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剖宫产术技术改进(附200例临床分析)
新式改良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
组 间 比较 ,P . 1 <O 0 。
3 讨论
用组病人与对照组病人相 比存在 明显差异 ,P . 1 <0 O ,说 明能
短 ,有 待 于 进 一 步 观 察 和 研 究 。
参考文献
剂可增加神经细胞代谢, 加重血液供需矛盾 , 使可存活的细胞
死亡。
[]陈 宝城. 医治疗脑血栓 的探讨 [] 月药月刊杂志 , 0 3 1 中 J. 20,
1 : 2~3 0(1 3) .
资料统计显示, 在脑血栓早期接受溶栓治疗的病人,只占 总患者的 5 ,因此神经细胞保护对急性期治疗非常重要 。 目 % 前的方法有脑保护药物 、 亚低温疗法 , 其中包括腺苷 摄取抑制 剂、腺苷激酶抑制剂、腺苷脱氨酶抑制剂 、腺苷转运抑制剂 。 能量制 剂是能增加组织和细胞代 谢和为代谢提供 能量的一大
19 ,1 ( :25. 9 4 4) 4 1 0
【] 陈彩云 . 4 中药对脑 血栓 的疗效 分析 【] 医药月刊 杂志, J.
19 98, 4: 2 1 27 .
新式改良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
i珞f 玲
( 双峰 县 中医院 [ 摘要] 目的
470 ) 10 0 … 3m 沿半 月形腹 壁横 沟做横弧形切 c
类 药 物 的总 称 ,最 常 见 的 是三 磷 酸 腺 苷 (T ) 酶 h( o 丹参、 当归对脑血栓 的药理分析 []-床 医学学 J. 临
刊杂志 ,2 0 ,1 6 :3 2 7 1 0 6 1( ) 7 ~3 3 .
新式剖宫产改良术式450例效果分析
【 关键词 】 新式剖宫产 改 良 效果
. 新式剖宫产是以色列 Sak教授于 19 t r 9 6年传 授到 中国的一 2 2 两组 患者剖 宫产 术 后情 况 比较 两 组 术后 肛 门排 气 时 2 . 2±7 3 、5 7 . 5 h 3 . 2±7 3 ; 组 切 口硬 结 发 . 5h 两 种快速 的剖宫产手术方法 。我 院于 2 0 年 7月开始采用改 良后 间分 别 为 :1 4 02
侧撕开皮下脂肪及筋膜。③术 者与助手 分别持 中弯钳 钳夹筋膜 适 , 简化手术步骤 , 已有学者提 出子宫不托 出腹腔可减少对 机体
上下叶中点 , 然后分别 向上下相反方向撕拉 。④适当向两侧分离 刺激 。⑥一次性全 层连续缝 合子 宫肌层 及腹 膜反折 , 使腹 膜 腹直肌 , 暴露腹 膜, 量远离膀胱钝性撕开腹膜约 4~ m进腹 , 反折包埋切 口创面 , 尽 5e 使切 口光滑平 整美观 。⑦ 不缝 合皮下脂 肪,
12 % 32 0 、. 5 1/ 1 , 的新式 剖宫产 术式 称 新 式 剖宫 产 改 良术式 , 该术 式 在 以 色列 生率 分别 为 : . 5 ( / 4 ) 9 0 % ( 9 2 0) 差 异具 有 显
,1; 10 , Sr t k教授创立 的新式剖宫 产术式 基础 上有 所改进 , a 取得 良好效 著性 (P <0 0 ) 两组 皮 肤 切 口均 I期 愈 合 ( 0 % ) 差 异
新式剖宫产术改良后应用观察
12 手术方法 新式剖官产术采刚文献【J . l方法 ,改 良新式剖 2 1子 宫 切 口延 裂 改 良组 2 ( . 1 ,均 属 眙 头 深 嵌 于骨 . 例 0 6 %)
官 产 术手 术 方 法 取 耻 骨 13 i, 向顺 皮 纹 方 向t 口 , 0 l 盆 , 程 较 长 所 致 , 2 c .横 f U l~ 3 产 向左 下 延 裂 2 m , 伤 及 子 宫 旁 血管 丛 。 c 未 C' i f,撕 拉 式 人腹 ,外 窄 f宽 呈 “ 髟 切 口。 f宫 切 【选择 对 照组 lN (.9 , 向左 下 延 裂 15 c , l例 同时 l 』 J 悌 ” ● 3 6 1%) 均 . ~3m 有 l 在 距 宫体 l 浆 膜 界 限 2m 处无 血 管 的 子 宫 中央 部 分 I 缓 慢 裂 伤 子 宫旁 血管 丛 ,失 血 量 人 = 0 ml 无输 尿 管 、膀 胱 损 二 段 c i , r6 0 ,
致 } 口感染 ; J J 术 拆线腹 部遗 留针 眼致切 口愈 合遗 留瘢痕 通 过 皮 肤 ,操 作 方 便 ,不 需特 别 对 合 皮 肤 。 ⑥ 住 院 时 间 适
较 大。过去 , 内缝 俞材料 叮采『 l 丝线或 3 0 肠线 。 当 缩 短 后 使 患 者 心 理 有 了提 前 康 复 的 感 受 ,并 节 约 了 医 皮 f 号 ] / 羊 1 丝线 反应较大 ,需 术后拆 线 ,拆 线可 能发生 断裂 导致 疗 费 用 ,. l了 医 院 床 位 周 转 率 。 ⑦ 术 后 不 需 拆 线 提 高 了 号 t U  ̄J
1资料与方法
1 1 ・ 资料 及 俐 分 组 2 0 1 至 2 0 年 l 门 我 院 住 . 股 04 l 06 1
改良新式剖宫产106例临床分析
