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产业转移 导学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一)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4.3产业转移(解析版)练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4.3产业转移(解析版)练习

【上好地理课】2020-2021学年高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4.3产业转移(练习)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2018年10月19日,第十五届中国沈阳韩国周开幕。

本届韩国周紧紧围绕“搭建创业创新平台、促进中韩新产业交流合作”这一主题,精心策划了“中韩青年创业创新论坛”“中韩新兴产业交流项目对接会”等一系列经贸交流活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箭头表示国际产业转移中生产要素的流动,从区际关系判断伴随着箭头①而流动的主要是()A.资金、技术、信息B.劳力、市场、土地C.原料、能源、政策D.运输、水源、污染2.韩国将部分汽车工业转移到我国沈阳等地,主要原因是为了()①充分利用当地资金②充分利用当地较为便宜的土地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1.A2.C第1题,箭头①表示韩国企业向沈阳投资,其生产要素是资金、技术、信息。

第2题,发达国家将汽车产业转移到我国主要是因为我国具有市场广阔、地价较低等优势条件。

2014年6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引导东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对于促进区域梯度、联动、协调发展,带动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和贫困地区致富,拓展就业和发展新空间,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跃升,具有重大的意义.据此回答下题.3.对于东南沿海企业来说,产业转移可以( )①摆脱企业成本不断上升的"瓶颈" ②集中资金进行产业升级③占有中西部蓬勃发展的市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4.中西部在承接东南部产业转移时( )A.要警锡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转移B.为了多承接产业转移,可降低准入门槛C.多引进高耗能、高耗水的产业D.可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3.D4.A第3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南部地区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上升,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进行产业转移,既扩大了市场,又可集中资金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升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2册 《产业转移》-《产业转移》课后习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2册 《产业转移》-《产业转移》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4.3 《产业转移》一、单选题1.某企业最早在温州建厂,后来其生产基地逐渐向全省及其它省区扩展。

下图为该企业生产基地区位变化,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心与研发中心从温州迁移到上海,影响其迁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市场信息B.工资水平C.资源能源D.运输成本我国S市(县级市)是全国知名的服装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至底已减少到3600多家。

在服装产业整体向东南亚转移的背景下,该市利用共享工厂(共用高端智能设备、服装设计师、技术服务等),实行柔性生产(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生产),成功实现了该市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

据此完成4-6题。

2.近年来我国服装业迁移路径说明()A.我国污染问题严重B.劳动力成本空间差异显著C.服装技术不断发展D.消费市场存在空间变化3.该市利于共享工厂设立的主要优势是()A.技术基础好B.市场广阔C.劳动力充足D.交通便利4.共享工厂提高该市服装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是()①减少库存②快速响应③提高产量④拓宽销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飞地经济”是在推进工业化和招商引资过程中,甲乙双方通过打破行政管辖关系,把甲地招入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隶属乙地的工业园区。

,距离杭州城区40多千米的湖州市德清县将莫干园区落户于杭州城区,成为德清县在杭州的飞地园区。

据此完成3-4题。

5.德清县将莫干园区落户于杭州城区的主要原因是()A.德清地价高涨B.杭州政策支持C.德清交通闭塞D.杭州集群效应6.下列引进的产业项目最可能被安置在德清县莫干园区的是()A.通航飞机设计B.尖端钢材制造C.土特产品加工D.电商货品仓库目前全球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这次产业转移的特点是双向流动:一方面低层次的产业向中国周边劳动力、土地更具优势的东南亚和印度转移;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向本土转移。

下表为中国与印度各项指标比较;下图为中国与印度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据此完成7-9题。

4.3产业转移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4.3产业转移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4.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2.课后作业包括:收集相关的产业转移案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撰写一篇关于产业转移的短文,后进行自主学习,深入研究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讨论产业转移对环境、就业、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鼓励每个小组成员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发学生对产业转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调研,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产业转移的利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展示我国某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实际情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产业转移的氛围。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政府官员、企业老板、农民工等不同角色,从不同角度体验产业转移的影响。
3.创设生活情境,如家庭、学校、社区等,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思考产业转移对环境、就业、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
4.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三)小组合作

