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置地沉降观测方案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1. 引言沉降观测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地基沉降进行监测和测量的一种方法。
通过沉降观测可以及时发现地基沉降的情况,判断地基是否稳定,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调整。
本文将介绍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布置、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内容。
2. 施工前准备工作在进行沉降观测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1 确定观测区域和观测点首先需要确定需要观测的区域,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观测区域。
然后在观测区域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测点,通常选择地面或地下的固定点作为观测点。
2.2 建立基准点为了能够准确测量地基沉降的变化,需要建立一个基准点。
基准点可以选择稳定的建筑物或其他固定物体作为参考。
在建立基准点时,需要注意避免基准点受到施工活动的影响。
2.3 设置基准水准点除了建立基准点之外,还需要设置基准水准点。
基准水准点是用来确定各个观测点的高程差异,从而准确测量地基的沉降变化。
设置基准水准点时,需要考虑到观测点的位置和周围环境。
3. 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布置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是沉降观测的关键。
常见的沉降监测设备包括水准仪、测量自动站、应变计等。
在选择监测设备时,需要考虑到工程的具体需求、观测精度要求以及监测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1 水准仪水准仪是最常用的沉降观测设备之一,用于测量地基的沉降。
水准仪的选择应考虑到观测精度的要求和工程的实际情况。
3.2 测量自动站测量自动站是一种全自动化的沉降观测设备,可以连续进行观测,并实时传输观测数据。
测量自动站的选择应考虑到观测精度的要求和观测周期。
3.3 应变计应变计是用来测量地基应变变化的设备,可以间接反映地基的变形和沉降情况。
应变计的选择应考虑到观测精度的要求、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应变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进行沉降观测后,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到地基沉降变化的结果。
沉 降 观 测 方 案
沉 降 观 测 方 案1、要求有施工测量、放线上岗证的放线员进行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的沉降观测工作。
2、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在首层外墙上预埋钢筋桩作为建筑物沉降观测控制网,每栋号楼设3个观测点,126#为A 、B 、C 点,125#为D 、E 、F 点(位置见附图)。
3、观测点埋设在图示位置的砼墙上,±0.000标高以上100mm-500mm 位置,用电锤打孔100mm 深,用直径20mm 以上的钢筋制成弯钩形,平向插入洞内,再用1:2水泥砂浆填实。
如图:4、沉降观测次数(1)施工期间A 、结构施工每起一层,进行一次沉降观测。
B 、施工中如出现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在停工时和复工前进行观测。
C 、装饰施工期间每一个月观测一次。
D 、当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周围大量积水及暴雨后,或周围大量挖土等,均应观测。
(2)竣工交付使用后(此工作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测量单位进行502水泥砂浆观测)竣工交付使用后每3个月观测一次,根据沉降量大小及速度,一年后观测周期改为每半年观测一次,以后随着沉降速度的减慢,每一年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
5、沉降观测要求(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2)固定使用水准仪及塔尺。
(3)使用固定水准点。
(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5)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6)仪器离前、后视水准点的距离要用钢尺丈量或用后视法测量,视距一般不应超过50米。
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
(7)前后视观测最好用一根塔尺。
(8)前视各点观测完毕后,应回视后视点,最后闭合于水准点上。
6、沉降观测的精度和成果整理。
(1)本工程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高差±1mm。
(即仪器在每一观测点观测完前视点以后,再回视后视点,两次读数之差不得超过1mm。
(2)沉降观测点相对后视点高差测定容差为2mm 。
(3)每次观测结束后,要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并进行误差分配,然后将观测的高程列入沉降观测成果中,计算相邻两次观测之间的沉降量,并注明观测日期和荷重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要画出每一观测点的时间与沉降量的关系曲线。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沉降观测是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其主要目的是监测土地或建筑物的沉降变化,为工程建设过程中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改进的措施。
沉降观测方案的制定是沉降观测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下面将从需求明确、目标确定、方法选择以及方案优化等方面介绍沉降观测方案的制定流程。
一、需求明确在开始制定沉降观测方案之前,必须明确沉降观测的需求是什么。
这一点将直接影响方案的制定、目标的确定,也会对后续数据的处理分析产生影响。
需求明确就是要明确监测对象、监测范围、监测周期等基本信息。
对于监测对象的明确,需要确定监测的是土地还是建筑物,如果是建筑物,又需要考虑具体的建筑类型、基础类型和朝向等因素。
监测范围也是需求明确的重点。
如何选择监测的点位,每个点位的位置和数量,是制定方案前必须仔细考虑的问题。
此外,对于面积较大的监测范围,还需要确定监测分区,减少数据分析的复杂度。
监测周期是指观测时间的长短。
通常情况下,周期越长,收集到的数据量越多,但同时也意味着待完成周期较长,成本也相应加大。
因此,周期的长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斟酌,权衡收益和成本。
二、目标确定明确了监测的需求之后,需要确定具体的观测目标。
目标的设置是为了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目标的确定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确定监测点位目标,即观测要点的选址和设置;二是确定监测精度目标,即需要达到多少精度。
