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大师:闻思修证一生的切身体会

合集下载

太虚大师的和平观研究

太虚大师的和平观研究

太虚大师的和平观研究太虚大师是我国佛教领域的著名人物,他的和平观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太虚大师的和平观理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太虚大师认为和平需要源于内心的平和。

他认为,一个人内心的平和状况会直接影响到他与人相处的方式,只有内心平衡的人才能够有效地维护周围的和平。

因此,太虚大师提倡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在内心得到平衡和调和后,才能够面对外界的纷争和矛盾。

第二,太虚大师强调了平等和宽容。

他认为,在人类的社交生活中,人们必须相互尊重并关注其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太虚大师很少对任何一种宗教、政治或文化信仰作出评价,他鼓励人们发扬互相理解、尊重、接纳和宽容的品质,避免通过排斥异己、冲突和战争来实现和平。

太虚大师相信人类社会只有在平等和互惠基础上搭建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第三,太虚大师强调信仰和宗教对和平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们在宗教上寻求慰藉和精神指引,这是实现和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崇尚爱与和平的宗教信仰也将在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

太虚大师认为,宗教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道德准则和精神慰藉,而且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平互动,这为实现更加美好的人类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太虚大师认为人类同时也面对着许多社会问题和人道主义问题,例如全球贫困、自然灾害、战争、政治动荡等等。

他认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和人道主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协调各方利益,促进各种各样的人与集体的合作,以此逐步实现和平。

在这个过程中,关键则是习得正义、平等、互惠、宽容、中庸和协调性的价值观。

总而言之,太虚大师的和平观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与时代背景,是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全球化的互联网已经使得各种文化、社会和思想价值习俗之间产生了更加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有必要与其他文化和社会相互了解,从而达到共同和谐地发展。

太虚大师:三世因果!!!

太虚大师:三世因果!!!

三世因果太虚大师───十二年正月在宜昌商会讲───佛出世的因缘,是为的甚么?因为佛是觉的,人是迷的。

人既是迷的,所以人就要受一切烦恼生死的苦。

佛本大慈悲心,乘大愿力降生于中印度为国王太子,享受人间尊荣富贵五欲的快乐,随即抛弃人间富贵尊荣去修行,以至于证果成佛。

佛在当时现身,因为要觉悟人的迷,所以现身作个模范,使人晓得了却一切烦恼生死的苦。

既是要觉悟人了却一切烦恼生死的苦,所以随顺人的语言文字,依人类种种差别病而说种种方便救人的法。

这佛说觉悟迷妄的法,就名佛法。

依佛法推究,人不能够了却一切烦恼生死的苦,是由于不明白佛说三世因果的缘故;今天略将世人谬解因果的与佛所说的因果,两相比较说明之。

世人因为是迷的,所以对于佛说的因果就茫昧不知:或者说没有因果;或者凭着意识的理想去推测,谓大地山河是自然变化而有的,谓人是由祖传父父传子而来的;又或谓大地山河及人是有创造者的,所以人同万物都是另有个主宰的。

由上种种谬解妄见,发出种种言论,世人被这种种言论所惑,就有不信因果的:谓人在父母未生以前没有甚么,至于百年生死以后也没有甚么,这种断见一生,就要任意妄为,不怕因果报应。

也有迷信神教的:谓人作了善,神就默佑,使得享受爱的果;人作了恶,神就谴责,使得享受非爱的果。

统观以上种种说法,不是属于无因果派,就是属于谬解因果派,这两派皆足以使人生一种侥幸心,以为作了恶可以幸免的。

那晓得昧于佛说的因果,就要堕落因果报应,不能够免却生死的苦。

若明白佛说三世因果的道理,晓得人生不是突然而生的,死也不是就可以了的。

因为人身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和合而成,人到死的时候,四大假和合身虽死,而业识实在没有死。

明白这个业识的道理,那佛说三世因果的道理,也就容易明白了。

何以故?因为人生已前,有生不止前一世乃至于无始,死后也不是可以了的,乃至于尽未来际也没有止息的时候。

这无始终、无内外的业识,就是从无始以来自家所作善恶业力,积集而成业识。

善的业强于恶的业,则善业先成熟而感受善果;恶业强于善业,则恶业先成熟而感受恶果。

佛教文化之高僧大德:太虚法师

佛教文化之高僧大德:太虚法师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佛教文化之高僧大德:太虚法师
太虚(1889一1947年)是近代著名的佛学家和佛教改革家,一生倡导人间佛教,为中国佛教的改革和复兴作出了很大努力。

