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解读共38页
资本论全课件
(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也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只有资本家在流通中购买到特殊的劳动力商品,并把劳动力投入生产,价值才会增殖。因此马克思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即由满足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02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13-15)
03
04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6)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17)
05
价值实体就是一般人类劳动。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之量的关系和比例。
价值就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价值、价值实体:
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用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生产同一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01
02
研究资本发生的条件和资本的实质
这一篇只有一章
第四章 货币的资本化
第二篇 货币的资本化
1、货币的资本化 (1)资本总公式: G-W-G´ 一般商品流通公式: W-G-W 资本总公式与一般商品流通的区别: 形式不同: 运动次序不同 运动起点终点不同 运动媒介不同 内容不同: 运动的内容不同 运动的目的不同 运动的限度不同
等价形式:
等价形式的性质:表现别的商品价值的材料。
等价形式的特点:
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01
02
03
04
05
06
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及其秘密(1-20)
图解资本论
辩证法的实质:动态分析方法
逻辑规则:三分法-过程论-对立统一律
现存事物 肯定理解
变化形式 否定理解
变化结果 必然灭亡
从不断的运动中,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动态分析方法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说 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逻辑规则:两种形式对立统一
《资本论》四卷本的逻辑结构
演化结果 科学理论
第一卷 本质属性 资本的生产过程
条件
具体形式 不同
3财富增长
价值增多
劳动二重性的分析结论
条件:社会关系
人类劳动力 在生理学意义
上的耗费
相同的抽象的 人类劳动
它形成 商品价值
抽象劳动形式 社会属性:可变
从一方面看
科学表述格式 条件观点一体 两分法同一律
条件:劳动关系
人类劳动力 在特殊有目的
形式上耗费
一切劳动 本质存在 关系形式
一方面、另一方面 这是抽象的表述形式 条件和观点二者分立
逻辑分 析两个 层次 两种形 式 三段式 法
两个层次
4结论:物(财富)只有在交换中才具有价值属性,价值不是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属性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的二重属性 直接性存在形式 间接性关系形式
商品的定义 独立的互不依赖 的私人劳动产品
商品的社会属性 形式:交换关系 本质:生产关系
价值和财富之间 矛盾根源在于 劳动的二重性
地叙述出来。 系统分析和综合
辩证逻辑属性
这点一旦做到,材料 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 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 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
用概念和逻辑 进行动态论述的特点
逻辑规则 两分法——同一律
事物辩证法和概念辩证法的对立统一
资本论全ppt课件
马克思为什么要分析价值形式? 第一、通过对价值形式的分析,可以深刻
地看到价值和交换价值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 体现。
第二、通过价值形式及其发展的分析, 可以揭露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第三、通过价值形式及其发展的分析, 可以证明价值和交换价值并不是永恒的范畴。
18
简单的的价值形式: 20码麻布=1件上衣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从商品经 济发展而来的。
第二、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要解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先解剖 商品。
第三、通过分析商品而阐明的劳动价 值论是全部《资本论》的理论基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1
(2)商品使用价值的含义和特征(2-4) (3)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5-12)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13-15) (5)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6) (6)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1、阐明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2、是第二、三卷的理论基础 3、在理论上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8
第一卷第一篇
按照马克思写作计划,第一篇是作为全书的导 言来写的。这一篇在《资本论》第一版中只是一 章,章名为《商品和货币》再版时改为三章,并 合成一篇,篇名为《商品和货币》 。
本篇是以简单商品生产为研究对象的,因为 简单商品生产是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
9
第一章 商品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价值实 体与价值量) (1)我们的研究,必须从商品的分析开始 (第1自然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支配着的社会财富, 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而以单个的商 品为元素形态。所以,我们的研究,必须从 商品的分析开始。”
10
商品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逻辑 起点和历史起点:
(17)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解读(ppt35张)
30
130
30%
80c+20v 100%
90c+10v 100%
20
10
120
110
20%
10%
(3)利润趋向下降的规律 (趋势)
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二重性:总量增加和利润率下降。 一种长期趋势。
2.商业资本如何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1)商业资本本身不生产剩余价值
(2)其利润只是在流通中并且通过流通 才获得的,原因在于贱买贵卖。 (3)商业资本会按照它在总资本中所占 的比例,参加决定一般利润率。
集》,第204页。
货币资本的循环
一般:G — W … P … W′— G′ (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出售阶段)
简单:G — G′
G:货币资本—货币形态 W:商品资本—商品形态 P: 生产资本—生产形态
2.宏观视角:产业资本平衡理论——社会总 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第二卷第三篇)
