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分析与探讨
高职院校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MA N AGEMENT管理教育高职院校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与探索□邵明毅(山东省贸易职工大学,山东济宁272017)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
从培养人、塑造人这一使命出发,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人文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构成要素;同时也是是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主要有:奠定人文基础,培养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与科技融合;营建大学文化,培育大学精神。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培养策略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高层次,它兼具两者的性质。
其教育过程“包括普通教育、技术和与之有关的学科的学习,以及为获得与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职业有关的态度、知识、技能和能力所进行的教育”(引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技术和职业教育术语通义》)。
鉴于此,作为培养人的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教育一样,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
从培养人、塑造人这一使命出发,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这种素养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点,也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立足点。
1.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1人文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是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作为未来社会工作中的有用之才,高职院校学生必备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要素,其中,以人文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所有学生都必须接受的通识教育。
人文教育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精神,使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才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之所以认为在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中起基础作用的是人文素质,基于这样几点认识:首先,人文素质对于思想道德的形成和确立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古人在解释“德”这个概念时说:“德”就是“行道而有得于心也”,即是说用自己的生命生活,用自己的行,把自己选择的“道”体现出来,这就是行道。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 : 大学生 ; 文素质 ; 人 教育
长期以来 , 国的高等教育以“ 我 专才教育” 为主, 忽视“ 通
才 教 育” 学生 只重 视 学 习专 业知 识 , , 忽视 其他 方 面 知识 的 学
一
上存在人格 问题 , 体表现为 : 具 心理素 质差 , 通常表现为意
、
人文素质的 内涵和外延
志薄弱 , 情绪波动 , 行偏激 , 乏对挫折 的容忍力和超越 言 缺
力 , 易 出现 高 度 的 亢 奋 、 极 激动 和 热 情 , 是 极 端 的发 泄 、 或 消 沉 和 绝 望 , 能 保 持 冷 静 、 定 , 乏 心理 的 自我 疏 导 和 调 不 稳 缺
辑 思 维 和形 象 思 维 相 结 合 的产 物 。 文 教 育 能 够 提 升 学 生 人 的精 神 境 界 , 拓展 学 生 的思 维 空 间 , 高 学 生 的 创新 意识 和 提
创新能 力。
塑造 出来的。 人文素质的外延拓展表现为人与 自身、 人与他
人、 人与集体 、 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文素质包含了哲学、 文学 、 史学、 政治学、 经济学 、 法学、 人类学 、 社会性、 心理 学、 美学 、
人文素质是指“ 由知 识 、 力 、 念 、 感 、 志 等 多种 能 观 情 意 因 素 综 合 而 成 的一 个 人 的 内在 的 品 质 , 现 为 一 个 人 的人 表 格、 品质 和 修 养 。人 文 素 质 是 跨 学科 的复 合 性 概 念 , 在人 ” 是
适能 力 ; 缺乏应有的人格修养 , 表现为一些大学生缺乏起码
职教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与研究
互墨
职 教 学 生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现 状 分 析 与 研 究
杨 薇
( 毕节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基 础 部 , 州 毕 节 贵 摘 要 :在 职 业 教 育 广 泛 推 行 的 今 天 , 校 在 培 养 学 生 学 专 业知 识技 能 的 同时 .如 何 全 面 分析 和 把 握 当代 职 业教 育 学
生 的人 文素 质 现 状 .是进 一 步 开展 高职 思 想道 德 教 育 更 为 有
效 的 途 径 之 一
5 10 ) 5 70
通 过 一 些 问 卷 调 查 .我 们 发 现 虽 然 当 前 全 国高 中职 院 校
关 键 词 :职教 学 生
人 文 素 质教 育
现 状
按 照 《 育 部 关 于 全 面 提 高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的若 教 干 意 见 》 件 要 求 , 业 教 育 院 校 要 坚 持 育 人 为 本 , 育 为先 文 职 德 的 基 本 原 则 ,把 立 德 树 人 作 为 职 业 教 育 的 根 本 任 务 来 抓 , 培 养 一 批 高 素 质 的 技 能 型 人 才 。 根 据 文 件 精 神 , 就 需 要 把 职 这 业 素 质 养成 教 育 与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有 机 结 合 起 来 。 然 而 , 对 相 于 专 业 技 能 的 培 养 来 说 , 文 素 质 教 育 更 注 重 的 对 于 “ 魂 人 灵 深 处 ” 思 想 道 德 教 育 , 于 塑 造 合 格 的 职 教 学 生 具 有 不 可 的 对 或 缺 的作 用 。 职 教 学 生 人 文 素质 教 育现 状 目前 . 着 社 会 和 工 作 的需 要 , 职 专 业 教 育 具 有 的较 强 随 高 专 业 技 能 培训 . 越来 越 成 为学 生择 校 的 焦点 。但 是 , 就 业 困 在 难 和就 业 压 力 “ 座 大 山 ” 两 的压 迫 下 , 然 许 多 高 中 职 院 校 也 虽 认 识 到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是 高 中职 教 育 不 可 缺 少 的 重 要 部 分 , 却 仍 然 有 意无 意地 忽 视 了对 学 生 的人 文 素 质 教 育 ,很 多 高 中职 院校 的 专业 设 置 、 程 教 学 等 都 是 围绕 市场 需 求 而 动 , 就 必 课 这 然 造 成 了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对 学 生人 文素 质 培 育 的 忽视 。 在 高 中 职 院校 中 , 文课 程 的 开设 除思 想政 治课 以 外 , 人 几 乎 都 是 空 白 . 使有 也是 以选 修 的 方 式 居 多 。 在 高 中职 院校 即 而 任教的教师中。 对人 文教 育 有 一 定 了解 的教 师 也 不 多 。 整 个 在 学 习 过 程 中 .大 多 数 这 类 学 校 的 学 生 把 主 要 精 力 放 在 了专 业
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
美
宣
】
口
同
回夸
职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嘲 l l
内容摘 要 : 高职语 文是培养 学生语 文能力 , 提高 学生人 文素养 的必修课。当前 , 高职语 文教 学的实际情况不
容乐观 ,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堪忧。本文针对现 阶段高职语文教学 中存在 的问题 以及产生 的原 因, 进行 了一
文 化传 播 、 人文 素养 培 养 的活 动 , 形 成 健康 的 、 积极 的 主流 文化 。 如在 下 午 的广 播时 段 可 以让播 音 员 朗诵美 文 欣 赏 或进 行 经 典 阅 读 的 推 荐 ; 定 期在校报刊登传统文化作品或经典