1912年,太虚在金山寺组织佛教协进会,着手改革佛教,他提出人间佛教,走上社会的思想,将寺内的大雄宝殿、禅堂、斋堂等殿堂改成大礼堂、接待室、办公室、教室等社会化名词,创办佛学院,把全部寺产充作办学经费,后因遭方丈青权、监院霜亭、荫屏等法师的坚决反对和抵制而告结束。

《法相唯识学》太虚读后感

《法相唯识学》太虚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修行的意义和重要性。我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努力调伏心念,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解脱并非来自外界的改变,而是来自于内心的转变。我希望能够继续学习和实践唯识学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
第四篇范文
《法相唯识学》是太虚大师的杰作,其独特的写作风格、鲜明的人物塑造和深刻主题深度使这部作品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各个方面进行的分析和评论。
首先,太虚大师在书中提出的心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对我们理解人类认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一观点使我们意识到,世界并非客观存在,而是由我们的心所塑造。在这个视角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人类的认知过程,以及我们如何通过心念塑造自己的世界。
其次,太虚大师对修行问题的探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他认为,修行就是要认识自己的心,通过观察、分析和调伏心念,最终实现解脱。这一观点使我们明白了修行的本质,即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和认知方式,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其次,书中的人物塑造也十分鲜明。太虚大师在书中扮演了一位智慧的导师,他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读者认识自己的心性,追求内心的解脱。他的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自己生命的导师,通过认识和调伏自己的心性,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此外,书中的其他角色,如被太虚大师所指导的学者和修行者,也通过他们的思考和体验,展现了唯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这个全新的视角对于我们理解人类心灵、认知和修行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使我们认识到,我们的世界并非如我们所见,而是由我们的心所塑造。这一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我们如何通过心念影响自己的生活。
其次,这个视角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以及我们如何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和认知方式,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一理解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扰和挑战时,更加从容和自信。

人间佛教与以戒为师——学习太虚大师关于人间佛教思想的体会

人间佛教与以戒为师——学习太虚大师关于人间佛教思想的体会

作者: 拙缁
出版物刊名: 法音
页码: 5-7页
主题词: 人间佛教;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成佛;世尊;经论;释迦;三聚净戒;迹人;戒法
摘要:<正> 关于人间佛教释迦世尊降迹人间,生活、修道、成佛均在人间;说法度生,始自鹿苑,终于双林,均以人类众生为主要对象;所说法义,亦以人生现实为依据,以觉悟人群为中心。

佛陀屡赞“人生难得,佛法难闻”。

我们完企有理由这样认为:自从人间有了佛陀及佛陀的教法,佛教就是属于人间的;佛教的思想必须扎根于现实人生;离开人生的现实,佛教便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土壤和基础。

人类的优胜,在许多经论中受到赞扬。

如何看待修行中的各种境界

如何看待修行中的各种境界
我们心中心法用功,妄念、境界、身心方面的反应相当强烈,相当强烈就是因为我们咒印的加持力量相当大,不是平平静静的一潭死水。我们要把我们阿赖耶识里边的业障种子彻底地给它翻个身,打扫出去。当你在打扫的阶段,可能比你不打扫的时间还要凌乱,还要污染。我们都搞过卫生,我们过年,特别农村搞卫生,把家具搬来搬去的,到处都是灰尘,东西乱得不得了。可是你卫生搞过了以后,它就整齐了,就好了。我们用功就是打扫卫生。
你们下坐以后,可能还会有个体验:上坐修法妄想挺多,下坐以后,不打坐时反而没有妄想。这是我们咒印的逼拶力把阿赖耶识的业障种子在往出赶、在向出逼。当我们不念咒了,不结印了,就跟蛇一样,跟老虎一样,你不逼它,不打它,它安宁了,它不动了。我们感觉心里边很平静,当然这种平静也是我们用功的一种受用。下了坐还要善护念,不要眼睛随着色境跑,耳朵随着声音跑,心里边又胡思乱想,那就不好。要把这个心境守护住。
如何看待修行中的各种境界(晚斋开示)
你们用功慢慢地上了路,妄想会很少,或者不打妄想,咒语清清楚楚地现前,坐一支香不感觉时间长,很快就过去了,这就是我们用功初步得力的一种相状。有人打坐用功出现些境界,看见光了,看见花了,甚至看见佛像了,这些事情都说明我们用功在进步。这些境界虽然是路边的花草,可是你不向前用功行道,还是看不到的。但我们不要著它,不要做好境界去理解,就是善境界。还有人用功把过去的业障种子逼出来了,晚上睡眠不好,夜梦增多,这都是好现象。我们就是要把我们阿赖耶识潜藏的这些业障、这些毒蛇,通过我们用功把它逼出来。你不逼它出来,它在那儿潜藏着,它迟早还是要害你。
---

