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冲刺复习策略【学科网名师堂】
2020年高考地理二三轮复习策略讲座
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 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6~8题。
1、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2、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 3、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4、植被覆盖率越低(缺失),削减径流和保持水土的能力就越弱,水土流失越严重
河流的含沙量、滑坡、下渗的影响因素都可用此方法
咸水湖的成因:
1\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C
A. 黄河下游区 B. 长江中游区 C. 珠江下游区 D. 淮河下游区
B 2\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A. 出口数量扩大 B. 运输成本上升 C. 流通效率提高 D. 储存难度增加
讲好 农业 故事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 化发展迅速,并吸引大量省外人口.下 图示意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 粮食产需差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 产 量)的变化.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 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是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见图5)。 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 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 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 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
2020高考冲刺地理备考策略
2020高考冲刺地理备考策略高三学生怎么备考地理?每年临近高考,各个学校各个班级都是非常忙碌的,各科卷子堆积成山也一点都不夸张。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冲刺地理备考策略,希望大家喜欢!2020高考冲刺地理备考策略一立足主干知识,夯实基础历年高考地理试题不偏不倚,所考查知识全部为高中地理的主干知识。
如江苏近三年高考都考查了等值线的判读、地球运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天气系统、水循环洋流、地质作用和地表形态、大气运动、影响气候的因素、自然灾害、地理信息技术、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城市功能区、城市化及相关问题、工业、农业地域类型、交通、环境问题、区域差异、产业可持续发展等主干知识。
因此,在高三地理复习时,不需要一味地拓展、增加难度、提高深度。
对主干知识的复习我们要引导学生弄清基本原理、基础概念的来龙去脉、适用条件。
通过变式训练加深对基本原理、基础概念的理解及对基本技能的掌握;通过构建知识网络、运用思维导图,从整体的高度将主干知识连接成知识体系,明白各分支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考试中就能做到纲举目张游刃有余了。
科学分解考试要求,层层推进现在通行的高考地理复习模式是三轮复习法,一轮打基础、二轮专题突破、三轮回归课本。
对于某一知识点尤其是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如果要求学生通过一次复习就能达到高考要求,同学们会感到晕头转向、不知所云,其实,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做到一步到位,我们在复习时,可将考试要求分解到三轮复习中去,明确每一轮复习要达到何种水平就可以了。
例如,地质构造的判断对学生来说一直个难点,高考试题又往往比较综合,一道试题可能涉及几个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学生望而生畏。
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是运用岩层形态和岩层新老关系来判断。
在一轮复习时,我们仅仅要求学生学会地质剖面图上判断地质构造,二轮复习时我们就要求学生在等值线图上判断地质构造在,三轮时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变形变式训练。
这样学生在每一轮复习中都感觉能够轻松接受,都有成功的喜悦,能力又有逐步的提升。
2020年高三地理二三轮复习计划
2020年高考地理(二、三轮)复习备考计划地理组赵海鹏具体措施1、重视基础知识,强化主干知识,重整合提升紧紧围绕考纲要求,既要夯实基础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个知识点,又要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既不能有知识盲点,也不能漫天撒网,应以干代支,重在贯通。
自然地理,应讲透原理和规律,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应该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图,或者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理解和原理运用的能力。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即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的区位因素及商业的区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识线索,并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
对于区域地理,应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区域地理的综合复习,一般包括8个方面: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交通、农业和工业。
通过对8要素的分析,弄清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对人文地理要素所产生的影响等,从而使学生对区域的整体性有完整的了解。
所以区域定位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记忆一些重要的经线,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一些典型地理事物的轮廓,一些关键性的符号和注记等能帮助学生区域定位的信息。
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跨区域比较,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地理学区域差异的认识,有助于开阔思路,提高能力。
2、抓知识结构,查漏补缺,重内在联系。
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专题,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框架,重在运用,力求各个击破。
