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活性探索

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活性探索

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活性探索作者:郑沁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6期摘要: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总是与城市的发展建设息息相关的。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历史街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联系的探索,找出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新思路。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活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 A引言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城市文化的集中反映,对传承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不仅要保护其物质层面的遗产,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增强其活力,使其成为生机勃勃的活态城市遗产,而非“物质躯壳”。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活态城市遗产的构建要素。

近年来在一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过程中出现了重视“物质躯壳”而忽视其内涵和活力的问题,使得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衰退甚至消失。

要使历史文化街区能健康地发展下去,而不至于成为没有内涵的仿古街,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力度。

2.我国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现状我国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起点较低,时间较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如黄山的屯溪老街,平遥南大街,丽江,桐乡市乌镇古街等,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2.1将历史街区看作旅游资源,将保护看成开发旅游的手段。

在一些地方以发展旅游为名拆旧建新,或恢复已不存在的建筑改变历史的本来面目,甚至拆除街区的大部分建筑,只保留单栋的建筑单体,周围的现代化建筑把其包围起来重重保护,或把街区的居民搬迂,民居改为旅游或文化娱乐场所等,使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失去了应有的历史价值。

2.2不注重整体的保护。

历史街区连片的建筑群体,保存的是某段时期的历史风貌,体现的城市特色和风貌。

如果不能将街区的城市建设整体考虑,势必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也将使街区保护规划逊色不少。

2.3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对居民点传统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态的漠视。

首要的功能是居住.许多人认为老的生活方式根本不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要求,只要在形式和尺度上注意与原由建筑风貌相协调即可。

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研究

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研究
中图 分 类 号 :1 -7 1 l8 J 文献标识码 : A
1 概念 界定
这一原则 。在历史街 区的更新过程 中, 应始终把历史 街区的保护
在保护 的前提下谈开 发与建设 。这是社会 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中, 常出现历史地段 和历史地 区的 工作放在开发 的首位 , 历史发展 的客观要求 , 是可持续 发展战略 的重大体现 。世界旅 更 称谓 , 但是其有不同 的含义。历史地段可分为 乡镇历史地段 和城 游组织《 旅游业 2 世纪 议程》 1 中曾强调 : 如果 保护 文化遗产 而不 市历史地段 , 包含着地域 的历史 特色 和景观 意向 , 映着社会 生 反 能使它们发挥应有 的经济效 益 , 那么 , 人们 就会逐渐 怀疑保 护它 活和文化的多样 性 。历史 地 段 , 我 国通 常 也被 称 为 “ 史 街 在 历 区” 主要是指保存 有一定 数量 和规模 的历史建 筑物 、 , 构筑 物 , 且 们 的重要性 。所 以历史 街区 的保护应 充分 发挥其显 在和潜 在 的 通过 对历 史街 区历史 文化 资源的科学合理 的保护以及 风貌相对完 整的地段 。对处于城市 中的历史地段 而言 , 还应 具有 巨大作用 , 开发利用 , 充分展示其所蕴含 的品位、 价值和作用 , 以提高整个城 具体的生活内容 , 通常称为历史街 区… 1。文 中研究 对象为城 市 中
历史地段 , 采用“ 历史 街区 ” 的称 谓 , 它不 仅 包括 有形 的建 筑 物和
市 的文化 内涵 , 促进 城市 经济 活力 。
构筑物 , 还包括无形 的文化内涵 , 如人们 生活 中形成的价值观念 、 3 中国历史街 区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途径及存在的问题
生活方式 、 组织结构 、 风俗人情等 , 它能反映某段历史时期某 民族 3 1 , 中国的历史 街 区保护 与开发正 处于 积极 的探 索阶段 。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若干问题的阐述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若干问题的阐述

关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若干重要问题的阐述1.关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意义1.1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编制的背景1.1.1 中国近代的文物古迹保护的观念和方法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专业建筑师的主持下,整修了一批古建筑。

50年代至90年代,保护、整修的项目大量增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若干值得探讨的保护理论。

目前通过总结经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物古迹保护理论,在大多数从业人员中取得共识的条件已经成熟。

1.1.2 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和地方还都颁布了一些有关文物古迹管理和保护工程的法规,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对相关法规进行专业性阐释,以及相应的行业规则。

1.1.3 在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环境中,文物古迹的保护及其价值取向,都面临新的课题。

拓展保护观念,坚持保护原则,为文物古迹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制订明确的保护工作准则已势在必行。

1.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保护文物古迹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事业,众多专家组织了各类国际保护组织,很多国家签署了各类国际保护公约,不少国家也制订了符合本国国情的保护规则。

中国是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也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成员国,应当为国际保护理论作出贡献。

1.2 《准则》的作用1.2.1 《准则》是文物古迹保护事业的行业规则。

凡是从事文物古迹保护的人员,包括政府公务员和管理、研究、勘测、设计、施工、教育、传媒的一切人员,必须在专业行为和职业道德上受到《准则》的约束。

1.2.2 《准则》是评价保护工作的标准。

保护事务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法规、规定,同时所有专业性方案的制订及其成果都应以《准则》为依据进行评估。

1.2.3 对于市政建设,土地房屋管理、防灾和环境保护、园林、宗教和民族等部门在处理涉及文物古迹的事务时,也可以《准则》作为专业依据。

1.3 《准则》的权威性1.3.1 《准则》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订并通过。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几点问题和几点建议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几点问题和几点建议

