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2)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高2017级半期阶段性测试历史学科试题(出题人:周万通审题人:王琴)说明: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⒉请将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将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
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等级制2。
《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C.西周初分封制D.西周末王室衰微3。
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嫡长子继承制B.层层封授,形成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C。
在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D.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4.“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
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
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A.皇位世袭B.皇帝独尊C.君权神授D.家天下5.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A.丞相B.御史大夫C。
太尉 D.诸卿6.“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实现他们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C.投笔从戎戍边D.投作官吏幕僚7。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这表明A.封建统治出现民主化的演变趋势B.宰相位尊权重的地位进一步加强C.宰相由一人到多人,权力被分割D.汉代宰相掌握实权,唐代宰相形同虚设8.学完唐代三省六部制后,南溪二中高一有一同学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穿越回了唐朝并做了皇帝,他想为家乡百姓做点有益之事.假如他要在南溪区长江上建设一座跨江大桥,这项工程在中央应该经过怎样的程序?A。
山西省太原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11月)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对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 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B. 分封制下按照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C. 分封制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和延续D. 分封制下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诸侯称雄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自殷(商朝)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这一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A. 中央集权尚未形成B. 封建等级秩序森严C.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 政治与血缘相结合3.《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 嫡长子继承权B. 严格的等级制度C. 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 王位世袭制4.《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A. 财产继承的原则B. 任人唯才的要求C. 宗法的原则D. 兄终弟及的传统5.如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 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B. 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C. 以礼乐形式规X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D. 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6.“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B. 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 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D. 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7.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A. 实行郡国制B. 实行三公九卿制C. 推行郡县制D. 制定《秦律》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写道:“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广东省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分,每小题2分。
1.甘肃、青海一带发现的距今45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墓葬。
这些墓葬中出现了合葬墓24座,其中有数座为夫妻合葬。
在马家窑的一座个人墓葬里,发现的陪葬品仅陶器就有91件。
据此可知,马家窑文化()A.出现阶级分化B.父权制已取代母权制C.萌生出私有制D.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2.西周金文中的“伯”作为称谓,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贵族男子的排行,与仲、叔、季经常作为同一家族内部兄弟之间的称呼;二是作为诸侯或采邑主的爵称。
下图是伯由“排行”到“爵称”的大致轨迹。
这一过程体现了()A.军功是西周分封主要依据B.政治具有鲜明的等级色彩C.西周家国一体的政治特色D.西周初期分封以同姓为据3.下表是各阶段人才流经战国七雄人次(单位:人)。
据表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统计样本为国籍相对明确的战国人才,表中诸侯国后的数字为流入人数)A.战国时期华夷观念淡薄B.政治人才流动最频繁C.侧面反映一国综合国力D.百家争鸣的政治反映4.秦朝建立后,将天下兵器都收缴到都城咸阳并加以销毁,熔铸为12个各重千石的铜人;秦始皇又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将战国时各国所修城防壁垒(除长城外)完全拆除;对于六国故地的贵族、豪富,秦廷采取了强制迁徙的措施。
