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简答题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复习之简答题
“赞扬、赞同/反对、批判”等) 4.套用答题规范“观点、看法(如赞同/不赞同)+理由
(具体阐述原因)”。
新的变化:简答题分数4分
核心考点没有变: 一 分析人物形象 二 理解文本内容 三 拓展延伸分析
答题思路没有变: 一 整体把握文意,细读要求; 二 分析答题要点,跳读文段; 三 提取关键信息,概括作答。
2016:本文中陈禾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陈禾的进谏方式与我们学过的《邹忌讽 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请阐述理由。
2015:李陵劝苏武投降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结合文段说说苏武的 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归纳
核心考点
一、分析人物形象
二、理解文本内容
三、拓展延伸分析
中考文言文复习专题
之
简答题
第一板块:研究考题细归纳
真题回放
2019:文段中石奢和李离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些共同特点具体表现在 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5分)
2018: “戚家军”为什么会名闻天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戚继光的形象特点。 (5分)
2017:你如何评价母亲“垂泪扑之”的举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段中母亲的哪些 行为举动是值得我们称赞。
同学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婪 沽名钓誉 作威作福 狐假虎威 阿谀奉承 自私任性
利令智昏 恃强凌弱 见风使舵 表里不一 卑鄙无耻 贪婪愚蠢
趋炎附势 自高自大 独断专行 落井下石 欺上瞒下 鲁莽冒失
装腔作势 朝秦暮楚 忘恩负义 投机取巧 夸夸其谈 奸诈圆滑
背信弃义 刚愎自用 自命不凡 蛮横无理 狡猾虚伪 ……
文言文简答题四大题型
文言文简答题四大题型皇考①讳承之,字嗣伯。
少有大志,才力过人。
宗人丹阳尹摹之、北兖州刺史源之并见知重。
为建威府参军,善于绥抚。
元嘉七年,右将军到彦之北伐大败,虏乘胜破青部诸郡国,别帅安平公寇济南,皇考率数百人拒战,退之。
虏众大集,皇考使偃兵开城门。
众谏曰:“贼众我寡,何轻敌之甚!”皇考曰:“今日悬守穷城,事已危急,若复示弱,必为所屠,惟当见强待之耳。
”虏疑有伏兵,遂引去。
宋文帝以皇考有全城之功,手书与都督长沙王义欣曰:“承之理民直亦不在武干后,今拟为兖州刺史,檀征南②详之。
”皇考与道济无素故,事遂寝。
氐③帅杨难当寇汉川,梁州刺史弃城走,皇考轻军前行,攻氐伪魏兴太守薛健于黄金山。
健既溃散,皇考即据之。
氐伪梁、秦二州刺史赵温先据州城,闻皇考至,退据小城,薛健退屯下桃城,立柴营。
皇考引军与对垒,相去二里。
健与伪冯翊太守蒲早子悉力出战,皇考大破之,健等闭营自守不敢出。
难当又遣步骑万余人援赵温,攻逼皇考。
相拒四十余日。
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
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搥其后。
贼不能当,乃焚营退。
梁州平。
诏曰:“承之禀命先驱,蒙险深入,全军屡克,奋其忠果,可龙骧将军。
”文帝以平氐之劳,青州缺,将欲授用。
彭城王义康秉政,皇考不附,乃转为江夏王司徒中兵参军。
元嘉二十四年殂,年六十四。
(选自《南齐书》,有删改) 注①考:特指已故的父亲。
②檀征南:征南大将军檀道济。
③氐:当时的少数民族。
1.内容概括题萧承之作为战将,军功显著。
文中是通过哪些事表现出来的?请简要说明。
答:答案:①元嘉七年,率数百人击退胡人进攻,保全了济南城。
②在梁州刺史弃城逃走的情况下,萧承之率军多次战胜氐族军队,平定了梁州。
【解题关键】确定区域——划分层次。
答题重点:对事的表述(1)必须是“事”的表述,所谓事,要包含人、时、地、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
根据问题确定答案形式。
记叙类散文,可采用“任职地点+方法+结果”的表述形式。
(2)注意关键词语转译的准确性。
文言文简答题答题模式例析
文言文简答题答题模式例析文言文简答题答题模式例析简答题常见类型一、阐释型这类题要求考生读懂文本,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和来龙去脉,重点是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它所包含的深层意义,在此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进行回答。
例如:(见“练习一”)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古大将之才,类出天授。
然其临敌制胜也,要皆先识兵势虚实,而以避实击虚为百战百胜之法。
文士家作文,亦何独不然?盖意乘间则巧,笔翻空则奇,局逆振则险,词旁搜曲引则畅。
虽古今名作如林,亦断无攻坚摭实硬铺直写而其文得佳者。
故一题到手,必静相其神理所起止。
由实字勘到虚字,更由有字句处勘到无字句处。
既入其中,复周索之上下四旁焉,而题无余蕴矣。
及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务于他人所数十百言未尽者,予以数言了之,及其幅穷墨止,反觉有数十百言在其笔下。
又于他人数言可了者,予更以数十百言,排荡摇曳而出之,及其幅穷墨止,反觉纸上不多一字。
如是又何虑文之不理明辞达、神完气足也哉!此则所谓避实击虚之法也。
大将军得之以用兵,文人得之以作文,纵横天下,有余力矣。
1.作者以兵家术语口口口口来阐述为文之道。
2.根据文意,“笔奇”(“笔翻空则奇”)、“词畅”(“词旁搜曲引则畅”)的含义是笔奇:词畅:3.对“复周索之上下四旁焉,而题无余蕴矣”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再围绕文题广泛搜集材料,对于其中所含意蕴就可以一览无余。
B.再围绕文题全面地思考将要涉及的内容,就可以充分开掘其中的意蕴。
C.反复围绕文题广泛搜集材料,就可以发现原先的题目缺乏深刻的意蕴。
D.反复围绕文题全面地思考将要涉及的内容,就会发现原先的题目不够含蓄。
4.本文阐述了有关写作的与两个方面。
(2分)5.文中先说“予以数言了之”,后说“予更以数十百言,排荡摇曳而出之”,两者并不矛盾,请说说理由。
1.避实击虚2.笔法灵活出奇引经据典,贴切通畅3.B4.审题立意写作技巧5.因为二者都是“避实击虚”的为文之道的具体表现。
对他人已作过的详尽论述,自己只要在简而言之中另有新意。
初中文言文重点简答题
1.文中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一生活常理为喻有什么作用?(3分)答.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
2.古往今来,有许多“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请你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他(她)的事迹。
(不超过20字)(4分)答.略(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肯吃美国的救济粮)3.阅读全文,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答从战前、战时和战后三方面回答4.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
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
