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在手指尖跳跃
让智力在BB的指尖上跳舞
让孩子的智慧在指尖上快乐飞舞
让孩子的智慧在指尖上快乐飞舞摘要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生活性必须回归儿童世界,密切贴近儿童的生活世界。
而利用乡土材料来自制玩具,能让孩子在回归泥土质朴的气息中,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创造性思维于一体,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是一个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特色平台。
关键词乡土材料幼儿多元智能自制玩具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是电影《柳堡的故事》中“二妹子”的故乡。
我们的家乡物产丰饶,素有“鱼米之乡”“荷藕之乡”的美誉。
周围有丰富而独特的农村幼儿教育资源。
然而,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受到经费等条件的限制,玩具品种单一,数量缺乏,极大地阻碍了幼儿的活动与多元发展。
幼儿对做做玩玩却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那么,如何利用乡土材料,拓展自制玩具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呢?一、挖掘“乡土”材料,让幼儿在自制玩具中分享乐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农村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农村的各种资源,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我园地处农村,周边有着丰厚的自然资源,带领幼儿回归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他们的玩具,带给孩子们的是熟悉、新鲜和有趣。
我们利用春游、秋游带领幼儿出园收集,还请家长协助帮忙收集,并在每个教室角落设置回收站,鼓励幼儿平时注意积累、充实。
在收集的过程中,幼儿不仅熟悉、了解了这些材料的基本特征,而且学会仔细地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为自己制作玩具作好了前期准备。
面对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材料,孩子们显露出的那份熟悉就如遇见久违的朋友,顿时变得轻松自在;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制作的欲望得到了激发。
二、欣赏“乡土”玩具,让幼儿露一手1.利用自然环境,进行自制玩具活动。
新《纲要》中指出要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为发展幼儿的重要资源。
大自然则是幼儿向往的地方,它赋予自制活动更多的机会。
于是我们带领幼儿走向大自然。
这样,不仅让他们亲身体验四季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还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让智慧在手指尖跳跃
让智慧在手指尖跳跃摘要:动手实践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数学课堂上,如何让学生的动手操作不流于形式,让学生的智慧在动手操作中得到激活呢?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可从精心准备、明确目标、适时指导、留足时空等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课堂教学;智慧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2-0070-02《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动手操作活动,离不开直接经验。
然而,更倚重学生间接经验获取的快餐式灌输方式充斥着许多数学课堂,动手操作也逐渐远离了课堂。
课堂上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环节往往流于形式,由教师演示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已成常态。
数学课堂上,如何扭转这一现象,让学生的智慧在动手操作中得到激活呢?一、精心准备,让动手操作有米可炊因为每节课的知识不同,所以数学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也不能随心所欲。
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预设,包括教材的分析、学情的了解、材料的准备等。
只有做了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学生操作时的深度参与。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密铺”一课时,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哪些图形能够密铺,哪些图形不能密铺,还必须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让其在动手实践中寻找规律。
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要准备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五边形、圆等多种图形,每一种图形至少准备十个,不然学生很难发现其中的规律。
所以,为了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米可炊,课前我划分了学习小组,每组8人,每人准备一种完全相同的图形十个,装在信封里,供课上操作使用。
