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优化探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编 第五章 章末大结局

合集下载

地理高三二轮复习教案5篇

地理高三二轮复习教案5篇

地理高三二轮复习教案5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地理高三二轮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地理高三二轮复习教案1《日本》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湘教版教材编写由“大洲----地区----国家”组成,层层递减。

本节是在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这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

因此,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学好它又为今后学习其他国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能说出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B、了解日本的地形特征及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理解日本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

(2)过程与方法:A、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

B、运用板快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学会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并会分析一个国家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使学生树立“事物是联系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日本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

(2)教学难点: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

二、说学情初一学生正处于思维逻辑发展的关键时期,逻辑能力尚不够强,但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因此,在讲授日本时要多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多以图片展示,并尽量联系实际,以增强学生印象。

三、说教法: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本节课教材特点,根据教学基本原则和规律,为实现上述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A、在教学形式上力求突破“为了学地理而学习地理”的思想瓶颈,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话题或生活常见现象,设置问题情境,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优化探究】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目录课件 新人教版

【优化探究】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目录课件 新人教版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二讲 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
第六章 第七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必修三
第一章 第二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讲 通过神经的调节 第二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三讲 免疫调节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必修一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一讲 走近细胞
第二讲 实验与探究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讲 细胞中的化学元素及无机物 第二讲 细胞中的有机物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应用 第一讲 酶和ATP
第二讲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三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选修三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专题一 基因工程
专题二 细胞工程(克隆技术)
专题三 胚胎工程
专题四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专题五 生态工程 综合达标检测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讲 细胞的增殖 第二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必修二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二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二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二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 第四章 基因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达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演替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第二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与稳定性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2024-2025学年

《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2024-2025学年

《第五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种环境问题是由于大气污染引起的?A、土地盐碱化B、水体富营养化C、全球气候变化D、土壤荒漠化2、下列哪种现象可以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A、水体净化B、土地退化C、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D、清洁能源的使用3、题目: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之一?A、可持续发展B、严格保护C、预防为主D、改革创新4、题目: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可持续发展?A、过度开发矿产资源B、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C、大量排放工业废气D、破坏森林资源进行农业开发5、关于全球变暖对极地冰盖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全球变暖导致极地冰盖融化速度加快,海平面上升B. 极地冰盖在增加,因为全球变暖导致更多降雪C. 全球变暖对极地冰盖没有明显影响D. 极地冰盖的变化主要受太阳活动周期的影响6、下列哪一项不是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之一?A. 生态持续性B. 经济持续性C. 社会持续性D. 技术持续性7、下列哪项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A、经济效益最大化B、社会公平性C、环境可持续性D、生态平衡8、以下哪种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A、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B、鼓励购买大量奢侈品C、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产品D、过度捕捞海洋资源9、全球气候变暖对以下哪个选项的影响最为显著?A、城市交通拥堵B、农作物产量变化C、北极熊栖息地减少D、海平面上升 10、可持续发展原则不包含下列哪个?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协同性原则D、共同性原则11、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A. 环境保护优先B. 可持续发展C. 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自然资源D. 社会公正与人类参与12、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以下哪种行为体现了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观念?()A. 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B. 开展节日环保宣传活动C. 实施地方性贸易壁垒D. 鼓励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13、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全球变暖导致所有地区的农作物产量增加B.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C. 所有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都将缩短D. 农业生产不再受到季节性气候的影响14、下列哪项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A. 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依赖B. 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以提高生活便利性C. 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实施生态修复项目D. 提倡节能减排,鼓励公共交通出行15、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A. 生态保护B. 经济增长C. 社会公正D. 公众参与16、以下哪种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A. 煤炭B. 石油C. 水资源D. 大气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然后详细回答下面的问题。

广东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综合测试(二)地理含答案

广东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综合测试(二)地理含答案

2025届高三综合测试(二)地理(答案在最后)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并用铅笔准确填涂考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答题卡由监考老师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年6月7日,深中通道这项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超级工程,正式进入收尾工作阶段,6月底具备通车条件,通车后中山、珠海、江门及粤西等地区通往深圳、粤东地区的过江时间从以前的2小时缩短为20分钟左右,极大缩短珠江东西两岸的时空距离,缓减虎门大桥等过江通道交通压力。