(2分)答.察纳雅言(开张圣听咨诹善道)(2分)5.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2分)答.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或高明在现身说法,使齐王容易接受)。
(2分)6.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4分)偶然性:因暴雨断道而误期限(2分)必然性:秦朝统治法峻刑严,“天下苦秦久矣”。
陈胜等误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斩首,这迫使他们为求生,不得不转戈反秦。
(2分)(意思对即可)7.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4分)答①对人对已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自己,论人客观等表述亦可)。
(2分)②善于思考,有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
(1分)③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等)。
(1分)8.从选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3)答第一问:一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诔且善于劝谏妯忠臣,二是齐威王巷于采纳群盲。
第二问答案开赦,盲之戚理即可。
答案示例:(1〉要虚心地向师长、同学征求学习方面的意见。
(2〉要虚长、同学提出的学习方面的批评和建议。
(3〉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
(4)要敢于、替干指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简答题提分秘笈
一、文言文重点篇目母题整理重点篇目《陋室铭》《爱莲说》《河中石兽》《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三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马说》《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答题方法:一定要审题,不要只知道死背,一定提炼观点+结合文本+分析)七年级一、《陋室铭》1.举例类比手法在《陋室铭》中的运用及作用(1)举例:开头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类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作用:①说明陋室可借高尚之士散发芬芳;②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旨;③也为下文歌颂陋室埋下伏笔。
(2)举例:结尾用“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
作用:①指出此室可与古代名贤的居室比美。
②暗含“君子”自居意思。
③照应开头“惟吾德馨”。
2.从几个方面描写陋室?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有何用意?(1)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居住环境宁静优美;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出交往人物高雅;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日常生活情趣高雅三方面描写陋室。
(2)借陋室表达自己高雅的志趣和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
3.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①我觉得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值得我们学习。
(是什么)②今天,物质生活正日益丰富,但我们也不能唯利是图、为财物和虚荣所累。
(为什么)③我们必须守住心中的原则和底线,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精神生活丰富,有高雅志趣和远大抱负的人。
(怎么做)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的“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话写出了陋室环境怎样的特点?(1)好处:①“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富有生气。
②流露出作者对这里景色的喜爱之情;(2)特点:写出了陋室环境幽静、雅致的特点。
二、《爱莲说》1.《爱莲说》莲被称之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需要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污秽中长出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洁身自好。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课内简答题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三篇课内简答题及答案第10课《岳阳楼记》班级:姓名:1、文学常识:《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3、请写出选文中具体体现“二者之为”的两个短语,并说出“二者之为”所表现的胸怀与古仁人有何不同?(用原文回答)4、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5、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6、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醉翁亭记》班级:姓名: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欧阳修全集》卷三十九(中华书局2001年版)。
欧阳修(1007-1072),字水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水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答:“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
“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
3、第三段中有四幅画面,请用简洁的文字概述出来,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滁州的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
太守为人民安居乐业而高兴。
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4、“太守之乐”具体有哪些?其本质是什么?答:(1)“山水之乐”;(2)“宴酣之乐”;(3)“乐人之乐”。
三乐归一,其本质都是“与民同乐”。
5、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
(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6、本文以乐为线索,由景生情,情景交融,表达了欧阳修怎样的情怀?答: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被贬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