(1)基本概念 社会总资本,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互相联 系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简单再生产,是指生 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扩大再生产是生产 过程比原有规模更大的再生产。 (2)货币资本的作用 第一,资本运动总是从货币开始,表现为 发动整个过程的第一推动力。 第二,预付资本任何时候都有一部分保持 货币形式。
(1)土地所有者基于土地的资本主义 所有制通过垄断以地租的形式参与整个工 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分配。 (2)地租分为级差地租(级差地租Ⅰ、 级差地租Ⅱ)和绝对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
级差地租 Ⅰ 源 泉 形成原因 数 条 量 件 Ⅱ 剩余价值 绝对地租
土地经营的资本主义垄断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 权的垄断 社会生产价格与个别生产 商品价值与社会生 价格之间的差额 产价格之间的差额 土地肥力和 追加投资的不 农业比工业的有机 位置的差别 同生产效率 构成低 土地的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论》解读
货币及其符号
另一方面,像古董这样不能由劳动再生产 从而本身没有价值 的东西的价格,则由一 些非常偶然的情况来决定。要出售一件东 西,唯一的条件是,它可以被独占,并且 可以让渡。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 •13
货币及其符号
符号就在同一程度上转化为货币。纸制或 电子制的美元、欧元、英镑和人民币等都 只是货币符号,只是货币的代表,只是简 称为货币的某种东西,而不是货币本身。 货币,尤其是世界货币,仍然是金,只是 金与它的代表之间的比值不再是固定的, 而是浮动的而已。 随着货币的出现,商品在货币上的价 值表现,就是商品的货币形式或它的价格.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 •5
商品与劳动的二重性
注意:当我们讨论商品经济的一般规 律时,我们所说的商品,是指李嘉图所说 的那些可以通过人的劳动增加其数量,同 时竞争可以刺激它们的生产而且不会碰到 任何障碍的商品。 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不通约。 不同的使用价值也不能通约。棉花不能做 自行车,小麦不能当水喝。但是,不同的 商品可以交换,这种交换代表某种通约,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 •1
引子
劳动在货币形式或其他形式上的化身。” 因此,逄锦聚的说法只能归入他自己 批评前人时所说的“不是以科学的理论矫 正这种扭曲,引领社会前进,而是亦步亦 趋地诠释当时政策的合理性,结果不但没 有起到经济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 用,反而误导了民众和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 •6
商品与劳动的二重性
意味着商品中有某种共同的东西,而且这 种东西是可以计量的,不同的商品具有不 同量的这种东西,从而可以按一定的数量 比例来交换。这就是价值。 进一步地,可以看出,不同的商品是 不同种劳动的产品,商品的交换其实是不 同种劳动产品的交换,反映出不同种劳动 在产品生产上的分配关系。这些劳动有的 是简单劳动,有的是复杂劳动,但它们的
《资本论》讲解 第四册
《资本论》讲解第四册《资本论》是马克思在50年代写成的政治经济学名著。
它包括四卷,共100章,分别论述了从商品经济的发展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后消亡的整个历史进程。
第四册分三个部分:劳动过程、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
从商品经济开始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灭亡这样一个社会再生产的全部过程都已经被包含在其中。
在生产的各个阶段中,只有货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关系才作为独立的、最重要的关系提出来加以研究。
同学们在看到这一部分时,往往会想到那些纷繁复杂的生产过程,而在讲解过程中,却又会把重点放在诸如“商品”、“货币”等微观领域的问题上,认为这才是真正与宏观经济紧密相连的内容。
其实,我们看问题应该站在更高层次上来理解。
在本书中,马克思对社会再生产的研究是由抽象到具体,由微观到宏观,由个别到一般,并用一种超越具体事物的思维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基本规律。
因此,他的每一项发现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人类认识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没有什么比资本主义制度的消亡更使人感到痛心疾首了。
所以,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及其运动规律的研究正是要揭示这个客观规律。
当然,马克思的学术生涯本身就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否定。
所以,我们对待任何学科都不能脱离时代,只有结合当今社会实际来学习,才能够牢牢掌握住学习的目的。
人们还可以根据剩余价值率和资本周转速度的对比,来推断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必将被取代的原因。
马克思指出,随着新的生产方式逐步地取代旧的生产方式,先前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也不得不让位于新的经济形态。
这种情况反映在生产函数上就表现为剩余价值率的下降或剩余价值量的减少,导致价值与价格背离,引起市场危机,生产过剩。
但在各种社会形态的转变过程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消失,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也依然存在。
在未来社会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缩短,工资与剩余价值率背离的趋势将会减缓甚至停止,两者最终完全一致。
资本论》第一卷课件
资本论》第一卷课件《资本论》第一卷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资本论》第一卷的课件,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一重要著作。
一、导言1.《资本论》的背景和意义2.马克思的生平和思想发展3.《资本论》的结构和内容概述二、商品和货币1.商品的本质和商品经济2.价值和使用价值3.交换价值和劳动价值4.货币的起源和功能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本质2.资本的积累和剩余价值3.资本的流通和再生产4.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再分配四、工资和利润1.工资的形成和变动2.利润的来源和计算3.资本家阶级的利益和地位五、市场和竞争1.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2.垄断和竞争3.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六、资本主义的危机和矛盾1.危机的起因和表现2.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发展规律3.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解决方案七、结语1.《资本论》的影响和意义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特征和挑战3.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启示这份课件通过对《资本论》第一卷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解读,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
它不仅提供了对《资本论》的概述和结构,还深入讨论了商品和货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工资和利润、市场和竞争、危机和矛盾等重要主题。
