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考核模式看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中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创新论文

中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创新论文

中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创新探究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要在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着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学生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本文针对中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目标,探究了更新人才培养理念,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等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才市场对中职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水平也要相应的提高。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突出岗位需求、突出实用性,注重职业技术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1中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目标为实现中职培养技能型的应用人才的目标实现,根据教育部对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体现以有效知识为主体,构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突出操作技术,通过操作技术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应用计算机的初步能力,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

2更新人才培养理念2.1“工学结合”的理念:结合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岗位中计算机的应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大量的应用实例。

在教学过程中由企业人员直接提出真实工作任务,教师分析任务需求,提出“解决方案”,然后教师讲解“任务实现”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完成后进行“效果展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习情境为基础,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堂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

结合学生“购买电脑——课堂学习——课外生活——校外实习——毕业论文”整个大学阶段遇到的问题,设计了26个学习情境,通过丰富、有趣的小任务全面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

职中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职中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息、 布置作业 . 让学 生在校园网上 浏览 教学 内 容、 下载教学课 件 、 提交作业 : 在校 园 B B S论
随着信 息社会 的到来 .计算机 技术得 到 迅猛发展 . 并 已渗 透到社会生 活的方方面面 . 人们的工作 、生活都 已经 离不开计 算机和 网 络。具体 到学 校中, 熟练使用计算机 的基本操 作 不再是计算 机专业学生 的专有技 能 .而成
坛上交流学习经验 、 展示心路 历程等 。这样 的 网络学 习 . 不仅为学生 的学习提供 了方便 . 而 且激发 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使学生 的个
性得到 了充分的发挥
想 找到合适 的工作 .就必须 要具备一定 的计 算 机应用能力 .这不仅是信 息社会对 未来劳 动者 的要求 .而且是对培养社会 新型 劳动者 的职业 技术教 育的必然要求 在职业学 校的
方式 已经不 适应素质教育 的时代要求 了。教
变化 .但是非计算 机专业 的计算 机基础 教学
应该 能够使学 生掌握计算机 软 、硬件技 术的
基本知 识 . 有一定 的计算机 能力和素质 . 这是 最基本 的要求 而且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 计
算 机技术得到迅 猛发展 . 计算 机已经普及 . 走 进 了社 会生活 的各 个领域 .也对 毕业生 的计
( 一)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应社会 的发展 .成 为职业学校计 算机教 师必 须要关注且不断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

流 的师 资队伍是提高 学生计算机 应用
消除了学生对考试 的恐惧感 . 降低了期末考试 的压力 . 而且体 现出 了学生 的真实水平 . 能及 时反馈 学生 的学 习情况 . 使师生都能得到及时
么 第 三类学生基础较 好 .能够进行 简单操 作 .但是 经常进行 的是 游戏等娱乐 活动的操 作. 对于计算机 的专业应用则并不熟悉 面对

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分析

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分析

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分析作者:潘鸿来源:《数字化用户》2013年第06期【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几乎已经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大学生自己都意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大学生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并积极应用于实践中去。

文章试从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以及其重要性和如何加强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两方面来探讨此问题,以便更好的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现状重要性方法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几乎已经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大学生自己都意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大学生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并积极应用于实践中去。

下文试从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以及其重要性和如何加强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两方面来探讨此问题,以便更好的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以及其重要性(一)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扩招使得学校在硬件设备和师资力量等方面跟不上学校教育的发展需求。

同时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上面的全面教育有所欠缺。

其中对现今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方面就有所欠缺。

在大一大二学校会开设计算机课,仅仅只是简单的讲授,实际操作相对欠缺。

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更是不足。

对计算机课程的考核方式无非就是从书面考试和上机操作两方面进行[1]。

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是为了考试而进行的课程教授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应试教育的范畴。

学生只是为了能够获得好成绩而进行复习,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以及应用实践方面有所欠缺。

最终造成学生将理论知识背的滚瓜烂熟,但是一应用的实际操作上就相形见绌了。

这样就使得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成为一种形式,对于学生计算机水平的真正提高并没有多大的用途。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汇报人:2023-12-15•引言•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素质目录•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与方法•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结论与展望01引言背景与意义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各行各业都需要具备计算机应用技能的人才。

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为了满足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目标与要求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计算机应用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计算机应用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培养要求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组成结构、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基础知识。

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包括数据库管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应用技能。

具备创新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具备实践经验:通过实践项目、实习等方式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培养目标与要求02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数学基础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为计算机应用提供数学基础。

英语基础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和语法,能够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文献和资料。

计算机基础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操作系统等基础知识。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标准,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和网络应用。

计算机网络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开发技术。

数据库原理掌握至少一门编程语言,了解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环节。

软件开发技术通过实验课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竞赛活动通过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现,培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试方法——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试方法——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科教 文化 I{I