文言文简答题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 (1)
文言文简答题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文言文简答题对于学生的文言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考查要求较高。
本文针对北、上、广、苏、川五省市近三年的高考题,分析文言简答相关类型题。
一、人物传记、书信、散文等文学类文本在高考文言文涉及的文体类别上,人物传记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但近几年渐渐也加入了散文、书信等文体,但在主观题的命题和答题方法上来说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在此将一并按题型分类论述。
1.文章信息筛选与内容概括题文言文篇幅虽然没有现代文那么长,但是由于文言言简而意丰,所以文章中所涉及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信息量也较大,那么对于特定的指向性问题,如何在全文中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并加以整合概括,就是我们所要努力达到的方向。
有的题目答题范围会给到指定段落中,比如2016年上海卷的《晋书·羊祜传》中第20题:第4段中“此意”指的是:做大臣应当口口口口(2分)原文如下:④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载者,祜黯然不应,遂告诸子曰:“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此类题目在解答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要求的段落,确定问题所涉及信息的区间,然后分析归纳。
题干中给出的提示是“此意”,这是羊祜说的话,要确定它的具体内容,我们可以把它放回原文,结合语境中的前两句“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可知,应该指的是不树私背公,而这一观点的直接指向是这一小节开头部分“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载者”这件事,那么羊祜的意思就是做大臣不应该以权谋私,置办私产,转换成正面的说法,再注意题干中有字数限制的要求,最终得出答案。
[答案]不谋权私从本题的设置也可以看出,人物传记类文本对于内容理解的考查从之前着重对人物性格品质转为对具体事件的细致考查,甚至是人物所说的某一句话的所指,所以在做题时一定要条分缕析,争取答题全面。
然而,有段落明确指向的题目相对而言答案还比较集中,有的题目要在全文中筛选信息,就要更加注重审清题干要求,迅速锁定要找的信息。
语文中考文言文试卷附答案
语文中考文言文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
幼时殊①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②,人咸易③之。
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④,以自畅⑤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⑥,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书有弗记者乎?(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注】①殊:特别。
②寝陋:丑陋。
③易:轻视。
④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
⑤畅:畅通,昌盛。
⑥匕箸:调羹和筷子。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主人日再食食:________②同舍生皆被绮绣被:________③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遗:________④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咸: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八年级文言文简答题
八年级上册重点文言文中考简答题汇编一、《陋室铭》《爱莲说》1.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答: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2.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答: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3.理解填空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的生活态。
(答:追求隐逸贪慕富贵不慕名利(洁身自好)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答案:写出喜欢的句子1分,表述理由时写出莲的形象1分,进一步表述出其喻义1分示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5.《陋室铭》《爱莲说》简要回答问。
(1) 《陋室铭》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2)《爱莲说》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 ----------(答:(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衬托莲之高洁(如果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6.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
(答: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7.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
( 答:惟吾德馨或斯是陋室,惟吾德馨)8.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的节操和的情趣。
(答: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高洁傲岸安贫乐道)9.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举例分析。
文言文阅读简答题
文言文阅读简答题文言文阅读简答题示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节选自《出师表》)1. 下列对文中加框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深深遗憾和憎恨B. 受任于败军之际败军:失败之师C. 恐托付不效托付:交给的任务D. 以彰其咎彰:彰显2. 下列对文中加框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猥自枉屈猥:自谦的用语。
B.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地位卑微,见识浅陋。
C. 由是感激感激:感动奋发。
D. 以伤先帝之明以:因为。
3. 下列对文中加框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奔走效劳。
B. 故五月渡泸故:所以。
