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对标先进 推进我国海工装备跨越发展——中国船协海工分会座谈会综述

合集下载

《2022中国航运发展报告》发布

《2022中国航运发展报告》发布

珠江水运 2023 1425中国船级社完成国内首家TPU材料气胀式救生筏型式认可7月5日,国内首家T PU材料气胀式救生筏型式认可证书颁发仪式在浙江宁波举行。

中国船级社(CCS)浙江分社为宁波振华救生设备有限公司颁发了三个系列共19种规格的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气胀式救生筏型式认可证书。

CCS浙江分社副总经理邱剑涌出席此次活动并致辞。

邱剑涌在致辞中指出,CCS作为船检国家队和主力军一直致力于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重大战略,与企业合作着力推动船用产品高质量和绿色化发展。

宁波振华救生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长期生产救生筏、救生衣、以及烟火信号等救生设备的厂家,近年来与CCS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同研发新型救生设备,以TPU作为主体材料的新型救生筏很好地贯彻了绿色转型发展理念。

此次型式认可证书的签发标志着CCS在助力我国绿色环保船用产品方面取得又一突破,也是CCS携手业界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船用产品制造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成功范例。

颁证仪式上,宁波振华救生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陶《2022中国航运发展报告》发布7月11日,以“扬帆新丝路 奋楫新格局”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在河北省沧州市举办。

当天会上,《2022中国航运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运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水路基础设施加快完善,船舶运力不断优化,运输生产持续增长,市场发展健康有序,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贸易提质增效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服务保障。

《2022中国航运发展报告》聚焦高质量发展,详实记载航运发展变化。

一年来,国家重大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水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9%;运输保通保畅成效持续巩固,水路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3.8%、0.9%、4.7%,全球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我国分别占八席和七席;港航绿色智慧转型加快,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同比增长16.0%;疫情防控期间水路运输始终保持畅通高效,充分彰显了硬核力量,有力地服务保障了进口粮食、能源资源等运输安全稳定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船舶海工产业以三大创新促转型升级

船舶海工产业以三大创新促转型升级

船舶海工产业以三大创新促转型升级作者:佚名来源:《珠江水运》2015年第21期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

船舶与海工装备作为兴海之器,已成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在我国制造业体系中船海工业有望率先做强,企业应尽快对接国家战略,通过技术、设计和金融服务三大创新,突破产业发展困境,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

日前在上海举办的船海工业绿色发展与智能制造研讨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缪国平表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发展,我国基本建立门类齐全的船舶工业体系,造船产量持续增长,船海工业成为机电行业中重要的出口支柱。

当前,除豪华邮轮等一些特殊船型外,我国已具备设计建造各类军用舰艇和民用船舶的能力,如 LNG船、超大型原油船等。

其中,船用柴油机、甲板机械等产品的制造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海工装备制造方面,3000米水深作业的“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成功打破国外在深水钻探领域的技术垄断。

因此,到2025年我国有望成为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的领先国家,实现船海工业由大到强的质的飞越。

“当前全球经济放缓导致我国船海工业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探索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已成为船海企业转型突围的重中之重。

”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圣坤指出,船海企业亟需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在科技、管理、设计、产品、环境、文化、人才、服务、体制机制等环节实现一系列的变革。

一是技术创新用互联网技术重塑船海产业格局,推进智能化制造。

具体包括:搭建船海工业的大数据信息平台,研发标准统一、内容全面的数据搜索、挖掘、分析、建模、评估和应用的服务系统;加强船海企业、互联网企业和科研院校的深度合作,建立跨单位、跨行业、跨界联合的船海工业创新中心;用物联网技术再造船海工业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推进船海工业4.0 和智能制造。

学会发布2023年度船舶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结果

学会发布2023年度船舶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结果

学会动态119质量发展,加强双方合作的方向。

4.学会发布2023年度船舶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结果9月18日,学会发布《广东造船工程学会2023年度船舶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结果通知》(粤船会字〔2023〕17号),正式公布了通过“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及学会公示等程序,267人具备相应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中高级工程师(副高)33人、工程师147人、助理工程师85人、技术员2人。

5.学会副理事长和秘书长出席第23届中国国际工博会科技论坛9月21日,由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主办的“2023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科技论坛造船与海洋工程专题研讨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办。

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地区的船企、科研院所、高校、船级社及配套企业等约150名代表参会。

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姜华、秘书长丘秉焱出席会议,姜华副理事长作了专题演讲。

会议聚焦“海上LNG 装备产业链创新发展”的主题,全天邀请了该领域的8位权威专家代表作专题报告。

会议围绕海上LNG 装备产业市场发展趋势和重点、技术发展新态势、配套供应链国产化建设、基础技术及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大型LNG 船高效建造工艺技术以及海上LNG 产业链装备智能和信息化等议题开展研讨。

8位专家演讲报告分别是:(1)中国船舶集团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包张静《新发展格局下促进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的思考》;(2)中国船舶集团首席专家、江南造船(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胡可一《后LNG 时代航运业减排何去何从》;(3)中国船舶集团第605研究院副院长姜华《“绿色珠江”工程技术需求与应用实践》;(4)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首席技术专家王佳颖《LNG 运输船创新发展探析》;(5)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公司LNG 运营部部长助理刘亚林《协同创新,突破大型LNG 船并行高效建造技术》;(6)中国船舶集团第716研究所杰瑞自动化公司陈睿高工《海上LNG 核心装备与系统的国产化》;(7)中国船舶集团第711研究所首席技术专家刁安娜《低温气体压缩机在海上LNG 装备的技术进展》;(8)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创新中心高文高工《LNG 船舶数据分析和智能应用探讨》。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连续输送技术专业)学术交流论坛暨2023_年度工作会议在浙江绍兴市召开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连续输送技术专业)学术交流论坛暨2023_年度工作会议在浙江绍兴市召开

