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叙述什么和如何叙述——以长篇小说《村庄秘史》为例
乡土文学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乡土文学,又称乡土小说,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
上个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
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
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
目录简介文学特点乡土文学的表象开放的乡土文学乡土文学流派概述鲁迅其它流派孙犁沈从文韩少功台湾的乡土文学论战乡土文学的正名台湾社会性质的厘辨乡土文学论战的平息简介文学特点乡土文学的表象开放的乡土文学乡土文学流派概述鲁迅其它流派孙犁沈从文韩少功台湾的乡土文学论战乡土文学的正名台湾社会性质的厘辨乡土文学论战的平息展开编辑本段简介乡土文学,又称乡土小说。
据考证,在现代中国,关于“乡土文学”的阐述最早来源于鲁迅。
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说“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
”尽管鲁迅对“乡土文学”未做出正面的定义,但他勾画了当时的乡土小说的创作面貌。
当时的乡土文学的作乡土文学家群体多寄寓在都市,沐浴着现代都市的文明,领受着“五四”新潮的洗礼。
现代文明和进步思想的烛照,几乎成为当时作家书写“乡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创作准备。
1936年,茅盾更进一步指出“乡土文学”最主要特征并不在于对乡土风情的单纯描绘:“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图画,虽能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心的餍足。
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
一个只具有游历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给我们以前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一点而给与了我们。
“编辑本段文学特点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一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
莫言乡土文学中的乡村叙事与城镇叙事
莫言乡土文学中的乡村叙事与城镇叙事乡土文学一直以来占据着百年中国的文学主流,这种主流地位不是意识形态上的而是题材上的,它直接表现出作家对于乡土中国的书写热情。
但是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乡土中国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经济乡村逐渐取代曾经的伦理乡村,过往的乡村苦难、田园风光与古老的伦理秩序日渐崩败,新意识形态下的中国乡村正在开始漫长的重建过程。
在回忆与反思中人们的情感开始发酵,正如作家关仁山先生说的那样:“古老和谐的农家亲情,一直是我们这些走出乡村游子的精神慰藉。
恶意资本和极权对这个氛围的冲击和破坏,使乡村正在经历着一场从没有过的震荡。
农民的命运的沉浮和他们的心理变迁,在这一时期表现得尤为丰富、生动。
在新的躁动、分化和聚合中,孕育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裂变后的乡村和农民,怀着难解的忧患和繁复的向往走向了历史的新形态。
”①在传统乡村的怀旧情结中观察现代乡村,在批判中反思城镇化进程对于乡村的内在影响,试图寻找到新历史形态下乡土中国的可能性走向。
莫言的乡土文学主要围绕着“高密东北乡”这一具有地理意义的文学故乡展开。
莫言的文学故乡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他先后建构起一个原始的乡村、伦理的乡村、政治的乡村与经济的乡村,宋学清 陈紫越他对于乡村城镇化进程的认识基于最为本初的乡土情感,带有较为强烈的批判性。
一、“高密东北乡”的荒原意象游弋于“高密东北乡”的莫言在那个缺乏娱乐与资讯的童年乡村,在饥饿与孤独体验之外,如同当时大多数的孩子一样接受最多的就是乡村口传文学,这也成为孩童时期最大的快乐。
正如莫言所言:“饥饿和孤独是我的小说中的两个被反复表现的主题,也是我的两笔财富。
其实我还有一笔更为宝贵的财富,这就是我在漫长的农村生活中听到的故事和传说。
”②饥饿与孤独使莫言的文学故乡虔诚地匍匐在童年“高密东北乡”的土地上,难以自拔。
而故乡的民间神话、传说与鬼怪故事令青少年时期的莫言在恐惧中怀有几分兴奋与期待,③这份刺激与矛盾的情感是故乡对莫言一次丰厚的馈赠。
乡土文学的叙事策略与表现
乡土文学的叙事策略与表现乡土文学作为文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以其独特的叙事策略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千姿百态和深厚底蕴。
它不仅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更深入挖掘了乡村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乡土文学的叙事策略之一是注重真实的细节描写。
作者们通过细腻地刻画乡村的一草一木、一房一舍,以及农民的日常生活细节,如耕种、收获、祭祀等,为读者构建出一个充满质感和真实感的乡村世界。
这些细节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
比如,在沈从文的《边城》中,对湘西小镇茶峒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的细致描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片土地的宁静与美丽。
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也是乡土文学常见的叙事策略。
乡村中的人物各具特色,他们的性格、命运和行为方式往往受到乡村文化和传统的深刻影响。
作者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乡村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例如,鲁迅笔下的闰土,从一个活泼机灵的少年变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中年人,这一人物形象的转变,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农民的压迫和摧残。
乡土文学还常常采用线性的叙事结构,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讲述乡村故事。
这种结构清晰明了,让读者能够跟随故事的发展,逐步了解乡村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
比如,陈忠实的《白鹿原》以白鹿原为背景,讲述了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这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展现了白鹿原上几代人的恩怨情仇和生死悲欢。
在表现形式方面,乡土文学善于运用地方方言和俗语。
