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中医药贴敷疗法是中医药治疗的一种传统方法,它通过在患部贴敷药物或草药粉末来达到治疗目的。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中医药贴敷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从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发展历程、原理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发展历程中医药贴敷疗法起源于古代,它是中医药治疗的一种传统方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

在古代医学著作中,便有关于贴敷疗法的记载。

《伤寒论》就曾提及“内热外寒,外热内寒”、“热在里,寒在外”等贴敷的治疗方法。

《神农本草经》也记载了大量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贴敷药物的应用方法。

一直以来,中医药贴敷疗法都是中医传统治疗手段之一,疗效显著,深受患者的欢迎。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需求,中医药贴敷疗法得到了更加全面的研究和应用。

在不断的实践和推广中,中医药贴敷疗法逐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了中医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原理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原理是通过在患部贴敷药物或草药粉末来达到治疗目的。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原理:一是药物的局部作用,二是通过皮肤吸收药物来达到全身治疗的目的。

1. 药物的局部作用药物通过贴敷在患部,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通过局部渗透、药效和热效等方式,达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治疗目的。

比如在中医经典方剂中,就有许多药物可以用于外敷贴敷的治疗,如地黄、辣椒、薄荷等,都有疏散风寒、活血化瘀的作用。

2. 皮肤吸收药物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上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皮肤对药物的吸收能力很强。

通过贴敷药物,可以让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到血液循环中,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这种途径可以避免口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原理是通过局部作用和皮肤吸收,达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治疗目的。

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和青睐。

三、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应用中医药贴敷疗法已经在各类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药穴位敷贴的临床应用现状与思考

中药穴位敷贴的临床应用现状与思考

中药穴位敷贴的临床应用现状与思考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是将中草药制成各种剂型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通过中药对穴位的敏感性和刺激作用以及中药的药理作用来治疗疾病的无创痛穴位刺激疗法,是药物和穴位双重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中医针灸学与中医方药巧妙结合的产物。

一方面通过刺激穴位局部起到疏通经络、协调阴阳、调理气血、抵御病邪的作用;另一方面,药物可经皮肤直接吸收发挥其药理作用,使药物直达病所。

在临床上,穴位敷贴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穴位敷贴的临床应用研究做一综述。

1.中医对中药穴位敷贴的认识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属于中药外治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医家对此早有论述:《古今中药外治真传》一书收载有贴、敷、涂、洗、淋、浸渍、裹、熏、熨、药磁疗法等中药外治50余法;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即外治与内治,在病因、病机、辨证用药是相等同的,只是给药方法、吸收途径不同。

外治与内治原理一致,许多疾病通过皮肤途径给药,同样可以达到口服给药的治疗效果。

内病外治法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之一,也是中药透皮制剂发展的理论基础。

《理瀹骈文》中用经络理论、中药归经指导中药膏药外治法:“膏中用药味,必得通经走路。

开窍透骨,拔病外出之品为引……”,另外吴师机也强调“膏药贴法亦与针灸通”、“与针灸取穴同一理”等论点则从侧面说明穴敷法所选腧穴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些理论对中医内病外治疗法起着重要指导作用。

穴位敷贴疗法作为一种特殊的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作用方式,在患者体表穴位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对经络腧穴的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是中医外治法结合经络腧穴的独到之处,使用小剂量的药物即可达到口服较大剂量药物的疗效,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特色,又在实际运用中得到发展和不断创新的一种有效防治疾病的方法。

2.中药穴位敷贴的作用机理2.1传统认识直接作用:中药经皮肤腧穴直接被吸收进体液,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通经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高于其他部位。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疗程: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确定贴敷疗程, 一般为每周1-2次,连续4-6周
案例一:治疗颈椎病 案例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案例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案例四:治疗肩周炎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药理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研 究
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及其机制研 究
药物对经络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 究
药物相互作用:与其他药物同时使 用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应咨询医生 意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药物过量: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 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 生帮助。
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儿 童等特殊人群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意 见。
孕妇禁用
添加标题
糖尿病患者慎用
添加标题
皮肤破损者慎用
添加标题
汇报人:
发展历程:从传统膏药到现代穴 位贴敷疗法
现代研究进展:对穴位贴敷疗法 的科学解释和临床应用
发展趋势:结合现代科技,提高 疗效和安全性
优势:安全、无 创、无痛、便捷
治疗效果:缓解 疼痛、改善睡眠、
增强免疫力等
适用范围:内科、 外科、妇科、儿
科等多种疾病
临床应用:广泛 应用于各种疾病 的治疗和康复中
咳嗽:适用于急性支气 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
汇报人:
中药穴位贴敷疗 法:通过将中药 敷于特定穴位, 达到治疗疾病的 目的。
原理:利用中药 的药效和穴位的 刺激作用,调节 人体气血运行, 达到治疗效果。
穴位:人体特定 部位,具有不同 的生理功能和治 疗作用。
中药:具有不同 药效的中草药, 通过配伍使用, 达到治疗效果。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起源:古代 中医学中的外治法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重要疗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使用中药进行贴敷,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种疗法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在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将介绍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一、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1. 穴位的选择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有许多穴位,每个穴位都有特定的作用。