92023年第22期 /MEETING REPORT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连续输送技术专业)学术交流论坛暨2023年度工作会议在浙江绍兴市召开采 编/高 源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副总干事长纪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连续输送技术专业负责人)、太原科技大学智能物流装备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孟文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连续输送技术专业)学术交流论坛暨2023年度工作会议于2023年11月17-19日在浙江绍兴市召开,会议主题是“连续输送技术智能、低碳、高效发展”。

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连续输送专业)、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专业委员会主办。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副总干事长纪凯传达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近期工作精神。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连续输送技术专业负责人)、太原科技大学智能物流装备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孟文俊做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连续输的应用及发展》、武汉理工大学刘志平《金属结构智能传感薄膜及多维融合的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广州起重机械有限公司黄海珊《起重机数字化制造的探索与实践》、法兰泰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兰江松《智能起重机在数字化工厂的应用》。

通过关于起重机械“智能化、数字化、安全化进展”高峰论坛的专题技术交流,与会代表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并对行业内各企业的技术创新所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敬佩。

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起重机械专业)主办,江西工埠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和太原科技大学联合承办。

与会代表们对本次会议的务实会风、友好氛围以及周到服务表示满意,并对江西工埠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对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展望未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起重机械专业)将继续顺应发展潮流、抓住大好机遇,脚踏实地的为全国起重机械行业谋好事,做实事,为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响应脱碳进程提速船海业者竞相提交亮眼“答卷”——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技术概览

响应脱碳进程提速船海业者竞相提交亮眼“答卷”——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技术概览

响应脱碳进程提速船海业者竞相提交亮眼“答卷”——2023
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技术概览
王建方;樊仁才;肖海平
【期刊名称】《船舶与海洋工程》
【年(卷),期】2024(40)1
【摘要】当今世界海事业已进入快速转变期,碳排放规则不断推陈出新,新能源动力、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运用持续深化。

在此背景下,以“构建未来”为主题
的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在上海举办,展示了全球海事业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航运、港口和海事服务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通过概述展品中的亮点之作,尤其
是聚焦一批绿色低碳新船型及新技术、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及各
领域的革新性产品,剖析其体现的绿色低碳、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等。


以预见,随着全球海事业脱碳步伐加快,各船海业者必将深度聚焦“低碳”“智能”,发挥自身优势开拓创新、深化合作,将企业发展融入航运业和造船业可持续发展进
程中。

【总页数】12页(P1-11)
【作者】王建方;樊仁才;肖海平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上海船舶运输
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62;F407.47
【相关文献】
1.船用柴油机增压器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国际海事会议和展览会展品技术透析
2.“2015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展品技术概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船队出航动员大会发言稿

船队出航动员大会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船队出航动员大会,这是对我们船队即将踏上新征程的一次庄严誓师。

在此,我代表船队全体领导,向即将远航的船员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首先,我要感谢上级领导对我们船队的关心和支持。

正是有了你们的信任和厚爱,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的大潮中勇立潮头,肩负起建设海洋强国的重任。

在此,我代表全体船员向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我要感谢我们的船员们。

是你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让我们的船队一次次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你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不负重托,再创佳绩!下面,我就船队出航工作进行以下几点动员: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船员们,我们要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复兴放在首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到海洋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综合素质船员们,队伍建设是船队发展的基石。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船员队伍建设,提高船员的政治觉悟、业务技能和道德素质。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筑牢思想防线。

2. 强化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船员操作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3. 严明纪律,加强作风整顿,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船员队伍。

三、强化安全管理,确保航行安全航行安全是船队发展的生命线。

我们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加强安全管理,确保航行安全。

1. 严格执行船舶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船舶设备维护保养。

2. 强化船员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加强与海上搜救、气象、海监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航行安全。

四、发挥团队精神,共创辉煌业绩船员们,团队精神是船队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我们要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实现船队发展目标而努力。