4.3产业转移学历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4.3产业转移学历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产业转移》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当今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现象之一,它涉及到产业的空间布局变化、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等诸多方面。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产业转移的内涵、动因和影响,掌握分析产业转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二、学习目标1. 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和基本特征;2. 掌握产业转移的动因和影响因素;3. 学会分析产业转移的地理空间过程和区域影响;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案例中的产业转移现象。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产业转移概念、类型及动因的理解程度;2. 技能掌握评价:通过学生完成产业转移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分析产业转移地理空间过程和区域影响的能力;3. 知识应用评价:通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中的产业转移现象,评价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产业转移的短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提出本课学习主题。

2. 新课讲授:首先,教师讲解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和基本特征,通过PPT、图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其次,分析产业转移的动因和影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资源供给、政策支持等方面。

最后,讲解产业转移的地理空间过程和区域影响,包括产业转移的路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3. 案例分析:选择一至两个具体的产业转移案例,如某制造业企业从沿海地区转移到内陆地区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动因、过程和影响。

4.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产业转移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准备汇报。

5. 汇报交流:各组学生上台汇报分析结果,其他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内容,强调产业转移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后小测验,检测学生对产业转移概念、动因及影响因素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一篇产业转移案例分析报告的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产业转移案例进行分析,包括动因、过程、影响及自己的见解。

4.3产业转移(第1课时)(课件)高二地理(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精)4

4.3产业转移(第1课时)(课件)高二地理(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精)4

-01
具有_充__足__、___高__素__质__且___价__格__较__低___廉__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 移的目的地
思考:
1.如图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工业化之初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 2.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入国家或地区变成转出国或地区?
答案:
1.经济发展水平低,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劳动力丰富廉价。 2.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
巩固练习: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材料一 环黄海经济圈示意图。
材料二 三家企业投资办厂示意图。
……
……
问题:
(1)根据图一,简述中、日、韩三国合作的区位优势。 (2)根据图二,比较说明图示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
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
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4)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特点? (5)近年来,日本和韩国积极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
……
……
问题: (4)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
青岛纺织厂的区位优势:①距离日本的原供应地和产品消费市场 近;②是优良的港口,交通运输便利;③是我国的老纺织工业基 地,工业基础好;④劳动力丰富;⑤土地租金相对较低。北京汽 车厂的区位优势:①作为全国首都,社会和经济地位非同寻常; ②信息发达,科技力量雄厚;③基本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技术密 集型机械工业体系;④消费市场广阔;⑤有丰富的较高素质的劳 动力。深圳服装厂的区位优势: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优惠条件; ②当地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③交通便利
从本质上讲,是为了______,两国在寻找合适的 投资地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
……

《第三节 产业转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三节 产业转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产业转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理解和掌握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和影响;2. 分析不同类型产业转移的动力和特点;3. 运用所学知识,对产业转移的影响进行实际案例分析;4. 提高合作学习和独立探究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阅读课本相关章节,收集关于产业转移的案例,如全球性产业转移、区域性产业转移等;2. 分组讨论:a.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产业转移案例进行深入分析;b. 讨论产业转移对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影响;c. 总结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3. 每个小组准备一个课堂展示,向全班同学介绍他们的分析结果;4. 课堂互动:全班同学就各组的展示进行提问和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阅读和收集资料的任务,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 分组讨论时,积极参与,尊重队友的观点,共同得出小组结论;3. 课堂展示时,清晰表达,声音洪亮,展示出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4. 尊重课堂互动环节,积极参与讨论,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

四、作业评价1. 参考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课堂表现,包括案例分析的深度、讨论的参与程度、小组合作效果等;2. 教师提供评分标准,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分;3. 教师提供反馈意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课后向学生提供反馈意见,包括:1. 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的总体评价;2. 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具体建议;3. 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肯定和鼓励,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4. 提醒学生注意在未来的学习中加强对产业转移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有机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评价和反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未来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第二课时的作业,学生应能够:1. 理解和掌握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2.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3. 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第三节 产业转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三节 产业转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产业转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产业转移相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产业转移现象。

3.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对产业转移问题的关注度。

二、作业内容1.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常见的产业转移现象,如某品牌从国内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外生产基地。

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与其他同学分享经验。

2. 基础理论测试:完成一份关于产业转移的基础理论测试卷,包括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等。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测试卷。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具体的产业转移案例,如富士康从深圳转移到郑州,要求学生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4. 实践操作: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并分析一个国际产业转移的案例,如苹果公司的生产布局变化,并提交分析报告。

三、作业要求1. 讨论和案例分析作业需认真搜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字数不少于300字。