课前准备的过程,不仅使学生熟悉了材料,而且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二、明确目标,让动手操作有“法”可循对小学生而言,无意注意往往占主导地位。
操作时,他们常常被学具的色彩、形状所吸引,上课时会由着自己的兴致来摆弄学具,因而,明确活动目标有助于提高动手操作活动的学习针对性和实效性。
让智慧在孩子的指尖上跳跃
让智慧在孩子的指尖上跳跃摘要:幼儿折纸教学三部曲“一、折纸分段教;二、让幼儿主动探索;三、作品的加工及技能的巩固。
孩子们通过折纸活动有利于开发智力,萌发创造性,感受折纸文化,使孩子们的智慧在指尖上跳跃。
关键词:幼儿折纸;教学三部曲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118-001折纸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手工活动。
我从中班起就有意无意的时常组织孩子进行折纸活动,午饭前、午饭后、午点后,都成了孩子们折纸的黄金时间,孩子们乐此不疲。
一、折纸分段教第一阶段:教学目标:⑴认识运用较为简单的折纸符号。
例如表示纸边的,表示纸痕的、谷折线、山折线。
学习简单的折纸技法。
例如谷折法、山折法等。
⑵能跟着老师完成折纸或依照简单图纸折出作品。
植物类:草莓、郁金香;动物类:折纸玩偶;人物、工具类:钢琴、铅笔、人偶等。
第二阶段:教学目标:认识运用一般的折纸符号。
例如折成层次符号、反转符号,卷纸符、转动符、折向背面符号以及所代表的折纸技法的学习。
动物类:立体大象、孔雀、天鹅。
植物类:菊花、莲花、六瓣百合。
工具、人物类:纸盒(三角、四角、六角、八角等)、立体纸娃娃。
第三阶段:教学目标:认识一些少见的折纸符号,例如重复、连折、展开、下沉使压等及其相关技法。
动物类:蝴蝶、狮子。
植物类:向日葵、玫瑰。
其他:各式花球的做法,三到四种。
教学中,我常采用示范讲解、巡回教室辅导的方法。
示范折纸步骤时我尽可能做到表述清楚明白。
讲一步,示范一步,较复杂的地方重点讲,再在黑板出示示意图,示范具体折法。
示范用的纸张要够大。
示范时留意孩子的反应,是否能理解,能否跟上。
如果有问题及时解决。
发现有遇到困难的孩子适当给予帮助,使其渡过难关,不半途而废,重新树立信心,耐心完成作品,体验成功感。
二、让幼儿主动探索陈鹤琴老先生在“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提出了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
凡是幼儿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幼儿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鼓励儿童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让智慧的火花在幼儿的指尖跳跃
让智慧的火花在幼儿的指尖跳跃一、缘起--一江春水向东流: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在传授幼儿知识的同时,要教给幼儿学习的方法。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班级特色--泥工教学,幼儿泥工作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对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反思幼儿园泥工教学的现状,主要存在有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教师自身的技能技巧能力有限,教师不能掌握基本的泥工捏法。
其次、教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能力把握不够,不能够很好地给予幼儿适当的引导,让幼儿有充分展示的空间。
以下就谈谈我在改进幼儿泥工教学方面所作的点滴收获。
二、回溯--便觉春光四面来在教学中,我对本学期的泥工教学有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以目标为中心,围绕各阶段的内容,让幼儿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了解我国的泥塑艺术,增进幼儿对泥塑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它可以使幼儿获得和谐的发展,体现了新《纲要》这一理念的过程。
因此,在指导幼儿泥工教学活动时,我们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选择一个让“幼儿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在泥工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教师要创新的教,幼儿要创新的学,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的、民主的、和谐的环境。
如:师幼关系、教学环境、幼儿自由发展等方面。
坚持实践第一,教、学、做结合,让幼儿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创。
具体来说,要从目标出发,把握起主题、核心内容、表现形式和手法,明确其兴趣性、教育性、挑战性所在,要让幼儿主动、积极地学习。
幼儿泥塑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可以从自身的实践中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同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中获得。
为此,我们的第二步做法是开设美工区域,将进一步帮助幼儿展示泥塑作品,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在尝试中去提高,在提高中进行创造。
总之,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了空间,可以使幼儿从不断的尝试中冒出创新的火花,也可以从同伴的交流中,获得启发和感悟。
让智慧在指尖跳舞