1. 增强团队凝聚力,营造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

回顾历程 总结经验 开拓创新 再铸辉煌

回顾历程  总结经验  开拓创新  再铸辉煌

代又 一代造 船界 的科技 精英聚 集在 这面旗 帜下 , 围绕 国 民经 济建 设、国防建设 和船舶 工业 科技发 展需要 , 学 会从 1 5 9 1年开始 举办定 期学术 活动— — 即当时 的船舶 修造 工作协会 “ 船工 晚会” ,每 两周 晚举办一
积极开 展学术 交流 ,推广 科普知 识 ,拓展 国际合作 ,广大 会 员的智 慧和创 新 能力得到 了充 分凝聚 。
11 迎着 新 中国的曙 光 ,学 会在 国民经济 虚弱之 时诞 生 ,为加快恢 复船 舶工 业发展 作 出了可贵 的贡献 .
学会 诞生之 时是 我们每 个会 员不 能忘却 的记忆 。建 国之初 ,百废 待兴 ,上海几 个船 厂 的设 备设施 处于
劫 后余生 的重建 初期 ,科研 力量更 是十 分薄弱 ,在此 时此刻 要创 建学会 ,条 件之差 、 困难 之大 可想 而知 。 为 了团结和整 合上 海造船 界 的技 术力 量 ,1 5 年 2月 2 91 5日,在辛 一心 、杨俊 生 、沈 瑞岳 、方文 均等 造船 界老前 辈 的积 极组 织下 ,由中国造 船工 程学会 在沪 的 2 0多名会 员和 上海 自发成 立 的船 舶修 造工作 者 0 协 会 3 0多名会 员组成 ,在广 东路 2 0 0号 6楼 召开 了上海 市造 船工程 学会 的前 身— — 中 国造船 工程 学会上
学会 在上世 纪 五十年代 的主要 技术领 导人 员很 多 曾留学欧 美和 日本 。当时 ,国外信 息 除原苏联和 东 欧 外 ,十分封 闭。在此情 况下 ,学会领 导人敢 闯敢 为 ,以清 廉勤 学为表 率 ,在 各种场 合 ,利 用 各种机会 ,在
刊物 上发表 文章 ,在会 议上提 出建 议等方 式 ,不断介 绍 国外 的~ 些先进 经验 和做法 。 我 国造 船界 科技先 驱树立起 的榜 样力 量是如 此之 大 , 如此 之深 远 ,从学会 成立这 一天起 , 批又一 批 、 一

2024年海事处工作会议讨论总结

2024年海事处工作会议讨论总结

2024年海事处工作会议讨论总结____年海事处工作会议讨论总结日期:____年6月10日-12日地点:海洋大会中心总结:本次会议旨在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并制定未来一年的工作计划。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对海事处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讨论,并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和决策。

一、总体工作回顾1.1 2023年度工作回顾与会人员对2023年度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

回顾中,我们高度认可了海事处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包括: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海事政策和法规,提升了海事监管能力,强化了海上保护,优化了港口管理服务等。

同时,我们也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1.2 工作亮点和创新成果在2023年度工作中,海事处取得了一些亮点和创新成果。

首先,我们成功推进了电子船务系统的建设,实现了在港口口岸的全面应用,提高了船舶和港口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其次,我们加强了与国际海事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解决了一系列国际海事争端和问题。

同时,我们也在港口安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创新成果。

1.3 部门间协作与沟通会议中还就部门间的协作与沟通展开了讨论。

我们一致认为,在现代化的管理环境中,加强各部门的协作与沟通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整个海事处的工作效能。

二、____年度工作计划2.1 工作目标和重点会议讨论了____年度的工作目标和重点。

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和海事局的任务要求,我们确定了以下工作目标和重点:- 加强港口安全管理,提高港口的安全防范能力;- 推进港口信息化建设,提高港口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加大海上保护力度,确保海上交通安全和海洋环境的持续改善;-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他国的合作,推动国际海事规则的制定和推广;-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为国家的海洋战略作出贡献。

2.2 工作任务和计划与会人员对____年度的工作任务和计划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219507236_深远海养殖风头劲,我国造船业迎重大利好

219507236_深远海养殖风头劲,我国造船业迎重大利好

广船国际所属文冲修造建造的“普盛海洋牧场1号”风正好扬帆,奋楫恰当时。

向海洋要食物,打造“蓝色粮仓”的战略构想在我国已经提升至重要位置。

随着近海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加剧,许多国家纷纷拓展深远海养殖,而我国为了发展生态智慧渔业和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也正在大力推动海洋养殖走向深远海。

对比渔业发达国家,我国深远海养殖虽然起步晚,综合能力存在较大差距,但通过近年的实践和探索,不管是养殖装备技术,还是养殖模式等都有了明显突破,我国开展深远海养殖的条件日趋成熟,能力不断提升。

深远海养殖的兴起必然会催生巨大养殖装备市场,从而为造深远海养殖风头劲我国造船业迎重大利好船业创造难得机遇。

但是,重大利好的背后必然是激烈的竞争,要想从中分得一杯羹,早筹划早探索必不可少。

深远海养殖并非新鲜事深远海养殖在国外已有50多年历史,并不是近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

传统海鱼养殖在近海岸处设立养殖场,不但占用近海资源,还容易污染近海,而深远海养殖则突破近岸海域限制,可带来一石三鸟的效果:更大发展海洋经济,更多利用海洋资源,更好保护海洋生态。

正是这样,欧美一些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展深远海本刊编辑 吕龙德 熊莹养殖技术探索和应用,进行深远海养殖网箱设计建造,打造深远海养殖场,并将其纳入国家战略规划。

这些国家还在深远海养殖海域规划、养殖品种选择等方面开展大量研究与应用,为提高深远海养殖技术水平提供了支撑。

在这些国家中,挪威无疑是出色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其深远海养殖实现了惊人效率,在标准建立和规范管理上也是领先世界,先后发布了《海洋渔场——场址勘察、风险分析、设计、选型、生产、安装和运营》、《海洋渔场装置安装规范》和《锚泊定位》等技术标准。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试验、研究和风险投资等方式参与深远海养殖。

深远海养殖是未来海鱼养殖的发展趋势,也是传统海鱼养殖业的升级方向。

深远海养殖是海洋牧场的其中一种模式。

海洋牧场是传统海水养殖转型的高级阶段,是利用现代工程技术和装备在特定海域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大型网箱等措施增殖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渔业生产方式,分为传统型海洋牧场和装备型海洋牧场,其中后者由海洋养殖休闲平台、养殖工船和深水智能大型网箱组成。