秦朝的上述措施()A.加强了基层社会管理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5.汉代民间资本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许多领域都存在雇佣劳动,一般情况下以货币的形式支付报酬,也存在以粮食支付雇值的情况。
如居延汉简《建武三年候粟君所责寇恩事》中就有“市庸(佣)平贾大男日二斗”的记载。
这表明汉代()A.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产业经营方式较灵活C.统一的货币体系形成D.未真正推行抑商政策6.传统的观点认为:汉武帝早年征伐四方、开疆拓土,却也耗费了国力,以致民不聊生。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卷Ⅰ为单项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2.考试范围:必修①第1~10课;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3.请将班级、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4.请把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到指定的答题卡上,否则不予判分!非选择题答案认真填写到该题所留空白处。
卷Ⅰ(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禹铸九鼎”、“禹开九州”是上古时候的传说,它们实际上反映了:A.禅让制的结束B.商王朝的发展C.西周的强盛D.夏朝的建立2.我国自2008年1月l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
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3.右图中所示的政治制度是:A.夏朝的王位世袭制B.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C.秦朝的三公九卿制D.商朝的宗法制和分封制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
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B.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控制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D.制定一整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5.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既是对前朝制度的否定,也受到了前朝制度的影响,其中受到前朝影响的是①禅让制②王位世袭制③分封制④嫡长子继承制: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④D.②6.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A.维护国家统一B.发展社会经济C.防御侵略D.加强民族团结7.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
这段材料说明了:A.汉武帝贪财暴虐B.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8.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1)
D.为丝绸之路的繁荣奠定了经济基础
8.如图中,图一到图二地方行政层级的变化反映出汉代()
A.皇帝权力扩大
B.疆域日趋拓展
C.军阀割据消除
D.中央集权强化
9.从以下吕思勉《秦汉史》部分目录中可以剖析,两汉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第六章汉末事迹
第一节元帝宽驰
第二节成帝荒淫
第七章新室始末
——据马亚辉《边疆经略与交通变迁的互动》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的举措,概括这些举措实施的政治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汉唐王朝经略边疆 相同方式。结合所学,简述汉武帝时期“张骞使月氏”的影响。
32.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政局上虽交织着统一与分裂、稳定与动荡,但封建经济仍得到持续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B.王安石变法的效果显著
C.榷场贸易推动国家统一
D.借助互市调整民族关系
24.据《大金国志》记载,天德三年(1151年),金朝仿汉人都城宫室样式营建燕京,其正门宣阳门上有重楼,三门并立,“中门绘龙,两偏绘凤,用金钉钉之。”这表明金朝()
A.沿袭唐宋制度
B.统治者推崇中原文化
C.进入鼎盛时期
D.实行因俗而治的政策
C.推动了统一国家疆域的扩大
D.反映了因地制宜的治国方略
7.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与匈奴等少数民族的战争连年不断,巨大的军费开支给国家的财政收入带来沉重负担。而当时的富商大贾非但不佐国家之急,反而趁机加紧掠夺财富,致使朝廷财源枯竭。这一现象()
A.推动了盐铁官营的实施
B.促使汉王朝采取了“与民休息”政策
B.“尊卑有序”的伦理观念
C.“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
D.“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武汉外国语学校2024—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2014年11月20日下午4:40—6:10命题人:胡志刚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A.稳定了西周的政治秩序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有利于中心集权的建立D.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2.商朝灭亡后,“小邦”周还没有力气对商朝故地实行有效的限制。
为此,武王的做法是A.“封商纣子禄父殷之馀民” B.“武王征九牧之君”C.“乃褒封神农氏之后于焦” D.“于是封功臣谋士”3.《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告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
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
”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
从文中可以看出A.宗法关系要听从君权B.刘邦违反了纲常伦理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夫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夫斗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心集权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定5.历史课上,探讨中国古代的管制演化,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A.甲说、丙说B.甲说、乙说C.甲说、丁说D.乙说、丙说6.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