方言和俗语不仅能够增强作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还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比如,莫言的作品中就大量运用了山东高密的方言,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此外,乡土文学对乡村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乡村的山川、河流、田野等自然景观,在作者的笔下往往被赋予了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它们不仅是乡村美丽景色的展现,更是乡村人民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象征。
比如,贾平凹的《秦腔》中,对陕南乡村风光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古朴、神秘的氛围,与小说的主题相得益彰。
乡土文学作家教学课件
传承:当代文学继承了乡土 文学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发展:当代文学的发展为乡土 文学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
可能性
乡土文学作品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传承文化:乡土文学作品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
反映现实:乡土文学作品反映了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具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用。
第二章
著名乡土文学作 家及其作品
鲁迅与《呐喊》
鲁迅:中国现代 文学的奠基人, 被誉为“中国文学 的伟大导师”
《呐喊》:鲁迅 的代表作之一, 收录了《狂人日 记》、《孔乙己》 等经典作品
创作背景:五四 运动时期,鲁迅 目睹了社会的黑 暗和民众的麻木, 决定用文学唤醒 民众
作品特点:以现 实主义手法,深 刻揭露了封建社 会的黑暗和腐朽, 表达了对民族命 运的关注和忧虑
《受戒》中的语言特色
语言质朴: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贴近生活
情感表达:通过语言表达人物的情 感,如喜悦、悲伤、愤怒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方言运用:运用方言,增加作品的 地域特色
象征手法:运用象征手法,如用 “受戒”象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坚 守
《秦腔》中的文化内涵
地域文化:展现了 陕西关中地区的风 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文化交流:乡土文学作品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社会影响:乡土文学作品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代文学对乡土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创新:当代文学在乡土文学的 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如加入了 现代元素和科技元素
影响:当代文学对乡土文学的 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乡土文学的
注重叙事技巧,提高作品艺术性
乡土小说
1、控诉地方军阀统治,于暴露社会黑暗之中充满了呼之欲 出的荒诞感和沉重的幽默情绪。 《柚子》"湖南的柚子呀!湖南的人头呀"这样便宜的湖南的 柚子呀!"
2、描写浙东的民俗环境和乡土生活,使早期乡土小说获 得了民俗学的价值。 《菊英的出嫁》——“冥婚”
3、描写在时代的变动下,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农村的 衰落与破败,以及纯朴人性的堕落。 《许是不至于罢》 《李妈》《黄金》(如史伯伯 )
乡土小说:指王鲁彦、彭家煌、许钦文等在20年代中期的
写实小说。鲁迅是现代乡土小说开风气的大师。这些作家大 都出身乡村而寓居大都市,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 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突破了 “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主要写知识青年的相对狭小天地, 拓宽了新文学的反封建题材,吸引了大批新作家转向社会、 转向民众(主要是农民)身上,促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 发展。
“三姑娘:制作的美丽——重读冯文炳(废名)《竹林的 故事》” 王毅《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竹林的故事》是冯文炳早期的代表作,学界多盛赞其 自然、清新的乡土气息及其烘托出的主人公三姑娘的纯净 美好形象,仔细读来却不难发现小说里的三姑娘既说不上 自然,更谈不上美丽,她的身上附着了太多中原文化对女性 认识的历史积淀。如果真是这样,读者也许可以看到另外 一个三姑娘。
代表作《怂恿》 《活鬼》
台静农(1903--1990),未名社代表作家,安徽霍丘人,鲁迅 的学生,旁听过鲁迅在北京大学主讲的《中国小说史》,1947 年到台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主任长达20年之久,他最早在中 国对鲁迅进行研究,贡献卓著。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地之 子》、《建塔者》等。 悲剧型的乡镇传奇,格调更为沉郁阴冷。以朴拙、悲愤的笔法 描绘了宗法制度对乡村底层的精神统治的生生死死,突出展现 了农村的生活惨景
乡土文学名词解释
乡土文学名词解释乡土文学是指反映农村社会生活、人民农民的生活经历和感受的文学作品。
下面是对乡土文学相关名词的解释:1. 乡土乡土是指乡村的土地与环境,以及乡村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乡土文学就是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2. 乡土色彩乡土色彩是指表现作品中乡村生活、风土人情的特色和细节。
乡土色彩的运用使作品更加具有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3. 乡土小说乡土小说是以乡村为背景的小说,通过讲述乡村的人物故事和事件,展现农村社会的多样性与变迁。
乡土小说常常深入到农民的内心世界,揭示他们的困境、奋斗和梦想。
4. 乡土散文乡土散文是以散文形式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理解和感受的文学作品。
乡土散文通常以真实、细腻的笔触描绘农村的景色、人物和日常生活,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到农村的魅力。
5. 乡村诗乡村诗是以乡村为题材的诗歌作品,通过描绘大自然景色、农作物生长、季节变化等元素,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思考。
乡村诗常以简洁的语言展示农村的淳朴和力量。
