好。
3. 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净化程度相对较高,得到的蒸馏水可以看成是纯净物。
4. 杀菌: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药物进行杀菌、消毒。
如漂白粉、氯气(Cl 2)、二氧化氯(ClO 2)等。
净化方法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除去可溶于水的杂质 降低水的硬度 净化程度 静置沉淀√ × × 低 ↓ ↓ 高 过滤√ × × 吸附√ √ ×蒸馏 √ √ √ 5. 自来水厂净水时,需要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投药消毒的步骤,但是没有蒸馏和煮沸的步骤。
在净化水的方法中,只有投药消毒属于化学变化,其余都属于物理变化。
二、 过滤(见下图)【实验器材】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1. 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保证过滤效率)。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否则被过滤的液体会直接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流到漏斗下的接受器中,使滤液浑浊)。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防止滴下的液滴四处迸溅)。
过滤时先过滤上层清液,后过滤下层浊液。
若先过滤下层浊液,滤纸上将会残留着大量不溶性杂质,再过滤上层清液时,不溶物会阻碍清液的通过,影响过滤速度。
2. 如果两次过滤之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初三化学第四、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四、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初三化学第四、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一.爱护水资源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且分布不均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再加上造成的水体污染减少了可利用水,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为短缺。
2.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如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传统习惯来减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二.水的净化1.纯水与天然水、硬水与软水2.水的净化(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纯水天然水硬水区别纯净物,澄清透明混合物,常呈浑浊关系软水检验:加肥皂水,泡沫很少含有较多可溶有大量泡沫的是软水性钙、镁化合物的是硬水,转化:设法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可以使硬水软化成软不含或含较少水,如:可溶性钙、镁化合物(2)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在这四种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净化方法沉淀过滤原理静置,使不溶性杂质沉降并与水分层把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利用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把天然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吸附在表面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气后冷凝成水作用吸附蒸馏(3)过滤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右图):A.原理:可溶性物质能透过滤纸,固体不能透过滤纸而留在滤纸上B.适用范围: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中不溶性杂质C.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玻璃棒靠在滤纸的三层折叠处;装混合液的烧怀口紧靠玻璃棒;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盛接滤液的烧怀内壁。
初三化学各章节知识点(全)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九年级化学第三四单元知识脉络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电解水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可证明:①水是由组成的;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而原子再分。
3、电解水中极产生氧气,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质量比为,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
通的是流电。
4、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
天然水通过、、、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5、硬水指。
检验硬水的方法:加入水,搅拌,若则为硬水。
用玻璃棒蘸取硬水,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一定会留下白色固体;但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后留下白色固体的不一定为硬水。
6、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衣服、,锅炉、。
7、使硬水软化的方法:①煮沸,②蒸馏。
(方法①简便,方法②彻底)8、水的污染来自于①,②,③。
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②,③。
9、物质的组成:单质:化合物:10、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共同点:(微观粒子的共性)区别: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1、原子的构成⑴原子由带正电的和带负电的构成,原子核由带电的和不带电的构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⑵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为标准,其他原子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相对原子质量=数+ 数。
⑶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因此整个原子电性(即电中性)。
2、元素⑴元素:具有(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或)。
⑵元素可以组成物质。
由种元素组成的叫单质,由种元素组成叫化合物。
⑶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⑷元素符号:①②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表示。
