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中生物复习课 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生物必修1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方式。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 出细胞。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 蛋白的扩散。
主动运输的意义:
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 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 胞有害的物质。
探究发现活动一:
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
运输方式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
是否需要载 体蛋白 是否消耗细 胞内的能量
代表例子
不需要
不消耗
O2、CO2等气 体、水、乙 醇、甘油等 通过细胞膜
需要
需要
不消耗
需要消耗
葡萄糖进入 红细胞
葡萄糖、氨基 酸进入小肠上 皮细胞;离子 通过细胞膜
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
a
a
bc
bc
A
B
a
a
bc
bc
C
D
二.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实例一 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
水稻
番茄
初始浓度
0 Mg2+
Ca2+
Si4+ 离子
1.水稻培养液中的钙、镁两种离子浓度为什么会增高?是不是水
稻不吸收反而向外排出呢?
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吗?
实例二 在硫酸铵溶液中,植物吸收铵根比 硫酸根多;在硝酸钠溶液中,植物吸收 硝酸根比钠离子多。
1、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般不同,有时同一 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也不同,如葡萄糖
2、细胞膜中的载体蛋白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 都有特异性,仅能运载特异的物质或几种结构相似 的物质,如运载葡萄糖的载体就不能运载氨基酸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习题
第 4 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 1 节 .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基础牢固1 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别后,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图示是(..)解析 : 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呈紫色, 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正常情况下色素不能够经过原生质层进出细胞。
答案 :C2 以下关于选择透过性膜与半透膜关系的说法, 正确的选项是(..)①拥有半透性必然拥有选择透过性. ②拥有选择透过性必然拥有半透性. ③活的生物膜才拥有选择透过性④只有活的生物膜才拥有半透性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②④解析 : 半透膜是指小分子物质能经过, 而大分子物质不能够经过的膜, 半透膜不用然是活的生物膜 , 如玻璃纸即为没有活性的半透膜。
活的生物膜不但拥有半透性,还拥有选择性。
因此 , 拥有选择透过性就必然拥有半透性, 而且只有活的生物膜才拥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 :C3 在“研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 之因此用已经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作实验资料 , 是由于这样的细胞拥有 (..)A. 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 功能完满的细胞膜C. 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 大而醒目的液泡解析 : 植物细胞质壁分别和复原的条件: 植物细胞必定是活细胞; 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必定有浓度差; 植物细胞必定有大的液泡, 最好细胞液中带有色素 ,这样便于观察。
已经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就能很好地满足这些条件。
答案 :D4 以下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说法, 不正确的选项是 (..)A.细胞膜、核膜等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B.水分子进出细胞 , 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C.小分子物质都能经过细胞膜D.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解析 : 生物膜都主要由脂质、蛋白质构成 , 都拥有选择透过性。
水分子能够自由通过 ; 被选择的一些离子、小分子也能够经过 ; 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够经过。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 水分子进出细胞 ,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
最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生物提升习题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及答案
第13课时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问题探讨”,了解渗透现象的发生条件和机理。
[目标导读] 1.分析教材P60质壁分离和复原实2.结合图4-1,分析动物细胞的渗透作用。
3.结合教材P61~63资料分析,了解物质跨膜运验,分析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4.阅读教材P63~64输的其他实例,理解选择透过性膜的含义。
[重难点击] 1.渗透作用的发生条件和机理。
2.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
一渗透现象及其解释在一个长颈漏斗的漏斗口外密封上一层玻璃纸,往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浸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漏斗管内外的液面高度相等。
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漏斗管内液面上升的现象,这就是渗透现象。
结合下图分析渗透现象的发生条件和原理。
1.发生条件:如果将半透膜换成纱布,渗透现象将不会(会、不会)发生;如果漏斗内也注入清水(或烧杯内也注入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渗透现象将不会(会、不会)发生。
这说明渗透现象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半透膜和浓度差。
2.渗透现象的原理:以半透膜为界面,单位体积清水中的水分子数多于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所以在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的水分子数多于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中的水分子数。
因此,一段时间后,漏斗管内的液面会上升。
3.图中的液面高度差H会不会一直升高,为什么?答案不会。
长颈漏斗中的液面升高时,液体产生的静水压也随之变大,当静水压增大到和渗透压相等时(二者的方向相反,静水压向外、渗透压向内),通过半透膜进出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相等,因此,液面就不再升高了。
4.当液面不再升高时,长颈漏斗内外液体的浓度相等吗?答案不相等。
当水分子进出达到动态平衡时,长颈漏斗中溶液浓度仍高于烧杯中的液体浓度。
5.如果增加蔗糖溶液的浓度,最终形成的液面高度差H会增大。
小贴士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能否透过半透膜往往取决于分子直径的大小和膜上小孔直径的大小。
此处的溶液浓度指的是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
高中生物《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渗透作用概念及条件。