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中,选择合适的穴位非常重要。

临床应用中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合谷、曲池等。

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不同的穴位,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中药的选择中药的选择是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关键。

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病症,选择具有相应药性的中药进行贴敷。

例如,治疗疼痛病症时可以选择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治疗炎症可以选择具有消炎作用的中药。

3. 穴位贴敷方法和时间中药穴位贴敷的方法和时间也是需要注意的。

一般来说,将中药贴敷在穴位上,覆盖好,并用绷带固定。

贴敷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

在贴敷过程中,可以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反应进行适当调整。

二、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研究进展1. 临床研究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已经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效果。

例如,在皮肤病治疗中,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可以改善病情,减少症状。

在疼痛治疗中,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可以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2. 实验研究近年来,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

实验研究表明,中药穴位贴敷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微循环的血流量。

此外,中药穴位贴敷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压力和焦虑。

3. 机制研究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人员已经对其进行了一些探索。

研究发现,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可以通过激活特定的途径,影响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从而发挥治疗效果。

例如,中药穴位贴敷可以促进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从而发挥镇痛作用。

总结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

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六、结论
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且疗效显著的中医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其 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且具有无创、无痛、安全、有效的特点。然而,也存 在一些挑战需要我们克服。未来,随着科研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实践的深入,我 们期待穴位贴敷疗法能够在保障人们健康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内容
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敷贴中药膏剂或现 代化的贴剂,刺激穴位,以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该疗法历史悠久, 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至今仍然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方法:本研究选择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 验组接受穴位凝胶贴膏贴敷疗法,选取百会、涌泉、神门等主要穴位,使用特 制的中药凝胶贴膏进行贴敷。对照组则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 对所有患者进行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评估,并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 高。相比之下,对照组的睡眠质量改善并不明显。此外,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 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谢谢观看
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利用药物和穴位刺激来调节身体功能的疗法。其原理是利 用药物的性质和作用,通过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穴位,调节气血,从而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穴位贴敷疗法可以应用于多种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十 二指肠溃疡、肝炎、胆囊炎等。根据不同的疾病,可以选择不同的药物和穴位 进行贴敷。
讨论:穴位凝胶贴膏贴敷疗法是一种结合了中医理论和现代科技的治疗方法。 通过贴敷主要穴位,可以刺激穴位的经气,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改善睡眠质量 的目的。此外,中药凝胶中的成分还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导致失眠的心 理问题。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了穴位凝胶贴膏贴敷疗法对失眠的有效性,且不良 反应发生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1. 引言1.1 中医药贴敷疗法的概述中医药贴敷疗法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也称为中药敷贴疗法,是将药物通过外敷的方式贴在患处,借助药性渗透和作用来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

这种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中。

中医药贴敷疗法注重疗效和安全性,因其独特的药效渗透方式,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贴敷疗法是一种外治疗法,主要应用于治疗风湿病、关节炎、皮肤病、腰腿痛等疾病。

通过将药物直接敷在患处,可以加快药物吸收速度,提高治疗效果。

相比内服药物,中药贴敷疗法不易引起胃肠不适等副作用,更加安全。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药贴敷疗法也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应用。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明,中医药贴敷疗法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受到了医学界和患者的广泛关注和青睐。

在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地位愈发重要,展现出了其独特的治疗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1.2 中医药贴敷疗法的起源中医药贴敷疗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医经典文献中。

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中,就已经有关于贴敷疗法的记载。

古代医家通过观察病症表现和感觉患者脉象等方式,发现在一些疾病治疗过程中贴敷药物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起初,中医药贴敷疗法是基于经验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和总结,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治疗方法。

古代医家在实践中发现,通过在患部贴敷药物或草药,可以起到温经散寒、祛湿除痹、活血化淤等作用,从而加速病灶的恢复。

起源于古代的中医药贴敷疗法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传承,至今仍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中医药贴敷疗法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2. 正文2.1 中医药贴敷疗法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中医药贴敷疗法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对传统医疗方式的重新认识,中医药贴敷疗法在现代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任爽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任爽

81第18卷 第6期 2016 年 6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8 No. 6 Jun .,2016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将中草药与各种液体调和而成的糊状制剂外敷于一定的穴位,既能使药物在特定部位吸收,又能对腧穴经络产生刺激作用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该疗法可发挥中药、穴位的双重作用而使疗效倍增。

近20年来穴位贴敷疗法得到广泛地应用与研究,其治疗范围包括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癌症等内科系统及五官科、妇儿科疾病。

1 中药穴位贴敷的理论依据1.1 中医基础理论《灵枢·经脉》曰:“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

”《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腑脏),外络于支节”,说明穴位在人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经络相联,密切联系着人体的内部脏腑组织以及筋骨皮肉。

《灵枢》又云:“经络者,之所以平阴阳、调气血、决生死,处百病,不可不通”。

由此可见,通过刺激穴位,从而调节经络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时间医学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具有同步的节律,同样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在治疗疾病之时,应遵循“因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任爽,张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1)摘 要:总结近年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与相关研究进展。

