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解读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资本论全课件ppt
2、方法
(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即从构成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最简单的元 素、最微小的细胞,来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逻辑与历史辨证结合的方法
即理论顺序与历史顺序辨证结合的方法。逻辑关 系源于历史并反映历史关系,历史关系决定逻辑关 系并接受逻辑关系的安排。
(三)《资本论》第一卷的意义
1、阐明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2、是第二、三卷的理论基础 3、在理论上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马克思为什么要分析价值形式?
第一、通过对价值形式的分析,可以 深刻地看到价值和交换价值不过是人与人关 系的体现。
第二、通过价值形式及其发展的分 析,可以揭露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第三、通过价值形式及其发展的分 析,可以证明价值和交换价值并不是永恒的 范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单的的价值形式: 20码麻布=1件上衣
相对价值 形式
通俗地说,商品拜物教就是指商品具有一种 不可思议的神秘性,致使人对于商品象对于宗教中 的偶像一样加以崇拜。
第一、马克思揭露了商品拜物教的形式及 其本质。
商品的拜物教,不在于商品的使用价值, 也不在于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而在于商品形式本 身。
商品拜物教的本质,就在于人与人的关系 为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
第二、马克思指出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中特 有的现象。
在孤岛上生活的鲁滨逊,他的个人劳 动和物的关系,是极其简单明了的,不具备 任何神秘性。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在劳动中社会关 系也直接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而不为物的 外客所掩盖。
《资本论》Ⅰ教学讲义
一、《资本论》第1卷总体介绍
(一)《资本论》第1卷对象和中 心
1、研究对象是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这里的生产过程是指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
资本论全ppt课件
17
马克思为什么要分析价值形式? 第一、通过对价值形式的分析,可以深刻
地看到价值和交换价值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 体现。
第二、通过价值形式及其发展的分析, 可以揭露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第三、通过价值形式及其发展的分析, 可以证明价值和交换价值并不是永恒的范畴。
18
简单的的价值形式: 20码麻布=1件上衣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从商品经 济发展而来的。
第二、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要解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先解剖 商品。
第三、通过分析商品而阐明的劳动价 值论是全部《资本论》的理论基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1
(2)商品使用价值的含义和特征(2-4) (3)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5-12)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13-15) (5)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6) (6)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1、阐明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2、是第二、三卷的理论基础 3、在理论上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8
第一卷第一篇
按照马克思写作计划,第一篇是作为全书的导 言来写的。这一篇在《资本论》第一版中只是一 章,章名为《商品和货币》再版时改为三章,并 合成一篇,篇名为《商品和货币》 。
本篇是以简单商品生产为研究对象的,因为 简单商品生产是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
9
第一章 商品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价值实 体与价值量) (1)我们的研究,必须从商品的分析开始 (第1自然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支配着的社会财富, 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而以单个的商 品为元素形态。所以,我们的研究,必须从 商品的分析开始。”
10
商品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逻辑 起点和历史起点:
(17)
马克思为什么要分析价值形式? 第一、通过对价值形式的分析,可以深刻
地看到价值和交换价值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 体现。
第二、通过价值形式及其发展的分析, 可以揭露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第三、通过价值形式及其发展的分析, 可以证明价值和交换价值并不是永恒的范畴。
18
简单的的价值形式: 20码麻布=1件上衣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从商品经 济发展而来的。
第二、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要解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先解剖 商品。
第三、通过分析商品而阐明的劳动价 值论是全部《资本论》的理论基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1
(2)商品使用价值的含义和特征(2-4) (3)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5-12)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13-15) (5)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6) (6)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1、阐明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2、是第二、三卷的理论基础 3、在理论上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8
第一卷第一篇
按照马克思写作计划,第一篇是作为全书的导 言来写的。这一篇在《资本论》第一版中只是一 章,章名为《商品和货币》再版时改为三章,并 合成一篇,篇名为《商品和货币》 。
本篇是以简单商品生产为研究对象的,因为 简单商品生产是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
9
第一章 商品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价值实 体与价值量) (1)我们的研究,必须从商品的分析开始 (第1自然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支配着的社会财富, 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而以单个的商 品为元素形态。所以,我们的研究,必须从 商品的分析开始。”
10
商品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逻辑 起点和历史起点:
(17)
资本论的基本概述PPT课件
写作出版过程
原来他是在认真写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皇皇巨著《资本论》。他 每天所摘录的大量资料,都是在为写作《资本论》做准备的。其 实,早在1843年,马克思就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了,据有人统计, 在世界一流的伦敦博物馆所藏图书中,马克思阅读过的书籍有 1500多种,他所摘的内容和整理的笔记有100余本!