2.能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3.能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能力目标:1.观察渗透现象的演示实验,学会观察、分析、归纳。
2.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3.能够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情感目标:1.学会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2.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在初中做过或见过这样的实验: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会软缩,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
学生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做菜馅时加入一些盐,蔬菜中的水分会大量渗出;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等,这些生活经验对学习本节内容都有帮助。
而本节内容需要学生从微观水平上理解细胞吸水、失水的过程,理解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内容本身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困难。
另外,学生在初中曾经接触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但在如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等环节都还缺乏训练。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首先由“问题探讨”引入,从“扩散”迁移到“渗透”。
在生物小组课前完成渗透作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由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然后由渗透装置类比联想到细胞,分析教材给出的“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认识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
在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问题上,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似吗?如果相似,植物细胞又有什么与动物细胞不同之处呢?引出探究活动。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重在做好引导,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实验设计的能力,归纳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进一步通过动手实验,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通过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问题的分析,学生认识到水分子是可以自由进出细胞膜的,并且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行的。
教材的资料分析提供的素材是无机盐的吸收情况,通过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出:细胞对物质的吸收不一定都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行的;细胞吸收物质是有选择的,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高中生物必修一 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设计实验:
③实验材料: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有中央大液泡,且 细胞液有紫色,便 于观察
发生质壁分离的材料要求:成熟的植物活细胞
①有中央大液泡; ②有细胞壁; ③活细胞。
清水、 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
1.溶液对细胞无毒害 2.溶液浓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浓度过高植物会失水过多而死亡, 浓度过低质壁分离太慢,甚至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特点
半透膜
不具选择性、不具活
较小分子能通过,较大 分子不能透过
性,是多孔性薄膜 (如:动物膀胱、玻 璃纸、肠衣、鸡蛋的
卵壳膜等)
选择透 过性膜
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小 分子可通过,而其他离 具有选择性和活性, 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 是生物膜 能通过
选择透过性膜具有选择性的原因:
不同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从而使
把体积与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和蔗糖溶液用半透
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
如图),一段时间后液面情况是
B
A.甲高于乙 B.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 C.乙高于甲 D.先甲低于乙,后乙低于甲
将人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半小 时之后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依照红细胞外形的变化判
1.若用纱布或滤纸代替玻璃纸,液面还会升高吗? 不会,因为水和蔗糖都能通过 2.若内外都是清水或都是同样的蔗糖溶液,液面还 会升高吗?
不会,因为水进出漏斗的速率相等。
条件
具有半透膜 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1 概念
渗透作用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 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2 水分渗 水 水 (相对含量多) 水 (相对含量少)
A.若A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生理状态,则图①处的液体浓 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高中生物 第4章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习目标] 1.阐述渗透现象的原理及条件。
2.说出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3.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知识点一渗透作用知识梳理1.渗透作用的原理(1)漏斗管内液面上升的原因: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的水分子数□01多于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的水分子数。
02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2)纱布代替玻璃纸,液面不会上升的原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过。
(3)清水换成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液面不会上升的原因:半透膜两侧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03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
2.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01半透膜。
(1)具有□(2)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02浓度差。
1.发生渗透作用的液面高度差H会不会一直升高,为什么?提示:不会。
长颈漏斗中的液面升高时,液体产生的静水压也会随之变大,当静水压增大到和渗透压相等时(二者的方向相反,静水压向外、渗透压向内),通过半透膜进出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相等,因此,液面就不再升高了。
2.当液面不再升高时,长颈漏斗内外液体的浓度相等吗?提示:不相等。
当水分子进出达到动态平衡时,长颈漏斗中溶液浓度仍高于烧杯中的液体浓度。
3.扩散和渗透的区别与联系?提示:扩散是指某物质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移动的过程;渗透是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渗透需要半透膜,是扩散的一种特殊形式。
4.实验探究:温度高低会提高或降低水分通过半透膜的扩散速率吗?请你提出假设,并设计检验该假设的实验方案。