改革 《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 的考试方法
— —
提 高学 生 计 算 机 的应用 能 力
孟 繁 琦
( 吉林 省 白城 师 范 学 院计 算机 系, 吉林 白城 l7 0 ) 3 o 0
摘 要 : 文通过 对非计 算机 专业《 本 计算机应 用基础 》 程教 学现状的分析 , 课 对该课程考试的命题形 式 、 考核方 法等提 出了几点改革 建议。 目的 是 想通过考试 来提 高学生计 算机 应用能力 , 我们培 养的 当代大 学生能适应 2 世 纪信息化社会的 需求 。 使 l 关键词 :计算机应 用基础》 《 课程 ; 考试方法; 用能力 应 1目 t 前《 计算机应用基础 蛸 的问题 通过教学手 段来改善现状。 达到 朗的教学目标。 4教学过程与笔试和上机操作考试结合的关 系 《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 , 已 3改 革考 词 在全国各高校的所有专业开设了 , 这对提高学生 考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扶现代教学观 考试是检查学习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 考试除 了考查学生掌握的知识夕 , I还应着重 法 。反对那种把学生当敌人搞“ - 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都 点看 , 突然袭击” 出怪 , 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几年来的计算机直用基础 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 。而《 t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 题 、 偏题的考 证 祛 。当然也不能迷信考 试, 它 钫 把 教学实践中体会到《 计算机应用基础》 这门课不论 考试 , 多年来一直又采用笔试, 这种考试方法实际 当作检查学习和教学效果的唯—方法。应该认真 是从软件还是从硬件来讲 , 都有许多不尽人意的 上偏重了知识 的考核 。忽略了能力的考核;}算 研究试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 《 使它完善起来。 机应用基础》 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操作课程 , 是 尽管 对于《 地方。该课程的教学不 计算机应用基础 的考试 , 采用笔试 和 学 目标、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计算机直用能力不 内容很多,涵盖面很广,但 以笔试的方法很难 命 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来考查学习和教学是一较 强。 造成 目前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 , 但我认为其主 题 , 以往命题出一百个填空题或选择真空题 , 这样 好的教学手段 , 它可以提高 卜 算机应用基础》 课 要原因有以下 几点: —是设备能力严重不足、 软硬 难免会造成补考题和考试题、这一学期和下—学 程的教学质量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件配置档次低 。 二是 目前计算机考试各自为政、 五 期 的考试题重复; 另外像汉字输入、 文稿的编辑排 和使甩计算机的能力。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 花八门。 许多学 了 助 拿霉卜 嘈 级考试合_ i , 版 、 格 正 表格制作等在《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中份量 出这种手段 , 在每一部分的教学中都应注意培养 三番五次地报名参加各类计算机等级考试,忙于 很 重 的 内容 无 法进 行考 试 ; 该课程 进行 笔 试 , 学生的动手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要求平时就应有 由于 直『 寸号试, 一次拿不到证下一次继续报名, 仿佛是 有 部 分 学生 对 上机 实 习不太 重 视 ,上 机 时迟 到早 上 机操 作 的考 试 , 比如在 讲 到汉 字 系统 、 汉字 输 入 在碰 运 气 。这 样使 一些 学 生根本 就 不系 统地 学习 退 甚 至 缺席 的 现象 时有 发生 ,这 虽然 与教 师 的教 及 时性 w r 理软 件 时就 要求 学 生 达 到 每 分 钟 od处 计算机基础知识 。而我们的教学也在以应付某一 学 管 理 和责 任 C 很大 的关 系 , 当然 承认 , 与 录 入 5 -0个汉 字 的速度 ,然后 给 出一 篇带 有 一 洧 也 这 08 种考试为目的 , 而不是以知识结构的系统性、 完整 考试方法不无关系。因此为了提高 机应用基 定格式的文章,限时让学生录入并按要求编辑打 性和实用性为 目的。三是 该课程的管理体制不健 础》 课程的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 印出来, 给出—个 匕 机测试的平时成绩。 在讲到每 全。由于《 计算机应用基础》 这门课与其它课程不 计算机应用能力, 有必要对《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 部分都这样傲,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近年来我 同,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操作课程 , 内容很多 , 程的考试方法进行改革 ,把笔试改为笔试与上机 在现有的条件下尽量这样做 , 其 效果很好, 学生的兴 涵盖面很广 ,目前采用的笔试的方法很难命题和 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法。 