工程采取了东隧西桥的方式,海底隧道采用超大型沉管隧道,沉管在陆地上制造完成后,再运送到海上拼装,拼装时需精准对接,不能有丝毫偏差。

下图为深中通道主体工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深中通道超大型沉管隧道施工难度大主要是由于该地()A.基岩埋藏深B.全年高温C.水流速度不稳D.海水深度大2.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有利于深圳()①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②吸引人口迁入,迅速扩大规模③增强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④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成本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024年9月11日,蓝箭航天公司研制的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三号”完成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

除传统液氢燃料外,甲烷逐渐成为火箭推进剂之一。

不同于以往“先研发、再实验、再转化”的发展路径,蓝箭公司引入社会资本融资,探索出“边研究、边应用、边转化”的发展模式。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资料《优化探究》教师用书word版可编辑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资料《优化探究》教师用书word版可编辑

第一讲细胞的分子组成[考纲要求]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Ⅰ)[知识主干·系统联网]理基础建网络回扣关键知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页■高考必背——记一记1.含有C、H、O、N、P的物质有核酸、磷脂和ATP。

2.具有物种特异性的化合物有核酸、蛋白质。

3.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核DNA、mRNA与蛋白质的关系是:(1)核DNA相同:不同体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的,所以核DNA相同。

(2)mRNA 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产生的mRNA、蛋白质也就有所不同。

4.不同生物体内核酸种类的比较(1)细胞生物:含DNA和RNA,核苷酸8种,碱基5种。

(2)病毒:含DNA或RNA,核苷酸4种,碱基4种。

5.糖类和脂质(1)细胞壁的成分:多糖中的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而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不含纤维素,因此能否被纤维素酶除去细胞壁,是区分植物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依据之一。

(2)耗氧问题:脂肪中氧元素比例较低,碳和氢元素比例较高,而糖类则相反,脂肪在氧化时比相同质量的糖类耗氧多,产生的能量也多。

■易混易错——判一判1.判断下列有关蛋白质和核酸叙述的正误(1)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都含有20种氨基酸(2015·福建卷)()(2)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2015·全国卷Ⅰ)()(3)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2015·北京卷)()答案:(1)×(2)√(3)×2.判断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叙述的正误(1)膜中的磷脂分子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2016·全国卷Ⅲ)()(2)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2014·全国卷Ⅱ)()(3)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2014·海南卷)()答案:(1)×(2)×(3)×3.判断有关细胞中水叙述的正误(1)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2015·山东卷)()(2)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2014·四川卷)()答案:(1)×(2)√[高频考点·融会贯通]析考点做题组攻破热点难点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4页考点一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真题试做·明考向]1.(2015·高考全国卷Ⅰ)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高中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 第13章区域发展 含答案

高中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 第13章区域发展  含答案

第十三章区域发展一、选择题都市圈(区)是指由起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

它是城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

都市圈(区)的发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下图为我国山东都市圈(区)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山东省都市圈(区)的形成得益于()A.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B.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C.跨区域的人口迁移D.快速化交通通信方式的兴起2.山东省六大都市圈(区)的形成,有利于()A.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形成优势互补的城市分工与协作B.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郊区城市化C.减轻大城市的土地承载压力,有效遏制环境恶化,建立多层次的城市空间网络2.A1题,据材料可知,都市圈(区)内的各个城市之间联系密切,信息、资金、人口、物质流动交换2题,通过材料可知,都市圈(区)是城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都市圈(区)的发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都市圈(区)的最大特点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密切,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存在产业分工与合作。

(2022·山东德州模拟)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在地貌上属于藏南山原宽谷区,大部分谷地宽度为2~5千米,在拉萨河、年楚河等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最宽可达10千米。

其年降水量400~550毫米,主要集中在5—9月。

受自然条件影响,河谷地带风沙地貌发育,风沙灾害严重。

下图为该区域某河段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与我国西北沙漠相比,影响该地区风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小B.过度开垦C.河流水位变化D.过度放牧4.该地区风沙灾害治理面临的困难有()①沙土入渗强烈,保水能力较差②高台沙地和沙坡地的地下水位低③年降水量小,灌木不能生长④冬春季节河床和沙滩易裸露起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B3题,考查风沙的成因。