浅析船舶焊接与结构设计优化_2

浅析船舶焊接与结构设计优化_2

浅析船舶焊接与结构设计优化发布时间:2022-08-16T01:30:54.50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4月第7期作者:董凯亮[导读] 目前,经济朝着全球化的趋势发展,要想促进我国船舶行业的稳定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就董凯亮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摘要:目前,经济朝着全球化的趋势发展,要想促进我国船舶行业的稳定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就需要重视船舶焊接技术和结构设计,将智能化作为持续发展方向,积极创新焊接技术,优化结构设计。

除此之外,要想促进我国造船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加大投资力度,积极采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实现自动化的工业生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造船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也是发展的机遇,要想把握住这一发展机遇,就要对现有的船舶焊接技术和结构设计方法进行优化,以振兴我国船舶工业。

基于此,对浅析船舶焊接与结构设计优化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船舶;焊接;结构设计;优化策略引言在实施焊材全过程管理的同时,也对焊材保管的库房进行了全面改善,增加了相应的保温除湿设备和大量的木质托盘,对托盘距离墙面和地面的距离有作出了明确规定。

通过这些举措,保证焊工作业时使用的焊材都是保质的,将导致薄板焊接变形的隐患大大降低。

1船舶结构优化设计概念近些年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并且应用到了造船行业中,也促使建造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目前在船舶设计建造中,必须要保证其安全性、稳定性,这是船舶建造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最后再深入挖掘船舶设计的经济效益。

因此船舶结构优化设计,就是在满足建造质量等条件的情况下,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并且可以创新船舶设计结构形式,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全面发展。

其次船舶建造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其中涉及到诸多的环节,包含尺寸、外形等,还需要达到预期的重量标准、质量标准,想要满足这些条件,必须要加强结构优化设计,确保船舶框架形式、结构尺寸、强度刚性,以获得最佳的设计方案。

2焊接技术在船舶制造业中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船舶制造业朝着现代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对于船舶制造而言,焊接技术是不可或缺的,每个制造环节都需要广泛应用,焊接技术影响着焊接处焊缝接口的稳定性,还会影响后期投入使用过程中船体的强度和韧性。

中国极地海洋装备的发展探索与技术需求

中国极地海洋装备的发展探索与技术需求

中国极地海洋装备的发展探索与技术需求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二、中国极地海洋装备发展现状 (5)2.1 极地海洋装备分类 (6)2.2 极地海洋装备发展历程 (7)2.3 极地海洋装备主要参与者 (8)三、中国极地海洋装备发展挑战 (10)3.1 技术难题 (11)3.2 经济成本 (12)3.3 环境因素 (13)四、中国极地海洋装备技术需求分析 (15)4.1 核心技术需求 (16)4.2 关键技术需求 (18)4.3 未来技术需求展望 (19)五、中国极地海洋装备发展策略 (20)5.1 技术创新策略 (21)5.2 人才培养策略 (22)5.3 国际合作策略 (23)六、结论 (25)6.1 研究成果总结 (26)6.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27)一、内容描述本篇论文深入探讨了中国极地海洋装备的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技术需求。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对极地资源的日益关注,极地海洋装备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发展历程方面,论文回顾了中国极地海洋装备从早期的基础研究到现代的高科技产品研发的转变。

中国极地海洋装备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引进和模仿国际先进技术,但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中国逐渐实现了自主研发和创新。

在现状分析部分,论文详细介绍了中国极地海洋装备的主要类型,包括破冰船、考察船、无人潜水器等,并对这些装备的性能、应用领域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全面梳理。

针对未来技术需求,论文提出了多个方向,包括提高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智能化技术应用、提升环境适应能力和拓展多元化功能等。

这些需求不仅反映了当前技术发展的趋势,也体现了中国极地海洋装备发展的长远战略考虑。

论文强调了中国极地海洋装备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呼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中国极地海洋装备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1 研究背景在全球海洋开发的大潮中,极地海洋作为地球最后的未知领域之一,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态信息。

CCS创新理念开创海工服务新局面——中国船级社“十三五”成就巡礼之海工篇

CCS创新理念开创海工服务新局面——中国船级社“十三五”成就巡礼之海工篇

中国船检 CHINA SHIP SURVEY 2020.1222本刊记者 王思佳CCS 创新理念开创海工服务新局面——中国船级社“十三五”成就巡礼之海工篇2020.12 CHINA SHIP SURVEY 中国船检23冠肺炎疫情更是将本已深陷寒冬的海工市场推向更深处,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也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常言道,危中含机,因此这也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机遇。

“十三五”期间,CCS秉承以“全领域、全生命周期”的海工技术服务理念,依托国家海洋石油“增储扩能”战略的要求,以及海洋新经济蓬勃发展的需求,海工业务迎来了新的、更大的契机。

据数据统计,“十三五”期间,CCS共对864座海上设施提供了检验服务,其中入级移动平台143座,较“十二五”末增加了70%,目前有25座处于建造中,其中60%为风电安装平台。

浮式油气生产储卸装置(FPSO)17座,固定平台397座、其它设施307个。

相较于“十二五”期间的626座海上设施,CCS海工检验业务规模增长了40%。

此外,CCS在市场拓展和维护工作方面也取得了巨大进展。

“十三五”期间,海上生产设施发证检验新建项目包括新建固定平台48座,新建/改建FPSO 4座,新建单点4座,新建海管75条,共计1247.01公里。

在国内市场和传统业务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CCS 在海外和新型装备服务等方面也不断取得新突破,积极拓展了各类新兴业务,包括针对海上风电场设施、海上渔业/休闲养殖设施、海上旅游观光平台等装置和设施的检验与技术服务工作。