邹益课程是学校发展的命脉与动力。
多年来,泰山小学不断尝试构建适合学生生命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从最初的创意手工特色项目,到“国家课程+社团、兴趣选修”,到最后构建了“国家课程+阳光心育、金手指校本课程”的课程体系,在持续推进的过程中,金手指校本课程为学校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学校的课程建设与发展。
创意手工——金手指校本课程的孵化与立体推进在建校初学校就确立了创意手工特色项目。
2006—2012年间,学校以创意手工小社团的形式开展活动,由手工强项老师吸收对创意手工感兴趣的学生组建社团,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
项目有纸艺、花艺、编织、绣艺、泥工、贴画、木工等。
通过社团创意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各种手工制作,还了解了一些手工文化。
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项目普及面不够、开发项目的辅导老师已达极限等问题,项目发展遇到了瓶颈。
2013年,学校对创意手工特色项目进行扩展,内容涵盖语文的硬笔书法、数学的数棋、珠心算、科学的航模七巧板、纸飞机、航模建模等,着力创建金手指校本课程。
学校组建课程开发小组,组织全员通识培训,进一步理清课程的目标与结构,系统开发课程内容,扎实推进金手指校本课程。
1.理清目标与结构金手指校本课程立足于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整合,与学校特色文化相融合,通过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动手与创新能力,让学生去感受美、认识美和创造美。
在实践操作中,将有童趣、善思维、能创造与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进行整合。
课程结构从知识中心、儿童中心、社会中心三个视角出发,强调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学科思维的渗透,校本课程特色化以必修与选修互相整合推进,从而满足儿童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协调发展。
2.开发主题模块在前期创意手工特色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主题,如创意纸艺、创艺绘画、创意编织、创意科技等,学校根据学生年段特点,进行主题开发实施。
比如,《创意纸艺》课程主要围绕撕、贴、折、剪、抠、卷、塑形这些技能,构建年段能力培养序列,课程内容从易到难螺旋上升,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自由创造。
让智慧在指尖跳跃
让智慧在指尖跳跃——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瑞士数学家欧拉更直接地点出:数学不但需要观察,也需要实验。
可见,数学课上多让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可以帮助儿童亲身经历数学学习过程,积累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从而提升儿童的综合能力。
小学数学实验的起源与发展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数学不需要实验,那是物理、化学的专利,其实数学与其他科学分支一样,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生产活动发展起来的一种智力积累,数学来源于生活,起源于实践,应该说自古以来数学就有实验。
比如计数意识就产生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通过实验,人类摸索过多种记数方法,有开始的结绳记数,用石块记数,然后逐步发展到今天我们所用的数字。
小学数学实验意蕴与价值操作,让儿童从一个看客向创客转变操作,让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得益彰操作,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实验意识的培养和实验方法的指导。
“经历、观察、感知、操作、模仿、收集、参与、尝试、发现、探究”构成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实验教学的主要行为动词,是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主要途径,也是数学实验的主要思想——一种“用实验学数学、用实验做数学”的思想。
数学实验:内涵诠释与实践探索儿童的智慧在指尖跳跃——数学实验的内涵诠释与实践探索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储冬生前言:从一道“钟面问题”说起数学中的许多结论都是用实验和归纳发现的,证明只是补充手续而已。
——高斯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钟面问题”:一天24小时内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一共重合多少次?我对身边的小学生进行过调研,结果发现:大部分的学生无从下手,少数学生能够动笔演算出结果(但是需要较多的时间),也有极少的几个学生能从拨弄手表的实验中收获成功。
想到“拨弄手表进行实验”,问题就不难了,关键在于孩子们普遍想不到这种实验的方法。
这种数学实验意识的淡漠与我们的数学教学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让智慧在学生的指尖跳动
让智慧在学生的指尖跳动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主要集中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那么,为什么不让智慧在学生的指尖上跳动起来呢?尤其是在数学课上,抽象思维较多,如果再切断动手操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反之,则能使学生的思维随之展开。