局限性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不完善的, 它没有考虑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从而不 能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不能把资本主 义理解为历史发展中的过渡形
卡尔·马克思(1818.5.5-1883.3.14) 1818年5月5日诞生 于德国莱茵省南部特利尔市一个犹太族律师家庭。在波 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参加青年黑格尔派活动, 接受了黑格尔哲学。
许多银行家和经理们开始读《资本论》,就是 许多西方普通民众也开始青睐起了《资本论》,他 们试图从中弄懂自己多年来所作所为的真实意义。 很显然,马克思再度成了时髦人物 ;英国媒体开 玩笑称,如果马克思还在世的话,《资本论》的巨 额版税收入会让他轻松进入福布斯富豪榜。
理论价值
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 一部伟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是一部光 辉的哲学著作,是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 基本著作。是认识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 世界的理论指导。
资本主义的现象和本质
表面现象:资本家获得的是利润
深刻本质:资本家的一切生产都来源于 剩余价值
因此,《资本论》是从包含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细胞——商品开始写起
写作动因
一是对农民处境的研究,推动他由纯政治 转向经济关系的研究,并走向社会主义。
“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因报》 的主编,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 意见的难事。……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 的最初动因。”《〈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资本论_》导读 ppt课件
《资本论》第一卷(节选)
导读
《资本论_》导读
1
一、《资本论》概述
马克思从1843年底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一直到1883年 逝世,前后用了整整40年的时间从事《资本论》的写作和出 版。1867年9月在德国汉堡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自 1868年起,马克思就开始处于贫困和疾病之中,但他仍把主 要精力放在对《资本论》第二、三卷的加工和修改上。1883 年3月,马克思与世长辞,生前未能看到《资本论》第二、 三、四卷的出版。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中断了自己正在进 行的研究工作,承担起整理、编辑和出版《资本论》遗稿的 艰巨任务。恩格斯原计划两年内完成此工作,但是实际的难 度比恩格斯想象的要大得多,尤其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三 卷只是一个初稿,需要进行大量的修订、增补和注释工作。 经过恩格斯的辛勤劳动,1885年7月和1894年12月在德国汉 堡分别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恩格斯逝世后, 考茨基受恩格斯的委托于1905—1910年期间将《资本论》的 第四卷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书名,分三册陆续出版。
《资本论_》导读
15
在第二版“跋”中针对有人把马克思的
唯物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混
为一谈的错误,马克思指出:“我的辩证方法,
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
《资本论_》导读
11
(三)阐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马克思指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 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 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 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
《资本论_》导读
12
(四)简略说明《资本论》的结构
第一卷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这是不以流通 过程为媒介的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重点在于说明 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这 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重点在于说 明剩余价值的实现。第三卷研究资本的总过程,研 究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这是资本的生 产、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重点在于说明剩 余价值如何在剥削阶级内部进行分割。第四卷则是 系统地分析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
导读
《资本论_》导读
1
一、《资本论》概述
马克思从1843年底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一直到1883年 逝世,前后用了整整40年的时间从事《资本论》的写作和出 版。1867年9月在德国汉堡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自 1868年起,马克思就开始处于贫困和疾病之中,但他仍把主 要精力放在对《资本论》第二、三卷的加工和修改上。1883 年3月,马克思与世长辞,生前未能看到《资本论》第二、 三、四卷的出版。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中断了自己正在进 行的研究工作,承担起整理、编辑和出版《资本论》遗稿的 艰巨任务。恩格斯原计划两年内完成此工作,但是实际的难 度比恩格斯想象的要大得多,尤其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三 卷只是一个初稿,需要进行大量的修订、增补和注释工作。 经过恩格斯的辛勤劳动,1885年7月和1894年12月在德国汉 堡分别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恩格斯逝世后, 考茨基受恩格斯的委托于1905—1910年期间将《资本论》的 第四卷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书名,分三册陆续出版。
《资本论_》导读
15
在第二版“跋”中针对有人把马克思的
唯物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混
为一谈的错误,马克思指出:“我的辩证方法,
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
《资本论_》导读