( 3 ) 学 生 职业 素 养情 况 。 调 查结
情操 。
深 层 的 因素 则是 来 自家 庭 和社 会 的 消极 甚 至是 错误 的观念 。部 分 学 生从 家 庭 或者 社会 那 里接 受 了某 些 错误 思 想 ,认 为读 书 只是 为 张 文 凭, 不 读 书照 样 可 以做生 意赚 大 钱 。 尤 其 在 这 些 学 生 或 家 长 的 心 目中 , 在 职 校 ,语 文这 门课 早 已失 去 了 往 日的地 位 。他 们 认为 进 职 高就 是 为
只能从 师 生员 工 的言谈 举 止 、精 神 面貌 、 审美 情 趣 、 行 为 方式 、 校 园 环 境、 教 学 活动 等方 面觉 察 它 的存 在 。 优 良的校 园文 化是 人才 培 养 的重 要
职校 教 师 在实 际 教学 中也 未能 完 全 摆脱 “ 应试教育” 的影响 , 套 用 普高 教 学模 式 ,缺 乏 对职 教 特色 的 研究 , 在 教 学 上很 少考 虑 到差 异性 ,
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概述在当前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文素质教育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观念、道德修养以及社会责任感,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问题。
许多高职院校过于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缺失,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未来发展。
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背景及意义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特别是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高职院校在教育实践中往往过于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这不仅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且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引导高职院校和社会各界更加关注人文素质教育,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和提升。
这对于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国家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现状及对策分析
强
随着高等 教育改革 的不 断深入 , 高校对人文 素 质教育 内涵 的认 识也在不断深入 。 19 从 9 5年 , 育 教
部第一 次 明确提 出要在 高等 学校 开展文 化素 质教
育 , 步入新 世纪 , 出人文 教育 和科学 教育 融合 到 提 的新 理念 , 人文素 质教 育在培 养大批全 面发展 的高 素质创新型人才方 面具有重要 的战略意义 。 贝尔 诺
中 图 分 类 号 :G 1 7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 13 20 )4 0 2 — 4 6 12 5 (0 8 0 — 0 10
“ 文” 词在 《 人 一 辞海 》 中的解释 是人类 社 会 的
各种文 化现象 , 它既可 以是指社 会的精神 面貌和道 德修 养 , 也可 以指个 人对 自身精 神世界 的感 悟和认 知, 是人 类认识 、 改造 自身和社 会的经验 总结 、 体悟 和 实践 。“ 人文素质 ” 是指人们 在精神 面貌 、 则 道德
王 辰
( 宁波职 业技 术 学院 ,浙 江 宁波 3 50 ) 1 8 0
摘
要 : 随着 知 识 经 济 的到 来 , 技 与人 文 逐 步 结 合 , 日益显 现 出这 种 结 合 的迫 切 和 重 要 。 强 对 高 职 学 生 科 并 加
人 文 素 质 的培 养 , 经 济 发 展 和 社 会 进 步具 有 现 实 意 义 。 高 职 教 育 应 避 免 “ 术 ” “ 文 ” 对 技 与 人 的脱 离 , 过 多 渠 通 道 、 方 位 的渗 透 , 强对 高职 学 生 人 文 知识 的 习得 、 全 加 人文 精 神 的培 育和 职 业 生 活 中人 文 行 为 的 履 行 。 关 键 词 :高 职 院 校 ;人 文 素 质 ;现 状 ;对 策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调查及教育思考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调查及教育思考王永莲(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关 键 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调查分析 一、调查的背景高等职业教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
它的迅猛发展,是因为它顺应了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蓝领人才急需的趋势;它的使命正是填补了高等教育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空白。
因而,不管是教育目标、培养定位、培养途径等早就打上了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鲜明烙印。
“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途径”的职业教育,必须面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在哪里?”,“以就业为导向如何体现对学生生命质量的关注?”等等问题。
高职院校如何应对?我们课题组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2005年3—7月课题组编制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分为文史知识和艺术知识两类,题目涉及文史类、艺术类的常识性问题、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问卷由课题组成员分别在四川农业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所院校发出,共发放问卷3686份,回收2089份,回收率52.5%。
二、呈现的态势及分析总体来看,学生对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的愿望很强烈,但所呈现出的人文素质修养普遍偏低。
具体表现如下:1.一个矛盾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喜爱程度较高,对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及艺术修养的愿望强烈,与自身的人文素质和能力偏低形成鲜明的矛盾。
一方面,对艺术很喜欢和有兴趣的学生占92%, 75%的学生希望开设艺术课程,尤其是87.3%的学生表达了对音乐、电影的喜爱之情。
对文学的喜爱和兴趣虽然不及音乐高,但仍有78.8%的学生希望得到文学阅读和鉴赏的指导。
70.4%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开设一些文学类的选修课。
也许,他们还不清楚具备这些素质对他们的未来有多大的作用,但至少有一点,他们知道自己喜欢。
另一方面,问卷得分偏低,审美能力低下。
参加调查的学生总计2089人,平均及格率在33%。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之剖析
高职院校生人文素质教 育之剖析
◎ 朱孔 阳
爱因斯坦 曾指 出: 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 “ 的,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
人文知识与提高能力无关。
当前 ,高职院校 学生的人文精 神严 重缺失 ,学生 良好人格的培养不容乐观。有些学生 由于缺乏积极奋
进的人生理想 ,除了专业技 术知识 外 ,对什 么都不感
是 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切 ”
教育的本有之 义,是一切教育的共 同本质和基础 ,丢
掉 了这个根本 ,就失去 了教育的骨血 ,就 是失败的教 育。人文素质教育就 是要通过 对学 生进行人本精 神的
教育和熏陶 ,通过理性与信念的追溯 ,使之获得立于 身 、立于家、立于国 、立于 天地之 间的根 本道理 ,在
言之 ,人 文素质教育就是 对人进行人文 素质或人文精神 的教育 。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人性 、完善 人格的 教育。它强调用智慧 和精神陶冶人 、 育人 , 教 强调人的道德精神价值 , 重对真 、善 、 注