高三学生复习学习计划7篇

高三学生复习学习计划7篇

高三学生复习学习计划7篇高三学生复习学习计划(精选篇1)1、指导思想高三地理复习必须以地理教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和网络。

要处理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自然地理是基础,地理问题的研究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展开的;地理价值观的核心是以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社会热点的核心应体现出地理学的应用功能与社会价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图表、文字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

教学中应合理而有效地安排好三轮复习,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优势,加强学科内的综合,关注国内国际的自然和社会热点问题。

2、时间的安排时间复习内容备注高二暑假补课地球、地图、行星地球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寒假补课交通运输布局与影响、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区域地理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与防治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综合强化训练高考模拟3、具体措施(1)钻研课标和教材等,研究历年高考试题。

特别是研究年各地高考题,用来指导复习工作。

要求学生:①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识记重要的地理数据;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时事。

②正确解释和区分地理概念及其含义。

③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掌握本《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世界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

④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⑤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

高三地理复习第一轮复习教案范文

高三地理复习第一轮复习教案范文

高三地理复习第一轮复习教案范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高三地理复习第一轮复习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高三地理复习第一轮复习教案1教学思路现实生活中,每当国家出台大的决策,人们都会对之加以评论,网上论坛就是其中一种最常见的形式。

受其启发笔者在《西气东输》这节课的教法设计时,就想通过模拟一个论坛的场景,教师作为论坛的坛主,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则及时地对其做出评价,并适时地引导他们,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在课前教师要求学生要通过报纸、网络等各种渠道搜集关于西气东输的资料,这样做既能保证在课堂上每位同学都有参与论坛的能力,同时又锻炼了学生查找资料并从中提取观点的能力。

课堂上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加上有课时的限制,所以又培养了学生控制时间,精练自己观点的能力。

再者,通过模拟对西气东输这一交通线路的设计分析,培养了学生对国家经济建设的参与意识,从而树立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主要是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鼓励每一位学生畅所欲言,积极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过程[引入] “十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先后制定实施了四大跨世纪工程:路—青藏铁路;水—南水北调;电—西电东送;气—西气东输。

其中西气东输工程于2004年12月30日全线贯通,实现商业化运营。

(展示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 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气田,向东依次经过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最终到达上海。

打造了一条东西能源大动脉。

西气东输工程是继三峡工程之后又一过千亿元投资的大型工程项目。

请问同学们是否想过,这些工程项目是如何提出并被国家发改委采纳的呢?如果咱们在某个问题上想搞一个提案,要为之做什么工作呢? 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对西气东输的学习来探讨这一问题。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精编部编版)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精编部编版)

【2019统编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章《环境与发展》全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分析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2、教学难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

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这次会议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也是人类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携手面对环境问题的挑战。

你了解这次大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吗?为什么大会议题引发了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新课教学: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对环境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

环境问题就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

2、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以此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同时,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简称“三废”)等,又被排放到环境中。

对人类社会而言,物质和能量的输人和输出,一方面维系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又深刻地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3、自然环境的特性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人类合理和适度的索取,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

4、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超过环境承受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问题。

对于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自然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容纳、分解和清除等作用。

(2)超过环境自身净化能力如果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

高中地理_高三二轮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高三二轮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判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2)举例说明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3)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区域比较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简单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用地理思维来理性分析的意识。

(4)在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的基础上,传递和弘扬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养成关心的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1.重点: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难点: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分析某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

授课方法:归纳法、对比法、合作学习、小组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双边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学生回答过渡学生分析考纲原文: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锻炼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提高同学们的探究能力、合作教师点拨小组讨论完成对比表格教师投影讲评过渡以大豆的例子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教师点拨学生回答练习题引出限制性因素与主导因素播放新疆农业相关视频社会经济因素区位因素影响描述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广阔,市场需求量大,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深居内陆,交通不便;交通便利政府政策通过鼓励或限制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种植面积和农产品种类国家政策支持,优惠政策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劳动力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劳动力素质高技术条件机械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影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科学技术是提高单产的最主要方式技术先进,科技水平高,机械化水平高化肥良种冷藏练习题2.农业区位的选择(1)局部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2)大范围地区农业区位选择的一般原则考点二农业地域类型1.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突破难点。