从穴位贴敷疗法应用的理论依据、治疗疾病种类、穴位选择、药物选择、效应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穴位贴敷疗法疗效好,但在临床试验方法规范性、临床疗效确切性、效应机理等方面尚待深入研究。

关键词:穴位贴敷法;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随机对照试验中图分类号:R2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6) 06- 0081- 03收稿日期:2015-11-19基金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02262);辽宁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作者简介:任爽(1983-),女,辽宁沈阳人,主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穴位贴敷研究报告

穴位贴敷研究报告

穴位贴敷研究报告
穴位贴敷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主要通过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贴敷一些特定的药物或贴剂,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穴位贴敷的研究,探讨其对疾病治疗的效果和机制。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资料搜集和分析,我们发现穴位贴敷对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例如,针对常见的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通过将贴剂贴在患者的相应穴位上,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改善症状。

此外,穴位贴敷还可以用于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达到平衡情绪、促进睡眠的效果。

实验研究也证实了穴位贴敷的有效性。

通过对动物模型的实验观察,研究人员发现穴位贴敷可以调节动物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轻炎症反应,并促进伤口愈合。

这为穴位贴敷在治疗炎症性疾病和创伤后的恢复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穴位贴敷还可以与其他疗法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例如,与针灸疗法结合使用,可以提高疗效,并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与中药熏蒸疗法结合使用,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药物,达到快速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穴位贴敷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包括疼痛、心理疾病等。

其机制主要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实验研究也证实了其有效
性。

此外,穴位贴敷还可以与其他疗法结合使用,提高疗效。

然而,目前关于穴位贴敷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实验和机理研究来验证其效果和机制。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该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贴敷中药贴膏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在临床应用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首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在许多常见病和慢性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例如,对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等疾病,研究发现贴敷中药贴膏于相关穴位可以有效减轻疼痛、消炎和杀菌。

对于慢性腰背痛、颈椎病等慢性疼痛病症,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临床实践证明,通过贴敷中药贴膏于相关的穴位,能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从而缓解疼痛。

其次,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在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表现出了潜力。

例如,对于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发现通过贴敷中药贴膏于额、阳明、太渊等穴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障碍和相关症状。

另外,在失眠、抑郁等心理疾病的治疗中,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也被一些医生采用。

通过贴敷中药贴膏于神门、内关等穴位,能够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缓解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在疼痛管理方面,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也呈现出一定的优势。

目前,大部分疼痛管理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但长期使用药物容易产生依赖和副作用。

而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则在避免药物副作用的同时,有效缓解各类疼痛症状。

例如,通过贴敷中药贴膏于胸骨下或背部的合谷穴位,可以缓解急性心绞痛的疼痛。

通过贴敷中药贴膏于头部的太阳穴位,可以缓解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

此外,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还在一些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中显示出了潜力。

例如,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可以通过调节相关穴位附近的气血运行,辅助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在癌症的辅助治疗中,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也逐渐被引入。

通过贴敷中药贴膏于对应癌症部位的相关穴位,可以缓解治疗过程中的不适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药穴位贴敷操作的研究进展

