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反科学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及思考

合集下载

西方非理性主义

西方非理性主义

第十一章 西方非理性主义西方哲学自文艺复兴以来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即近代哲学、现代哲学和后现代哲学。

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是这三个哲学发展阶段的重要表征。

由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的演变及其向反理性主义的演进,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

本章主要对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演变进行逻辑的分析和揭示。

非理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是与理性主义根本对立的。

现代西方不少哲学家一反西方理性主义传统,把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转向非理性问题,宣扬非理性主义,形成了较全面和系统的非理性主义思潮。

一、 西方非理性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西方非理性主义从19世纪初兴起,20世纪中叶达到鼎盛,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得到了延伸和发展。

这种社会思潮与传统哲学思想、时代背景都有着直接的联系。

由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的逻辑演变,体现了哲学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方向转换和主题转换,深刻揭示了西方现实社会及处于那个时代的人的心理状态,当然现代西方哲学家个人对人生的透视和对生活的体验也会融合在这种理论思潮的发展中。

1.西方非理性主义的产生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实质上是现代西方社会矛盾和危机在哲学上的折射和反映。

它产生于19世纪中叶,是当时社会历史和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当时影响颇大的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

(1)非理性主义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非理性主义的普遍确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可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至此开始,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出现高度激化,两次世界大战正是这种矛盾激化的产物。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暴露了某些人以强凌弱、称霸世界的野心,从而使人们对用理性和科学建立起来的现代社会文明产生了怀疑。

不但如此,人们还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惨状:流血、牺牲、毁灭、无家可归……它使人们看到,社会的表面稳定、安全和物质进步,同一切人间事物一样,都是建立在空无的基础之上的,以至于欧洲人像面对一个陌生人一样面对自己。

经济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双重袭来,特别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变化,引起了人们在精神和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不仅削弱了人的理性信念,而且在一些具有忧患意识的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形成了非理性主义的认识和心理基础。

对唯科学主义的反动——略论现代“反科学”的科学性

对唯科学主义的反动——略论现代“反科学”的科学性
数、 化六大基础科学门类成长为决定之后几百年人类精神生 理、 活和现实生活的最基本的东西。 伴随着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科学本身所赖以存在的一些基 本观念上升为“ 世界观” 了。 首先是“ 与自 人” 然的分离以及“ 的 自 人” 我中心化。在 自然
用理性, 有力地廓清了迷信, 但却无法理性地反思理性本身。怀
Junl f ii U i rt ora o bn nv sy Y e i
对 唯科学主义的反动

略论 现代 “ 科 ຫໍສະໝຸດ " 反 的科 学性 黄泽 晶
( 州市 委 党 校 , 泸 四川 泸 州 660 ) 4OO
摘要 :0世 纪 6 代 末 至 7 2 0年 0年 代 初 , 若 干 先进 工业 国 家 出现 了 一种 新 的“ 科 学” 潮 , 种 思 潮 逐 渐 波及 第 三世 界 国 家 , 乎 成 了一 种 世 界 性 在 反 思 这 几 的 “ 科 学” 反 思潮 。 本 文试 图从 科 学精 神 的 内涵 和 唯 科 学 主 义之 弊端 , 释 这 一 现 代 “ 科 学 ” 潮 的科 学性 。 阐 反 思 关键 词 : 科 学 ; 反 唯科 学主 义 ; 学精 神 科 中 图分 类 号 :0 C6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3520 )8—02 —0 17 —56 I060 04 3
社会思潮的方式把理性神圣化, 意味着理性主义与科学虽然运
伽利略进行了大量工作, 1 世纪, 到 7 近代科学的范本——牛顿力 学产生了。之后, 光学、 电学等经典物理学诞生, 道尔顿的“ 原子 论” 创立了近代化学, 细胞学说、 进化论使生物学成为可能, 大陆 漂移学说让地学成为独立学科. , 哲学家迪卡尔、 莱布尼兹则分别 创立了解析几何和微积分 , 近代数学诞生了。这样, 地、 天、 生、

概论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

概论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
的贡 献 。 参 考 文 献
【 】 王 士 平 .古 希 腊 与 中 国 春 秋 战 国 科 技 发 展 的 比 较 研 1
体 中的某 一部 分 的运 动 之外 , 么也 不 是 ” 什 。而 且 他 认 为 : 如 果 人 类 相 信 他 们 自 己 是 自 由 的 , 是 危 险 “ 这
维普资讯
科 学 哲 理
概 论 科 学 主 义 与 反 科 学 主 义
o n S ci entsm a nd A at i i— S ci ent sm i
肖显 静
( 科 院研 究 生 院人 文 社科 部 , 士 、 教 授 中 博 副
近 一 段 时 间 , 关 “ 学 主 义 ”的 争 论 很 多 。 有 有 科 人 认 为 ,在 我 国 目前 科 学 还 很 不 发 达 的 情 况 下 ,应 该 大 力 倡 导 科 学 主 义 。 而 另 一 些 人 则 认 为 ,科 学 主 义 是 一 个 贬 义 词 ,应 该 回 避 和 批 判 。 科 学 主 义 是 什
科 学 主 义 ( ce t m )是 一 个 外 来 词 ,在 哲 学 文 S in i s 献 中 以 许 多 不 同 的 方 式 使 用 着 。一 些 学 者 将 科 学 主
义 与 1 9世 纪 科 学 家 、 哲 学 家 对 于 科 学 方 法 的 信 念
联 系 起 来 , 这 样 的 信 念 就 是 : “ 学 是 关 于 实 在 科 ( e lt ) 认 识 的 唯 一 可 靠 来 源 。” r ai 的 y …这 就 是 说 , 学 科 方 法 是 有 效 的 , 利 用 它 可 以 获 得 对 自然 的 正 确 认 识 。另 一 些 学 者 将 科 学 主 义 确 定 为 欧 洲 哲 学 中 的 实