街区保护是一种理念上地突破年月日来源:中国文化报编者按:月日至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工作研修班在北京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举行.在为期一周地研修班期间,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以及遗产保护、城市规划领域地权威专家将围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地指导思想、政策法规,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地理念、方法、措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地管理思路、措施方法等内容,为来自全国各地“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地管理工作者做专题讲座.月日上午,研修班第一课由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主讲.他梳理了我国近些年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重点介绍了名城名镇名村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地保护工作;下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陈同滨从对世界文化遗产核心理念地解读入手,分析了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地概念界定、保护与管理等问题.研修班地讲课嘉宾还包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朱自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王景慧,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吕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松,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杰.街区相关法律法规地历史沿革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地概念.其中,第八条提到:“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地城市,由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门报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年,修订后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地城镇、街道、村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并报国务院备案.”这里就提到了历史文化街区地概念.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中,对历史文化街区提出了具体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地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地保护规划,应当符合文物保护地要求.”在年《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地通知》里,对历史文化街区提出了进一步地要求,包括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地申报、评审工作等.年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则对历史文化街区有了更为详细地规定:“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建设控制地带内地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确定地建设控制要求.对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地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地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地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年以来,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地支持下,中国文化报社、中国文物报社已联合主办了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先后评选出了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历史文化名街地评选有效促进了历史文化街区地各类文化遗存和整体环境风貌地保护,维护了街区功能地延续和文化地传承.一大批优秀地历史文化街区得到了妥善保护,成为城市亮丽地文化名片.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改善街区环境国家文物局对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一直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家文物局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结合文物保护工作地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地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包括加大名城名镇名村中不可移动文物及周边历史环境风貌地保护;积极探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新型文化遗产地保护;大力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中地城市考古和遗址保护工作;积极促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然而,需要指出地是,虽然我们在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存在地问题依然突出,如名城保护理念未得到足够重视、法律法规亟待完善、相应保护责任得不到有效落实、执法监督力度仍显薄弱、各地破坏名城名镇名村地违法事件屡有发生等,这也影响到了作为城市肌理地历史文化街区地保护与发展.为进一步完善各地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地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积极推广先进经验,整改发现地问题,年月,住建部与国家文物局共同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检查地通知》,计划在年,分个阶段对我国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开展大范围地检查,重点检查历史文化资源地保护状况,保护规划地制定实施,地方相关法规地制定等内容.目前,第一阶段各名城名镇名村自查工作和第二阶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查工作已经结束.国家文物局正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分赴各地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保护工作存在问题较多地名城名镇名村.检查工作结束后,将形成报告并报国务院.对于已不具备条件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将向国务院建议列入濒危名单或撤销称号;不具备条件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也将列入濒危名单或直接撤销称号.通过这一阶段地检查工作,我们看到,近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制定了相关地地方法规和保护管理规定,编制了保护规划,加大了规划实施地监管力度,投入大量资金维修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改善了历史文化街区地基础设施等.历史街区保护存在地几点问题检查过程中,我们同时发现了一些突出、普遍地问题,在个别地区问题甚至十分严重.其中与历史文化街区相关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不重视作为风貌载体地历史建筑地保护,有地历史建筑被不恰当地改造,有地甚至被直接拆除,历史文化街区中仅靠文物保护单位独立支撑,历史街区整体风貌地完整性受到很大影响.比如,出于商业开发地目地,一些历史建筑除临街立面外,其余主体结构全部被拆除.二是不少地区保护理念存在偏差,热衷于建设仿古建筑一条街,拆除了原有历史建筑,破坏了历史文化街区地历史真实性.三是历史街区本身保护注重商业价值开发,对传统民居地保护工作不够重视,存在过度整治地问题,“景点打造”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对历史文化街区地保护.有地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上悬挂有大尺度地广告招贴画,严重遮挡建筑立面,破坏了历史街区地传统风貌.四是偏重历史街区地物质文化遗产地保护,对萌生、扎根于历史街区之中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够重视,对原有地社会生态系统保护不够重视,割裂了历史街区与历史传统文化之间原生地、紧密地联系.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地几点建议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以及历史街区保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探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以及历史街区保护地新模式.当前,我国正在经历城市化快速发展地时期,对于历史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街区地保护,应坚持保老城、建新城地战略目标,减轻老城建设压力,为老城松绑.对于其保护与利用,应遵循全面评估、积极保护地思路,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务实推进,提倡渐进式、有机更新地日常养护和小规模整治模式,反对大拆大建,探索通过建立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方式,将名城名镇名村地保护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地全面发展.二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街区地保护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历史街区得到有效保护地前提下,一方面要积极采取措施,主动吸引广大民众参与到名城地保护中来,使之积极支持并参与相关保护工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现有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内部设施地适度改造,以及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地不断改善,使老城区、古村落能够基本满足现代生活地需要,为居民生活提供应有地便利,延续其历史文化传统,实现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地保护与群众生活改善地有机结合,有效发挥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和谐发展地重要作用.三是进一步理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街区地管理机制,完善相关决策机制.在相关决策中,尤其是城市、街区改造等大型建设项目,要事先充分听取相关单位和当地民众地意见,建立并不断完善建设、规划、文物等部门有效合作机制,尊重文化遗产所在地人民群众地文化权益,正确处理好建设与保护地关系.通过沟通、协调,以及多部门合作参与,共同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街区保护工作.四是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等相关保护规划地后续监管.要大力抓好历史文化名城等相关保护规划地编制工作,从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可持续发展地高度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实现名城地整体保护,而且要采取严格有效地措施确保规划得到具体实施,并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地后续监督、管理工作,使规划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能满足名城保护工作地实际需要.同时,也要特别注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其中地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地衔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摘要】历史街区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开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历史街区保护的意义在于传承历史文化,保护城市记忆和建筑风格。