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太虚大师人生佛教论集

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太虚大师人生佛教论集

太虚大师人生佛教论集——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作者:太虚大师 2009-05-12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太虚堕世年复年,忽满四十八,众苦方沸腾,遍救怀明达,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

一这八句、是余前两旬的述怀,玆且引为本文发端。

佛法之原则在于契理契机,理是诸佛诸圣、满证分证诸法性相之理实,机是众乘众趣、已修未修众生行果之机宜;不契理则失实而本丧,不契机则失宜而化滞,无佛法亦无僧及信徒矣。

诸佛证理平等而应机差别,其现身说法于诸清净国土清净时劫也,自成其唯菩萨圣众、或三乘圣众、或人天善众之机教,固难概以揣量。

而我本师释迦牟尼佛应化于三界、六道之娑婆五浊恶世,则华严等亦既明示未获直以内证理实施教矣。

虽应别机 [P458] 所流别说,其旁及者罄无不宜,而正转之法轮,端在「修超欲界之梵行──戒定── ,证出三界之涅槃」──定慧解脱──。

此因应受佛化之众,善根深厚,机感殊胜,一唱善来,即成比丘,一悟法要,即成罗汉。

而大乘菩提行果,则再依「出三界涅槃」为基址,大而化之,胜进而究竟之。

此观之法华所开显者,固甚彰彰也。

由其托基甚高──超欲界梵行及出三界涅槃──,是以「欲界之天仙神鬼」,及「人间之善信男女」,仅为外护与近事而已。

佛寂后千年正法,犹秉持斯化。

特初五百年后,马鸣、龙树、无著、世亲等,渐开展大乘理论,及重视诸天药叉神等,以为像法期事实之母耳。

佛寂一千年后,入像法期,乃由龙智等兴行密教,旨在修神仙咒术行,成欲界天色身──双身从盻、笑、握、抱、合,即示欲界他化自在至忉利,由上而下之五天次第,以最下之合为无上瑜伽法──,依所得天色身之等流果成就佛身,故特重即身成佛。

设非菩提心、般若慧,则失其为成佛之方便,故尤以发大乘菩提心、修大乘般若慧为要义。

换言之,亦即再依「天色身」为圆成大乘行果之基据也。

此确为像法期[P459] 佛教之主潮,然虽盛流于印度、藏、蒙,而汉族则格于原有之礼俗儒化,传入而不受行。

历梁、陈、隋、唐而变通者,别成禅宗、净土宗。

太虚大师的佛教近代化思想和实践

太虚大师的佛教近代化思想和实践

太虚大师的佛教近代化思想和实践佛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与文化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也对佛教信仰和传承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太虚大师将大众化的思想引入佛教,并将东西方文化融合,为佛教的现代化和普及化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

本文将探讨太虚大师的佛教近代化思想和实践,并尝试从五个方面来证明它:一、强调佛法需融合中西文化元素佛教是一种东方文化系统,它的传承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

而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的,这就必然导致了对传统佛教信仰和实践方式的挑战。

太虚大师强调,佛教的传承需要把中西文化元素融合起来,在保持佛教传统的同时,顺应当代文化的变化,尽可能地接近普通人的生活和心理,这样才能让佛教更好地为当代社会服务,更好地传承下去。

太虚大师的《新佛教运动》便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其中包括了一系列中西融合的方法论和实践方法。

二、强调佛教需大众化佛教曾经是贵族阶层的信仰,也曾是僧侣的专利。

但是,当代佛教的传承需要适应大众的消费观念,让普通人都可以享受到佛教所带来的精神福祉。

太虚大师提出,佛教需要大众化,这是佛法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佛教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

比如,在太虚大师的影响下,广东采用普及佛教法会、佛教课和佛教会员等方法,使得大众可以更好地了解佛教,并将佛教融合到日常生活中。

三、强调佛教需开展公益活动太虚大师认为,佛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还需要将慈善和公益活动融入到佛教实践中。

因为佛教所倡导的是对社会的关注和爱护,而慈善和公益活动则是佛教所倡导的爱心之举。

在太虚大师的引领下,在中国,佛教社团不断开展慈善活动,比如,佛教义工、义诊、抗震救灾等,这些活动不仅降低了佛教与社会的距离,还促进了佛教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强调佛教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佛教经文往往被注视为过时并与科技发展失之交臂。

然而,太虚大师提出,佛教与现代科技需相结合,因为科技的发展符合佛教的“智慧”精神。

思惟闻法之胜利的心得分享

思惟闻法之胜利的心得分享

思惟闻法之胜利的心得分享
闻法的殊胜利益,《听闻集》云: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益,多闻得涅槃。