2024-2025年XJ版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章章末综合训练(带答案)

2024-2025年XJ版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章章末综合训练(带答案)

第二章章末综合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24·广东梅州高二统考]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的“谷力脑包”(“脑包”是蒙古语音译,意为“土、木、石堆”)是由距今约2 500万年形成的柱状玄武岩构成。

图1为“谷力脑包”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谷力脑包”柱状岩体对应图2的( )A.甲B.乙 C.丙D.丁2.“谷力脑包”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①—甲—地壳下沉 B.②—丁—地壳抬升C.③—丙—地壳下沉 D.④—乙—地壳抬升[2024·黑龙江哈尔滨高二统考]读图,完成3~4题。

3.岩石乙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地质作用为( )A.冷却凝固 B.侵蚀搬运C.高温变质 D.沉积固结4.图中矿产可能为( )A.煤炭B.金矿 C.天然气D.石油[2024·重庆市万州沙河中学高三校联考]中国墨石公园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海拔约 3 500 m。

这里曾经历地壳断裂,岩石强烈挤压、剪切、破碎,再经胶结,形成糜棱岩。

岩石含钙质且软弱,经岁月雕琢,形成千姿百态、雄伟壮观的石林景观。

墨石公园岩石四季颜色不同,甚至一天之内颜色也有差异。

图左示意墨石公园位置,图右为墨石公园石林景观图。

据此完成5~7题。

5.墨石公园的糜棱岩形成经历的地质过程属于( )A.冷凝作用 B.固结成岩作用C.变质作用 D.沉积作用6.墨石公园的石林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A.挤压断裂—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B.挤压断裂—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C.地壳下陷—岩浆喷出—冷凝作用—风化侵蚀D.地壳下陷—流水沉积—水平挤压—风化侵蚀7.墨石公园岩石颜色不断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大气成分 B.矿物成分C.大气密度 D.大气湿度[2024·山东烟台高一统考]雅丹地貌是发育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沉积岩或沉积物上的风蚀地貌。

左下图示意新疆罗布泊地区雅丹地貌分布,右下图示意在①观测点看到的雅丹地貌空间形态及分布。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精品课件)2023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精品课件)2023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持续性”侧重“发展”, 强调发展的可持续。
地理必修二 单元复习
3 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的内涵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地理必修二 单元复习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3 循环经济
(1)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业中:生态农业
地理必修二 单元复习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3 循环经济
(1)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工业中:清洁生产
(1)农牧交错带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 ) ①耕地减少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荒漠化 ④物种多样性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在农牧交错带宜( ) A.退耕还牧,扩大载畜量 B.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退耕还林,大量植树造林 D.发展草、粮轮作,提高土壤肥力
地理必修二 单元复习
地理必修二 单元复习
2 可持续发展
(3)原则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三个基本原则 的判别方法
“公平性”侧重“权利”, 强调享有权利的平等,即 同代人之间、代与代之间、 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不 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共同性”侧重“义务”, 强调全球为一个整体,发 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 各国以及每个人共同的责 任;
地理必修二 单元复习
6 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
(1)优化开发区域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2)重点开发区域
地理必修二 单元复习
6 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
(3)限制开发区域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4)禁止开发区域
地理必修二 单元复习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04 专题突破
地理必修二 单元复习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专题1 环境问题类试题的分析思路
地理必修二 单元复习

高三二轮地理专题教案

高三二轮地理专题教案

高三二轮地理专题教案高三二轮地理专题教案(精选5篇)时间真是转眼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阔别课标,脱离教材完全性、系统性,为所欲为另搞一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答应的。

下面是作者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二轮地理专题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动素养教育的实行,本学期初一地理要发挥教育功能,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以认真完成学校工作任务为己任。

二、学生基本情形分析:本年级大部分学生思想觉悟高,上进心强,能够遵照纪律,酷爱学习,个个争上进。

但有很多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此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面对这种情形,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区域地理。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形、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形、我国的民族政策。

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

介绍了我国地势、气候、河流的基本情形,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散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

