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分析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重要方式。
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于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对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一、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一)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将旅游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加大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
许多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新的旅游景区、旅游项目不断涌现。
例如,一些山区通过开发山地旅游、森林旅游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开发模式多样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逐渐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政府主导开发模式外,还出现了企业主导、政企合作等模式。
企业的参与为旅游资源开发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和创新理念,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一些地方还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等,充分发挥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旅游开发模式。
(三)旅游产品日益丰富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产品也日益丰富多样。
除了观光旅游产品外,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文化体验、户外运动等旅游产品不断涌现,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例如,温泉度假、海滨度假等休闲度假产品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
然而,旅游资源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一)盲目开发,缺乏规划一些地方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盲目跟风,导致旅游项目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有些景区在开发前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特点,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和吸引力,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二)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部分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对旅游资源进行过度开发,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例如,一些自然保护区在开发过程中,违规建设旅游设施,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影响了生态平衡。
(三)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旅游景区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为例
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为例贺德红摘 要:高校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特色旅游项目逐渐赢得了市场的关注。
高校旅游资源丰富,其特有的优势资源深受游客青睐,但在高校旅游市场拓展的过程中,也浮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为例,提出几点对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旅游;旅游资源;旅游开发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4-026-02作 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天旅游酒店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04一、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概况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座落在长沙市城南妙高峰下,西临湘江,与岳麓山隔江相望,风景优美,黉舍壮观。
学校始建于1912年,建筑面积达21241平方米,其前身为南宋时期张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
1912年和1914年相继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解放后更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
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学校作为革命纪念地于1963年起向社会开放,1972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被评为“长沙市民喜爱的旅游景区(点)”。
二、旅游资源特色分析1.环境优美。
湖南第一师范建在妙高峰上。
妙高峰据说以前是长沙城区的最高峰,为长沙城南“第一名胜”,1936年出版的《长沙市指南》还着力赞赏了妙高峰的美:其顶有平地,方可2丈,青草平铺,宛如绿褥。
夏间近晚之际,坐憩其地,清风徐来,胸襟顿爽。
残阳自麓山反映天际,云霞与江面烟波,互相照耀,往来风帆,悠扬拾映,诚可观也。
如今,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它从保护自然生态的理念出发,依托原有的自然环境,营造出别具特色的校园自然景观,山体不仅没有被破坏,而且采取了很好的保护措施。
并根据树种的特性,赋予特定的人文关照,构成了富有生机动感、野逸情趣的自然景观,使其成为大学校园中造化钟神秀、清水出芙蓉的旅游资源。
高校校园旅游产品开发探索_以湘南学院为例
企业经济
!"# $ , %&&’ ()*+,- !"—— — 以湘南学院为例
王发兴
( 韶关学院旅游系, 广东 韶关 &!$%%& ) "摘 要 # 高校校园旅游在掀起 “ 羞答答的头盖帕 ” 后, 开始走向旅游市场。 文章拟以建设中的湘南学院为例, 就校园旅游产品的概念, 校园旅游产品开发的意义, 以及校园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 对策等, 进行探索。 " 关键词 # 校园旅游; 产品开发; 基本原则; 对策 " 中图分类号 # /&0%* ) " 文献标识码 # 1 " 文章编号 # !%%( ’ &%$- 2 $%%& 3 %- ’ %!!! ’ %$ 宣传媒体的力量。 城市大学校园既是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高 等学府, 也是现代都市建设中的靓丽风景, 同时也是一个高品 位的都市旅游、 都市文化产品。 要是在建校伊始就将校园旅游 作为湘南地区乃至中南地区的一个都市旅游 ( 或都市文化) 品 牌来打造的话, 那么, 通过规划、 设计, 以及营销、 策划, 就能推 崇出特色鲜明、 富有魅力的校园旅游产品来, 并通过游客在校 园内的消费和对外界的宣传, 进而起到与建设优美校园产生 共鸣的免费广告效应。 据说, 早几年北京大学某校长在一次公 “ 开场合大声疾呼: 北大北大, 一塔 ( 博雅塔 ) 湖( 未名湖) 图( 北 ” 大图书馆) 。 其实, 这就是一种形象的旅游宣传。 