趣很浓, 教学效果良好。 ・ 组织考试,同时对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起不 3 建立笔试的试题库与笔试的考核方法 . 1 目 , 前 就全国范围内。 计 《 算机应用基础》 这门 到促进作用。对前两个问题在这里不作过多的讨 首先 由讲授《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的教师 , 课 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不规范、 不统一 , 没有统 论, 只对从事《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的教师能做 根据课程的教学 目 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 依照各 和权威的考 制。我国既然提出了普 及计算 到的第三个问题进行—些探讨。即如何改革课程 识方面及使用计算机应 、 难点 , 编写出计算机知 机文化教育 ,要把计算机的普及教育作为提高民 考试方法 , 才能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 目 真正 标, 族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那么完全可以象外语教学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讨论这个问题之前 题 , 其题 型就是选择填空( 单项选择 ) 或是填空题 那样, 全国统一大纲, 统—教学内容, 统一教材。可 两种,出题后应集体讨论 ,确定每—题所属的范 以象外语四、 我们应弄清 机应用基础》 的教学 目标。 六级考试一样 , —但取得四、 六级证 2 机应用基础> 的教学目 标 围、 难度系数 、 区分度、 效度及标准答案等参数 , 用 书 , 在全国有效 , 在种个部门有效 , 当然计算机技 目标是让学生掌握 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笔试试题库。 建好试题库后 , 术发展太快,教学内容不能象外语那样保持较长 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 将试 题库中的全部试题向学生公开。也就是说将 时间的稳定, 但只要大纲统一, 就可根据计算机的 机应用问题的能力。 也就是说,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试题中的题 印成一本小册子, 发给学生 , 让边学这 发展适当调整。改革 使学生掌握—个必须掌握的重要的现代工具 , 在 门课程边做题 、边记 f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必 试方法 ,目的是为了适应于未来这种权威性的计 乙 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乃至在工作岗位 E 熟练地应用 要的操作方法 ,有些内容要求向记公式一样的背 算机知识与能力的等级考试,更是为了真正提高 从题库中抽题组卷 , 这 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 。另一方面由于进人 2 世纪后, l 全球性信 下来 。在期末考试笔试时 , 息网将建立并逐步完善 ,信息处理是计算机应用 样就要求每个学生的笔试成绩在某个线以上才能 总 之 。 革考 试方 法 的 目的在 于 以考促 教 , 改 以 的主要战场,也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 算合格 ,比如在 9 分以上 ) ( 0 。笔试合格者再进行 考促学。尤其 2 世纪是—个信息时代 , 1 在我们生 教学的 目标 , 它包括 : 建设信息网络; 开发信 息资 上机操作考试。 活和工作中计算机 的应用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 源; 加强信息管理、 共享和直用。 3 上 机 考试 的方法 . 2 用, 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是我国科技发展 、 科技 目 前全社会都已经认识到 , 计算机基本知识 与其它课程有着共 兴国的 基础 , 摆在我们从事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 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 当代知识分子知识结构中不 同的教学环节和措施外 , 还有其特殊的一面 , 它是 教育的教师面前的任务艰巨, 责任重大。 这就要求 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 计算机应用教育是高等 门操作性很强的课 。 应将教学 目 标放在培养能 我们 从 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改革 ,以适应计算 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各高校都面临 力和面向应用方面。而不是以获取知识 面向研究 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 培养出具有应用现代化工具 些实际问题,如 为主。 因此 , 将上机操作作为这门课程考试的一部 能 力的学 生。 的软硬件跟不上计算机发展的速度;师资不足教 分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师 们没有 时 间和 财力 去进 修学 习新 东西 。 在这 种 要建立 t 机考试 试题库, 由程序随机抽取 , 每 情况 下就 要 求我们 从 事计 算机 应用 教育 的教 师 们 人一卷 。 阅卷可由计算机完成, 并通过网络直接将 责任 编辑 : 王清 波 深入研究每一教学环节和措施 ,在现有的条件下