(金属元素符号、稀有气体元素符号和大多数常温下呈固态的非金属元素的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⑸元素周期表①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第三章水、第四章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必备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与构成质子(带正电)原子核(带正电)元素物质中子(不带电) 【注:氢原子无中子】核外电子(带负电)(一)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知识点:(1)物质均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甲烷由由碳、氢元素组成。
(2)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CO与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4)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都含有相同的质子数,但电子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
(5)化学性质相似是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都是金属元素、或都是非金属元素、或都是稀有气体元素如下图:化学性质相似的是②③(6)地壳中含最多元素氧,含最多金属元素铝。
前四位:氧(O)硅(Si)铝(Al) 铁(Fe)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空气中最多的元素是氮;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7)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空气、液氧、氧气中含有氧分子。
(8)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某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18,则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7 ,核电荷数17相对原子质量是35 。
(9)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0)分子均由原子构成,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1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容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容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12)在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如下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C ,表示阴离子的是 A ,表示原子的是B 。
(13)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或“原子”或“离子”,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金属、金刚石、石墨、硅是由原子构成,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14)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相同氢元素;它们各一个分子中都含相同氢原子。
如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丙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②丙烷由丙烷分子构成③丙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④丙烷由3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组成⑤1个丙烷分子由3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构成(答案:①②⑤)(15)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
天然水能养鱼是因为水中溶解氧气(16)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的过程(17)物质三态变化实质是分子空隙改变,水蒸发和电解水本质区别是分子种类是否变。
(18)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种类、质量、物质总质量;一定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可能变的是分子数目,元素化合价二、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不带任何数字)如 C 、H 、O 、N 、P 、S 、Cl 、Fe 、Mn 、Cu 、Ca 、K元素符号含义: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原子,有的还能表示物质(只有H 、O 、N 、Cl 不表示物质) 如O 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原子;Fe 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单质。
2、分子符号:(分子带角标)如氧分子O 2 , 3个氮分子3N 2 3个氯分子3 Cl 2 2个水分子2H 2O 2H 2O 中 系数2表示2个水分子;角标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3、原子符号:(原子不带角标)如2个氢原子2H 、3个氧原子3O 2N 中系数2表示2个氮原子4、离子符号:(右上角带电荷)如镁离子Mg 2+ ,2个铝离子 2Al 3+ 3个氯离子3Cl -- ,2个碳酸根离子2CO 32- 2Al 3+中系数2表示2个铝离子;右上角2表示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4、化合价符号:(正上方标化合价)如Mg , H , Al Cl CO 3 SO 4Mg 中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CO 3中2表示碳酸根的化合价是-2价[练习1] 在①N ②Mg 2+③ ④2H ⑤Fe ⑥O 2 六种符号中能表示分子的是___;能表示离子的是___;表示原子的是___;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 。
(答案:⑥;②;①④⑤;③)2.说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2H 2个氢原子 ; H 2 1个氢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钙元素化合价是+2价 ;Mg 2+ 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3.练习:2个镁原子____;3个氯离子_____;2个氮分子____;钠元素___ ;+1价的氢元素___;2个硫酸根离子 n 个碳酸根离子_____;氧化铝中铝元素为+3价三、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合价口诀:钾、钠、银、氢+1价;钙、镁、钡、锌+2价;铜汞+2铝+3;亚铁+2铁+3价;通常氧为-2价,氯在最后-1价,单质零价永不变。