提示:温度高低会提高或降低水分通过半透膜的扩散速率,设计渗透装置三组,分别在烧杯外水浴加热、加冰、不作处理,记录相同时间内的液面变化情况(或相同液面变化所需时间)。
典题分析题型一渗透作用原理分析[例1] 某同学设计了图中所示用于检测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作零界面,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 )解题分析装置中蔗糖溶液浓度较高,由于蔗糖分子不能通过膀胱膜,从漏斗中流出的水分子多于进入漏斗中的水分子,液面逐渐下降,直至达到动态平衡,液面不再下降,所以曲线先下降,后趋于稳定。
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附答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2课时)第一课时: 渗透作用一、渗透作用的概念和发生条件※问题探讨:通过演示实验和动画视频,学生讨论书本60页的问题※教师小结:渗透作用①定义:②发生条件:③方向:区分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扩散作用:物质从到的运动渗透作用:水及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的扩散作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红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学生回顾“体验细胞膜的制备方法”实验,思考讨书本61页的问题:※教师小结:其它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和红细胞相同。
(一)吸水方式或失水方式:渗透作用(二)吸水或失水条件:(1)吸水条件:外界液浓度__________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2)失水条件:外界液浓度__________细胞质浓度时,细胞____________。
(3)保持正常形态:外界液浓度__________细胞质浓度时,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思考: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是否也是一种渗透现象呢?或者说植物细胞是否具备构成渗透装置的条件呢?图片展示:成熟植物细胞结构图。
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____________:即水分子和溶解在水里的物质都能通过伸缩性⑾_____________※教师引导,进行实验探究: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设计实验:A、选择什么实验材料?为什么?B、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一个微观的过程,必须通过什么工具来观察?C、选择什么实验试剂?④进行实验:(下节课完成)⑤分析结果,得出结论⑥表达交流【布置作业】(1)小组合作设计一份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探究方案;(2)预习其他物质跨膜运输内容。
(3)演示苋菜在清水和热水中的不同表现的情境,要求学生课后进一步探究。
第二课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一、看书回答下列问题:1.此实验的目的是什么?2.此实验的原理是①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②细胞壁是的;③原生质层的伸缩性细胞壁伸缩性;④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浓度时,细胞吸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浓度时,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3.此实验的材料选用,需要什么仪器?什么试剂?4.方法和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泡膜细胞膜___________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__________伸缩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液泡内的液体①制作.②显微镜下观察:a倍镜下找到细胞后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换高倍镜,调节光线及细准焦螺旋.B在盖玻片一侧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在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可见现象.c.紧接第二步,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可见到现象.二、学生动手实验(10分钟)三、实验结果记录1、由清水换用蔗糖溶液时(1)中央液泡逐渐________________(紫色_________)(2)原生质层逐渐__________________2、由蔗糖溶液换用清水时(1)中央液泡逐渐________________(紫色_________)(2)原生质层逐渐__________________四、教师总结(1)质壁分离的定义:其中“质”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1(人教版)课时同步练习: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植物体内有三个相邻的细胞a、b、c,已知它们的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是a>b>c,那么它们三者之间水分渗透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答案:选C细胞液的浓度高,则吸水实力强,a细胞液浓度最高,c细胞液浓度最低,b介于a、c之间,因此选C。
2.将人体血液置于质量分数为9%的食盐溶液中制成装片后,用显微镜视察,可以发觉血细胞呈现()A.质壁分别B.正常状态C.细胞膜裂开D.皱缩答案:选D血细胞所处的环境相当于质量分数为0.9%的食盐溶液,现将其放入9%的食盐溶液中,红细胞会失水皱缩。
3.将盛有肯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如图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蔗糖溶液浓度),正确的是()答案:选B将盛有肯定浓度的蔗糖溶液的透析袋放在蒸馏水中后,蒸馏水将不断向透析袋中扩散,蔗糖溶液浓度不断下降,但受到透析袋容积的限制,到肯定时间水分子进出达到动态平衡,此时蔗糖溶液浓度下降到肯定程度便保持相对稳定。
4.通过对植物细胞质壁分别和复原试验进行分析,下列不能证明的是()A.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B.细胞处于生活状态或已死亡C.细胞液浓度和四周溶液浓度的关系D.蔗糖可自由进入细胞答案:选D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蔗糖等不能通过,A可以证明。
植物细胞质壁分别和复原试验的前提是活细胞,即细胞处于生活状态,B可以证明;要实现植物细胞质壁分别,细胞液的浓度要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要实现植物细胞质壁分别复原,则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C可以证明。
此过程探究的是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不能证明蔗糖等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D不能证明。
5.最能证明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原理的试验是()A.将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会变得硬挺B.将根尖细胞放入清水中会吸水C.将土豆放入盐水中会变软D.视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别和复原答案:选D A项和B项是吸胀作用,不是渗透作用;C项只能证明植物细胞渗透失水;D项能证明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和吸水。
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件
通过半透膜的溶液(如蔗糖溶液) ②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溶质能通过半透膜的溶液 (如KNO3、尿素、甘油、乙二醇等溶液)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社 高中 | 必修一
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吸胀吸水 细 胞 吸 水 的 方 式 渗透吸水
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社 高中 | 必修一