11
(三)阐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马克思指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 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 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 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
《资本论_》导读
12
(四)简略说明《资本论》的结构
第一卷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这是不以流通 过程为媒介的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重点在于说明 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这 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重点在于说 明剩余价值的实现。第三卷研究资本的总过程,研 究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这是资本的生 产、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重点在于说明剩 余价值如何在剥削阶级内部进行分割。第四卷则是 系统地分析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解读(ppt35张)
30
130
30%
80c+20v 100%
90c+10v 100%
20
10
120
110
20%
10%
(3)利润趋向下降的规律 (趋势)
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二重性:总量增加和利润率下降。 一种长期趋势。
2.商业资本如何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1)商业资本本身不生产剩余价值
(2)其利润只是在流通中并且通过流通 才获得的,原因在于贱买贵卖。 (3)商业资本会按照它在总资本中所占 的比例,参加决定一般利润率。
集》,第204页。
货币资本的循环
一般:G — W … P … W′— G′ (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出售阶段)
简单:G — G′
G:货币资本—货币形态 W:商品资本—商品形态 P: 生产资本—生产形态
2.宏观视角:产业资本平衡理论——社会总 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第二卷第三篇)
(1)基本概念 社会总资本,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互相联 系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简单再生产,是指生 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扩大再生产是生产 过程比原有规模更大的再生产。 (2)货币资本的作用 第一,资本运动总是从货币开始,表现为 发动整个过程的第一推动力。 第二,预付资本任何时候都有一部分保持 货币形式。
(1)土地所有者基于土地的资本主义 所有制通过垄断以地租的形式参与整个工 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分配。 (2)地租分为级差地租(级差地租Ⅰ、 级差地租Ⅱ)和绝对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
级差地租 Ⅰ 源 泉 形成原因 数 条 量 件 Ⅱ 剩余价值 绝对地租
土地经营的资本主义垄断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 权的垄断 社会生产价格与个别生产 商品价值与社会生 价格之间的差额 产价格之间的差额 土地肥力和 追加投资的不 农业比工业的有机 位置的差别 同生产效率 构成低 土地的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论》第一卷 ppt课件
16
三、金融危机与《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目的 的分析 《资本论》中,马克思在研究剩余价值理论时深 刻地分析了资本的实质和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马克思认为,资本的实质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的价值,其目的是为了增值,在马克思看来,贪 婪和不劳而获永远是资本的核心价值观,唯利是 图是资产阶级的本性。
2021/3/30
20
从过去读《资本论》只重视马克思对资本主 义剥削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分析,没有注意到 对工人阶级内部的分析,向既注重对资本主 义剥削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分析,又注重对工 人阶级内部各阶层的分析转变。
从过去读《资本论》,只强认识 资本的野蛮的一方面,而没有认 识到资本文明的一方面,向注重 研究资本兼有野蛮和文明的两重 性转变。
2021/3/30
19
从过去读《资本论》,只强调机器的 资本主义使用排斥工人的一面,而没 有注意到机器还有吸收工人的另一面, 向注重研究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具有 既排斥工人又吸纳工人的两方面转变。
2021/3/30
从过去读《资本论》,只强调工人生活条件 恶化的一方面,没有注意到在资本主义经济 繁荣时,工人生活改善的一方面,向注重研 究资本主义积累造成了工人生活条件的恶化 但有时又有所改善的两种趋势转变。
剩余价值的理论史。
2021/3/30
7
三、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贡献
第一卷
1、价值理论的科学表述 商品二因素学说、劳动二重性学说、价值形 式学说等 2、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科学表述 ※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学说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学说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学说 ※剩余价值率学说
2021/3/30
12
3、《资本论》系统和全面地揭 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具有重要指 导意义 4、《资本论》指导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经济建设并取得了伟大 的成就。
马选《资本论》PPT课件
(
唯
物
史 观 ) 政 治 经
政 治 经 济 学
济
学
• 1883年3月,马克思去世。
• 1885年,《资本论》第二卷出版,恩格斯整理
• 1894年,《资本论》第三卷出版,恩格斯整理
• 1910年,《资本论》第四卷出- 版,考茨基整理
8
• •
1818年,出生 1842年,德国科伦,《莱茵报》主编(1843年3月退出)
• 1、论文普遍出现问题 • (1)论点不清晰 • (2)结构框架缺乏逻辑性(论证) • (3)观点性错误 • 论点、论据、论证
-
44
(三)论文写作建议
• 2、怎么写 • (1)别人都怎么说? • (2)你的创新点?(两三句话表达清楚) • (3)怎么论证具有说服力?