同样, 广东新 办的韶关学院通过举办 “ 红三角区域经济文化学术研讨会” 等 宣传形式, 把校园文化、 校园旅游的品牌推向省内外。 第二, 能够培育壮大校园教育 ( 或文化 ) 产业, 激活社区 经济。在服务行业中,旅游部门是有着巨大带动功能的龙头 产业, 通过组建校办 ( 系办 ) 旅行社、 旅游饭店、 旅游宾馆、 旅 游交通、旅游商品市场等校园旅游服务产业,就能够进一步 激活校园教育 ( 或文化 ) 产业, 壮大学校 ( 或社区 ) 集体经济。 据有关部门统计,若按国内游客平均人天消费 $(% 元计算, 一所正规大学平均每日接待 !%% 位游客,那么,该校在一年 内, 就校园旅游业这一项的直接收入可达 !%% 多万元。 第三,能够拓展社会就业和勤工办学的空间。据北京市 旅游部门的资料显示,$%%! 年在北京市 $%%% 多家旅游企业 若按直接就业人数与间接就 中, 直接就业人数达 )$* + 万人, 业人数 !, & 的比例测算,北京市一年内旅游就业人数可达 占北京全市就业人口比例的 $(* !. 。$%%$ 年北 !(- 万多人, 通过对外地校园旅游产品开发的考察,拟以在建中的湘 南学院作为一大旅游产品来开发,那么,至少可以收到以下 三个方面的积极效应。 第一, 与新校园建设产生共鸣效应, 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知 名度。 百年学府, 因其办学功成名遂, 在社会上固然享有很高 的知名度。 然而, 对于一所新办的大学来说, 要想扩大自身的 影响力和知名度, 除了要有自身在校园建筑、 学科建设、 人才 培养等方面的风格和特色外, 还必须借助内部和外界的各种
金华高校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探究
金华高校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探究作者:赵丽昊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20年第07期高校具有丰富、优质的自然人文景观、科普教育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转化为研学旅行产品。
高校研学旅行产品开发能解决研学旅行市场中旅游资源不足、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因此,高校应积极探索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本文通过RMP理论分析金华各大高校的旅游资源开发状况,研究金华研学旅行市场现状,并设计了具有金华特色的高校研学旅行项目,为金华研学旅行产业纵深发展和结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引言研学旅行是近年来中小学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是素质教育的创新尝试,指学校根据地区特色、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组织中小学生通过集体旅行的方式拓展视野、丰富知识的全新模式。
在金华市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门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金华地区中小学校的研学旅行市场规模不断增大;研学旅行资源得到大力开发,数10条研学旅游线路得到拓展;国家级、省级、市级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数量不断增加。
高校旅游是以高等院校为旅游载体进行的新型文化旅游方式。
国内外众多知名高校凭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成为著名的高校旅游目的地。
金华地区高等院校汇聚,有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浙江科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本科和高职院校。
这些高等院校可以开发成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重要目的地,为中小学生提供研学、教育、旅游。
RMP 分析理论由我国旅游学者吴必虎教授提出,即旅游产品开发应该以资源分析(Resource analysis)、市场分析(Market analysis)为基础进行产品分析(Product analysis)。
一、金华高校研学旅行资源分析——R性分析(一)校园自然人文环境金华地区的各所高校都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可以将校园打造成景区,校园绿化面积较大,校舍环境整洁美观,道路精心布局。
我国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旅 游和 文化 旅游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本 文针 对 高校旅 游的 可行 性及 正 负面作 用等 方 面作 了简要 的研 究 ,分 析 了校 园文化旅
游的 资源 内容及 其优 势 ,并对校 园文化旅 游发展 提 出了一些 建议 和创新 。
[ 关键 词 ] 高校旅 游 ;旅 游开发 ;旅 游 资源 ;市场 营销 [ 中图分 类号 ] F5 72 [ 文献 标识 码 ]A [ 章编 号 ]10 ~ 42 (02 1 0 1 — 2 文 0 5 63 2 1 ) — 0 5 0 白雪 皑皑 ,南方 则绿 树葱 葱 ;也可能 表现 在建 筑风 格及 规 划 设计 等方 面 。东西 差异 主要 指东部 沿海 院校 与 内陆 院校 在 风景 、风 格等 方面 的差 异 。新 老差 异可 以是 历史 悠久 的 百年 老校 和高楼 林立 的新 建校 区之 间 的对 比。文理 差异 则 可 以表现 在性别 比例 、学 识氛 围 、专 业课 程 等方 面 。
靳艳妮 :我国高校旅 游资源开发研 究
市 场 透 视
我 国 高 校 旅 游 资 源 开 发 研 究
靳 艳 妮
( 华侨大 学 旅游学 院,福建 厦 门 32 2 ) 6 0 1
[ 摘 要 ] 随 着人 们旅 游观 念 的改 变和对 旅游 特 色的 不断追 求 ,高校旅 游 已逐 渐 成 为旅 游 市场 的一 大亮 点 ,是 城 市
繁 ,各 种研 讨会 、报 告会 、知识 讲座 等学 术 活动较 多 ,形 成 了各 式各 样 的校 园 文 化 。很 多 高校 历 史 悠 久 、久 负 盛 名 ,许 多知 名人 士 、专家 、教授 曾在 此学 习 、 作 ,留下 工 了许 多历史 人文 景观 。开放 的讲 堂 、博学 的教 授 、晨 读 的
大学生旅游调研报告(通用8篇)
大学生旅游调研报告大学生旅游调研报告(通用8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旅游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生旅游调研报告篇1一、概要(一)目的本报告着重就大学生假期旅游目的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了解大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和基本特征,为我国旅游业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二)对象本次调研的总体界定为在校大学生。
主要调查内容为:在校期间的旅游次数、在校期间的旅游形式、在校期间的出游范围、旅游信息的获取途径和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因素。
(三)方法由于本次调查时间有限,且考虑到科学性和可行性。
本组对临近的几所高校在读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并于xxxx年xx月xx-xx日,分别到临近几所高校及对网上的一部分大学在校生进行了随机抽取发放调查问卷。
共计发放问卷100份,实际收回问卷100份,经我们认真审核以及与被调查者的沟通保证了收回调查问卷的质量。
二、结果及分析(一)样本结构分析1.性别结构特征本次调查选择在校大学生为对象,调查发放100份问卷中男性占54%,女性占46%。
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2.年级分布特征本次调研小组对各大高校随机问卷调查的样本中,大一学生所占比例为8%,大二学生占29%,大三学生占52%,大四学生占11%。
结果显示大三学生居多。
(二)大学生旅游基本特征分析1.旅游喜好据统计结果显示,调查的大学生中有87%选择喜欢旅游,其中更有35%的大学生非常喜欢旅游。
说明在大学生群中旅游市场或说其潜在市场巨大。
2.旅游次数调查结果显示每年至少出游1次的学生人数比例高达88%,2次以上的人数比例为39%。
说明大部分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旅游需求,出游频率较高。