2. 基础理论测试卷需按时提交,卷面整洁,答案符合逻辑。

3. 实践操作作业需真实客观地反映所选案例的分析过程和结论,字数不少于500字。

4. 各项作业需注明小组或个人姓名,方便教师查阅和评价。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产业转移的基础理论掌握程度、案例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答案的逻辑性、分析的全面性、字数的合理性等。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平时成绩加分奖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及时将反馈信息传达给学生。

2.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将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产业转移相关知识。

3.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认真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通过这个作业设计方案,学生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节产业转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19选择性必修2

《第三节产业转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19选择性必修2

《产业转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使学生能够:1. 掌握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 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 学会分析产业转移的案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产业转移》这一课题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习新课:学生需提前预习《产业转移》的相关内容,包括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区域影响等基本知识。

2. 理论学习:学生在课堂上需认真听讲,重点掌握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以及产业转移的实例分析。

3. 案例分析:学生需选择一个具体的产业转移案例,如某地区的制造业迁移等,分析其转移的原因、过程、影响等。

4. 知识应用:学生需运用所学的产业转移知识,分析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并提出自己对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5. 小组讨论:学生需与同组成员共同探讨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交流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并形成小组汇报成果。

三、作业要求1. 预习新课时,学生需做好笔记,标记重点和难点内容。

2. 理论学习阶段,学生需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确保掌握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时,学生需查阅相关资料,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度。

4. 知识应用部分,学生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5. 小组讨论时,学生需积极参与,尊重他人观点,形成小组统一的汇报成果。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 预习情况:学生是否认真预习新课内容,笔记是否完整。

2.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情况、互动情况以及课堂表现。

3. 案例分析:学生所选择的案例是否恰当,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

4. 知识应用:学生对当地产业发展情况的分析是否准确,提出的建议是否具有可行性。

5. 小组讨论:小组内成员的参与度、合作情况以及最终形成的汇报成果的质量。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相应的反馈和建议。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将指出问题所在,并提供改进建议。

《第三节 产业转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19选择性必修2

《第三节 产业转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19选择性必修2

《产业转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理解和掌握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 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3. 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产业转移的案例。

二、作业内容1. 课堂笔记回顾:学生需回顾课堂笔记中关于产业转移的内容,包括概念、类型、影响因素等。

2. 基础概念测试:完成一份关于产业转移的基础概念测试卷,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以检验学生对产业转移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实际的产业转移案例,如富士康从深圳转移到郑州,学生需分析该案例中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并尝试提出应对策略。

4. 小组讨论:小组内讨论不同地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时,应如何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地区竞争力。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需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2. 答案规范:答案需简洁明了,逻辑清晰;3. 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分析报告需包括案例描述、分析、结论三个部分,字数不少于300字。

4. 小组讨论成果:小组讨论成果需包括小组观点、讨论过程、结论等,字数不超过300字。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答案的正确性以及分析报告的逻辑性进行评价;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教师负责批改选择题和简答题,学生互评案例分析报告和小组讨论成果;3. 评价结果反馈: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将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对于作业完成情况优秀的学生,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作业反馈1. 学生自查: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需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查,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2. 学生互查: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检查对方的作业,提出建议和意见;3. 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和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产业转移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己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作业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第三节 产业转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19选择性必修2

《第三节 产业转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19选择性必修2

《产业转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理解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2. 掌握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3. 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产业转移现象,提高地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概念理解请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并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作业提交形式可为文字描述、PPT报告或视频分享等。

2. 案例分析请同学们选择一个具体的产业转移案例,如某地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转移,进行分析。

要求同学们从产业转移的原因、对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3.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以小组形式,讨论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总结规律。

小组讨论应包括转入地和转出地的不同影响,以及影响因素的作用。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在课后独立完成,或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2. 提交时间及形式: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以电子版形式提交,包括文字描述、PPT报告或视频分享等;3. 作业应充分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对产业转移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4. 鼓励同学们在作业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质量、思考深度、创新性、合作与交流能力等;2. 评价方式:教师评分、同学互评、小组内部评价等相结合。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同学们的作业进行批改,并及时将反馈意见通过邮件或课堂口头反馈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在课堂上集中讲解;对于个别同学的特殊问题,将单独进行指导。

同时,教师也将根据同学们的作业情况,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共同完成本次作业。

最后,教师将根据同学们的作业情况,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持续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 产业转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19选择性必修2

《第三节 产业转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19选择性必修2

《产业转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产业转移相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明确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和基本规律。

2. 学会运用地图和图表分析产业转移的路径和趋势,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是产业转移?请简要说明其概念和分类。