西方哲学思潮

西方哲学思潮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西方哲学思潮中的人本观念,实用观念和多元观念已经对我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正确认识这些观念及其对我国的影响,肯定其中包含合理因素及其产生的积极作用,批判其中包含的错误观点并清除其消极影响,这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尤其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是在全面反对以往一切哲学理论中而竖起自己的思想旗帜的,这一思潮一般分为两大哲学思潮即人本主义思潮和科学主义思潮,两大哲学思潮主旨方面体现了时代的一种进步.无论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那就是反对理性主义.反对理性主义、倡导实证主义和极力推崇唯意志论、"超人"哲学等,无疑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但不足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社会背景下反对所有理性主义有其合理的一面,但逻辑上自己首先就陷入一种悖论之中.其次,理性的优于非理性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如果抛开片面地强调理性的极端作用这一错误观点的话,这种理解应该说是科学的,但西方现代哲学思潮中全面贬抑理性的观点无疑忽视了对于理性的正确理解.最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中有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分.现代西方哲学是19世纪中期以来流行于西方社会的各种哲学派系的一个总称。

他们思想各异,流派纷呈。

从思想倾向上来看,可分为两股思潮:一个是人本主义思潮,另一个是科学主义思潮。

实证主义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孔德,他认为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根据,以可以观察和实验的事实及知识为内容,摒弃神学和思辨形而上学所研究的那些所谓绝对的、终极的,然而却无法证明的抽象本质,也就是用实证的知识来代替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思辩概念。

他宣称实证哲学及一切实证科学的任务,就是要“精确的发现”自然规律。

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自然规律的存在,承认人的思想必须服从外部世界的规律,具有合理因素,甚至与唯物主义相近。

但是,孔德的自然规律不是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内部规律性、必然性、本质,而是指现象之间的外部联系。

反科学的特征、危害和遏止之道

反科学的特征、危害和遏止之道

反科学的特征、危害和遏止之道摘要:反科学具有含义的模糊性,成员的庞杂性,本质上的反文化性以及政治性。

反科学会对社会和人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它摧残科学本身,伤害文化教育,败坏社会风气,助长迷信泛滥。

因此,必须设法遏止反科学的蔓延:一要加强科学普及或科学传播;二要与反科学者展开真诚的对话,必要时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三要继承和坚持科学的基本原则,同时对科学修正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势;四要把爱引入科学;五要虚心接受建设性的批判和非建设性的警示,设法促进两种文化的汇流和融合。

关键词:反科学反科学的危害遏止反科学顾名思义,反科学(anti-science)即是“反对”科学、或对科学采取“敌对”态度,或与科学“对立”、“对抗”。

反科学或是反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或是反对科学的某些要素和部分――而这恰恰是科学的最普遍、最核心的要素和最根本、最基础的部分。

齐曼表明,反科学是“对‘科学’的全盘敌意”。

从字面上说,这与敌视“法律”、“艺术”甚至“生命”本身没有什么两样。

“这种态度实质上表明科学的某些普遍特征原则上是令人反感的,在实践上是不可接受的。

这些特征对科学是至关重要的,以致科学在整体上遭到拒斥――通常支持其他一些据称的整体性系统。

” 霍耳顿指出,反科学“力图否定我们所了解的科学的合法性”,是“否定科学合法性的力量”,也就是“否定常规的科学及其主张的合法性的力量”。

“反科学的目的是质疑科学在整体上的道德权威性。

” 本文在已经讨论了反科学的历史沿革、反科学的内在理由及对其的反驳、反科学出现的外在原因的基础上,集中论述一下反科学的特征、危害和遏止之道。

反科学的特征之一是反科学含义的模糊性,也就是说,它的反对目标或对象难以准确定位。

这种模糊性是由两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是科学术语本身的模糊性导致反科学含义的模糊性;二是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反对靶子有别,或者攻击的要害有异。

反科学反对的科学究竟是指知识体系、探究活动还是社会建制?是意谓纯粹科学或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科学或任务取向的科学,或者是R&D,抑或是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各种所指的不同混合?是科学世界图像、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思维方式、科学心智框架,还是它们每一个中的部分内涵?加之科学是历史地发展的,其内涵和外延都处于变化之中,知识和力量以各种程度和方式结合在一起。

西方现代科学主义思潮的来源与发展

西方现代科学主义思潮的来源与发展

西方现代科学主义思潮的来源与发展一、从古典人本主义到现代人本主义哲学中的人本主义(Anthropologism),泛指一切从人本身出发来研究人的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论。

由于对人的具体解释各异,人本主义在性质上和表现形式上也不相同。

有唯物主义的人本主义,也有唯心主义的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与人道主义(Humainsm 有时译为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通常是一致的,但所指的范围略有差异。

后者(人道主义)主要是指谈论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的学说,偏重于道德伦理的含义,前者除了包含道德伦理的含义以外,往往还包括关于人的自然属性、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理论,换言之:它往往指一种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的哲学理论,因此范围更为广泛。

近代西方哲学从它开始形成的时代起,就已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倾向。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从哲学上说实际上就是一种人本主义运动。

当时的人文主义者的格言是:“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

”他们主张用人代替神。

这里的人是具有五情六欲的人,而不只是抽象的人的观念;但他们撇开了人的社会性,从这方面说又是抽象的人。

人文主义者反对和嘲笑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经院哲学,要求运用和发扬人本身所固有的理性力量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使之服从人的目的。