改良新式剖宫产106例临床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采用Stark剖宫产改良术式的患者106例(改良组),并与同期采用常规剖宫产术式患者108例(对照组)进行多项指标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组的切皮时间、切皮后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切皮出血量及手术总出血量显著减少(P<0.01),术后疼痛显著减轻(P<0.01),术后排气时间显著缩短(P<0.01),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
术后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拆线时间短,减少了病人住院的时间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改良Stark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始创于以色列Stark医生,该项新技术1996年引入我国,首例于同年10月由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妇产科完成。
我院自1998年12月开始开展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简称改良组)106例,与对照组(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08例进行对比分析,取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改良组106例,年龄21~40岁,其中21~34岁96例,≥35岁10例;初产妇92例,经产妇14例;对照组108例,年龄20~41岁,其中20~34岁100例,≥35岁8例;初产妇96例,经产妇12例。
两组手术原因均以胎儿窘迫、头盆不称、臀足位,子痫前期、横位、前置胎盘等为主要原因。
两组孕产妇年龄、手术原因及手术前产时情况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手术方法两组病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改良式剖宫产术方法主要参照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报道的方法[1],我院稍加改进:①切口采用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下3 cm或Pfannenstiel皱纹上2 cm处横行切开皮肤全层长约13~15 cm;②切口中间向下切开脂肪层约2~3 cm;达筋膜层,再将筋膜切2~3 cm;③用直组织剪向左右两侧分别剪开筋膜与皮肤切口等长;④用直钳分离腹直肌粘着部约3~4 cm,术者与助手各用双手食、中两指重叠后均匀缓慢向两侧用力,将腹直肌及未切开的皮下脂肪撕拉开,至皮肤切口等长;⑤于切口中央稍偏上用止血钳钳夹2次,确诊无肠管后用刀切开一小口,用手上下撕开扩大腹膜切口,至术野充分显露;⑥剖宫取胎儿方法同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但有如下不同:胎儿娩出后立即手取胎盘。
新式剖宫产改良术式临床效果分析
良新概念 剖宫 产史 者 2 4例为 观察 组 , 含二 次 剖 宫产 术 2 0
例, 异位妊娠 1 , 例 子宫 肌瘤剥 除 1 , 例 卵巢 肿瘤 2例 ; 新式
剖宫产术史者 2 6例 为 对 照 组 , 二 次 剖 宫 产 手 术 1 含 8例 , 异
生上皮化 , 而不像皮肤切 口从 边缘 逐渐发生 上皮 再生。因此 腹膜破裂后 , 由于组 织缺 血坏死 及异 物炎性反 应增 多, 问皮
1 2 方 法 改 良新 概 念 剖 宫 产 术 采 用 手术 方 法 : 耻 骨 联 . 取
手术 中粘 连能否发 生是多 种 因素共 同作 用 的结 果。新 式剖宫产虽无缝合 腹膜造 成 的异物反应 及缺 血 、 氧 , 腹 缺 但 膜 问皮细胞修复速度是有限 的, 裸露 的粗糙面于腹膜愈合 前 就可 能粘合 , 大网膜前往 趋于保 护创 面 , 膜下结 缔组织 中 腹 的成纤维细胞 , 管周 围的成纤维 细胞 转化 , 血 新生血 管的再 生就导致腹壁与产后的子宫前壁及 大 网膜形成粘连 , 再加上
细胞转化和再 生 能力 下降 , 部纤 维降 解作 用 活性受 到抑 局
制, 纤维沉 积。该理 论 是新 式剖 宫产 术 不缝 合腹 膜 的理 论
基础 。
位妊娠 4例 , 卵巢 肿瘤 1 , 宫肌瘤 3例。两组 病例 前次 例 子
剖宫产指征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0 0 ) 切 口均如期愈合。 P< .5 ,
-
8 ・ 4
中 国现 代 药 物应 用 2 1 0 0年 2月 第 4卷 第 4期
C i JMo rgA p,e 0 0,o. N . hn dD u p lFb2 1 V 1 4, o4
改良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疗效分析
2 结 果
结 果 见表 1 。观 察 组 平 均 手术 时 间、 胎 时 娩
间、 中 出血 、 气 时 间及 住 院 时 间 均小 于对 照 术 排
组, 两组 比较差别 均有 统计 学意 义 ( P<0 0 ) .5 。