(2009 海南)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若向鱼鳔内注入适 量的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口,将其浸 没在盛有10%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
>
细胞质浓度
水
外界溶液浓度 水
=
细胞质浓度 水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社 高中 | 必修一
动植物细胞结 构不同,那么,植 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的情况怎样呢?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社 高中 | 必修一
2、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社 高中 | 必修一
① 细胞壁 ② 细胞膜
原生
③ 细胞质
质层
④ 液泡膜 ⑤ 细胞液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社 高中 | 必修一
以下可以发生渗透作用的是( D )
A. 煮熟的马铃薯条放入水中 B. 把干种子放在清水中 C. 烈日下菠菜叶子下垂 D. 放在盐水中的萝卜变软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社 高中 | 必修一
外界溶液浓度
<
水
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
原理:靠细胞内的亲水性物质(蛋白质、淀 粉、纤维素)吸收水分 举例:未成熟植物细胞、干种子等
细胞结构特点:没有形成大的中央液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复习教案(9页)-精选教学文档
细胞膜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张家口第四中学李凌虹一、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
(3)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4) 通过分析细胞膜的功能,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辩证观点(5)通过分析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总结出细胞膜的特点。
(6)探索细胞膜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发挥空间想象力,通过制作模型,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生物膜结构的研究是立足于生物膜所具有的功能特点上开展的,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辩证观点。
(2)正确认识科学价值观,理解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需要有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
(3)正确认识技术在科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
二、复习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1.复习重点:(1)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
解决方法:设计问题串分析讨论后,让学生归纳总结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
2.复习难点:(1)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分析,如何体现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2)生物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3)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
解决方法:用设问法讲解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在层层剥去“笋衣”中显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方法:讲述法、启发式。
五、板书设计六、复过探究组成细胞膜中的磷脂是两层的。
1935年J. Danielli & H. Davson发现质膜的表面张力比油—水界面的张力低得多,推测膜中含有蛋白质。
以讨论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堂讨论交流1970年Larry Frye等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同荧光抗体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杂种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抗体均匀分布。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案含答案
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班级 姓名 学号【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探究活动设计。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基础梳理】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原理:渗透作用。
该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__________;(2)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__________。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1)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细胞质浓度时,细胞________膨胀。
(2)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细胞质浓度时,细胞________皱缩。
(3)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细胞质浓度时,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结构①细胞壁:__________,即水分子和溶解在水里的物质都能够自由通过。
②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液泡内的__________。
③原生质层⎩⎪⎨⎪⎧ 组成: 膜和 膜以及两层膜 之间的细胞质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2)原理和现象①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__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____________现象。
②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__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________________现象。
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细胞对无机盐离子吸收实例(1)水稻吸收____________多,吸收____________较少,番茄吸收____________较多,吸收__________较少。
(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碘的含量明显________血液中碘的含量。
(3)不同微生物对不同__________的吸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2.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1)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__________________的。
(2)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__________。
3.细胞膜的功能特点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______________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4章第1节一、选择题1.下列四项中,不是一个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理由的是( )A.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B.由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构成的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C.液泡中具有一定浓度的细胞液D.细胞液的浓度大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解析:构成渗透系统的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原因是有相当于半透膜的原生质层,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者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的。