• 注意事项: • (1)选题要小 • (2)看相关权威书籍和文章
-
12
二、主要内容
政治经济学====资本论
-
13
二、主要内容
政治经济学====资本论
-
14
二、主要内容
• 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 • 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 • 第三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 第四册:剩余价值理论。
-
15
“……长不处论,我即二的它著、们作是有主一什要个么艺缺内术点的容,整它体们。却”有一个
(
唯
物
史 观 ) 政 治 经
政 治 经 济 学
济
学
• 1883年3月,马克思去世。
• 1885年,《资本论》第二卷出版,恩格斯整理
• 1894年,《资本论》第三卷出版,恩格斯整理
• 1910年,《资本论》第四卷出- 版,考茨基整理
资本论》第一卷 ppt课件
剩余价值的理论史。
三、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贡献
第一卷
1、价值理论的科学表述 商品二因素学说、劳动二重性学说、价值形 式学说等 2、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科学表述 ※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学说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学说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学说 ※剩余价值率学说
第一卷
3、资本积累理论的科学表述 进一步揭示了资本积累的实质和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系统阐明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和资本主义人口规 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 的必然性 科学地阐明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指明了资本主 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节选)
从过去读《资本论》,只强调机器的 资本主义使用排斥工人的一面,而没 有注意到机器还有吸收工人的另一面, 向注重研究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具有 既排斥工人又吸纳工人的两方面转变。
从过去读《资本论》,只强调工人生活条件 恶化的一方面,没有注意到在资本主义经济 繁荣时,工人生活改善的一方面,向注重研 究资本主义积累造成了工人生活条件的恶化 但有时又有所改善的两种趋势转变。
国内学者探 讨
重读资本论——研究方法的转变
从过去读《资本论》,只强调《资本论》 中贯穿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发展和 向更高社会过渡的主线,向既注重研究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规律的主线,又注重 研究《资本论》中贯穿的劳动者自由全面 发展的主线转变。
从过去读《资本论》,只强调活劳动 创造价值、转移价值的作用,向既重 视研究活劳动创造价值的作用,又重 视研究物化劳动(生产资料)在价值 增殖过程中的作用转变。
3、《资本论》系统和全面地揭 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当 代资本主义经济具有重要指导意 义 4、《资本论》指导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经济建设并取得了伟大的 成就。
三、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贡献
第一卷
1、价值理论的科学表述 商品二因素学说、劳动二重性学说、价值形 式学说等 2、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科学表述 ※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学说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学说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学说 ※剩余价值率学说
第一卷
3、资本积累理论的科学表述 进一步揭示了资本积累的实质和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系统阐明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和资本主义人口规 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 的必然性 科学地阐明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指明了资本主 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节选)
从过去读《资本论》,只强调机器的 资本主义使用排斥工人的一面,而没 有注意到机器还有吸收工人的另一面, 向注重研究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具有 既排斥工人又吸纳工人的两方面转变。
从过去读《资本论》,只强调工人生活条件 恶化的一方面,没有注意到在资本主义经济 繁荣时,工人生活改善的一方面,向注重研 究资本主义积累造成了工人生活条件的恶化 但有时又有所改善的两种趋势转变。
国内学者探 讨
重读资本论——研究方法的转变
从过去读《资本论》,只强调《资本论》 中贯穿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发展和 向更高社会过渡的主线,向既注重研究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规律的主线,又注重 研究《资本论》中贯穿的劳动者自由全面 发展的主线转变。
从过去读《资本论》,只强调活劳动 创造价值、转移价值的作用,向既重 视研究活劳动创造价值的作用,又重 视研究物化劳动(生产资料)在价值 增殖过程中的作用转变。
3、《资本论》系统和全面地揭 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当 代资本主义经济具有重要指导意 义 4、《资本论》指导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经济建设并取得了伟大的 成就。
《资本论》讲稿PPT课件
9
厦
先门
生大
从学
北师
京生
开欢
会迎
回王
校亚
南
10
郭大力教员自存的1938年版《资本论》
11
12
13
内容提要
一、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与《资本论》写作简介
二、《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资本论》第一卷引发的思考
14
一、马克思 经济学思想的理论来 源与《资本论》简介
15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0
叙述方法:从抽象到具体
从商品入手—剩余价值—利润、利息、地租 (从看不见摸不着的商品价值—工人创造
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呈现出的 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态)
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 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 力来代替。
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
—马克思《全集》23卷、8、7
28
二、《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思想内容
第一卷第一篇劳动价值论为揭示剥削奠 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9
研究方法:从具体到抽象
表面现象: 产业资本家—产业利润; 商业资本家—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家—利 息; 大土地所有者—地 租; 劳动者(工人)— 工资。
本质上:利润、利息、地租—剩余价值
所有矛盾都包含在“细胞”—商品形态中
商品拜物教
38
二、《资本论》的主要思想内容之 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
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 规律。主要要求、
作用形式、作用 条件、主要作用。
价值规律