中药穴位贴敷操作的研究进展
· 984 ·
浙 江临床医学2018年5月第20卷第5期
中药穴位贴敷操作 的研究进展
何 洁键 蔡 丽 萍
穴位贴敷是一种 以中医基础理论为理论依据 ,根据 中医 的整体观 、经络学说 ,应用腧穴独特的生理功能 及双向调节 作用 ,将 中药药物敷 贴于特定穴位 ,以达 到活血 化瘀 、通经 活络 、清热 解毒 、消肿止痛等作用 的一种 中医适 宜技 术 【=1。]。 皮肤给药是 中药传 统两大给药途径之一 ,因其无肝脏首关效 应 ,能够使 血药 浓度维持恒定状态 ,可 以延 长作用时问 ,增 强治疗效 果 。应用时根据 药物特性 及期望达 到的疗效采 用合适 的赋 形剂如 醋 、酒 、蜂 蜜等调 和 ,形成 膏剂 、丸剂 、 饼剂 ,贴敷 于穴位之上 ,使其产生相应 的作 用 。本文对 中药 穴位贴敷 的临床操作 应用研究展开综述 。
者单位 :3l 1800浙 江省 诸 暨市 中医 院 (何 洁 键 ) 31 1800浙 江 省诸 暨市 人 民医 院 (蔡丽 萍 )
2.1 贴敷时间选择 廖 光荣等 12 结 合子午流注针法 ,按照 时 间护 理原则 ,对冠心病心绞痛 患者进行研究 ,根据 冠心病 心 绞痛 患者 临床征候 、发作频率 、持续时问等指标评价疗效 , 结 果表明午酉时穴位贴敷效 果明显高于常规 时间贴敷 。张沽 文 [1 3]对 原发性肝癌 并癌性疼 痛患者进行 研究 ,根据 患者 的 疼 痛缓 解度和 24h总睡眠时 间来 评价效果 ,认 为按 子午流注 按 时循 经取穴贴敷 ,效果优于常规 时间穴位贴敷 。黄燕芳 等 对肝 阳上亢型高 血压 患者进行研 究 ,从 患者 的临床效果 、 血压 改善情况 、治疗费用和 住院时间几个方 面进行 比较 ,结 果亦 显示在子午流 注理论指 导下 进行穴位贴敷 ,临床效果和 血 压改善情况优于常规 T作 时间贴敷组 ,治疗 费用和住院时 间显著低 于常规T作 时间贴敷组 。沈灿 [15]对哮 喘患者夏 天 三伏期 内穴位贴敷疗效 的观察研 究也表 明 ,根据 子午流注指 导穴位贴敷相较其他 时间贴 敷 ,更能提高有效性 。子午流注 源 于中医针灸 ,是古代 中医圣 贤发现 的一种规律 。中医认为 人 体的十二经脉与 十二 时辰相对 应 ,不 同时辰 不同经络穴位 中的气血有盛衰变化 ,认 为 “寅时气血注 入肺 ,卯时大肠辰 时 胃,巳脾午心未小肠 ,申属膀胱 酉肾位 ,戌时心包 亥j 焦 , 子胆丑肝 各定 位”,血气应 时而至 为生 ,过 时而去 为衰 。以 上研究结果均表 明根据 子午流注理论选择相应 的经络穴位 岵 敷来治疗疾病 ,相 比常规穴位贴敷 ,可以使疗 效更佳。 2.2 贴敷持续 时间 吴福斌等 1 对支气管哮 喘慢 性持续期 患者进行研究 ,从治疗前后 疗效 (哮 喘发作次数 ,每 次平均 发作 时问 )、不 良反 应 、生活 治疗等进 行评 价 ,结果 示穴 位贴敷 6h左右 ,相较于贴 敷 3h、9h,效 果更好 ,安 全性更 高。郑 蓉 的研究 表 明,贴敷 4h与不 贴 敷降压 治疗 效 果 无明显差异 ,而贴敷 6h、8h、10h降压效果好 ,且贴敷  ̄lU+l 越短发 生率越 低 ,故 贴敷时 间为 6h较为适 宜 。而 对于小儿 喘息性疾病的冬病夏治 中,中药组方主要 以 “白芥子加减法” 采用连 日贴或 问 日贴 ,因白芥子 含有 的芥子苷水解后产 生芥

中药穴位贴敷的临床应用现状及机制探讨

中药穴位贴敷的临床应用现状及机制探讨

中药穴位贴敷的临床应用现状及机制探讨摘要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属中医外治法之一,通过刺激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使药物在穴位吸收,具有药物和穴位双重作用,是针灸学与方药相结合的产物。

目前,穴位贴敷疗法已经广泛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疾病。

全文从病种、用药、穴位及机制等方面对中药穴位贴敷进行阐述。

ABSTRACT Acupoint plaster therapy,which is one of the external treatm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s a dual role in medicine and acupoints. It combines acu-mox and herbal by stimulating acupoints to dredge the meridians and reconcile the Yin and Yang so that the drug can be absorbed in the meridians. Acupoint plaster therapy,at present,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diseas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cupoint plaster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medications,acupuncture points and mechanism.KEY WORDS disease;acupoint plaster therapy;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属中医外治法之一,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根据药物归经属性,辨证用药,在相应的腧穴上进行贴敷,通过刺激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使之在病体的相应穴位吸收,发挥药理作用,具有药物和穴位双重作用,是针灸学与方药巧妙结合的产物[1]。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发展及应用。

在介绍了中医药贴敷疗法的重要性和历史渊源。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从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原理和机制、分类、在各种疾病中的应用、临床效果和现代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在探讨了中医药贴敷疗法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综合分析表明,中医药贴敷疗法在传统中医药疗法中具有重要地位,其疗效被广泛认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医药贴敷疗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医药贴敷疗法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应用,重要性,历史渊源,原理,机制,分类,疾病,临床效果,研究进展,未来发展方向,现代医学,地位。

1. 引言1.1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的重要性中医药贴敷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其在临床实践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贴敷疗法通过在特定部位贴敷药物或草药粉末,利用药性渗透和身体反应,达到调理气血、疏经活络、祛湿散邪、解毒散瘀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1. 渗透作用:贴敷药物贴敷在皮肤表面,通过皮肤的渗透作用,使药物逐渐渗入体内,起到药效。

这种渗透作用能够使药物更快更有效地作用于患处,加速疗效的出现。

2. 外治内调:贴敷疗法在外治疾病的也能调节体内的气血、阴阳等方面,起到整体调理的作用,使患者全身得到平衡,提高治疗效果。

3. 低风险:中医药贴敷疗法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不会对肝肾等重要器官产生副作用和损害,风险较低,适用于各种人群。

中医药贴敷疗法在治疗疾病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重要性,是中医传统疗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为现代医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2 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历史渊源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贴敷疗法的描述和应用。