美的理解 。因此 ,人文素 质教 育追求 的是人 文精神 人文素质教 育的最终 目的就是培养和实现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具有丰富的内 涵 ,它包含了珍 视人、珍视人 的生 命与幸福 及权利 与 自 ,尊重 由 人的人格独立和平等的精神; 包含 了人生 的 目标 、 追求、 信念 、 理 想、 责任等实现人 自身价值 的精神;包含了人对待 自我、 他人 、 社 会和 自然的态度 。它是人类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最高表现 。 ■ 、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巾存在的 问题尤为突出 ( 一)简单地把 “ 素质教 育” 同为人 文教育 , 等 在具体操作 中,
党委 书 记 ,2 4 0 ) 2 0 1
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它包括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培养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也逐渐从简单的职业技能培养转变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需求。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其专业技术能力,还与其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密不可分。
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他们有健康的心理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对社会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道德素质教育、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道德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
通过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
这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使他们具备正确的公民行为和社会责任感。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感、认识自我,增强抵御压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有助于学生自信、积极向上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和复杂的职业需求。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不足,亟待加强研究和引导。
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部分到此结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查找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对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调查与分析,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提供参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提升和专业素养的提高。
通过一个深入的分析,发现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为高职院校提供更科学合理的人文素养培养模式,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1.3 意义和作用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人文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精神,使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的人才。
人文素养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文学修养、艺术修养和审美情感的培养,使他们具备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人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2. 正文2.1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是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方式进行的,主要涉及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知程度、对人文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人文艺术的欣赏能力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存在人文素养欠缺、认识模糊、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
谈高职院校中人文素质
谈高职院校中的人文素质研究【摘要】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我国高职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却日益凸显出来,这使我国高职院校陷入到一种过多地偏重于技术、技能教育,而较为忽视如何做人、为人的育人困境,由此在一定意义上阻碍了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一、高职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作用(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同样应当涵括哲学、艺术、文学等人文科学以及政治、法律、经济等社会科学的相关内容。
哲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摆脱无“归宿”的焦虑感,并具有敏锐和深刻的“问题意识”。
艺术,能帮助学生提升精神生活的品质,包括视觉品质、心灵品质等,并塑造独特的风骨。
一切艺术作品皆因风骨而长存,风骨的最高目的是揭示存在的本质,使不可见的存在成为可见的存在。
而人的本质,人是什么、我是谁,原本是不可见的存在。
艺术的最高目的正是通过风骨这种独特手段,将不可见的存在呈现为可见和可理解的东西。
文学,通过语言符号系统来探寻各种具体的生命体验,呈现细腻的生命纹路,用灵动的文字抚慰或救赎孤独的、痛苦的、罪恶的灵魂。
社会科学,则给人更广阔的观察生活的视角,并提供更多元的改善群体性生存境况的策略。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就是要让学生换观念、有知识、学技能、有品位。
换观念是通过转换学生的思维方式实现的;有知识是指人文社会科学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方面的贡献;学技能是让学生通过对人性更为准确的把握而获得更有效的交往能力;有品位是通过人文精神的熏染、丰富的知识积淀来培养学生追求生活品质的意识和创造生活品质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中人文素质的现状(一)在教育目的上,我国高职院校大多集中在对就业市场的过于依赖性上,过分强调就业市场的需求,过多地注意学生的技能培养,而不太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培养目标上,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的主要问题,是过分强调学生岗位技能的熟练掌握和实践运用,而比较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由此更难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分析周婕(淄博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山东淄博255013)教育教学≥睛要】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较以往有所提升,学生对自身^文素质状况的关注度也显著提升。
少数高职院校^文素质教育平f :,台存在缺陷,校园内人文素质教育的丑各径较少,人文教育设施的闲置、学生人文修养与实践脱节等现象。
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水平。
’i j j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和嘲.塑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探索新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大力构建网络人文教育平台。
朱治宏时^文素质教育的,一’实践探索等方面入手。