39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 —《资本论》中的一个“崭新的因素”
厦
先门
生大
从学
北师
京生
开欢
会迎
回王
校亚
南
10
郭大力教员自存的1938年版《资本论》
11
12
13
内容提要
一、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与《资本论》写作简介
二、《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资本论》第一卷引发的思考
14
一、马克思 经济学思想的理论来 源与《资本论》简介
15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0
叙述方法:从抽象到具体
从商品入手—剩余价值—利润、利息、地租 (从看不见摸不着的商品价值—工人创造
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呈现出的 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态)
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 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 力来代替。
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
—马克思《全集》23卷、8、7
28
二、《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思想内容
第一卷第一篇劳动价值论为揭示剥削奠 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9
研究方法:从具体到抽象
表面现象: 产业资本家—产业利润; 商业资本家—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家—利 息; 大土地所有者—地 租; 劳动者(工人)— 工资。
本质上:利润、利息、地租—剩余价值
所有矛盾都包含在“细胞”—商品形态中
商品拜物教
38
二、《资本论》的主要思想内容之 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
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 规律。主要要求、
作用形式、作用 条件、主要作用。
价值规律
39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 —《资本论》中的一个“崭新的因素”
浅析资本论的要点培训课件PPT实用课件(共41页)
❖第一部分:《资本论》 的理论要点
❖第二部分:学习《资本 论》的现实意义
一、《资本论》 第一卷的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一卷概述
❖ 共七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第一篇:通过对商品和货币本质、商品经济的
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分析,创立了马克思的 劳动价值理论。 2、第二-六篇:通过考察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揭 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创立了马克思的剩余 价值生产理论。 3、第七篇:通过对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的考察, 说明剥夺者要被剥夺的历史趋势,创立了马克思 的资本积累理论。
浅 析 的《 要资 点本 论 》
背景
马克思为写作这本书用 了整整20年的时间。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 第一卷在汉堡正式出版。
第二三四卷在他1883年 逝世以后由恩格斯整理 出版。
知识架构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七篇)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三篇)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 (七篇)Leabharlann 目录一个基础 一个中心
三个过程
《资本论》 归结
三条线索
十大理论
一个结论
一个基础 一个中心
基础:劳动价值论
中心: 剩余价值
三个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流通过程
分配过程
三条线索
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 榨取剩余价值是生产的惟一 目的和动机;生产社会化和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 盾是基本矛盾,决定阶级斗 争和“两个必然”。
第七篇 资本积累理论的 主要内容
第七篇 资本积累理论的主要内容
资 本 积 累 的 历 史 趋 势
资 本 积 累 的 一 般 规 律
扩 大 资 本 积 累 的 途 径
资 本 积 累 的 源 泉 和
❖第二部分:学习《资本 论》的现实意义
一、《资本论》 第一卷的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一卷概述
❖ 共七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第一篇:通过对商品和货币本质、商品经济的
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分析,创立了马克思的 劳动价值理论。 2、第二-六篇:通过考察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揭 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创立了马克思的剩余 价值生产理论。 3、第七篇:通过对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的考察, 说明剥夺者要被剥夺的历史趋势,创立了马克思 的资本积累理论。
浅 析 的《 要资 点本 论 》
背景
马克思为写作这本书用 了整整20年的时间。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 第一卷在汉堡正式出版。
第二三四卷在他1883年 逝世以后由恩格斯整理 出版。
知识架构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七篇)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三篇)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 (七篇)Leabharlann 目录一个基础 一个中心
三个过程
《资本论》 归结
三条线索
十大理论
一个结论
一个基础 一个中心
基础:劳动价值论
中心: 剩余价值
三个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流通过程
分配过程
三条线索
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 榨取剩余价值是生产的惟一 目的和动机;生产社会化和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 盾是基本矛盾,决定阶级斗 争和“两个必然”。
第七篇 资本积累理论的 主要内容
第七篇 资本积累理论的主要内容
资 本 积 累 的 历 史 趋 势
资 本 积 累 的 一 般 规 律
扩 大 资 本 积 累 的 途 径
资 本 积 累 的 源 泉 和
资本论课件PPT课件
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探讨
01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社会总产品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生产资料用于满足生产消
费,消费资料用于满足个人消费。
02 03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需要满足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两个条件。价值补偿要 求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得到实现,实物替换要求社会总产品的物质形态得 到替换。
剩余劳动时间
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被资 本家强制进行剩余劳动,创造出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反 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剖析
劳动力成为商品