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考核

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考核

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考核
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考核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1.基础知识考核: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基础概念、原理、常用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2.操作技能考核: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软件的运用、编程语言的应用等方面的操作技能。

3.解决问题能力考核:考察考生解决计算机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诊断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4.信息检索能力考核:考察考生对计算机领域信息检索及应用的能力,包括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信息、查找资料及阅读电子书等方面的能力。

5.团队协作能力考核:考察考生在团队中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包括分工、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综合来看,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考核主要考察考生在计算机领域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教改研究——以“网站开发”课程为例

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教改研究——以“网站开发”课程为例

I nternet Education互联网+教育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计算机行业飞速发展,对全能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

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各高校都越来越重视计算机相关新学科的建设和改革。

尤其在互联网时代,用户与互联网交互的前端已经无处不在,对前端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之而来的是前端开发的技术难度也越来越高,对开发人员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前端开发技术主要包括HTML、CSS和JavaScript三个方面。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和CSS框架是前端开发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1]。

“网站开发”课程的知识点繁多、零零散散,且具有广泛的应用面,同时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模式和方式上需要有别于计算机专业的其他课程。

如果授课教师单纯按照课本内容讲授每一章的知识点,学生很可能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或者仅仅机械地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无法获得动手实践的能力。

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当加入一定数量的案例和实践任务,在案例教学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实践任务中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同时加深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该门课程的实际应用技能[2]。

特别是在以往的网站开发教学中,授课教师经常忽略了独立院校与其他院校之间的差异,并未充分利用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因此,授课教师没有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导致课堂枯燥无味,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3]。

针对这一问题,任课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并熟悉社会对计算机新型应用人才的需求,需要根据当地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授课案例,因地制宜地安排课堂教学。

其中,“网站开发”课程是贵阳人文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并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05
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 养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师资数量不足
目前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师数量相对较少,难以满 足不断增长的学生需求。
师资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难以提供高 质量的教学和指导。
师资结构不合理
现有师资队伍中,具有企业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教 师比例较低。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与措施
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 培养模式
汇报人: 2023-12-19
目录
• 引言 • 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
养目标 • 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
养课程体系 • 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
养教学模式
目录
• 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 养师资队伍建设
• 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 养质量保障体系
01
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统计就业率数据,从就业市场的角度评 价人才培养质量。
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了解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表现和能力 ,从企业的角度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社会舆论和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评价,了解社会对计算机应 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认可程度,从社会角度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提高竞争力
通过质量保障体系,可以提升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竞争力 ,为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表现提供保障。
质量保障体系内容设置
01
课程设置
根据行业需求和职业标准,设置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确保学
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03
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 充足的实践机会,提高他们的实
际操作能力。
02
03
校企合作
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提供实践教学资源和实习机会,实 现校企联合培养。

浅谈技校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浅谈技校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浅谈技校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作者:张有贤来源:《职业·下旬刊》 2012年第6期文/张有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培养“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

该课程涉及面较广,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应用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1.实践性过多地注重课程教学和为学计算机而学计算机,都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有的同学课堂听课很认真,上机时间也能完成各项实验任务,但是遇到实际问题仍然不能解决。

而有的同学却仅仅因为要用计算机完成某项任务(如:游戏),却能很快的掌握相关操作技巧。

2.应用性由于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学校各领域,使得各学科自身对计算机课程提出了各自的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3.内容日新月异信息技术领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处于一个非稳定的状态。

新的技术、新的应用系统、应用方式层出不穷。

二、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1.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首先,教师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使之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使每一次教学都成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素质培养“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部分。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通常是按照章节的先后顺序进行的,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将Windows操作系统这一章调整到Word文字处理之后讲解,实践课从文字处理开始,从最通常的文本编辑与排版问题讲起,这样的安排不仅更易提高初学者的兴趣,而且可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之间的依赖关系,也有利于学生对Windows中文件和文件夹等概念的理解。

其次,还应尽量突出内容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动力。

如数据库应用基础是学生学习感觉比较困难的一章,对于这一章的教学可先演示一个较为实用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它进行简单分析,然后在教学中把这个较为复杂的管理信息系统分解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各个知识点,穿插到实践单元中。

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汇报人:日期:•引言•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目录•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措施•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评估目录•结论与展望01引言背景与意义计算机应用技能需求增长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技能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适应市场需求,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优化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人才。

01 02 03国外研究现状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普遍采用的培养模式。

03近年来,国内高校逐渐认识到计算机应用技能的重要性,开始加强相关课程的建设。

01重视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02国内研究现状0102然而,与国外相比,国内在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培养模式。

一些高校开始尝试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项目合作。

02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适应市场需求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方面。

030201培养目标定位知识结构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基础知识。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开发和应用。

了解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协议,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

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技术,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环节。

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职业道德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素质能力要求01020304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遵守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

提高计算机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提高计算机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提高计算机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引言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也对我们的学习和社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我们如何将计算机技能更好地融入到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培养计算机运用能力的实用方法。

为什么要提高计算机技能?计算机技能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在求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拥有良好的计算机技能都可以让学生具备竞争力和更多的机会。

以下是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几个原因:1. 就业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

无论是软件开发、数据分析还是网络安全,计算机技能都是现代职场的基本要求。

拥有较高的计算机技能可以让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占据优势,并增加职业发展的机会。

2. 学术研究计算机技术在各个学科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论是科学实验的数据处理,还是社会科学的统计分析,计算机技能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

拥有计算机技能的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各种研究方法,并在学术界取得更好的成绩。

3. 数字素养当今社会中,数字技术已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拥有良好的计算机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数字工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无论是在线购物、在线银行,还是社交媒体,计算机技能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的生活方式。

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机技能,我们需要采取一些专门的培养方法。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1. 教授基础知识首先,我们需要教授学生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这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并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

2. 提供实践机会理论知识虽然重要,但要真正掌握计算机技能,学生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提升。

学校可以提供实践机会,例如开设计算机实验课程或组织计算机俱乐部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并解决实际问题。