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才有自己感知、自己付出的意识,才能发挥自身的潜力,对自己努力获取的知识才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从指尖上培养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兴趣是鼓舞和推动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力量。
一个人如果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孜孜不倦、刻苦好学,就会情绪高涨、心境愉快,充满克服困难的信心。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老师做出一些图案,在黑板上贴成一幅图画。
师:观察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生:这些图案都是对称的。
生:这些图都是把纸对折后,画半个图形,剪下来打开得到的。
师: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制作出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来,好吗?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真正有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动手折、画、剪,对好动的学生来说,是最感兴趣的。
在动手操作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通过观察建立“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使学生在动手之中参透了数学的对称美。
二、从指尖上获取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动手的过程是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思维向另一种思维转化的过程。
如果只停留在动手操作的阶段,学生也只能做到“理解”而谈不上掌握和应用,也就谈不上学习能力的提高。
如教学《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时,第一个环节:面积和周长在意义上的不同,可以通过让学生“摸一摸”、“围一围”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但这只是“理解”,只是让学生形成表象,还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概括出面积和周长的区别,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第二个环节:一个动手操作的练习。
(1)拿出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并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2)拿出12根1厘米长的小棒,围成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算出周长和面积,看看你们又发现了什么结论?学生对周长和面积容易产生错觉,面积指的是面的大小,可以用手“摸一摸”,而周长只是表示长度,有长短之分,我们只能“量一量”或“围一围”。
儿童的智慧在指尖跳跃-2019年精选文档
儿童的智慧在指尖跳跃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可见,恰当地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是十分有益的,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经讲:“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造一个适合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的问题情境,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属于圆形的物体,接着让学生比较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至于怎样画圆,教师不做示范,让学生自己想方设法动手尝试画圆。
“你们会画出标准的圆形吗?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好、最多?”这样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人人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很快,多数学生都知道并学会了用圆规或借助圆形物体(如茶杯盖、硬币等)画圆的方法。
老师适时表扬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精神,接着追问:“如果体育老师想在操场上画一个最大的圆,你还能用圆规画出来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争先恐后地投入到动手实践中。
通过操作实验,最后发现用标杆和绳子可以画较大的圆。
这样教学,自始至终使学生兴趣高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的多种感官,师生乐在其中,对教学目标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潜能。
二、注重探究,发展学生思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首先让学生比较方格图中不规则图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大小,唤醒学生“图形等积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确立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策略。