历史街区开发面临诸多挑战,如改造难度大、商业化压力等。

政府在历史街区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

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应当相辅相成,建立多元化的利益平衡机制。

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的关键在于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协同努力,未来发展应向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保护与开发的平衡是确保历史街区永续发展的关键,只有共同努力,历史街区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开发、意义、挑战、政府角色、政策、社会参与、公众意识、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关键、未来发展方向、结论。

1. 引言1.1 历史街区的重要性历史街区是城市的重要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是城市的记忆和根基。

历史街区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的传承体现,更是城市品质的体现和城市形象的塑造。

历史街区以其独特的风貌、建筑风格、文化传统等成为城市的名片,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和投资者。

历史街区也是城市独特的发展资源,对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软实力、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不仅关乎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更关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保护历史街区可以有效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历史记忆,维护城市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吸引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历史街区的开发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利用,如何平衡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

要实现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公众、企业等多方合作,共同致力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工作。

历史街区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加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才能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历史街区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对于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历史街区也面临着诸多的保护和开发问题。

本文将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开发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1、加强法律保护历史街区的保护首先要依靠法律保护。

各国和地区的法律都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进行了规定,我国也有《城市道路与防护条例》、《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历史街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对于未经批准的拆迁、改建或者违法建设行为,应严格依法予以处罚,并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2、制定保护规划历史街区的保护需要制定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保护规划。

规划应当考虑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确立保护和开发的总体方针。

同时,还需要制定详细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办法,竭力保护历史街区的原貌和特色。

3、加强管理力度历史街区的保护需要加强管理力度。

历史街区的管理应由专门的机构负责,对历史街区进行维护、监管、巡查等管理工作,加强对历史街区内商铺、住户的管理,并对历史街区内的建筑物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有损历史街区的行为。

4、强化宣传教育历史街区的保护需要强化宣传教育。

在加强历史街区保护的同时,要加强对历史街区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关注。

对于历史街区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和宣传,让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历史街区所代表的文化。

1、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历史街区的开发需要探索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历史街区的商户应该结合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特色,探索具有当地特色的多元化经营模式,比如文艺创意产业、手工艺品制作等等。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使历史街区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

2、加强旅游开发历史街区的开发需要加强旅游开发。

历史街区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历史街区的开发也可以结合旅游产业的发展,打造旅游精品街区,开展旅游演出和展览等活动,提高历史街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
1
都应该有明确的保护要求 ∀ 如要 利用 一定要符合保护的前提 ∀ 以满足一些 提出 / 积极 ! 消极0 说的实质是 要降低保护的要求 眼前利益的要求 ∀ 近年来一些人看到历史 街区可以带来旅游收益 将历史 而将 街区仅仅看作是旅游资源 从理论上说是本末倒置
护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
内容包括三个层次 ∀ 第一层次是 宏观方面的内容 包括保护范围 即核心保护区和环境协调区的具 体界线的划定 ! 历史街区用地性 质的调整 ! 道路交通规划 ! 社会 生活规划等 这部分内容以提出 包括建筑物 ! 控制性的要求为主 ∀ 第二层次是 中观方面的内容 构筑物的保护与更新模式 ! 建筑 高度控制 ! 空间环境整治 ! 小品 设施的布置以及各项市政工程设 施规划等 这部分内容深度要根 据实际对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以修建性内容为主 ∀ 第三层 次是微观方面的内容 治规 划 容 整治 针对历史 街区的核心保护区的重点地段整 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 第一部分是空间整治和环境 即对规划范围内的具体空 确定
划出一定的保护地带
对这个范
围内的新建 ! 扩建 ! 改建工程应 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 ∀ 0 ≠ 我国在 这一时期虽然还没有形成历史街 区的概念 但已经注意到了文物 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 建筑以外地区的保护问题 ∀
≤ ≥× ∞ ∞ ×≥ ≥∏
该文件明确地将 / 具有一定的代 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0 作为核 定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准之一 府的确认 ∀ 年 / 黄山 会 议 0 … 明 确 指出 / 历史街区的保护已经成为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0 ∀ 年 月建设部转发了 5黄 山市屯溪老街的保护管理办法6 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原则方法给予 行政法规的确认 年 也为各地制定 历史街区管理办法提供了范例 ∀ 在著名科学家钱 国家设立 伟长等专家的建议下 金 这 标志着历史街区保护政策得到政

浅析我国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若干问题

浅析我国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若干问题

浅析我国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若干问题作者:温婷婷马继瑞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7期摘要:在分析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其中的经验教训及形成原因;通过对历史经验的借鉴指出我国城市历史街区风貌保护与建筑保护更新的几个问题;最后总结出我国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建设及基本原则。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历史延续性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增长,城市面临着深层次的变革,城市历史街区在城市中的地位以及发展正面临破坏严重和逐渐消亡的命运。

城市历史街区不仅能集中体现城市的历史机理与文化脉络,更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因此,随着人们对历史街区保护意识的提高,近年来的历史街区保护性建设越开越多。

尽管我国许多地方及政府对历史街区保护做出了尝试和努力,但仍然没有改变“建设性”破坏的尴尬局面。

我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先生就曾对我国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问题做过研究,他说:研究和保护这些建筑是一种“逆时代的工作”。