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与主张面向自然、服从自然的唯物主义是一致的,有的人甚至得出了唯物主义的结论。

这种人本主义与依靠人们正常的感觉经验和理性思维来认识世界的认识论上的理性主义是一致的,与资产阶级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的伦理学上的乐观主义以及追求物质利益的功利主义也是一致的。

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者、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者和唯物主义者以及十九世纪初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没有给自己的哲学挂上人本主义或者人文主义的招牌,但他们的思想正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他们进一步把关于人的学说与唯物主义自然观以及对人的理性认识能力的肯定结合起来。

论反科学思潮的后现代性

论反科学思潮的后现代性

展 的 重 要 问 题 来 提 上 了 日程 。 在 人 们 看 来 ,科 学 技 术 固然 带 来 了 地 球 上 表 面 的 繁 荣 ,却 严 重 破 坏 了 地 球 生 态 系 统 的 稳 定 性 和 有 序 性 ,而 后 者  ̄- 类 的 生 x人 - , J
存 发 展 更 为 根 本 ;科 学 技 术 创 造 了现 代 文 明 ,却 又


反 科 学 思 潮 的产 生 和 发 展
世 纪 中 叶 起 ,科 学 技 术 的 负 面 效 应 逐 渐 显 示 出来 , 全 球 性 的 环 境 污 染 、 生 态 环 境 的破 坏 和 能 源 危 机 使 得 人 们 不 得 不 思 考 科 学 与 人 类 赖 以生 存 自然 环 境 的
认识 这 两 个 不 同 层 次 混 淆 ,又 进 一 步 把 科 学 与 特 定 的 政 治 制 度 联 系 起 来 ,走 向相 对 主义 。 他 们 的基 本 倾 向就 是对 科 学 的确 定 性 提 出质 疑 。原 本 断 言 科 学 是 理 性 的 事 业 ,是 天 然 合 理 的 ; 后 来 流 行 的观 点 却 是 非 理 性 是 科 学 创 造 之 源 ,并 且 得 出 结 论 : 科 学 遵 循 无 政 府 主 义 的 “ 么 都 怎
行 ” 。 这 无 疑 是 科 学 主 义 遭 受 到 的 来 自于 科 学 内 …
于 用 来 对 . 自然 ,它 同 样 被 用 来 对 付 人类 。 而 这 种 I - , t 认 识 已 经 深 刻 地 表 明 人 们 已 经 对 整 个 人 类 的 文 明 史 和 人 类 的 文 化 ,特 别 是 人 类 的 科 学 知 识 产 生 了深 刻 的 质 疑 。 也 正 式 在 这 样 的 社 会 背 景 下 ,反 科 学 思 潮

当代西方思潮对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影响和对策

当代西方思潮对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影响和对策
二 、 当代 西 方 社 会 思 潮 对 我 国 大 学 生 思 想 道 德 的 主 要 影 响
【 徐 町. 2 】 民办高校 大学生心理 问题原 因与心理 健康 教育重要性初探 Ⅱ. ] 才智, 0(6. 2 92) 0 【 魏芳, 民办高校学风现状及对策探究叽法 3 1 陈嫡.
制 与社会 , 0, . 2 91) 0 (1 【】 1 萍. 4唐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g 领高校 4 』
当代西方思潮对大学生思改 互作的
影响和 对策
◎刘 荣 西 安美术 学院学 生处
【 摘要】随着 网络技术的普及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当代 西方 思潮对 我国大学生思想 道 德产生 了很 多负面的影响。 因此,运 用马克思主义 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唯物史观科 学
的批判精神来对待西方思潮,同时学习、汲取现代西方工业社会中那些优秀 的思想成果 , 对 于开阔视野,做好当代 大学生思政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惑的表现。
良好 的校 园文 化 生活 既 能熏 陶情 操 ,又 能 使 学生 克服 自卑增 加 自信 心 。 因此 ,民办 高校 要 充 分重 视学 生 的文 化 生活 , 彻底 纠 正只 讲 学 习, 不顾 其余 的做法 , 以文 化 活 动 为 载体 ,通过 邀 请成 功 校友 回校 作 专 题 报告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 向上的原动 力 ,以此 来 团结人 、凝 聚 人 、教育 人 。

当代 西方 思潮 是 资本 主义 社 会矛 盾 的 精 神折 射 。 当代 两方 思 潮 ,不 仅 有哲 学文 化 思潮 ,还有 经 济 思潮 、政 治 思潮 、社会 J 思潮 和 西方 当代 马 克 思主 义 思潮 等 。 力史 存存 决 定意 识 , 当代 西 方社 会 思潮 学派 林 立 ,学 说纷 呈 ,在 于 资本 主 义社 会具 有 和 以 往 许 多 不 同 的 新 变 化 , 这 种 急 剧 变 动 的 社 会 生 活 必 然 造 成 人 们 精 神 上 的 强 烈 震撼 ,各 种 社 会 思 潮 正 是 这 种 精 神 震 撼 的表 现 。哲 学 思 潮 中 的科 学 主 义 和 保 守 义 ,经 济 思 潮 中 的 自由放 任 主 义 和 国 家 干 预 主 义 , 政 治 思 潮 中 的科 学主 义和 人 本 主 义 ,历 史 思 潮 中 的 乐 观 主 义 和 悲 观 主 义 ,文 化 思潮 中 的理 性 主 义 和 非理性 l义,无不 是两难选择 中精神 『 t 垌

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潮评析

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潮评析

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潮评析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是有别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一对概念。

它们是两种价值理念的绝对对立。

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之前,中西方古代的科学教育都作为人文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