C.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用来……的D. 以彰其咎咎:责任过失4. 下列对文中加框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悉:全、都。
B. 攘除奸凶攘除:排除、铲除。
C.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则:才。
中考语文九年级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九年级文言文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节选)《孟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蹴尔而与之蹴:________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________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_______④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2)下列各组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呼尔而与之潭西南而望B.是亦不可以已乎颓然乎其间者C.得之则生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不足为外人道也(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②此之谓失其本心。
(4)这篇文章论证了什么观点?节选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①,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
玠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②,督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节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注】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
②休舍:休息。
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乙】乍入谷,未有奇。
沿溪曲折行数里,草木渐秀润,山竦出,崭然露芒角。
水声锵然鸣两峰间,心始异之,又盘山行十许里,四山忽合,若拱而提①、环而卫者。
嘉木奇卉被之,葱茜浓郁。
又行数里,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②。
洑③出石罅④,激而为迅流者焉。
阴木荫其颠⑤,幽草缭其趾⑥。
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
”(节选自麻革《游龙山记》)【注释】①提:同“揖”,拱手行礼。
②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发现一股泉水,水深而清澈,聚为池塘,缓缓流动。
③洑(fú):同“伏”,水伏流地下。
④罅(xià):缝隙。
⑤颠:上方。
⑥趾:岸边。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的意思。
(2分)(1)略无阙处(2)至于夏水襄陵(3)心始异之(4)环而卫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
”3.甲文描写三峡秋季景色却不见“秋”字,作者是如何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2分)4.甲乙两文所描绘的山的形态有哪些共同特征?请简要分析。
(2分)参考答案及解析1.①阙:通“缺”,缺口,空隙②襄:漫上③异:意动用法,感到惊异④环:环绕2.(1)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宾客们想休息一下,大家都说:“没有比这里更适宜的地方了。
”3.写秋天,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高,让人不胜凄凉;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中考文言文简答(四)
中考文言文简答(四):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鞘,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话》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话,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白千强;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白战死,壮士十年归。
出自《木兰话》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8. 林嗣环的《口技》:口技表演者有一段时间同时发出许多声音,描写这些声音的文字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白千齐作;乂夹白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口技》中从侧面描写口技表演效果的句子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9. 〈〈愚公移山》: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②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③愚公移山面对的困难是: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④愚公移山解决方法是: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⑤愚公是怎样开始工作: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⑥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眦,跳往助之。
⑦愚公自信能移山的理由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或: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乂生孙,孙乂生子;子乂有子,子乂有孙。
2021年天津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简答题专练(2)
2021年天津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简答题专练(2)1.文言文阅读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
”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
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
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
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注】①原:原国②卫:卫国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①遂与大夫期.十日②遂罢兵而去.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攻原得卫者,信也。