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成为商 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剩余劳动时间
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被资 本家强制进行剩余劳动,创造出
资本论定义与核心思想
资本论定义
资本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代 表作,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的本质和矛盾。
核心思想
资本论的核心思想是剩余价值理 论,即资本家通过占有工人创造 的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增殖,揭示 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剩余价值理论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创 造的新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 ,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01
资本论基本概念及理论框架
01
资本论基本概念及理论框架
资本论定义与核心思想
资本论定义
资本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代 表作,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的本质和矛盾。
核心思想
资本论的核心思想是剩余价值理 论,即资本家通过占有工人创造 的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增殖,揭示 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资本论》1课程讲义.ppt
阐明了〈资本论〉的研究目的。
3、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是一种阶级关系10-11
10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误解,要说明一下。我决不用玫 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 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 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 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 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玫瑰色:桃色。揭示个人和
1卷:资第本3卷的:生资产本过主义程生,产中总心过分程析,中剩心余分价析值剩的余生价值产的过分程配 第2卷:第资4卷本:的剩流余通价值过理程论,,中中心心分分析析剩剩余余价价值值的的理论实史现过程 第3卷: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心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4卷:剩余价值理论,中心分析剩余价值的理论史
四 怎样学习《资本论》
2、批判工人运动中的错误思潮。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 蒲鲁东提出:“财产就是盗窃”“对于蒲的智慧的作品, 则不能根据肤浅的、片刻的想象去批判,只有在不断的深 入的研究之后才能加以批判”
3、解剖“市民社会”——社会经济制度。“法的关系正象国 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 人类精神的一样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物质的生活 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称之市民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交换关系是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的突出方面,所以单独列出)。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 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当时英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典型国家,所 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英国的材料为例证。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 要用英国作为例证。但是,如果德国读者看到英国工农业工人所 处的境况而伪善地耸耸肩膀,或者以德国的情况远不是那样坏而 乐观地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大声地对他说: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 情!(古罗马诗人昆图斯·贺雷西·费拉克《讽刺诗集》的一句)问题本身并 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 高低。
3、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是一种阶级关系10-11
10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误解,要说明一下。我决不用玫 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 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 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 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 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玫瑰色:桃色。揭示个人和
1卷:资第本3卷的:生资产本过主义程生,产中总心过分程析,中剩心余分价析值剩的余生价值产的过分程配 第2卷:第资4卷本:的剩流余通价值过理程论,,中中心心分分析析剩剩余余价价值值的的理论实史现过程 第3卷: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心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4卷:剩余价值理论,中心分析剩余价值的理论史
四 怎样学习《资本论》
2、批判工人运动中的错误思潮。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 蒲鲁东提出:“财产就是盗窃”“对于蒲的智慧的作品, 则不能根据肤浅的、片刻的想象去批判,只有在不断的深 入的研究之后才能加以批判”
3、解剖“市民社会”——社会经济制度。“法的关系正象国 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 人类精神的一样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物质的生活 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称之市民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交换关系是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的突出方面,所以单独列出)。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 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当时英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典型国家,所 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英国的材料为例证。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 要用英国作为例证。但是,如果德国读者看到英国工农业工人所 处的境况而伪善地耸耸肩膀,或者以德国的情况远不是那样坏而 乐观地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大声地对他说: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 情!(古罗马诗人昆图斯·贺雷西·费拉克《讽刺诗集》的一句)问题本身并 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 高低。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流通时间)——第12-14章 结 论: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是为了获得更多的