6. 乡土气息乡土气息是指文学作品中弥漫的乡村特有的氛围和风格。
乡土气息常常表现为对自然、土地和人民的热爱、尊重和关怀,以及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坚守。
7. 农民文学农民文学是指由农民创作和传播的文学作品。
农民文学强调反映农民的经验和观念,以及对农村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思。
农民文学也是乡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以上名词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乡土文学及其相关概念,进一步认识和欣赏反映农村生活和价值的文学作品。
乡土文学是弘扬农民精神、传承乡村文化、记录历史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乡土文学情节归纳方法与技巧
乡土文学情节归纳方法与技巧乡土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以乡村为背景,以农民生活为题材,表达了农村人民的生活经验、情感和价值观念。
在乡土文学中,情节是构建故事的重要元素,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因此,掌握乡土文学情节归纳方法与技巧对于写作优秀的乡土文学作品至关重要。
乡土文学情节的归纳方法之一是通过时间顺序来组织故事。
这种方法可以使故事的发展逻辑清晰,读者能够很好地理解故事的起承转合。
例如,在描述一个农村家庭的故事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他们的日常生活,包括起床、吃饭、劳作、休息等等。
通过时间顺序的组织,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农村生活的真实性和历程感。
乡土文学情节的归纳方法还可以通过空间顺序来组织故事。
这种方法可以使故事的场景更加丰富多样,读者能够感受到不同地域的人文风情和地理特点。
例如,在描述一个乡村故事时,可以通过描绘不同的村庄、田野、山林等地方的景色和人物形象来展现故事的情节。
通过空间顺序的组织,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的宁静、纯朴和独特魅力。
乡土文学情节的归纳方法还可以通过情感线索来组织故事。
这种方法可以使故事的情节更加紧凑,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例如,在描述一个农民家庭的故事时,可以通过描述他们的爱情、友情、亲情等情感线索来展现故事的发展。
通过情感线索的组织,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乡村人民的真实情感和生活态度。
除了归纳方法,乡土文学情节的归纳技巧也至关重要。
首先,要注意情节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情节的发展应该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环境的约束,不能出现突兀的转折和矛盾的行为。
其次,要注意情节的高潮与低谷。
情节的发展应该有起伏和冲突,既要有引人入胜的高潮,又要有稳定和反思的低谷,以增加故事的吸引力和张力。
再次,要注意情节的合理安排。
情节的安排应该符合故事的主题和情感需要,不能过分夸张或刻意制造悬念,要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
乡土文学情节的归纳方法与技巧是写作优秀乡土文学作品的关键。
[浅析中国乡土文学内涵及其叙事传统]乡土文学的特点
[浅析中国乡土文学内涵及其叙事传统]乡土文学的特点中国在几千年文明史中形成了稳固的乡土社会。
乡土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积淀之所在,抓住乡土也就抓住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与命脉。
乡土是我们的物质家园,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文学意义上的乡土,既是一种客观物质存在形态,也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一种文化象征与文化信念的组合。
乡土文学有其特定的含义,指的是表述人类普遍的乡村情感、以人类觉醒的文化意识和哲学眼光审视特定乡土历史文化的民族文学形态。
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格局中,“乡土文学”(包括“乡土小说”和“乡土散文”,下文不再标注引号)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成为20世纪汉语言文学创作成就最高的领域。
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它开创了新文学现实主义感伤文学的先河,首次推动农村和农民题材大量进入现代小说领域,开启了从政治学层面批判“国民性弱点”的文学主题,追求小说的散文化抒情风格,确立起现代小说样式。
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与种类,世界乡土文学最早出现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
整个19世纪到20世纪初,乡土小说已经用“地方色彩”和“风俗画面”奠定各国乡土小说创作的基本风格和最基本要求。
“这种基本的风格和要求,虽没有成为世界性的理论经典,但已成为各国乡土小说自觉和不自觉的约定俗成的理论精义,它不能不影响着中国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20世纪乡土小说的理论与创作实践。
”在外来资源(外国乡土小说及其理论)与本土实践的相互砥砺中,中国乡土文学终于在20世纪20年代初应运而生。
提及乡土文学,我们必然要将视角伸向现代文学史上两个重量级人物――周氏兄弟。
开乡土小说理论风气之先的是鲁迅的胞弟周作人,他最早提出“乡土文学”主张并对其概念进行了厘定,对乡土文学理论探索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周作人对乡土小说概念阖定包括:第一,体现地域特色;第二,体现民风民俗中具有“个性的土之力”;第三,体现人类学意义上的“人”。
周作人构建的乡土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即地方主义、自然美、个性、风土),“大都是世界范围的乡土文学理论基本概念的转译,但其内涵又注入了周氏个人政治的与美学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绘上了周氏文学理论的趣味主义色彩”。
20世纪20年代“乡土文学”研究
20世纪20年代“乡土文学”研究摘要: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乡土文学,以现实主义的笔融展现了中国乡村的衰败景象和农民的悲惨命运。
它在风俗描写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20年代的乡土文学对后来的乡土文学的创作影响深远。
关键词:20年代乡土文学现代视野中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文明在中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中国古代文学对农村生活的叙事早已汇成江河,源远流长,但“乡土文学”这一概念的正式出现是始自鲁迅。