硫酸根 SO 4碳酸根 CO 3 -2价;氢氧根 OH 硝酸根 NO 3 -1价,铵根 NH 4 +1价。
[练习]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生石灰主要成分 ;熟石灰、石灰水中溶质 石灰石、大理石的成分 酒精、乙醇 食盐 干冰 煤气成分 天然气、沼气成分 水银 造成酸雨的气体 、 ;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密度最小气体 ;填充气球的安全气体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 ;支持燃烧的气体 ,能燃烧的气体 地球上、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地球上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答案:CaO ;Ca(OH)2;CaCO 3 ;C 2H 6O;NaCl;CO 2 ;CO;CH 4;Hg ; NO 2 SO 2;CO 2;H 2 ;He; N 2; O 2; H 2 CO CH 4 ; H 2O; Al 2O 3 ;Ca +2Ca+2四、物质分类 单质:如O 2 H 2 N 2 Cl 2 Fe Mg Cu C S P纯净物 有机物:如CH 4C 2H 6O物质 化合物 氧化物:如CO 2 SO 2 H 2O MgO Fe 3O 4混合物 无机物 酸:如HCl H 2SO 4 H 2CO 3 HNO 3碱: 如NaOH Ca(OH)2 Fe(OH)3盐: 如NaCl KNO 3 KMnO 4(1)混和物:由多种物质或多种分子组成的。
空气、煤、石油、天然气、合金、粗盐、矿泉水、溶液等都是混和物。
空气是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和物。
(2)纯净物:一种物质或一种分子组成的。
如水、氧化镁、冰水共存物、液氧等。
(4)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 氧气、氢气、镁条、铁丝、硫粉是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 2和O 3组成的就是混合物。
(5)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CO 2、H 2SO 4、 NaOH 、 Na 2CO 3 、C 2H 6O(6)有机物:含碳的化合物,除了CO 2 、CO 、H 2CO 3、Na 2CO 3 CaCO 3等含CO 32-物质。
(7)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之一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CO 2 SO 2 H 2O MgO Fe 3O 4[练习1] 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 HgO ②N 2 ③ CO 2 ④ P 2O 5 ⑤ Fe ⑥ C⑦ K 2MnO 4 ⑧CaCO 3 ⑨Ca(OH)2 ⑩糖水。
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非金属单质的是___,氧化物的是_ ,化合物__,混合物__。
(答案:⑤;②⑥;①③④;①③④⑦⑧⑨;⑩)[练习2]下图表示气体分子示意模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 。
选用上表中元素,表示A 图中的分子,其化学式可能为 (写出两种即可),并写出其中一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B ,C ,H 2,O 2,N 2 Cl 2,C+O 2点燃CO 2)五、水(1)电解水:正氧少负氢多,H 2:O 2体积比为2:1,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2)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水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电解水实验、氢气燃烧都能得出水由氢氧元素组成,还能得出: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4)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用活性炭或木炭)、蒸馏(净化度最高)(5)鉴别纯水与矿泉水:取待测样品于蒸发皿中,加热,无固体出现的是纯水,有固体出现的是矿泉水; 硬水变软水方法:煮沸,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点燃前需验纯。
硬 [练习] (1(2)由图可知(3六、重要概念辨析:1.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错)质子、电子都带电2.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错);CO 、CO 2、碳酸盐无机物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错)如氧气和臭氧;白磷和红磷混合物4.水变水蒸气是分子大小变了;(错)是分子空隙变了5.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错)是分子构成不同6.电解水的现象生成氢气和氧气;(错)。
现象不能说生成物名称。
7. 一种催化剂只能催化一个化学反应;(错),一种催化剂可催化多个化学反应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错),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错),还能减慢(探究催化剂需做一变二不变实验)8.水由3个原子构成;(错)一个水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9.(1)实验A 中水:作溶剂 。
(2)实验B 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集气瓶炸裂_。
(3)C 中瓶中水作用:降温、吸白烟 ;烧杯中水作用:通过水体积变化测氧气含量 (4)实验D中水的作用:提供温度、隔绝氧气(5)实验E中的水:做反应物和溶剂(6)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水的作用:排净空气,观察气体何时收集满10.在所学过的①分子、 ②原子、 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离子等粒子中,构成原子的粒子是_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带有电荷的粒子是③质子⑤电子⑥离子。
11.从化学视角来看水:①水是由 水分子构成的,该粒子是由12.若用“(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反应出现的现象是有黄色固体生成、 。
(3)由上述微观示意图看出,化学反应中不变有 ,发生变化的是 。
答案:(1)2H 2S+SO 2==3S+2H 2O ;(2)瓶壁有无色液滴,(3)原子种类、个数、质量均不变;分子种类变13. 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序号回答问题:⑥属于同种元素的 ,化学性质相似的 ,属于稳定结构的 ,表示原子的是 表示阴离子的是 ,从第3个图能得出的有: A .核电荷数 B .质子数 C .电子数 D .离子带电荷数E .最外层电子数F .中子数 G .相对原子质量 H. 元素种类 I.元素化学性质 (答案:②⑥;②③;⑤⑥; ①②③④⑤;⑥;ABCDEHI14. 铁元素的核电荷数26,Fe 3+的质子数 ,电子数 ,S 2-的质子数 ,电子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