剩余价值(不是使用价值)
二、行文解读
2.宏观分析: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
——产业资本平衡理论(第2卷第3篇)
(1)基本概念
社会总资本:资本主义社会中互相联系的所有单个 资本的总和。
简单再生产: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 扩大再生产:生产过程比原有规模更大的再生产。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
支持者:经济资助和理论支持。 继承者:整理出版第二、三卷。 传播者:冲破“沉默”的围墙。 捍卫者:回击对《资本论》的诋毁。
威廉·沃尔弗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亲密战友。 1846-1847年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委员。参与共产主义者同盟 的创建。曾任《共产主义杂志》主编。1848年3月在巴黎成为 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成员。
非常关心《资本论》的写作与出版。 特别是在逝世前将八百二十英镑积蓄全部赠送给马克思。
一、基本概述
(四)研究对象
“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第1卷第8页)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经济制度。 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研究。 以英国为典型。
(2)货币资本的作用
资本运动总是从货币开始,表现为发动整个过程的 第一推动力。
预付资本任何时候都有一部分保持货币形式。
(3)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Ⅰ(v+m)=Ⅱc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Ⅰ(v+m)=Ⅱc+Ⅰ△c+Ⅱ△c Ⅱ(c+m-m/x)=Ⅰ(v+m/x)+Ⅰ△v+Ⅱ△v
一、基本概述
(五)基本方法
《资本论》的方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 辩证的。即唯物辩证法。
具体应用体现在矛盾分析法、抽象法、逻辑与 历史的统一、简单到复杂等。
马克思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资本主义,揭示出 它并不是一个永恒的制度。
一、基本概述
(六)核心范畴
商品: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必须从商品开始。 劳动二重性学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经典著作解读:《资本论》
孙伟祖 教授 辽宁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
电话: Email:
工人阶级的圣经
“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 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 这本书那样对工人具有如此重 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 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 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 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 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 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得到。”
(第3-6篇) 规律:资本的积累(第7篇)
二、行文解读
€ (三)剩余价值的实现: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二卷)
€ 1.微观分析: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与周转 ——产业资本运行理论(第1篇)
€ (1)静态分析:资本循环—单个资本的解析
€ ①形态变化(第1-4章) € ②成本度量(第5-6章) € ③资本正常运行的条件:
分析的基础和总的评价:“所有的经济学家都犯了 一个错误:他们不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 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 来考察剩余价值。”(第四卷第7页)
二、行文解读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的生产过程(第 一卷)
基础:商品交换产生货币(第1篇) 前提:货币转化为资本(第2篇) 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资本 有机构成
70c+30v
剩余价值率 100%
剩余 价值
30
产品 价值
130
利润率 30%
80c+20v
100%
20 120 20%
90c+10v
100%
10 110 10%
二、行文解读
(3)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二重性:总量增加和利润率下降。 一种长期趋势。
€ 空间并存性 € 时间继起性 € 无价值革命
二、行文解读
(2)动态分析:资本周转—多个资本的比较(
第2篇)
目 的:分析资本运动的中心问题即周转速度。
衡量单位: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第7章 横向比较:资本构成的影响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
本)——第8章 纵向比较:周转周期的影响 (劳动期间、生产时间
第三卷 资本主义生产总 剩余价值的分配 7篇52章
过程
问题
第四卷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学说史 3册24章
二、行文解读
(一)理论综述:剩余价值学说史 (第四卷)
马克思围绕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剩余价 值理论,以李嘉图为分界线对资产阶级各派经济理 论进行了系统的历史的分析和批判,并阐述了自己 的关于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89页
主要内容
基本概述 行文解读 当代价值
一、基本概述
(一)书名的来龙去脉
源起于现实经济问题。 由《政治经济学批判》到《资本论》。
一、基本概述
(二)完成与出版过程
马克思:第一卷(1867.9)和其他各卷手稿。 恩格斯:1885年和1894年整理出版二、三卷。 考茨基:对"第四卷”手稿结构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作
了安排,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书名,作为与《资本 论》平行的独立著作,分三卷四册1904、1905、1910 出版。 前苏联:1954-1961年重新整理出版了第四卷手稿,命 名为《剩余价值论》,列为《资本论》第四卷。19621964年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
一、基本概述
(三)恩格斯、沃尔弗与《资本论》
枢纽。 劳动价值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二、行文解读
《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贯穿全书,由四卷20篇(册) 122章组成,共300多万字。
卷序 标 题
中心
篇章
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 7篇25章 问题
第二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 剩余价值的实现 产总过程 (第三卷)
1.产业资本如何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商品的价值=c+v+m
c:不变资本 v:可变资本 m:剩余价值
c+v=成本价格
利润