多闻能使我们正确地认识和理解法义,并落实到心行。

树立正确的观念,远离恶见恶行。

多闻能让我们明白生命的真正价值,追求真理和解脱,而不是深陷贪嗔痴中而不知,虚生浪死。

多闻是因,通过修行可以最终证悟涅槃。

《本生经》的偈颂是对听闻功德的赞颂,说明不管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多闻都非常重要。

师父讲到,多闻有两种,一是广学多闻,一是反复听闻。

也就是多闻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师父讲了要正确理解多闻,既然我们已经加入三级修学,当前最重要的是反复听闻,把所闻法义落实于心行,实现观念心态生命品质的改变提升,才能一步步接近修学目标的达成。

太虚大师对痛苦的体验和超越

太虚大师对痛苦的体验和超越

就 世界 范 围而言 , 2 0世纪 前半 叶可 以 说是 理 性 张扬 、 科 学进 步 、 工业 发 展 、 社 会 财 富 得 到大 幅 度 增
叶的人们 , 特 别是 知 识 分 子 , 经 历 了思 想 启 蒙运 动 ,
具 有广 阔 的视野 , 因 此对 人 格 的独 立 与 自由非 常重
2 O l 7年 1月
J a n . 2 0 1 7
太 虚 大 师 对 痛 苦 的体 验 和 超 越
韩焕 忠
( 苏州大学 宗教研究所, 江苏 苏州 2 1 5 1 2 3 )
摘 要 : 太 虚大 师从佛 法 中探讨 人 类苦难 解决 方案 的 同时 , 既 完成 了对 自 己人 生苦 难 的超 越 ,
表 现 。故公 议 无 真 实 性 , 即亦 无 绝 对 尊 重 之 可 能 。
… …
人 格与 公议 , 为近 世唯一 所 尊重 , 兹 既发 现其 虚
伪 无实 , 则使 人徘 徊歧 途 , 其烦 闷又何 如? ” 口] 9 人 格
无 标准 , 则无 法依 赖 和 信 任人 ; 公议无是非, 则 举 动 无 所适 从 。此种 痛苦 虽 古 已有 之 , 然 对处 于 社 会 剧 烈 动荡 时代 的太 虚大 师而言 则更具 逼迫 的意 义 。
关键 词 : 太虚 ; 痛苦; 体验; 超 越 中图分 类号 : B 9 4 文献 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3 5 7 1 ( 2 0 1 7 ) 0 1 — 0 0 2 3 — 0 5 造 成 了人 们思 想上 极大 的苦 闷 。这 种苦 闷对 于那些 感 情丰 富 、 思 想深 刻 、 理 想高远 的人 如太 虚大 师者来 说 尤为剧 烈 。太虚 大 师 对 人 生痛 苦 的这 种体 验 , 可

得道高僧的人生感悟

得道高僧的人生感悟

得道高僧的人生感悟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程,我们都在这场旅程中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

而得道高僧们在修行中领悟到了许多深刻的人生真理,他们的人生感悟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首先,得道高僧们认为,人的本质是清净无染的。

每个人都拥有一颗纯净的心,只是被尘世的纷繁琐碎所掩盖。

只有通过持戒修行、禅定般若等方法,才能让内心的光芒重现。

其次,得道高僧们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消除痛苦,实现幸福。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从内心开始,消除贪婪、瞋恚、愚痴等烦恼,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再次,得道高僧们认为,生命的真谛在于无常。

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无论是人或是物,都会面临兴衰更替的命运。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每一刻,充实生命的每一天。

最后,得道高僧们认为,生命的归宿在于涅槃。

涅槃是一种无尽的清净、平和和解脱,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触及到它。

我们应该以涅槃为目标,不断地修行,不断地超越自己,最终实现心灵的升华和自我解放。

以上就是得道高僧的人生感悟,希望这些深刻的真理能够启迪我们,让我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不断前行,不断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升华。

- 1 -。

如何看待修行中出现的各种境界

如何看待修行中出现的各种境界

达真堪布:如何看待修行中出现的各种境界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达真堪布发布时间:2011-6-11 22:08:22繁體版
修行的时候,心静下来了,肯定会出现一些境相。

有些人今生没有那么大的功夫,但是前世带来的也有。

这些境界都很正常,你不执着都是好事,你执着了都是不好,你不执着就行。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些境界是很特殊的,但是你也应该把它当作一个正常的现象去看待。