“十三五”期间,CCS 的海上风电场设施检验业务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完成了34座海上升压站的鉴证检验工作。

并通过对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的入级服务经验的总结,建立了科学的技术标准。

海外市场拓展方面。

CCS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加大市场拓展,包括突破中东以及东南亚等地区的海工业务。

开展了海外单点及FPSO改造、取得海外分包商资格认可、开展了文莱单点第三方检验服务,实现了海外海工发证检验业务的零突破。

谱写嘉兴港航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谱写嘉兴港航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谱写嘉兴港航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者:张涛黄飞来源:《中国水运》2018年第05期作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大战略的交汇点,航道纵横、河网密布的浙江省嘉兴市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7年以来,嘉兴港航抢抓黄金机遇期,掀起综合交通建设大会战高潮,以畅内河、强港口、兴航运、深转型、保安全、促发展、优服务为主线,大力推进了港航绿色、安全、创新发展。

嘉兴市港航管理局步海宾局长表示:“新时代交通强国迈入新征程,嘉兴港航要为港航强省打头阵,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争当港航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嘉兴港航发展取得新突破2017年,嘉兴内河水运投资首次突破20亿元,达20.29亿元,同比增长27.5%,投资额占全省水运投资40%,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主干线航道建设完成17.64亿元,内河港口码头建设完成2.65亿元。

据步海宾介绍,嘉兴水运建设大会战取得历史性的新突破。

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完成投资10.92亿元,相继建成平湖段、海盐段主线70公里三级航道;五长段基本完工;海塘支线和沪昆铁路桥完成工程量的80%;桐乡段全面开工建设。

京杭运河嘉兴段完成投资3.01亿元,秀洲段和桐乡段全面开工建设,完成航道工程量的30%;吴江段完成施工招标。

丁诸线航道完成投资3.02亿元, 5个施工标全部开工建设。

东宗线灵安港以南2.5公里航道攻坚克难,加大征迁力度,打通了最后“堵点”,前后历经十年终于建成通航。

湖嘉申线嘉兴段一期调概报告获省发改委批复,环评、水保和档案完成专项验收。

与此同时,强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湖嘉申线嘉兴段二期、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工程、乍嘉苏线航道“五改三”工程等前期各环节顺利推进。

全力打造“品质工程”样板,开展了设计标准化和精细化、施工标准化和质量通病治理等专项行动,举办了全市内河水运“品质工程”现场观摩会,推广水运建设先进经验。

深入实施航道标准化养护,新建护岸7740米,维修护岸14452平方米,养护航道绿化243万平方米。

领导在造船业视察会发言

领导在造船业视察会发言

领导在造船业视察会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企业家、各界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来到造船业视察会现场,与大家分享一些对于产业发展的思考和看法。

船舶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是国际竞争的重点产业。

近年来,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船舶制造产业也相应进入了新发展阶段。

在浩瀚的海洋上,中国海运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造船产业的支撑。

十三五规划及国家船舶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国内市场迅速发展和国际船市逐渐打开”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为我国造船业指明了前进方向和路径。

强化船舶制造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船舶制造水平,是稳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保证。

当前,我国船舶制造业正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国际经济、科技、贸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制造业中的传统产业革命性变革,新兴工业体系日益兴起,技术和产业重构不断加强,对制造业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次,改革和创新在船舶制造领域的影响正在日益显著,形势和任务的新变化以及挑战和机遇的新变化,都对船舶制造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再次,环保、低碳、绿色制造等新模式和新概念的自然要求,也对船舶制造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成果深刻地影响着传统工业的产业结构和制造模式,正在船舶制造业中率先应用。

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已经成为船舶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而智能制造是船舶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实施智能制造既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实现高质量、节能降耗、环境友好的必经之路。

建立研发、生产、发展、销售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对于改善全产业链的产业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实现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中国造船业的未来,我有着激情和信心。

中国造船业中有很多优秀企业,他们正在顺应和推动产业升级,不断创新实践,从以往模仿式的技术推进转为自主创新型企业。

他们和他们的团队具有扎实的中国制造工匠精神,拥有领先时代的奋斗意识,将创新发挥到极致,领先技术成为了他们的标志。

全国海协系统工作会议在南京举行谭天星强调海协工作要注重“五个增强”

全国海协系统工作会议在南京举行谭天星强调海协工作要注重“五个增强”

全国海协系统工作会议在南京举行谭天星强调海协工作要注重“五个增强”3月27日,全国海外交流协会系统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等47家及我省侨办系统16家海协成员单位共140多人参加会议。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谭天星作重要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艳致词。

江苏、云南、重庆、北京、上海、广东、安徽等11家单位进行了经验介绍,36家单位就海协会建设与发展作了专题讨论发言。

会议期间,副省长傅自应亲切会见了谭天星一行,省侨办主任王华参加会见。

张艳在致词中说,近几年,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特点新变化,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力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运行平稳、质量提升、民生改善、转型加快的良好态势。

去年,江苏的全面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全省经济总量达5.94万亿元,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

全省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稳定、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张艳说,江苏的快速发展,侨务工作功不可没。

在国务院侨办的关心指导下,我省的侨务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围绕发展抓侨务、抓好侨务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涵养和聚集侨务资源,着力发挥侨务工作的优势和作用,引智引资、为侨服务、侨务宣传等各项工作扎实展开,有效地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开创了侨务工作与侨胞需求良性互动、与经济社会发展并进共赢的生动局面。