,j口撇】入文素质教育;网络人文教育平台^文教育水平.:o j为掌握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手材料,理清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确保高侧敲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于2010年9月中旬对淄博职业学院等数所高职院校的数千名学生开展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状况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700份,回收有效问卷3390份,回收率91.6%。
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学生人文素质整体状况、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能力、知识和素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下面对本次调查作详细的说明。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通过对内容进行分类件鉴别的方式来看,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呈现出如下情况:㈠学生人文知识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对人文知识类课程的选修积极性不高。
调查数据显示,在高职学生所取得的选修课中,480/0的学生对与文化知识相关的选修课程仅有1门;33%的学生能达到3门:选修达到7门以上的高职学生仅占学生总数的4%。
从对人文知识相关内容即日常交往知识及素质、历史科学知识、审美知识及素质、劳动知识及素质所作的抽样调查上看,数据显示:33%的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日常交往知识及素质;27%的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历史知识;23%的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美学知识及素质:15%的学生认为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是自己最为欠缺的。
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①
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①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对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以期为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1.认知素养不足高职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的不足,表现在学习动力不够、学习态度不坚定、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等方面。
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上也存在一定的欠缺,不够独立和创新。
2.情感素养不够高职学生在情感素养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人际交往能力不足、自我认知不清、情绪管理能力差等。
这些问题在学生之间的交往、团队合作等方面都会带来一定的困难。
3.职业素养缺失高职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也有待提升,比如对职业规划的认识不足、职业道德意识不够强、职场实务能力欠缺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功。
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了高职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不足,制约了他们在今后的发展。
我们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以提升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二、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学校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和实践实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讲座、座谈会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价值观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2.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校可以通过改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校还可以设立一些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学习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3.注重社会实践教育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举办各种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在国学经典教育中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研究
在国学经典教育中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研究1. 引言1.1 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认同,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操。
国学经典包括诗词、经史、哲学等各方面的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念,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国学经典教育还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国学经典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
国学经典教育对于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1.2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中备受重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化,高职学生需要具备更全面的素养,不仅仅要有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人们对文化、历史、社会、道德等方面的理解和修养,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增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高职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才能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环境。
人文素养能够培养高职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至关重要,而人文素养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从而建立更加融洽的人际关系。
人文素养还可以培养高职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辨别是非、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高职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理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被虚假信息所蒙蔽。
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2. 正文2.1 国学经典在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中的作用国学经典在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现状思考及对策探索
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现状思考及对策探索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思考并探索有效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1. 学习能力不足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普遍存在较大的困难,学习能力不足成为影响他们发展的重要障碍。