西方近代科学革命的发生,使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得以产生,并从人文教育中独立出来。

古典人文主义教育也完成了向现代人文(学科)教育的转型。

但近代科学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成功,却为科学主义思潮的孕育提供了温床。

科学主义视科学为文化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视科学为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唯一典范,视科学为一切人生问题的解决之径。

“科学主义教育”贯彻了这种哲学主张,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无限夸大了科学的工具理性价值,把科学作为信仰的基本立场,将其提升到世界观、价值观的高度。

作为对科学主义的回应,新人文主义也应运而生。

新人文主义是造成17世纪科学革命的基本条件之一,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促使“科学主义”诞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然而,令新人文主义者始料不及的是,科学主义的扩张已侵蚀到人文价值领域,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片面强调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在教育结构、内容方面独尊自然科学教育,排斥人文学科教育,造成教育教化功能的削弱和人文内涵的流失。

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单向度的人,而不是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这与近代人文主义的教育宗旨背道而驰。

新人文主义者自然不能容忍科学主义对人类主体价值的漠视,于是试图纠偏,重新强调人性中情感、直觉的一面。

然而,他们矫枉过正,自诩包容了“人”的全部,视科学为道德堕落的渊薮。

至此,近代人文主义由最初科学主义的启蒙者变为科学主义的掘墓人。

为了将这种反科学主义的哲学思潮区别于古典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文主义,我们不妨统称之为“人本主义”,并将近现代教育中出现的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称之为“人本主义教育”。

一、早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及科学主义思潮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和科学教育产生于西方。

而从科学发展史的观点来看,文艺复兴(14-17世纪上半期)是不可缺失的环节。

科学主义思潮在现代西方的发展和影响

科学主义思潮在现代西方的发展和影响
收 稿 日期 : 0 20 — 0 2 0 —61
关 于 人 类 的 理 智 发 展 , 德 从 空 想 社 会 主 义 者 孔
的 方 式 反 映 了 科 学 所 取 得 的 进 展 。 当 时 的 自然 科 学
内 容便 是科 学理 性 精神 。科 学 理 性精 神 在西 方 文化 中经 历 了长 期 的 丰 富 的 发展 阶段 和历 程 , 早 可 以 最 追溯 到 古代 希腊 哲 学 。 近代 , 学 主义 有 了长足 的 在 科
实 证 主义 者 以另 外 一种 方式 和 规 范体 系 表达 了 自己 的 看 法 , 述 了 为 此 后 一 个 多 世 纪 的 某 些 人 们 所 奉 阐
为至 宝 的思 想 原则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早期 实 证 主义 的科学 观
科 学 主 义 在 现 代 西 方 科 学 哲 学 中 经 历 了 多 样 化
维普资讯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 学社会科 学版) 哲
20 0 2年
第2 9卷
第 5期
科 学 主 义 思 潮 在 现 代 西 方 的发 展 和 影 响
李 自 强
( 南 人 民 出版 社 , 南 郑 州 4 0 0 ) 河 河 5 0 2
摘 要 : 以科 学 理 性 精 神 为 核 心 内容 的西 方 现 代 科 学 主 义 思 潮 , 生 于 1 产 9世 纪 初 期 的西 欧 。在 现 代 西 方 , 主 要 以 它 实 证 主 义 、 验 批 判 主 义 、 辑 经 验 主 义 和 实 用 主 义 等 形 式 出 现 。 方 现 代 科 学 主 义 一 直 是 西 方 现 代 社 会 占 主导 地 经 逻 西 位 的 思 想 观 念 , 不 仅 深 深 影 响 着 西 方 社 会 经 济 、 治 、 化 的 发 展 , 且 对 许 多 后 起 的 现 代 化 国 家 和 民族 产 生 了 它 政 文 而

当代西方哲学文化思潮

当代西方哲学文化思潮

在全国50个城市竞争力排名中 南京
政府创新能力指数第34位 创业精神指数第7位 创新氛围指数第16位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03》
(2)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Scientism)一词包括两层含义: 作为科学家特征的方法、精神态度或教义 自然科学方法应用于一切研究领域的主张
基本内涵 ——尊重科学 ——坚持唯物主义 ——科学万能论
为什么文明差异引起冲突?
第一,差异引发战争。 第二,文化摩擦越来越深。 第三,人们从传统中解脱出来。 第四,对西方思想的价值观日益剧烈的反对。 第五,文化差异不容易协商和解决”。 第六,地区主义使文明意识进一步增强。
文明冲突将在两个层次上发生
微观层次:沿着文明地理分界线上,为了控制领土 和主宰对方;
(2)、社会建设理论
——社会福利理论
社会福利的观念在理论层面是伴随近代国家体制的 确立以及公民权利、福利国家与福利权运动的扩展 而在19 ~20 世纪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
包括退休金、伤病津贴、产妇津贴、失业
社 会
货币津贴
津贴、各种补助性津贴、儿童津贴与低收 入家庭补助等


医疗卫生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劳动就业
唯科学论
中医存废之争
2006年4月,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 管理学院张功耀教授在《医学与哲学》 杂志上发表了《告别中医中药》一文, 提出“以文化进步的名义、以科学的名 义、以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名义、以人道 的名义,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告别中医中 药”。10月6日,张功耀再次发出倡议, 要求支持告别中医中药的人士进行签名, 让中医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使其真正 回归民间。
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江泽民
下水道的井盖为什么是圆的? 西方的科学理性精神导致了西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试析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形成原因和科学技术对其发展轨迹的影响