《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指责,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
河南省洛阳市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留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选择题(共32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 据史料记载,商王断定大事,要综合王、卿士、庶民(人)、卜(龟)和筮等五方面看法。
若王、卿士和庶民一样同意,而龟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
这表明商朝A.行政机构已相对完备B.政治带有神奇色调C.商王的权力特别有限D.民主决策已成定制*2. 商朝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自主权。
西周则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派亲族、姻亲和功臣到新占据区建立诸侯国,确立其天下共主的地位。
这说明西周A.对地方限制进一步加强B.已形成大一统局面C.中心集权制度渐渐确立D.贵族政治起先出现3. 商周社交礼仪有“六挚”之说:“王执皮帛(鹿皮束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驚.工商执鸡。
”这反映了商周时期A.礼物品种多样B.疆域面积扩大C.社交活动频繁D.等级制度明显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新皇帝废除了全部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袤的国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心政府任命并向其负责的官员。
”材料描述的制度是A.皇帝制度B.郡县制C.三公九卿制D.行省制5. 公元前220年起,秦朝接连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三条驰道:一条向东直通过去的燕、齐地区;一条向南直达吴、楚地区;一条从咸阳直达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
驰道宽50步,车轨宽6尺。
驰道的修建A.推动国家走向统一B.便于加强中心对地方的治理C.有效扩展秦朝疆域D.维护了秦朝统治的长治久安6.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三十多年后,汉初的20个诸侯国,除6国未分封外,其余14国封侯者已达165人。
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拔高提升版)(部编版专用)原卷版
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卷(江苏专用)历史试题(拔高提升版)(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纲要下册第1~15课。
5.难度系数:0.4。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以下为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据此可知,在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文化与文明交融B.生产方式的进步C.国家机关的建立D.人口跨区域流动2.形成于古印度西北部地区的犍陀罗艺术,伴随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隋唐美术影响很大,成就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等一批中国古代艺术瑰宝,其特色是面容呈椭圆形,鼻梁如剑一般高而长,身着希腊式服装,衣褶多由左肩下垂。
据此推断,该艺术是()A.希腊城邦海外殖民产生的影响B.古代罗马帝国对外征服的结果C.亚历山大远征交流碰撞的产物D.阿拉伯帝国融合东西方的结晶3.俄国铁腕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自诩“开明君主”,实行开明专制。
1767年,她召开了新法典编纂委员会,并为这个委员会写了《圣谕》,标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反映了()A.王权有限原则的确立B.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C.启蒙时代社会的进步D.法律至上观念的成熟4.如表是1444年—1481年奥斯曼帝国艾克银币的重量变化情况,由此可推断奥斯曼帝国()年份1444年1451年1460年1470年1475年1481年重量(克) 1.06 1.01 0.96 0.93 0.77 0.75 A.控制商路国内通货膨胀严重B.受到新航路开辟的剧烈冲击C.连年扩张导致国力持续消耗D.攻占君士坦丁堡的军事消耗5.玛雅文字的组成原则和苏美尔文字的组成原则基本类似,都利用了语标和语言符号。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倭将领,B项正确;岳飞是抗金名将,A项错误;郑和率队下西洋,不是抗击倭寇的名将,C项错误;郑成功抗击的是荷兰殖民者,不是倭寇,D项错误。
23.藏族地区在明朝时称为乌斯藏。明政府管理西藏军民事务的机构是
2.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据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这说明周初大规模分封诸侯
A.实际是宗族内部权力的再分配B.反映了扩大疆域的战略需要
C.旨在建立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D.以先代贵族为主要分封对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体现的是姬姓王族是分封的主体,实际是宗族内部权力的再分配,A正确,D排除;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A.确立分权与制衡的机制
B.建立一整套监察制度
C.增强宰相在朝中的威信
D.恢复宰相制限制君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黄宗羲思想。材料“以宰相而摄天子……后世君骄臣谄……天子之位过高”反映了黄宗羲认为后世君主过于专制,主张通过恢复宰相制来限制君权,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分权与制衡的机制,故A排除;材料也没有体现黄宗羲主张建立一整套监察制度,故B排除;当时宰相早已被废除,不存在增强宰相威信的问题,故C排除。
20.明朝初年,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废除了
A.科举制
B.察举制
C.监察制度
D.丞相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明朝初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时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丞相制度,故D项正确;明朝仍实行科举制和监察制度,故AC项排除;察举制是隋唐时期被废除的,故B项排除。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无答案).