直 肌前鞘 。④ 分别 提拉 切 口上 下缘 前鞘 , 钝性 分
腹膜达 能 出胎头 为止 , 露子 宫下 段 。⑤ 不 打开 暴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
膀胱子 宫返折 腹 膜 , 子 宫下 段 浆 膜层 勉 强 能提 在 起 之处选 择切 口位 置 ( 如胎 头 过 高 或过 低适 当调 整切 口位置 )横行 切开子 宫 下段长 约 3c 破 膜 , m,
表 1 2组观 察 指 标 结 果 比较
2组 比较 , P<0 0 。 一 . 1
3 讨论
产科的医疗风险大 , 在处理急症时需分秒必
收稿 日期 : 00—0 —2 21 8 4 ’
言
萎 磊 溢
( 下转第 5 7面)
第 2 期 3
赵华头等 : 卡维地洛联合螺 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式剖宫产 Leabharlann ,8 采 用 传 统 的 子 宫 下 段 剖 宫 产 0例
术。观察组年龄(53 ± .7 岁, 2 .0 3 4 ) 孕周 (0 3 ± 4 .5 11) , 次 ( .7±0 5 ) , 儿 出 生 体 重 .5 周 胎 13 .3 次 胎 (2 5 9 ±4 5 8 )g 3 9 . 1 4 . 4 ;对 照组 年 龄 ( 6 1 2 . 0±3 .
后 吸净 羊水 , 性延 长子 宫切 口约 1 m, 出胎 钝 0c 娩 儿 。⑥ 宫壁 注射缩 宫 素 2 U, 胎盘 自然剥离 0I 待 后取 出胎 盘 , 于 纱布 擦净 宫腔 残 留组织 。⑦ 子 用
新式剖宫产术技术改进(附200例临床分析)
新式剖宫产术技术改进(附20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新式剖宫产术技术改进,使剖宫产手术方式得到进一步完善。
方法对我院200例需行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别采用新式剖宫产术(100例)对照组及技术改进后剖宫产术(100例)观察组,观察随访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及进食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6个月内腹痛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但Ⅱ组较Ⅰ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及进食时间早,切口愈合好,无切口血肿及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6个月内发生腹痛等肠粘连症状明显减少。
结论技术改进后的新式剖宫产术式更加完善,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临床疗效确切及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式剖宫产术技术改进临床分析新式剖宫产术[1,2]是以色列Stark医生发明的剖宫产新技术,和传统剖宫产[3]技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切口血肿、脂肪液化及术后腹痛肠粘连发生率高等情况,我院综合新式和传统剖宫产术式优缺点,进行技术改进,通过对我院2008年6月~2009年 3月200例剖宫产患者进行临床对比性研究,发现新式剖宫产改进后临床效果更加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00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新式剖宫产术100例,观察组采用新式剖宫产技术改进后剖宫产术100例。
两组患者在孕产妇年龄(23~42岁)、孕产次数、孕周时间、剖宫产手术指征上无显著性差异。
1.2 手术方法1.2.1对照组参照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及马彦彦主编《新式剖宫产术》采用新式剖宫产术。
在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下,取耻骨联合上缘上约2~3cm,下腹部皱线稍偏上反弧形切口,长度约l1~13cm,切开皮肤,钝性撕拉皮下脂肪,切开筋膜层,撕拉腹直肌,显露并剪开腹膜,横向撕开扩大腹膜切口。
改良式剖宫产术100例临床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要 钩向肌 肉后 方 , 以免造 成 血管 损伤 。③ 关腹 前一 定擦 净渗入 腹 腔 的羊水 及血 迹 , 将腹 膜 徒手 对合 。④ 钳夹 缝合 筋膜 时注 意在 并 腹 直肌外侧 筋膜 分 浅深 两层 , 必两 层 一起 缝合 。⑤皮 下脂 肪层 务 定 要去 掉游 离 的脂肪 粒 。 参 考文献 【 胡 立, 铭 庆 . 科 手 术 图谱 【 】 州 : 东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 1 ] 翁 妇 M. 广 广
一
1 9 9 -1 6 9 6.7 0 .