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不仅综合性强,而且逻辑思维性很强。
掌握知识的关键在于吃透规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同时复习不能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应是将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基本技能结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020地理冲刺阶段备考策略(上)
2020高考地理备考冲刺阶段建议高考评价体系下的复习备考策略2020年4月高考评价体系复习备考策略研讨内容纲举目张2019年12月19日,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考试蓝皮书”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会上《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发布。
2019年11月底12月初,山东、海南等省市举行了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主要就是依据高考评价体系的指标来命制的,试题结构和内容等变化很大,向全国传递了一个信号,即从2020年开始,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命制的试卷,都将全面对标高考评价体系。
高考评价体系的发布,必将对高校优秀人才的选拔以及基础教育的改革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和推进作用。
与以往考试大纲相比,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具有自身鲜明特色:一是全新的评价理念。
对学生思维的考查远大于知识的考查,不仅考查知识的记忆、储存、理解,更考查知识的迁移,素养的培育和能力的提升,贴近生活,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考查,将成为新的评价理念,直接瞄准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培养。
二是独立的学科化操作,建立新的单科评价体系,根据学科特色,建立符合自身学科素养培育的评价体系。
三是标准化测量。
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对考试内容不再简单框定,高考评价体系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明确界定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和测量标准。
一、高考评价体系主要内容简介(一)“一核”“四层”“四翼”考什么为什么考怎么考高考评价体系考查内容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指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承接核心价值的方向引领支撑学科素养的能力表征培养能力达成素养的基础考什么?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四翼情境活动情境活动情境活动基于情境活动的命题要求怎么考基础性结构情境活动南美智利和美国加洲都产高质量的车厘子,但智利车厘子在每年一月份前后出口中国数量多,试分析原因。
当东5区是8点,东8区是几点?综合性结构情境活动为什么秘鲁寒流一次飓风都没有发生过?应用性结构情境整体性思想活动针对洞庭湖萎缩问题,专家提出:治湖先治江,治江先治山的思路。
2020年高考地理复习策略【学科网名师堂】
2020年高考地理复习策略作者:学科网名师堂古士民地理高级教师,经常参与赣州市高三地理模拟卷的命制,也曾经命制过河南天一高三、高二、高一的大型联考试卷。
一、立足学科基础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是高考永恒的主题。
因此复习中在以基础知识为本,在此基础上,狠抓重点知识的复习。
教学中对重点知识要进行系统整理,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寻找知识间的纵向联系,以干带支,在自然、人文、区域地理之间构建起完整而清晰的知识网络。
做到“透析自然地理原理,活用人文地理观点,熟悉世界地理区域,探讨中国发展问题,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二、知识重组、突出重点复习中,不应再遵循课本知识体系的顺序,而要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形成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有用”知识和技能。
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相应的专题类型,打破知识和技能固有结构的壁垒,但专题设计要精小,千万不要“贪大”,内容多了学生理解不透。
这样,在此基础上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重视区域地理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是在一定区域进行的,因此,以区域为基本地理单元进行研究是地理学的基本方法和特点之一。
世界的大洲、分区、地形区、流域、气侯区、自然带、工业区、农业区、主要国家;中国的自然区、经济区、国土整治和开发的重点区域等都是主要的区域。
要弄清各区域的自然、人文要素的特点,掌握区域空间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征等。
并结合热点地区重点了解部分区域。
四、强化地图、突出地理图表资料、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近年的地理高考试卷,几乎每一道试题都涉及读图、读表、读资料等,可以说无图不成地理题。
但是在复习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学生重“文”轻“图”,对文字知识机械记忆的多,对地理图表记忆、注意、理解得少。
有些学生的复习过程就是背书、记答案的过程。
其实,理解地图比文字更形象。
因此抓住地图就抓住了核心。
复习中要以图为纲,除设置地图专题外,在其它专题的复习中,均要向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配套的各种区域图、原理图、数据图等多种类型的地图,并在练习中尽量多设计有图的试题,使学生习惯看图、识图、学会解图,乃至绘图,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不断提高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说明地理事物的能力。
[精品]高考地理冲刺复习策略.doc
高考地理冲刺复习策略临近高考,如何分配冇限的学习时间,提高复习时效?这里我自己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模拟考试阅卷情况,对地理高考的后期复习提出以下建议:一、强化主干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炼高频考点在后期有限的复习时间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全面系统地过儿遍知识点,而应该在近儿年高考试题的基础上,有所侧重,有所取舍,突出重点。
只有地理学科小地理性较强的知识内容,才应该是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即是后期复习中应该重点强化的知识内容。
如天气与气候知识,覆盖的主要考点冇:大气的受热过程(是了解大气运动和分析气候的准备性知识);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热力环流、大气环流、主要天气系统(是分析气候成因的关键性知识);主要气候类型知识部分——包括气候的类型、特点、成因、分布。