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形。

四、教学措施:1、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

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挑选教学方法,特别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便顺利地实现教学任务,完成教学任务。

重视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当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重视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进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体会,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进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体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2022高三-地理《优化探究》二轮复习专项检测:自然-地-理综合检测

2022高三-地理《优化探究》二轮复习专项检测:自然-地-理综合检测
读遮阳设施设计示意图,完成7~8题。
7.假如图示装置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则低热期时()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丰收时节
B.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北京的昼长大于银川的昼长
8.假如图示装置位于悉尼,则过热期应是()
A.3月B.6月
C.9月D.12月
解析:第7题,假如图示装置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则低热期(太阳光线与地面夹角较小,即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时北半球为冬季,则地球处于近日点邻近,公转速度较快。故选B项。第8题,假如图示装置位于悉尼(南半球),过热期时当地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故选D项。
答案:1.B2.A
(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形。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势图。完成3~4题。
3.学生在实习中能够得知的是()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4.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A.甲、乙B.甲、丙
C.乙、丁D.乙、戊
解析:第3题,溪谷的蒸发量、台风的降雨量、溪流的流速是不能用肉眼观测出来的,只能通过溪谷坡度的变化,堆积物粒径的大小,粗略地估量台风降雨量的大小,溪流流速的快慢。溪谷的坡度和堆积物粒径的大小可通过肉眼的观测得知。第4题,学生观测的地点是位于溪谷处,依照图中等高线的凸出方向能够判定,甲、丙两处是溪谷。
答案:9.B10.B11.C
(2011年临川一中模拟)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数码所对应的地质构造正确的是()
A.①是背斜,④是地垒B.①是地堑,③是地垒
C.②是断层,④是地堑D.①是向斜,③是背斜

河南省豫西北教研联盟(许洛平)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答案

河南省豫西北教研联盟(许洛平)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答案

豫西北教研联盟(许洛平)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图为我国某地日落杆影年变化图,所以甲日和乙日一定是二至日。

甲乙之间一定是正东方。

乙指示日落日影为东南,故为夏至,甲指示日落日影东北,故为冬至。

故选D。

2.C【解析】据图可知,该地冬至日夏至日的日落时间差为2h52m,根据昼长规律,得出该地冬至日夏至日的昼长差值为2h52m*2,进一步推算该地夏至日昼长为12h+2h52m,冬至日昼长为12h-2h52m。

夏至日昼长约为15小时。

故选C。

3.A【解析】据图可知,当地冬至日日落北京时间18:05,夏至日日落北京时间20:57,则春秋分日落北京时间19:31,日落地方时18:00,计算出当地经度约为97.5°E。

4.B【解析】结合图示,寒潮强度标准化值表示多年平均寒潮强度,可以看出1990——2000年之间的寒潮强度整体上弱于多年寒潮平均强度。

B正确。

5.B【解析】据材料可知,中高纬度的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温异常指示中国北方的寒潮强度。

冬季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升高会加强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热力差异,导致冬季风增强,从而增加寒潮强度,A错B对。

初秋到冬季,中高纬度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升高会加强副极地低压,亚欧大陆中高纬度西风势力增强会导致亚洲高压受到的削弱程度增大,导致寒潮强度减弱,C、D错。

6.A【解析】长江矶头多为坚硬岩石在特定区域出露地表,在水流的长期冲刷下,相对周围较软的地层更为突出,逐渐形成矶头。

长江沿岸矶头为流水侵蚀形成,长江南岸多丘陵山地,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岸侵蚀严重,基岩裸露形成矶头。

长江南岸、北岸植被都多,不是两岸矶头多少差异的影响因素,③错误。

长江沿岸矶头主要是自然形成,人为影响较少,④错误。

故选A。

【解析】矶头对水流有阻碍作用,矶头岸上游水流受阻,侵蚀加剧。

矶头岸下游,流速变慢,堆积加剧。

A、B错误。

矶头对水流有挑流作用,受矶头影响,水流流向对岸,对岸侵蚀加剧,堆积减少。

优化探究一轮复习资料地理

优化探究一轮复习资料地理

优化探究一轮复习资料地理优化探究一轮复习资料地理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和人类活动的学科,是中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备考阶段,如何优化探究一轮复习资料地理,是每个学生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首先,优化探究一轮复习资料地理的关键在于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