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说:“蹇先艾叙述贵州,斐文中关心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
”虽然说中国古代就有大量的写农村生活的文学作品,但我们并不称之为“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是近代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背景下的文学概念。
本文所言“乡土文学”即是这种狭义意义上的表现中国乡村生活、地域文化的文学。
一、回首故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乡土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是鲁迅。
他以小说《故乡》、《社戏》、《祝福》、《风波》、《孔乙己》等创作实绩,奠定了他在中国乡土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他的乡土小说思想深刻,内蕴丰富,耐人寻味,己非“乡土文学”可以涵盖。
因此,文学史上在谈及鲁迅的这些作品时,一般将它们单独提出,称之为“呐喊小说”。
基于此,本文对鲁迅先生的小说不作展开评价。
毫无疑问,鲁迅的乡土文学创作为后来起的乡土文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范。
“五四”运动之后,一些思想受到启蒙的热血文学青年从穷乡僻壤走出来,来到他们心仪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北京。
他们渴望投入到时代的激流中,接受新思想的洗礼。
然而,这时“五四”已经退潮。
失望再所难免。
生活的窘迫,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感,使他们苦闷、寂寞。
游子漂泊,乡愁难免。
在鲁迅的影响、鼓励、扶持、奖掖下,这批文学青年开始了以故乡为题材的文学创作。
这批文学青年主要有:鲁彦、许钦文、许杰、彭家煌、蹇先艾、台静农、徐玉诺等。
《村庄秘史》的湖南地域文化色彩
ii n i I盈 圆 s A d ra 。 E 冒 cm Cet n
7 1
《 村庄秘史》 的湖南地域文化色彩
一 颜 浩
的艺术境界 ,从而使 自我基于文革梦魇和民族忧思的 、
孤 愤而迷茫的文化生存体验 , 得到了深邃 、 独特 的审 美
衣锦荣归的革命成功者章小为价值参照物 的倾向 , 但作
者着重描述的 , 却是章大对于章小幸运的嫉恨和关于人 《 村庄秘史》 以覆盖面相 当广泛的意象性 叙事和 还
从而使文本在对社会历史层面理性 内 性常态的感慨 , 其实是在 以别一种方式 , 这 对未 曾亲尝 象征 寓言性描述 , 被捕滋味和“ 筷刑 ” 惧的章小的人生姿态 , 恐 表达着某种 涵的表达上 , 显示 出浓厚的巫鬼文化色彩和巫性思维特 作品审美境界浓厚的神秘 、 荒诞乃至诡异的气息 , 也 不以为然 。而作品对“ 神童” “ 、才子” 章大进行人生可能 征。
长篇 小说 《 庄秘 史》 村 的精彩独 到之处 , 先 自然 首 在于它是一部 2 世纪中国历史文化 的批判书 。作 品通 0 过叙述老湾村 五个具有 “ 史” 秘 性质的故事 , 对现代 中国 你死我活地斗争的社会形态及由此形成 的身份文化 , 进
行了视野独到的审美剖析与历史批判。 但这部小说另一 个 更为重要的精彩独到之处 , 还在于作 者的这种审美批
位置的“ 村庄秘 史”来实现 社会历 史批判的创作意图 。 , 作品 的整体 艺术构思 , 就承接 了湖南 “ 乡土 文学 ” 寓时代风云于 乡土生态的审美传统 。 一方面 , 从章大、 章 阶级成 分 、 会身份的纠结与 困苦 , 老湾和红湾之 间 社 从
与民间文化底蕴深厚的审美境界二 者有机融合 , 才使得 传统 ,村庄秘 史》 《 也是通过描述处于社会主流文化边缘
乡土小说知识点总结
乡土小说知识点总结一、乡土小说的特点乡土小说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方性强:乡土小说主要关注农村生活,着重反映当地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
作品中不仅呈现出农民的生存状态,还展现出地方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
2.情感真挚:乡土小说常常以农村为背景,讲述农民的生活遭遇和情感故事,情感真挚、充满人情味。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语言真实,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
3.社会意义深刻:乡土小说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细致描写,揭示了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刻内涵。
作品中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常常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4.语言质朴:乡土小说的语言常常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语言质朴朴实,富有地方色彩。
这种语言风格既符合农民的语言特点,又能够展现出所处地域的独特魅力。
5.人物塑造真实:乡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是乡村生活中的普通人物,他们的生活遭遇和情感故事具有普遍性和共鸣力。
作品通过真实的人物塑造,展现了农民的喜怒哀乐和生存状态。
二、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品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其中包括以下几部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1.《茶馆》作者: 郁达夫这部小说以一个老茶馆为中心,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清朝末年乡村社会的真实生活。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细腻真实,语言质朴朴实,富有地方色彩。
作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生活困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家》作者:巴金这部小说以作者家乡的农村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农民家庭的生活遭遇。
小说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状况。
作品语言质朴真实,情感真挚,深刻地反映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人性的善恶。
3.《鹿鼎记》作者:金庸这部小说以明朝为背景,以江湖为舞台,讲述了一个孤儿韦小宝的传奇故事。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充满了江湖风情和武侠气息。
作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展现了明朝社会的风云变幻和人物命运的悲喜。
4.《茶花女》作者:小仲马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风尘女子的感人故事,她与一个富有青年的爱恋纠葛。
什么是乡土文学