由考核模式看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由考核模式看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由考核模式看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作者:聂韶华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第13期[摘要]对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问题,以往都不太重视过程的监控与管理,考核模式比较单一,无法起到指导教学和促进学习的效果。

本文从考核模式入手,探索“过程和目标”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全方位监控师生的教学、学习过程和结果。

[关键词]考核模式;过程和目标;计算机应用能力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13. 074[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1)13- 0122- 02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模式比较单一,总结以往的模式,教师对学生计算机学习情况的检测最主要的考核方式是笔试,即通过做一份纸质卷子就完成了学业检测。

这种方式极不适用于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更不利于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评价。

因此,应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模式,积极地推动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浅析“过程和目标”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笔者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拟创建一套合适的考核模式,这种模式以检测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果为考核指标,将学习过程考核与学习结果考核相结合,最终促进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种模式突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因为学习过程考核是一项重要考核内容,是目标考核的前期考核,是促进目标考核的重要因素。

学习过程是学生真正学习知识的阶段,也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目标,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许多学生自觉性差,平日学习不用功,期末考试时想方设法、蒙混过关,加之教师对学生管理不严,不注重计算机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所以,采用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就能自始至终地督促师生的教学与学习,使学生在过程考核中学到知识,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

二、“过程和目标”相结合考核模式的评分标准“过程和目标”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分3项大的指标进行评价。

职专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职专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职专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探讨摘要:职专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模式的培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用来检测学生课程学习的接受程度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可以通过考核来评价学生对课程掌握的程度,也是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效依据。

而这一培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在充分用好“课堂”这块阵地的同时,走出教室、走出微机室、走出校园,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新颖的考核手段,培养有个性特征的、创造性的、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职专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会一技之长,就业和前途就有保障。

当今社会对职专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今天衡量职专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

本文围绕就如何培养职专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这一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强化技能培养通过学习指导课程等途径,帮助学生学习自我监控,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实时监控。

首先,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为中心,提高专业应用技能为主线,构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教学改革。

同时,应降笔试考试难度,提高专业技能目标,加强操作能力训练与考核力度。

在工作中,应秉持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以“学有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不一定要求学生知识面很广,但一定要突出技能特色。

其次,保证训练时间,增加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上机课时,提高学生技能熟练程度。

在课时安排方面,实验课时与理论课时为5比5或6比4。

有条件的课程也可完全在机房上课,比如平面设计实训,教师利用教师机做简短指导即可。

实践的考核成绩应不低于课程总成绩的60%。

同时加强学生课余练习时间,包括晚自习、双休日加开机房及指导老师,鼓励学生强化技能。

最后,实行多证制,为学生提供各种证书培训与考试机会,让学生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操作员认证考核、国家文字录入技术鉴定等。

透视由考核模式看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

透视由考核模式看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

透视由考核模式看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摘要]对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问题,以往都不太重视过程的监控与管理,考核模式比较单一,无法起到指导教学和促进学习的效果。

本文从考核模式入手,探索“过程和目标”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全方位监控师生的教学、学习过程和结果。

[关键词]考核模式;过程和目标;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模式比较单一,总结以往的模式,教师对学生计算机学习情况的检测最主要的考核方式是笔试,即通过做一份纸质卷子就完成了学业检测。

这种方式极不适用于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更不利于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评价。

因此,应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模式,积极地推动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浅析“过程和目标”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笔者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拟创建一套合适的考核模式,这种模式以检测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果为考核指标,将学习过程考核与学习结果考核相结合,最终促进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种模式突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因为学习过程考核是一项重要考核内容,是目标考核的前期考核,是促进目标考核的重要因素。

学习过程是学生真正学习知识的阶段,也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目标,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许多学生自觉性差,平日学习不用功,期末考试时想方设法、蒙混过关,加之教师对学生管理不严,不注重计算机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所以,采用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就能自始至终地督促师生的教学与学习,使学生在过程考核中学到知识,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

二、“过程和目标”相结合考核模式的评分标准“过程和目标”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分3项大的指标进行评价。

分别是学习过程考核、学习目标考核和综合考核。

其中学习过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平时上课表现、作业、出勤等;学习目标考核主要是期末的考试;综合考核则是根据学生总体的学习表现进行考核。

本考核模式中三方面所占的分值有所不同。

学习过程考核所占分值要高,因为没有平日的学习就不会有期末的优良成绩。

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途径

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途径

计算机应⽤能⼒的培养途径2019-10-18职业院校是我国教育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不仅增加了⼈才培养的途径,同时也为更多的⼈提供了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们⽣活⼯作的重要⼯具。