张艳表示,海协会工作是侨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侨务工作的拓展和加强,这次全国海协系统工作会议在江苏召开,为我们提供了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

我们将深入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认真借鉴兄弟省区市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探索海协会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努力将我省海协会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多来江苏走一走、看一看,多来指导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2024年全国海事工作会议读后感

2024年全国海事工作会议读后感

2024年全国海事工作会议读后感摘要:一、引言1.会议背景介绍2.会议主题及重要性二、会议内容概述1.政策法规方面2.行业发展方面3.国际合作方面4.科技创新方面三、我国海事事业发展现状与挑战1.我国海事事业取得的成就2.面临的主要挑战四、会议为我国海事事业发展指明方向1.政策法规体系的完善2.行业发展的战略规划3.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强4.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五、会议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启示1.提高自身专业素养2.关注行业动态3.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4.创新思维,助力海事事业发展六、总结1.会议对我国海事事业发展的意义2.个人在海事事业中的职责与使命正文:在全国海事工作会议上,相关部门对我国海事事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今后的海事工作指明了方向。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化改革,促进创新,推动我国海事事业高质量发展”,旨在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为实现我国海事事业的新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会议内容涵盖了政策法规、行业发展、国际合作和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

在政策法规方面,会议强调进一步完善我国海事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法治水平,为海事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行业发展方面,会议提出了海事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目标任务。

在国际合作方面,会议强调要加强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海事领域的挑战。

在科技创新方面,会议着重讨论了如何提升我国海事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海事事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海事事业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例如,船舶污染、航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此次会议为我国海事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海事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对于个人职业发展来说,此次会议也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我们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业务能力。

其次,要关注行业动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此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扩大视野,借鉴先进经验,为我国海事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以标准化提升我国造船业海工装备制造水平

以标准化提升我国造船业海工装备制造水平

以标准化提升我国造船业海工装备制造水平
潘若恩
【期刊名称】《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年(卷),期】2009(042)006
【摘要】为尽快提升我国造船行业海工装备制造水平,本文对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及标准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对海洋工程装备的特点及我国造船企业投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潜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需要明确海洋工程装备标准化发展思路、在我国标准体系中纳入成熟的国际标准、合理制定界面接口标准、把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作为标准化的重要目标等建议.
【总页数】4页(P5-8)
【作者】潘若恩
【作者单位】海军装备研究院,标准规范研究所,上海,20023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首座国产化百万吨级液化天然气工厂通过大考r工程的实施提升了我国装备制造水平 [J], 王峰
2.特高压工程对提升我国电力装备制造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J], 《电力设备》编辑部
3.提升我国轴承行业制造水平加快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 [J],
4.三方面发展我国装备工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J],
5.九部门联合编制海洋工程装备工程实施方案全面提升我国海工装备自主研发制造能力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烟台召开第一届中国(烟台)海工装备国际研讨会

烟台召开第一届中国(烟台)海工装备国际研讨会

048走向世界 仙境烟台SPECIAL特别策划烟台召开第一届中国(烟台)海工装备国际研讨会1st—(Yantai)—China—International—Symposium—on—Offshore—Engineering—Equipment—Held—in—Yantai6月6月6日,第一届中国(烟台)海工装备国际研讨会在烟台召开。

科技部副部长张建国,乌克兰教育科学部副部长马克西姆•斯特里哈,省政协副主席刘均刚在开幕式上致辞,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永霞主持开幕式,副市长王晓军出席。

张建国在致辞中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他说,乌克兰是中国重要的合作伙伴,中乌地区级科技合作是两国政府间合作的有益补充。

科技部将会同乌克兰教育科学部继续支持相关地区、机构在海工装备等多个领城开展互利合作,为两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马克西姆•斯特里哈在致辞中说,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是当今发展的关键所在。

海工装备领域是中国和乌克兰科技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加强交流、增进合作,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刘均刚在致辞中表示,山东省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海洋强国战略思想和“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奋力开创新时代海洋强省建设新局面。

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继续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海工装备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

张永霞表示,烟台作为中国海工装备国际研讨会的永久会址,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专家、企业、政府在国际海工装备领域开展深度交流合作,搭建一个互惠互利、共赢共享的合作平台,为中国及全球海工装备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一届中国(烟台)海工装备国际研讨会由科技部支持、山东省科技厅和烟台市政府共同主办,来自乌克兰、挪威、瑞典、德国、美国等国以及国内100余位专家和代表围绕提升海工装备技术水平进行深入研讨交流。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0492018.12烟台构建海岸带地质大数据烟台迈进对外开放新时代Yantai—Constructed—Geological—Big—Data—for—the—Coast—ZoneYantai—Marches—Toward—the—New—Era—of—Open-up—by—Developing—a—Modernized—Economic—Center走向海洋,经略海洋,海洋地质调查先行。

海事座谈会总结发言稿

海事座谈会总结发言稿

海事座谈会总结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在这次海事座谈会上做一份发言。

我是某某航运集团的代表。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我们需要在未来的海事发展中注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快速的经济和技术变革,这对海事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不能仅仅依赖过去的经验和做法,而需要不断创新,并关注环境保护、安全和效率的平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球航运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其次,我认为加强国际合作是促进海事发展的关键。

在当前全球化的环境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立面对海事挑战。

我们需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共同努力来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

建立更加开放和稳定的国际合作机制,共同制定规范和标准,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将是我们应对海事挑战的重要举措。