什么是乡土文学乡土文学是指描写故乡农村的人与事,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怀乡情调的文学作品。
乡土文学是20年代初期出现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热潮,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这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表现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封建的陈规陋俗。
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
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
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
代表作有彭家煌《怂恿》,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静农《地之子》等。
这一作家群具有大致相同的追求:续写鲁迅的国民类型鲁迅是“乡土文学”的命名人,也是实际的开拓者。
在鲁迅的影响下,乡土文学作家们从启蒙主义的创作目的出发,继续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写出了许多乡间国民的类型:如阿 Q 型、祥林嫂型、“看客”型。
这些形象,或只能在精神麻醉中讨生活,或成为封建道德的牺牲品,或以他人的不幸丰富自己乏味的生活。
作者在他们身上无不寄予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感情,饱含了从国民心灵深处探寻民族悲剧根源的深层思索。
鲜明的地域特色乡土作家群的作家们大都描写自己熟悉的故乡,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他们在地域里找到了自己最熟悉的创作题材,找到了艺术个性之源,找到了文化之根。
如彭家煌常写的湖南农村士绅们的闹剧, 台静农擅写的安徽乡间宗法制度笼罩下的生生死死,蹇先艾笔下那“贵州道上”的野蛮习俗……这一切无不是性格生动、画面鲜明、风景传神。
这批作家在表现地方特色的同时,体现出自己的艺术特色,在重新认识故乡的同时,重新认识了自己。
“真气”中的乡愁这些作品注重对乡土生活原汁原味的真实录写。
乡土文学的名词解释
乡土文学的名词解释乡土文学与“都市文学”相对而言。
它以描写农村社会、农村生活为主,表现乡土风俗习惯和人们思想情操的作品。
有直接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作品,也有间接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作品。
四十年代以后,在解放区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如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 1957年)、《一个和八个》( 1960年)、《我的几点说明》( 1962年)等,其中尤以后者更显示了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浓郁的抒情色彩,成为当时脍炙人口的名篇。
贺敬之、丁毅的《回延安》、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秦牧的《花街》、冯牧的《冯牧文艺论集》、何士光的《乡情》、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陆文夫的《山那面人家》等,都曾引起强烈的反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小说、戏剧创作进入一个全新的繁荣时期。
1956年至1976年,是一个可喜的收获时期。
叶圣陶的《倪焕之》、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杨朔的《三千里江山》、孙犁的《铁木前传》、古华的《芙蓉镇》等,都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许多文学工作者经过深入生活,到农村去搜集素材,开始用比较广阔的视野观察农村和农民,一些优秀的作品逐渐脱颖而出。
如茹志鹃的《百合花》、《高高的白杨树》,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刘巧儿》,邓友梅的《红岩》、《三月雪》、《雾》、《在悬崖上》,古华的《芙蓉镇》,宗璞的《红豆》,残雪的《山上的小屋》等。
其中《三月雪》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芙蓉镇》获1981年茅盾文学奖;《高高的白杨树》获1982年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城春秋》获1984年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在悬崖上》获1985年首届鲁迅文学奖;《三月雪》获1986年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红豆》获1987年法国“女神”世界奖。
乡土小说名词解释
乡土小说名词解释1. 乡土小说的定义和特点乡土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以乡村为背景,刻画了农村地区的人物形象、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
乡土小说始于20世纪30年代,它通过描绘乡村的风土人情、表现乡村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内心世界,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鲜活的乡村世界。
乡土小说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1 真实性和鲜活性乡土小说追求真实性,力求真实地描绘乡村的风土人情、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
通过真实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关注与热爱,同时也能深入了解乡村的现实情况。
乡土小说也具有鲜活的特点,通过生动的描写和饱满的人物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乡村的活力和生机。
作者以真实而鲜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人民的生活细节和情感体验,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乡村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情。
1.2 农民主题和家国情怀乡土小说的主题通常是与农民生活和乡村社会有关的,作者关注农民的生存困境、理想追求和价值观念。
通过对农民的刻画,乡土小说表达了对农民的关怀和理解,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家国情感的追求和呼唤。
乡土小说通常以村庄为背景,刻画了乡村社会的各类人物,包括贫苦农民、地主豪绅、乡村知识分子等。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展现,乡土小说揭示了农村社会的阶级差距、人际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冲突,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和思想性。