对于监测点位目标的选址,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位置,不能人为选择代表性较差的点位;第二,需要考虑周围的地貌和建筑物环境;第三,需要考虑统计学的代表性,以及数据分析的便捷性。
对于监测精度目标,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来设定。
比如,对于一些高精度的工程建设,精度目标需要相对较高;对于一些对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工程,可以适度降低精度要求,减少成本。
三、方法选择沉降观测方法主要有传统地面遥感法、测量法、GNSS卫星法等。
每种方法的应用场景、优点与局限需要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待打印)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待打印)
在工程监测中,沉降观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工程
地基的沉降情况,从而为工程安全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介绍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包括观测方法、仪器设备、观测点设置、数据处理等内容。
1. 观测方法
沉降观测一般采用水准仪法和全站仪法两种方法进行。
水准仪法适用于平面小
面积的场地,全站仪法适用于大面积地域,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进行沉降观测。
2. 仪器设备
进行沉降观测需要使用水准仪、全站仪、测量杆等仪器设备。
对于高要求的沉
降观测,应选择精确度高、稳定性好的仪器设备,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观测点设置
在选择观测点时,应根据工程地基的实际情况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观测
点的设置应覆盖整个工程地基区域,保证对工程地基沉降情况的全面监测。
4. 数据处理
在沉降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分析。
通过数
据处理,可以得到工程地基的沉降速率、趋势等关键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结语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是工程监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观测方法和
数据处理,能够有效监测工程地基的沉降情况。
在实际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沉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提供保障。
沉降观测方案
华润•凤凰城二期C区1标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一、工程概况1、华润·凤凰城二期C区1标段工程由华润置地(湖南)有限公司开发,湖南方圆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负责施工图设计,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2、建筑设计简介3、结构设计简介二、施测的目的、任务及观测点的布置建筑物沉降观测是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周期性地观测建筑物上的沉降观测点和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变化值。
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在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都必须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以便及时掌握变形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运营期间均安全有效。
沉降观测依据以下原则布设:(1)参照设计图纸;(2)建筑物的四角极大转角处;(3)高低层建筑物、纵横墙的交接处两侧;(4)建筑物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
根据以上原则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共在二期多层区布置46个沉降观测点(详见下表),具体点位详见沉降观测点施工图设计。
沉降观测点统计表三、测量执行规范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四、测量的内容、方法和精度要求水准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布设和测定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基本控制,拟在场地外适当位置设置3~4个水准基准点,并准确测定其高程。
多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采用索佳C32Ⅱ水准仪,用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1mm(n测站数)。
工作基点用作直接测定观测点的起始点或终点,选择适当位置布置工作基点,与基准点一起布设成水准环线,按要求进行联测。
观测方法:观测时先后视水准基点,接着依次前视各沉降观测点,最后再次后视该水准基点,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mm。
另外,沉降观测的水准路线(从一个水准基点到另一个水准基点)应为闭合水准路线。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施工目的沉降观测是指在土地开发、基础工程施工等过程中,为了了解和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沉降引起的工程事故和安全隐患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施工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沉降观测,及时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施工条件1.工程地点:选择地势平坦、无地基隐患、无人居住区域的地块进行施工。
2.施工设备:沉降仪、专业测量仪器等。
3.监测点设置:根据工程规模和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点,保证监测数据的全面和准确性。
三、施工流程1.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目的,明确沉降观测的目标和要求。
(2)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质量。
(3)确定监测点位置,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监测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点。
(4)制定施工计划,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流程。