古代医家将一些具有疗效的药物研磨成粉末,加入一些辅助物质如蜂蜜或麝香等,制成药膏,然后将药膏贴敷在患处,利用药物的渗透和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摘要】中医药贴敷疗法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疗法,在中国医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

本文探讨了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以及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情况。

同时分析了贴敷疗法的治疗原理和在各种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结论部分对中医药贴敷疗法的未来发展和临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总结指出该疗法在现代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中医药贴敷疗法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疗法,更是一种富有活力和潜力的治疗方式,有望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应用、历史、理论基础、现代医学、治疗原理、疾病、未来发展、临床应用前景、总结、展望1. 引言1.1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中医药贴敷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重要疗法,已有数千年历史。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医药贴敷疗法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中医药贴敷疗法以贴敷药物于患处为主要方式,借助药物的渗透作用,通过贴敷热散寒、化瘀消肿、祛风止痛等功效来治疗疾病。

其疗效是通过患处的皮下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末梢的作用,使药物通过皮肤直接渗透到病灶处,以达到治疗作用。

在现代医学中,中医药贴敷疗法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风湿性关节炎、肌肉损伤、疼痛等。

贴敷疗法具有安全、简便、效果显著等优点,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青睐。

未来,随着中医药贴敷疗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将更加广阔,为人们的健康带来更多的福祉。

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医药贴敷疗法在现代医学中的更广泛应用和更好发展。

2. 正文2.1 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历史渊源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学发展的早期阶段。

据史书记载,贴敷疗法最早出现在唐代,当时医治方法相对单一,医生在治疗疾病时常常采用外敷药物或草药熏洗的方式。

随着历代医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中医药贴敷疗法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中医药的发展,贴敷疗法作为中医药的一种重要疗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贴敷疗法是中医药的传统疗法之一,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已经成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应用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中医药的关注,让更多人受益于这一传统的治疗方法。

一、贴敷疗法的发展历程贴敷疗法是中医药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贴敷的记载,比如《灵枢·五十三难》中就提到了“有诸弊在神柏,覆以布帛,贴之,使不去”,这就是贴敷治疗的一个应用场景。

在古代,贴敷疗法在治疗外伤、热病、疼痛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和进步,贴敷疗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在明清时期,贴敷疗法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被纳入到中医药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中。

随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贴敷疗法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外伤、热病到后来的疼痛、慢性病等,都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二、贴敷疗法的特点1. 中医药的独特理论支撑。

贴敷疗法的应用离不开中医药的理论指导,比如经络理论、气血理论等,这些理论为贴敷疗法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 简便易行,操作方便。

贴敷疗法不需要太多的专业设备,只需要简单的贴敷材料和相应的中药药物,就可以进行治疗。

3. 治疗范围广泛。

贴敷疗法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比如外伤、疼痛、热病、慢性病等,在中医药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4. 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贴敷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从而起到直接的治疗作用,同时由于中药药物是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体内,其副作用比较小。

5.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贴敷疗法作为中医药的传统疗法,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贴敷疗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1. 治疗外伤。

外伤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遇到的一种疾病,比如扭伤、骨折、擦伤等,贴敷疗法在治疗外伤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中医药贴敷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古代以来就有使用药物外敷或贴敷于患处的记录。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的研究发展,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应用范围得到了逐渐扩大,成为了中医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黄帝内经》中的记载。

该经典中提到了贴敷疗法的应用,比如使用药物贴敷治疗痛经、头痛等症状。

《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古代药物学经典也叙述了很多贴敷疗法的药物种类和使用方法。

在古代,中医贴敷疗法主要使用的是天然植物或动物的药材,如艾叶、桑叶、乳香、没药等。

这些药物经过烘干、研磨、加工等处理后,贴敷于患处,并通过皮肤的吸收作用,传导药力,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效果。

古代医书中还记载了一些特殊的贴敷方法,如“拔罐法”、“铜钱贴敷法”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药贴敷疗法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贴敷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皮肤神经末梢,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根据贴敷疗法的不同,还可以采用热敷、冷敷、湿敷、干敷等不同的贴敷方式,以适应不同病症的治疗需求。

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治疗许多常见病和慢性疾病。

比如鼻塞、咳嗽、肩颈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都可以通过贴敷疗法获得缓解。

中医药贴敷疗法在美容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如贴敷面膜、眼贴等。

这些方法可以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中医药贴敷疗法的优点还包括易操作、安全、无副作用等。

由于是外用药物,比起内服药物来说,减少了对消化系统的刺激和负担,尤其适合老年人、儿童和孕妇使用。

而且贴敷疗法的疗效也非常显著,对于许多慢性疾病和疼痛症状,几次贴敷就能见效。

在贴敷疗法的应用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是药物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病情选用适当的药物和配方。