一方面是学生基础薄弱,另一方面也与学校教学、管理方式有一定关系。
2. 缺乏创新意识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对自主研究和创新的热情。
对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的接受能力较差,不善于主动创造和创新。
3. 人文素养不足高职院校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等。
4. 就业能力待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包括职业规划不清晰、求职技巧不足、适应能力较差等现象较为普遍。
二、对策探索1. 加强基础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教育不容忽视,学校要着力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开展创新教育高职院校应加大创新教育的力度,引导学生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实践和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强化人文教育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人文环境。
4. 加强就业指导高职院校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包括职业规划、求职技巧、实习培训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5. 加强实践教学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拓宽学生发展空间高职院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比赛和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7.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责任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探讨
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探讨[摘要]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要改变通识教育的泛化倾向,结合学生职业发展要求,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人文素质高职教育职业发展一、职业观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综合表现出来的气质素养。
人文素质贯穿于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
而职业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最主要方面,因此,人文素质在职业活动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走上工作岗位,因此,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体现在职业观上。
所谓高职学生的职业观,是指高职学生对职业类型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看法,包括职业理想、就业取向、职业荣誉等方面。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职业理想、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的重要环节。
目前,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整体上不如普通高校,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较大。
同时,就业领域中“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这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说明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另一方面与高职学生的择业观念有很大关系。
一部分高职学生受社会世俗观念影响,认为在第一线岗位工作,低人一等,没有出息。
因此,宁可待业在家,也不愿接受一线技术工作。
也有一部分高职学生受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怕苦怕累,不愿意到第一线“吃苦”。
这些错误的就业观念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认识自我,建立一种价值和伦理体系,转变职业观念。
通过教育让高职学生明白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安于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能够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和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求,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起投身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的职业理想。
高职学生形成职业理想普遍较晚,甚至有的学生毕业时还未形成明确的职业理想。
他们的职业认识还不够全面,职业认识的方式还处于感性阶段,主要靠职业教育、他人介绍、媒体宣传等方式。
对就业协议、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采取无所谓的轻率态度。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我校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学生为例
、
学生人文精神坚定而理性但缺乏终极归宿
基 金项 目;本论 文是 黑龙 江省 职教 学会 “ 十一五”重点课题 “ 我校 国家重点建设专 业学生人文 素质 现状 与教 育途 径研 究”
阶段 性 成 果 。课 题 编号 :Z 1 3 0 3
九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6 6
2 0. 01 3
Jun l f ij n ct nl& T c n a C l g o ra o ui gVoai a J a o eh i l o ee c l
时 ,7 .%的学生选择 “ 87 国家公务员 制度 ” 。说 明绝大多 数
收 稿 日期 :2 1 0 —2 0 0— 5 4
作者 简介 :田照 军 (9 9 ,男,黑龙江省牡 丹江人 ,黑龙 江农 业经济职业 学院德 育教 研 室教 师 ,讲师 ,硕 士。研 究方 17 一)
向 :马 克 思 主 义 理 论 与 思 想政 治教 育 。
名度 ,学生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社 团、认识社团。在调 查学生 对 社 团活 动 现 状 的认 识 时 ,有 2 . %的 学 生认 为 93 “ 活动多 ,效果好 ” 2 ,4 %的学生认为 “ 活动多 ,但效果不 够 好” ,反映出社 团活动 内容 比较 丰富 ,但组织效果需要加强 。 同时 ,学生对社团活动比较热心 ,希望能够参与 自己感兴趣 的社 团 ,有 一 定 的 归 属 感 ,对 各 种 讲 座 也 抱 有 积 极 的 的 态 度。另外 ,在调查学生对各种专题讲 座的态度 时 ,3 .%的 06 学生能够 “ 支持并积极参加 ” 7 1 ,5 . %的学 生 “ 有选 择的参 加” ,说 明专题讲座对学生 具有 一定 的吸引力 ,学生 ~般按 照 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性的参加 。 四、学生追求高尚的人文 品质但现实教育状况咨待 改善 人文品质是将人文学科知识转化为 自身内在 的品质 ,实 现了人的品质精 神的升华从而使受教育者启迪心灵 、塑造人
浅谈人文素养对高职生的重要性