此外,我还想提到,关注人才培养是确保海事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航运业务的复杂化,我们需要具备更高级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海事人才。

我们应该积极推动海事教育机构与航运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培训计划和实践机会,扩大海事人才的培养规模和质量。

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海事人才,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日益增长的挑战。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政府应该发挥积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海事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优化行业环境。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监管和执法,确保海事行业的秩序和安全。

只有政府与企业、教育机构共同合作,形成良好的政企合作关系,我们才能实现海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我在本次海事座谈会上想要分享的观点。

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推动海事行业迈上新的发展台阶!谢谢!接下来,我想强调海事安全的重要性。

作为海事行业的从业人员,我们要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确保船舶和货物的安全运输。

无论是从事航海、港口管理还是海事监督,我们都要加强对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的培训和执行,严密监控船舶的状况,及时排除潜在危险,确保海上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行动计划》助推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

《行动计划》助推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

《行动计划》助推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
佚名
【期刊名称】《船舶物资与市场》
【年(卷),期】2018(000)001
【摘要】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组织编制的《海洋工
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正式发布。

该计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目标是: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专用化、系列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断加强,产品结构迈向中高端,力争步入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制造先进国家行列。

【总页数】1页(P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演出场馆设备专业委员会2017年度常务委员会会议暨《先进文化装备制造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意见征集座谈会在京举行
2.《实施方案》强力助推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
3.真诚相伴一路护航-- CCS海工助
力国产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4.中国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瓶颈与突破5.
全球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抢抓机遇对标先进推进我国海工装备跨越发展本刊记者张真源在日前刚刚结束的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海洋工程分会座谈会上,来自中国船协、中国船级社、中船重工、中远船务、中海工业等行业机构以及造船、航运企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高层齐聚上海,围绕当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状况、国际海工装备发展趋势和动向以及我国与世界海工装备先进国家存在的差距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寻求突破关键。

市场兴旺订单结构变化呈“冷热不均”据了解,2011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高度繁荣,移动钻井装备、浮式生产装备以及驳船等装备实现订单金额合计约59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从细分市场来看,各种类型装备订单分布呈现“冷热不均”的状况。

其中,钻井装备市场出现井喷态势,成交订单高达372亿美元,占全球海洋工程装备订单总额的63%;而生产装备市场则较为平稳,成交订单为136亿美元,占海洋工程装备订单总额的23%。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进入2012年以来,世界海工装备市场继续延续上一年的态势,无论是钻井移动平台、浮式生产平台,还是海洋工程船市场均表现较为活跃,与极其低迷的常规船舶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截至6月18日,全球共成交海工装备订单近300亿美元,约为2011年全年成交金额590亿美元的一半,但是低于2011年上半年369亿美元的成交量。

从目前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发展趋势来看,2011年和2012年海洋工程市场订单水平总体已经超过全球金融危机前(2005~2008年)订造高峰期间的水平。

与会专家分析认为,今年前5月订单与2011年相比订单结构上发生较大变化,市场也呈现出热点轮动的状态,钻井装备成交数量和金额明显萎缩,而生产装备成交金额大幅增加。

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全球共成交钻井装备约100亿美元,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8座、半潜式钻井平台7座、钻井船7艘、辅助平台3座。

而2011年成交钻井平台高达86座,成交金额高达320亿美元,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41座、钻井船35艘、半潜式钻井平台6座、辅助钻井平台4座。

今年前5月钻井平台成交金额仅占2011年全年总额的1/3。

而反观生产装备,今年前5月接单量已经超过12座,订单金额达到110亿美元。

其中包括1座半潜式生产平台、1艘FPSO、1艘FSRU、5艘FPSO改装和2艘FPSO升级以及2艘FLNG 订单。

而2011年全球共计成交17座浮式生产平台建造货改装订单,订单总额约为90亿美元,包括5艘改装FPSO、2艘新建FPSO、2座SPAR平台、1艘FLNG、1座半潜式生产平台上部模块、5艘新建FSRU和1艘改装FSRU订单。

从成交合同金额来看,从今年前5月已经超过2011年全年成交量的水平。

与此同时,2011年全球共成交海洋工程船360艘,2012年前5月为100艘。

另外,2012年前5月全球水下生产系统及设备市场成交金额大约为35亿美元。

韩国独大我国海工产业取得突破而从订单分布角度来看,2011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订单(不含海工船舶)最多的4个国家分别是韩国、巴西、新加坡和中国,分别达到了217亿美元、128亿美元、72亿美元和46.7亿美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5%、27%、15%和8%。

2012年前5月,这一数字分别为韩国129亿美元、巴西83亿美元、中国17.5亿美元和新加坡13亿美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韩国51%、巴西33%、中国6%和新加坡5%。

其中,钻井平台领域韩国接单量约占总量50%的份额,其次为新加坡约为20%,中国的市场份额保持在10%左右。

韩国获得了全球80%的钻井船订单、60%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订单。

新加坡则获得了60%以上的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

中国获得近20%的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和30%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订单。

从订单来源分析来看,钻井平台领域订单主要来自美国和挪威,特别是2010年10月以来,全球钻井平台市场出现了订造热潮,订单主要来自美国、挪威、丹麦和新加坡等海洋油气服务业发达的国家,以及巴西等海洋油气开发的新兴国家,来自这5个国家的订单数量占全部订单的90%以上。