其次是贴敷的位置,要根据病证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贴敷部位。

还要注意贴敷时间和频率,遵循医生给出的指导意见,不可盲目使用。

中医穴位贴开题报告书

中医穴位贴开题报告书

中医穴位贴开题报告书【原创版】目录一、引言1.1 背景介绍1.2 研究目的和意义二、中医穴位贴的概述2.1 定义2.2 发展历程2.3 功能与作用三、研究方法3.1 文献综述3.2 实验设计3.3 数据分析四、预期研究成果4.1 理论成果4.2 实践成果五、研究进度安排5.1 第一阶段5.2 第二阶段5.3 第三阶段六、参考文献正文一、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医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外治法。

它通过将药物贴敷于人体特定的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疾病、调整机体功能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中医理论研究的深入,中医穴位贴敷疗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治疗许多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医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这将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医学,提高中医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地位,同时也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二、中医穴位贴的概述2.1 定义中医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将药物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贴剂,贴敷于人体穴位上,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达到治疗疾病、调整机体功能的一种外治法。

2.2 发展历程中医穴位贴敷疗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与完善,穴位贴敷疗法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中医穴位贴敷疗法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其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2.3 功能与作用中医穴位贴敷疗法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包括: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气血、清热解毒、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等。

同时,它还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明显、副作用小等优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三、研究方法3.1 文献综述本研究将对古今中外有关中医穴位贴敷疗法的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和整理,分析研究穴位贴敷疗法的发展历程、作用机制、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2 实验设计本研究将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选取合适的病种和穴位,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观察穴位贴敷疗法的疗效及副作用。

中药穴位贴敷的现代研究进展

中药穴位贴敷的现代研究进展

中药穴位贴敷的现代研究进展摘要:中医学在我国历史悠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医外治法最早期起源于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利用草茎、树枝直接作用于体表进行贴敷或者熏蒸,以对抗各类疾病或者祛虫。

穴位贴敷法是中医外治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法,即在穴位贴敷药物,通过穴位刺激以达到阴阳平衡与疏通经络的目的,在胃肠道疾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本文就针对我国在中药穴位贴敷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研究1穴位对机体的调节中医学认为穴位是人体脏腑气血汇聚的位置,遍布于人体全身各处,以五脏为核心,加之形体、六腑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各种机体活动的完成都需要气、精、血的配合与协调[1]。

疾病的产生通常是因为人体中滞留了一定的致病因子,这些因子对五脏六腑功能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导致人体气血不畅、经络涩滞,穴位敏化。

穴位贴敷法其实就是通过体表穴位刺激,平衡阴阳、调理气血、调和脏腑、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缓解症状、治疗疾病的效果。

穴位贴敷法在治疗呼吸系统相关疾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针对咳嗽病症的治疗,中医认为咳嗽是因为肺气亏虚而引发,当机体遭遇冷风、寒气侵袭时,肺与外界寒气相通,从而引发咳嗽。

治疗过程可以在定喘穴、天突穴和肺俞穴进行药物贴敷,定喘穴贴敷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天突穴为阴维脉和任脉交会穴,也可以说是外界与肺之间的连接通道,中药贴敷该穴位具有排出浊气、引清气入肺、降痰宣肺、宽胸理气的功效;肺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汇集了五脏六腑之气,贴敷该虚伪具有补肺气的功效;定喘为背部经外奇穴,对肺脏而言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具有止咳平喘的功能,以上穴位皆可补肺利气达到治疗咳嗽的目的。

2药物对机体的调节在机体穴位处贴敷中药药物,可以在穴位部位形成一个局部温热的密闭环境,由于热量扩散速度慢,致使局部温度快速升高,代谢加快,因此而产生的汗水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蒸发,使局部皮肤水化,有助于药物通过皮肤快速吸收。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中医药贴敷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早在古代中医文献中就有相关记载。

它是通过选取具有特定药性的草药,制成药膏、药水、贴剂等形式,贴敷在患处或特定穴位上,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展,中医药贴敷疗法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早的贴敷方法是由植物叶片、果皮等直接贴在患处,以达到治疗目的。

后来,人们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的草药具有不同的药性,可以通过不同的贴敷方法来改变药物的吸收和传递速度,有效地调节机体的功能,从而治疗疾病。

透药敷是一种将药物直接敷在患处,通过皮肤吸收而产生治疗作用的贴敷方法,适用于外科创伤、疮疡等疾病的治疗。

随着对中医药理论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医药贴敷疗法的疗效不仅仅取决于药物的选择和用量,还与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因素密切相关。

近年来,中医药贴敷疗法逐渐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理。

根据中医的“寒热虚实”等理论,可以选择不同的草药贴敷方法来调节患者的体温、气血等方面的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药贴敷疗法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可以用于传统的外科创伤、疮疡等疾病的治疗,还可以用于内科疾病的辅助治疗。

慢性病的康复治疗中,可以结合中医药贴敷疗法来改善患者的体质、促进新陈代谢,加快康复进程。

中医药贴敷疗法在美容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例如将具有美容功效的药物贴敷在面部,可以改善皮肤的弹性、缩小毛孔等。

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发展还受到了科学研究的支持。

通过对中医药贴敷疗法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中医药贴敷疗法可以通过改变皮肤的温度、湿度等物理因素,刺激患处或穴位,调节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功能,从而达到治疗、预防和健康保健的目的。