2.监测设备安装(1)将沉降仪和专业测量仪器准备好,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2)根据监测点位置,将监测设备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保证设备的稳定和可靠性。
(3)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正确连接设备和电源,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校准。
3.数据采集与分析(1)在施工过程中,按照预定的监测频率,定期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2)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相应的数据结果。
(3)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地基的沉降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结果呈报(1)根据监测结果,编写监测报告,详细说明沉降情况和分析结果。
(2)将监测报告提交给工程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供其参考和决策。
四、安全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使用专业仪器和设备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
3.施工现场设置警告标志,提醒相关人员注意施工区域,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和降低噪音。
五、质量控制1.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的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高层建筑、桥梁、地铁等大型工程日益增多,这些工程在施工过程及运营期间可能产生的沉降变形问题对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构成了潜在威胁。
因此,进行沉降观测成为了确保工程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沉降观测施工方案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观测方法,全面掌握工程沉降情况,为工程的安全施工和后期维护提供有力支持。
二、工程概况与特点本工程为一项高层建筑项目,总高度达到XX米,地下室XX层,地上XX层,建筑面积约为XX平方米。
工程地处城市核心区域,周边环境复杂,周边建筑物众多,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本工程的特点决定了沉降观测的重要性,需要精确掌握各施工阶段的沉降情况,确保工程安全。
三、观测方法与设备本次沉降观测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水准测量法和雷达干涉测量法。
水准测量法通过在不同时间点对观测点进行高程测量,分析高程变化来判断沉降情况;雷达干涉测量法利用雷达干涉原理,对地表微小形变进行高精度监测。
观测设备包括高精度水准仪、雷达干涉测量系统等。
四、观测点位与布置根据工程特点,本次沉降观测共设置XX个观测点,主要分布在建筑物的四角、核心筒以及关键部位。
观测点的布置考虑了地质条件、结构特点和施工阶段的影响,确保观测数据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工程的沉降情况。
五、观测时间与频次沉降观测的起始时间自工程基础开挖开始,至工程竣工验收后一段时间。
观测频次根据工程进度和沉降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基础施工阶段每周观测一次,主体施工阶段每两周观测一次,装修阶段每月观测一次。
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增加观测频次。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观测数据应及时录入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进行平差、滤波等处理,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分析内容包括沉降速率、沉降量、沉降趋势等,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点的观测数据,判断工程的沉降情况。
七、安全保障措施为确保沉降观测工作的安全进行,应采取以下措施:定期对观测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观测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观测方法和操作技能;观测作业过程中,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应暂停观测作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沉降观测方案及措施
沉降观测方案及措施
建立房屋沉降点设置监理审批制,在确立设置点方案和沉降方案观测时报监理确定,按现场进行沉降点观测时由监理共同工作。
(一)沉降观测水准点的埋设
沉降观测点埋设位置:房屋四角转角处以及中间每隔10〜20m的轴线上。
水准点:不少于2个,设置在建筑物30〜80m稳定、可靠的上层内;或沉降己稳定的建筑物上,严格国家标准执行。
(二)沉降观测点的埋设
沉降观测点埋设应符合和设计规定要求,所有沉降观测点埋设完后,及时将观测点保护起来,以免在施工中将观测点损坏而影响观测的准确性。
(三)观测方案及技术要求
1.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
要求作业。
观测仪器采用S3精密水准仪,配合因瓦尺作业。
采用相同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并要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工作。
2.观测要求:第一次沉降在观测点安设稳定后及时进行,在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每做二层楼观测一次,主体结构验收以后,砌内外填充墙时,每三层做一次,竣工后,第一年测4次,第二年测二次,
第三年测一次,直至稳定为止。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引言沉降观测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工程施工及运行过程中地基沉降变形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针对沉降观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二、施工前准备1. 测点设置在进行沉降观测前,需要合理设置观测测点,测点的选取应考虑到工程的重要部位、地基状况以及可能出现沉降的区域。
测点设置应满足工程实际需求,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2. 仪器校准在开始观测前,需要对使用的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观测方法1. 采用全站仪观测沉降观测常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全站仪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水平、垂直测量,同时具有数据记录和实时监测功能。