同时,课件还通过与当代资本主义现象的对比,展示了《资本论》对于理解当代社会和探索解决之道的重要性。
这份课件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表,将复杂的理论概念和思想表达形式化,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同时,它还提供了相关的案例和实证研究,帮助读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资本论》的思想。
通过学习这份课件,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资本论》的核心内容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思考当代社会和经济问题,并为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提供启示和参考。
它是一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课件,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理解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资本论》
取得原因
三、当代价值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在当代有着重要现实价值。 (一)有利于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 (二)提供了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有力工具 (三)确立了全球化时代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的指导 原则 (四)开辟了解释现实问题的科学视角 (五)呈现了唯物辩证法在经济分析中应用的经典 案例
《资本论》第一卷扉页
(二)完成与出版过程
马克思:第一卷(1867.9)和其他各卷手稿。 恩格斯:1885年和1894年整理出版二、三卷。 考茨基:对“第四卷”手稿结构按照自己的理 解重新作了安排,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书 名,作为与《资本论》平行的独立著作,分三 卷四册1904、1905、1910出版。 前苏联:1954-1961年重新整理出版了第四卷 手稿,命名为《剩余价值论》,列为《资本论》 第四卷。1962-1964年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全 集》第二十六卷。
《政治经济学批判》1959年柏林版第3页)
(1)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最单纯的形式。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 (3)包含了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萌芽。
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价值实体和价值量(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形成(劳动二重性)、形式(交换价 值与价格)与本质(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交换 劳动的社会关系——商品拜物教)。 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首先,指出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其次,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由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再 次,分析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联系;最后,指 出价值是社会历史范畴,而非物的自然属性。 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要知道什么是剩余价值,必须先知道什么 是价值。
1848年2月,席卷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爆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同盟投入 革命洪流。 由于革命的失败,马克思及其一家流亡到 巴黎,后迁居伦敦。仍潜心研究政治经济 学,写作《资本论》,1867年9月,《资本论》 第一卷出版。 马克思晚年一直致力于《资本论》第二卷 和第三卷的写作工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资本论》
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剩余价值规律推动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特点和历史趋势。
04 《资本论》中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 机理论
经济危机的解决途径和未来发展趋势
解决途径
通过革命或改良的方式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 盾,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化和社会化。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资本主义 基本矛盾将逐渐激化,经济危机将更加频繁 和严重,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社
会主义制度将取而代之。
05 《资本论》中的 阶级斗争和社会 革命理论
使用价值
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 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了商品的有用 性。
货币的职能和流通规律
职能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量与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关系,即 货币流通规律。
03 《资本论》中的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的产生和本质
02 《资本论》中的 商品与货币理论
商品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商品
起源于社会分工,是用来交换的 劳动产品,其本质是交换价值。
货币
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其本质是 价值的一般代表,具有流通手段 和支付手段等职能。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分析
价值
商品所包含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 商品的社会属性,表现为商品交换时 的比例关系。
剩余价值的产生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通过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即产生剩余价 值。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资本论》共37页文档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资本论》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资本论第二版跋解读
资本论第二版跋解读
马克思的《资本论》(Das Kapital)第二版(1873年)是其著名说明主义著作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对它首版中存在的缺陷提出的具有显著改进的版本。
第二版的写作主要是围绕如何加强或更有效地根据自然经济法的观点,推出一种新的共同体经济方案,来替代以前工业化社会中以利息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资本主义经济。
第二版特别重视对对互助性财产所有权作出划分,主要是为了以更多的共同体参与来替代
原有的资本主义利息所有权方案,即为社会财产所有者提供更多的自主权力。
因此,这一