(2)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简述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

(4)列举两个成功的产业转移案例,并简要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2. 分组讨论:(1)请各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产业,分析该产业在本地和目标地的优劣势,预测该产业可能出现的产业转移趋势。

(2)讨论产业转移对目标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给出自己的分析和建议。

3. 绘制思维导图:要求各小组根据讨论内容,绘制关于产业转移的思维导图,总结本次作业的核心知识点,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独立完成,如有小组合作,需明确责任人。

2. 提交作业需注明所选产业名称,思维导图应以图片形式提交,并附上相关文字说明。

3. 请同学们在讨论时注意尊重他人观点,避免发生争执。

4. 请在提交作业后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以便老师更好地指导同学们的学习。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参与度、问题提出与解决情况等。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重点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评价结果将作为下次课程调整的重要依据,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作业反馈请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认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并在班级群内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

我们将认真听取同学们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作业,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产业转移的相关概念和原理,掌握分析产业转移路径和趋势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教材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4.3产业转移 教学设计(二)

【新教材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4.3产业转移  教学设计(二)

第四单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三节产业转移本节课的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产业转移进行讲解。

首先介绍了产业转移的概念及分类,同时介绍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其次以东亚和东南亚的产业转移为例,介绍了产业转移的一般过程,最后介绍了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为第三章第二节地区产业结构内容的深化和拓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地理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结合实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

2.结合实例,说明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出区和承接区的经济、环境、社会影响,辩证认识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核心素养:1.区域认知:从区域视角认识产业转移。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3.地理实践力:绘制区域产业转移因素及影响的思维导图,。

4.人地协调观: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分析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出区和承接区的经济、环境、社会影响。

教师准备:课件、学案、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老师】读图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该品牌鞋生产地的变化?陈述:答案就在今天这节课的内容里,让我们一起来通过对区域要素的学习领略不同区域的风采。

首先我们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板书:第三节产业转移展示:教学目标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板书)【老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产业转移的概念。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济现象,我们称为产业转移,通常由相对发达的区域向欠发达区域转移,那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什么呢?1.概念(板书)【学生】思考并回答。

【老师】根据转移的范围不同,分为国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学生】认真听讲,记好笔记。

【老师】哪些因素会影响产业转移呢?读图思考。

【学生】思考并回答。

2.影响因素(板书)【老师】这个图体现了劳动力因素的影响。

再来看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读图思考回答。

【老师】从这两个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汽车销售量在逐年增长,我国和部分国家的乘用车普及率相比,我国的普及率明显偏低,说明我国市场潜力比较大。

4.3产业转移 学案-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4.3产业转移 学案-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四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三节产业转移【预习指导】首先介绍了产业转移的概念及分类,同时介绍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其次以东亚和东南亚的产业转移为例,介绍了产业转移的一般过程,最后介绍了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为第三章第二节地区产业结构内容的深化和拓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地理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1.地理实践力:绘制产业转移关联图。

2.区域认知:列举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综合思维:结合资料分析,理解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生的影响。

【使用说明】通读教材76-82,熟记基础。

重点掌握: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独立完成导学案,简明扼要写出自己的观点,注意地理规范术语的使用。

【重点难点】分析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出区和承接区的经济、环境、社会影响。

【预习案】【情景导学】【材料】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前,中国是某品牌鞋最大的生产基地,生产份额超过全球40%。

但到2015年,越南生产份额最大。

21 世纪初,美国市场上该品牌鞋基本都是“中国制造”,如今却更多地看到“越南制造”。

【老师】读图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该品牌鞋生产地的变化?陈述:答案就在今天这节课的内容里,让我们一起来通过对区域要素的学习领略不同区域的风采。

首先我们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预习自测】1.我国中西部地区大量承接从东部地区转入的产业,最可能会带来( )A.经济总量的增加B.文化教育的发展C.生态环境的恶化D.第三产业的提升2.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转移过程。

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B.汽车产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3.关于浙江省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于迁入地而言,一定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B.对于迁出地来说,会带来严重的劳动力过剩C.缩短迁入地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工业化速度D.缩短了迁出地产业升级的时间,促进了农民工的就业4.产业结构升级必然发生产业转移。

《第三节产业转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19选择性必修2

《第三节产业转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19选择性必修2

《产业转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特点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能够掌握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分析产业转移的实例,并初步具备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预习《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产业转移的定义、类型、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