2. 定期观测沉降观测应定期进行,通常可以选择每周、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以监测沉降变形的趋势和速率。
四、数据处理1. 数据录入观测得到的数据应及时录入计算机中,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2. 数据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采用数学模型等方法,评估地基沉降变形的情况,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五、结果展示1. 数据报告根据观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制详细的数据报告,将沉降观测的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工程人员。
2. 常规汇总定期对观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常规的沉降观测报告,以便于工程管理和决策。
六、总结与建议通过科学合理的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可以及时监测地基沉降变形情况,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
建议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情况细化施工方案,并不断优化观测方法,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沉降观测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希望能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测量及沉降观测方案
测量及沉降观测方案1、设备准备:充分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工作,保证测量工作顺利进行。
检校仪器、检定钢尺、对所有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和钢尺应根据计量法的要求,定期送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2、技术准备:测量员要熟悉工程现场情况和定位条件、主要建筑物的相互关系和轴线尺寸相对关系,建筑物标高以及设计对测量的精度要求等。
熟悉工程所在位置、周围环境及原有建筑物的关系:GPRS点的坐标、标高,建筑物的朝向,定位依据及建筑物主要轴线的间距及夹角;首层室内±0.000的绝对标高,室外地坪的竖向布置(标高、坡度)和绿化及道路,地上、地下管线的安排等,要特别注意的是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及建筑物主要轴线的布局。
要对图上全部尺寸进行核对,当各图纸核对无误后,对于总平面图要以轴线为准,核对基础、非标准层、标准层的有关尺寸,标高是否相对应。
校核GPRS点的坐标及标高:为保证整个场地定位和标高的准确性,对甲方提供的定位依据点均应进行严格的校核,以取得正确的定位依据。
核算设计图上定位点的坐标与其边长、夹角是否对应。
实地校测定位点,要求高精度。
但常因种种原因点位稍有移位,为了校核点位和防止误用移动的点位,应会同甲方一起对点与点距离及夹角进行实地校测,当发现错误或误差超限时,请甲方妥善处理。
用水准仪实地校测甲方所给水准点间的高差,发现问题请甲方处理。
桩的保护:所有的控制桩均用砼墩加固及维护栏保护,并每月进行一次全面复核。
如有变动,立即采取措施恢复。
3、基础放线验线:建筑物基础放线的基本步骤:根据基坑边上的建筑物控制桩(即轴线引桩,但要经场地控制校核后方可使用)用经纬仪仔细向垫层上投测建筑物四大角和主要轴线,经闭合校核后,再详细放出细部轴线。
土方开挖深度不一样,基础底标高也就不一致,为了控制土方开挖及基础施工时的标高,在基础土方开挖时,将标高引测至基坑四周。
在人工清土及基础施工时可将水准仪架在基坑内进行测量。
根据基础图以各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中所要的边界线。
工程沉降观测工作方案范文
工程沉降观测工作方案范文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日益频繁,其中涉及到地下结构的建设工程更是不容忽视。
而地下结构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地基沉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现象,它直接影响了地下设施的安全稳定性。
因此,沉降观测工作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围绕工程沉降观测工作的方案制定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目的、方法、步骤、仪器设备等内容,以期为相关工程单位提供参考。
二、目的1. 确定地基沉降情况:通过观测工作,获取地基沉降的详细数据,为工程设计、施工以及后续的维护提供准确的依据。
2. 监测工程安全性:通过观测数据对比,及时发现地基沉降的异常情况,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
3. 为工程验收提供数据依据:在工程完工后,通过沉降观测数据分析,为工程的验收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三、方法1. 测点设置:在工程建设区域内,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建筑结构布置情况等因素,合理设置观测测点。
一般情况下,测点应布置在工程的主体结构下方、周围及其影响区域内,并应覆盖整个施工过程中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
2. 测量周期:观测测点的沉降情况需要定期测量,一般情况下,观测周期应该为月度,特殊情况下考虑缩短观测周期。
3. 数据处理:获取观测数据后,应对数据进行严格的处理和分析,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四、步骤1. 初步调研:在工程开工前,对工程区域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进行初步调研,以确定合理的测点设置方案。
2. 测点设置:根据初步调研的结果,确定工程区域内合理的观测测点,并确定测点的具体位置和布置方式。
3. 仪器设备准备:根据测点设置方案,准备好相应的仪器设备,并对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4. 观测数据采集:按照测点设置方案和测量周期,进行观测数据的采集工作,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5. 数据处理与分析:获取观测数据后,对数据进行严格的处理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6. 结果报告与应用:将观测数据处理结果转化为报告形式,并提交给相关工程单位,以供工程设计、施工及后续维护使用。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早上起来,一杯咖啡,打开电脑,就开始构思这个沉降观测方案。
这可是个技术活儿,不过十年经验也不是吹的,咱这就开始。
咱们得明确一下沉降观测的目的和意义。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监测建筑物或者地基的沉降情况,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所以,第一步咱们先来谈谈观测目标。