让智慧在孩子的手尖上跳跃
、
让兴趣滋长 , 动学 习 主
棒就可 以减7 了;有 的学 生在打开 的1 根小棒里拿 去7 0
林语堂先 生曾说过 :吃花生必 吃带 壳 的 ,一 切味 “ 道与风趣全在剥壳 。 剥壳愈有劲 , 花生米愈有味道 。 此 ”
根, 根, 余3 再把这三根 与个位上原有 的5 根合并得8 。 根 进而让学生观察十位的变化 , 直观地看到计算结果十位
是 30 , 以三 角 形 的 内角 和 是 10 。 教 师 及 时表 扬 6度 所 8度 ”
二 、 智慧 闪耀 , 难 为 易 让 化
小 学生 的思维 的基本特点是 :以具体形 象思维 为 “
主要形式逐 步过 渡到抽象逻辑思 维为主要 形式 。单 这 种抽象逻辑 思维在很大程度 上仍然是直接 与感性经 验 相联系 的 , 然具 有很大成 分的具体形象性 ” 仍 。他们 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 ,让他们动手操作 , 使
之在探索 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 , 并解决新 问题 。这样
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 的同时也学会 了学习。例如 , 在教 学“ 三角形 内角 和” , 时 可让学生 动手将 正方形 的纸片 ,
通过剪 、 、 拼 折等方法 , 自主发现 角形 的内角和是多少 度。 允许学生 自由讨论 , 以提高学 生的积极性 。 在课堂实 践中, 笔者按照此方 法进行布置 , 发现大部分学 生都能 够有所发现 。有 的说 :我把三角形的三个 角剪掉 , “ 拼成 平角, 平角是 10 , 以, 8度 所 我认为 =角形 的内角和 是10 = 8 度。有 的说 :我 与他 的方法不一样 , ” “ 我把正方 形纸片沿 着一条对 角线剪开 , 剪成两个 角形 。正方形的内角和
跳动在学生手指尖上的智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程 , 习者 不 应 是 信 息 的 被 动接 受 者 , 应 该 是 获 得 知识 过 程 学 而 的主 动 参 与 者 。 教 师 要 提 供 给学 生 一 种 自主探 究 、 ” 自主思 考 、 自主 创 造 和 自我 展 现 的机 会 , 让他 们 动手 摆 摆 弄 弄 , 大接 受 加 知 识 的 信息 量 ,使 之 在 探 索 中 对 未 知 世 界 有 所 发 现 ,找 到规 律 , 能 运 用 规 律去 解 决 新 问题 , 样 就 能 使 他 们 在 获 取 新知 并 这 识 的同 时也 学 会 学 习 。因此 , 态 生 成 的课 堂教 学 要 以学 生 的 动 实 践 操 作 为 主线 , 励 学 生 主动 参 与 、 动 操 作 、 激 主 主动 思 考 、 主
动 探 究 , 学 生 在 实践 操 作 中解 决 问题 , 解 决 问 题 中 学 习新 让 在 知 , 是 促 进 学 生健 康 发 展 的 重要 方 式 。 这 实 践证 明 , 有 通 过 动手 操 作 , 生 对 所 学 的 知 识 才 会 印 只 学 象 更 深 刻 , 握 得更 牢 固 。 掌 因此 教 师 要 多 为 学 生创 设 实 践 操作
跳
动 在
学 生 手 指 尖 上 的 智 慧
曹丽华
( 海 县 正红 镇 第 三中心 小 学 . 苏 滨 海 滨 江 242 ) 2 5 2
数学 是一 门抽 象 性 很 强 的 学 科 ,而 小 学 生 的 思 维是 以形 象 性 思 维 为 主 ,那 么通 过 何 种 方 式 才 能 使 他 们 能轻 松地 掌握 数学规律呢? 经过 长 期 的 小 学 数学 教 学 实 践 , 发 现 如 果 注重 我 培 养 学生 的实 践 操 作 能 力 , 很 容 易做 到 这 一 点 。 数学 教 学 就 在 中 , 师要 从学 生 的经 验 和 已有 知 识 出发 , 计 有 助 于学 生 自 教 设 主 学 习 、 作 交 流 的 活 动 , 学 生 通 过 观 察 、 作 、 测 、 流 合 使 操 猜 交 等活动获得数学知识 , 展思维能 力 , 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 发 获 感 受 数学 的价 值 , 发 学 习 兴 趣 。 激 实 践操 作 是 儿 童 智 力 活 动 的源 泉 学生 是 现 实 的 、 主动 的 、 有 创 造 性 的 生命 体 。其 学 习 的 具 过程 , 既是 一 个 认 知过 程 , 是 一 个探 究 过程 , 探 究 需要 问题 又 但 的“ 与” “ 参 。 疑是 思 之 始 , 之 端 ”问 题 是探 究 的起 点 , 是 探 学 , 又 究 的动 力 。 学 知识 比较 抽 象 , 生不 易 理解 , 数 学 故缺 乏 兴 趣 。 教 师要 利 用 学 生 “ 动 、 奇 、 胜 ” 好 好 好 的心 理 , 学 生熟 悉 的 生 活情 从 境 和感 兴 趣 的 事 物 出 发 . 导 学 生 在 问 题 的 导 引 下 主 动 探究 . 引 让学 生 在 兴趣 盎 然 的操 作 中 . 得 正确 的认 知 。这 样 学 生 的创 获 造 能 力 才 能淋 漓 尽 致地 发 挥 , 生 的个 性 也 能 充分 地 展现 。 学 实践 操 作 有 利 于 促 进 学 生 左 右脑 协调 发 展 。脑 科 学 研 究 表明 , 大脑 的左 右 半 球 各 有 不 同 的优 势 功 能 , 脑 形 象 感 知 、 右 记 忆 、 间 概念 、 间定 位 、 乐 、 象 和 情 绪 等 功 能 占优 势 。 时 空 音 想 大脑的功能具有整体性 . 有左右半球 相互配合 , 调发展 , 只 协 人 的 智力 发 展 才 能 获 得 最 佳 效 果 。 数 学思 维 活 动 主要 受 左 脑 支 配 ,而使 用 形 象 直 观 的 教 学 材 料 ,再加 上 儿 童实 际动 手 操 作 . 多种 感 官 一 起 发 挥 作 用 . 够 促 使 左 右 脑 的 协 调 发 展 , 使 能 充 分 发掘 儿 童 的智 力潜 能 。 二 、 践 操 作是 学生 主 动 学 习 的 动 力 实 美 国 心 理 学 家 布 鲁 纳 说 : 知 识 的 获 得 是 一 个 主 动 地 过 “
幼儿园让智慧在孩子的指尖跳动