译文:15.如何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3分)2.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唐高宗之东都时,关中饥饪。
上虑道路多窃贼,命监察御史魏元忠检校车驾前后。
元忠受诏,即阅视赤县狱,见盗一人,神采语言异于众。
命释之,衣冠带乘驿以从,与人共食宿。
托以缉盗,其人笑而许之。
比及.东都,士马万数,不亡.一钱。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2分)(I)比及.东都及:(2)不亡.一钱亡: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托以缉盗,其人笑而许之。
译文:15.“命释之”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作者借这则故事表现了魏元忠什么特点?请作答。
(3分)3.文言文阅读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
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
”军中不解其故。
比次日,遇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
番③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
遂破贼巢。
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④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
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
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
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
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文言文主观题简答题
文言文主观题简答题文言文主观题简答题是考察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题型。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种题型,学生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
首先,理解关键词句是解题的基础。
在文言文中,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都是影响文意理解的关键因素。
学生需要准确把握这些词句的含义和用法,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
例如,“之”、“于”、“其”等常见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就需要重点掌握。
其次,梳理文章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通过对文章的分段、概括段意等方式,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和逻辑关系。
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为后续的答题做好准备。
在审题方面,学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明确题目所问,避免答非所问的情况。
同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如要求结合文本进行分析等。
这样可以确保学生的答案更加符合题目的要求。
在筛选和整合信息方面,学生需要从文中筛选出与题目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合。
这些信息可能涉及人物、事件、观点、情感等多个方面,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筛选和整合。
例如,对于涉及人物的信息,学生需要了解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行为表现等方面,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最后,规范表述答案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同时,要注意答案的完整性和针对性,不要遗漏要点或偏离主题。
例如,对于涉及事件的信息,学生需要描述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方面,以便更好地呈现事件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总之,文言文主观题简答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文言文基础和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积累基础知识、掌握答题技巧、多做练习等方式,学生可以有效提高文言文主观题的解题能力,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挑战。
第05讲文言文简答题(讲义)(原卷版)
备考指导:
1.仔细阅读,准确筛选,做好勾画标记,把一切有可能的文字都勾画、筛选出来,再仔细阅读,对照甄别,保留核心信息。
2.精准审题,判断角度,明确答题方向。要注意判断题干所暗示的答题角度和书写答案应采用的表述方式,如概括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其可能的答题角度有考试内容、举办时间和录取标准等。
3、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察点:
1.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概括;
2.对文章行文脉络的清晰梳理;
3.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评价;
4.对文章事理情景的关系分析;
5.对艺术手法关键词句的分析理解。
《庖丁解牛》
1、欣赏“解牛之美”
2、通过庄子的名言了解的思想
第1自然段:
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在这里作者运用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把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写得简直如入化境。
(三)概括情节和结构思路
情节是作品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试题要求厘清结构,是要对文言文的某一段落或全篇层次进行梳理,多见于一些议论性文言文,或传记中的议论性语句,这类题型在上海卷和北京卷中占比较大。
例(6)(2020年上海卷)《宋若水传》第20题:
第④段写宋若水反驳衡山浮户恢复溪水故道的请求,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
此类题型一般是据事求理,根据人物具体言行概括其行为特征或思想性格。这些“特点”词有的可以从原文中摘取,更多的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中对人物的言行的理解不可断章取义,孤立片面,要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在具体的事件情境下理解,只有这样,概括才能准确。人物形象特点具有多重性,在准确使用“特点”词的前提下力求立体丰满,多方位概括。
2.明确人物关系,梳理全文行文脉络。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并标注不同人物姓名与官职变动的词语,明确人物之间是上下级、同事还是亲属关系,便于厘清全文脉络。
