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1
3.1《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1[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能理解分析人类对一些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而发展农业的一些典型事例。
2.理解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农业生产所选定的①____________,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②____ ________)各因素的③____________。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④____________。
3.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1)自然条件:气候、⑤________、⑥________、土壤。
(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政策。
(3)技术条件:机械、化肥、良种、冷藏等。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⑨____________比较稳定,⑩________________发展变化较快。
我的疑惑1.2.3.探究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探究材料】读教材P42图3.1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图3.2澳大利亚牧场和图3.3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探究问题】1.探究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东南部牧场为什么不同?并思考什么是“区位”?2.根据教材P42图3.3探究下列问题。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除图中列出的各种因素外,影响农民决策的因素还有哪些?3.阅读案例1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发展,探究下列问题。
(1)农业区位因素发生过哪些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有哪些影响?(2)说出哪些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你能对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提出建议吗?【规律总结】自然环境因素相对稳定,不利因素可以适当改造。
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越来越大。
【考例探究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1导学案
第三单元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导学目标】1、掌握农业区位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的影响;2、掌握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和主导因素。
【预习案】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二是指农业与的相互关系。
2、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比较稳定,发展变化较快。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的概念: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和一定的,在、社会、经济和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农业地域类型的标志:同一农业地域内,、、、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
【探究案】(P43活动)下列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变化主要受那些区位因素的影响?为什么?1.结合水稻生长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分析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2.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
这个地区为什么要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你知道为什么吗?(P44活动)1.从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中,分析如下问题。
(1)农业区位因素发生过哪些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有哪些影响?(2)哪些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你能对环地中海的农业区位选择提出建议吗?2.以你家乡为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以及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
【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2.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3.我国90年代初苹果畅销,但1996年苹果价格大跌,主要由于A.政策变化B.市场需求的变化C.人口增长趋缓D.交通改善4.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发展立体农业,造成这种农业模式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市场5.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属于社会经济方面的是A.东北平原发展耕作业,利于大型机械化生产B.我国南方和东北的许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C.我国南方水分和热量充足,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D.在北京、上海等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农副产品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6.欧洲北海沿岸多种甜菜、马铃薯等作物,很少种谷物,形成此现象的主导因素是A.生产习惯 B.市场需要 C.地形特点 D.气候条件7.下图表示某地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的需求变化 B.科学技术的发 C.交通运输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变化8.19世纪中叶以前,环地中海地区水果、蔬菜、花卉不能大量生产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不适合花卉生长 B.交通不便C.花卉生产技术水平低 D.没有灌溉水源9.我国有“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的记载,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壤性质不同B. 气候条件不同C. 地形条件的差异D. 市场需求不同二、综合题10.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回答问题。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导学案
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地域的形成【学习目标】1.熟记农业区位的含义;2.记忆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并能根据资料分析出影响某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3.能举例说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活动及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4.通过案例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
【基础导学】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同一农业地域内,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反馈练习】1.农业的区位选择,其实质是 DA.农作物的合理分布 B.对气候资源的合理作用C.对农产品市场的正确选择 D.对土地的合理利用从20世纪90年代起,新疆开始大规模发展番茄种植、加工业,番茄的生产加工能力占到全国近90%,番茄酱的出口,为新疆农民增收和特色产业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下图为“新疆2001~2007年番茄产量和面积的变化图”。
据图完成第2~3题。
A2.新疆地区能生产优质番茄的主要原因是①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④科技先进,机械化程度高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新疆地区番茄种植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是BA.市场狭小B.水资源紧缺C.价格低廉D.劳动力严重短缺烟台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4—5题。
4.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B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5.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 B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6.环地中梅地区成为水果、蔬菜、花卉等“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主要得益于C ①市场条件的变化②机械化的推广③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④水源条件的改造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7.读下图,该镇周围要发展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五种农业,请在A、B、C、D、E五个区位安排这五种农业,并说明理由。
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
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课标考点1.了解农业区位的概念。
2.了解农业的区位要素及其变化。
二、知 识 体系农业消费所选定的农业与天文环境各要素的自然要素:气候、 、土壤、社会经济要素:市场、 、政策、 、休息力区位选择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影响农业的区位要素处于 之中某个区位要素的变化会惹起其他区位要素的变化自然环境要素比拟 ,对农业区位影响 社会经济要素变化 ,对农业区位影响 自然要素:洼地 和低地沼泽化,花卉、蔬菜产量低而不稳 市场和交通:交通方便,本地市场狭小,消费规模 灾祸和市场:大规模 消费受灾损失大,市场竞争 概念:是指在一定的 和一定的历史开展阶段,在社会、 、科技、文明和自然 的综协作用下,构成的农业消费地域特点: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消费的条件、结构、 方式、开展方向等具有相反的特征构成:农业地域的构成,是 开展农业、合理应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由于动植物的不同 ,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构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混合农业的概念:混合农业是耕作业与 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 澳大利亚农业在 世界 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世界上的位置 世界畜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世界最大的 消费国和出口国散布:西北部和 部地势平整开阔,灌溉条件较好,气候 区位要素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 形式:〝土–草–畜–市场〞放牧、划区轮牧 措施 自然草场改良为半人工草场收获优质 牧草并施肥三、要点打破影响农业的区位要素:农业消费深受天文环境的影响,这称为农业的区位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要素。