【] 彦. 2 马彦 新式剖 宫产术 】 . : 北京 北京科学技 术 出 版社. 9- —8 1 7 45. 9 2
性 心肌 梗 死诊 断和 治疗 指 南 [】 s.中华心 血 管病杂 志, 0, (2 2 1 91) 0 2 :
71 -7 5. 0- 2
【] 翠. 激酶 溶 栓 治疗 急性 心肌 梗死 疗效 观察叨. 国社 区 医 2 李达 尿 中
师, 0 ,11) 2 2 91(3: . 0 2
【 巨天 赋, 3 】 姬喜 荣. 心 肌 梗 死 急诊 IU静 脉 溶栓 的临床 研 究 急性 C 【. 国社 区 医师, o,1 : . J中 】 2 9l( )7 0 1 3 6 【] 东, 震 平, 闽红 . 年 急性 心 肌梗 死尿 激酶 静 脉溶 栓 疗效 4郭 吴 张 老 观 察【. J 中华现代 内科 学 杂志, 0 ,3: 5 26 】 2 7 ( 2 — 5. 0 4 )5
禁 忌证有 近期 受伤 或 2周 内进行 过 手术 者 ;有严 重 高血 压病史 ; 活动 性溃 疡 出血 ; 出血 倾 向者 或 已应 用 抗凝 治 疗者 ; 有 肝功 能 衰 竭者; 近期内应用尿激酶有过敏史者。 时间就是生命 , 尽量争取早 期 溶栓治疗 ,如 有学 者 报道 溶 栓距 发 病 时间 ≤4 血管 再 通率 为 h 6 . 4 6 及 6 1h 管再 通 率分 别 为 2 . 2 %,—h 5 —2 血 5O %和 2. 差 异 存 0 %, 0 在 显著性 溶栓 后 患者可 出现 再灌 注心 律失 常并 发症 , 。 应给 与高 度 重视 , 止恶性 心律失 常 发生 。 防 总之 , 急性 心 肌梗 死 早期 溶 栓治 疗 , 以保持 提 高 较 高 的冠 可 脉 再通率高 , 濒临 坏死 的心 肌 , 保护 提高 心 脏功 能 , 为挽救 患 者生
改良式剖宫产术与常规剖宫产术对比分析
肌 间粘 着部位 2 c ~3m,术 者与助手 同时用 双手食 、中指 重 叠 向外上撕拉腹直肌至切 口够大。( )分离腹膜脂肪 ,横 向 5
撕开腹膜 。 ( )在子宫 下段 中上部之 间 2m 宽 、奶 白色的 6 c
3 岁 ,平均 2 5 6岁 ;初 产妇 7 4例 ,孕 3 5~3 ¨周 2例 , 6
过敏史 、家族史 以后 ,就 直 接为 其 用 2 盐酸 利 多卡 因麻 %
改 良式 剖 宫产 术 与 常 规剖 宫产 术 对 比分 析
张 淮 平
( 重庆市天府 矿务局总 医院 40 0 ) 0 7 4
【 中围法分类号】 R 1 79 8 【 美键词 】 改 盘式剖 宫产 木
【 文献标识码 】 B 常规剖宫产术
维普资讯
7 ・ 6
J un l f a o r a _ H l 一 0
—
盟i 型
鲑!