其他订造钻井平台的国家还有英国、阿联酋、卡塔尔、泰国、俄罗斯、墨西哥、马来西亚、日本和中国等。

而在生产平台领域,韩国的市场占有率最高,超过了60%,新加坡则主要获得FPSO改装订单,另外巴西、中国也获得了部分订单。

浮式生产平台订单主要来源于巴西、西非美国和墨西哥湾以及澳大利亚等海域的油气田开发。

与会专家表示,2011年我国在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取得重要突破,共接获海洋工程装备订单21+9座/艘,合同金额共计达到46.7亿美元(不含海工船舶),达到历年做高水平。

包括9+7座自升式钻井平台、3座半潜式钻井平台、2+2艘钻井船、3座钻井辅助平台、1艘FPSO改装订单、1座浮力塔式钻井生产平台、一座半潜式支持平台和1座钻井平台改装订单。

今年以来,截至6月18日,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共获得钻井、生产和辅助装备9+2座/艘,合同金额为17.5亿美元。

包括3座自升式钻井平台、1座半潜式钻井平台、1座钻井辅助平台、2+2艘钻井辅助驳船、1座半潜式生活平台和1艘浮式LNG液化再气化储存装置。

需求强劲海工市场快速发展主因分析近期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持续兴旺的原因,与会专家指出,由于近年来全球市场对石油的强劲需求、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是驱动全球海工市场持续兴旺的主要驱动因素。

据统计,近年来全球市场对石油需求不断上升,从2007年1月的8200万桶/天上升到2008年7月的接近9000万桶/天的高峰,虽然2008年全球10月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石油需求跌至8200万桶/天以下,但是金融危机后迅速恢复并再次达到2012年4月的8800万桶/天。

与需求相对应的是,2007年以来国际油价平均也保持在100美元/桶左右,且有不断攀升的态势,2012年4月的数据显示,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达到了125美元/桶的水平。

与会专家分析指出,正是受到了需求和价格的强大驱动,促进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不断加快,同时也推动了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持续兴旺,另外由于全球传统造船市场的低迷和造船产能之间的巨大落差,促使了造船企业大多数愿意给出较低的报价和优惠的付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订造量不断上升。

前景看好海工市场未来值得期待对于未来全球海洋工程市场发展趋势,与会专家也做出了预期和展望。

钻井平台市场将继续保持活跃态势,预计2012年全年钻井平台订单将达到50~60座,将比2011年全年的86座有所回调,但是仍然高于2005~2008年订造高峰期间年均50座的水平相当,市场状况较好,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2013~2014年全球钻井平台市场将进一步回调,预计年均实现订单30~40座左右。

对于生产平台市场的发展前景,与会专家表示,对于大多数深水油气开发项目,60美元/桶的价格已经足以满足项目推进的需求。

而2011年全年平均油价已经高达110美元/桶,预计2012年的平均油价也将保持在100~110美元/桶左右仍处高位,因此预计未来数年全球浮式生产平台市场仍将保持繁荣态势。

据了解,2011年全年生产平台成交量为90亿美元,而今年前5月已经达到110亿美元,预计2012年全年成交合同金额将超过150以美元,同时未来数年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在这一水平。

另外,未来全球海洋工程船市场预计将保持当前水平,由于不同类型的海工船舶服务于海洋油气开发的不同阶段,面临的市场因素和运行环境差别也很大。

预计平台供应船(PSV)和三用工作船(AHTS)将成为未来海工船舶市场的主角,原因是两者均主要服务于钻井平台的日常运营,伴随着钻井平台市场的大量订单陆续交付,对平台供应船的需求将得到保持。

同时,由于新订造的浮式钻井平台大多采用动力定位方式,因此未来对三用工作船的需求将有所增加。

预计未来几年全球海洋工程船市场将维持在300~400艘的年均订单水平。

对标先进推进海工产业跨越发展当前,全球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总体呈现三大梯队。

第一梯队为欧美公司,他们在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的需求引领下,垄断海洋工程关键装备开发、设计、工程总包和关键配套设备供货等高端制造领域,以法国Technip公司、意大利Saipem 公司、美国Mcdermott公司、挪威Aker公司为代表,同时行业规则也大部分被这些公司垄断和把持。

第二梯队主要包括韩国和新加坡,二者在功能模块设计建造、总装设计建造领域发展较为快速,并占据了领先地位。

但是,在装备设计、关键装备开发和关键配套设备等领域与欧美公司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分析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国际地位时,与会代表认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但是受困于产业后发的客观现状,以及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研发设计能力和市场影响力与韩国新加坡仍有较大差距,与欧美大型工程公司差距更为明显,虽然部分骨干企业已经和正在初步形成功能模块设计建造、总装设计建造和调试的能力,但是总体仍然处在制造低端产品的第三梯队。

与会专家认为,当前全球市场需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LNG船、LPG船以及海洋工程装备产品订单已经超过了传统主流船型,成为市场的主角和各国企业竞相开拓的领域。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扶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海洋工程装备列为重点高端装备制造业加以扶持,通信部出台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也提出将通过十年的努力推动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正在加大对海洋油气开发特别是我国南海地区油气开发的力度,对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必将加速增长。

因此,我国企业要紧紧抓住这一大好机遇,不断研讨和分析与欧美以及韩国、新加坡等国企业之间存在的差距和原因,密切跟踪研究国际技术发展动态,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等方式,加快掌握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制造能力,不断优化产品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方式,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提升我国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不断建立健全国内海工装备企业公共信息交流平台和联系机制,并强化与国内外主要油气公司、承包商、相关国际油气组织的联系,加速开拓国际市场,着力提高市场份额,努力推进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