青岛二中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高一历史模块考试命题人: 高一历史集备组审核人: 张晶华说明:1.本试巷由Ⅰ卷、Ⅱ卷组成,共4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将第Ⅰ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第Ⅱ卷答案写到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交答题纸。
第I卷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祖先祭祀是古代社会与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宗庙活动只有宗子”才有主祭的资格。
此规定源于A.“推恩令”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2.周代的礼制内容非常复杂,在众多规定中体现了“亲亲”和“尊尊”两个基本原则。
其中“尊尊”主要反映了A.浓厚的宗族色彩B.发达的礼乐制度C.浓重的神权色彩D.强烈的等级意识3.史学家钱穆曾说: “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
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
”这一变化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4.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开创科举制度,这三者的共同目的是A.巩固国家统一B.加强中央集权C.强化贵族特权D.加强君主专制5.下列信息概述了某朝代政治上的部分特征.这应该是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6.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械,南越海表。
......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
”为管理这广袤的疆土,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7.“(明) 太祖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
”材料反映了内阁A.大学士拥有决策权B.获得统领六部的权力C.地位逐渐提升D.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8.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
这一机构是A.秦朝的太尉B.唐朝的中书省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9.观察下表(部分),该表反映的历史主题应是A.秦朝地方行政区划B.汉代十三州部分布C.元朝地方行政区划D.清朝地方行政区划10.通过对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过程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③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某中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过时光隧道在一起谈论自己的丰功伟绩。
重庆市巴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距今约9000—7500 年的河南贾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上有粮食酿酒附着物。
该遗址还出土了四十多支骨笛,由丹顶鹤尺骨制成,是最早的可吹奏乐器,比古埃及早两千年之久。
这说明,此时()贾湖先民曾在折断处的笛壁上钻了十四个孔,并用细线缀合后继续使用①原始的畜牧业开始产生②剩余产品增加,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贫富分化③该地区史前音乐较发达④手工技术和农业发展为文化创造提供物质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
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西周时期()A.玉器制造工艺高超B.专制集权不断加强C.分封制度等级森严D.神权与王权结合紧密3.《孟子·滕文公上》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的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据此可知,西周时期()A.存在集体耕作方式B.生产工具革命性进步C.土地私有制占主导D.以民为本观念已萌发4.有学者认为:“在荀子之前,儒家虽然是‘显学’,但其总停留在‘学’上,对政治没有很大的影响。
但经过荀子的调整,探索将儒学应用于政治实践中的具体方法,使儒家有了新的生气。
”材料中荀子的“调整”主要是提出()A.君舟民水B.人性本恶C.“制天命而用之”D.隆礼重法5.战国时期,李悝变法规定“食有劳而禄有功”;吴起变法规定已传至三代以上贵族封君的子孙者收回爵禄;商鞅变法规定贵族中凡未立军功者不得入贵族籍。
这些规定()A.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的政治需求B.适应了阶级关系变动的时代需要C.推动了官僚政治逐渐走向瓦解D.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普遍支持6.战国时代,秦人风俗与东方各国有较大差别,尤其是楚、齐、赵等地。
秦统一天下后,秦王朝以将秦地风俗推行全国以“匡饬异俗”,急欲实现“大治耀俗”。
2018-2019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所有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否则,该大题不予记分。
1.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A、实行分封制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2.宗法制中嫡庶尊卑关系的区分,不仅决定着王位继承者,也决定着主持家庭事务的最终裁决者。
据此可知,宗法制中政治权力分配的依据是( )A.财产多寡 B.血缘亲疏 C.辈份尊卑 D.事务大小3.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制度保证是A.分封制的发展 B.军事实力的强大C.小农经济的发展 D.中央集权制的建立4.元朝时,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
元朝这一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地方割据B. 创新管理体制C. 加强经济管控D. 体现因地制宜5.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
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 )A. 品行才学B. 家庭背景C. 个人能力D. 考试成绩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
”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A. 实行郡国并行制B. 推恩诸侯其他子弟C. 分封异姓诸侯国D. 设立刺史巡行郡县7.明清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
以上材料主要表明()A.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8.“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清楚。