基于我国历史发展的独特性,我国的传统城市在经济发展中沿用了一种“不破不立”的做法。

这种做法在历史街区改造建设中,缺少对城市历史及文化的理解、尊重和传承,破坏了原有的城市空间形态、社会网络及社区结构,主要表现为:一,城市发展缺乏特色,在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速度与规模,从而使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被割裂,历史风貌被破坏,最终形成“千城一面”的局面。

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导致“建设性破坏”,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城市面临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粗放式的开发模式使得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

三,许多地区及政府没有意识到城市保护的真正意义,而是将其看成旅游开发的资源和增加地方经济的有效手段,在这种思维下建造的历史保护区,是对历史真实性的破坏。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历史风貌必须要通过城市历史街区在发展迅猛的城市中传承下来,然而城市历史街区也不可避免地承担着城市的建设与开发等巨大的压力。

浅谈中国历史街区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浅谈中国历史街区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浅谈中国历史街区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空间结构不断重组,城市化向郊区乃至乡村不断蔓延,整个城市被吞没在现代化、一体化的洪流中。

社会文化被不断的同质化,带来历史文化记忆的流失,往日象征地域历史特征的历史街区文脉正在逐渐流失。

同时各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改造、开发也正逐渐在历史街区中蔓延开来,城市的历史记忆在这个时代收到了强烈的冲击。

本文从居民置换、旅游破坏两个层面分析城市化进程带给历史街区的冲击,并探讨如何用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挽救濒临同质化的历史文化街区。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快速置换,过度开发,可持续发展历史街区保护和发展历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城市既是世界各地历史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过程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

历史上形成的城市,作为仅次于语言的人类的第二大创造,成为其灿烂文明的最好见证和世世代代人民的集体记忆。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空间结构不断重组,城市化向郊区乃至乡村不断蔓延,整个城市被吞没在现代化、一体化的洪流中。

笔者从居民置换、旅游破坏两个层面分析城市化进程带给历史街区的冲击,并探讨如何用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挽救濒临同质化的历史文化街区。

1.居民快速置换带来的文脉缺失许多历史街区,尤其是传统商业街区,近年来经历了居民的大规模搬迁和快速置换。

在街区的改造与更新过程中,不少原居民自愿或引导性地向外搬迁,同时,较低的生活费用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自发迁入。

过去需要长时间积累的居民更新在极其短暂的几年内完成,而这一突变性的社会结构变化使历史街区城市记忆的延续与传承成为问题,进而影响到了历史街区的文脉保护。

城市记忆作为构成历史文脉的基础,是在长期的积累中逐渐沉积而成的。

城市记忆的主体,即居民的快速变化必然打破这一平衡。

1.1居民快速置换的形式历史街区的居民快速置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和部分原居民的迁出。

这两个过程分别可以运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同心圆模型和过滤模型加以解释。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规划专题研究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规划专题研究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规划专题研究摘要:本文是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规划专题的总结性思考。

结合这一学期所学,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规划专题的认识,汇报案例(绍兴仓桥直街规划)的介绍和总结,对本专题同学所做的内容的总结和思考,以及对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个人观点。

关键词:城市建设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文化随着对历史街区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城市建设与历史街区的保护及规划的问题已不仅仅是规划师或建筑师的研究课题,更关系到市民的切身利益,保护的内容也不再是某一文物,某一街区的形态特征,在某种意义上是使城市生活文化得以更好延续。

历史街区保护是一项具有社会实践性特征的复杂工作,既需要不断推进城市保护理念的提升,还需要不断加强保护规划的实施以及控制机制的完善。

历史文化遗产凝结了民族的智慧,对我们现代城市的硬件和人们文化思想的软件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目前看来,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建设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拟就城市建设与历史街区的保护及规划的问题研究。

现行的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及保护制度上,通过研究历史街区的本质特征,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实践进行思考,以总结城市建设过程中历史街区的保护及规划的经验和教训。

城市建设与历史街区的保护及规划的问题研究主要概括为三个方向,与时代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与文化的关系。

与时代的关系:要正确认识到时代变迁是引发历史街区保护矛盾的根源,在保护过程中强调分析,针对不同类型寻求不同策略。

探寻历史街区发展源动力,寻求新的社会因素的介入。

与自然的关系:人居环境的建设可以追溯到整个人类进化以及迁徙历程,人类对于生存环境的选择受制于当时的生产水平,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寻求理想人居环境的历程。

与文化的关系:每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和建筑风格,城市开发需要对历史文脉和地方文脉的重视和恰当的运用。

在城市开发和建筑设计中,引用国际城市规划理论成果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抛弃了自己本土文化和悠久历史所沉淀下来的建筑经验和理论,就是本末倒置了。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与保护研究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与保护研究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与保护研究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与保护是当代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对于传承和弘扬城市历史文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规划与保护两个方面,探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现状、难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历史文化街区规划是在城市发展中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综合性规划和布局,以实现城市发展和历史保护相协调的目标。

传统的规划往往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导致许多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化进程中被毁坏或遗弃。

因此,规划应当从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城市记忆和提升城市品质等多个维度出发。

首先,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价值定位。

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找出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之处,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

同时,规划要注重历史文化的扩展性与包容性,使其成为城市文脉和艺术的交汇点,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街区之间形成互动和补充的关系。

其次,规划要充分考虑社会参与和利益协调。

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仅是旅游景点,更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规划应当鼓励居民参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管理,保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增强他们对历史文化街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要协调历史文化街区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妥善处理各方利益的冲突,以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再次,规划要注重功能与环境的结合。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规划不能只是停留在外表的美化,而是要注重功能的优化与升级。