计算机应⽤能⼒是现代社会对现代⼈提出的⼀个重要要求,具备⼀定计算机应⽤能⼒是每个⼈在社会上⽣存发展的必要⼿段。

职业院校在计算机应⽤能⼒培养⽅⾯有着重要的作⽤,对职业院校计算机应⽤能⼒培养途径的研究也是当前社会的⼀个热门话题。

1职业院校计算机应⽤能⼒的培养误区1.1注重形式,忽视实⽤很多职业院校为了吸引更多的学⽣,教学重点总是侧重在新颖华丽的教学形式上。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很多职业院校都会以名家课堂为噱头,或者在课程的编排上向名牌⼤学看齐,甚⾄教科书和讲义都是跟名牌⼤学照抄。

这种教学⽅式在外⼈看来的确有吸引⼒,感觉能够学到东西,给⼈⼀种学校很好很强⼤的错觉。

其实不然,计算机教学注重的是应⽤能⼒的培养,⽽不是所谓名家偶尔的⼏次公开课的讲解,也不是照搬其他学校的理论课程。

这种做法不仅没有把握住计算机应⽤能⼒培养的重点,还忽视了学⽣本⾝的⽔平以及接受能⼒。

1.2消极的教学态度职业院校的学⽣⼤部分都是从中考或者⾼考中淘汰出来的学⽣,他们本⾝就在学习上遭受了很⼤的失败,⾃信⼼⽅⾯本⾝就不⾜。

很多职业院校在培养学⽣计算机应⽤能⼒的时候,就抱着且教且混的态度去进⾏教学,消极怠⼯,不重视学⽣的学习效果,将不好的教学效果归咎于学⽣本⾝的问题。

⽽学⽣在学习的过程中⽋缺良好的教育和精神上的引导,再加上本⾝就⾃信⼼不⾜,于是破罐⼦破摔,因此很多职业院校出来的学⽣计算机应⽤能⼒都很⼀般。

1.3师资⼒量⽋缺在中国的教育背景下,⼏乎所有⼈关注的重点都是名牌⾼中以及⼤学教育,对于职业院校都是抱着⽆所谓或者不看好的态度。

因此⽆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对职业院校的⽀持都是有限的,对职业院校的师资投⼊也⼗分有限,导致职业院校的师资⼒量严重不⾜。

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透析

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透析

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透析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模式比较单一,总结以往的模式,教师对学生计算机学习情况的检测最主要的考核方式是笔试,即通过做一份纸质卷子就完成了学业检测。

这种方式极不适用于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更不利于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评价。

因此,应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模式,积极地推动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浅析“过程和目标”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笔者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拟创建一套合适的考核模式,这种模式以检测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果为考核指标,将学习过程考核与学习结果考核相结合,最终促进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种模式突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因为学习过程考核是一项重要考核内容,是目标考核的前期考核,是促进目标考核的重要因素。

学习过程是学生真正学习知识的阶段,也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目标,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许多学生自觉性差,平日学习不用功,期末考试时想方设法、蒙混过关,加之教师对学生管理不严,不注重计算机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所以,采用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就能自始至终地督促师生的教学与学习,使学生在过程考核中学到知识,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

二、“过程和目标”相结合考核模式的评分标准“过程和目标”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分3项大的指标进行评价。

分别是学习过程考核、学习目标考核和综合考核。

其中学习过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平时上课表现、作业、出勤等;学习目标考核主要是期末的考试;综合考核则是根据学生总体的学习表现进行考核。

本考核模式中三方面所占的分值有所不同。

学习过程考核所占分值要高,因为没有平日的学习就不会有期末的优良成绩。

所以为保证学生平日学习基础知识,在评分标准上,学习过程考核占50分,分别是考勤10分,笔试作业20分,实验作业20分;学习目标考核占40分;综合考核占10分。

这3项考核主要由教师完成,针对最后一项综合考核,也可把学生引入其中,比如可以考虑让10个比较优秀的学生参与测评,师生共同完成。

浅谈大专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浅谈大专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浅谈大专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市场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技术。

并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一直是热门专业,在非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计算机能力培养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大专院校的学生在将来社会中的竞争势必要面对与本科以上院校学生抗衡的局面。

所以为了更好在社会中生存,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其中计算机技能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社会竞争要素。

但是现在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及时的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社会市场的需求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一、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与社会市场环境的脱节现阶段很多大专院校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盲目性,计算机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使得大专院校的计算机教育与社会市场就业发展的整体方向不相适应。

尤其现在的社会是市场环境是以技术导向性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结构形式。

各院校必须与相关企业保持高度的联系,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

但是从目前的大专计算机教育现状来看,计算机教学主要集中在理论的层面,学生没有在社会企业中实践锻炼的机会,对学生今后的就业竞争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计算机教学与实际应用不一致大专院校的学生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本身就处于弱势,但是很多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依然没有较高的自我技能发展意识。

其次,大专院校的教师普遍认为大专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不需要教师过多的技术操作引导,所以计算机教学的知识技能主要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缺乏实际的操作技能。

但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要具有专业技术操作能力,最后,就是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依然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没有进行计算机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复合社会型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最新 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培养-精品