3.选择题选好答案后,用2 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35*2=70分)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A. 大量可供开垦荒地的存在B.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C. 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D. 劳动者积极性提高2.下列水利工程属于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是()A. 井渠 B. 都江堰C. 灵渠D. 郑国渠3.“……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
”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 ( ) A. 自给自足 B. 精耕细作C. 男耕女织D. 家庭经营4.《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天下已定,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该材料体现了汉代的经济政策是()A. 苛捐杂税 B. 重农抑商C. 休养生息D. 朝贡贸易5.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A. 灌溉工具 B. 冶铁工具C. 播种工具D. 纺织工具6.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A. 井田制 B. 均田制C. 屯田制D. 摊丁入亩7.唐诗《田家》云:“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B. 雇佣关系的出现C. 富裕安逸的生活方式D. 工商皆本的政策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A. 邸店 B. 柜坊 C. 飞钱 D. 坊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产生的时间是()A. 汉朝 B. 唐朝C. 宋朝D. 明朝10.《元史》中载:“(元朝)国家初定中夏,制作有程,仍撰(纠集)天下之工,聚之京师,分类置局…匠以籍为定,世承其业,其子女……婚嫁皆由政府控制。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
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B.分布广泛,多元一体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D.不断趋向文明的历史进程2.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星罗棋布,多姿多彩。
以下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属于中原文化区的是()A.仰韶文化B.良渚文化C.龙山文化D.红山文化3.李时珍曰:“古者以粟为黍、稷、粱、秫之总称。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4.殷商时期,盘庚提出“罔不惟民之承保”“式敷民德”;西周时期,文王提倡“怀保小民,惠鲜鳏寡”“用咸和万民”。
这说明,商周时期()A.统治者推行“仁政”B.儒家民本思想受到重视C.宗法观念日益强化D.养济保民思想已经出现5.《史记》记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事时,基本以《国语·郑语》为其叙事依据,但并未采信《国语》中褒姒是祸害周室、流毒三代的“龙漦妖子”的说法,也未采纳《诗经》中“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的评论,反而认为西周灭亡主要是周幽王的责任。
司马迁的这一看法反映了()A.汉代儒家以人为本的价值观B.历史认识与现实的有机联系C.开放包容的大一统时代气象D.司马迁对周幽王抱有偏见6.江南原本被中原诸国视为蛮荒的“夷人”聚居之地,但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中原诸国,对于中原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也能作出准确的研判。
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多元起源B.江南地区融合中原文化C.中原诸国傲慢无礼D.江南地区开始超越北方7.“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表达了某位思想家对听乐曲行为的批评态度。
北京市2023_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民族交融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
至孝文帝,又下诏:“魏之先出子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面对关于迁都的质疑,他说:“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孝文帝主持定姓族时,汉臣薛宗起建议不应以祖先曾经的居住地为确定门第等级的主要标准,他说:“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
A 诸子“百家争鸣”B. 始皇帝焚书坑儒
C. 汉武帝独尊儒术D. 司马迁撰《史记》
26.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 君主专制被颠覆B.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A. 丞相B. 太尉C. 御史大夫D. 郡守
17. 秦统一后,采取了“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等措施。这些措施( )
A. 推动了法律的完善B.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C. 加速了秦朝的灭亡D. 阻碍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18.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程。观察下图(局部),对图中所示区位,命名及标注正确的是( )。
4. 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这反映了
A. 先秦文献的可靠性B. 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
C. 考古发掘的重要性D. 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
【精选】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
北京市丰台区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选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西周受封的主体是A.同姓亲族B.异姓功臣C.殷商后裔D.先代贵族2.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3.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秦朝B.隋朝C.宋朝D.明朝4.秦朝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5.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D.中央任命6.“郡县与分封混合的制度是否更利于王朝的稳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大致出现在A.西周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两宋时期7.《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削弱王国势力 B.恩泽贵族 C.实现民族交融 D.增加税收8.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9.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
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