地理学科内容广泛,包括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多个方面。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各个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整理笔记等方式,将各个知识点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样不仅有助于记忆,还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对地理学科的整体把握能力。

其次,优化探究一轮复习资料地理的方法之一是注重实地考察。

地理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需要通过实地考察来加深对地理现象的理解。

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或周末时间,组织地理实地考察活动。

比如,可以选择附近的自然景点或城市,亲身体验地理现象,观察地貌特征,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学科的知识,提高对地理现象的感知能力。

另外,优化探究一轮复习资料地理的方法还包括多种学习资源的利用。

除了教材和课堂笔记,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地理相关的书籍、参考资料、地理杂志等来扩大知识面。

此外,互联网也是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视频平台等途径,寻找与地理学科相关的学习资料和视频,进行自主学习。

当然,在利用互联网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伪和可信度的能力,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

最后,优化探究一轮复习资料地理还需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地理学科注重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可以通过解析地理实例题、参加模拟考试等方式,提高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地理学科竞赛、进行小组讨论等活动,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地理问题,提高综合能力。

5-4问题研究低碳食品知多少(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2)

5-4问题研究低碳食品知多少(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2)

研究思路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食品的标准出来有益健康之外,还希望这些食品在生产时,尽可 能降低对环境的伤害。仔细想一想,即便是一小块饼干,它的背后也暗藏着一个庞大产 业系统,其生产、运输和消费都与环境密不可分。什么是低碳产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应该怎样选择食品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建议采用以下思路。
二、本地和应季蔬果
资料2 与反季节蔬菜、水果相比,种植应季蔬菜、水果减少了肥料和
农药的使用,是更低碳的食品。应季蔬菜、水果生产时依靠当地自然条 件,不需要投入额外的设备、能源等。
二、本地和应季蔬果
资料分析 1.与本地相比,选用外地生产 的蔬果在哪些环节增加了温室 气体排放?
与本地相比,选用外地生产 的蔬果在交通运输、冷藏保 鲜等环节会增加温室气体排 放。
通过对食品生产、消费方式的 转变与技术进步相结合,构建适用 于我国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模式。
二、本地和应季蔬果
资料2 与外地蔬菜、水果相比,本地蔬菜、水果有效减少了运输所排
放的温室气体,是更低碳的食品。另外,长途运输的蔬菜、水果必须在 六七成熟时采摘,尽管有保鲜技术,但仍然会损失部分营养物质,而本 地蔬菜、水果可以做到九成熟采摘,因此更有营养。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问题 5-4 低碳食品知多少
研究
学习目标
1.了解在食品的生命周期中,有什么方法能够减少温室气 体的排放。
2.与本地相比,选用外地生产的蔬果在哪些环节增加了温 室气体排放。
3.与应季相比,选用反季节生产的蔬果在哪些环节增加了 温室气体排放。
4.可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减少食品的过度包装。
需要燃料......
产生甲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族地区发展;有利于巩固国防;促进与邻国的边境贸易等。(任答三点
山 东 (3)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的通信环境,逐步缩小了城乡数字鸿沟; 金 太 阳 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加 书 强农村社会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抵御自然灾害、维护民族团结、 业 有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限 公 司 即可)
菜 单
隐 藏
2014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地理
知识 网络 构建
相知 知识 纵横 热点 考题 链接
②选址要求: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 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位于与其他交通干道
系统有便利联系的地方。
(2)航空港。 ①区位影响因素。
②选址要求: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雾和暴雨天气较
利的交通做保证。 4.社会经济条件 山 东 金 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以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 太 的需求。 阳 书 5.科学技术因素 业 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 有 限 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社会 公 司 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素。
(2)结合材料二,分析云南省在国家支持下,大力发展铁路交通的 社会、经济意义。
(3)分析云南农村信息通信的发展对农村、农业发展的意义。
菜 单
隐 藏
2014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地理
知识 网络 构建
相知 知识 纵横 热点 考题 链接
[解析] 第(1)题,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上,多喀斯特地貌,地势
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在整个国
菜 单
隐 藏
2014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地理
知识 网络 构建
相知 知识 纵横 热点 考题 链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3月14日,铁道部与云南省政府在北京就加快推
进“十二五”云南铁路建设问题进行了会谈。铁道部表示,“十二五” 时期将积极支持云南省铁路建设和发展。“十二五”期间,围绕把云
菜 单 隐 藏
2014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地理
知识 网络 构建
相知 知识 纵横 热点 考题 链接
本小节结束
请按ESC键返回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南建成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目标,云南省委、省政府将继续
把铁路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加强与铁道部的战略合作,推进我国经云 南通达越南、泰国、缅甸,以及西向国际铁路大通道的建设,加快构
建和完善现代化的云南铁路网,充分发挥铁路对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