试析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形成原因和科学技术对其发展轨迹的影响

试析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形成原因和科学技术对其发展轨迹的影响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形成原因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因素:1. 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为现代艺术思潮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工业化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材料,改变了人们对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的认知,推动了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2. 科学思维的兴起:19世纪以来,科学思维逐渐成为社会主导思想。

艺术家开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来探索艺术创作,例如透视学和光影效果的运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视觉和表现方式。

3. 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社会和政治的变革推动了思想和艺术的解放。

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表明艺术家开始反思传统审美和创作方式,并寻求新的表现方式。

他们试图打破传统的限制,探索个体内心世界的表现。

科学技术对现代艺术的发展轨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摄影术的发明:摄影术的出现使艺术家对于视觉真实性的追求发生了变化。

现实主义艺术流派的兴起,艺术家开始尝试通过摄影记录日常生活,突破传统造型的束缚。

2. 数字艺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艺术家提供了全新的表现方式。

数字艺术、虚拟现实、互动装置等艺术形式的出现,推动了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和互动性。

3. 材料和工艺的创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工艺。

例如,合成染料、塑料等新材料的出现,以及数控雕刻、3D打印等新的制作技术的应用,为艺术家开辟了更广阔的创作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艺术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科学技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影响因素。

现代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与艺术家个体的创作观念、审美追求等密切相关。

当代_反科学主义_的五个问题

当代_反科学主义_的五个问题

科学时报/2005年/11月/14日/第B04版大讲堂科学和人文的关系,这些年来成为大学、学术界、媒体上的一个热门话题。

这一讨论由来已久。

不久前,龚育之先生到清华大学作了《科学和人文:双赢和交融》的演讲,该演讲是清华“新人文讲座系列”之一。

在龚先生的演讲中,详细阐述了五四时期、二十世纪前半叶和当代中国这三个时期中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发展变化。

这里选取了“当代中国”部分,重点谈他对“反科学主义”的五点评价。

当代“反科学主义”的五个问题龚育之慎言“反科学主义”我想明确地表示,我不赞成泛化的“反科学主义”。

或者说得留有一点余地吧,我主张慎言“反科学主义”。

要谨慎,不要随便去讲。

我的理由是“反科学主义”这个术语意义含混,极易引起误解,几乎不可避免地会被理解为反科学。

“反科学主义”这五个字可以理解为反对一种主义,一种叫做“科学主义”的主义,我只反对这种主义,我并不是反科学。

可以这样理解。

现在讲反科学主义的人在发表的文章中也大多是这样解释的。

但是我想,不管在文章中做了多少说明和辩解,总是难免被理解为另一个意思。

那就是说,主张一种主义,这种主义就是反科学,反科学本身成为一种主义。

就是这五个字,你可以这样去理解,可以那样去理解,极易引起误解。

所以反科学成为一种主义,把这种主义叫做“反科学主义”。

我想如果不是有意要张扬,把反科学当做一种主义,就是这五个字的“反科学主义”的话,那么与其在极力辩解的情况下去反科学主义,何不避免用这个术语而用清楚的语言去反对你所不赞成的那些具体的思想和观点,而不用含混的“反科学主义”这五个字呢?据说学自然科学的人是天生的“科学主义者”,这种说法,也许是想说明学自然科学的人天生不会反科学。

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责难学习自然科学的人的天生缺陷,那岂不是说“科学主义”成了学自然科学的人的“原罪”了吗?这样来“反科学主义”,那打击面太宽了。

热心于“反科学主义”,也许他的意思在呼唤人文精神。

呼唤人文精神很符合现实需要,我很赞成,但是为什么要设立一个科学主义的靶子,把人文精神同崇尚科学当做相互排斥的、此消彼长的东西呢?它们不正是应该相互结合、相得益彰的吗?怎样看待科学基础的社会应用的负面后果反科学主义的人很强调这个问题。

谈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

谈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

六、总结
• 总之,反科学主义不等于反科学或“反科学”主义,反科 学主义就是反“科学主义”──反对前面所述的相关的 科学主义观念──一类对科学的错误的看法;恰当的反 科学主义是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它是反对反科学和伪 科学的,我们应该坚持这样的反科学主义。 • 科学主义也好,反科学主义也罢,都是来源于社会生活, 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之间的矛盾,正如社会生活中的其他矛盾一样,都 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加以解决。 • 联系方式:2319917991@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3、反科学主义:(反“科学主义”) • 4、“反科学”(主义)、伪科学: • 科普工作的核心是弘扬科学精神。其反面是反对或否认 这种科学精神和假借科学的名义歪曲或冒充科学精神。 • 前者被称为反科学,后者被称为伪科学。 • 反科学和伪科学是站在科学的对立面的一对“双生子”, 是科学工作的敌人。我们不仅要反对和抵制伪科学,还 要反对和抵制反科学。
二、科学的主要价值(与功 1、科学的真理价值(基本价值):科学技术的内在 价值就是追求真理,体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与 能) 合理解释上。著名科学家彭家勒在《科学的价值》一 书中指出,科学的本质体现为发现新现象、提出新问 题、创造新知识、建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科学是一种 追求真理的过程。 2、科学的认识价值:科学满足人类认知、探求、提 升精神生活水平等需要的属性及状态的反映。科学的 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价值。近代科学所特有的注重 实证、倡导理性和批判质疑的精神是启蒙运动思想的 核心要素,对推动欧洲社会告别神权迷信和封建统治、 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科学的经济价值:发展经济是社会进步的必要前 提,而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科学是满足 人类维持和提升物质生活水平需要的属性及状态的集 中反映。100多年前,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 力”,代表着人类对科技的经济价值认识的重大突破;