对这些知识点,不仅要理解每个知识点,还要注意知识点Z间的联系。
通过二轮复习和相关的专题练习,在头脑中逐步构建知识网络图,相应的专题练习冇助于查漏补缺,进而达到完善知识结构的目的。
二、紧扣教材,回归课木,再现基础为什么回归课木?冇这么儿个考虑。
第一,命题人,他要根据大纲,不能太脱离实际, 太脱离课本;第二,纵观这儿年的高考题,很多命题源头不是來白书上的图象就是來白书上的一些基本原理。
我们要在最后一段提高分数,伤僦要瞄准中低档题,就要拿好基础分屮(低档题也冇70分左右)。
我们从开始复习到现在,有些知识练完了就忘了,这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
到最后阶段, 对于课本的基础知识要回归,也就是将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要数据,典型的原理图、示意图、景观图进行再认知,再强化,将这些地理主干知识做到心小有数。
对相近的地理知识进行辨析区别,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还要注意把高屮部分和区域地理结合。
形成一个很饱满的,既跨章节,乂跨高屮、初中的知识系统。
自然地理要“懂”。
侧重对原理的理解、规律的总结、方法的应用,还要特別注意文字和地图的相互转化表达。
例如在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英移动对气候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时,必须要将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相对照,适时进行图文的转换,并对静态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图进行动态的想象。
2020年高考地理考前复习策略
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备考支撑
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年版考纲说明
考试形式 与
试卷结构
考核 目标与要求
考试 范围与要求
题型示例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案例(14个问题)
冲刺落实加时赛
一、冲刺---关注细节
(一)注重基础,回归教材
(二)注重书写,规范卷面
(三)注重纠偏,错误入手
审题不仔细,题意理解不明确 图感差,读图获取信息不全面 解答综合题混乱扣不准得分点
二、落实---关注课堂
(一)规划时间(82天)
日期 课时 测试 讲评 课堂教学 自习 备注
4.16-4.19
4.20-4.26
(二)规划课堂
1.课堂内容设置原则: (1)以生为本(不求多、不求全,不求大) (2)要有针对性、有效性 (3)重点是过程与方法和解题思维训练以及学科素养的落地
题型课
选择题组解题一般程序 综合题答题一般程序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主题课
热点课
1.热点分析应该习惯化和日常化。 2.不能专于热点影响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复习。
测评课
测评时间和高考一致 测评氛围和高考一致 测评位置和高考一致 创新程度和高考一致 测评难度和高考一致
课堂教学流程清晰
1.由调查确定内容 2.问题的设置 3.问题的解决方式 4.课堂小结
2.课堂内容的处理方式
针对性 灵活性 重点性 重组性 能力性
3. 80天课堂教学设计
专题课(大、小、微) 纠错补短课 题型课 主题课 热点课 测评课 讲评课
高三地理冲刺复习策略
要熟悉必要的答案结构,强化答题模版和答题思 路 如成因类(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气候成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 人类活动)、资 源问题(开源、节流)、评价、影响(利与弊)、 地质作用(内力与外力)、条件(有利与不利)、 区位因素(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地理规律 (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等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对照考试说明,回归课本,重读教材,力争减少不必要的丢 分。将课本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拓展,将课本内容看透 、理解透,提高对知识理解把握的深度和广度。要特别注意课 本图表及图表下的注解,对图表进行观察、分析、理解、应用 。要将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等固化在大脑中,随时调用。
重视审题,规范答题
地理术语运用不准确
三、优化措施,冲刺高考
问题
1. 不能准确获取有效信息 2. 解读有效信息不准确 3. 图文转换障碍 4. 对课本知识不熟 5. 地理过程表述不完整 6. 地理术语运用不准确 7. 规范答题意识差
措施
1. 审题技巧训练 2. 解读信息技巧训练 3. 重视几类图的转换 4. 指导学生重读教材 5. 复习重要地理过程 6. 总结地理术语 7. 规范答题策略
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轮台(位置见图3)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 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 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 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1)评价轮台种高山山麓洪(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分) (沙漠边缘,)气候干旱,日照充足, (4分)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地下水)可供灌溉。 (4分)水源(宝贵)是制约瓜果种植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3分)
2020年高考地理二三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 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 1 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 7~9 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图 1
A.向陆地方向推进
A.携带方便
B.适用地广
C.文化蕴涵
D.经久耐用
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A.欧洲西部
B.中亚
C.中东
D.撒哈拉以南非洲
1.图 1 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地
D.迫使河流改道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B.T1
B.T2
D.T3
7.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 形成时期
B.T2 形成时期
C.T1 形成时期
D.T0 形成时期
8.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性下降
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从现象入手,紧扣特点(拓宽、下切)在多种力量的角 力过程中认识地表形态的变化。内外力综合了,立起来了!