! 些业
:
毡
_ 】
林 3 1,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5 g ng a r .并静脉滴 注速尿 4 mg 0 ,3 分钟后患者 自主呼 吸恢 复 ,日唇 渐 渐 红 润。心 电 图提 示 : S TⅡ~ⅢaF降低 ,心肌 下壁供血不足,喉部检查可 见喉 粘 v 膜慢性水肿 ,面色苍白。昏迷 6 小时后患者清醒 ,生命 体征 平稳 ,患者主诉 除感周 身乏力 ,不思饮食外 ,并无其 它异 常 感觉 ,停止对症 治疗 后 ,未再发生上述现象 .患者要求左 跟
【 文章 编号 】 10 — 0320 )1 07 — 2 08 37(0 20 — 06 0
si皱襞 ,弧形 ,长约 1 ~1 c t d 2 5m 【 )弧形切 开皮肤 全层 , 2
仅切 开真皮 ,正 中切开皮下脂肪深达筋膜 ,用 2把皮肤拉钩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临床应用观察
文 章 编 号 :06 63 (00 1 - 37 0 10 - 2 3 2 1 ) 1 16 - 3
改 良 新 式 剖 宫 产 术 临 床 应 用 观 察
赵 春 玲 , 于 淑 兰
( 北 省 蔚 县 中 医 院 , 河 北 蔚 县 河
et i penny J . m O s yeo,9 3 18( ) e pe rgac [ ] A bt G ncl 19 ,6 6 : o e
19 . 7 6
[ ] 山东省人 民医院. 4 实用妇 产科 学[ . 南: M] 济 山东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9 83 1 3 2 17 .3 — 3 .
散 , 肉边缘 规整 与子 宫肌层 有分界 , 息 为双 边征 现象 。
[ ] K n e u y A y hr o d D v N l n e a 3 e nt A B n , m sT um n , ai W es ,t 1 h d o .
T a s a i a l a o o r p i n ig n s r i al , e f d r n v g n l t s n ga hc f d n s i u g c l v r e u r i y i i
t ieb e i [ ] E rG nel n o,0 0 2 :8 - 8 . e n l dn J . u yao O cl20 ,110 13 r e g
[ ] 杨岳洲 , 7 叶旭 萍, 钱春蓓 , 经阴道超声及彩 色多普勒能 等. 量图对子宫粘膜 下肌 瘤和子 宫内膜 息肉的对照分析[ ] J.
第1 6卷 第 l 1期 21 0 0年 l 月 1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53例临床观察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53例临床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临床观察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再次剖宫产率也随之升高,因此,寻找一种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黏连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的剖宫产术式成为妇产科医生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色列Stark教授创建的新式剖宫产在中国推广普及10余年,该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胎儿娩出快、术中出血少、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1] 。
但仍然存在术后腹壁及腹腔广泛黏连发生率高,肌肉及血管损伤等不足。
据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郑卫红等[2]报道,新式剖宫产术后腹腔黏连发生率为94.4 %。
本文通过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53例观察,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1.对象:2001年1月30日~2008年1月30日住院的再次剖宫产产妇106例,年龄21~36岁,妊娠2~5次,分娩2~3次,根据剖宫产手术方式分成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组和新式剖宫产术组,2组产妇在年龄、孕次、高危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手术方法:(1)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方法。
切口采用两髂前上棘连线下约2~3 cm(即Joel Cohen切口),切开皮肤约13~15 cm,于切口正中横切开皮下脂肪及筋膜约3~4 cm,上下分离腹直肌约3~4 cm,术者及助手示指及中指勾向腹直肌下,两手重叠,均匀向两侧用力撕开皮下脂肪,筋膜及腹直肌,暴露腹膜,上下撕开腹膜,于膀胱子宫腹膜反折下约1.5~2 cm处(注意避开膀胱、胎盘),横切约3 cm,刺破羊膜,吸净羊水,钝性扩大子宫切口约10 cm,娩出胎儿;宫体注射缩宫素20 IU,手取胎盘,托出子宫,干纱布(疑有感染者甲硝唑浸透纱布)拭净宫腔,卵圆钳持0.5 %聚维酮碘纱球扩宫口并放入阴道(碘过敏者用甲硝唑纱球); 1号可吸收线连续锁扣缝合子宫肌层;检查双侧附件正常,将子宫放回腹腔,盐水或甲硝唑纱布拭净切口处羊水积血,上抬并稍下推宫底,将子宫恢复为前倾前屈位;将腹壁腹膜拉拢,按马彦彦《新式剖宫产术》第2版[3] 缝合筋膜、皮肤及皮下脂肪。
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1000例临床分析
展 新 式 剖 宫产 术 1 0 0例 , 得 良好 效 果 , 与 过 去 1 0 0 取 并 0例 0 传 统 经腹 纵切 口子 宫 下 段 剖 宫 产 术 进 行 比较 , 总 结 如 下 。 现
1 临 床 资 料
1 1 一 般 资料 .