文言文阅读简答题
文言文阅读简答题一、文言简答题复习的必要性1.《考试说明》对文言简答题能力要求最高;2.新题型。
20XX年四川卷第一次出现,20XX年必考;3.该题得分率低。
20XX年该题5分,平均得分1.33分。
3、命题方向:过去是“言多文少”,现在是“言文并重”。
这里的“言”是指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的理解,常见句式的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和评价。
从今年试卷结构调整看来,“文”的分数比重越来越大。
二、题型归类:1、分析//综合C(信息筛选、归纳、概括)(1)原因(2)人物形象特点(3)其他2、鉴赏//评价D(1)鉴赏写作手法(2)评价作品内容、作者观点态度3、简答题的考查内容会有哪些?(1)、对重要词句的理解;(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3)、分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4)、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与表达技巧;(5)、带有一定开放性的推断或想像题。
重点放在以下两方面:主题思想的理解和内容要点的概括。
它通常有这么几种出题方式:(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2)请简要概括作者写此文的目的;(3)联系全文,请概括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4)根据原文,请简要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或这么做产生了什么效果。
三、答题技巧:1、常见的作答方法:(1)、看所赋分值作答。
学会从这些分值来确定答题的层次性,要点的数量等。
(2)、按一定思路作答。
做内容概括题时,一定要分点概括文中会出现并列的部分,既要学会用原文也要学会从抽象中概括大意。
(3)、按题意要求,组织不同句式作答。
2、组织语言的技巧:(1)摘录法:就是选摘原文词句来作答的一种方法。
要点:解题时应抓住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语句,文中有的关键句如观点句或抒情议论句如果吻合题意,可直接摘录;如只出现关键词,那还需要读者去改写。
如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的,文中的重要句子就必须翻译。
(2)句意(层意)提取法就是需要概括的内容在文章或文段中并无明显的中心句,读者要通过阅读文章,自己去感受、体会、把握和提炼大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简答题1.扁鹊见蔡桓公(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2)两个可以概括《扁鹊见蔡桓公》所说明的道理的成语:讳疾忌医、防微杜渐。
(3)桓侯为什么不同意扁鹊说他有病?因为他不认为自己有病,还认为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这当做功劳。
(4)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用原文回答)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5)体现桓侯固执、自以为是的句子是:“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6)扁鹊几次进言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第一次进言:“不治将恐深”;第二次、第三次进言:“不治将益深”;第四次进言:对桓侯病情的分析。
扁鹊四次进见蔡桓公,第一次指出他的病在腠理,用热水焐、用药热敷,可以治好;第二次指出他的病在肌肤,可以用针灸治好;第三次指出他的病在肠胃,可以用火剂治好;第四次,病已到骨髓里,那是司命神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的。
原因是“讳疾忌医”。
(7)“桓侯遂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蔡桓公的病情在不断恶化,但他固执己见,不听医生的劝告,不及时治疗,终于病死。
启示是:有缺点、错误就要及早改正;有问题就要及早处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否则就会酿成不可补救的严重后果。
2.桃花源记(1)表现桃花源人民淳朴热情好客的句子是(用原文回答):①问所从来②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3)文中描写桃花林中人的精神状态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沿用的成语:豁然开朗、阡陌交通、黄发垂髫、落英缤纷、怡然自乐、鸡犬相闻、无人问津、与世隔绝3.岳阳楼记(1)文中“古仁人之心”指什么?(用原文回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最后一段中范仲淹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思想?结尾一句有何用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表明了自己想做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
同时也是对滕子京的劝谏,希望滕子京和“自己”一起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
(3)“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退”分别指的是什么?进:居庙堂之高退:处江湖之远。
(4)直抒作者博大胸怀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的作用:承上启下(11)知识补充:28、表现古仁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9.作者在此提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更高的理想境界?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理想境界。
虽然因物悲喜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30.作者的旷达胸襟与政治抱负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
31.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2.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以及对滕子京遭贬谪的慰勉。
33.如何理解“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照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照应“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句话表达了古仁人不念自己的处境,而是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3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请再写出一句你从课外读到的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或名句。
4.曹刿作战(1)用自己的话,说出曹刿与庄公的对话都涉及些内容。