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属于半透膜。
答案: A2.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猪膀胱膜,图1、3表示初始状态,其装置内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 A、M B、M a、M b 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的状态,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
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 A>M B、M a=M b>M A,则达到平衡后( )A.h1>h2,M a>M b B.h1>h2,M a<M bC.h1<h2,M a<M b D.h1<h2,M a>M b解析:由于M A>M B、M a=M b>M A,所以两个漏斗中的液面都会上升,由于A与a的浓度差要小于B与b的浓度差,所以h2的高度要大于h1;同时由于图2中吸水相对要少,所以a的溶液浓度相对较高。
答案: D3.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
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20%的蔗糖溶液,并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10%的蔗糖溶液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解析:鱼鳔是一种半透膜,鱼鳔内蔗糖溶液浓度比外界溶液高时,会吸收水分,使烧杯中的液体浓度升高,当水分进出平衡,烧杯及鱼鳔内液体浓度均维持不变。
答案: B4.某同学设计渗透装置如图所示(开始时状态),烧杯中盛放有蒸馏水,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
生物必修Ⅰ人教新课标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同步练习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原生质体
相对大小
90%
60%
30%
30%
30%
A.甲同学所用溶液浓度要大于乙同学
B.甲同学实验进行到8分钟时质壁分离达到平衡,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1时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D.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2时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答案:B
4.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a、b表示两处溶液的浓度,由此推测()
A.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
B.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此时a<b,细胞渗透失水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解析:如果这个图表示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A正确;如果这个图中的原生质层既不增大也不缩小,说明水分进出平衡,B正确;如果这个图表示质壁分离的过程,说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C正确。
解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原生质体相对大小有30%,而乙同学实验过程中没有这么小的,说明甲同学所做实验中细胞失水较多,所用溶液浓度大于乙同学,故A正确。甲同学在实验进行6分钟后原生质体体积不再发生变化,很可能是细胞已经死亡,不会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故B错误。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1时实际看到的是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故C错误。乙同学在T2时看不到质壁分离现象,有可能是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但因为细胞壁的存在原生质体体积不会发生较大变化,故D错误。
答案:A
3.(2015·辽宁联考)将新鲜马铃薯切成5cm的长条(粗细相同),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h后测量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复习课 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1.渗透系统的组成(如图)及特点(1)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2.渗透作用的发生(1)若S1溶液浓度大于S2,则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S1→S2,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上升;若S1溶液浓度小于S2,则情况相反,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下降。
(2)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Δh,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
3.渗透系统的应用(1)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2)验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具有浓度差:1.实验流程2.实验结论成熟植物细胞能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4.实验中注意事项(1)选择有大的液泡且最好液泡带有颜色的细胞作实验材料。
(2)滴加蔗糖溶液和清水时,必须在实验桌上进行,不能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进行。
(3)本实验选用0.3 g/mL的蔗糖溶液(此浓度下既明显出现质壁分离,又不致杀死细胞)。
浓度过高,质壁分离速度虽快,但不久细胞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不能再进行质壁分离复原;浓度过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速度太慢。
此外,8%的食盐溶液,5%的硝酸钾溶液等也可使用。
盐酸、酒精、醋酸等溶液能杀死细胞,不适于做质壁分离的溶液。
5.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应用(1)对农作物的合理灌溉,既满足了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同时也降低了土壤溶液的浓度,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2)盐碱地中的植物不易存活或一次施肥过多造成“烧苗”现象,都是因为土壤溶液浓度过高,甚至超过了根细胞液浓度,导致根细胞不易吸水甚至失水造成的。
(3)糖渍、盐渍食品不易变质的原因,是在食品外面和内部形成很高浓度的溶液,使微生物不能在其中生存和繁殖,所以能较长时间的保存。
(4)医用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9%,其渗透压与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当,可以使人体细胞保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下定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有关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探究活动可以证明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还保持活性C.用高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也能引起质壁分离D.细胞膜载体蛋白也参与此活动过程答案: D2.(2012·淮南二中模拟)人体正常红细胞是呈两面凹陷的圆饼状,现将人体的红细胞分别浸入下列a、b、c三个不同浓度溶液的烧杯内,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溶液浓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a>b>c B.a<c<bC.a>c>b D.a<b<c答案: B3.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同一浓度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如图。