孕妇 年 龄 2 2~3 5岁 , 周 3 孕 6~4 2周 , 生 新
2 结 果
新 式 剖 宫 产 是 由 以色 列 S r t k教 授 于 19 a 9 6年 1 0月 介 绍
到我 国 的适 用 于所 有 剖 宫 产 手 术 指 征 的 产 妇 。但 是 有 一 定 缺
点 , 院进行改革 , 新式 剖宫产与 周基 式剖宫 产相结 合 , 我 把 应
用 于 I 取得 良好 效 果 。 我 院 2 0 临床 0 5年 5月 一 2 0 0 6年 3月 开
[ 参 考 文 献 ]
[ ] 全 国第 四 届 脑 血 管 病 学 术 会 议 .各 类 脑 血 管 疾 病 诊 断 要 点 1
君 药 , 益 心 气 , 气 旺 血 运 ; 蛭 、 蝎 为 臣 药 , 蛭 活 血 通 补 使 水 全 水 络 、 凝 溶 纤 , 蝎 解 痉 通 络 ; 鳖 虫 、 蚣 、 蜕 、 芍 为 佐 抗 全 土 蜈 蝉 赤 药 , 鳖 虫 逐 瘀 通 络 , 助 于水 蛭 的 活 血 化 瘀 而 具 疏 经 通 络 之 土 有 力 , 蚣 搜 风 解 痉 , 蜕 熄 风 止 痉 , 芍 散 血 行 瘀 ; 片 为 使 蜈 蝉 赤 冰 药 , 香通窍 , 芳 引诸 药 上 行 人 脑 , 奏 通 利 壅 塞 之 效 。 有 研 究 共 证 实 , 心 络胶 囊 可 以改 善 脑 梗 死 患 者 局 部 血 流 , 轻 急 性 小 通 减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100例临床分析
用防止 将导管 拉 出胸腔 。②每次抽 液后 应用生 理盐水 或肝素稀 释液 ( 血性胸水 )2 L 管 ,防止管道堵塞 。③经导 管抽 液或抽气时 ,患 m封
者 可变 换体位 ,利于抽液或抽气 ,抽液后 , 求患者加强深呼吸 ,用 要
药方便 ,容易被患者接 受。但在选择病例 时因掌握其禁忌证p:①胸 外伤早 期 (2 内)即 发现 中等量 以上 的胸 腔积液 。此 时应考虑到胸 1h
内可能存在活动性 出血 ,须用大号胸管做胸腔 闭式 引流 ,既能实 时观 察出血情况 ,又不致 使血 凝块阻塞引流管 ,②脓胸 ,此类患者胸液较 稠厚 ,其 中纤维素含量较高 ,易阻塞深静脉导管 ,同样宜使用大号胸 管引流 ;③凝 固性 血胸 ,如操 作前的胸腔B 超提示有大量血 块 ,而液
性 暗区很小 ,则无法有效 引流。另外对 于结核性胸腔积 液出现大龄=
患者 因护理 不当引流管脱 出而行再次置 管外 ,导管 留置 时间5 5d  ̄8, 平均1. 。未出现出血 、感染 、损伤及 医源性气胸等并 发症 ,患者不 8d 6 用制动,可带管活动 ,安全、方便 ,引流效 果满意 。 3讨 论 胸腔积液病因复杂 ,任何 因素使胸 膜腔 内液体形成过快或 吸收过
缓 ,即产生胸腔积 液 ,可出现于多种疾病 ; 自发性 气胸为 临床常见疾
量纤维 分隔的患者因慎重置管 。同时在 实际操作中应注意 :①治疗 前 向患者 交待胸腔置管的治疗 目的 、置管过程 、术中注意事项 ,以消除 患者 紧张情绪 ,积极配合。 ②成功置管后 ,反复抽液 ,特别是胸液 减
病 ,呼吸系统常见 急症之 一。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胸腔 穿刺 术或 胸腔 插管 闭式引流抽 取或 引流胸 腔积液 及气体 ,该方 法 因需要反复 穿刺 ,往往会 出现胸 膜反应 、肺损 伤 、出血 、复张后肺 水 肿等并 发 症 ,而胸腔闭式引流并创伤相对较大 ,引流胸 腔积液的胸管多为2或 8 3号 ,置管后患者的疼痛感 明显 ,并需卧床而影响下床活动 ,甚至剧 2 烈咳嗽咳咯 ,这不利于患侧被压缩肺组 织的复张 ,积液不易排净 ,肺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172例分析
倒 , 产 9例。传统 组 30例 , 中初产妇 20例 , 早 2 其 5 经产妇 7 0 倒; 单胎头位 26例 , 5 臀位 加 倒 , 横位 3 , 例 双胎 1 , 2 9例 3胎 例; 足月妊娠 35例 , 0 早产 1 例 。 5
12 麻醉 两组均应用连 续硬膜外麻醉 。
13 方法 将有 剖 宫产手 术指 征 的产妇 随 机分 为两
参照以色列 St lk医生新式 剖官产 术 l并加 以 r ,
11 一般费料
改 良。选 择 切 口部 位 比新 式 剖 宫 产 的 切 口部 位 低 1 — 15m, e 常规 用 05 .%碘债消毒 、 巾, 切 1部位 作一横切 口 铺 在 3
准。
能否一次性 通过 6号吸管为判 定标
43 利多卡因是作 用较强 的局部麻 醉剂 , 收快 、 散快 、 . 吸 扩 出血量 以量杯测量计算 。 I组 :0 例 患者在开始 用药 1 5 i 1g 0—1rn清 a
23 平均 出血量 .
3 结 果
作用技果快 价值便宜 , 颈注 射加颈管牯膜表面麻醉 , 且 官 使
点及 9点位置距离 宫 口约 O5 ml , 人 05一lt, 吸无 .e 处 _ 剌 . e 抽 a