3.旅游时间在对于旅游时间的安排上选择寒暑假这个时间段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2%。
选择在法定假日出游的人数比例为35%。
最后选择在周末出游的人数最少,只占到总人数的23%。
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为例
因 为欧 美 国家 较 高 的环 保 标 准 对 发展 中 国家 是难 以实 现 的 。这 样
的绿 色 壁 垒是 对 发 展 中 国家 低 廉 的 商 品 的抵 制 以达 到 保 护 本 国相 关产 业 的 目的 ,温 州 的 出 口 中也遇 到 欧 美 国 家 的绿 色 壁 垒 。绿 色
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山东 大学威海分校为例
● 樊繁 陈淑娟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 院
『 要 ] 高校旅 游是一 种 时尚特 色旅 游项 目,本 文在界 定 高 摘 校旅 游概 念 的基础 之上 ,简要 分析 了高校旅 游 资源 开发的 效益 以及
垒 ,也 就 是环 境 壁 垒 。 绿色 贸易 壁 垒是 指 :在 国 际 贸 易 中 ,一 些
国 家 以保 护 生态 资 源 、 ,设
负面影 响。 并且通 过对 山东烟 台和威 海地 区 高等学校 旅游 资源 开发 置 的一 系 列苛 刻 的 高 于 国际 标 准 或 绝大 多素 国 家 不能 接 受 的 环保 状 况的调 查研 究 , 以山 东大学威 海分校 为例 ,总结 了 山大威 海 分校 法规 和 标 准 ,对 外 国 商 品进 口采取 的准 入 限 制 和禁 止 措 施 。绿 色 的旅 游 资源的优 势 和不足 ,并且 针对 性的提 出开发建议 。
区 域 经 i 斋
发 行 企业 债 券 ,设 立 创 业投 资 引导 基 金 ,培 育 多层 次 区域 资本 市 场 ,以利 于 民 营企 业 在 出现 资金 困难 时 可 以尽 快 解 决 资金 障碍 。
研学旅行中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用的实践与探索
研学旅行中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用的实践与探索随着国内对现代旅游业教育属性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有关研学旅行的政策渐次出台,研学旅行不仅成为各地旅游发展创新的增长点,而且被置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新高度。
历史遗迹、历史文物、历史文化等资源,都能够成为研学旅行课程的内容,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培育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感,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有重大意义。
一、遵循“研学旅行”教育理论。
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应该遵循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和《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指导纲要》的指导意见,将研学计划列入学校的常规教学工作。
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喜好,通过教育局领导、财政补贴、家长支持等方式推动研学旅行的落实,使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地发展。
研学旅行要从教育理论、课程开发、教育实施三个维度构建“立体式学习”。
使孩子们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获得更真实的体验,从而拓宽视野,增强自理能力,建立起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研学旅行课程强调的是实践,为了更好地设计出学生感兴趣、适合其认知水平的研学任务,以驱动学生进行探究,课程开发组事先用“问卷星”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调查学生对于故宫建筑群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了解。
在整理学生的反馈后,课程开发组在活动的准备阶段及活动过程中都设计了一系列探究问题作为学生研学旅行的驱动性任务,这些问题随着活动进行阶段的不断深入而难度增大。
“行走的课堂”是为了将孩子们在课堂上、书本中所学的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课堂,是多学科知识的高度融合,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孩子们“学以致用”的手段和重要的人生体验。
“研学旅行”更是活生生的“课堂”,是学校生活的生动延伸,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活动,也不是学校课堂的“搬家”。
研学旅行注重集体性,要多创造学生相处与合作的机会,在孩子们充分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提升能力、锻炼品格。
从而让孩子们热爱生活,提升品质,促进他们自主发展、全面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经济研究导刊
E ON0MI S ARC GUI C C RE E H DE
No 1 2 0 . 9。 01
S r l .3 ei 9 a No
《 旅游资源开发》 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焦世泰 a , 张艳敏
( 百色学 院 a经济与旅游管理系 .. . b 政治与法律 系, 广西 百色 5 30 ) 3 00
与实践 的有机结合 。 2教学 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类专业 的专业基 . 础课 。通过对本课程 的学 习应使学生掌握各类 旅游资源的成
因、 各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以及各类旅 游资源开发 的
基本理论 、 基本方法 和基本技能 。 在教学 中应注重基本理论 、 基 本方 法和基本 技能的讲解 , 基本理 论 、 将 基本方法 和基本 技 能与实践结合起来 , 通过理论知识 的学 习 , 来指导实践 , 解 决 实践 中的 问题 , 过实践 当中的学 习 , 深理论知识 的理 通 加 解, 促进理论 知识 的巩 固。 启发学 生的思维 能力和实 际工作 能力 , 为学 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本课程开设 实践课 , 学生通 过这些实践课 的学 习 ,不但可 以更 好地 理解课堂所学 知识 . 而 且培养了学生 的实 际操作 的能力 。
中图分类号 : 6 2 G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6 3 2 1 2 1 )9 0 2 - 2 17 — 9 X(00 1- 28 0
一
、
课 程简 介
的专业基础课程 。 它的前期课程是公共基础课和旅游概论课
程, 后续课程是《 旅游景 区开发 与管理》 《 、旅游规划与开发》
《 景观设计》 等专业核心课程( 见下图 ) 本课程将为专业课的 。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分析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分析一、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目前,旅游资源开发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为各国提供了丰富的发展机会和潜力。
然而,旅游资源开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1.环境破坏: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旅游景区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破坏土壤、水源、植被等自然环境资源,进而影响生态平衡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文化冲击:旅游资源开发可能会对当地的文化传统产生一定的冲击。
传统的村落、民俗文化等可能会受到商业化开发的影响,导致文化的失掉和传承的中断。