社会经济要素。
自然要素包括一个地域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要素包括一个地域的市场、交通运输条件、政府的政策、机械、休息力、农业科技等。
影响农业的区位要素中自然要素具有相对动摇性,但人类在农业的开展中可以对自然条件停止区位含义 区位要素 区位要素 的变化 环地中海地域的农业变迁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构成调理和改造,是不利要素得以转化有利于农业的开展。
最新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地理3.1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习目标:1.理解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依据;结合具体农业区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等。
3.结合实例掌握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难点:重点、难点:1.农业区位因素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堂流程第一步:尝试练习1.(2009·广东高考)1980年以,黑龙江省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1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肥力B.热量条件.河流汛期D.降水总量第二步:考点扫描考点一:考点二:第三步:填写并理解记忆知识点知识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_________农业与各因素的相互联系2.农业区位因素(1)构成自然因素:包括、、土壤、水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政策、技等(2)变化:因素比较稳定,而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知识点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概念: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和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1)分布: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
(2)特点: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
(3)区位因素分析:第四步:变式训练(2010·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
(1)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2)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对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五步:解惑答疑我的疑惑:我的收获:第六步:构建络第七步:当堂检测一、选择题读某国农业布局示意图,回答1~2题。
1.影响图中牛奶和蔬菜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市场.土壤 D.技术2.若上图表示美国的农业布局,其蔬菜的生产转向南部“阳光地带”,主要得益于( )①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②交通条件的改善③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④地形条件A.①② B.②③.①④ D.③④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学习目标1、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变化。
3、了解农业地域的概念。
4、掌握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重点、难点和考点1、重点: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变化。
2、难点: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3、考点: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变化。
预习导学【温故知新】一、农业生产活动是指:。
二、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包括:、、、。
狭义的农业特指:。
三、.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如泰国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湄南河平原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在什么地方(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相互关系: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等——受什么影响2、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古代):、、、。
社会经济条件(近现代):、、、、、、。
技术条件(近现代):、、、、。
探究导学【互动探究】一、农业区位图的判读分析农业区位图的目的就是做好农业区位选择,而农业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
分析农业区位图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有两个:1.大范围地区区位选择原则进行大范围地区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2.小范围地区区位选择原则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
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大类。
(1)主要因素:指一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限制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3)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它可能是最突出的优势因素,也可能是限制性因素。
经典例子:下面是部分典型地区农业的主导因素:主导因素典型农业(农作物)热量青藏高原的青稞、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年三熟的作物、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水源河西走廊的粮棉、河套平原的种植业地形横断山区、我国东南地区的立体农业土壤东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市场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交通冬季,海南岛的蔬菜供应到北京地区技术无土栽培,冬小麦、水稻种植区界线北移3.发展分析法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图上反映的问题。
3.1__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从而削弱了
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而
对农业区位的选择越来越重要。
知识点②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生产: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生产特点:
项
目
生 产 方 式 1、在西南和东南地区(含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和养羊业混合为主,其
中东南沿海地区以经济作物和乳肉畜牧业为主。2、北部地区混合性小,
以肉牛业为绝对主要饲养类型。
经 营 方 式 农产品多数供出口
三江平原的甜菜
降水较多的地方可发展水稻生产 和淡水养殖,降水较少的地方适宜 经营旱作农业 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 25˚ 的山地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
对半干旱、干旱地区农业生产能 灌溉水源充足的地方发展种植业 否进行产生决定性影响
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
茶叶适宜在酸性土壤种植
市场
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自交 通
然市 场
因 素
机械化 科技
交通便利,发达 面向国际市场 机械化水平高 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
政策
政府政策扶持
[小结]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使
农业生产得
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临太平洋,便于商品经营
7.19 世纪中叶以前,环地中海地区水果、蔬菜、花卉不能大量生产的主要原因是( )
的主要产地之一,还是世界最大的
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国土东南部的
是典型的小麦—牧羊地区。
【知识梳理】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对农业的影响
举例
气 光照 热量
候 降水
地形 水源 土壤 社会经济因素
光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 河西走廊的棉花 地区分布
地理导学案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兴义一中高中高一年级导学案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①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②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
③了解农业地域的概念和形成。
④掌握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⑤识记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理解不同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活动及农业地域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⑥理解不同农业地域景观形成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农业地域景观归纳出其主要的区位因素。
教学重点①影响农业的主要因素—自然和经济因素。
②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二、自主知识梳理(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生产活动(1)定义: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__________或饲养动物。
(2)选择农业生产活动的实质:决策者对_______________的选择。
2、农业的区位因素(1)含义:一指农业所选定的__________;二是指农业与___________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内容:自然因素:包括________、地形、土壤________;社会经济因素:包括______、劳动力、科技、交通运输、___________等。
(3)发展变化:__________因素比较稳定,___________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__________的发展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很大。