反科学主义思潮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改

反科学主义思潮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改

反科学主义思潮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摘要: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指导我们进行具体科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文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和观点,阐述现代社会中反科学主义思潮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使我们更好的认识和了解这一趋势,同时分析由这一趋势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关键词:科学主义;反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科学这一概念诞生以来,反科学主义思潮一直伴随着科学的进步而发展。

从这个一角度上来说,反科学的历史和科学的历史几乎一样“悠久”。

作为两种相互矛盾、不可分割的概念,反科学的内容和特征也随着科学范式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

[1]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也愈发凸显;由环境、生态危机等问题延展开来,由此带来的人在科技进步中不断异化的过程——“技术本身已经成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和精心安排的对人与自然的统治[2]”——都使得反科学主义思潮越来越为人们所提及;这也使得对科学的不信任和希望“回归自然”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近些年来,中国学术界出现了一股批判科学主义的潮流。

而在社会生活中,与之相对应的“反智主义”和伪科学也在大行其道。

显然,这种思潮对于现代化建设有着明显的消极作用。

本文试图通过对反科学主义思潮本质的分析,对这一思潮进行批判研究,从而来倡导有益于社会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使大众了解科学的发展,真正的融入到科学发展所带来的进步之中。

一、当代社会的反科学主义思潮“科学主义”( Scientism)一词最早出现于1877年。

它的原意是指“作为科学家特征的方法,精神态度等等”。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灵魂。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科学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科学文化霸权的确立,以及科学理性对[1]孙红霞.西方反科学思潮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11,(03):86-93.[2] W·I·B·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64-66人文关怀的疏远,使得在西方社会兴起了一股反科学主义的思潮。

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论文

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论文

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论文20世纪末期,现代西方哲学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对中国社会特别是青年群体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关于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论文篇一现代西方哲学对当代中国之影响及其借鉴意义20世纪末期,现代西方哲学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对中国社会特别是青年群体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而今,曾经的“尼采热”、“萨特热”等虽已退潮,但其影响却依然显现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中。

现代西方哲学对现实社会的分析批判,以及它的传播方式、研究方式和对人的深切关怀,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现代西方哲学;当代中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主流意识形态20世纪80年代,现代西方哲学如潮水般涌入中国。

而今,曾经的“尼采热”、“萨特热”等早已退潮,但它们在中国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年中产生的影响却依然显现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中。

今天,我们应该以更冷静和宽容的姿态去反思和总结现代西方哲学中可借鉴的元素。

一、现代西方哲学对当代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主要影响不同的民族,由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不同,其思维方式也各有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变革和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广泛传播,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也受到巨大冲击,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变化。

(一)从崇拜绝对权威到崇尚独立自我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对绝对权威的顶礼膜拜构成了绝大部分中国人精神结构和心理结构的基础。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缺乏主体意识和独立个性,习惯于屈从和依附外部强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逐渐增强。

这与我们坚持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和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分不开,也与改革开放过程中现代西方哲学的传播分不开。

在西方传统的信仰中,上帝是至高的绝对者。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使人们发现近代科学和世俗伦理比上帝更具解释人类生活和宇宙之谜的智慧和力量,人们也更愿意从理性、科学和世俗价值中寻找对人类终极关怀的寄托。

18_19世纪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

18_19世纪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

18-19世纪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孙红霞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北京,100049)摘要:兴起并活跃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的浪漫主义,是伴随着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日益高涨而出现的。

由此,启蒙时代的科学理性受到来自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的巨大挑战和威胁,也使人们逐渐丧失了对科学理性的信心和偏爱,懊恼和悲观以及受骗和失望的情绪在蔓延。

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的反科学思潮在对科学进行无情批判的同时,亦发展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民众(包括当时流行的各种神秘主义教派)参与的反对科学组织和科学机构的运动。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前期在西欧各国以卢梭为代表的以及后期以尼采为代表的众多浪漫主义反科学斗士的反科学思想以及言论,并从文学史角度来考察浪漫主义的反科学思想在德国、英国和法国表现出各具特色的特征,例如:德国的浪漫主义反科学突出的表现为唯心主义和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相结合的特征,以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阿尔尼姆、布伦坦诺等为代表;英国的浪漫主义反科学突出的特征是诅咒城市文明,缅怀封建中古,否定技术进步。

其中以对英国的浪漫主义的发展和改革起到关键作用的湖畔派代表,像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等;浪漫派代表,像拜伦、雪莱、济慈等;法国的浪漫主义突出显示了批判古典主义的特征,其中以夏多布里昂、斯塔尔夫人和雨果等为代表。

通过结合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力图发掘出众多思想家和文化先锋的反科学思想脉络和轨迹。

最后,本文尝试揭示出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的如下特征:即主观性和反对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而反对科学存在的合法性。

关键词:浪漫主义; 反科学; 特征引言:法国的启蒙思想运动为法国的大革命奠定了充分的思想基础,然而,“理性的胜利”在革命之后却如同坠落的天使,失去头上的光环,瞬即失去了人们对它的信仰。

与此同时,浪漫主义思潮和运动在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和民族解放斗1作者简介:孙红霞,女,1976年生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E-mail Address: hongxiasun@争渐入高潮的背景下产生并快速发展起来,正当人们开始怀疑长久以来左右人们行为、意志的观念体系,并且渴望新的信仰之时,新诞生的浪漫主义便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并最先占据了文化领域中的先锋思想家的头脑。

社会主义思潮

社会主义思潮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趋势与特征随着当代西方社会的深刻变化,各种社会思潮也竞相展现,其中就有各类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影响较大者有民主社会主义、后工业社会的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后社会主义等。