则有关各细胞液的浓度判断,正确的是( )①实验前B<A<C ②实验前B>A>C ③实验后B≥A=C④实验后B<A<C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B未出现质壁分离,C质壁分离现象最明显,所以实验前B的细胞液浓度最高,C最低,即B>A>C。
实验后,形态不再变化,则A、C的细胞液浓度与蔗糖溶液浓度相同,B的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浓度,所以B≥A=C。
答案: B4.(2012·河南新乡一中模拟)如图所示,溶液X中含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蓝色染料。
实验开始时,两支漏斗中溶液液面的高度一样。
10 min后观察的结果是:溶液X液面上升,溶液Y液面下降;溶液X中只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和蓝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绿色和蓝色染料。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Z的浓度最高B.溶液Y的浓度最低C.溶液Y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中D.溶液X中的溶质分子不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Z中解析:溶液X液面上升,且只有绿色染料,表明Z中的溶剂进入了X,溶质没有进入X,溶液X的浓度较高;溶液Y液面下降,且Y中含有红色和蓝色染料,表明Z中的蓝色染料进入了Y,溶液Y的浓度较低,则溶液Y的浓度最低。
高中生物 4.1.1 物质跨膜实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4.1.1 物质跨膜实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掌握细胞吸水失水的条件,提高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现象的能力2、独立学习,合作探究,学会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进行探究的方法重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步骤。
难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设计实验过程。
学法策略指导:先通读教材,分析渗透现象、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分析一般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再完成预习案中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预习案知识准备1、渗透作用的概念: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回顾怎样制备纯净的的细胞膜?3、回顾植物细胞中央的大液泡有什么作用?教材助读1、渗透现象:(1)分析“问题探讨”中的渗透现象,尝试回答后面的“讨论”问题。
(2)说出你对渗透现象的理解。
2、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分析以哺乳动物红细胞为材料制备细胞膜实验的实验现象,尝试回答教材“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
(2)你知道在什么条件下植物细胞会吸水或失水?(3)原生质层是由和以及两层之间的细胞质构成。
预习自测:1、若向日葵的某种细胞间隙的液体浓度为a,细胞液浓度为b,细胞质基质的浓度为c,则当它因缺水而萎蔫时,三者之间的浓度关系为()A、a>b>cB、a>c>bC、b>c>aD、b>a>c2、当你连续磕带盐的瓜子,你的口腔和唇的黏膜会有干涩的感觉。
其原因是()A、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细胞质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细胞失水B、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细胞质浓度小于细胞外液浓度,细胞失水C、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细胞质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细胞吸水D、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细胞质浓度小于细胞外液浓度,细胞吸水3、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括()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B、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D、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4、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能形成一个渗透系统,主要原因是()A、液泡膜内外溶液有浓度差B、细胞内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C、细胞壁是全透性的D、水分可以自由出入细胞我的困惑:探究案探究点一渗透作用(难点)问题:1、请分析图4-1-1和教材中问题探讨“渗透作用实验”的实验结果,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3、请总结半透膜有什么特性?4、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拓展提升:请总结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原理和结果针对训练: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水分子通过细胞壁B、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C、 K+通过原生质层D、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探究点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重点)问题:1、请同学们分析“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实验,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透过细胞膜吗?2、红细胞的细胞膜是不是相当于半透膜?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降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胀破吗?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针对训练:利用高浓度的盐水杀菌的原理是()A、盐水中的氯离子有杀菌的作用B、高浓度盐水中水分不足,不利于细菌生长C、细菌由于脱水而死亡D、钠离子有杀菌作用探究点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重难点)问题:1、请同学们观察图P61成熟的植物细胞模式图,如果植物细胞也能发生渗透作用,那么应具备哪些结构?2、植物细胞原生质层是不是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情况是怎样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对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没有影响?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如果我们要进行探究,那么探究的一般方法是怎样的?针对训练:下列能发生渗透吸水现象的是()A、洋葱表皮放置在清水中B、把蒸熟的马铃薯条放在清水中C、把新鲜去皮的马铃薯条放在30%蔗糖溶液中D、把干燥的蚕豆浸泡在水中作业:1、画出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模式图。
人教版高考生物必修1同步学案第4章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具备的条件阅读教材P60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阅读教材P60~63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浓度差由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来体现。
(2)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出动物细胞的。
①细胞质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②细胞质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③细胞质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细胞形态基本不变。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①图中a是细胞壁,其特点是具全透性:即水分子和溶解在水里的物质都能通过;伸缩性小。