最新 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培养-精品

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培养在我国以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限制,教学目标不明确,与学生专业需求的结合不足,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应用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这使得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

而随着课程服务专业思想的引入,与专业相结合,针对性地对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进行培养,已成为现代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成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

1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的今天,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也经历了多番的改革,并逐步得到完善。

然而仍有许多高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开设过程中,以计算机专业课程作为参考,教材选定与教学课程设置上缺乏灵活性,只要是开设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专业统一选用相同的教材,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上也缺少变通,加之一些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教师数量有限,而需要开设该课程的专业又相对较多,一名教师可能要教授多个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教师往往采取一套教案、一种方法,应对所有专业的教学,教学进度与教学的侧重点也没有根据不同专业而进行调整,这无疑是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需求的,对于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也是十分不利的。

由于教学思想观念的不断进步,一些高校也逐渐认识到了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与专业相适应的重要性,并逐渐开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也逐渐开始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进行改革与调整。

其改革的方法,主要是将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按不同专业的特点与应用需求进行分类,例如针对学习不同计算机设计语言的专业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教材,以学生所学的语言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使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需求更加契合。

这样的教学调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门课程与专业的适应性,但由于对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不足,并且在教学中也没有及时的让学生了解课程学习的目的,学生不能明白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实际意义,对该课程重视不足,课程教学对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培养的效果不理想。

如何全面提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综合应用能力

如何全面提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综合应用能力

如何全面提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综合应用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等级考试成为了衡量个人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重要标准。

然而,想要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脱颖而出,并展现出全面的综合应用能力并非易事。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升计算机等级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一、扎实的理论基础要提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综合应用能力,首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数据库管理等知识,并能够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建议通过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阅读专业书籍和参考资料来加深理论的掌握。

二、多种练习方式在提升综合应用能力的过程中,多种练习方式是必要的。

首先,要通过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进行模拟练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时间限制,培养解题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其次,可以参加线下或线上的计算机技能竞赛,与其他考生切磋交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技能。

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学习平台和在线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例如利用在线编程平台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际项目经验只有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所学知识,才能真正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参与实际的计算机项目,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并锻炼综合应用的能力。

可以主动参与学校或企业内部的项目,或者在社区、志愿者组织等地方寻找机会。

通过实践,可以了解项目管理、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技能。

四、不断学习创新计算机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因此不断学习和创新是提升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可以关注行业动态,参加技术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交流经验和技术,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趋势。

此外,可以尝试学习新的编程语言、工具和框架,提高自己的技术广度和深度。

五、积极参与社区贡献积极参与社区贡献不仅是提升综合应用能力的途径,同时也是展示能力和建立个人声誉的方式。

可以参与开源项目、编写技术博客、解答技术问题等方式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与其他技术人员交流和互动。

通过参与社区,可以拓宽视野、深化技术理解,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考核模式看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摘要]对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问题,以往都不太重视过程的监控与管理,考核模式比较单一,无法起到指导教学和促进学习的效果。

本文从考核模式入手,探索“过程和目标”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全方位监控师生的教学、学习过程和结果。

[关键词]考核模式;过程和目标;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模式比较单一,总结以往的模式,教师对学生计算机学习情况的检测最主要的考核方式是笔试,即通过做一份纸质卷子就完成了学业检测。

这种方式极不适用于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更不利于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评价。

因此,应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模式,积极地推动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浅析“过程和目标”相结合的考核模式
笔者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拟创建一套合适的考核模式,这种模式以检测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果为考核指标,将学习过程考核与学习结果考核相结合,最终促进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种模式突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因为学习过程考核是一项重要考核内容,是目标考核的前期考核,是促进目标考核的重要因素。

学习过程是学生真正学习知识的阶段,也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目标,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许多学生自觉性差,平日学习不用功,期末考试时想方设法、蒙混过关,加之教师对学生管理不严,不注重计算机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所以,采用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就能自始至终地督促师生的教学与学习,使学生在过程考核中学到知识,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

二、“过程和目标”相结合考核模式的评分标准
“过程和目标”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分3项大的指标进行评价。

分别是学习过程考核、学习目标考核和综合考核。

其中学习过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平时上课表现、作业、出勤等;学习目标考核主要是期末的考试;综合考核则是根据学生总体的学习表现进行考核。

本考核模式中三方面所占的分值有所不同。

学习过程考核所占分值要高,因
为没有平日的学习就不会有期末的优良成绩。

所以为保证学生平日学习基础知识,在评分标准上,学习过程考核占50分,分别是考勤10分,笔试作业20分,实验作业20分;学习目标考核占40分;综合考核占10分。

这3项考核主要由教师完成,针对最后一项综合考核(表现),也可把学生引入其中,比如可以考虑让10个比较优秀的学生参与测评,师生共同完成。

这一模式注重了学习过程的考核,因为它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过程,这样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延伸,学会用计算机来解决和处理现实中遇到的问题,真正体现了计算机学习的目的——学以致用。