1.民主社会主义这是在西方特别是西欧影响最大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

从1951年社会党国际成立、《法兰克福宣言》发表起,信奉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西欧国家的工党、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就积极活跃于政治舞台,成为这些国家的主要政党之一。

它们宣扬的以“四大民主”(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思想民主、国际民主)为核心内容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不但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影响最大的政治思潮之一,而且也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扩散和渗透。

2.后工业社会的社会主义这种思潮明显受当代的西方后工业社会理论的启发和影响。

后工业社会的社会主义者认为,在后工业社会中,人类面临如生态环境、资本短缺、人口爆炸、失业、核武器的威胁等问题,只有通过共产主义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共产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共同归宿和必然规律。

3.生态社会主义本世纪50、6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社会开始关注人类生存环境问题,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环保运动,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及时地顺应了这一意义深远的社会动态,提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社会主义的观点。

他们从关心人类前途和命运的人文主义立场出发,认为人类生态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造成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矛盾和危机的结果,为此提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地球”的口号。

4.市场社会主义这是在原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受挫、西方世界凯恩斯主义失灵的情况下,西方一些左翼政党和理论家倡导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

这种理论认为,社会主义不但不排斥市场,而且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不可或缺的,应从市场就是资本主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的误区中走出来,将市场经济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结合起来。

5.后社会主义所谓后社会主义一般是西方学者对原先实行以苏联模式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反省、改革后,所选择的新发展道路的称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反科学主义是20世纪西方影响最深远的文化思潮。

本文试从生态主义、动物解放主义、人文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四个方面来论述反科学主义思潮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科学;反科学;科学主义;反科学主义中图分类号:C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07)10-0050-03现代西方反科学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及思考*胡华南(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0)现代科学技术以其突飞猛进的飞跃性发展,既改变了自身的存在状况,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面貌,从而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导性的革命力量。

但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打开了装有灾难和祸患的“潘多拉魔盒”,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正在不断扩大化、普遍化和深远化。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开始对科学技术进行反思,以至在西方逐渐形成了反科学主义的逆流。

本文试从生态主义、动物解放主义、人文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四个方面来论述反科学主义思潮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现实意义。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一)科学与科学主义科学的概念是很难界定,一般认为,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或者说科学支撑着技术。

对这个观点,一个直截了当的解释是:科学给我们提供的对客观世界的描述,并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科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近似描述,这种近似描述对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已经足够用了。

科学的本质,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是发现事物的规律,是我们理解自然界的最有效的方式。

所有的科学活动都包括观察或实验,以及将收集到的证据上升到理论的活动。

《简明牛津字典》给科学下的定义是,科学是“系统的、有条理的知识”,系统性是科学区别于其他类型知识的一个重要特征。

再者科学讲究证据和理论。

科学证据往往来自于实验,不过,有些科学如天文学和地质学做实验不多,其证据主要来自于观察。

与之相应,科学主义是紧密联系自然科学,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研究科学认识论和逻辑、科学方法及科学知识的增长的哲学流派。

科学主义一般都反对“思辨形而上学”,反对哲学构造包罗万象的体系,反对或不重视研究本体论,回避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有的虽然承认本体论、世界观的意义,认为肯定客观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是科学的前提和基础,但都认为本体论和世界观的问题缺乏可检验性,不可证明,只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承诺”、“信念”、“预设”。

它们主张哲学的科学性,重视科学方法,要求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和社会的问题,相信科学可以改变人性和社会,可以带来人类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

汤姆・索雷(TomSorell)的观点尤为典型地代表了这一主张,他认为:“科学主义是一种关于科学的信念———特别是自然科学———它认为科学是人类知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之所以最有价值,是因为它最权威、最严肃和最有益的。

”(二)反科学与反科学主义反科学就是站在科学的反面,主张丢弃科学,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应用等方面,企图代替科学,成为人们新的信仰的一套言论。

反科学,对于进一步完善科学体系,使人们清醒地认识科学、了解科学有一定的作用。

早在18世纪,卢梭就从人性发展的角度质疑“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认为科学及其技术并不必然为人类带来幸福,却使人失去本性。

现代反科学主义的主要主张就是要克服由于现代科技带来的人类整体的异化,恢复人类的自由与解放。

笔者认为反科学主义是对科学主义的一种反思,科学主义者认为只要拥有科学,那么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而反科学主义者不这么认为,这种紧张就演变成一种变形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对立。

二、现代西方的反科学主义思潮(一)生态主义对科学技术的批判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为标志,人类将生态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书中,卡逊根据大量事实科学论述了DDT等农药对空气、土壤、河流、海洋、动植物和人的污染,以及这些污染的迁移、转化,从而警告人们:要全面权衡和评价使用农药的利弊,要正视由于人类自身!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985工程”、华中科技大学“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985-hust-01)国家哲学社会创新基地和GPSSMAPProgram(全球审视科学与精神研究项目GPSSMAP03)的子课题“现代科技的伦理审视”的研究成果。

的生产活动而导致的严重后果。

卡逊不仅威胁到了生产DDT的化学公司的利益,也威胁到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科学主义自然观。

科学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决定论、机械论、还原论的牛顿经典物理学模式之上的,它将自然看成一架遵从单一规律的运转精良的钟表,人可以洞悉其全部规律,也对它拥有无上的权力,可以无限地开发和索取。

在这种伦理观下,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只是偶然的、可以避免的、可以克服的,而卡逊则直接指出了这种伦理观的荒谬及后果。

人必须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古老的自然哲学重新复活,在生态哲学中得到延续,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新的科学———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

这些思想对当代生态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导致了生态运动中的反科学思潮,并将矛头直接指向了科学技术本身。