一、观测目标1.建筑物沉降观测:主要包括主体结构、基础、地下室等部位。
2.地基沉降观测:针对地基处理、填筑、挖方等不同阶段进行观测。
咱们聊聊观测方法。
二、观测方法1.水准测量法:这是最常用的沉降观测方法,通过测量地面高程变化来确定沉降量。
2.钢尺测量法:适用于建筑物内部沉降观测,精度较高。
3.光电测距仪法:适用于较大范围的沉降观测,精度较高。
确定了观测方法,下面就是具体操作步骤。
三、操作步骤1.布设观测点:在建筑物或地基的关键部位布设观测点,数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测量基准点:选择稳定可靠的基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参照。
3.进行观测:按照观测方法,定期对观测点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4.数据处理:将观测数据整理、分析,绘制沉降曲线图。
沉降观测是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咱们还得谈谈观测周期。
四、观测周期1.施工期间:每周至少观测一次,特殊情况加密观测。
2.竣工后:前三个月每月观测一次,之后每季度观测一次,持续观测五年。
五、注意事项1.观测人员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2.观测仪器要定期检定,保证观测精度。
3.观测时要避免外界因素干扰,如气温、湿度等。
4.数据记录要清晰、完整,便于分析和查阅。
来谈谈沉降观测的质量控制。
六、质量控制1.观测数据要真实、可靠,不得造假。
2.观测过程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
3.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处理。
4.对观测数据进行定期审查,确保观测质量。
好了,这个沉降观测方案就写到这里。
十年经验告诉我,这样的方案既实用又靠谱。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咱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优化和完善。
加油!沉降观测这事儿,细节决定成败,注意事项多了去了,但也别慌,解决办法都在这儿呢。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了解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随着工程进度的不同阶段荷载增加形成的沉降情况,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沉降等变形观测。
本工程在地下室施工中在地下室外墙四周设置临时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并记录,随着施工进度发展,主体结构施工已进入±0.000以上,地下室外侧已开始进行防水层施工,原临时设置的观测点已将覆盖。
并将进行基坑主体外侧土方回填施工。
本工程上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采用四等精度沉降观测等级)方案如下:一、沉降观测水准点的设置本工程所使用的水准点是利用城市规划局水准点为基准点引测至楼西北角附近约距3#楼外墙35m左右,已埋设在坚实的土层上并在其周围进行保护,本水准点的绝对标高为132.00m(±0.000)。
二、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在沉降观测点布置时,应根据本工程的具体状况在建筑物四周房角,变形缝两侧,主楼每隔20米左右纵横墙交叉部位和群房部位分别设置。
做到观测点布置能表示沉降特征,能全面精确查明沉降情况,观测点位置及观测线路见附图。
设置观测点的要求:1.观测点应埋设牢固稳定,能长期保存;2.观测点的上部制成蘑菇形状或有明显的突出处,与墙、柱应保持一定距离(约40mm);3.要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和通视条件良好。
三、观测点的形式与埋设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条件,在上部工程施工过程中观测点设在主体结构砼柱和墙上,设置高度约在+0.50部位,利用φ20的钢筋,一端变成900角,一端制成燕尾形埋入柱、墙内(节点见下图)。
用1:2水泥砂浆填实。
四、沉降观测的工作方法和要求:1.沉降观测工作是一项较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以下四点。
a.固定专职测量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专职测量人员上岗证另报资料);b.固定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c.使用固定的水准点和转点;d.按规定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2.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根据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要求,1层主体封顶后,根据沉降观测平面布置图,及时进行布置观测点并由专人进行观测做好记录±0.000以上主体结构每15天上升2层应进行观测一次,直至主体结构结顶。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的不断扩展,地下工程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沉降观测作为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旨在监测土地沉降情况,评估地下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
本文将针对沉降观测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论述。
二、施工前准备1. 确定观测点的选取在施工前,需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沉降观测的目标及观测点的选取。
观测点的选取应涵盖工程的主要区域,并结合工程所处地质环境及地下水位等因素,合理安排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2. 安装沉降观测仪器在选定观测点后,需要进行观测仪器的安装工作。
具体步骤包括选择适合的观测仪器、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仔细的安装和调试。
三、施工过程1. 施工时观测数据的采集在施工过程中,需不断对观测点的数据进行采集。
通常采用定期或连续观测两种方式。
定期观测是在固定的时间点进行一次观测,连续观测则是通过实时监测系统对数据进行连续采集。
2. 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判断地下工程的沉降情况。
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包括数据归一化或背景差值法,并结合地下工程的设计参数进行比对和评估。
四、施工后工作1. 编制施工报告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编制施工报告。
报告要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观测数据、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等内容,并对地下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