3.经济失衡:旅游资源开发可能会导致资源的集中和经济的失衡。
由于资源的集中,导致旅游业仅集中在一些地区,而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进而造成经济的失衡。
4.缺乏专业人才:旅游资源开发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包括旅游规划、市场开发、旅游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人才。
然而,目前在旅游资源开发领域,存在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
二、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分析:1.加强生态保护: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加强生态保护意识,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如限制旅游人数、控制开发范围等,保持旅游区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2.整合文化资源: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传统。
可以通过开展民俗文化节庆活动、设立文化展示区等方式,使旅游与文化相结合,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
3.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要注重区域的协调发展,避免资源的过度集中和经济的失衡。
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引导旅游资源开发分散到其他地区,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加强人才培养:加强旅游资源开发领域的人才培养,提高专业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可以通过设立专业的旅游开发与管理学院、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等方式,提高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储备。
5.促进公众参与: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促进公众的参与和意识,形成共识和合力。
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旅游资源创意开发研究
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旅游资源创意开发研究摘要: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个发展旅游业的好地方。
西北民族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学院,。
近年来西北民大发展速度非常快,在校学生已由1992年的3000人发展到2万余人。
为了满足实际需要,西北民大在榆中建设了总占地面积2000多亩,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的榆中校区。
关键字: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旅游资源创意开发一、旅游资源调查与分类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旅游资源具有可开发性和可观赏性。
经调查,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旅游资源具有以下几种:1.地文景观类中的白虎山白虎山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东40公里的榆中县境内的一座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1公里,海拔最高处只有1926米的黄土山。
这座山既不雄伟,也不壮观,在海拔1700米的黄土高原上,相对高度只有200米的白虎山,既没有兴隆山的雄姿,也没有麦积山、崆峒山的的驰名,更没有官鹅沟的幽静。
这里没有森林,没有灌木,没有山泉,甚至连草也难以生长,实在是与大西北其他的黄土山没有什么两样。
这里不但没有什么白虎,而且甚至除了野兔和黄鼠,也就没有什么动物可生存的了。
传说,白虎山原来是水草丰美的地方,曾因有白虎出没而得名。
白虎山山形酷似一条龙,只是到明朝初年,因兴隆山蒲家坟的原因,朱元璋的军事刘伯温到兴隆山挖掘蒲家坟后斩龙脉时,在白虎山的北部(现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后)斩了一刀,从此,白虎山就衰落的光秃秃的了。
[1]然而,它却刚刚好坐落在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的后面,是莘莘学子们天天遥望的对象。
2.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的花草树木这些属于生物景观的植物在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随处可见,整齐的草地,种类繁多树木让人置身于精人工修饰的大自然植物的美景之中流连忘返,这些经过人工处理的植物想一个阵,更整齐,也更有美感。
3.现代建筑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的总建筑面积答43万平方米之多,这本身就是一个景色。
作为旅游资源分类中建筑与设施类也完全合情合理。
金华高校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探究——基于RMP 分析
Tourism Overview82Tourism Planning旅游规划金华高校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探究——基于RMP 分析赵丽昊引言研学旅行是近年来中小学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是素质教育的创新尝试,指学校根据地区特色、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组织中小学生通过集体旅行的方式拓展视野、丰富知识的全新模式。
在金华市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门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金华地区中小学校的研学旅行市场规模不断增大;研学旅行资源得到大力开发,数10条研学旅游线路得到拓展;国家级、省级、市级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数量不断增加。
高校旅游是以高等院校为旅游载体进行的新型文化旅游方式。
国内外众多知名高校凭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成为著名的高校旅游目的地。
金华地区高等院校汇聚,有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浙江科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本科和高职院校。
这些高等院校可以开发成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重要目的地,为中小学生提供研学、教育、旅游。
RMP 分析理论由我国旅游学者吴必虎教授提出,即旅游产品开发应该以资源分析(Resource analysis )、市场分析(Market analysis )为基础进行产品分析(Product analysis )。
一、金华高校研学旅行资源分析——R性分析(一)校园自然人文环境金华地区的各所高校都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可以将校园打造成景区,校园绿化面积较大,校舍环境整洁美观,道路精心布局。
如浙江广厦学院打造了公园式的校园环境,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校园中的翔龙阁、君采亭、慕光亭、班输亭、崇福亭、水乐亭、白云亭等7座亭台楼阁依托悠久的地域文化,弘扬东阳崇文重教、大气包容、精工善艺、创新图强的人文精神。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内有崇正广场、金湖广场、丽泽广场、知行广场等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文建筑。