的人才在思想 、 情感、 精神 、 人格等方面应该是健全的。 高职 院校不仅 应培养学生 的高等技术应用能力 , 更要以人文修养培育 为底蕴, 注重 对学生人 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 ,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使培养出 来的人才, 在具备应用性特征 的基础上 , 备高尚的情操 、 具 健全的品 性、 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能 力和强烈的创新精神。 会的需要, 特别是要重视要人文素养 , 着力培养高职生的“ 人文技 能”这对高 , 3对培养高职 生人文素养的一些探索与思考 职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目标应该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高职生 人文教育 人 文素养 展输送生产、 建设、 服务、 管理第一线急需 的德、 体、 智、 美等全面发展 1 问 题 的提 出 在现 实的高职 教育 实践中, 许多高职 现代 社会对人 才培养 的标准 ,其 中很重要 的一条就是 要具 备 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然而 , 扎实 的文化素质和 文化品格。人文 素养 是指做人 应具备 的基 本品 院校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作 了较狭窄的理解 ,模糊 了它的内涵与 往 将 质 和 基 本 态 度 , 括 按 照 社 会 要 求 正 确 处理 自己 与 他 人 、 人 与 集 外 延 , 往 极 为 强调 专 业 技 能 的训 练 而 忽 视 了人 文 素 质 的提 升 , 高 包 个 等职业教育这一本来充满理性思维又富有人文关怀的教育行为蜕变 体、 个人与社会 、 个人与 国家 , 乃至个人与 自然的关系。通常人们 把 人文教育的缺位 , 造成 一方面企业对于 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 关于人生存 目的的教育 , 即教会学生 “ 如何做 为一种急功近利的职业工具。 高技能、 高素质人 才的缺 口很大, 另一方面却是高职院校培养 的学生 人 ”如何 很好地 处理 人与 自然 、 与社会 、 与人之 间的关 系 , , 人 人 并 流动性比较大。 比较好地解决人 自身的理性、 意志和情感等 方面 的问题 , 帮助每 个 就业质量却 比较低、 近年来 , 高职 院校 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渐渐得到 了重视。 笔者认为 人智力、 行、 德 感情、 体格 各个组成部 分达 到和 谐状态 , 从而提高 人 可 以 从 以下 几 个 方 面去 探 索 思 考 , 强 高职 院 校 人 文 教育 , 高 高 职 加 提 的整体素质。 生的人文素养。 高等职业院校作 为我国高等 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 分, 承担着 为国 31营造良好 的人文环境 , . 弘扬高尚的人文精神 人文环境是一 家建设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 。 相对于普通本科高校来说 , 种无形的鼓舞和约束力量 , 良的人文环境 , 优 会对学生产生强有力的 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门槛较低 , 吸引了很多没考上本科的学生就读 , 持续 影响作用 ,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 , 是滋养高素质人才的 但由于高职 院校学制短 、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所以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肥沃 的土壤。学校 的育人理 念、 管理 制度、 学术氛围等等要突出人文 都有待提高。如何把学生培养成才 , 也是对学校教学水平的一大考 以诚待人 、 以情 感人、 以理服人 , 相信学生、 尊重学 验。深圳职业 技术学院院长俞仲文说 :要考虑这样一个 问题 : “ 如何 主题 。以人为本 , 关爱学生 、 培养学生 , 给予每一位 学生 以充分的人格尊重、 人文关 通过我们的教育, 使一些学生重新获得 自信 , 重新获得发展 的机会 , 生、 怀和 人情温暖 , 帮助学 生解决学 习、 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 促进 师生 之 这才 是 教 育 的成 功 。 ” 目前 国内对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 是普遍感到不满。在高职 院校 , 间形 成 和 谐 的 关 系。 高职院校人文精神的提炼和演绎, 要融合我 国传统文化、 学校所 方面是学生整体人文素质下滑, 学生的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有待 处的地域文化特色和高职 教育价值取向, 充分反映学校办学历史、 办 提高 , 需要更充实的人文精神支撑他们 的生活 : 另一方面是现有的人 学定位、 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 , 重要的是校风建设和思维方式、 最 情 文课程内容及授课 方法令学生不满意 , 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很多 感方式的培养。 学生认为“ 两课” 比较枯燥无聊 , 笔者认 为当前课程 有待 整合 、 改革 , 此外 , 高职院校要结合 自身特点 , 重视校 园文化 建设 , 例如常州 教学方法上也应更贴近高职院校学生。另一体现是高职 院校人文素 轻工职业技术努力构建 以“ 爱岗敬业、 自强不息 ” 的邓建军精神为核 养课程得不到足够 的重视 , 由于忽视人 文素养的培养 , 直接影响 了学 并开展 系列教育活动 , 为学 生的成长指 引了方向, 受 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 , 以及对 问题 的洞察 力和对事 物发展 的前瞻能 心的校园文化 , 到 了 良好 的效 果 。 力 , 这 些 能 力都 是创 造 能 力 的 重 要 内涵 。 而 32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在高职生人文素养培养上 的作用 . 与此相反, 西方国家历来相 当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事实上 , 高职 生具 有 很 强 的 可 塑性 , 习能 力 也 比较 强 , 而 , 及 政 治理 论 、 学 应 涉 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 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 思想修养、 道德法纪 、 文学艺术、 文化知识 、 社会生活等方面 的书刊、 资 来说 , 文素养的培养往往比数理能力的培养更基础 , 人 因为人文素养 当前高职院校 的图书馆大都存在着 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 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 为理性的思维、 宽容 料是他们很好的精神食粮。然而 , 开放时 间短等一 些不足于问题, 导致了高职生无法高效地 的心胸、 健康的心态、 良好的 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 馆藏 不足 、 这一点与本科院校 的差距尤为大。 笔者认 为, 高职 院校应 此外 , 笔者从事 3年高职学生工作 , 发现没 有针对高职 大专生 利用图书馆 , 科学规范管理 , 提供高质量的读书服务 , 让 的人文教育读本 , 特别是对人文素养对就业影响 的实践研究 , 尚未深 加大对图书馆 的资金投入, 健康有益的书籍 占领 高职生阅读视野和空间, 为他们提供积极健康 向 入, 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培养 高职生的核 心竞争力。 上 的精神 食 粮 , 学 生在 知 识 的海 洋 里吸 取 文化 营养 。 努 力给 学 生创 让 2高职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分析 让其根据社会需要和 自身的特点兴趣 提 高职业人文素养、 强人才综合素质 ,已经成 为高等职业院 造一个知识结构个性化的环境 , 增 使 校教育改革 的重要议题。 如果说高职学生的专业不合格是 “ 次品 ” 爱好 构筑 自身 的知识 结 构 , 高职 生 的综 合素 质得 到 全面 的发 展。 残 , 33 建 立 完 备 的 人 文 课 程 体 系 人 文 课 程 是 人 文 精 神 和 人 文 知 . 那么 , 人文素质不合格就是“ 险品 ” 危 。 开发具有高职 特色的人文教育课程体 系, 是高职 21人文教育是高职生 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人文教育首先是 识传播的主要载体 , . 院校实施人文教育 的重要前提 。高职院校 实施有特色的人文课程教 学生的需要, 现在科技 发展迅速 , 岗位对人 的要求 变化很快 , 所学的 育。 一要建立体 系。 形成人 文教育专门机构和教务处主要 负责第一课 知识和技能都容 易过时 , 因此 , 高职学生也需要终身学习的能力。 堂人文教育 , 宣传部 、 学工部、 团委等部 门主要 负责第二课堂人文教 22人 文教育也是企业 的需求。企业招聘时不仅看重学生 “ - 做 育的格局, 从理论和 实践上提高学 生的人文素养 , 指导学生树立正确 事” 的能力 , 更看重其 “ 做人 ” 的水平 , 只有综合 素质 高的员工 才能适 的审美观和 艺术观。 二是在专业课程 的传授过程 中渗透人 文精神。 专 应现代企业的需求。不可回避 的一个事实是高职院校 的人文环境恶 业课教学是第一课堂教学 的主要任务 , 占的课时量最大。 专业课 所 在 化、 人文精神 不足 、 人文教育缺 失 , 致使培养 出来 的学生人文 素养低 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聘请科研机构 、 下 , 适 应企 业 自主 创 新 实 际 工 作 的需 要 。 随 着 企 业 自主 创 新 的持 教学中融入人文主题 , 不 续推进 , 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 的局限性将会进一步 凸显。 企业中的科研专家 ,介绍他们在运用技术或研 究技术 的过程 中所体 滥用给社会带来 的危害或困扰 , 为学生未来从事技 23人 文教育是高��
高职高专人文素质教育调查及分析
2 调 查 结果 及分 析
2 1 对人文素质 的理解 . 7 % 的被 调 查学 生 能 理 解 “ 文 素 质” 5 人 是包 括哲学思想 、 道德标 准 、 文学知识 、 民族 精神、世界观等 在 内的综 合素养 ;0 9 %的 学生 认为人文 素 质的培 养对 提高 大学生 综合 素质 非常重要 ,表 明学生 对人文 素 质具 有较 为清 晰全面的认识并 能够认识 其重要性 , 意通过 愿 有效途径 去 进行培 养 。但调 查发现 大学 生在 校期 间最 注 重 自 己在 交 际 能 力 方面 的提 高 ( %)高于对专 业知识 的需求( 5 及兴 趣特 4 , 7 3 %) 长的培 养( 8 )6 %的 学生 希望人 文素 质课 1 % ;8 能培 养 自己待 人接 物 、为 人处 事 能 力 , 远远 高于知 识 面的拓 展 、职 业道 德意 识和 文学修 养的培养 , 反映 出在近年 来严峻 的就 业形势 这 下 ,我校 学生 已开始 提前具有 忧患意识 , 并努 力争 取机 会培养 自己在校 园及社 会 中的 人际 交往能 力。同时我们应 该对此保 持警惕 , 防止 矫 枉过 正 。对学 生 而 言 , 习始 终是 首 要任 学 务 。倘若 不潜心学 习, 只考虑凭人 际关系解决 就业 , 即使在 短期 内获 得就 业机 会 , 将来 仍会 因专业知 识和技 能不 足或 不具 备 “ 可持续 发 展” 的人文素 质而被 淘汰 出局 。 学校要注 意引 导学生 的学 习方 向, 充分平衡个 人人文素 质培 养 、个人兴 趣及 社会 需求 之 间的关 系并加 强 对学 生综合素 质的教 育。 2 2 人文素质与英语 学 习 . 调查 显示 不 少学生 们对 英语 学 习的 目的 和 重要性 还 存在 模糊 不清 的错 误 观念 。5 % 3 的学生认为学 习英语的 目的是通过各 类考试 , 功利 性较强 , 不愿在 与考试 无关的 内容 上下功 夫, 因此在 学 习过 程 中表 现 得较 为 被动 ;6 4% 的学 生坦 言 自己马 马虎 虎 地完 成 英语 作 业 、
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
色; 另一方面 , 沉重繁忙 的专 业建设 和处于 探索 阶段 的课程改革使教师无暇顾及 学生
人文素质 的培养 。
学生会 和学会社 团组织的作用 ,多开展一 些 有益 于增 加教 师和学 生 的人文知 识 、 陶
( 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定位产生误解, 三)
从而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高等 职业 技术 院校是 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 型专 门人 才为根本任务 。 以适应社会需 要为 目标 。 是 虽然 《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 高专 教育人才 培养 _作 的意见》关于课程 和教学 内容体 丁
素质 的人才 。 3大 学生人文 索质教 育应体现 到教师 .
队伍建设 中。人文素质最根本 的是做人的
问题 ,这 教学的依据。因而课程设置中专
是一致 的。为此 高职院校应加 强师资队伍 建设 。高职 院校要 通过一 系列措施 来造就
~
业技能技术课程 占了 大多数 ,而无 人文 绝
科高校有所差距。 尤其从人文底蕴 L 更是 。
无 法 相 比。
(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的 五)
培养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 用。新建高职 院校
一
爱 人 , 会做 人 , 学 做一 个善 良的 人 。 个人 一
格健康 的人 。 ( 作者 单位 : 黑尼江 =商职业技术学院 ) _ I :
课程 的地位。
批高 品质 高素 质的教师 ,充 分发挥他们 意大利 文艺 复兴时期诗 人但 丁有句名
( 高职院校多由各类成人院校改制 四)
或中专院校升格或合并而来 ,无论从 办学
历史 , 还是师资力量 、 硬件设施都较普通 本
的“ 言传身教” 用。 作 言:道 德可 以填 补智慧 的缺陷 ,而智慧却 “ 永远也不能填补 道德的缺陷 。 我们的学校 ” 教育不但要传授 文化知识 、 培养学 生能力 , 更应该培养学生 的人文素质 ,让他们学 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分析与探讨摘要:通过高职院校人文素质现状分析,结合高职院校人才目标的培养要求,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人文素质的途径探讨,使高职教育更加符合社会人才发展要求。
关键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高职教育项目来源:本论文为省级重点课题,课题名称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培养途径研究》,编号为Z0025。
作者简介:朱嘉华(1957-),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学、经济学、思想道德修养等教学及研究工作。
我国教育自古以来就有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传统,即教育首先是要培养出温文尔雅、知书达礼、父慈子孝、有文化有教养的“人”,同时要注重培养“才”。
现代化的建设归根到底是要靠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来支撑。
建设文明、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必须培养具有包括人文精神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人。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人文”一词,在词典上界定为“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中国自古有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
《易经》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里的“人文”拿现在话来说,就是精神文明;这里的“化”是教化,即教育的意思。
讲道理,讲文明才是中华民族语言的基石。
因此只有那些优秀的能够升华的人的精神,提高人的价值的文化才能列入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教育活动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二、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现状鉴于以下几点理由: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
(一)在全社会重理轻文,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重实用、轻基础,高职院校同样受到冲击。
学校在专业规划、专业建设上同样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通过对部分高职学生的调查,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旷课,厌学现象。
(二)各类高职院校都忙于建专业、扩规模、求效益,而忽视了内涵的发展。
这一方面造成办学目标不明、特色不清、设施不足,教学成了专科教育的翻版、本科教育的压缩,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专业特色;另一方面,沉重繁忙的专业建设和处于探索阶段的课程改革使教师无暇顾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三)对高职院校的定位产生误解,从而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高职院校应以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四)高职院校多由各类成人院校改制或中专院校升格或合并而来,无论从办学历史,还是师资力量、硬件设施都较普通本科高校有所差距。
尤其从人文底蕴上,更是无法相比。
许多高校有少则几十年多则近百年的历史,它们那古朴凝重的建筑,幽雅美丽的校园本身对学生就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而且那里也是我国名家大师云集的地方,大师们那令人“高山仰止”的学术造诣,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召着大批学生。
高职院校则少有或没有这样的人物。
而且,从生源素质上高职院校的学生也较它们的低一些。
(五)新建的高职院校的各级各类机构尚处于组建过程中,人员配备不足,有些教师尚未摆脱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
多数教师仍停留在只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忽视学生人格教育,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只是专门人文学科教师和专门机构(如党团组织)的任务,与他们无关,造成人文教育单一化,无法形成全面的网络。