比如说,这里有一杯水,地狱众生看就是铁汁,饿鬼看就是脓血,人看就是一杯水,天人看就是一杯甘露,佛看就是一尊佛。

在不同境界里,会出现不同的境相,都当正常的现象去看就可以了。

若是你去执着,那就是一种障碍。

魔也是自心的显现,若是你执着这些境界,去跟随它,鬼魔就会趁机来捣乱,影响你的修行。

+1
9。

闻思修证一生的切身体会

闻思修证一生的切身体会

太虚大师:闻思修证一生的切身体会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作者:太虚大师太虚大师(图片来源:资料图)我初出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缘,而最主要的还是仙佛不分,想得神通而出家。

所以受戒、读经、参禅,都是想得神通。

出家的最初一年,是在这样莫明其妙的追求中度过的。

第一年已经读熟了法华经,每日可背诵五六部。

第二年夏天听讲法华经,始知佛与仙及天神不同。

曾住禅堂参禅,要得开悟的心很切,一方面读楞严经,一方面看语录及高僧传等。

第三年又听讲了楞严经,对于天台教观已有了大体的了解。

并旁研及贤首五教仪、相宗八要等。

而参究话头的闷葫芦,仍挂在心上。

秋天去住藏经阁看藏经,那时喜欢看憨山集、紫柏集,及其他古德诗文集与经论等。

如此经过了几个月,同看藏经的有一位老首座告诉我说:“看藏经不可东翻西找,要从头依次的看到尾”。

当时我因找不到阅藏头路,就依他的话,从大藏经最前的大般若经看起。

看了个把月,身心渐渐的安定了。

四百卷的大般若尚未看完,有一日,看到“一切法不可得,乃至有一法过于涅槃者,亦不可得!”身心世界忽然的顿空,但并没有失去知觉。

在这一刹那空觉中,没有我和万物的世界对待。

一转瞬间明见世界万物都在无边的大空觉中,而都是没有实体的影子一般。

这种境界,经过一两点钟,起座后仍觉到身心非常的轻快、恬适。

在二三十天的中间,都是如此。

大般若经阅后改看华严经,觉到华藏刹海,宛然是自心境界,莫不空灵活泼;从前所参的禅话,所记的教理,都溶化无痕了。

我从前的记忆力很强,只要用心看一遍就能背诵。

但从此后变成理解力强而没有记性了。

我原没有好好的读过书,但从那一回以后,我每天写出的非诗非歌的文字很多。

口舌笔墨的辩才,均达到了非常的敏锐锋利。

同看经的有后作金山方丈的静观和尚等,他们疑我得了憨山大师所说一般的禅病,但我心中很安定。

我现在想起来,当时如从这种定慧心继续下去,三乘的圣果是可以成就的。

可惜当时就改了途径,因为遇到了一位华山法师,他那时就在杭州办僧学校,暂来藏经阁休息。

谈般若三进程与闻思修证和信解行证

谈般若三进程与闻思修证和信解行证

谈般若三进程与闻思修证和信解行证谈般若三进程与闻思修证和信解行证净德居士三般若进程,是指修行中的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

而信、解、行、证也是修行中渐进性的修行过程。

以华严的观点来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中含多,一可分解出若干份,三分之一、十分之一,百分之一,乃至分得更细小,这很好理解了。

多即是一。

所谓毛端刹海啊!哪怕是一根毛的尖端那么一点地方也蕴涵着无量佛刹。

再小的一点,它也包含着整个宇宙的全部信息。

不管一也好,多也好。

一与多是一体的,聚而则为一,散而则为多。

从华严这个观点来看我们的修行进程也是这样!从文字般若入手,我们有文化的人可以看高僧大德的论述,读佛学方面的书、可以读经。

就是没有文化的,人家可以看高僧大德讲经说法的光盘等等,在如今这个信息传播手段丰富,传播媒介多样化的时代,简直太方便了。

通过读书、读经、看经解和看光盘,听讲经说法,我们可以从法师和大德的论述中,逐步正确的认识佛法、认识佛教,走近佛法和佛教。

这就是文字般若,通过文字和语音、影视,把高僧大德的直接的修行经验、体悟的心得,接受过来,转变为我们学佛的基础,当然也可以说是间接的经验,把这些间接的经验慢慢积累起来。