(4)在农业区位中,某个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大,我们把这个因素称为____________(5)限制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的因素。
(6)优势因素: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的因素。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概念:在一定的________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_________、经济、科技、文化和_________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________、结构、__________方式、发展方向等相同。
3、成因:是因地制宜、__________农业土地的结果。
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知识梳理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的区位因素2.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的基本方法每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但都有其主导因素。
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1.混合农业的特点混合农业主要是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
混合农业生产有多种方式,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的谷物和畜牧混合农业。
这种类型分布较为广泛,其中以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的混合农业最为典型。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条件澳大利亚既是世界小麦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也是世界畜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还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
其混合农业的形成条件如下表所示:1.下列三地的农业生产与所给的主要区位因素搭配正确的是 ( )①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②海南岛的天然橡胶种植③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A.①----甲②----乙③----丙B.①----乙②----甲③----丙C.①----丙②----甲③----乙D.①----丙②----乙③----甲读“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图”,回答2~4题。
2.阶段I中的农产品产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距城市近 B.气候优越C.地形平坦 D.水源充足3.阶段Ⅱ中的农产品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C.交通运输便捷 D.城市居民收入增加4.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 D.冬季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6.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
优秀学案-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①__________(绝对区位)。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②__________(相对区位)。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1)主要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③______、地形、土壤等。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④________、劳动力、机械、政策、交通运输、文化、⑤______等。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⑥__________。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概念: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⑦________和一定的⑧________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⑨________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成因:农业地域的形成,是⑪____________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4.差别:由于动植物的地域分布不同,以及自然条件、⑫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5.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1)分布地区:东南部和西南部。
(2)区位因素:地势⑬____________、灌溉条件较好、气候温暖、⑭__________、机械化程度高。
(3)生产模式:“土—草—畜—市场”。
(4)措施:天然草场改良为⑮____________;播种优质豆科牧草并施肥。
【问题思考】1.想一想:影响下列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
(1)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
(2)吐鲁番盆地生长长绒棉和葡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议一议:我国某山区某年柑橘普遍大丰收,而有的地方却出现了橘熟无人摘,甚至出现橘树被毁的现象。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想一想: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一成不变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讨论: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是一般意义上的混合农业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阅读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高三地理3.1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3.1《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了解主要农业区位因素。
2、根据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结合生活实际和相关资料,能够说明某一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产生原因。
4、结合案例,能够分析影响某一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并结合事例说明如何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因地制宜,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基础导学】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_______。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________。
2.主要区位因素3.区位因素的变化自然因素比较____,社会经济因素___________快。
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1)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首先,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例如,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
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
如下表所示:农作物自然条件水稻属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玉米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的地区棉花热量充足、光照强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天然橡胶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茶叶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地区椰子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苹果、梨暖温带地区花生主要分布在亚热带、暖温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第 4 页共 4 页(2)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农业的区位影响某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1)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该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
01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思考1:假如我要种下一大片的某种农作物或发展养殖业,如何选种?选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需要在什么地方种或发展?需要哪些条件?如果我要大量卖出去,又需要研究哪些条件?在种植大片农作物或养殖的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哪些影响?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这些问题如果清楚了,你就学到家了。
思考2:你了解农作物或牲畜的特点吗?你了解你要给他们安家的地方有什么特点吗?二者能够友好相处吗?本节课,你需要懂得这些概念或原理一.农业区位1.含义: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选定的,例如,泰国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湄南河平原等地,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等地。
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
2.应用情境: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气温,降水。
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光照非常。
因此,这里种植的葡萄质地优良,糖分含量较,为葡萄酒的酿造提供了优质。
优质的原料,加上独特的生产,悠久的生产,使法国葡萄酒世界各地。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3.也称“农业区位条件”。
发展农业生产必需的因素和因素的总称。
4.自然因素主要包括、、、、、、等。
5.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装备、农产品工业、工业、农业等。
三.农业区位因素应用情境6.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有利条件有:临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发达;地处带,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7.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对长绒棉需求大。
8.海南岛地处带,和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量大。
9.昆明四季如春,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量大。
四.农业自然条件10.概念:发展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条件的总称。