让智慧在孩子的指尖跳动导读: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多元发展教育是未来教学价值的取向,这就要求每位教师把幼儿的需要作为教育的切入口,以人为本,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促进幼儿日与教师的共同发展。
《纲要》指出,艺术领域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是: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感;艺术活动是幼儿字我表达的重要方式;艺术活动是精神创造活动。
在我们实施的美术活动《漂亮的剪纸》活动中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有孩子们精彩的瞬间,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实录一:(老师为幼儿准备了许多手工剪纸的作品,在课前布置情景,并用布遮住。
)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教活动室。
当老师拿开遮布,漂亮的剪纸一下子映入幼儿眼帘。
"哇!真美!""呀!太美了!太漂亮了!""我也要。
"幼儿被这么多的漂亮的剪纸深深吸引,他们都惊叹着,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拥有这么美的剪纸。
老师问:"你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幼儿都争着说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见解:"它上面有漂亮的色彩,它有漂亮的蝴蝶结。
它有圆圆的车轮,可以开动汽车"…………实录二:剪纸中"对称"是一个难点,在活动中用神秘地口吻引导幼儿去找"秘密"。
我问:"这些图案中有个秘密,你们发现了吗?》"幼儿在我的引导下发现图案是一样的:"它们想双胞胎,一模一样。
"当一个幼儿发现了这个秘密,所有的孩子也发现了这个秘密,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对称"的理解。
我就演示怎样剪出对称的图案,教会幼儿来回折的方法;接着,为了让幼儿在剪的过程中与自己的想法,问:"你想怎样来进行装饰自己的剪纸的作品呢?"此时的幼儿日早已按奈不住自己,都急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我剪的汽车在有红、绿灯的地方行驶。
""我剪的小鸟在天空飞翔"…………实录三:幼儿的能力、技能技巧有着差异,在制作的活动中他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手指尖上的智慧
手指尖上的智慧内容灵巧的手是人大脑发育良好的标志之一。
心灵”和“手巧”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由此可见,“幼儿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在幼儿动手操作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富有创造性的设想,在这些设想的驱使下幼儿会进一步动手探索、摸索、发现,直至闪烁出创造的灵光。
标签:心灵、手巧、创造、智慧。
俗话说“心灵手巧”,灵巧的手是人大脑发育良好的標志之一。
由此可见,“所以,心灵”和“手巧”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培养幼儿园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十分重要。
我国教育家陈鹤曾说过:“应该让孩子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实现他的某些创造性设想,发挥他的创造才能。
”国外的教育学家也曾提到过有关这方面的理论,比如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幼儿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在幼儿动手操作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富有创造性的设想,在这些设想的驱使下幼儿会进一步动手探索、摸索、发现,直至闪烁出创造的灵光”。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重视对小朋友动手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小朋友们更多的提供触摸、摆弄、拆装等等动手的机会。
有个成语叫“十指连心”,这说明了手和大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而我认为“儿童的智慧在于他的手指上”,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共同完成。
第一,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宽松温馨的校园环境很重要。
孩子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总是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如:“把连接纸杯电话的线绳,换成铜丝,声音还能传得清吗?”“把不倒翁的铁珠移到头部或胸部,它还能不倒吗?”等等。
再比如:下雪了,孩子总是想用自己的手去接天上飘落的雪花,来感觉它是什么样的,来满足自己对于雪花的好奇。
却总是被家长制止。
他们有这些好奇的想法是非常宝贵的。
只可惜多数幼儿都只是停留在想上,很少有人去动手摸索,进一步研究它。
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机会。
每天,放学时我都会让小朋友自己把凳子放在桌子上,并表扬他们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让幼儿的智慧从手指尖上迸发