三、“过程和目标”相结合考核模式的操作策略
在“过程和目标”相结合考核模式中,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促进,学习过程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阶段,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过程。

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创造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学生学习,提高其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评分标准客观公正地为每一个学生赋分。

要搞好过程的考核必须做好如下几点:
1.加强课堂管理
(1)管理人性化。

建立现代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确保师生课堂教学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毕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教师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因此,教师要利用课下时间与学生多交流。

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谈他们的生活,对课程的要求,谈对知识的掌握和心得,谈上机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老师的建议。

课下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从交流中知道老师的的确确是为他们好,从而充满了对老师的信任,进而从喜欢老师到喜欢老师讲授的这门学科。

再以笔者的工作实际为例,课下我主动走到学生当中,关心他们的生活,询问他们学习的情况,诚恳地对他们提出意见,时间一长,我们彼此感觉到距离是如此之近。

(2)专心致志搞好教与学。

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师生共同合作的结果,任何一方“心猿意马”都是徒劳无益的。

我们应该明确,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培养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注意学生本身具备的知识基础,创造出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接受的问题情境,同时又要搞好分层教学,重视个体间的差异。

另外还要将枯燥的、难懂的知识变得情趣化、生活化,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基础。

教师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更能不断进步。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联想所见、所闻、所学的知识,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更高层次。

(3)严抓课堂纪律。

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
养。

以课堂纪律来约束学生。

要从严,如上课不允许迟到、早退、旷课。

旷课达到3次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事假、病假均要班主任签字,上机操作时不允许做打游戏、聊天等与学习无关的事。

从开学伊始就要抓好考勤,比如每周都向学生公布上一周的课堂纪律。

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打出客观公正的分数,学生知道自己平时的表现会影响到综合成绩,自然而然就会严于律己。

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这一做法的成效:每次上课,我都点名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并认真记录。

一段时间之后,我会根据具体情况随时抽查。

学生习惯成自然之后,一个学期下来,出勤率100%。

2.加强作业管理
“过程和目标”相结合考核模式把作业分为实验作业和书面作业。

两者的比例是3 ∶1。

书面作业是要求学生做课本后的习题,根据上课的进度完成作业。

或者是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也可以是写学生自己的学习技巧、学习心得、学习中的难点,有时也考查平时记笔记的情况。

实验作业是要求每一位学生上机操作完成。

根据学习进度,布置实验题目,实验题目既注重基础,又要考一些具有难度,锻炼学生能力的题目;并且要求学生当堂作业当堂课完成,教师检查并记录成绩,观察学生的操作速度,掌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讲解处理。

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计算机学习应用的能力,为目标考核打下牢固的基础。

在每一节实验课上,根据当堂课的内容,布置上机作业,并要求当堂课完成。

在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讨论,可以向老师提问,但是最后学生要真正掌握,老师在机房循环检查并记录成绩。

3.加强考试管理
“过程和目标”相结合考核模式中的学习目标考核指的就是期末考试。

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验,以测评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

用期末考试的方式检查一个学期以来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应用情况。

为了让学生能综合应用计算机,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学习目标考核主要以作品的形式完成。

考核题目可以提前通知给学生,让其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题目可以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作品)。

对于作品的创作思路、创作历程、创作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都要用文档加以说明。

评价标准中规定的分值是40分,但对于有创新性、实用性的作品,可作适当加分奖励。

对于作品的评价赋分,可让班上10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参与,指出作品的优点和缺点,为他们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积累更多宝贵的经验。

师生共同测卷。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增加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欣赏水平,同时也激励了其他未参与的同学。

作品测评完毕,并不是统计一个分数,评出三六九等就完成了。

要充分发挥学生作品的价值。

根据作品可以检测学生学习的情况,那么他们就应该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全面的、清楚的认识,有利于他们下一次作品的创造。

因此。

待作品测评完成之后。

全班学生要再次听教师讲解作品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把优秀的作品作交流展示,让创作者讲解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启发,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别人作品的长处,学习优点,改正缺点,总结教训,继续努力。

总之,计算机应用领域在不断发展,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要逐步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学生最关心的考试为切入点,改革传统的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考核模式,积极探索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考核模式。

而“过程和目标”相结合考核模式正是笔者针对当前考核形式单一,内容陈旧而探索的成果。

实践证明,采取学习过程考核与学习目标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的确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小菊.改革考核方法促进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2]彭宗勤,缪亮,张留常.以培养能力为主线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考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计算机教育:上半月,2007(2).
[3]吴冬妮.从考核模式谈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J].凯里学院学报,2007,25(6).
[4]邵梅,赵旭,刘学佳.谈如何提高非计算机专业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