不要小看这个文字般若的过程啊!它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你的心性。

尽管你的习气这时还蛮重,宿业也很重,不可否认的是,你自性中的那些颠倒梦想、那些妄想、分别和执着,在你意识心的思索和对过去的反思、反省中,开始在动摇。

佛法通过语言、文字的传播,开始在你自性中激起了浪花,起了作用。

你觉得高僧大德说得对啊!觉得佛陀真的是太伟大了。

佛的经典里,在两三千年前就把我们末法时代的事情讲得这么清楚。

你会感慨不已。

这时候,你通过闻而思,思而解。

为什么我们这里要用思?因为你还是用的意识心。

用的是逻辑思维,但是有一部分佛法的浅显道理,你理解了。

所以叫思而解。

这就是闻、思、修、证的前两个步骤啊!也是信、解、行、证的第前两步。

往往是信一点,解一点,信得越多,解得越多,悟得越深。

太虚大师节俭惜福感人事迹

太虚大师节俭惜福感人事迹
雪窦山简称雪山,雪山是世尊修苦行之处,若能在此住一 年半载的,必是能节省用度,俭朴知足之人。省俭乃能除 贪;希望由诸位实行节俭,影响到本寺大众,再远应诸方 ,实行俭德。能如此,则可挽救现时奢侈之风,而济民困 国穷之难矣!
——《海潮音》十六卷四期
供 养 十 方
惜福·修身·养德
佛教高僧“崇俭戒奢”事迹
太虚大师节俭事迹
近代太虚大师说:“出家人必须能节俭,乃能安其淡泊之 生活……沩山大师警策文云:‘少求俭用,免逼迫于心田; 知足除贪,播馨香于异地。’”
他以“俭勤诚公”四字为雪窦寺寺训,以除奢靡的浪费,作为恰当的用度,即是节 俭;出家人必须能节俭,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

如何能够迅速领悟大圆满?

如何能够迅速领悟大圆满?

如何能够迅速领悟大圆满?【无央师开示录】答疑参与闻思修才能快速领悟大圆满同修:觉者的境界是一样的吗?无央师:所有觉者的境界是一样的,至少我们关于觉悟的定义就是超越了二元。

然后发现自己的真实究竟的状态,或者说一切法的实相、真实状态就是叫觉悟。

在这个意义上是一样的。

关于我们的本性有一些不同的认识。

有的人认为我们的本性就是一个人,基于身体的一个人。

小乘的证悟是要发现这个人是不存在的——人无我,没有一个真正的我,实有的我是不存在的。

大乘的话,是证悟法无我,但这样的方式仍然不是直接的,所以要很长时间才能真正明白。

同修:这些跟每个人的缘分有关系吗?无央师:这些最主要是跟能力有关。

能力就是我们说的根器,而根器不是一个天生的东西,比如天生的智慧。

智慧只占根器的一部分,能力是你具足的(修行上的品质)。

比如你经常听课闻思修,你的能力会迅速地提高。

就像昨天拉提琴的那一位音乐家,他学大圆满之后,在音乐的领悟和演奏表现方面有很大的提升,他昨天一直在说这件事。

这当然是迅速的。

大圆满教法中,真正最重要的是原始大圆满,它能让你当下明白,不是什么漫长的时间,一辈子或者是死后甚至几辈子后才明白。

无央师:这几天荟供、答疑,包括直播你有听吗?同修:没有。

无央师:这就是你为什么没有迅速领悟大圆满的最主要的原因。

因为五根里面第一根你没有具足,没有去参与更多的活动。

其实不需要做什么,你只需要参与我们的闻思修。

我今天说了,我们只是花一点时间在一起而已,对吧?不管我们在说话聊天喝茶,还是我们学金刚舞,其实我们都在指向同一个真相。

你只需要打开这个群课堂就可以听到。

你不需要去想象,我要学这个学那个,我们的方式是你难以想象的直接。

同修:按照佛教的说法,我被业力束缚了。

无央师:你这么认为的原因,就是因为你基于所谓的“我”。

你说我被业力束缚,是因为你认为这个“我”就是你的身体——基于你身体的一个关于“我”的印象,或者一种感觉,我们称之为幻觉。

当你仔细研究这个基于“我”的身体,也就是五蕴的时候,里面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

太虚大师谈梦的意义

太虚大师谈梦的意义

太虚大师谈梦的意义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发布时间:2013-10-20 21:19:55繁體版梦的意义佛学上说“梦”是什么东西?佛学谓一切众生有八种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梦既不是前五识,也不是末那及阿赖耶两识,乃是第六意识在睡眠时的心心所相应活动,这种活动就是梦。

所以梦是睡眠相应的第六意识心心所,而与他识无关。

在第六意识有有漏无漏之分,在诸佛圣人的意识是无漏的,在平常人类的意识是有漏的。

有漏之意识,又有五俱及独行之分;五俱意识是眼识乃至身识之五官感觉之一,与第六意识同起的作用,此在醒时才有,如见色、闻声等。

独行意识乃离开眼、耳、鼻、舌、身五官感觉之后,单独构成的。

但独行意识的范围亦甚宽大,又分三位:一、清醒的时候,心力分散而非集中统一的为散位独行意识;二、经过修定工夫而增加许多超越的力量,为定位独行意识;三、梦时前五识不起现行,唯是第六意识之分别现忆,为梦位独行意识。