1.3 情感表达和人性关怀乡土小说以情感表达为重要手段,作者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人物的情感状态和心理变化。
乡土小说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不仅使作品富有感染力,也使读者对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和关注。
乡土小说也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关怀和审视。
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乡土小说用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传递了作者对人性和生命的深切思考。
2. 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品乡土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它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作家。
浅谈乡土小说流派
浅谈乡土小说流派浅谈乡土小说流摘要:乡土小说是19世纪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描写农村生活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这些小说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的乡愁。
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
关键词:产生、特征、批判性一、乡土小说流派的产生与基本特征乡土小说流派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20世纪初期的中国,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激烈碰撞,新旧文化相互交织。
西方工业文明慢慢渗入中国,沿海大都市渐渐兴起。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逐渐拉开。
与工业文明相对的农业文明逐渐受到作家的重视,对乡土的眷恋及对故乡落后的风貌的批判,成了乡土小说作家文学表达的主流方向。
这一流派拓宽了新文学的反封建题材,促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它的主要特征是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为背景,以回忆故乡和描写乡村生活为主要题材,描绘乡土人情,揭示并批判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及根深蒂固的劣根性,批判了封建礼教及宗法制度对人身心的迫害。
小说注重展示地区的山川风貌及民风民俗,把人物的命运与乡土的民风民俗融为一体,描写更广阔的社会人生,也抒发了身在异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乡土小说的批判精神乡土小说中的批判精神无疑对当时的落后农村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当时大多数作家把写作对象由五四时期的新知识青年转为农村中的一些落后愚昧的小人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人民思想的转变。
乡土小说的批判对象之一是落后的民风陋习,作家们对封建宗法文化下的落后现象感到悲痛,他们致力于揭露并批判这些残害身心的民俗,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了大量描绘农村生活的作品,在平淡朴实的语言中揭示了传统农村人民的劣根性。
乡土小说中许多作品都体现了对民风陋习的批判,《菊英的出嫁》描写的是农村中“冥婚”的陋俗,批判了当时农村的陈规陋习及人民的精神愚昧:菊英在八岁时便已死去,十年后,她的母亲还惦记着这个十八岁的女儿还没对象,甚至还为她物色了一个同样死去十年的对象,菊英娘请人说媒,合八字,置办嫁妆,雇佣声势浩大的仪仗队,将所谓的婚礼办的有声有色。
乡土文学 开栏语
乡土文学开栏语开栏语:乡土文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乡村为背景,展现了人们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观。
本文将从人类的视角出发,以真实的感受和生动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乡土文学的魅力。
第一段:乡土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以乡村为舞台,以农民为主人公,描绘了乡村的美丽和艰辛。
乡土文学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更在于它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情感。
第二段:乡土文学的魅力源于它独特的视角。
乡村生活虽然简单朴实,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人性的张力。
乡土文学以平凡人物和普通事物为切入点,通过真实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乡村人民的真情实感。
第三段:乡土文学的魅力还体现在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宝库,乡土文学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写,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使之得以传承和发扬。
乡土文学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现代生活的反思。
第四段:乡土文学的魅力还在于它对人类情感的真实表达。
乡村生活虽然质朴,但丰富的情感在其中却得以充分展现。
乡土文学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让读者深入感受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第五段:乡土文学的魅力在于它带给读者的共鸣。
乡村的生活虽然与现代社会有所脱节,但人们对于家园的情感却是共通的。
乡土文学以真实的叙述和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家园的温暖和亲切。
结尾:乡土文学是一种真实、温暖、感人的文学形式。
它以乡村为舞台,以农民为主人公,描绘了乡村的美丽和艰辛。
乡土文学通过真实的叙述和丰富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情感的丰富。
让我们一起走进乡土文学的世界,感受那份真实和温暖。
乡土小说的名词解释
乡土小说的名词解释乡土小说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文学形式,它以乡村为背景,通过描绘乡村人物和事物的生活经历来展现社会、文化和心灵的多样性。
它不仅是一种文学风格,更是一种对人性、社会问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探索。