[地理备考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高效复习方略
把握考向,精准施教——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高效复习方略作者:学科网名师堂余增良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015和2016年,连续两年获得《广州市高考教学突出贡献奖》和《广州市花都区高三优秀备课组长》等称号,2018年所带学科获评《广州市高中增值能力最强学科》,2019各类统考成绩远超同类学校,独立主编地理学科校本教材,获一致好评。
今年的高考虽然推迟了一个月,但学生真正在校复习的时间比往年还是短了一个多月,如何高效复习,成了决胜今年高考的关键!一、吃透三个顶级文件第一个文件是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考试内容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个顶级文件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地理课程标准》)为深化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完善考试评价形式指明了方向。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三个文件是为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构建了高考评价体系,为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
“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涵盖了功能定位、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
“一核”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回答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高考“怎么考”的问题。
以这三个文件引导我们的第二轮复习,会事半功倍。
首先地理科考查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策略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策略高三一轮复习已基本结束。
基础知识讲完之后,二轮复习就是针对高考进行训练提分了。
对文科生来说“得文综者,得高考”,作为地理老师,要帮助同学的就是在地理上多尽量拿分。
地理怎么才能多拿分呢?其实很简单:高考考什么就讲什么、练什么。
我们不仅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还要巧干,要讲方法,讲技巧,以短时高效求高分。
一.关于专题复习课课的设计1.凸现思维要求: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应给学生以充分自主思考时间,教师尽可能多地暴露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与方法,以训练与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2.形成两条线索:学生的“学”(感受、质疑、钻研、讨论、联系等)和教师的“教”(质疑、交流、争鸣、释疑、归纳等)。
3.典型案例与迁移案例的匹配度二、二轮专题复习的目标定位目标一:培养和训练学生形成以某一主题为中心、对所学基础知识进行跨章节迁移、重组的能力,进一步巩固落实所学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目标二:培养、训练学生根据所给图文资料,阅读、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二轮综合专题选择应遵循的原则1、“学”为中心与“导”为主体项结合的原则专题内容设置上:考虑学生层次与水平(针对性与实效性)专题复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积极主动思考、调动以往知识、反思学习方法2、“知”为载体与“能”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目标1: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度—围绕主干知识设专题(双基提高、事半功倍的效果)目标2:培养训练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专题选择要承载“思维价值”(为能力提高提供条件)3.多样化与渐进性相结合的原则什么几个无统一标准但原则顺序上:基础主干专题—重点能力专题—区域综合专题4.“品”读与“精”练相结合的原则二轮的目的决定(知识结构与思维方法与技巧)不能简单机械重复而要精讲精练,强化讲练的针对性,注重讲练的实效性切忌无针对性的一讲到底或只讲不练的夸夸其谈。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三、对高考地理试题的认识
地理科:单科考---不考---综合考---政史地拼盘考 实质:夯基不变\学科过关不变\明确只考科内综合 题型题量基本模式:单选11(四组)+非选2题(一中一世
界)+选修二块[旅游、环保]2题选一 现在定位:“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
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 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对所列考试范围的考查程度不 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3)地理学发展趋势
过程研究 综合研究 新技术应用
国际中学地理教育的新口号:世界理解(国际地理大 会)、地理为生活(美国)、全球问题、环境意识、 可持续发展。。。
一些专家认为:国际理解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 成部分,应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其原则为: 由近及远:家庭——地区——国家——世界; 由浅入深:了解——尊重——共同生存—共同发展; 由表及里:知识——能力——情感——境界。