3A景区校园的旅游开发研究--以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为例
3A景区校园的旅游开发研究--以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为例张莞【摘要】Campustourism has been a new type of tourism recently.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rt to create state-level scenic spots by depending on their beautiful campus environment and good humanistic connotation. As the ifrst college which won the national 3A level scenic spots in Sichuan Province, Polus International College has excellent condition and prospects of developing campustourism. The college should focus on designing theme-based experiential tourism products, deifne market positioning, improve the tourism product system,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and marketing, an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scenic spots in order to realize social beneift and economic beneift.%校园旅游是指以校园作为游览对象的一种旅游活动,近年来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类型。
一部分高校凭借自身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人文内涵,已经开始创建国家级的旅游景区。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作为全省第一个荣获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高校,具备发展校园旅游绝佳的条件和前景。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放松身心、体验异域文化的重要方式。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繁荣,还能够带动当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随意开发和过度开发都会带来很多问题。
本文将会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过度开发、损坏生态环境、破坏文化等问题。
1. 过度开发由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各地都在争取更多的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的竞争会导致过度开发,这将会带来以下问题:(1)资源损耗:资源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本地资源进行开采、使用和破坏,资源过度开发会使得资源的利用率过高,资源的生命力越来越弱。
(2)环境破坏: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会带来对环境的破坏,如大面积的开荒、森林砍伐等。
2. 生态环境的损坏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开发是较为矛盾的问题。
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极大,旅游资源的开发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可能会引起生态失衡。
3. 破坏文化文化旅游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文化景点及旅游文化产业也成为当地经济的一种重要产业。
这样的发展趋势可能会以牺牲当地的文化环境为代价,损失原既定的文化结构。
二、旅游资源保护的问题1.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的保护要求保持自然景观的安全和完备。
度量开发和保护的平衡是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
2. 游客不文明行为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是有害的。
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会导致环境污染、垃圾不可回收等问题,对当地的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例如前几年爆发的“人需要啥,森林都给你”火情,其实都是由于不文明行为造成的。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对策1. 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的管理旅游资源开发必须要在完善的政策和制度约束下进行,确保旅游资源开发不造成损害,严禁过度开发。
2. 积极推广文化旅游,增强文化旅游意识旅游资源保护应以文化旅游为基础,积极推广旅游文化,旅游景点和文化资源需要保持本质,注重文化的传承。
吉林农业大学校园生态旅游研究
2019年3月下半月刊吉林农业大学校园生态旅游研究王玉丽 孙宝鼎校园旅游是近年来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因校园的景观具有各自的独特性,所以校园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们的追捧,但因我国的校园生态旅游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所以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以校园生态旅游的开展为基础,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讨论了校园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开展校园生态旅游的优势、影响,进而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能够指导吉林农业大学校园生态旅游的顺利开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
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园旅游在传统的旅游模式中崭露头角,并且不断升温,逐渐成为旅游行业中最具特色、最具吸引力的一项旅游活动。
同时,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也在改变,除了基本的文化教育,家长更加看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也使得校园旅游越来越受到欢迎,大家对校园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只是局限于传统的出游玩乐和景物的观赏,对精神层面和知识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
由于我国的校园旅游较国外相比,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运作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我国高校校园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有诸多的问题需要人们发现和探讨。
一、校园生态旅游概述关于校园旅游的界定,众多专家学者都给予了不同的解读,金世胜认为:“高校校园旅游属于新兴的特色旅游,是以高等学校为载体,以校园文化为灵魂,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文化旅游”。
徐凌对校园旅游的概念进行如是表述:“校园旅游是指将旅游目的地定为有名的大学,将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参观和学习。