传统作坊和老旧住宅可以转型为创意产业和艺术空间,为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和创新平台。

同时,规划要注重环境的整治和升级,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市容环境、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基础,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保护不仅仅是修缮、保养,更是要通过对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传承,让历史文化融入当代城市生活。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需要政府、专家、居民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形成多元化的保护合力。

首先,政府在保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管理作用。

关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相关问题思考

关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相关问题思考

关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相关问题思考摘要: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和文化印记的代表,历史街区的保护和规划是世界性的课题,城市规划者要肯定历史街区的历史价值和传承价值,在新城建设的过程中纳入历史街区保护和复兴的计划,实现历史街区和新城建设的同步进行,有效的保护地方文化遗产,提高本地区文化街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本文对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现状进行了认识,并在分析历史街区保护和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探讨历史街区的保护问题。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规划;问题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和文化印记的代表,历史街区的保护和规划是世界性的课题,城市规划者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的加强对本地区历史街区的保护,增强本地的文化特色。

目前,我国已经确立了历史街区保护制度,历史街区和城市建设同步进行的成功案例也不在少数,平遥南大街在整修后基本上保存了老街的历史风貌,丽江古城在经过照明工程和排水工程改造后实现了古城保护和经济的共同发展,临海紫阳街、桐乡市乌镇古街以及扬州东关历史街区也取得了良好的保护效果。

历史街区概述1、概念和特征。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新城建设的同时,人们更多的将眼光放到了历史街区保护以及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上来。

历史街区是能够体现城市历史风貌以及民族特色的街区,历史街区是历史生命力的延续。

历史街区具有社会生活真实和街区永续利用动态性的特征,历史街区一般包括了建筑物、道路、构筑物、院墙、树木以及山体、河流等,这些元素一般都是历史原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

目前,我国制定了历史街区保护制度,很多城市在历史街区保护和复兴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实现了历史街区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的双重意义。

但是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建筑结构的老化。

历史街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一般都是历史原物,很多建筑都是木质的结构,建筑年久失修,建筑普遍存在安全隐患。

对于历史街区保护问题的探究

对于历史街区保护问题的探究

•一、历史街区的含义历史街区是以保存有一定数量和比例、并记载着真实的历史信息的历史建筑为基本特征的,它们是构成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的主要因素。

在确定保护范围时,应该全面地考虑地段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的保存状况、历史沿革、地形地貌、道路格局、空间景观等各项因素。

历史街区的界定,一般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其一,具有大量的历史建筑。

街区内的这些历史建筑是记载着城镇发展历史信息的真实的物质实体。

同时,他们在整个街区的建筑中应占有较大的比例,是街区整体气氛的主导因素。

其二,具有独特和代表性的历史风貌。

历史街区所构成的实体具有共同的设计、构造、材料以及建筑组织方法,代表着历史上某一时期该地域的历史风貌特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心理和审美趋向。

其三是具有较完整或可整治的视觉环境。

在历史建筑集中的街区范围内没有严重破坏和影响街区历史氛围和文化脉络的建筑物,同时街区周围可视范围内的环境情况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二、我国目前历史街区保护的现状我国的城市更新运动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大致可划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我国对于城市的保护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个体文物或者是历史遗址的范畴,如1982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92 年的《文物保护法细则》等,街区的整体风貌和空间格局则得不到重视而遭受严重破坏。

第二阶段:上世纪90年代。

随着历史文化名城制度确实立,我国的城市保护制度开始形成文物古建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双层保护体系,并提出历史文化区的保护概念作为补充。

此时虽然我国已拥有相对完善的城市保护法规和较全面管理模式,但现实中历史街区的破坏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总的说这一阶段城市风貌的保护方法处于转型、探索时期。

第三阶段: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

1997 年建设部转发了《黄山市屯溪老街历史文化保护区管理暂行方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形成文物古建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格局。

这一阶段历史街区的保护更促使了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建筑师和开发商家等多学科的合作,并且尝试采取多渠道,多种方式来促使历史街区的改造,但是在改造、保护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谈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谈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筑 残 损 及 修 缮 问题 的 总结 , 不 仅 在 岳 阳 市 洞 庭 南 路地 区 , 在 我
国 其 他 地 区 也 可 以广 泛 应 用 。在 历 史街 区 历 史 建 筑 的 建 设 过
程 中, 不可 大拆 大建 , 要采 用逐 步改 善的方式 , 尊重居 民的意
愿, 保 护 居 民利 益 , 保 持 社 会 的 稳 定 。通 过 对 这 些 问题 的足 够 重 视 并 采 取 切 实 有 效 的修 缮 措 施 , 从 而 达 到 保 护 街 区 历 史 文
护资金 , 筹措来 自政府、 社会和 个人 的资金 , 在 保护整治 工程 中实行专 款专 用 ; 工程 结束后 , 负 责还 贷还 息 , 接 受 由于街 区 整治带来 的土地和 营业效 益增值 , 使之有效低 用于街 区 日后
的维护与整治。
历史建筑 残损通病 是一个 全国性 的问题 , 上述对该 类建