在本文中,我将解释乡土小说的一些关键概念,从中探索其独特的魅力。
一、地域性乡土小说的地域性是其最为明显的特点之一。
它通常以乡村为故事的主要场景,并通过描写小农村的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展现了特定地域的风土人情和独特的文化氛围。
这种地域性不仅体现在故事情节中,更体现在乡土小说的语言风格和描写方式中。
通过地域性的描绘,乡土小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而具体的社会画卷。
二、家族传承在乡土小说中,家族传承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乡村中的家族关系往往牢固地连接着人们的生活和命运。
从祖辈的智慧传承到后代的责任与使命,乡土小说通过生动的叙述和细腻的描写,探讨了家族传统、价值观和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关系。
家族传承既是乡土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情节线索,也是对社会变革和时代变迁的一种重要反思。
三、土地与自然土地与自然是乡土小说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乡村中的人们与土地紧密相连,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计依赖于土地的肥沃和自然资源的丰富。
乡土小说通过描写大自然的美妙和残酷,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冲突与矛盾。
土地所承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以及人们对土地的感情和认同,都成为乡土小说中的重要表现主题。
四、社会问题乡土小说往往通过细腻而真实的描写,反映了社会问题与现实困境。
乡村的贫困、落后、农民的权益问题等,都成为乡土小说中的重要表现元素。
通过描绘农民的艰辛与苦楚,乡土小说探讨了社会不公与经济落后对人们生活和心理的影响。
这种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不仅使乡土小说具有扎实的现实性,更深化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意识觉醒。
五、人性与信仰乡土小说还关注人性与信念的问题,揭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善恶、欲望与希望。
无论是贪婪与冷漠,还是善良与真诚,乡土小说通过对人性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人们面对生活困境时的选择与变化。
新高一语文必读书目乡土中国
新高一语文必读书目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指的是以中国农村及其文化为背景的作品。
这些作品以真实地展现中国农村的生活、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等为主题,通过描绘农村人物的形象、反映社会现象的变迁等手法,展示了中国乡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描绘,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思考和感受。
《红高粱》是著名作家莫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乡土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中国农村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农村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生活、风俗和价值观念。
小说中的主人公祥子是一个贫苦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入的描写,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茶馆》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话剧作品,也是中国乡土文学的经典之作。
该剧以中国北方一个小镇的茶馆为背景,通过讲述茶馆里的人物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生活、风俗和价值观念。
剧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通过他们的对话和行动,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丰富多样性。
该剧以其生动的对白和精彩的情节,深受观众喜爱。
《家》是中国著名作家巴金创作的一部小说,也是中国乡土文学的经典之作。
该小说以一个中国北方农村家庭为背景,通过讲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生活、风俗和价值观念。
小说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打动了广大读者的心灵。
《天堂蒜薹之歌》是中国著名作家杨显惠创作的一部小说,也是中国乡土文学的经典之作。
该小说以中国南方一个农村村庄为背景,通过讲述村庄里的人物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生活、风俗和价值观念。
小说中的主人公阿飞是一个贫困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小说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引发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乡土中国的作品,以其真实地展现中国农村的生活、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等为主题,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思考和感受。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描绘,展示了中国乡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感受到乡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乡土文学发展线索
乡土文学发展线索一、概况乡土小说史农村题材小说流派,是中国现代小说流派。
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
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
“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村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
二、背景从20世纪中国历史文化的大背景来看,乡土小说显然与中西方文化冲突有着密切的同构关系。
当“西方文明以各种不同的形式逐渐破坏了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而且在总的方面影响了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方向”的时候,它势必造成中国知识分子在文化大转型时期世界观的斗争和价值观的复杂矛盾。