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着重于旅游者知识层面、精神层面上的满足”。
成梁等认为:“高校校园旅游就是以高等院校作为旅游目的地,融娱乐、观光、体验、寓教于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或旅游服务活动。
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着重于旅游者知识层面、精神层面的满足”。
笔者结合以上关于校园旅游的概念总结出校园旅游与校园生态旅游的概念。
高校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高校旅游市场开发研究摘要:高校旅游作为一种特色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通过对高校旅游资源的构成分析及对客源市场的细分提出产品设计开发方案,以期使高校旅游发挥应有的强大经济功能和社会影响。
关键词:高校旅游;市场开发高校旅游,是指以知名高等学府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新兴旅游形式。
以高校校园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为基本吸引点,以感知高等教育的场所氛围、体验校园生活或参观现代科学教育为主要内容,让游客得到精神的愉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涌进大学校园参观,尤其是著名高校的校园成了一个城市热门的旅游景点。
据统计,每年暑期北大、清华日均游客保持在4000人次左右,高峰期达到近万人次;武汉大学校园内1999年人流量为70万人次,2000年突破100万,2001年超过150万,近年人数已超过200万,在赏樱高峰期,一天进出珞珈山的人次高达16万之多;从2010年5月开始,天津大学把每个月末的周六作为校园开放日,接受社会团体参观预约,从而成为天津市首家试水“校园游”的高校。
高校旅游作为一个新的亮点已广泛被大众接受,高校校园已成为其所在城市旅游发展中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吸引物。
高校旅游属于特色旅游,是旅游市场的一个分支,随着中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高校旅游消费供给与需求状况也在相应的变化之中,作为一个成长性良好的旅游产品,应在对高校旅游资源的深入分析及对客源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进行产品设计开发。
一、高校旅游资源构成我国许多高等院校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优美的校园风光、众多的历史古迹、浓厚的文化氛围,并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资源,自然与人文景观是有形的资源,与校风、校训、学风、教风这些无形的资源共同构成了极为丰富的高校旅游资源(如下图),这些极具魅力的旅游资源更因名校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独具魅力,具有独特的资源价值。
二、高校旅游的客源市场分析及产品设计1.中小学生理想游我国现有超过1亿的10~15周岁的中小学生,他们处于生理尤其是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对高等院校充满了神秘的幻想,他们渴望能够了解高校,渴望能够与高校及其学生进行直接接触,高校旅游正能满足这种心理。
旅游规划旅游资源评估与开发规划研究
旅游规划旅游资源评估与开发规划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旅游的普及,旅游规划和资源评估成为了各地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有效地开发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并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旅游规划和资源评估应成为规划者和决策者的首要考虑。
本文将探讨旅游资源评估与开发规划的研究方法和重要性。
一、旅游资源评估旅游资源评估是对地区内潜在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工作。
通过评估,我们可以了解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可持续利用性,从而为规划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资源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人文资源以及设施和服务资源。
1. 自然资源评估自然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清澈的河流、美丽的山峦和壮丽的风景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因此,评估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旅游规划的基础。
评估自然资源时,需要考虑地理、气候、植被、动物、水资源等因素。
2. 文化资源评估文化资源评估主要包括当地历史建筑、传统民俗、民间艺术和其他文化遗产。
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对游客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
例如,寺庙、古代建筑、传统节日等都是游客愿意前往的旅游目的地。
评估文化资源时,需要考虑历史价值、保护状况和文化衍生品的开发潜力。
3. 人文资源评估人文资源在旅游开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文资源包括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当地特色美食等。
通过评估人文资源,旅游规划者可以了解当地居民的特点和需求,从而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在评估人文资源时,需要考虑社会文化环境、居民生活水平和当地特色产业等因素。
4. 设施和服务资源评估设施和服务资源对于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至关重要。
评估设施和服务资源时,需要考虑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酒店、餐馆、交通工具等旅游服务的质量和规模。
通过评估设施和服务资源,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旅游开发规划在进行旅游规划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旅游资源评估工作。
旅游开发规划是根据旅游资源评估结果制定出来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业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临沂大学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研究
2020年1月下半月刊临沂大学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研究田素娟 陈 磊 于梦雪 魏可慧 刘莉莉 胡慧琴在文化和旅游日趋融合的背景下,旅游的文化内涵向纵深方向延展。
高校作为文化氤氲富集之地,若以旅游之形承载文化之魂,将校园创建为景区,既是对旅游本质的诠释,又是对高校资源的有效利用。
本文以临沂大学为例,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总结临沂大学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大学景区创建的重要性、可行性和风险性,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临沂大学建设开发现状临沂大学文化积淀深厚,学校前身为抗大一分校,身在革命老区,学校传承红色基因,有着鲜明的革命文化烙印;学校建校近80年,历来重视创业,获得多项科研奖励,创新文化气息浓郁。
对于建设景区而言,学校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临沂大学自然环境优越。
学校建设已久的图书馆、博物馆、钟楼、剑桥、心湖、“四合院”等,都别有一番风貌。