2. 案例分析:选择一到两个典型的产业转移案例(如纺织业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分析其转移的过程、原因及对转移地和承接地的影响。

3. 实践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探究,实地或网络调查所在地区的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特别是近年的产业转移情况。

4. 思考题:结合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调查结果,思考产业转移对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三、作业要求1. 理论知识学习部分需完成课堂笔记,重点标注出不懂或存在疑问的内容。

2. 案例分析部分需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形成书面分析报告,报告应包括案例背景、转移过程、原因分析以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

3. 实践活动部分需真实记录调查过程和结果,形成详细的调查报告,并附上必要的图片、数据等材料作为支撑。

4. 思考题部分需独立思考,形成独立的观点和看法,书面表达要逻辑清晰,观点明确。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笔记的完整性和理解深度进行评价。

2. 案例分析报告的评价将侧重于报告的完整性、逻辑性以及观点的深度和广度。

3. 实践活动部分的评价将关注调查报告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以及材料收集的充分性。

4. 思考题部分的评价将基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观点的独创性和表达的清晰度。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作业讲解,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2. 对于优秀作业和进步明显的作业,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并作为范例供全班学习。

3. 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惑,教师将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4.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3节产业转移
1.运用资料,结合实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

2.结合实例,说明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出区和承接区的经济、环境、社会影响,辩证认识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分析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出区和承接区的经济、环境、社会影响。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概况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济现象,通常是由相对发达的区域向区域转移。

(2)分类:产业转移和产业转移。

(3)目的:降低、获得更多的。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等。

二、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工业,推动经济发展。

2. ,日本将纺织等工业转移到、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

20世纪70年代,为了应对世界的冲击和世界性的,日本进一步将、化工和等产业转移至东亚、东南亚的上述国家和地区。

3. 开始,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区都致力于发展密集型产业,将家电、服装、汽车、电子等产业转移到地区以及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

4.21世纪以来,中国地区,以及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成为服装、制鞋、家电等产业转移的新的承接地。

5.随着科技的发展,转移的产业除了传统的型产业外,还包括汽车、电子等在内的已经实现技术标准化的型和部分型产业。

三、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

3.改变的空间分布。

近年来,美国多家高新技术的特效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移入中国北京等地,与此同时美国多家领先的特效企业宣告破产。

一方欣欣向荣与一方难以为继的背后预示的是一次从美国到中国的3D产业大迁徙。

回答1~2题。

1.美国3D产业难以为继而中国欣欣向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劳动力
B.人才技术
C.政策
D.市场
2.美国多家特效企业迁入,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
①提高娱乐服务业的集聚程度②有效缓解“民工荒”问题③填补3D产业空白④促进现代服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8年10月19日,第十五届中国沈阳韩国周开幕。

本届韩国周紧紧围绕“搭建创业创新平台、促进中韩新产业交流合作”这一主题,精心策划了“中韩青年创业创新论坛”“中韩新兴产业交流项目对接会”等一系列经贸交流活动。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箭头表示国际产业转移中生产要素的流动,从区际关系判断伴随着箭头①而流动的主要是( )
A.资金、技术、信息
B.劳动力、市场、土地
C.原料、能源、政策
D.运输、水源、污染
4.韩国将部分汽车工业转移到我国沈阳等地,主要原因是为了( )
①充分利用当地资金②充分利用当地较为便宜的土地
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动力机制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据图可知,中西部地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入的拉力不包括( )
A.较低经营成本
B.淘汰落后产业
C.扩大企业经营规模
D.政府的优惠政策
6.产业转入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包括( )
①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②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③有利于扭转环境恶化的局面④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第1题,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市场广阔,获得的利润高,才能生存发展下去。

美国3D产业难以为继而中国欣欣向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中国市场广阔。

劳动力、人才技术、政策有重要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

第2题,美国多家特效企业移入,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是提高娱乐服务业的集聚程度。

高新技术的特效企业迁入,需要劳动力少,不能缓解“民工荒”问题。

北京在此之前有3D产业。

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答案 1.D 2.D
解析第3题,箭头①表示韩国企业向沈阳投资,其生产要素是资金、技术、信息。

第4题,发达国家将汽车产业转移到我国主要是因为我国具有市场广阔、地价较低等优势条件。

答案 3.A 4.C
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知淘汰落后产业不是中西部地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入的拉力。

第6题,产业转入中西部地区,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但不能扭转环境恶化的局面。

答案 5.B 6.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