而不称为睡眠意识者,因平常所谓睡眠,只是指血液的休息状态,而梦是睡眠时的意识现起活动,此可知梦是第六意识在睡眠中现出来的。

有了梦位意识的见分相分同时现起,就是有梦了。

睡眠心所梦是在睡眠中演成的。

要知道梦是什么,兼要知道睡眠。

通常所谓睡眠,但是生理的;而佛典所谓睡眠心所,则是心理的。

成唯识论云:“眠谓睡眠,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

“谓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极□劣,一门转故。

昧简在定,略别寤时,令显睡眠非无体用,有无心位假立此名,如余盖缠心相应故”。

睡眠心所,乃第六意识作用之一,谓意识心理作用与定心所合作,则成定位意识;与睡眠心所共起活动,就成为梦。

梦的来源睡眠不定就成为梦。

佛典善见律说梦的来源有四种,大智度论、毗婆娑论说有五种,内容所讲大同小异。

今用毗婆娑论的五种:第一种、是由“诸病”:即身体上四大不调发生出来的病态,如身体在冷则梦水,身体感暖则梦火,即由生理关系而生梦。

太虚大师的开悟经验

太虚大师的开悟经验

太虚大师的开悟经验
邢东风
【期刊名称】《佛学研究》
【年(卷),期】1996(000)000
【摘要】50年代以后,国外的佛教学者广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现代科学理论对禅者的宗教心理体验活动加以测定和分析,而中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只是从哲学认识论的层面解释佛教中的心理学问题,即使有一些关于佛教心理学问题的研究,但也仅仅是停留在对佛教的心理学说进行理论上的归纳,而没有涉及到佛教的宗教经验的事实,甚至还有不少人在“不可说”的幌子之下把禅悟心理体验活动排斥在现代佛教研究的大门之外。

显然,把禅悟心理体验的活动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从多种层面加以研究,应当在现代禅学研究及佛教研究领域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这样的背景来看,太虚在50年前对自己开悟经验的披露与说明虽然还不成其为系统的科学研究,但它至今仍然可以为我们把握禅悟体验现象、并从这一角度开拓现代佛教研究的新领域提供有益的启示。

【总页数】5页(P171-175)
【作者】邢东风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
【相关文献】
1.一张纸开悟“笨小孩” [J], 赵盛基
2.一张纸开悟“笨小孩儿” [J], 赵盛基
3.开悟的椅子 [J], 马明博
4.一张纸开悟"笨小孩儿" [J], 赵盛基
5.开悟,在梨树下 [J], 丁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虚法师论生死丨第一期《死亡,真的是生命的终点吗?》

大虚法师论生死丨第一期《死亡,真的是生命的终点吗?》

大虚法师论生死丨第一期《死亡,真的是生命的终点吗?》
中国佛教网
死亡是永恒的归宿
每个人都会无可避免地走向死亡
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呼吸停止所带来的肉体死亡,真的是生命的终点吗?死去之后是一片虚无什么都没有?还是有一个恒常不变的灵魂走向下一场轮回?我们能够超越死亡的限制吗?
面对死亡,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疑惑,就让大虚法师带你,透过“死亡”,堪破生命的真相。

1、如何理解死亡?

核心观点:
•人生就像一场大梦,我们都活在梦中。

•在梦中并没有真正的生死,生死只是幻相而已。

•“生”是幻生,是心识幻化出来的,实际上它等于“无生”、“不生”。

•“死”是幻死,并没有一个真的东西死去,它实际上是“不死”、“不灭”。

•我们执着于自己是一个小水滴的表相,从而无法体验到自己就是大海的本来面目。

2、如何理解往生?

核心观点:
•往,往净土;生,其实是无生,是解脱的境界。

•生死是二元的、对立的状态,而往生则是不生不灭、超越生死的境界。

•净土的净,不是清净,而是不垢不净,是一种超越了清净和染污的境界。

3、死亡与往生的区别?