(一)发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工作中,我从捕捉孩子的兴趣入手,给孩子创造展现自己的空间,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终于有了新的发现:孩子们喜欢玩瓶盖,并且还玩出很多花样,孩子的聪明智慧在这里体现了出来。于是,我决定和孩子们及家长一起收集各种瓶盖,通过动手操作,来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智力。
(二)家园齐动手,解决废物收集的难题
让幼儿的智慧从手指尖上迸发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告诉我们:“幼儿动手能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聪明,脑能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智慧的工具和镜子,重要阶段,是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从培养幼儿动手的兴趣出发,让幼儿的智慧从手指尖上迸发,受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
(三)巧玩瓶盖,让幼儿的智慧从手指尖上迸发
1.小小瓶盖,在区域活动中,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挖掘了孩子们的创新潜能。
(1)在建筑区中,先放入一些简易的图片,让孩子们根据图片模式,用这些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瓶盖来拼摆。选择同样大小的瓶盖,先上下叠放成长方形,再逐层递减成三角形,一座漂亮的房子就建成了,周围再打上院墙,一座农家小院就成现在我们的面前,用递减摆放的方式可以构造小桥。选择不同大小的瓶盖,先用同样大的摆出正方形,再用小一点在正方形的上面摆出天线,这样一台电视机就制作完成,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拼摆手机、录音机等。在拼摆平面图形时,可以利用瓶盖颜色的不同来拼摆小手娟、三角巾、手镯等等,一件件作品,写满了孩子的聪明和智慧。
让智慧在指尖上流动—利用学具为学生搭建思维放飞的舞台
让智慧在指尖上流动—利用学具为学生搭建思维放飞的舞台学具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载体。
人们都说,动手能力强的人,他的脑子一定也相当的灵活。
的确,多动手可以让人的头脑变得越来越聪明。
生理学的研究证明“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
也就是说思维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
因此在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
因为小学生在操作时,手指尖的触觉引起的刺激能迅速传递给大脑,在大脑皮层兴奋的前提下,产生积极思维的欲望。
那么如何充分地利用学具为学生搭建起学习的舞台,使其思维放飞,在实践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从而去创造数学、应用数学呢?一、利用学具,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的去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学具的使用让数学美又披戴上了绚丽的花环。
有些学生刚刚拿到学具时,就立刻被五颜六色、形态各异、小巧玲珑的学具吸引住了,甚至忍不住要打开学具盒看一看。
有了这种美的享受,学生学习起来格外起劲。
教学中,教师如能配合教材,合理利用学具,创设情境,以情激趣,使学生的思维很快地处于兴奋状态,诱导主体主动参与探求新知,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需要,利用学具形式的多样性和画面新颖的趣味性精心设计,喜闻乐见的情景,从而使学生一开课就进入最佳的状态。
如在讲“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断:“猴姐姐和猴弟弟到威海来旅游,我们买来水果款待他们好不好?”想到要帮助调皮可爱的小猴子,学生马上兴趣盎然起来,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注意力的转移。
接着提出要求:从你的学具袋中拿出6个苹果,平均分给姐弟俩,学生很容易地就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再从你的学具袋中拿出8个桃子平均分给他们,学生以更快地速度把8个桃子平均分成了两份。
教师以愉悦的神态肯定了学生的成功之后,继续提出要求:再从你的学具袋中拿出7个梨平均分给姐弟俩。
7除以2等于几呢?学生以其旧有知识马上想到二三得六,二四得八,而现在被除数是7,商应该是几呢?学生通过操作可以发现:每人分3个,还剩下1个。
教育总结: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教育总结: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手,这个人类使用工具的肢体,它是由小肌肉群、骨骼等组织组成。
手指的动作,手指的屈伸,手和眼的协调动作构成了小肌肉群的运动。
科学家的研究证明,手与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和手指的精细、灵巧的动作能把大脑中的某些富于创造性区域激发起来,促进大脑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人的智能。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这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之谈,就是说必须认孩子们多动手操作。
这种主张也是符合儿童心理、生理特点的。
心理学家把大脑比喻为“智慧的海洋”,因为它是思维的基础,而这一物质基础还需要通过培养、训练才能产生思维和智慧。
大脑皮层的各个不同区域分别联系控制着人的各种功能,如:听觉、视觉、运动觉、语言发音等区域,分管于手运动的大脑皮层部分面积比较大,所以手的灵活运动能够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使孩子们的智力得到尽可能的开发。