f 4 1 赫传 凯 . 鲁 南、 苏北 地 区农 村房 屋结 构通病 及防 治
主体和 居民的保护整治活动提供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
对 私房修 缮整治行 为采取政 府补贴 的方式 , 资助居 民进
行保护整治活动。
护欲 整 治 工作 。 ( 2 ) . 理 顺 财 产 关 系
由于历史街 区具 有多年历 史 , 房屋 使用者 是经过 多年 变 化, 政 府应组织 专 门的管理 人员调 查清楚每 一处历史 建筑 所 属单位或个人 , 合理 按照所属进行资产 分配 , 以免后续带来诸
正。
工程 . 建 筑学报 , 2 0 0 5 7
f ’ 1 张帆 青 岛近代 历 史建 筑保 护修复技 术研 究 . 【 硕 士 学位论 文 1 天津华大学 2 0 0 7 .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问题与思考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问题与思考
下 几 个 方 面 的 问题 :
( 二) 物 质 与 情 感 的 矛盾
这些历史街 区蕴含 几代人 的情 感寄托 ,报刊 杂志充斥 了海 量 的对 传 统 街 区 的追 忆 , 不 断 唤起 人 们 对 历 史 街 区所
蕴 含 的 美好 历史 的 向往 。然 而 当有 人真 正走 进 并 关注 还 生 活在 历 史街 区 中 的 民 众 时 ,你 会 发 现拥 挤 不堪 的居 所 、 卫 生 条件 极 差 的公 共厕 所 ,甚至 时刻 担 心 一场 暴 雨 引 发 的城 市 内 涝 ,这 或许 就 是 残酷 的 现 实 与 美好 的往 日情 怀 之 间 的
堡 量 壅
历史街 区保 护规划 的 问题 与思 考
■ 曹坤 梓 现 行 的 历 史 街 区 保 护 规 划 中存 在 着 一 些 问题 ,这 些 问 题 的根 源 主 要 体 现 在 经 济 、文 化 及 保 护 制 度 上 ,通 过 研 究 历 史 街 区 的本 质 特 征 ,对 历 史 街 区 的保 护 规 划 实 践 进 行 思 考 ,以 总 结 规划 过 程 中的 经 验和 教 训 。
同 ,使历史街区呈现不 同的情况。我们需要针对各历史街
区 的 具 体 情 况研 究 更 具 针 对 性 的保 护 方 法 与 措 施 ,体 现 历 史街 区 的差 异 , 以实 现 更 有效 的保 护 。
二、历史街 区保护的问题根源
( 一 ) 经济 根 源
( 二 )与土地政策、资金政策 的衔接不够 当今 ,一 方 面 我 国 招 、 拍 、 挂 土 地 出 让 制 度 的 推 行 ,
土 地 价 格 不 断 上 涨 的 趋 势 明 显 ,房 地 产 开 发 商 为 了 追 逐 利 润 、 消 化 高 昂 的 土 地 成 本 ,不 得 不 提 高 土 地 开 发 密 度 或 建

浅谈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针对天津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运用有机更新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天津历史街区的规划建设思路。

总结出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要将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坚持长期整治,小规模“有机更新”的改造方式,并切实实现公众参与,才能达到活力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结论。

标签历史街区;有机更新;可持续发展;长期整治;公众参与一个城市越是面临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潮流,发掘和维持它的地方性和历史传统就越是显得重要。

而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城市都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

近几年天津的经济和城市建设都飞速发展,但其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也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 天津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目前存在的问题1.1 “大拆大建”与可持续发展宗旨相悖近几年天津城市的发展,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城市建设上,还是居民的生活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尤其是城市建设上,这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也使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街区,遭受了毁灭性的重创。

“大拆大建”与可持续发展宗旨相悖。

可持续发展概念定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大拆大建”的城市建设方式意味着将大量的可利用建筑拆除,然而新建筑的建造过程,又会产生新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产生新的废弃物,占用更多的土地,增加新的环境负担。

这种方式对整个“地球村”来说是不负责任的。

1.2 文化生态观有待加强建筑反映人类的文化,它必须服务于人民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此建筑具有物质功能(居住、工作、娱乐)和精神功能(情趣、风格、审美等),建筑的精神功能产生了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

城市文化的永恒价值的创造,必须充分发挥城市固有的文化特色。

因此,城市建设应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基础上,保持城市文化的历史延续性,努力挖掘传统城市文化内涵,谨慎对待老城中尚待改造的历史街区,使传统的街区发挥独特的魅力。

1.3 一切为交通让道的思路值得反思现代城市的交通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意义的课题。

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历史街区承载着城市的文化记忆、历史遗产和城市精神,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不仅可以保护城市的文化传承,还可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将就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进行浅析,以探讨其重要性、现状及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一、历史街区的重要性历史街区是城市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它们反映了城市的发展历程、文化特色和风貌,是城市的文化根基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保护历史街区可以维护城市的文化记忆,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软实力,推动城市文化的创新发展。

历史街区也是城市的重要景观,对于吸引游客和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历史街区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改造,其原有的文化价值和历史风貌受到了严重侵蚀。

一方面,历史街区的保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和挑战,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和利益驱动,一些历史街区的保护并不到位;部分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存在单一化、商业化等问题,忽视了历史文化的价值,使得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特色逐渐模糊。

三、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对策针对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历史街区的保护。

立法保护是保护历史街区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历史街区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2.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可以有效引入市场力量,提高历史街区的开发效率和经济效益,并推动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历史街区的公众教育和文化传播。

通过加强历史街区的公众教育和文化传播,增强市民对历史街区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提升历史街区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价值。

浅谈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

浅谈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

浅谈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亟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我国许多城市中至今仍然保存着一些历史街区。

这些历史街区内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以及连片的历史街巷及其环境。

长期以来,这些地方一直是居民聚集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得到了较好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构成鲜活的文化遗产。