启示教学备考
变复习观念 变教学模式 变学习方式
2.注重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人 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是构成地理 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地理试题均是 取材于真实的地理案例,而这些真实问题的解决,需要基 于某区域的背景,通过多角度、多要素的分析,运用正确 的地理观念,才能解决。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地理核心素养 的培养,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地理冲刺阶段复习策略
高考地理冲刺阶段复习策略——回归课本、关注重点高考复习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如何做好冲刺阶段的复习,这是考生和考生家长最关心的话题,临近高考,地里复习应该讲究方法和效率,建议考生做到以下几点: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回归课本不是对一二轮复习简单的重复,而是对知识和热点复习后的升华。
在冲刺阶段的看书复习中,我们要全面的但不面面俱到,没有必要通读教材,没有必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正确的做法是看章节的重点内容,对重点知识进行整合,归纳和总结。
例如《地球的运动》一节,重点两个内容:一是自转和公转的特点;二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二点是重点和难点;在掌握教材两种地球运动的意义后,尤其要注意归纳整合,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各种形式日照图的判读2、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和应用3、极昼地区的太阳高度的特殊情况(如:刚好出现极昼的地点,其正午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两倍)4、日出日落的方位5、日界线问题二.强化训练,“以题带书”进一步落实基础,提高能力冲刺阶段,做一定量的习题是提高地理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见多识广”思路也就开阔,高考答题也会得心应手。
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习题要精选,量要适当,不搞题海战术,不追求做题数量,而要重视做题效果,做一套落实一套。
2、要求学生做完一套试卷后,回过头来认真地分析,总结各种题目的解题方法和答题规律。
3、做题过程中遇到没有记住的知识点或是记忆模糊的知识点要及时翻书或看图册。
4、把每套题中自己做错的题标上记号,把典型、新颖的好题收入纠错本中,以备最后两周查漏补缺,有针对性的复习巩固。
5、综合题的答案要规范化。
(1)准确使用地理术语。
(2)要点齐全。
(3)语言简洁。
(4)逻辑严密。
(5)条理清楚。
(6)书写工整。
三、重视图表、提高能力图表题在各考试中占的分量重,比例大,已经成为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手段。
地理图表题涉及的内容很广,图表题的信息提取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读图表名图表名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规定了材料论述的方向,是材料的中心意思,对我们审题和答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读图表题中,图下可能没有分布图的名称,但往往在题干部分已经加以说明,这都需要我们认真阅读。
2020年高考地理二三轮复习备考策略
1.打破章节界限,板块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就是变换角度,通过归纳、迁移,将学过的 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及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的 一种复习方法。在专题复习过程中,应突出地理的综 合性和地域性特点,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应用等。
1、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1.专题设置要适宜
既要照顾现实热点问题又要注意考纲主干知识的覆盖(最好是二者有机融合)。
信息指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 信息呈现出以下的特点:①提供教材之外的信息。②多以图表的形式提供信息。 ③信息的情境化。④提供信息的不完整性。试题中提供的地理信息往往很简练, 而且可能隐含了一些信息,使得信息本身不完整。⑤提供组合信息。有时候, 为了特定的综合能力考查、地理试题还可能在同一题中以文、图、表等不同形 式给出组合信息。⑥逐步给出信息。近年来的综合能力测试体现地理的探究能 力和试题,多以简要的题干信息为基础,以一条探究思路为引导,通过分小题 逐步给出信息,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一步一步地探究完成。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研究考纲
1、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研究考纲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020高三地理复习策略
2020高三地理复习策略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2020高三地理复习策略》的内容,具体内容:做题巩固的是知识、练的是方法、培养的是能力,研究做题也是复习策略之一。