新增建的曦之湖、溯园、体育场商业街,改善的校园餐厅等增添了学校的生机与活力;校内花草种类数不胜数,各个季节风景宜人,尤其是春意临大吸引了许多社会人士前来观赏。
二、临沂大学在校学生意向分析2019年10月18日-2019年10月22日,课题组全体成员利用周末及课余时间,在临沂大学餐厅、图书馆、快递点、体育场等人流密集区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征集在校大学生关于校园创建景区的意见,共发放23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10份,问卷有效率91%。
统计发现:仅有20%的同学了解部分校园景区建设的案例,94%的同学对临沂大学创建旅游景区呈积极态度,并且有71%的同学表示愿意参与临沂大学景区的规划和运营中;大一学生普遍认同临沂大学的自然环境和学术氛围,8%的高年级学生认为临沂大学的环境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77%的同学担心校园景区的创建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大部分同学认可学校已有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但同时表示出对学校知名度低、吸引力不足的担心;在创建景区最大好处这一问题上,提高学校知名度、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以及拓展学生的视角等几项选择上学生意见统一,表示认同;还有很多同学在其他意见中提到:希望对学校闲置尚未被利用的的空地和设施给予开发,希望能够普及同学们对校园景区创建的认识,希望学校创建景区项目可以落地。
生态文明校园视角下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2022年3月第19卷第3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19No.3Mar.20222016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教育计划[1];同年,原国家旅游局(现文化和旅游部)下发了《关于公布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的通知》,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业名单的通知》[2];截至2019年4月,已有20个省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出台有关研学旅游地方政策,逐步推动研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步伐等。
当下,研学旅游已成为一个新兴产业,也是旅游和教育的融合热点,研学旅游是旅游和教育的有机融合体,符合我国现代中小学教育理念。
随着研学旅游市场越来越规范,同时中小学生主体数量的不断增加,作为研学旅游产业的载体—研学旅游产品,如何有效开发,将“旅游”与“学习”有机融合,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同时又能增加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因此,本文研究利用生态文明校园资源开发研学旅游产品,不断深入挖掘生态校园资源,同时为研学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旅游产品。
一、相关概念界定(一)生态文明校园的内涵生态文明校园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运行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各物种布局、结构合理且环境质量优良,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且对环境友好的集学习、工作、生活、休闲功能于一体的人工生态系统[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归属于生态文明建设,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是高校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基石[4]。
当前我国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校园建筑、校园文化、校园环境、校园消费、校园管理、校园服务等多方面;实现生态理念下,建设好师生与自然资源和睦相处的生态环境、师生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从而提高高校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高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作者:樊繁陈淑娟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08期
[摘要] 高校旅游是一种时尚特色旅游项目,本文在界定高校旅游概念的基础之上,简要分析了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益以及负面影响。
并且通过对山东烟台和威海地区高等学校旅游资源开发状况的调查研究,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为例,总结了山大威海分校的旅游资源的优势和不足,并且针对性的提出开发建议。
[关键词]高校旅游开发收益资源状况特色旅游
一、高等学校旅游概况及利弊分析
1.高校旅游简介
高校旅游是一种时尚特色旅游,属于文化性体验旅游。
它以高等学校为旅游目的地,对高校幽雅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科研水平等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吸引旅游者前来观光与体验。
这种旅游形式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强调对旅游者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上的满足。
从本质上来说,高校旅游兼具公益性质和商业性质,且公益性质愈加突出。
有关资料显示,近三年来到高校旅游特别是名校旅游的人数正在逐步增加。
随着高校旅游业的兴起,高校旅游带来的各种问题也随之显现,因此,深入研究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对于尚未完全形成旅游市场的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高校旅游资源开发效益分析
(1)各界人士通过高校旅游,对大学有了直接的认识,对学校的教学科研成就和学校环境有了更新的了解,从而提高高校知名度。
对于参观的学生来说,游学并举,使他们有了奋斗目标和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大,同时满足了家长望子成龙心理,也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从而利于招生、学生就业和扩大社会影响力;
(2)高校旅游项目的完善与高校旅游资源的全面开发能够促进高校与企业间的横向交流,促使高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也为高校学生创造了实习与勤工俭学的机会;
(3)高校旅游合理的开展有利于师生对自身价值和肩负责任的更进一步认识,对师生有激励作用。
3.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的负面影响
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否认会带来诸多收益,但是也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过多的游客进入校园,必定会对教学秩序和学校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高校作为教学和科研的神圣殿堂,安静和优雅的环境是不容许破坏的,因此,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注意保护学校环境,尽量不影响教学秩序。
二、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旅游资源状况分析
1.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简介
学校坐落于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美丽滨城威海,校园景色怡人,山、海、湖、林皆具,文化底蕴深厚。