历史街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以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越来越多的的关注。

一、当前历史街区面临的复杂局面及保护整治工作的得失进入新世纪,历史街区面临的局面比较复杂。

一是由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通方式的改变,历史街区传统商业、手工业渐渐衰微,难以为继,有被边缘化的倾向。

二是由于20世纪剧烈的社会变革,许多历史建筑已经从过去的家族居住变为“七十二家房客”各自为“占”,长期缺乏有效的维护和保养,有些建筑形态发生了变化,有的成了危房,却得不到维修或无法维修。

有的区位已经挤进了20世纪后半段新建或重新装修过的现代建筑,景观的连续性和风格的统一性遭到了破坏。

三是现有基础设施未能满足该地区居民改善生活条件与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乱搭乱建等损害历史建筑及其传统风貌的现象不断增多。

在一些居民留恋世代居住的这块土地及房屋的同时,另一些居民期盼拆迁,一些有能力的年轻居民已经迁居他处,有的历史建筑甚至长年空关,历史街区有空壳化的倾向。

四是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张,开发力度的加大、老城区地皮的日益减少,以及邻近地区房地产价格的暴涨,历史街区作为老城区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了开发商的青睐,取得这些土地以“旧城改造”的名义进行房地产开发以获利的努力时断时续。

五是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看到了历史街区潜在的发展商机,主张利用历史街区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进步的呼声空前高涨。

六是部分专业人士主张以科学合理的手段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和整治,但修缮、整治的资金缺乏。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部分城市着手勾画历史街区的发展蓝图。

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研究

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研究

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研究[摘要]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和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的定位、规划、建设和管理等主要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保证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历史建筑,建设实施Abstract: The following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 blocks, summarizes main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 blocks in our country, and proposes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location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storic blocks, in order to ens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 blocks.Key words: historic block,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historical building, construction1、引言在全球化导致人类社会及其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社会变革接踵而来,人类文化的交流日益广泛深刻,激发出一系列变革、创新。

世界文化呈现出既统一又多样,既国际又本土的面貌。

尽管如此,有些事物的价值却是永恒的,如对人与自然生命的尊重、人类情感的交流、生活质量的提高、自我认知的深刻、创造力的展示、文化的延续等等。

在全球化的形势下,人类社会多样化的地方文化也同样面临保护和发展的严峻考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内容摘要我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初始于对文物建筑的保护,然后发展成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后来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历史街区保护的内容,形成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1.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发展历程我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初始于对文物建筑的保护,然后发展成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后来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历史街区保护的内容,形成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求“特别对集中反映历史文化的老城区……更要采取有效措施,严加保护,……要在这些历史遗迹周围划出一定的保护地带,对这个范围内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应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

”我国在这一时期限虽然还没有形成历史街区的概念,但已经注意到了文物建筑以外地区的保护问题。

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不足和面对旧城改建新的高潮,正式提出保护历史街区的概念。

主要原因有:首先,历史文化名城概念及其保护内容不清晰。

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是“保护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这个标准明显的弊端就是重个体传统遗产保护而轻城市整体文化环境保护。

第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范围没有明确界定,造成保护规划实施、管理和资金保障上的诸多不便。

第三,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

由于历史街区的现状条件与现代化生活的要求相去甚远,面对大规模旧城改造的冲击,名城保护工作更为艰难。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许多历史文化名城表面上是整个名城保护,其结果往往是名城整体保不住,常常只成为一“名城”招牌,许多历史街区受到“建设性破坏”,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

1985年5月,建设部城市规划司建议设立“历史性传统街区”,国务院采纳了这个建议,提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也予以保护,……核定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同时该文件明确地将“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作为核定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准之一,这标志着历史街区保护政策得到政府的确认。

1996年“黄山会议”明确指出“历史街区的保护已经成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

1997年8月建设部转发了《黄山市屯溪老街的保护管理办法》,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原则方法给予行政法规的确认,也为名地制定历史街区管理办法提供了范例。

1996年,在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等专家的建议下,国家设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点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维修、整治。

1997年丽江、平遥等16个历史街区共得到3000万元的资助,此后每年有10个左右的历史街区得到了这项资助。

历史街区保护制度的确定使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了一个新台阶,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向着逐步完善与成熟阶段迈进。

2.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现况2.1我国近年来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的成功实例历史街区保护制度确立以来,我国的历史街区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许多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比较成功的部分实例有:(1)平遥南大街。

南大街位于平遥古城中心区,1997年的整治,将架空电缆和电讯线埋入地下,并把沥青路面恢复为条石铺砌,鼓励沿街居民开店铺和办民俗展览。

经过修整,该街区很好保存了历史风貌,同时又繁荣了经济、发展了旅游。

(2)丽江。

第一批接受国家资助的历史街区,利用这笔资助,丽江对古城街区的排水工程和照明工程进行改造,促进了古城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

(3)黄山市屯溪老街。

在清华大学朱自煊教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规划和整治,1995年被定为建设部试点保护的历史街区。

政府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居民自已出资整饰店面。

现在屯溪老街的旅游业发展良好,成为黄山旅游者的必游之处。

(4)临海紫阳街。

国家第一批资助保护的历史街区,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制订的保护与整治规划的指导下,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使紫阳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成为展示历史文化名城临海的重要窗口。

(5)桐乡市乌镇古街。

乌镇是风貌保存比较完整的江南古镇。

1999年起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的指导下,桐乡市组织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有步骤地对历史街区进行了环境和建筑整治,完整地保护恢复了原业的历史风貌和景观。