版本的《资本论》将互助社会的模式推向最前沿,并将当时的社会经济体系从狭隘的资本
主义模式拓宽到更有包容性的社会经济体系。
另外,第二版详细分析了生产力的动态性以及其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处于
生产力低迷状态和衰退时期的改进方案,指出以更宽泛的监管系统、加强自主权和社会工资等方式增加社会经济监管力,有助于改善劳动力和资本的管理效率、拉动社会发展,从而实现共同体的共赢。
总之,马克思著名的《资本论》第二版以其全面和深入的经济理论贡献了一部非凡的伟大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加明确地认识和理解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浅析《资本论》的要点.ppt
一个基础 一个中心
三个过程
《资本论》 归结
三条线索
十大理论
一个结论
一个基础 一个中心
基础:劳动价值论
中心: 剩余价值
三个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流通过程
分配过程
三条线索
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 榨取剩余价值是生产的惟一 目的和动机;生产社会化和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 盾是基本矛盾,决定阶级斗 争和“两个必然”。
❖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 亡的“灭亡论”,它同时也是一部社会主义 的“建设论”。
谢谢大家,再见!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6/272021/6/27Sunday, June 2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6/272021/6/272021/6/276/27/2021 3:08:04 P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6/272021/6/272021/6/27Jun-2127- Jun-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6/272021/6/272021/6/27Sunday, June 27,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6/272021/6/272021/6/272021/6/276/27/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6月 27日星 期日2021/6/272021/6/272021/6/2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6月2021/6/272021/6/272021/6/276/27/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6/272021/6/27J une 27,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6/272021/6/272021/6/272021/6/27
资本论解读第一章
资本论解读第1章一价值马克思在分析价值的过程中,认为使用价值是价值形式,而劳动量则是价值实体,他把价值形式和价值实体总是联系在一起来分析的,并强调了使用价值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实践的价值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使用价值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今天应根据马克思的成果把价值理论向前推进一步,而把价值形式和价值实体看成是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什么是价值?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础问题,也是《资本论》理论体系的一个基本问题,所以,在《资本论》一书中,马克思在一开始就去研究了它。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交换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
"(见《资本论》第一卷第49页)马克思称这种"表现方式"或"表现形式"为价值形式,并且进行了专门的分析论述。
"商品是以铁、麻布、小麦等等使用价值或商品体的形式出现的。
这是它们的日常的自然形式。
但它们所以是商品,只是因为它们是二重物,既是使用物品又是价值承担者。
因此,它们表现为商品或具有商品的形式,只是由于它们具有二重的形式,即自然形式和价值形式"马克思又在下面说道:"显然,最简单的价值关系就是一个商品同另一个不同种的商品(不管是哪一种商品都一样)的价值关系。
因此,两个商品的价值关系为一个商品提供了最简单的价值表现。
"(该书第61-62页)马克思在该书第82页举出了一个价值形式的一个一般公式和一个具体的等式。
一般公式是:X量商品A=Y量商品B,或X量商品A值Y量商品B。
一个具体等式是:20码麻布=一件上衣,或20码麻布值1件上衣。
只因为有了这样的价值形式,是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明朗化了,使你可以知道一件商品的价值具体是多少。
比如20码麻布的价值是多少?是一件上衣。
并且,价值形式必须表现在使用价值上,而且必须表现在不同种类的商品上。
资本论原著理解分析
资本论基本内容一、关于商品货币问题二、关于资本的性质三、关于资本的生产四、关于资本的流通五、关于资本的形式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仅供参考,并未校对)一:关于商品货币问题一、关于商品货币问题1.可能会有人这样认为,既然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那末一个人越懒,越不熟练,他的商品就越有价值,因为他制造商品需要花费的时间越多。
但是,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
体现在商品世界全部价值中的社会的全部劳动力,在这里是当作一个同一的人类劳动力,虽然它是由无数单个劳动力构成的。
每一个这种单个劳动力,同别一个劳动力一样,都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只要它具有社会平均劳动力的性质,起着这种社会平均劳动力的作用,从而在商品的生产上只使用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解析:商品的价值有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个别劳动时间是有差别的,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如果让有差别的个别劳动时间来衡量,那么同样的商品就有不同的衡量标准,那么其价值量可能就有很多个,这不是乱套了。
一般来说,商品生产者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即个别商品生产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则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就比较/多,价值量就大;但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与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即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减少,因而商品的价值量就减少。
一般来说,在相同条件下,即一定的社会背景技术条件下,同种商品的价值量是一样的,差别在于人类劳动。
每一种商品(因而也包括构成资本的那些商品)的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含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如果把生产活动的特定性质撇开,从而把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
……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
简单平均劳动虽然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时代具有不同的性质,但在一定的社会里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