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
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10.从制度上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问题的是A.秦始皇分封、行郡县 B.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D.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11.下列各项为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A.推行三公九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C.增设三司D.设立内阁12.《宋史》记载的“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令,以佐邦治”的机构是A.三司B.政事堂C.门下省D.枢密院13.明朝在中央机构中废中书省和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属皇帝,其目的是A.提高办事效率B.扩大统治基础C.加强专制统治D.增强六部权利14.明朝创设内阁制度,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健全地方行政 B.完善中央机构C.削弱皇帝权力 D.强化君主专制15.某班同学撰写关于“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研究性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没有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专制皇权的创立者——周武王》B.《隋唐时期中枢权利体系的发展》C.《元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影响》D.《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利制衡》16.史学家钱穆指出:“军机处不过是皇帝御用的秘书,实实在在只是皇帝的一个‘南书房’。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一历史本练习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练习用时60分钟。
使用答题卡的地区,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地区,将答案写在练习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年1月,杭州举行“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汇报会”,会上展出了良渚文化考古最新发现——距今约5000年的沈家里遗址出土的部分磨制石器(下图)。
据此推知,沈家里先民()A.已经进入早期国家阶段B.过着不稳定的群居生活C.已经进入原始农业时代D.创造并使用了成熟文字2.周王通过授土授民新建的国家已不是血缘聚居的方国,而是由周人、本地土著以及被征服的殷人混合,以周人为统治者的新型国家。
这说明西周分封制()A.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确立B.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C.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D.解决了社会的阶级矛盾3.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民众以“轻死易发”“好相攻击”著称,荆楚也有尚武善射之风,燕赵之人更是擅长骑射,惯习刀兵。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冶铁技术的进步B.小农经济的发展C.强兵措施的推行D.诸侯纷争的加剧4.战国时期“诸子十家……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各学派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
这一历史现象被称为()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儒学复兴D.三教并行5.秦始皇在商鞅颁布的标准器上加刻诏书铭文,下令让政府制作相同的标准器并在上面刻铭文,发至全国,与标准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
这一举措()A.旨在推动工商业的发展B.对国家统一有长远意义C.开启了货币官铸的历史D.说明秦朝制度缺乏创新6.秦代的《司空律》规定,(农户)一家不得同时有二人以上劳役抵罪、赎刑;《戍律》规定,不要把一家中的劳动力同时征发去服戍边的徭役。
2024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据统计,四川广汉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多达57件,但戴金面罩的铜人头像(如下图)却只有4件。
这反映了古蜀文明( )A.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B.缺少与其他文明交流C.已经产生了阶级分化 D.手工业技术相对发达2.夏朝时期,最高统治者为夏王,中央设有分别专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这表明当时( )①君主专制制度形成②社会分工比较成熟③政府分工开始形成④具备早期国家形态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3.据统计,目前已报道的商周时期有铭(文字)青铜器已超过20000件。
其中,典型代表有记载周人伐商的利簋、铭刻“宅兹中国”的何尊(如图)、载有周王与家族世系的史墙盘等。
据此判断,这些青铜器( )A.标志着中国已进入青铜时代 B.是研究分封制度的唯一实证C.彰显夏商官营制造业的盛况 D.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4.陆浑戎原居于甘肃酒泉附近。
考古发现,洛阳附近有众多春秋时期的陆浑戎墓葬群,陪葬品中有马牛羊头蹄,还有数量众多的成套青铜器及玉石质礼器,如编钟、编磐、铜车马器、玉璜、玉扳指等。
该现象表明( )A.华夏文化强大的辐射影响 B.华夷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弭C.传统的政治秩序受到冲击 D.生产关系已发生重大变革5.春秋时期,私田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浙江省宁波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考古发现证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下列考古发现属于辽河流域的是()A.B.C.D.2.成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
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这一成语最早可能出现在()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3.明清时期,松江因为技术创新,最早形成棉布产业基地。
佛山因为掌握了先进的制铁技术,虽然并没有原材料和市场,还是成为了最大的制铁业基地。
类似还有景德镇的制瓷业、温州的皮革业、台州的印刷业等。
上述材料主要反映明清时期()A.手工业生产出现专业化和区域化B.技术创新推动生产方式变化C.手工业生产技术地方保护性较强D.市场开拓促进经济结构调整4.秦国商鞅变法推行二十等爵制,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如下表所示,“士”和“大夫”等旧贵族称谓被压低至十级以下。
这一举措()A.提高了人们的进取精神B.强化了对基层的控制C.旨在提高平民经济地位D.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5.相扑源于中国春秋时代,初名“角抵”,带有武术性质,南北朝到南宋时期叫“相扑”。