科学家们还发现,中医药贴敷疗法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中医药贴敷疗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传统疗法,在中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中医药贴敷疗法是一种古老而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其发展与应用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医疗实践,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古籍中都有关于贴敷疗法的记述。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临床实践的积累,中医药贴敷疗法逐渐得以完善和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阶段、现代阶段和现代科技阶段。

古代阶段的中医药贴敷疗法主要是通过使用各种天然草药、矿石和动植物制成的药物贴敷于患处,进行局部刺激和调理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些药物贴敷往往采用的是单味草药,如薄荷、白芷、石膏、丁香等,也有一些复方药物贴敷的例子,如紫金锭贴敷治疗扭伤,逍遥散贴敷治疗痔疮等。

这些药物贴敷的方式是通过皮肤吸收的方式,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渗透到患处,达到治疗的效果。

现代阶段的中医药贴敷疗法在古代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增加了一些新的贴敷方法和药物贴敷的用途。

灸贴、艾灸等热敷疗法的应用,通过热量的作用来刺激经络和穴位,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还有一些传统贴敷方法的改进,如蛇草贴敷、藻草贴敷等,这些药物具有消炎、止痛、消肿、解毒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外伤、疮疡、皮肤病等疾病的治疗。

现代科技阶段的中医药贴敷疗法是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贴敷疗法,主要是通过纳米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手段进行创新,使贴敷疗法更加精确和高效。

珍珠粉贴敷、膳食疗法、灵芝贴敷等,这些贴敷方法融合了现代科技和中医药的优势,具有更强的药效和治疗效果。

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应用广泛。

它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各个科室,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慢性疼痛和创伤后的康复,中医药贴敷疗法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它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安全无副作用、疗效确切等,因此深受患者的欢迎。

中医药贴敷疗法是一种古老而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经过发展和创新,已经进入到现代科技的阶段。

它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科室,对于一些疾病和康复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9第18卷 第6期 2016 年 6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8 No. 6 Jun .,2016微信公众号:lnzyydxxb(或扫左侧二维码关注)投稿平台: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将中草药与各种液体调和而成的糊状制剂外敷于一定的穴位,既能使药物在特定部位吸收,又能对腧穴经络产生刺激作用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该疗法可发挥中药、穴位的双重作用而使疗效倍增。

近20年来穴位贴敷疗法得到广泛地应用与研究,其治疗范围包括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癌症等内科系统及五官科、妇儿科疾病。

1 中药穴位贴敷的理论依据1.1 中医基础理论《灵枢·经脉》曰:“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

”《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腑脏),外络于支节”,说明穴位在人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经络相联,密切联系着人体的内部脏腑组织以及筋骨皮肉。

《灵枢》又云:“经络者,之所以平阴阳、调气血、决生死,处百病,不可不通”。

由此可见,通过刺激穴位,从而调节经络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时间医学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具有同步的节律,同样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在治疗疾病之时,应遵循“因时而治”的原则。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无失天信,无逆气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是谓至治”,即不要违背六气主时之宜,强调针刺、药物、饮食要遵循因时制宜的治疗法则,是“因时而治”思想和天人相应观在治疗学中的应用[1]。

伏九及春秋分穴位贴敷即是“顺时而治”的体现。

1.2 现代研究进展在现代药剂学中穴位贴敷疗法又称经皮给药,它避免了口服给药的“首过消除”及“胃肠灭活”效应,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药物作用到皮肤上后会从制剂中释放出来,透过表皮进入到内皮,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到体循环,药物与穴位两者配合,相互协调,相互激发而产生整体效应,可以获得单纯用药或者针灸所不能达到的疗效[2]。

现代研究提示经穴在病理状态下反应异常,刺激穴位可引起皮肤温度波动,相应神经、肌肉、内皮调节血管紧张度。

此外,经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感性和放大效应,穴位局部神经丰富,呈网状分布,其相应的脏腑属同神经节段支配,通过刺激这些穴位、神经传入中枢,兴奋交感神经,降低迷走神经的紧张度,激活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系统而发挥调节作用,在相应组织器官产生较强的药理效应,起单相或双相调节作用[3-7]。

中药穴位贴敷的效应机制研究目前多集中于免疫调节方面。

临床试验及动物实验均表明穴位贴敷对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纠正TH1/TH2的比例失衡[8-9]、降低炎症反应[10-11]、清除氧自由基[12]、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有关[13]。

2 临床应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任爽,张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1)摘 要:总结近年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与相关研究进展。

从穴位贴敷疗法应用的理论依据、治疗疾病种类、穴位选择、药物选择、效应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穴位贴敷疗法疗效好,但在临床试验方法规范性、临床疗效确切性、效应机理等方面尚待深入研究。