2. 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根据施工报告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以避免或减轻地下工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建议和措施应针对具体工程情况,具备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五、总结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对于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观测点选取、仪器安装和数据处理等工作,能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并有效评估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沉降观测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六、参考文献(根据实际情况,列出参考文献,不写网址链接)以上就是沉降观测施工方案的文章内容,我们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沉降观测的重要性,然后分别论述了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和施工后工作等几个方面。
沉降观测方案范本
沉降观测方案范本1. 引言1.1 背景沉降观测是土木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用于监测工程地基或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沉降情况。
通过对沉降的观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地基和结构的沉降问题,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1.2 目的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标准的沉降观测方案范本,以供参考和使用。
该方案范本包含了沉降观测的准备工作、测点选取、测量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2. 沉降观测方案2.1 准备工作在进行沉降观测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观测区域、调查地质情况、选取测点等。
具体的准备工作如下:•确定观测区域:根据工程需求和地质条件,确定需要进行沉降观测的区域范围。
•调查地质情况:对观测区域内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了解地层性质和地下水位等信息。
•选取测点: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观测的目的,选取一定数量的测点,并确定其位置和布设方式。
2.2 测点布设测点的合理布设对于沉降观测的精度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在布设测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平衡性:测点应尽可能地均匀分布在观测区域内,以保证观测结果的代表性。
•稳定性:测点应选取在地质条件稳定的区域内,避免地下水位变化、土壤活动等因素对测点产生干扰。
•多样性:测点应选取不同地形、土质和工程类型的代表性区域,以提高观测结果的可靠性。
2.3 测量方法沉降观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和GPS测量等。
具体的测量方法如下:•水准测量:通过测定水平线高差的方法,测量地面沉降的变化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小范围的沉降观测。
•全站仪测量:利用全站仪的高程测量功能,测量地面沉降的变化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中等范围的沉降观测。
•GPS测量:利用GPS接收机的高程测量功能,测量地面沉降的变化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较大范围的沉降观测。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到的沉降观测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结果并进行评估。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步骤如下:•数据清理:清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剔除异常值和误差。
沉降观测方案
第1篇
沉降观测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地基沉降问题日益凸显。为确保工程结构安全、延长使用寿命,对建筑物及基础设施进行沉降观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沉降观测方案,为项目实施提供依据。
二、观测目的
1.掌握建筑物及基础设施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化情况,确保工程安全;
-电子全站仪:精度不低于±2mm;
- GPS接收机:用于遥感技术观测。
六、观测点布设
1.建筑物观测点布设:按照建筑物结构特点,均匀布设观测点,点间距不超过20米;
2.道路、桥梁观测点布设:沿道路、桥梁纵向布设,点间距不超过50米;
3.地下管线观测点布设:在关键节点和转弯处设置观测点。
七、观测周期与频率
4.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过程质量控制。
十一、安全与环保措施
1.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确保观测人员安全;
2.采取措施保护观测设备,防止设备损坏;
3.减少观测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观测。
本沉降观测方案旨在为工程项目提供全面、科学的观测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观测方提供科学依据;
4.指导工程验收及维护管理。
三、观测原则
1.科学性:采用成熟的观测技术和方法,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系统性:建立完整的观测体系,全面覆盖观测范围;
3.动态性:根据工程进度和沉降情况,适时调整观测计划;
4.预防性:及时发现潜在沉降风险,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四、观测范围与内容
1.观测范围:包括建筑物、道路、桥梁、地下管线等关键部位;
2.观测内容:主要包括垂直沉降、水平位移、倾斜、裂缝等指标。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2.观测频率:根据施工进度、季节变化及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观测频率。
七、数据分析及处理
1.数据收集: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率,对观测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掌握工程地基沉降变化规律;