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一、高考备考的阶段划分高考地理内容包括自然地...做题巩固的是知识、练的是方法、培养的是能力,研究做题也是复习策略之一。
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一、高考备考的阶段划分高考地理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以及重大时事地理,是高考文科综合三科中内容最多的学科。
因此,统筹规划整个高三的复习备考就显得非常重要。
笔者建议,高三复习备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轮复习。
复习阶段时间安排复习战略复习战术第一轮至一模依纲据标,落实双基依据《考试大纲》对考点逐一过关第二轮至二模重构体系,突破主干以小专题形式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分类、分项突破主干知识第三轮至高考模拟训练,强化能力通过模拟训练查缺补漏,强化考试技能和培养心理素质二、高考备考的阶段建议1.一轮复习:依纲据标,落实基础第一轮复习要严格按照考纲要求,加强对主干知识的梳理,对概念、原理等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
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复习时不仅要依靠老师的引导,更要自我消化,围绕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整理、归纳,并通过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分阶段进行单元综合检测。
如对区域地理的复习,首先,要明确区域定位与地理要素的背景化。
其次,要明确区域定位的依据和方法,"区域地理"一般以小比例尺、局部区域图的形式出现,重点考查考生对某区域内地理原理、规律的理解程度及应用能力。
由于区域轮廓的不规则性,应依据经纬网,并结合区域内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地形、河湖、城市等进一步定位。
经纬网定位、区域地理要素定位已成为地理试题的"门槛",是解答试题的前提和关键。
高三地理学科冲刺复习备考策略
降水量/mm 53.0 80.3 100.1 73.2 90.7 54.4
汾川河洪峰情况 无明显洪峰 无明显洪峰 无明显洪峰 无明显洪峰
洪峰流量346m3/s 洪峰流量1750m3/s
11.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
1.强调地理概念与原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特别是在情境中应用。 2.依托区域创设情境,以题带法构建知识结构和解题思路。 3.重视图像能力训练,比如图文转换、图图转换、无图考图等。
描述 简述 说出
阐述
详细描写;先总体大概描述,后具体细化描述;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概要描写,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必细化描述,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相当于“罗列”要素,各要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分析+叙述;既要有原因,又要有结果和观点;语言格式:因为……所以(导致)…… 一定要严密、逻辑性强、不能中断!一定要多研究高考试题答案!
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
高度。据此完成6~8题。
6.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
7.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打破常规
(2020全国卷2)如图4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
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
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
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
对2020年高考地理的方向预判【学科网名师堂】
对2020年高考地理的方向预判作者:学科网名师堂刘青地理高级教师,教龄三十余年,曾获教学论文、课件制作、教学示范课等省市区级奖励;主编过《资源与学案》,陕西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另主编过《高频考点》等教辅书。
2020年3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介绍低风险地区开学复课情况,决定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
教育部学生司司长王辉说,“高考是涉及千万考生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必须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1万,疫情发生后,各地延期开学并安排高三学生居家学习,学生复习备考普遍受到影响,特别是由于城乡网络学习条件等差异,部分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复习备考受到的影响更大。
高考延期举行,可使考生有更多时间按教学计划在校集中学习,从而最大限度保障教育公平。
综上所述,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主要解决三个问题“选拔人才、师生健康、教育公平”。
“选拔人才、师生健康”通过延时避过疫情就可解决,“教育公平”就比较复杂了,城乡之间,地域之间教育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按教学计划在校集中学习”有助于缩小这一差异,但是,更多的解决办法可能还得体现在高考试卷中。