核心观点:
•往生是超越生死二元对立,趋向解脱的、不生不灭的境界;
•死亡是继续生死轮回,继续体验无穷无尽的烦恼痛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虚大师:闻思修证一生的切身体会
2013年01月28日 10:13
文/太虚大师
我初出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缘,而最主要的还是仙佛不分,想得神通而出家。

所以受戒、读经、参禅,都是想得神通。

出家的最初一年,是在这样莫明其妙的追求中度过的。

第一年已经读熟了法华经,每日可背诵五六部。

第二年夏天听讲法华经,始知佛与仙及天神不同。

曾住禅堂参禅,要得开悟的心很切,一方面读楞严经,一方面看语录及高僧传等。

第三年又听讲了楞严经,对于天台教观已有了大体的了解。

并旁研及贤首五教仪、相宗八要等。

而参究话头的闷葫芦,仍挂在心上。

秋天去住藏经阁看藏经,那时喜欢看憨山集、紫柏集,及其他古德诗文集与经论等。

如此经过了几个月,同看藏经的有一位老首座告诉我说:“看藏经不可东翻西找,要从头依次的看到尾”。

当时我因找不到阅藏头路,就依他的话,从大藏经最前的大般若经看起。

看了个把月,身心渐渐的安定了。

四百卷的大般若尚未看完,有一日,看到“一切法不可得,乃至有一法过于涅槃者,亦不可得!”身心世界忽然的顿空,但并没有失去知觉。

在这一刹那空觉中,没有我和万物的世界对待。

一转瞬间明见世界万物都在无边的大空觉中,而都是没有实体的影子一般。

这种境界,经过一两点钟,起座后仍觉到身心非常的轻快、恬适。

在二三十天的中间,都是如此。

大般若经阅后改看华严经,觉到华藏刹海,宛然是自心境界,莫不空灵活泼;从前所参的禅话,所记的教理,都溶化无痕了。

我从前的记忆力很强,只要用心看一遍就能背诵。

但从此后变成理解力强而没有记性了。

我原没有好好的读过书,但从那一回以后,我每天写出的非诗非歌的文字很多。

口舌笔墨的辩才,均达到了非常的敏锐锋利。

同看经的有后作金山方丈的静观和尚等,他们疑我得了憨山大师所说一般的禅病,但我心中很安定。

我现在想起来,当时如从这种定慧心继续下去,三乘的圣果是可以成就的。

可惜当时就改了途径,因为遇到了一位华山法师,他那时就在杭州办僧学校,暂来藏经阁休息。

大家说起我的神慧,他与我谈到科学的天文、地理、与物理、化学等常识;并携示天演论、康有为大同书、谭嗣同仁学、章太炎文集、梁启超饮冰室等书要我看。

我起初不信,因为我读过的书,只是中国古来的经史诗文与佛教经籍。

当时与他辩论了十几天,积数十万言。

后来觉他颇有道理,对于谭嗣同的仁学,尤极为钦佩。

由此转变生起了以佛法救世救人救国救民的悲愿心。

当时以为就可凭自所得的佛法,再充实些新知识,便能救世。

次年乃从八指头陀办僧教育会;冬天又同去参加镇江所开的江苏僧教育会;继又参加杨仁山居士预备复兴印度佛教的祗园精舍。

自此以后,就没有依了以前的禅定去修,这样从光绪三十四年,一直到民国三年。

欧战爆发,对于西洋的学说及自己以佛法救世的力量发生怀疑,觉到如此的荒弃光阴下去,甚不值得,遂到普陀山去闭关。

闭关二三个月后,有一次晚上静坐,在心渐静时,闻到前寺的打钟声,好像心念完全被打断了,冥然罔觉,没有知识,一直到第二天早钟时,才生起觉心。

最初,只觉到光明音声遍满虚空,虚空、光明、声音浑然一片;没有物我内外。

嗣即生起分别心,而渐次恢复了平凡心境。

自此,我对于起信,楞严的意义,像是自己所见到的,所以我当时就开始著成了楞严摄论。

经过这次后,继续看经,著书,坐禅。

这一年中专看法相唯识书。

当时其他的经论虽亦参看,但很注意看唯识述记。

述记中释“假智诠不得自相”一段,反复看了好多次,有一又入了定心现观。

这与前两次不同,见到因缘生法有很深的条理,秩然丝毫不乱。

这一种心境,以后每一静心观察,就能再现。

从此于思想文字等都有改变,从前是空灵活泼的,以后则转入条理深细紧密的一途;在此时所写出的文章不同,亦看得出。

上述经过定境三次,都因后来事缘纷集的时间太多,致不能有长时的深造成就。

自从经过第一次后,我的记忆力便没有以前好,但理解力很深。

那年头发已变白,眼已近视,但后来头发转青了,眼睛到现在未变。

经过第二次后,起信、楞严的由觉而不觉的缘起相,得了证明。

第三次现观唯识的因果法相。

古人所谓不昧因果,实在一一皆有条理、秩然而不紊乱的因果。

经过这三次的定境,每一次心理生理都有改变,并曾偶然有过天眼、天耳、他心通的征兆;六通可能,则建基天眼、宿命通上的业果流转相续亦决可信。

因为悲愿心太重,未能向禅定去继续深进。

所以没有次第,可为别人修证的依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