一般包括资源、资源、资源和(动物和植物)资源等。
11.研究意义:查明和研究农业自然资源的、、、及其开发利用的方向途径,是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大力挖掘农业增产,积极维持,有效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需要的重要手段。
农业区位选择导学案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学习目标】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了解主要农业区位因素。
2、根据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结合生活实际和相关资料,能够说明某一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产生原因。
4、结合案例,能够分析影响某一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并结合事例说明如何进行农业区位的选择。
导入:在前面两章的内容中我们学习了人口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的发展都要求更多更丰富的产品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这就要依赖农业生产。
【自主探究】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二是指农业与各因素的,这些因素就是。
2、影响因素及其变化:主要因素有:、、、、、、、、等。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因素是比较稳定的,而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尤其是、和。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概念: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和一定的,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2、标志: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合作探究】活动探究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下列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变化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为什么?①结合水稻生长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分析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②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
这个地区为什么要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为什么?2、阅读教材p44“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发展”完成下列问题。
①农业区位因素发生过哪些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有哪些影响?②哪些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你能对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提出建议吗?活动探究二:农业地域的形成结合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条件<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开讨论,选出小组代表并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农业的区位选择》优质导学案(第1课时)
《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掌握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
3.分析和评价某一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
【重点难点】
1.区位的含义,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和分类。
2.主导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农业生产的。
【知识梳理】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
(2)农业与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答案】地理位置地理环境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1)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
(2)主要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包括、、土壤、水源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政策、机械等。
【注意提示】图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3.区位选择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合理利用
气候地形
市场交通运输合理利用农业土地
【归纳总结】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静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学习目标
1、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变化。
3、了解农业地域的概念。
4、掌握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重点、难点和考点
1、重点: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变化。
2、难点: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3、考点: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变化。
预习导学【温故知新】
一、农业生产活动是指:。
二、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农业包括:、、、。
狭义的农业特指:。
三、.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如泰国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湄南河平原
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在什么地方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相互关系: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等——受什么影响
2、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自然条件(古代):、、、。
社会经济条件(近现代):、、、、、、。
技术条件(近现代):、、、
、。
探究导学【互动探究】
一、农业区位图的判读
分析农业区位图的目的就是做好农业区位选择,而农业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
分析农业区位图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有两个:
1.大范围地区区位选择原则
进行大范围地区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2.小范围地区区位选择原则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
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大类。
(1)主要因素:指一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限制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3)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它可能是最突出的优势因素,也可能是限制性因素。
经典例子:下面是部分典型地区农业的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典型农业(农作物)
热量青藏高原的青稞、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年三熟的作物、海南岛的天然橡胶
水源河西走廊的粮棉、河套平原的种植业
地形横断山区、我国东南地区的立体农业
土壤东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市场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
交通冬季,海南岛的蔬菜供应到北京地区
技术无土栽培,冬小麦、水稻种植区界线北移
3.发展分析法
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图上反映的问题。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拓展延伸】
课本43页活动题,根据所给资料和图片,分析下列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变化1.主要受哪些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为什么?
2.江西泰和县千烟洲为什么采取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农业地域的形成
三、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称为农业地域。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练习导学
一、混合农业
1.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分布、、、、。
特点:
对象
(1)种植作物、、、。
(2)饲养牲畜、、。
2.中国珠三角的基塘生产(新颖的混合农业、生态农业)
二、水稻种植业
1、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2、分布:亚洲东部、南部
3、区位优势:高温多雨的气候,雨热同期;
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劳动力充足;种植经验丰富;饮食习惯。
三、商品谷物农业
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面向市场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经营方式:家庭经营
分布:美国中部平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国营农场
作物:小麦和玉米
区位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工业发达;先进的科技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比较
(1)共同之处:。
(2)不同之处:。
(3)借鉴之处:。
四、大牧场放牧业
特点: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天然草场以放牧为主
分布: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美国、南非、澳大利亚)
区位优势: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交通便利(距海港近)
措施:培育良种牛、改善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2.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与我国牧区畜牧业的比较
(1)区位比较:。
(2)现状比较。
(3)借鉴之处:。
五、乳畜业
是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地域类型,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形成的。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周围)
生产对象:。
产品:。
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