那么,2020年高考地理试卷会如何体现“公平”二字呢?第一,内容紧贴“重点”。
“按教学计划在校集中学习”的内容是依据考纲确定的地理核心知识。
如图所示,区域理论在生态治理、资源开发、工业建设、现代农业和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出题率和赋分率都最高,这也体现了地理教育的核心素养。
学生区域分析能力的体现一般要用案例分析的形式。
具体的案例自然是落脚于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之中,所以,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的重点区域的复习就尤为重要了。
例如:中国京津冀、新疆、台湾等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掌握的地区,世界上的美国、日本、东南亚、中东、地中海、加勒比海等国家和地区,既我们常说的“老热点”、“熟面孔”。
这些内容最能反映学生地理的基本功,而且它们受通信网络设施的影响小,能最大限度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地理冲刺复习策略作者:学科网名师堂齐国荣2020年高考在即,由于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高三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缩短、高考延时,如何在最后两个月的复习中达到最佳的效果,在高考中获得最好的成绩,是所有老师和学生都关心和困惑的问题,凭借自己32年在一线教学的经验,总结一些建议和策略介绍给大家: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明确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是高考命题的灵魂和高考的指挥棒,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三个维度(基本价值观、基本思想与方法、基本活动经验);四个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2)认真研读考试大纲:今年虽然取消了考试大纲,“旧”的考试大纲仍可以作为参考,我们要认真的去研读考纲,对照考纲高考内容对自己复习过的知识进行拉网式检查,看看自己还有没有知识盲点和漏点。
如果有还应及时进行查缺补漏。
(3)调整心态,树立自信:高考时心态是很重要的,同样临考前备考复习心态也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这段时间复习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态,特别是自信度。
为此,希望同学们在这段时间内能够采取自我暗示、自我激励等方法来调整状态,以此来突破心理上的学习高度极限,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使自己每天都保持一种燃烧的学习激情和充满自信的学习状态,这样会大大优化你的学习状态,提高你的学习效率。
二、回归教材建模建树(1)以课本为基础,做到心中有知识树课本是试题之源,考试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都能在课本中找到依据。
因此我们在临考前一定要回归课本,回归基础。
将最重要的最常用的最有地理学科特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进行强化复习,来浓缩教材,提升教材。
因此在高考前我们必须要吃透教材,翻烂课本,题海无穷,书是根本。
可以按照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选修地理为四大模块,按章节画出适合自己的知识树,为高考中的知识迁移的精准链接,做好准备。
这是考前必须要做到的,可以一周做一个模块,循序渐进、行之有效。
(2)熟读地图,做到脑中有图地图是第二地理语言,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地理离不开地图。
图是高考试卷上的主角,也往往是我们最难对付的一种题。
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重视地图。
最后应将我们所掌握的课本上的地理知识放在地图上来考虑,以此来提高我们的应对能力。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有别于其它学科的一大特性,区域特征和区域的开发与整治成为高考的一个重点。
要答好这类题,区域空间定位和识别是十分关键的。
考试中如果空间识别出现失误,将会导致全题皆输。
因此,要求同学们要多看地图,多从地图上提取和挖掘有效信息,每天要至少看地图10分钟,把浅表层记忆转化成深层记忆,也就是说在大脑中要有一张张高清淅度的地图。
三、模拟高考进行定时定量的自我检测(1)认真研读最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及答案:通过研读来模清命题的方向,领会命题人的心理意图和答案要求,学会答高考题,以此来盯死得分。
(2)认真做近一年的高考模拟卷:定时定量的按高考的时间进行平行高考模拟训练,在45分钟内答完整个与高考地理等量的试题,20分钟答完选择题,25分钟答完综合题,因为高考不但赢在答题也赢在时间,做有效的时间训练十分必要。
(3)注重模拟考试中自己在答题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对我们每一个同学来说,都是很有价值的信息源,必须要实现题不二错。
要加强对模拟题答案的研究,掌握答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形成一套较完善的答题模式。
(4)提高审题意识,克服答题中的盲目性:面对试卷,无论是对材料还是图表,都要认真阅读,审题、解图至关重要,切记不要头脑中尚未形成思路之前就急于答题。
如果审题不到位,答题没有针对性,往往是南辕北辙。
这样做浪费考场上的大量宝贵的时间,答不完题,也会给判卷的老师留下思路不清的印象。
因此,我建议同学们不要在审题上过于吝啬时间。
看好题、读懂图再做,并不浪费时间,并且还能为你赢得时间、赢得高考,因此在高考前的模拟时,务必要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