3.数据处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4)地下水位观测:采用电测水位仪测量方法。
2.观测设备:
(1)水准仪:选用高精度自动水准仪;
(2)全站仪:选用高精度电子全站仪;
(3)测斜仪:选用高精度电子测斜仪;
(4)电测水位仪:选用高精度电测水位仪。
五、观测点布置
1.地面沉降观测点:根据工程地基范围,合理布置观测点,确保观测点覆盖整个地基区域;
三、观测范围及内容
1.观测范围:包括整个工程地基及其周边可能影响的区域;
2.观测内容:地面沉降、建筑物沉降、地基土体位移、地下水位变化等。
四、观测方法及设备
1.观测方法:
(1)地面沉降观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
(2)建筑物沉降观测:采用电子全站仪测量方法;
(3)地基土体位移观测:采用电子测斜仪测量方法;
四、观测方法及设备
1.观测方法:
(1)地面沉降观测:采用水准测量方法;
(2)建筑物沉降观测:采用全站仪测量方法;
(3)地基土体位移观测:采用测斜仪测量方法;
(4)地下水位观测:采用电测水位仪测量方法。
2.观测设备:
(1)水准仪:选用高精度自动水准仪;
(2)全站仪:选用高精度全站仪;
(3)测斜仪:选用高精度测斜仪;
3.观测设备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安全。
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背景
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土地利用日益增多,工程建设项目的密集开展导致地基沉
降问题日益凸显。
为保障工程质量及周边环境安全,沉降观测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施工目的
本专项施工方案旨在对工程施工区域内的地表沉降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
掌握地表变形情况,为工程安全施工提供数据支撑。
三、施工方案
1. 测点布设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地质特征,合理布设观测测点,保证测点分布均匀、覆盖
面广。
2. 仪器选择
选用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沉降仪器,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观测频次
制定合理的观测频次,一般选择每天定时观测一次,突发情况下可随时增加观
测频次。
4. 数据处理
观测数据需及时上传至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分析,定期制作观测报告,做好数据
备份与归档工作。
四、施工流程
1.勘察测量
2.测点布设
3.仪器调试
4.数据采集
5.数据传输与处理
五、质量控制
1.严格遵守观测操作规程
2.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检定
3.观测数据交叉验证
六、安全措施
1.观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
2.观测场地需设置警示标志
3.遇到雷雨等恶劣气象情况需及时撤离
七、验收标准
1.观测数据准确,符合规定精度要求
2.观测报告清晰明了,数据可靠
3.施工过程中无影响观测的意外事件发生
结语
沉降观测是保障工程安全的重要手段,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地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重要保障。
主体结构沉降观测测量施工方案
华润中心一期工程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施工方案1 测量依据1.1华润中心(一期)工程建筑物设计图纸;1.2深圳市华润新城GPS施工点《测绘技术报告》;2 执行的技术标准2.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2《深圳市基础测绘技术规程》深圳市规划国土局2000年10月;2.3平面采用深圳独立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3 建筑物沉降观测3.1沉降观测要求1、沉降观测点设置的具体位置由设计单位提供。
2、本工程应对建筑物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并加以记录。
3、中区施工期间每施工完一层后应进行一次沉降观测,主体结构完成后第一年每季度观测一次,第二年每半年观测一次,以后每年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北区沉降观测时间如下表所示:4、若发现沉降有异常时,应立即通知设计单位。
3.2沉降观测点埋设1、观测点的埋设采用预埋件的方式,按图在墙、柱上500mm处预埋100×100mm的钢板,预埋方向根据观测路线确定,然后在钢板上焊接1200mm栓钉成品构件,如附件。
2、本工程沉降观测点统一编号,此编号采用统一字体用蓝油漆喷在观测点正下面,字体采用“黑体”,大小为“300”。
3.3沉降观测水准基准点的测设1、建筑物沉降观测水准基准点布设必须坚固稳定,防止其本身产生变化,给沉降观测成果带来影响,水准点的数目应尽量不少于3个(实际布设5点)(详见沉降观测水准点布设图),组成水准网,采用严密平差,使水准点达到规范要求。
对水准点要定期进行高程检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2、布设水准基准点要靠近建筑物的稳固可靠之处,其距离都末超过100m,以保证观测精度。
3、水准基准点网的主要技术要求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测量方法测定,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0.5mm;每站高差中误差0.13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0.3n mm;n为测段的测站数。
3.4沉降观测点的测定1、采用II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精度要求:高程中误差+0.5mm;相邻点高差中误差+0.30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0.3n 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级:编号:
华润置地(秦皇岛)橡树湾1.1期工程
沉降观测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日期:
总包单位: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编写单位:秦皇岛中冶地五一五勘测有限公司
一、观测区概况
本项目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西大街南侧,横断山路以西,南岭路以东。
在建橡树湾1.1期工程为5栋高层住宅(1#--4#楼房地面上均为30层、5#楼为地上27层),进行5栋楼房主体沉降观测。
二、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
1.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2.JGJ/T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3.GB/T12897-200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三、沉降观测的高程系
本次沉降观测的高程系采用独立系统。
四、使用的仪器、设备
1.日本拓普康电子水准仪(DL-111C);