靠什么作战、曹刿认为在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关键、作战时要把握战机、战争取胜的原因。
(2)从文中两处“未可”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仔细、远谋、冷静、细心、谨慎、会把握有利战机、作战经验丰富。
(3)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关键因素是(用原文回答):忠之属也。
(4)文中用了哪些语句证明曹刿“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观点?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公将鼓之。
④公将驰之。
(5)总结①曹刿是一个有爱国之心而且具有卓越军事指挥才能并有着独特的政治思想和洞察力的人。
②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是一个昏君。
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在政治上的无能;战场上他急切求成,胜利后,不知道胜利的原因,说明他对军事的无知。
但在曹刿的启发下,他有所感悟,明白了民心向背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并在作战过程中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是一位明智的国君。
③本文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终于使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说明了要取信于民以及善于掌握战机才能战争胜利的道理。
④鲁庄公评价:鲁庄公是一个敬天保民、善待臣工、忠于职守、从谏如流的明君。
不足之处是,性格急躁,不知军事。
⑤曹刿的评价:有责任感,又有胆识,洞若观火,极善于把握时机。
(6)知识补充1."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文中的"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3.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
4.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
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5.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鲁:浅陋,曹:有远谋;战时:鲁:不作调查,急躁冒进;曹:实地调查,抓准时机;战后:鲁:茫然不知,曹;细说原委。
好处: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
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7.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8.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审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
9.选文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是什么?请再举出一个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
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成皋之战、昆阳之战。
5.陋室铭(1)全文的点睛之笔并译成现代汉语。
这是简单的陋室,由于我的思想情操而格外美好。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的语句是什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体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5)《陋室铭》一文中,作者在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了他的高尚情操。
提到古代贤士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何陋之有?(7)《陋室铭》一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8)能够反映作者对世俗生活厌弃的一句话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陋室铭》的主旨句子(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0)《陋室铭》中体现作者生活之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小石潭记(1)根据第四段的内容,回答小石潭“不可久居“的原因。
环境冷清无人,作者自身的忧伤。
(2)从本文结尾部分找出写作者主观感受的句子,并说明这些语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7.晏子使楚(1)晏子答辩楚王,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8.邹忌讽齐王纳谏(1)齐王纳谏后在国内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邹忌善于进谏,勇于进谏;齐王善于纳谏。
(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可以得到齐王赏赐的几种进谏的方式分别是什么?能当面指责、批评齐王的过错的;能书面劝谏齐王的;能在公共场所议论齐王的过错,让大王听到的。
(4)邹忌从自己与城北徐公比美的生活小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悟出了:当一个人爱你、害怕你、或是想有求于你时,有可能对你说谎,又想到了国王身边的人因种种原因可能会说谎。
(5)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6)知识补充1.邹忌与徐公比美的前提是: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2.表现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3.邹忌与徐公比美时不自信的原因是: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4.邹忌从妻妾客人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5.邹忌推断出齐威王受蒙蔽的句子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6.齐威王采取的纳谏措施是: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7.威王"广开言路"后出现了"门庭若市"(成语)的局面,而"无可进者"后,会出现"门可罗雀"(成语)的场景。
8本文的标题应该如何理解?这是个兼语结构。
邹忌用巧妙设喻的方式委婉劝谏齐威王,齐威王从谏如流,积极采纳他的建议,实现了齐国的大治。
9.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
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10.邹忌是在什么情况下"讽"齐王的?由一件家庭琐事引起联想,然后围绕这件家庭琐事展开思考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