下图是在敦煌发现的唐代《白画相扑图》(局部),该图()A.体现唐代绘画风格胡化B.可用于研究中国传统体育C.反映唐代尚武之风盛行D.能证明日本相扑源于中国6.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
这意味着私田()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C.属于个人私有财产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7.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与自然打交道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学技术。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A.加强了相权削弱了皇权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
C.扩大了中书省的封驳权D.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
11.下面为唐宋进士成分情况表。该表可以用来说明
唐(830名进士)
宋理宗宝祐四年(570名进士)
士族子弟
小姓
寒素家庭子弟
三代不仕
父亲有仕(官职多属低品)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高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以及半坡文化中出土的陶器,尽管它们相距遥远,几乎没有交通,但它们有着极其相似的文化特征,这最能说明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的特点是
大汶口文化陶器马家窑文化陶器半坡文化陶器
A.历史悠久B.世界领先C.分布广泛D.多元一体
6.秦朝商业文书中,《工律》和《效律》对商品的规格做出统一的规定;《金布律》对于商品标价、商品质量、市场规则、借贷行为制定了法律规定,并针对违反商业正常运行秩序者制定处罚条例;《司空律》涉及契约担保方面的法律文书。这表明秦朝
A.通过法律规范商贸发展B.商业文书趋向成熟
C.通过立法维护中央集权D.重视鼓励商业发展
——摘编自铁引《<清明上河图>里的烟火气与大宋的地摊经济》
C.各学派的主张渐趋一致D.思想服务于统治的需要
4.春秋战国时期,产生郡县制;秦汉时期,郡县制广泛推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沿袭东汉末年以来形成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制度……元在全国设行省,行省之卜为路、府、州、县;明初沿袭元朝旧制,设立了十三个行省(布政使司),下辖府,府领州,州领县;清朝实行省、府(厅、州)县制度材料反映出
3.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思想主张,这说明当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学年期中考试历史考试试题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这一制度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卿、大夫——士——诸侯D.周王——诸侯——士——卿、大夫2、“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西周确立的这种制度能在其后约3000年间被尊为正统定制,其主要原因是()A.保证了周天子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B.有利于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C.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优秀人才D.保证了王权的稳定和统治集团的稳定团结3、《红楼梦》中记载:"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这种祭祀和家宴活动的积极意义是()A.增强对祖先的崇拜和迷信B.强化家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C.强化传统教育和宗法制度D.悼念逝者,寄托哀思4、一位同学对“秦始皇加强中央政权的措施”进行史料收集,形成了下列观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B.统一文字C.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D.创始王位世袭制5、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A.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D.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6、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包含君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其中,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占绝对上风始于()A.秦朝B.西汉C.隋唐D.北宋7、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此项制度”指的是()A.三公九卿制B.察举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8、明成祖时期若有大臣上奏言事,一般情况下,他的奏本上达皇帝的途径是()A.通政使司→丞相→皇帝B.通政使司→军机处→皇帝C.通政使司→内阁→皇帝D.通政使司→中书省→皇帝9、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A.内阁B.枢密院C.三司D.军机处10、古代雅典政治制度演变的正确顺序是()A.民主制——共和制B.君主制——共和制C.贵族制——民主制——帝制D.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11、古希腊城邦政体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A.公民政治的盛行B.贵族制的流行C.君主制的盛行D.小国寡民,独立自治12、古代希腊人进行海外殖民主要是()A.为了解决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的矛盾B.掠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C.因为古希腊人生来就有侵略扩张的传统D.对外推广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13、古希腊城邦公民大会与中国封建朝廷在决策方式上的根本区别是()A.公开性B.民主性C.效率的高低D.有无辩论环节14、古代雅典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把多数人确认为损害公民利益的人流放国外,但不得动其财产。
“但不得动其财产”中渗透出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A.执政为民B.民主集中C.保护私产D.加强监督15、下列有关《十二铜表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法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根本谈不上是平民的胜利B.《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基本法C.是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该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D.该法对平民的最大好处就是规定按律量刑16、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所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D.《王位继承法》17、《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提倡“宁可漏网千人,也不可枉屈一人”。