l 9例患 者复 苏期 间出现 头晕 , 蜗其 在 观察室多 观察 半小 时
36 血压情 况 丙泊酚组用药后血压 、 率降低 , 在正 . 心 但仍
常 范围内 j 需处理 , Ⅲ组无明显差 异。 Ⅱ、
为对照组 。
32 宫颈松驰情 巩 I、 . Ⅱ组 与对照组 比较 , 宫颈扩 张情 况
有显著差异。 33 出血量 . IⅡ 、组与对照组比较 , 术中出血无明显差异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式剖宫产术技术改进(附20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12-02T16:42:56.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2期供稿作者:易斯花[导读] 通过对新式剖宫产术技术改进,使剖宫产手术方式得到进一步完善。
易斯花(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镇中心卫生院江苏新沂 221400)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2-0091-02
【摘要】目的通过对新式剖宫产术技术改进,使剖宫产手术方式得到进一步完善。
方法对我院200例需行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别采用新式剖宫产术(100例)对照组及技术改进后剖宫产术(100例)观察组,观察随访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及进食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6个月内腹痛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但Ⅱ组较Ⅰ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及进食时间早,切口愈合好,无切口血肿及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6个月内发生腹痛等肠粘连症状明显减少。
结论技术改进后的新式剖宫产术式更加完善,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临床疗效确切及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式剖宫产术技术改进临床分析
新式剖宫产术[1,2]是以色列Stark医生发明的剖宫产新技术,和传统剖宫产[3]技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切口血肿、脂肪液化及术后腹痛肠粘连发生率高等情况,我院综合新式和传统剖宫产术式优缺点,进行技术改进,通过对我院2008年6月~2009年 3月200例剖宫产患者进行临床对比性研究,发现新式剖宫产改进后临床效果更加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00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新式剖宫产术100例,观察组采用新式剖宫产技术改进后剖宫产术100例。
两组患者在孕产妇年龄(23~42岁)、孕产次数、孕周时间、剖宫产手术指征上无显著性差异。
1.2 手术方法
1.2.1对照组参照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及马彦彦主编《新式剖宫产术》采用新式剖宫产术。
在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下,取耻骨联合上缘上约2~3cm,下腹部皱线稍偏上反弧形切口,长度约l1~13cm,切开皮肤,钝性撕拉皮下脂肪,切开筋膜层,撕拉腹直肌,显露并剪开腹膜,横向撕开扩大腹膜切口。
在腹膜反折中上 1/3交界处,切开脏层腹膜及子宫肌层长约2cm,弧形撕开腹膜反折及肌层。
胎儿娩出。
子宫壁常规注射缩宫素10IU,牵拉脐带,取出胎盘,用干纱布擦净宫腔残留组织及血块。
观察宫缩及出血情况,用l号可吸收缝线连续单层毯边缝合子宫全层,不缝合腹膜反折及腹膜,用l号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肌肉筋膜,用4号丝线将皮肤、皮下组织一起褥式缝合3针,5~7日后拆除缝线。
缝针间隔处用艾里斯钳对合钳夹皮肤约5分钟后松钳,敷料包扎创口。
1.2.2观察组在麻醉选择、切口选择及胎儿娩出和子宫切口缝合手术步骤上都和Ⅰ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切开的腹膜及手术切口缝合上。