那么如何培养手的灵活呢?一、在游戏中培养手的灵活(一)放开孩子的手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小孩子生来好动,以游戏为生命的。
进行手工劳动时,一会用剪子剪,一会用浆糊贴,而且很快看到自己的有趣劳动果实,整个过程就象一场游戏,因此,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例如:1.纸工活动:a、撕纸。
这一活动是从五六个月的孩子就开始的。
我们可以先给他们软一点的书、报、本子纸逐渐到硬一点的包装纸。
b、粘贴。
两周岁多的孩子可以从撕简单的物象开始了粘贴活动。
即把彩色纸(最好是手工纸)用缝纫机做成有孔的物象(类同邮票的边缘)然后让幼儿沿着小孔撕下,开始是单独物象,可叫皮球(圆形)、红领巾(三角形)、表(正方形),以后再组成新的物象。
如:大树、小花、机器人……。
c、折纸。
当孩子渐渐长大后,三周岁半可以做折纸活动,从最简单的对边折、对角折开始,到较复杂的向心折、双正方、双三角等基本形,直到可以折出百余种物象。
d、剪纸。
两周岁多的孩子就可以从任意剪到剪各种物象了。
2.捏泥,彩色胶泥是托幼园所和家庭必备品,孩子可以经过捏、拉、团、搓等活动,做出各种物象,如:麻花、糕点、汽车、兔子……3.小制作,即利用各种废旧物品进行小制作,如:在可口可乐瓶子上用黑橡皮泥做上五官就变成了人,把旧信皮剪上五个孔做成手套,用鸡蛋壳做成小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实践操 作走过场 , 学 生意犹未尽 , 学习效果事
倍功半。
活动 目标有助于提高动手操作活动 的学 习针对
性 和 实 效性 。 “ 图形 的密 铺 ” 一课 中 ,在 了解 密 铺 的 概念
例如 , 在“ 倍数 和因数” 一课 中 , 探索“ 用长 3 厘米 、 宽2 厘米的长方形分别铺边长 6 厘米和边
。
斋 。 e 究 a r c 一 > > 7 l
学生想到动笔算 , 有学生拿出纸 片动手摆 。我在
巡查 中发 现边 长 8厘米 的正 方 形不 能 正好 铺 满 , 出 现 了各 种 摆 法 , 花 费 了很 长 时 间 , 我 几 乎 忍 不
住要打断他们 的操作 ,但看到学生专注的表情 ,
才放手让他们继续探索 , 期待新发现 。8 分钟后 ,
铺, 还必 须让学 生经历探 索过程 , 让其 在动手实
践中寻找规律 。实现这一教学 目源自 , 要准备长方 形、 正 方形 、 梯形 、 五边 形 、 圆等 多种 图形 , 每 一种 图形 至 少 准 备 十个 , 不 然 学 生很 难 发 现其 中 的规
律。 所 以, 为了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米可炊 , 课前我
长 8厘 米 的正 方 形 , 哪 一个 可 以正好 铺 满 ” 时, 有
后, 学生面对着五颜六色各种形状 的纸 片 。 很是 兴奋 , 既想摸摸这个 , 又想玩玩那个 , 一个个跃跃 欲试 !面对这一 现象 , 老师一声令下 , 开始操作 , 但 同时在屏幕上 出现一组要求 :
1 . 用相 同 的 图形 拼 一 拼 , 看 看 哪些 图形 能够 密 铺 ?记 录 下来 。
学生 经 过 一遍 遍 操 作尝 试 和反 复斟 酌 思考 , 最 后 发 现能被正好铺满 的正方形 的边长都应 既是 2
2 . 用两种不 同的图形拼一拼 , 看看 哪两种 图
形合起来能够密铺?记录下来 。
随着活动 目标要求的出现 , 跃跃欲试的学生 霎时间安静下来 ,开始阅读 和思考活动 目标 , 然 后才纷纷选择材料 , 开始活动 , 整个过程显得有 条不紊。让学生带着 明确的 目的动手操作 , 让动 手操作有“ 法” 可循 , 避免了操作过程 中干扰因素 对学生注意力 的影响 , 提高课堂效率。
划 分 了学 习 小组 , 每 组 8人 , 每 人 准 备 一 种 完 全
相同的图形十个 , 装在信封里 , 供课上操作使用 。 课前准备的过程 , 不仅使学 生熟悉 了材料 , 而且 激发 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二、 明确 目标 。 让 动手 操 作有 “ 法” 可 循
圈胶带 的长度。话音刚落 , 教室里就响起 了热烈
的掌声 。 四、 留足 时空 , 让 动手 操 作创 意 流淌
很 多时候 , 因为课 堂时间 的限制 , 不少 老师
组 织学 生 动 手操 作 时 ,没有 给 足 时 间和 空 间 , 导
对小学生而言 ,无意注意往往 占主导地位 。 操作时 , 他们常常被学具的色彩 、 形状所 吸引, 上
准备 , 才 能保证 学 生 操作 时 的深 度参 与 。
提问 : 还 能 想 出什 么 方法 吗? 正 当大 家 冥思 苦 想 时 ,一 个 学 生 兴 奋 地 说 :可 以用 常用 的 胶 带 去
例如 , 在教学“ 图形的密铺 ” 一课 时 , 要 让学 生真正掌握哪些 图形能够密铺 , 哪些图形不能密
适时指导 即当学生在操作过程 中遇到 困难 而无法继续实施时 , 教师适 当点拨 , 以帮助学生 完成操作 。 例如 , 在研究“ 圆的周长与半径 ” 的关 系时 :
各小 组 汇 报 出测 量 圆的周 长 的方 法后 , 教 师继 续
【 责任编辑 高 洁】
2 0
. ^ ( J E
量 。这是一个不错 的想法 , 小组成员都为这个创 意激动不 已。然而, 当他们用胶带在尺面上滚动 时因为胶带表面比较滑 ,很难测量 出准确的值 , 操作 陷入 困境。为让这一新想法不落空 , 教师及
时 提示 学 生 能 否想 法 量 出胶 带 一 圈 的长 度 , 立 马 就 有 学生 想 到 先在 胶 带 上标 上 记 号 , 再 把一 圈胶 带 剪下 来 贴 在桌 上 或 纸上 , 最后 用 直 尺去 测 量 这
三、 适 时指 导 。 让 动 手操 作 柳 暗花 明
的倍数 , 又是 3的倍数 , 我不禁 为他们 的发现叫 好 。在给予了学生充分 的时间操作和思考后 , 学 生对公因数有 了初步的认识 , 为公因数概念的提
出作 了铺垫 ,在后续 的学习中显得异常轻松 , 动
手操作让学生的智慧在手指间创意流淌 。 动 手操作 的过程 是学生感悟 、 理解 、 实现 知 识“ 再创造” 的过程 , 只有亲历才能经历挫折与失 败、 曲折与迂 回并最终达到成功 , 才能让数学课 堂更加鲜活 、 生动 , 也更加平实 、 亲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