在他们看来,科学技术固然带来了地球上表面的繁荣,却严重破坏了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有序性,而后者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更为根本;科学技术创造了现代物质文明,却又为毁灭文明提供了高效手段,增加了不安全感。

(二)动物解放主义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动物解放主义被认为是比动物福利运动更加激进的,动物福利运动认同动物实验的必要性,但强调应该把实验规模压缩到最小限度,而且实验过程中动物所承受的痛苦必须降到最低。

而动物解放主义者强调动物和人类具有相同的权利。

在他们看来,动物实验在道德上就是错误的,并且实验本身也是非常残酷的。

动物解放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澳大利亚哲学家PeterSinger,他的著作《动物的解放》被认为是动物权利运动的纲领性文献,他指出将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等动物划入“人类”的范畴,所以将它们从可怕的实验和人造的死亡中解救出来自然可以将整个“人类”的苦难最小化,同时将幸福最大化。

虽然Singer的观点很多人并不同意,但它仍然是连贯而有力的,它影响了很多人对动物权利的根本看法。

如果动物与人类具有相同的权利,那么动物实验就与人体实验或低智商人体实验性质相同了。

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种对人类的侮辱。

动物解放主义者曾试图通过政治和道德的压力来达到其目的,但他们的活动的边缘却被盲目扩大了。

动物解放主义者曾经采取袭击的方式释放实验用的动物,并对研究人员进行威胁和使用暴力。

对科学家及其支持者而言,动物实验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并且会在未来给人类带来福音,对动物解放主义者来说,动物实验是一种暴行,与残害人类同罪,人们宁可不要科学也要保护和解放动物。

(三)人文主义对科学技术的批判20世纪70-80年代,核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造成了生态、能源、人口和生存问题。

人们在媒体上可以看到“曾经一度是多么引人的小路两旁,现在排列着仿佛火灾活动后的、焦黄的、枯萎的植物。

被生命抛弃了的地方只有寂寞一片……”这样的描写,在反科学主义者的眼中,科学成了十恶不赦的社会公敌。

人们愤怒地写道:“我们需要的是用科学来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教我们在一个没有污染的世界里如何做人,而不是把我们当作活动的机器。

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亮光,而是更多的温暖。

”人文主义者认为,科学的高度发展造成了社会结构与文化意识的割裂,造成了社会结构不适合人的心理结构发展的问题;科学的发展忽视了人的需要、人的存在、人的价值、科学充当了社会、经济及政治权利对个人或群体心理进行控制和操纵的工具,从而导致个人或群体心理功能紊乱,导致各种人格分裂等。

(四)后现代主义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后现代主义对科学技术的批判主要来自海德格尔一脉,特别是法国的后现代主义者们,如德里达、福科、拉康和利奥塔。

德里达认为,当你说什么是什么,必然会忽略某些有价值的东西。

问题是解构真的可以界定吗?德里达自己最明晰的解释也不过是,解构是一种怀疑情绪,它质问:“什么的本质是什么”?因为,我们不可能洞悉任何言论惟一、纯粹的本质。

福科指出,科学并不像它宣称的那样,是一门中立的学科。

许多敌对或竞争的理论在打架。

研究者要说服反对者相信他的学说,何其难也!拉康试图建立心理的结构,并想用“符号”和“能指”来解释它。

他将心理学和语义学联系在一起,并且认为“自我”埋藏于语流当中。

他的思想影响了许多后现代主义思想家。

利奥塔主张,未来、我们的知识都全然不可预测。

他将关于宏大叙事的论战引领到新的方向。

信息技术的上升足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人类也许会脱离肉体而使用机器。

利奥塔对此颇为忧惧。

总之,后现代主义者们争辩说,科学只是诸多神话体系或叙述方式的一种。

他们坚持认为,通过结构科学语言,人们发现不存在真正的客观性标准。

海德格尔抱怨说科学和技术是非人化的,认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

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指斥现代社会中批量制造出没有精神向度的“单向度的人”。

福科指出,科学常常被权力结构、官僚体系和国家所支配。

对科学的政治上的和经济上的运用,掏空了它自诩的中立性。

费耶阿本德以其科学史研究为根据指出,科学和非科学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科学并不比其他文化更优越。

实证主义全面退却,科学失去了高高在上的神圣地位,自然也失去其衡量和规范其他文化成果的资格。

三、反科学主义产生的原因(一)科学知识的不普及以及宗教势力强大以美国为例,美国公众对科学知识现在是这样一个水平,“接受调查的一半成年人不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周要花一年的时间”。

不到7%的美国成年人可以按照最一般的定义称作是有科学知识的,只有13%的成年人有理解科学过程的最低水平,而且有40%的人不同意“占星术终究不是科学”这种说法等等。

宗教与科学并行是一个悖论。

宗教对部分的有限的科学知识的承认可能会改善科学与宗教的对立关系,但根本的改变却是不切实际的。

怀特海指出:“17世纪时,地动说受到天主教的宗教法庭所拒斥。

距今一百年以前,地质科学所提出的时间广延性使得新旧教的宗教人士都大为震惊,而今天进化论的理论也仍然是宗教的眼中钉。

”美国不仅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同时宗教势力也特别强大,例如在美国的成年人中有1/3说他们是“重生的”信徒,60%的成年人说他们相信地狱对于要永远受罪的人是存在的。

每年个人捐赠给宗教机构的财政支持现在已超过50亿美元等等。

这些因素都是为公众产生反科学情绪的提供了环境。

(二)对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20世纪成长起来的西方知识分子亲眼目睹了现代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思想必然要同过去的思想传统分道扬镳。

过去的知识分子倾向于对科学技术的能力抱有浪漫主义的幻想,而对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天真地估计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