②图中b是细胞膜,c是液泡膜,d是细胞质,三者构成的结构是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其伸缩性大。
③图中e是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
(2)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原理和现象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阅读教材P63~641.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实例多,吸收Ca2+、Mg2+较少,番茄吸收Ca2+、Mg2+较多,吸收SiO4-较少。
说(1)水稻吸收SiO44-明不同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碘的含量明显高于血液中碘的含量。
(3)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2.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1)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进行的。
(2)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
3.结论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共研探究]用半透膜封住长颈漏斗的口部,在长颈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把漏斗放到清水中,使内外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液面上升的现象,这就是渗透现象。
结合下图分析渗透现象的发生条件和原理。
1.实验现象分析(1)漏斗液面升高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单位体积的清水中水分子数大于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章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渗透作用的发生
(1)若S1溶液浓度大于S2,则单位时间 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S1→S2, 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上_升______;若S1 溶液浓度小于S2,则情况相反,外观 上表现为S1液下面降________。
(2)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 示的液面差__Δ_h___,则S1溶液浓度仍 __大_于_____S2。
②在浓盐水中,气孔________。因为 保卫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 保卫细胞通过____________失水而 ________,气孔关闭。
【答卷投影】
【失分分析】 1.对因变量把握不准确, 将“气孔”错答时为“保卫细胞”。 2.对“渗透作用”的概念理解不透彻, 掌握不熟练。
体验方法要点
(1)判断成熟植物细胞是否有生物活性
(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①方法:将待测的细胞置于一系列浓 度梯度的蔗糖溶液中。 ②分析:对待测的成熟植物细胞进行 镜检,则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发 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之间的浓度就 是细胞液浓度。
③举例:
操作 0.3、0.4、0.5……
并使漏斗管内的液面与烧杯中的液面 一样高,但他始终没有观察到渗透现 象。那么,他应该怎样改进实验才能 达到实验目的 ( )
A . 把 10% 的 NaCl 溶 液 换 成 30% 的 NaCl溶液 B.把10%的NaCl溶液改装在漏斗里, 清水装在烧杯中 C.把猪的膀胱膜换为其他半透膜 D.把10%的NaCl溶液换成10%的蔗 糖溶液
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 时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 C.图中1是细胞壁,6中充满了蔗糖 溶液
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 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
解析:选C。图中结构1为细胞壁,2为 细胞膜,3为细胞核,4为液泡膜,5为 细胞质,6为蔗糖溶液,7为细胞液。其 中2、4和5组成原生质层;细胞在质壁 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此 时的细胞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高中生物复习课 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同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1.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的原因是 (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D.根系加速了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过多答案:B解析:在正常情况下,植物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细胞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水,但是一次施肥过多,就会使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的浓度,植物因不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水(甚至失水)而变得枯萎发黄。
2.关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正确的是 (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细胞处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即可发生质壁分离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D.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后,仍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答案:D解析: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要始终保持细胞的生活状态,因此装片不能在酒精灯上加热。
要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应使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同样要使硝酸钾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3.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中,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下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B.Ⅱ的浓度较Ⅲ低C.Ⅳ的浓度最高D.Ⅳ可能是蒸馏水答案:A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知:马铃薯条质量增加意味着吸水,质量减少意味着失水,植物细胞吸水时,外界溶液浓度低,植物细胞失水时,外界溶液浓度高。
4.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的变化趋势是( )答案:B解析: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液泡体积由大到小;而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液泡体积逐渐增大。
5.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
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
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答案:D解析: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以保证物质选择性地出入细胞,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水溶性染色剂(PI)不是细胞所需物质,因而不能通过活细胞的细胞膜。
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及其他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丧失,溶于水中的物质(如PI)都可以通过,而使细胞核着色。