促进和带动作用。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2014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地理
知识 网络 构建
相知 知识 纵横 热点 考题 链接
材二
云南省“十二五”及中长期铁路规划示意图。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2014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地理
知识 网络 构建
相知 知识 纵横 热点 考题 链接
材料三
2011年云南网讯:今年5.17电信日的主题是“信息通信
2014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地理
知识 网络 构建
相知 知识 纵横 热点 考题 链接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2014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地理
知识 网络 构建
相知 知识 纵横 热点 考题 链接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2014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地理
菜 单
隐 藏
2014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地理
知识 网络 构建
相知 知识 纵横 热点 考题 链接
[答案] 重大损失。
(1)喀斯特地貌、地势起伏大,增加了铁路建设成本;地
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阻碍交通正常运行,对铁路造成
(2)完善全国铁路交通网;促进云南和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 云南省自然资源开发、旅游事业的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
起伏大;降水集中,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由于距离亚欧 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较近,多地震。这些都对铁路建设带来巨大
威胁,造成重大损失。第(2)题,从完善全国铁路网、发展经济、促进
民族团结、发展边境贸易、巩固国防等角度回答。第(3)题,从有利于 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建设、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入手分析。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2014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地理
知识 网络 构建
相知 知识 纵横 热点 考题 链接
2.自然条件 某地交通建设的自然条件可从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 方面来分析。 (1)地质条件: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 石流频繁发生,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应尽量避开。从工程的 安全性、稳定性和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来考虑,在背斜和向斜两种地 质构造中应选择背斜、避开向斜。 (2)地形条件: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低, 选线时要注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 的关系。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对交通线路的限制很大, 工程造价高,应尽量避开沼泽地、陡坡,无法避开陡坡、山地的地方 可修建盘山公路和隧道。
知识 网络 构建
相知 知识 纵横 热点 考题 链接
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是交通运输线路的基础因素,其影响逐步减弱。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2014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地理
知识 网络 构建
相知 知识 纵横 热点 考题 链接
(2)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交通运输线路的决定性因素,而技术始终是 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保障因素。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2014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地理
知识 网络 构建
相知 知识 纵横 热点 考题 链接
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1)港口。 ①区位影响因素。 港口是各种交通运输工具衔接和转换的地方,在整个交通运输业 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港口区位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港口的 地理位置、河道或海岸条件、陆域及水域等自然条件,经济腹地的范 围大小和经济特征,所依托的城市。其布局条件图解如下: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知识 网络 构建
相知 知识 纵横 热点 考题 链接
一、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交通运输线 和点虽然有不同的类型,但它们的布局都受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
等因素的影响。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2014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地理
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记者从今天的农村通信发展报告会上获悉, 云南省所有乡镇已100%通电话和宽带互联网,行政村100%通电话和 互联网。预计“十二五”末,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将100%开通电话和 互联网。 [尝试命题] (1)根据云南省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分析云南铁路建设的不利因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2014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地理
知识 网络 构建
相知 知识 纵横 热点 考题 链接
(3)气候条件: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
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航空港应选择能见
度比较好的地区。 3.资源条件
丰富的资源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资源的开发需要便
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距城市较远的地方。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2014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地理
知识 网络 构建
相知 知识 纵横 热点 考题 链接
二、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的评价思路 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是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资源 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的。 1.区位条件 某事物的区位有两层含义:该事物的空间位置和与其他地理事物 的空间联系。某地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 区位和战略区位等方面。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