(六)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建高职院校设立时间较短,校园文化还未形成自己的特色,缺乏深厚的基础和底蕴。
由于高职院校学制较短,多为二至三年,各类学生团体组织人员流动较快,无法深刻反思总结,不成气候,难以形成稳定的校园文化。
三、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是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外部条件孔子言“君子不器”,学校教育不是“制器”,学校教育要把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具备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把学生培养成有集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的核心就是一个人的为人之道,就是“做人”。
江泽民同志讲到“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因此,应更好地实现智能与人格的统一,做事与做人的统一,学业与修养的统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全社会的事情。
(二) 激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需要是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内在动力人文素质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是人文知识、教育的内化,而绝非与学生的心理状态无关的带强制性的他律过程。
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与学生是否自主自愿地接受外在的人文影响,并内化这种影响密切相关。
这种需要是基于对人文素质所具有的满足自我与社会的价值的认识而产生的对某种理想人格自行的向往和追求的心理倾向。
像历史上的屈原、岳飞……,现代的雷锋、孔繁森等……光照千古的伟大人格,是炎黄子孙的骄傲,永远为世人所景仰。
这种心理倾向对于人的知识的累积、能力的提高、观念的形成、情感的培养、意志的锻炼具有全面的动力作用。
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要激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需要,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人生最基本的问题是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就要求人们具有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内在品德。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每个人都表现出人格自我。
现代科学技术的善用和恶用取决于人们的人文理性,美国“911”事件不正说明这一点吗?其次,要让学生明白,人格是后天学习和锻炼而逐渐形成,逐渐提升的,它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各方面的内在统一过程。
李政道教授说:“科学与人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应当是只懂科技,灵魂苍白的“空心人”,也不能是不懂科技而侈谈人文的“空心人”。
再次,要让学生理解“人之生不能无群”的道理,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人与人之间互相提出要求或者认同某种社会规范体系,这种要求或规范即是个人在社会中得到的生存即做人的准则。
先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学习、继承、与时俱进发扬光大,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三) 开辟多样的人文素质教育途径是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保证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过程。
人文素质教育要通过多种有效地教育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1课堂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
第一,要加强马列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两课”教育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阵地。
从量上来说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开设课程,安排课时,不得挤占。
从质上来说,要从考试、考分的圈子中跳出来,从世界观上和方法论上给“两课”定位,把人文知识融入到教学中,注重育人功能,使两课起到人生导向的作用。
第二,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教学生如何处理做人的课程,西方称之为通识教育课程,或者叫做博雅教育课程,在我国总称为公共课程,其内容包括语文、历史、文化、艺术、自然、哲学等领域。
目前,有些学校把这些课程融为一体,开设了综合文科课程,通过必修和选修文科课程,逐渐达到“三应”,即中外文化与文学优秀作品的应读书目和艺术方面的应知应会。
第三,学校各门课程的教学,都要求把育人放在第一位,针对当前学生重技能轻育人的倾向,强调各科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单纯的人文课程不可替代的,应大力提倡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对真、善、美的追求融合、渗透于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
2大力开展以培养人文素质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
人文素质教育不同于知识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环境的陶冶。
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前院长罗夫斯基曾说:“在哈佛,我常听人说,学生们从相互间学到的东西比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积极开发校园文化活动,即各种“讲座”各种社团活动,各类科技节与文化节,在这些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才能。
高职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精神文明,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3人文素质教育应体现到教师队伍建设中。
人文素质最根本的是做人的问题,这与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东汉学者许慎在其所著《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可见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教得好,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得不好,是“误人子弟,遗憾终生”。
为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引进教师时,不仅要考核科研水平,业务能力,还要进行人文素质考核;对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文素质培训;鼓励他们参加各种高层次的学术活动,要求他们重视自身的人文修养,学校还应适当对外聘请综合大学知名学者任教和讲学或者进行人文素质专题讲座,扩大交流。
充分发挥他们的“言传身教”作用。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但丁有句名言:“道德可以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不能填补道德的缺陷。
” 我们的学校教育不但要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更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让他们学会爱人,学会做人,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人格健康的人。
高职教育应站在全球竞争、民族振兴的高度,用超时空的眼光来审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1〕龙云端,程刚高校管理的理念: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0 ,(1)101-103〔2〕王蜀见,李晓彤就业研究:现代化进程中当代大学生就业关键的建构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