6.给你洋葱、蔗糖、蒸馏水及必要的工具。
请你设计一个测定洋葱表皮细胞液浓度范围(误差小于1%)的实验方案。
(提示:在30%的蔗糖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
)(1)原理:________作用原理。
(2)方法:①配制________30%________浓度的蔗糖溶液。
②制作________洋葱表皮细胞装片。
③用显微镜按________观察装片。
(3)结论:该洋葱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介于________与________质壁分离的两种相邻浓度的浓度之间。
答案:(1)渗透(2)①小于等梯度②各种浓度③浓度梯度顺序逐一(3)刚刚发生不能发生解析: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当外界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那么,刚刚可以引发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溶液浓度和相邻的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溶液的浓度,就是该细胞液浓度的区间。
30%蔗糖溶液在实验中可引发细胞的质壁分离,那么实验中就应该选择小于30%的一系列浓度分别做实验,按浓度梯度逐一进行观察,找到能发生和不能发生质壁分离这一浓度区间。
7.下面能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 ( )①食用的糖醋蒜细胞②蚕豆叶的表皮细胞③植物的根毛细胞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⑤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⑥根尖分生区细胞A.①⑤B.②③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②③答案:D解析: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为活的成熟的高等植物的体细胞,①是死细胞,④是人的细胞,没有细胞壁,⑤用盐酸解离会杀死细胞,⑥没有大的液泡,这些细胞都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②和③都是活的成熟的高等植物细胞,可以发生质壁分离。
8.“人造细胞”是用玻璃纸等半透性膜材料做成的一个密闭的囊,囊里面装了等量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假设有三个这样的“人造细胞”,分别用A、B、C表示,它们的蔗糖溶液浓度分别是10%、20%、30%。
其中A、B的外面套一金属网笼,C的外面没有套金属网笼,如图所示。
把三个“人造细胞”同时放在蔗糖溶液浓度为15%的玻璃槽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三个“细胞”的变化分别是 ( )A.A变大,B稍微变小,C不变B.A变小,B稍微变大,C不变C.A变小,B稍微变大,C变大D.A变大,B稍微变小,C变大答案:C解析:根据渗透作用原理和A、B、C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及玻璃槽中蔗糖溶液的浓度的对比可知A变小,B稍微变大,C变大。
9.(2009·海南生物)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
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10%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 )答案:B解析:鱼鳔内的蔗糖溶液浓度高于外边,所以会从烧杯中吸水使烧杯内液体浓度升高,吸水到一定程度后,鱼鳔由外浓度相等,水进出达到平衡,烧杯内液体浓度不再变化。
10.为研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b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植物a 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他们又测定了b地土壤溶液的浓度。
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该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 ( )A.≥0.2 B.≤0.2 C.≥0.3 D.<0.2答案:D解析:从题干供给的实验结果看,植物a细胞液的浓度范围是0.15-0.2 mol/L,则该植物适于栽种的土壤溶液浓度应<0.2 mol/L。
11.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
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②吸取a、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入斐林试剂,(60~65 ℃)水浴加热,观察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2)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解析:本题以渗透装置为平台,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目前图乙处于渗透平衡状态,情形1:a管蒸馏水因得到溶质而浓度升高,渗透平衡被打破,b管内的溶剂(水)分子就会通过半透膜扩散到a管中,则a管液面上升;情形2:b管蔗糖溶液因得到溶质而浓度升高,渗透平衡被打破,a管内的试剂(水)分子就会通过半透膜扩散到b管中,则b管液面上升;根据添加的实验材料可知,本实验要用蔗糖酶水解蔗糖,产生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由蔗糖(二糖)水解成还原糖(单糖),溶质的量会增加;如果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够通过半透膜,符合上述情形1,如果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符合上述情形2。
12.(2010·上海生物)下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仍保持不变B.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C.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D.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答案:D解析: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放在清水中,将会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复原后的细胞体积基本不变;提高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继续失水,体积继续减小,B/A值将变小;B/A 值越小失水越严重,所以该值能代表细胞失水的程度;A表示细胞壁长度,B代表原生质体的长度,并非代表液泡长度。
13.(2010·浙江理综)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写出实验思路,设计记录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的表格,并填入相应内容。
材料与用具:兔红细胞稀释液、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显微镜等。
(要求:答题时对NaCl溶液的个体配制、待观察装片的具体制作不作要求)(1)实验思路(2)①…(2)设计一张表格,并将预期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填入该表中。
答案:(1)①配制质量分数由低到1.5%的NaCl溶液,分别等量加入各支试管中。
②向上述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兔红细胞稀释液,放置一定时间。
③取兔红细胞稀释液和上述试管中的红细胞稀释液制作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红细胞形态的变化。
(2)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兔红细胞形态的影响进出红细胞的水分子数相等解析:(1)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是未知的,因此本实验是探究实验。
自变量是不同浓度NaCl溶液,因变量是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
兔的血浆与0.7%的NaCl溶液差不多是等渗的。
从题中所给的材料来看,1.5%的NaCl是最高浓度,但可用蒸馏水稀释成不同低浓度的NaCl溶液。
红细胞的形态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只能用显微镜观察。
(2)表格的设计要体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也就是NaCl浓度与细胞形态的关系,根据题目要求,还要把原因分析列入表格。
兔红细胞形态不变所对应的NaCl溶液的浓度是未知的,所以表格中的预期实验结果用“一定浓度”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