乌镇用旧料来更换修补老屋、老街、老桥的办法,重现古镇原貌,“三线入地”,沿街每户设抽水马桶,旅游事业得到很快发展。

(6)扬州东关历史街区。

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东关历史街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工程的实施、资金落实和使用、拆迁补偿和安置办法等做出规定,保证了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7)泉州中山路。

近代形成的骑楼街,长约2.5km,宽12m,在泉州市统一规划领导下,采取政府补助、业主和居民部分出资的方式进行全面整治。

根据不同情况用“洗脸”、“镶牙”等貌,同时也振兴了街市商业,改善了环境。

2.2 1990年代以后对历史街区的破坏及原因20世纪90年代,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兴起,掀起了旧城地段的建设开发的高潮。

由于许多城市没有重视历史街区的保护,用一般的城市旧区的拆建改造的方式,使得很大一批历史街区在经济发展大潮的冲击下受到破坏。

以福州市为例,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了两个历史街区:三坊七巷和朱紫坊。

1994年福州市请人做了三坊七巷地区的改建规划,使得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丧失殆尽。

朱紫坊最近也做了完全拆迁居民、拆除旧街巷的规划,这两个历史街区面临被破坏的厄运。

又如沈阳市,几年内就将保留着城市原来的历史风貌、文化遗存和地方风情的旧城区基本拆迁改建完毕,传统风貌荡然无存。

再如徐州的户部山仅留存了几幢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其它房屋全部拆光,却申报为历史街区。

还有昆明,拆除了历史风貌完整的青云街,仅存的历史街区胜利堂文明街也成为房地产商开发争夺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破坏目前仍在继续,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一些较大的城市,至今已难以找到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地段。

这些情况在1990年代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着历史、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

1980年代的城市建设热潮,主要是以扩大城市规模和建设新的开发区为主,旧区还不是开发的热点。

1990年代以后,国家针对1980年代的开发带来的城市规模过大、开发区过多过滥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和开发区的审批。

以后城市新区开发的步伐明显放慢,城市管理部门和房地产商就把旧区作为一轮的开发热点。

我国历史城市是以旧城为中心慢慢发展形成的,城市的旧区一直是城市的生活和经济中心,有着很好的区位优势,旧城区就是房地产商争夺的黄金地段。

许多有影响的国内外投资者在这时期纷纷介入旧城改建项目。

同时,旧区又是居住条件较差的地段,居民有着改建的迫切要求。

这种需求和房地产商的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很大的力量,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3我国目前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几个误区历史街区的保护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由于许多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对这项工作还不是非常熟悉,在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错误的理解和做法,这些错误往往会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1)现在流行一个不恰当的说法是“要提倡积极保护,反对消极保护”。

保护就是维护保护对象的原有价值不受损害,无论对文物建筑还是历史地段,都应该有明确的保护要求。

如要利用,一定要符合保护的前提。

提出“积极、消极”说的实质是要降低保护的要求,以满足一些眼前利益的要求。

(2)近年来一些人看到历史街区可以带来旅游收益,将历史街区仅仅看作是旅游资源,而将保护看作为开发旅游的手段。

这从理论上说是本末倒置,在实践上也会带来许多错误的做法。

一种情况是以保护和发展旅游为名拆旧建新,从北京琉璃厂拆除原有传统建筑建新的仿古建筑开始,全国陆续出现了承德的清代一条街,开封的“宋街”,沛县的“汉街”,使许多有价值的历史街区沦为“假古董”。

其中有些“假古董”在短其内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以至出现竞相仿效的情况。

但后来它们不再成为人们热衷的对象,旅游收益迅速减少,使得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都误码率入歧途。

这种形式的开发建设是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相抵触的,是对真正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另一种情况是一些地方虽然没有大拆大建,但是提出将历史街区中的居民全部迁出,把民居全部改为旅游和文娱等设施,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

历史街区失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也就失去了“生活真实性”。

这种以表演性仿古活动来代替依附在这些历史场所里的真实的人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另一种造假的行为,街区会因此失去原有的历史韵味。

(3)还有一种错误的做法是把历史街区作为房地产开发的项目,用招投标方式的商业运作,以取得效益和利润。

由于房地产开发的目的就是以利润为前提,而不是以保护为目的,因此依靠房地产开发公司去保护历史遗产是难以奏效的,这也是许多历史街区受到破坏的症结所在。

(4)有一些规划设计单位往往把历史街区保护整治规划等同于一般城市旧区改建或旅游景点的规划设计,导致了一些规划的欠科学合理,对历史街区的保护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的特点明确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的编制特点和编制方法对认真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尤为重要。

3.1保护整治规划在编制阶段上的特点“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进行”,“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一般各阶段的编制要求在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保护规划与一般的城市规划不同,它自成一套体系。

一般有两个层面,即城市总体层面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街区层面上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

两个层面的规划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相当于总规与详规但又与这两者有差异。

总体层面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明确指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就其内容深度讲是总体规划阶段的规划,但对于重点保护的地区要再进行深”。

规划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城市整体层次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则与方针,包括保护框架、保护区的划定、城市保护功能与结构布局等;第二部分是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各类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界限、高度与视线控制,这部分内容以控制性要求为主;第三部分内容是重点保护地区的保护措施与整治对策,包括许多修建性的内容。

也就是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以总体规划阶段的要求为主,涵盖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对于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规划,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近年来在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编制办法并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