关键词:穴位贴敷法;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随机对照试验中图分类号:R2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6) 06- 0000- 00收稿日期:2015-11-19基金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02262);辽宁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作者简介:任爽(1983-),女,辽宁沈阳人,主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通讯作者:张杰(1971-),女,辽宁沈阳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系统疾病。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REN Shuang,ZHANG Jie(The Fist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1,Liaoning,China)Abstract: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theoretical basis,disease type,selection of acupoint&drug and action mechanisms of the acupoint application were summarized. Acu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had good effect,but standardization of clinical trial,clinical efficacy,effect mechanism and so on,need to be further studied.Keywords:acupoint application;rheumatic diseases;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randomized control trial网络出版时间:2016-04-27 17:12:23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21.1543.R.20160427.1712.004.html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8卷2.1 呼吸系统疾病清·张璐在《张氏医通》中记载了使用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共为末,入廖香,调敷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治冷哮。

近年来中药穴位贴敷被发掘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14]。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白芥子、细辛等有效成分具有广谱抗菌抗癌、抑制炎症及过敏介质释放等作用[15-17]。

根据中医时间医学理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贴敷时间一般选择中国农历三伏、三九,夏季三伏、冬季三九第1天各贴敷1次,1年共6次。

穴位选择上,通过文献回顾性研究,借鉴循证医学的思维和方法,分析得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位居前10位的常用腧穴是肺俞、定喘、心俞、膈俞、膻中、肾俞、膏肓、大椎、脾俞、天突,多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任督脉和经外奇穴。

提示穴位贴敷处方的核心穴位是肺俞、定喘、心俞、膈俞、膻中,配穴可以根据辨证、疾病分期、辨病或对症加减[6]。

陈为华等将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贴敷组和针刺组各50例。

贴敷组应用三伏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穴取大椎、肺俞、膏肓、膻中、气海;针刺组于同期采用针刺疗法,穴取中府、天突、膻中、定喘、丰隆,结果发现中药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疗法[18]。

杨淑荃等系统观察三伏、三九不同季节穴位贴敷治疗寒痰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临床效果,研究提示三伏、三九穴位贴敷对COPD稳定期患者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其疾病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肺功能,但伏九贴敷(三伏+三九)优于单纯的三伏贴敷和三九贴敷,三伏贴敷又优于三九贴敷[19]。

陈静等比较三伏穴位贴敷组(28例)和非三伏穴位贴敷组(27例)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差异,发现同一季节段三伏天与非三伏天穴位贴敷均能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但三伏贴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更优[20]。

2.2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指风湿免疫性疾病是指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的一系列疾病,呈现多系统、全身性损害特点,具有一定的致残率,该类疾病主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骨关节炎、痛风等。

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痹证”范畴,正虚卫外不固是中医痹证发生发展的内在基础。

目前认为春、秋二分是防治风湿病的最佳时机,依据为风湿病的发病在季节上有一定的规律。

李氏通过观察研究,系统总结了风湿病的多种时间节律及有关时间现象,认为各类风湿疾病发生发展均与疼痛症状呈直接相关性,因此通过观察疼痛症状,总结出风湿病的发病节律:风湿病发病高峰为春季3~5月、初夏6月,由秋至冬、病情逐渐加剧[21]。

这与中医理论“四时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而阴阳变化之关键在于春秋二分、冬夏二至四个节气”之时间节律相符合,即机体在遭受阴阳消长转化之关键时节,机体之阴阳同样亦易失调,此时正可顺应其规律、顺势应用如穴位贴敷、药膳、推拿牵引等方法,将痹阻于经络、肌肉、筋骨甚至脏腑的风、寒、湿邪气驱逐到体外,达到预防风湿病发作及加重的目的,这正是积极主动地顺应自然规律的体现,符合中医“天人相应”“因时制宜”的治疗原则[1]。

目前临床上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风湿免疫疾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吴志强等[22]纳入8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组(43例)和药物加天灸组(43例),单纯药物组予患者原有用药方案,加雷公藤多苷片口服。

药物+天灸发泡组为上述用药方案基础上,配合天灸疗法(即应用斑蝥、雄黄等中药制成膏剂,贴敷于大椎、阳陵泉、膻中、绝骨、膈腧),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发现配合天灸疗法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相关免疫学指标:血沉,白介素1、5,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疗效优于单纯药物组。

有文献报道以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此类患者64例,随机分为穴位贴敷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穴位贴敷组予三九期间贴敷4次,对照组予口服奥泰灵(1粒日2次),5周后,进行治疗前后疗效对比,穴位贴敷组在临床症状积分评价、有效率、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价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降低关节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方面同样具有显著优势(P<0.05)[23]。

另一项研究,研究者拟观察春秋分穴位贴敷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AS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春秋分中药贴敷+常规西药)、对照组(西药组),每组35例,疗程为1年,贴敷药物由透骨草、姜黄等祛痹通络药物组成,选取命门、肾俞(双)、腰阳关、足三里(双),疗程结束后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的疗效评价,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在疾病活动指数(BASFI)、健康综合评分(BAS-G)、功能指数(BASFI)、晨僵时间及Schober征、指地距、胸廓活动度、血沉等AS 相关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方面均能够显著改善,且穴位贴敷组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P<0.01或P<0.05)[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