二、行文解读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原因:有机构成不同与周转时间差异 实现:竞争——资本的部门转移 结果: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剩余价值(不是使用价值)
二、行文解读
2.宏观分析: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
——产业资本平衡理论(第2卷第3篇)
(1)基本概念
社会总资本:资本主义社会中互相联系的所有单个 资本的总和。
简单再生产: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 扩大再生产:生产过程比原有规模更大的再生产。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
支持者:经济资助和理论支持。 继承者:整理出版第二、三卷。 传播者:冲破“沉默”的围墙。 捍卫者:回击对《资本论》的诋毁。
威廉·沃尔弗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亲密战友。 1846-1847年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委员。参与共产主义者同盟 的创建。曾任《共产主义杂志》主编。1848年3月在巴黎成为 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成员。
非常关心《资本论》的写作与出版。 特别是在逝世前将八百二十英镑积蓄全部赠送给马克思。
一、基本概述
(四)研究对象
“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第1卷第8页)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经济制度。 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研究。 以英国为典型。
(2)货币资本的作用
资本运动总是从货币开始,表现为发动整个过程的 第一推动力。
预付资本任何时候都有一部分保持货币形式。
(3)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Ⅰ(v+m)=Ⅱc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Ⅰ(v+m)=Ⅱc+Ⅰ△c+Ⅱ△c Ⅱ(c+m-m/x)=Ⅰ(v+m/x)+Ⅰ△v+Ⅱ△v
一、基本概述
(五)基本方法
《资本论》的方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 辩证的。即唯物辩证法。
具体应用体现在矛盾分析法、抽象法、逻辑与 历史的统一、简单到复杂等。
马克思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资本主义,揭示出 它并不是一个永恒的制度。
一、基本概述
(六)核心范畴
商品: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必须从商品开始。 劳动二重性学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经典著作解读:《资本论》
孙伟祖 教授 辽宁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
电话: Email:
工人阶级的圣经
“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 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 这本书那样对工人具有如此重 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 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 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 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 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 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得到。”
(第3-6篇) 规律:资本的积累(第7篇)
二、行文解读
€ (三)剩余价值的实现: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二卷)
€ 1.微观分析: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与周转 ——产业资本运行理论(第1篇)
€ (1)静态分析:资本循环—单个资本的解析
€ ①形态变化(第1-4章) € ②成本度量(第5-6章) € ③资本正常运行的条件:
分析的基础和总的评价:“所有的经济学家都犯了 一个错误:他们不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 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 来考察剩余价值。”(第四卷第7页)
二、行文解读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的生产过程(第 一卷)
基础:商品交换产生货币(第1篇) 前提:货币转化为资本(第2篇) 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资本 有机构成
70c+30v
剩余价值率 100%
剩余 价值
30
产品 价值
130
利润率 30%
80c+20v
100%
20 120 20%
90c+10v
100%
10 110 10%
二、行文解读
(3)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二重性:总量增加和利润率下降。 一种长期趋势。
€ 空间并存性 € 时间继起性 € 无价值革命
二、行文解读
(2)动态分析:资本周转—多个资本的比较(
第2篇)
目 的:分析资本运动的中心问题即周转速度。
衡量单位: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第7章 横向比较:资本构成的影响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
本)——第8章 纵向比较:周转周期的影响 (劳动期间、生产时间
第三卷 资本主义生产总 剩余价值的分配 7篇52章
过程
问题
第四卷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学说史 3册24章
二、行文解读
(一)理论综述:剩余价值学说史 (第四卷)
马克思围绕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剩余价 值理论,以李嘉图为分界线对资产阶级各派经济理 论进行了系统的历史的分析和批判,并阐述了自己 的关于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89页
主要内容
基本概述 行文解读 当代价值
一、基本概述
(一)书名的来龙去脉
源起于现实经济问题。 由《政治经济学批判》到《资本论》。
一、基本概述
(二)完成与出版过程
马克思:第一卷(1867.9)和其他各卷手稿。 恩格斯:1885年和1894年整理出版二、三卷。 考茨基:对"第四卷”手稿结构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作
了安排,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书名,作为与《资本 论》平行的独立著作,分三卷四册1904、1905、1910 出版。 前苏联:1954-1961年重新整理出版了第四卷手稿,命 名为《剩余价值论》,列为《资本论》第四卷。19621964年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
一、基本概述
(三)恩格斯、沃尔弗与《资本论》
枢纽。 劳动价值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二、行文解读
《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贯穿全书,由四卷20篇(册) 122章组成,共300多万字。
卷序 标 题
中心
篇章
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 7篇25章 问题
第二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 剩余价值的实现 产总过程 (第三卷)
1.产业资本如何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商品的价值=c+v+m
c:不变资本 v:可变资本 m:剩余价值
c+v=成本价格
利润
二、行文解读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原因:有机构成不同与周转时间差异 实现:竞争——资本的部门转移 结果: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