一方面在理性上不得不认同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知识分子先天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濡染,以及目睹西方文明的入侵和西方文明本身所固有的种种弊端,又注定了他们以振兴民族文化为己任的价值选择。
当这种文化矛盾已构成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知识分子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代言人,必然地会在小说创作中表现这一母题。
以鲁迅为代表的20世纪乡土小说家,正是在这一文化冲突的背景下,开始了对知识分子自身的思想困惑和情感失衡的叙写。
三、兴起乡土小说的兴起,是新文学小说对“五四”小说过于西方化的一次反拨。
“五四”小说以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追求和对西方近现代文学及语言的借鉴与中国传统小说划清了界限、实现了小说的革命,然而“五四”小说创作因此也存在很多弊端。
其一是概念化,小说成了作家演绎思想表达观念的形式,这个弊端主要表现在问题小说中;其二是欧化,这主要集中在浪漫小说中。
浪漫小说不仅在抒情方式上直接借用了19世纪西方浪漫文学(尤其是卢梭的作品)的抒情方式,而且在抒情主人公的塑造上也过多受到卢梭及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影响,因而这一派小说在叙事上不象小说,而在语言上则又非本土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认 同的焦灼 ,他在 群体中失去做正常人的资格 ,儿
子认有话语权 的章一 回做父 亲 ,成 为他许多干儿子 中
测 考证的重 大命 题 。乡村 的城镇 化迫 在眉 睫 ,那么 , 乡土文学 的终结 ,是不 是真的就在眼前 ?当前生 活的 空前 繁 杂使 乡土 文学 的表 达宽 阔 杂乱 ,凡 是涉 及农
陷入贴现实记录式写作 的浅窠 ,陷入 堆积事件而忽视 最后 的清醒与精神……这部作品 内在张力很大 ,老湾 塑造人 物 、表现生活而忽视发掘精神 的模式 。乡土文
红湾对峙并存 ,百年 历史 间仇恨不断争斗不休 ,民族 劣根性在原始状态生存 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揭示 ,人性
的丑恶 自私残忍也在 荒唐 而酷烈的厮杀中得到形神栩 栩 的表 现 。这部小 说 的书写 ,虽 然并不是 没有 瑕疵 ,
舍与对 现实 的无力把握 、对物质化侵扰 的疑惧 、对农 村未来 的迷茫混融成巨大的感慨 ,化为不甘
的追问 : “ 这条老街很快就要消失吗?土地也从此要消失吗?真的是 在城市化 ,而农村能真正地 消 失吗?如果消失不 了,那又该怎么办? 型期的 中国乡村 ,经历着从未有 过的质变 ,庞大 的农 民群体 ,被抛入历史 的滚滚洪流 ,忙碌而痛苦 ,无助而无辜 ,以长辈人 的辛苦 ,青壮年 的流离 ,
乡土文学 : 叙述什 么和如何叙述
— —
以长 篇小 说《 村 庄秘史 》 为例
。 孔 会 侠
几 十年来 ,乡土文学 因其 表现对象 的相对静 默 ,主题呈 现出纯粹而集 中的特征 :国 民性批 判和精 神家园的栖息所 ;而作家的主体情感 ,则围绕理性审视与 自觉赞恋不断书写着 思辨性 的剖
析与深情的牧歌 。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随着城乡越来越 同质 的一体化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不
再是象征现代 文明的——城市生活的对峙物 ,而是被纳入整个 国家 以发展经济为主要 目的与内容 的现代化进程 中了。没有农村的现代化 ,是不可思议 的假命题 ,但有广大农 民融人的现代 化 ,又 产生 了过于复杂难 以厘清 的方方面面 。农村变 了 ,变得之快 ,之猛 ,之深让人猝不及防 。物质化 进程 中的乡村 ,发生着 民族文化 、生活方式 、精神状态 、人性状态 、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颠覆性变 化 。乡土文学 ,无法 再延续之前 的两道车辙行 进下去 ,作家 ,无法再保持平静和理性 ,在躁动 的 大地和混乱 的现实面前失去了前瞻性 的判断和理想化 的寄托 。消亡 ,这个词汇 以无与伦 比的力量 揪起 了许 许多多离乡怀乡者巨大而恐慌的忧伤和疼痛 ,尤其是 “ 生于斯长于斯 ”的那 些作家们 。 如贾平 凹那一代作家 ,面对农村 的现代化进程 ,体会着越来越遥远 的记忆 影像 ,对过去 的依依不
几十年 间风风雨雨 的历史沉 浮 ,不 着眼表达历史 的史
孩子们的 留守作为代价 ,在现代文明的征途 中被动而艰辛地走着 ,其灵魂在背井离乡的生存 中没
有 归宿 ,象一群 游荡 在城市 的孤 魂野鬼 。不 仅如此 ,那 隐藏在 乡 间历 史 皱褶 中的 民族 文化 隐
层——沿袭几千年的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 ,正在被颠覆 。 “ 古老的乡村模式 、村落文化 、生存方
内含 的审美价值 、精神价值 、文化 价值与 人性意 义 ,
的事件 罗列 ,甚至相对模糊而类 同的人物形象 。 “ 文 艺就是模仿 ”的观念从亚里士多德至今 ,仍在某 些作
家 的创作思想 中占据 主导 。但 随着科 技 的高 速发达 ,
更应该成 为一种与现实保持远距离 的参照或反观 。 偶 然读 到了王青伟 的 《 村庄秘史》,内心在震 撼 中不 由发出长久的喟叹 。 庄秘史》 的意 蕴空间混
的一个 ;红湾经历着极 为难 熬的性饥 渴岁月 ,与动物 交媾 ,兄 妹乱 伦 ,在 荒唐 中盛 演 ,两湾 掀起 疯 狂杀 戮 ,两升谷 子五块钱 都成为残 忍杀 害一个 人的动 因 ;
村 、农村人 的 ,无论其身处 乡里还是 城里 ,种地还是 章得父 子带领全村人做炮赚钱 ,最终却被 陈军 占去商 务工 ,洗头还是捏脚 ,好似都 可包含其 中 ,并且大都 机 ,章 家的新 房轰然崩塌 ,再娃和小梅带走 了章 湾人
式 的确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在这个意义上 ,乡土 中国在逐渐终结 。 ” 口 此 乡土 的终结 ,将是怎
样 乡土 的新生?农 民的命运在物质富裕的道路上 ,离社会理想 中的幸福还有多远 ?
6 0
这样 的关 口,表现乡土 的乡土文学 的命运 ,成为
当代作 家和学人心虑的焦点 ,是 当前众 多学人 不断推
沌 而阔大 ,沉重而深刻 ,权力 与欲望 ,历史 与现 实 ,
网络 与媒体 的信 息铺天盖地 ,记录 ,文字 已落后 于摄 像机 ,作家在这样 的语境 中 ,需要发挥通讯员 的功能 吗?这个 时代 的文 学 ,要 追求的应该是高于生活 的超
人性 与亲情 ,美善与丑恶……对思考造成极大 的冲击 力 。我想 ,王青伟 的立足点其实是当下全球化背景 下 的 民族 之变 ,但 笔锋 的尖 锐 却延 伸至 相对 遥远 的 历 史 ,他深刻地洞悉 了历史发 展 中那 隐秘而牢 固得不 可 思议 的联 系 :文化 以及人性 本能。小说 回顾 了章村人
学在 民族 精神启 蒙建构背景下 的批判 和牧歌 ,尤其是
后者 ,基本不再 唱响。乡土的变化势必 引起 乡土文学
的调适 ,但 乡土的文化 丧失精神丧失人性变异 ,不应 失 。反 而 ,正 因为经 济年 代 国 民整 体性 欲 望化 的 释
引起乡土文学相对 的这些方 面追问 、质疑和表达 的缺 但却 引起 了我对 当前 乡土文学表达状态 的反思 。 当前的乡土文学 ,基本着力于转型期农村 人生存 放 、物质化 的裹挟 ,乡土文学才更应 该发掘 自身 曾经 苦难 的艰辛和疼痛 ,常见雷 同化 的叙述模式 和类 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