四、提高答题的准确率,赢在考分(1)选择题的答题方法:①认真审题,特别要看清题目中容易使人迷惑而导致答错的关键字跟,如"东"、"西"、"南"、"北"、"大"、"小"、"高"、"低"、"上"、下"等。
②要注意选项中出现的绝对性字眼,如"都"、"一定"、"全部"、"只有"、"完全"等,在多数情况下,这些选项是错误的。
③对难度较大的选择题,要使选择正确无误,建议采用"排除法",也就是说,不要急于先找出正确答案,应将选择题当作改错题来做,把错误的答案一个一个找出来排除,筛选下来的就是正确答案了,这是提高准确率最有效的方法。
④要留意选项文字叙述较多面分为二层意思时,往往前段文字叙述正确而后段文字叙述错误。
因此,审题要细心,不能"只看前不顾后",才不致受迷惑。
高考题中迷惑性考题很多,小心陷阱。
⑤一些内容复杂而空间概念较强的选择题,只从字面上去冥思苦想往往容易弄错,如能画简图帮助判易选出正确的答案。
⑥有些难题,让你无从下手,可以先分析选项,如果选项中的三个有相似性,那一般来说另外一个就是正确答案。
⑦一题多问的题目,注意前后题目的相互印证。
一题多问的题目,一般是在呈现一张信息量丰富的图表或信息量较大的材料的基础上,设计若干个相关提问。
其综合性特别强,着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解这类题目的时候往往可以根据题目之间的相互印证增大正确率。
(2)选择题的基本题型分析方法:高考地理选择题型一般分为比较型、材料型、等值线判读型、地图解读型、计算型五类。
①比较型选择题有七大特征:在做这类选择题时,考生首先要关注题设涉及的可比内容。
一般需要注意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土壤和植被特征、经济特征以及人口、城市等方面的特征。
解题时,考生首先要准确再现题干给出的每一个地理事物的特点,然后通过对比,确定它们的共同点(或不同点),再根据题意准确地作出判断。
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除了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外,还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地理事物,善于找地理事物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②材料型选择题要抠字眼:这种题有时会提供古代文献或古诗文,有时是数据和表格,有时是统计图表。
答题时,首先在审题中将关键的词句、数字划定出来。
然后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有何规定性。
这类题目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不同材料有所不同,如果是文献类材料,一定要抠字眼,如果是数据类材料,一定要进行定量分析。
③等值线判读题要注意"五读":对图形的判读时一定要抓住五个关键点。
首先是判读图形的延伸方向,第二要判读图形的疏密,第三要判读图形的极值,第四要注意图形的弯曲处,最后要关注图形局部闭合等值线。
如果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一般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④地图解读型题把握三个原则:地图类选择题一般分为地形图、气候分布图、土地利用分布图、经纬线图、等值线图、景观图、农作物分布图等。
在对图形分析过程中可把握三个原则:首先要看图形反映的特征,然后联系到课本相关知识,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解答,要注意定位准确,对图例、注记解读、特别注意方向标的指向,明确图名和表达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⑤计算型选择题功在平时:计算型选择题一般有两类。
其中一类是题目提供信息材料,需要应用地理概念、原理、规律来解决问题。
如区时与地方时、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日出日落时刻计算、比例尺、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化水平等。
这类题目除了临场发挥外,更需要平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狠抓规律和原理的应用。
另外一类是题目提供信息材料和新的计算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类题目在考题中出现较多。
这类题目往往会给出如日照间距、人口生理密度、人口耕地面积等新概念。
对这些新概念,考生必须仔细分析、充分理解,然后再进行应用。
(3)综合题的提分技巧①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尤其是材料较长或材料数量过多时,要既快又准的画出重点信息,防止重复阅读,浪费时间,或漏掉有效信息,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②分析设问进行问题归类,如特征类、原因类、区位因素分析、影响类、条件类、意义类、作用类、措施类等,理清思路,先按规律性答题思路组织答案、再结合本题的特殊性补充答案,要注意自然和人文因素、条件的双拼,又要注意有利和不利或积极的和消极的双向评价。
③要按分设点,答题时要条理清晰,语言准确,既要全面又要切记不能揪住一点死缠烂打,通常如果一个设问6分,采分点3点,那么答案至少答4点覆盖。
④有效链接所学知识点,做好知识迁移,刷题多了有时会形成思维定势,以为和做过的某个题一样,就内心有了小窃喜,切记迁移的是知识,不是做过的试题,每个试题环境都不一样,高考题更不会是做过的试题,切记勿入陷阱。
⑤切记不要用政治和历史学科的语言来答地理试题,通常不给分,引用材料信息除外。
⑥做选做题时,不要考前就设定自己就答哪道题,一定在看到试卷时现场做出选择,判断出哪道题的思路更清晰,答题更容易组织。
高考渐行渐近,最后冲刺的时刻已经来临,稳定心态、梳理知识、提炼思路、把握时间、加强考前模拟,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迎接挑战,赢在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