子宫缝合好后,用l号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腹膜,关闭腹腔。
此后,参考胸外科及普通外科切口缝合方法,用l号可吸收缝线把肌层、筋膜及脂肪层从里向外连续缝合,皮肤切口用4-0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无需拆线。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P<0.01为有显著性差异;P<0.05为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比较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无显著差异,但患者在术后肠功能恢复及进食时间、切口发生血肿脂肪液化等手术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内腹痛等肠粘连发生率上有显著差异(P<0.01)或差异性(P<0.05)。
见表1。
3 讨论
新式剖宫产术是以色列Stark医生来我国介绍的新的剖宫产技术,其采用下腹部反弧形切口,对皮下脂肪组织采取撕拉方法,使该处的血管、神经依靠自身的弹性完整地保留下来,尤其是保留切口两侧较大的腹壁浅静脉,减少了手术出血,缩短了胎儿娩出时间。
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旧式)的主要区别是:(1)打开子宫下段腹膜后不需要下推膀胱;(2)子宫创口采用全层可吸收线连续缝合;③不缝合腹膜反折及腹膜,临床效果满意,此种术式很快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4,5]。
但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切口发生血肿脂肪液化及术后半年内腹痛等肠粘连情况[6~9]。
分析原因:(1)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及切口缝合不严密,导致切口存有死腔,使腹腔和切口组织渗液积聚在死腔内,引起切口脂肪组织液化;(2)对切口脂肪组织及肌肉层采取撕拉方法,造成血管挫伤,易引起切口血肿;(3)由于不缝合腹膜,患者活动易引起腹腔肠管游离出腹腔外和腹壁粘连,形成肠粘连,导致术后经常性的腹痛。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进行了技术改进,采用连续缝合腹膜及切口组织的方法,消除了切口死腔,缝扎了切口血管,避免了切口血肿及脂肪液化的发生,同时缝合了腹膜关闭了腹腔,不会发生肠管外露腹腔,减少了肠粘连发生率。
由于切口严密缝合,还能使患者早下床活动,不用担心切口裂开,促使肠功能尽早恢复。
通过临床验证,剖宫产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笔者认为改进后的新式剖宫产技术,克服了一些技术不足,是对新式剖宫产术式的进一步完善,临床效果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26.
[2]马彦彦.新式剖宫产术[M].2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5.
[3]苏应宽,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82~886.
[4]刘辉,王大力,李秀杰等.新式剖宫产术300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7):1.
[5]李彩云.新式剖宫产术180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19):80~81.
[6]龙显同,李银川,孙文娟.改良新式剖宫产术124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4l~42.
[7]李佳倪,高素清,周风珍.新式剖宫产术与盆腔粘连的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10):629~630.
[8]陈文梅.改良法新式剖宫产术268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2):3943~3944.
[9]靳银龙.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与新式剖宫产术式腹腔粘连的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2):11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