这表明古罗马民法()A.纵容犯罪 B.重罪轻罚C.注重证据 D.维护贵族利益1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步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含义是()A.宪法又君主主持制定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C.议会由君主负责召集D.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19、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改变了下议院由保守派独占的状态,给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参政机会。
这次改革出现的主要背景是()A.新航路的开辟B.“光荣革命”的成功C.工业革命的进行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0、美国的制宪原则起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狄德罗21、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2/3的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是()A.联邦制原则和民主原则B.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C.自由平等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D.联邦集权原则和分权原则22、下列有关于德法两国政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法国的内阁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B.德国的首相对国会负责C.法国政体的确立是在第二共和国时期D.德国的皇帝世袭,是国家权力中心23、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A.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B.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2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25、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A.《天津条约》迫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26、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打开大门”指的是()A.中国被迫开放五处通商口岸B.中国失去了香港岛C.外国人可以进入中国内地进行贸易活动D.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27、最能反映出帝国主义进行资本输出、分割世界要求的条约是()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28、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可是距今一百年前(1901年)西方列强给中华民族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洗劫圆明园C.《辛丑条约》D.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29、“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这首民谣应出自()A.鸦片战争时期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C.中日甲午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30、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国饱受列强欺凌,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符合《辛丑条约》内容的是()A.割台湾、澎湖列岛给列强B.允许列强在华设厂C.开放通商口岸D.惩办首祸诸臣二、材料解析题(共2题,共4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1、阅读下列材料: (20分)不管叫什么名称,中国的制度确实和欧洲人所知道的任何制度不一样。
……整个国家只有一个封建主,即皇帝统治,而由一个极其庞大的机构掌握管理;这个机构就是从“文士贵族”中任用的非世袭的文官系统,或官僚系统,或官史阶层……很多家族可以上升到“文士贵族”的地位而重又衰落下去……一一李约瑟《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请回答:(1)假如你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员,当时你能够耳闻目睹秦始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8分)(2)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假如中国唐朝时对高丽用兵,运作程序如何?这种体制有何作用?(6分)(3)假如你生活在北宋初期,有意从政,你将会通过什么方式达到目的? (2分)(4)假如你有幸穿越历史时空,对明太祖做一个加强皇权的访谈,你认为明太祖会谈到他的哪些措施?(4分)32、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材料二西方议会拥有立法权、通过国家预算权和监督权等权力。
议会决定事项如法案或其他议案,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
由于议员的职责是具体行使议会的职权,这就要求议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立法知识和能力,具有参政议政的素质和经验。
过去,有些西方国家在议会至上的思想支配下,赋予议会很大权力,英国曾有“议会万能”之说,认为议会“除了不能把女人变成男人和把男人变成女人外,在法律上什么都能做到”。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美、德、法四国的政体分别是什么?(8分)四国政体确立过程中颁布的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8分)(2)材料二中英国的“议会万能”之说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4分)伊春市二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答案一、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40分)31、(1) 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制定严酷的法律。
(8分)(2) 程序: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兵部。
(3分)作用: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帝的独尊;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
(3分)(3) 科举考试。
(2分)(4) 废除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4分)32、(1)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法国:议会制共和制。
(8分)法律文件分别是: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8分)(2)不对。
理由: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的确突出,但也不是万能的,它的权利会受到相关法律的约束和限制。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