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现有韩国学院、商学院、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翻译学院、艺术学院、海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13个学院和3个教学部,42个本科专业,34个硕士专业,9个博士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等六大学科门类,已形成了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学校基础教学设施完,主体建筑12层、面积2万多平方米并的全开放图书馆拥有中外文藏书100余万册,电子图书120万册;教学、科研实验室62个,语音室28个,多媒体教室74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7万余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1万多个。
2.开发校园旅游资源的优势
(1)地处旅游资源丰富的美丽滨城威海,威海是中国著名的港口及旅游城市,是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是中国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之一,是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也是全国综合经济实力50强城市。
2009年5月被评选为国家森林城市,是旅游度假的胜地,游客资源丰富。
开发高高校旅游资源的话,有丰富的客源市场。
(2)校园环境清新幽雅,依山傍水,对于游人来说具有独特的魅力。
(3)校内丰富的文化活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对于游客来说是另类的体验。
(4)修学旅游资源充裕丰富。
三、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旅游资源开发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缺乏市场化运作
山大威海分校的校园旅游处于起步阶段,以高校自主开发和游客自发浏览模式为主,这种状况造成高校丰富的旅游资源的浪费。
调查显示:90%的游客以自主前往的方式来旅游,只有不足10%的游客是参加旅游团。
2.尚未形成良好的旅游氛围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游客前往高校旅游的目的是访亲问友,而且停留的时间较短,75%在4小时以下,而且主要进行的活动66%是参观自然景观和校园建筑,没有时间体会文化氛围。
3.旅游资源的开发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学校的环境
调查研究显示:55%的在校学生不赞成学校开发旅游资源,其中32%的同学认为这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30%认为会破坏校园环境。
高等学校本来就是进行科研和教学的地方,理应有一个幽雅安静的环境。
游客的大量涌入必然会对校园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以学校环境承受能力为依据,同时考虑可能会对教学秩序造成的影响。
4.高校旅游的观念尚未普及,旅游项目单一
调查结果显示:80%的游客认为高校旅游仅仅是校园观光,对于休学旅游,参加学校文化活动等等知之甚少。
四、关于校园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1.开发原则
(1)坚持教学科研为主,兼顾各方利益。
高校主要是进行教学科研的场所,因此高校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不能妨碍正常的科研和教学,在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同时不能忽视在校学生的利益。
(2)坚持政府主导,政校企三方合作的模式。
政校企三方合作的模式是指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由政府负责牵头,高校提供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条件,由企业负责客源市场的开发和宣传。
由于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因此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协调优势,将企业市场方面组织运营的优势和高校资源基础方面的优势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兼顾了各方利益。
(3)坚持适度开发原则。
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建立在不破坏高校现有环境为基础,以高校资源的承受能力为依据。
(4)坚持保持高校原有特色的原则。
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坚持高校的旅游特色,不能一味的追求流行,增设人工景点,而忘记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失去其特有的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
2.产品开发种类
(1)校园生活体验游
可以组织游客主要是上班族前来参加高校的特殊文化活动。
在纾解压力的同时满足了上班族对校园生活的向往。
(2)故地重游
各届已经的学生由于工作的原因很少有机会返回母校,有着强烈的故地重游的愿望。
邀请校友进行故地重游,不仅满足了他们的愿望,而且增加了学校的旅游客源,增进了校友和学校的感情。
(3)中小学生理想游
中小学生具有强烈的了解高校、体验大学生活的愿望,他们渴望接触高校与大学生进行直接交流。
高校旅游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而且组织学生参加高校旅游更容易得到学校和家长的认可。
(4)中国文化体验游
来自国外的游客特别是国外的留学生具有强烈的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愿望,到高校参观,更容易使他们接触到中国古老文化的精髓和先进文化的代表。
因此,开发高校旅游更容易吸引国外的游客。
(5)毕业庆典游
高校毕业生毕业是一个光荣的时刻,毕业生可以邀请家长,朋友亲戚观赏毕业典礼,校内留影,参观学校等。
3.营销方式的选择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作为一个特殊的旅游景点,应该考虑多种营销方式,在结合政府政策和兼顾各方利益的同时,以最低的成本将旅游产品提供给游客。
方法如下:
(1)主要采用政校企三方合作的模式
由于我国的高校一般属于国立学校,直属教育部,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多方利益,因此应该充分利用政府协调优势和企业的营运组织优势,建立政校企三方合作的模式。
(2)借助学校的社团进行文化交流,借助学校的网站进行宣传
(3)由合作企业在学校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游客接待和管理工作。
(4)可以在寒暑假期间开放参观学校风景,体验使用学校设备。
(6)可以开发具有独特标志的高校旅游纪念品,如太阳帽,钥匙链,T恤,明信片等。
参考文献:
[1]金世胜. 高校旅游开发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372 - 374
[2]徐凌. 论校园旅游[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35 - 37
[3]闫红霞. 高校校园旅游经济的客源市场开发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5)∶153.
[4]冯昆思.关于发展我国校园旅游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5)∶58 - 61
[5]李勇泉.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生态经济,2005,(5)∶90 - 92
[6]金世胜.高校旅游开发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372 - 374
[7]陆莹等.成都高校旅游市场前景分析[J].天府新论,2004,(6):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