2.铟钢水准尺一对;
3.联想笔记本电脑一台,惠普2100型打印机一台;
4.金杯面包车一辆。
五、沉降观测的原理
沉降观测就是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通过观测镶嵌在建筑物上的沉降观测点,求得其高程值,然后比较两次观测所得到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即可从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变化反映出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六、沉降观测基准点和观测点的布设
1.基准点的布设
本次沉降观测的基准点位置的选取应布设在本项目工程影响范围以外,一般不宜少于30~50m,且数量不应少于3点,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和现场条
件情况,初步确定在离场区50m以外的路基基础上设3个沉降观测基准点(其
中基1为沉降观测起算点、基2、基3为检核点),作为本次沉降观测的起算
点,沉降观测基准点的布设采用长12cm、直径为20mm的点芯镶嵌在稳固的
地基基础上制做而成。
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的所有沉降观测点均按下图所示制作而成,镶嵌在距离地面0.5
米的承重柱上。
沉降观测的沉降观测点应根据楼房的结构施工图具体布设(我方根
降观测的经验和对该项目的实际情况了解,对本项目进
行沉降观测点点位的布设(拟布设在地下一层),共布
设47个沉降观测点(1#楼布设8个,2#楼布设12个,3#
楼布设11个,4#楼布设8个,5#楼布设8个),观测点
的布设应能全面的反映地基及建筑变形特征,点位宜布
设在下列位置:建筑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没10~20米处
或每隔2~3根柱基上;框架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上。
观测点的布设详见“附图:沉降观测点位布置示意图”。
七、沉降观测点的观测及计算
1.基准点的观测及计算
沉降观测基准点的观测,按照二等水准的测量要求,以“后-前-前-后”的作
业方法进行往返观测,3个基准点进行水准联测,沉降观测网的平差计算使用
HLADJ3.0智能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计算;
2.沉降观测点的观测及计算
a.观测的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按照二等水准的测量要求,以“后-前-前-后”的作业方法进行往返观测,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水准观测的测站技术要求
F——环线长度,km;R——检测测段长度,km。
b.观测的路线:
沉降观测拟以基1为起点(基2、基3为检测点),大致按照J1、J2…J47的顺序进行观测,最后闭合至点基1。
c.内业计算:
沉降观测网的平差计算使用HLADJ3.0智能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计算,在满足观测精度要求的前提下,计算出每个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值。
当再次进行沉降观测时,通过对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进行比较,即可发现基坑周围及主体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并对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作出分析。
八、沉降观测的质量控制
本项目的相关过程我公司都将在设计、生产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下运行。
本工程为我公司承揽项目,我公司承诺本项目的质量管理按GB/T19001—2008(idtISO9001—2008)质量体系标准要求中的设计、生产、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运行,要严格标准,把握好外业、内业的数据内容和计算的自检、互检,对沉降观测数据的内容和计算成果进行全面检查,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
自检主要是作业员对测量原始数据进行全面的认真的检查,内容包括测量原始数据资料是否清晰、点名标注是否准确、数据计算有无错漏等,自查的比例:内业成果100﹪,外业资料100﹪。
互检由项目负责检查或组织项目组内作业员互检,内容包括作业员提交的所有资料,互检比例:内业成果100﹪,外业资料100﹪。
为确保沉降观测的数据质量,将使用固定的全站仪、水准仪和水准尺,按照规定的观测方法和路线进行观测,成立项目组,尽可能的由固定人员施测和整理观测成果,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系统误差,为甲方提供优质的数据成果,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九、沉降观测频率
1、针对本项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拟定主体建筑物沉降观测频率:主体施工至第一层时进行点位布设并首次观测、然后每三层观测一次(主体最高按30层计),至主体封顶该项目需观测11次,封顶后改为第一年观测4次,第二年观测3次,共需总观测次数为18次;另在观测过程中若局部点变化量较大则需要进行加密观测,直至沉降观测稳定。
2、主体建筑物沉降稳定的判断:若最后100天沉降速度小于0.01~
0.04mm/天,可以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3、特殊情况: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一次的连续观测。
4、每次沉降观测后,随时通过沉降观测数据对楼房的沉降情况进行分析,如发现数据异常,应及时通知甲方采取进一步措施,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但是当监测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告委托方,同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或调整监测方案:
a、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变化;
b、变形量达到或超出预警值;
c、建筑本身、周边建筑及地表出现异常;
d、由于地震、暴雨、冻融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其他变形异常情况。
如需另外增加观测次数,甲乙双方另行协商。
十、安全保障
1.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2.进入现场测量必须按规定戴好安全帽,工作期间不得饮酒,严格遵守工地的各项规章制度。
3.严格遵守测量人员行为准则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4.提高警惕,预防施工现场因有电源及火源发生意外而带来的伤害。
5.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要定期组织对项目成员进行现场危险源识别和预防的培训。
十一、成果资料的提交
由于本次沉降观测为长时间的连续观测,因此,每次沉降观测结束后,及时整理出沉降观测数据,根据需要,向甲方提交沉降观测的阶段性数据资料,在整个沉降观测结束后向甲方提交技术总结分析报告。
附图:沉降观测点位布置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