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心理的分析 项目二22需要和动机
项目二 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
13
五、旅游与人的需要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亲切感、自豪感和新 鲜感是人生幸福的三大要素,正是这三种满足感构 成了高质量的生活。不论旅游者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事实上,所有的旅游者都希望在旅游中获得更多的 亲切感、自豪感和新鲜感。
14
(一)旅游与人的亲切感
亲切感的最重要来源就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爱,这里的“爱”是广义上的爱,指人与人之间的
5
二、需要的分类
(一)按需要的起源划分
自然需要
按需要的起源划分,可以分为: 是指人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
又称生理需要,是人类对维持
生命和繁衍后代的必要条件的 要求。
社会需要
对劳动、知识、社会道德、审
美、宗教信仰、成就、尊重等 方面的需要。
6
(二)按需要的不同对象划分
按需要的不同对象划分,可以分为: 指人们对物质和物质产品的需 要。既包括自然的需要;又包 括社会的需要。
22
(三)不同年龄旅游者的需要
中年旅游者 (35~60岁) 老年旅游者 (60岁以上)
理智性购买多于冲动性 购买。 计划性购买多于盲目性 购买。 注重商品的实用性与便 利性。
消费观较为成熟。
对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的要求较高。 休闲性消费与服务性消 费所占比例大。
23
(四)不同性别旅游者的需要
精神性的 需要
17
1.旅游者的自然性需要
旅游者的自然性需要表现在: 生理需要:旅游者有时就是为了追求舒适的、高质量的生理享受而旅游。有时虽不一定为满足生 理需要而外出,但生理需要却是整个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安全需要:主要表现在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和心理安全感的需要上。
2.旅游者的社会性需要
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及如何激发动机的策略分析
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及如何激发动机的策略分析旅游动机是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主观条件,包括旅游者身体、文化、社会交往、地位和声望等方面的动机。
促发旅游动机产生的心理需要有两种:即探新求异的积极心理和逃避紧张现实的消极心理。
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除有个性心理因素和个人因素外,还有某些外部因素。
研究消费者的旅游动机是旅游企业全面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准确细分市场,及时推出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旅游项目,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关键。
一个人如果要外出旅游,必须同时具备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
主观上,要有外出旅游的动机,客观上要具备一定的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而且身体状况允许等。
如果一个人主观上没有旅游的动机和愿望,即使具备客观条件,也不可能成为旅游者。
因此,有必要对实现旅游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进行探讨。
而这一主观条件,就是旅游动机。
[1]旅游动机的特点[2]它具有以下几个最基本的特性。
(1)旅游动机的对象性。
旅游动机总是指向某种具体的旅游目标,即人们期望通过旅游行为所获得的结果。
比如,长期工作的紧张感就会使人产生去室外活动轻松一下或外出旅游的动机,寒冷的冬季会使人产生去温暖的南方旅游的动机,而炎热的酷暑又会使人产生去避暑胜地旅游的动机等。
旅游动机表现出了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某一活动的指向。
旅游动机一旦实现,总能给人们带来生理或心理上的满足。
(2)旅游动机的选择性。
人们已经形成的旅游动机,决定着他们的行动以及对旅游内容的选择。
由于旅游者在国籍、民族、职业、文化水平、性格、年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和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对旅游活动的内容有很大的选择性。
比如,在黄金旅游周期间,有的旅游者选择江南古镇水乡游,有的旅游者选择巴黎假日七日浪漫游,有的旅游者选择各地的“红色旅游”线路;在旅游方式上,有的旅游者选择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有的旅游者选择自驾车旅游等。
此外,已经实现旅游动机的经验使得人们能够对旅游行为的内容进行分析和选择,哪些旅游行为要先行实现,哪些旅游行为可以留待将来实现;哪些旅游行为较容易实现,哪些旅游行为一时难以实现等。
2024年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旅游心理学:探索旅游活动背后的心理机制一、引言旅游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旅游活动参与者心理行为的学科,旨在深入探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需求、动机、体验和满意度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旅游心理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旅游者的行为规律,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二、旅游心理学的核心概念1.旅游需求:旅游需求是指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欲望和期望,它是旅游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力。
旅游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兴趣、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
2.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推动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内在心理因素。
根据心理学理论,旅游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如寻求冒险、放松身心等,而外在动机如社交需求、地位象征等。
3.旅游体验:旅游体验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感受和经历。
旅游体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意度,进而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旅游满意度:旅游满意度是指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整体评价。
满意度高的旅游者更可能成为回头客,为旅游业创造更多价值。
三、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旅游者的心理数据,分析旅游者的需求、动机和满意度等。
2.实证研究法:通过对旅游者的行为观察和实验,研究旅游者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规律。
3.心理测量法:运用心理测量工具,如量表、问卷等,对旅游者的心理特征进行量化分析。
4.案例分析法:通过对特定旅游事件或旅游者的深入剖析,探讨旅游心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四、旅游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1.旅游产品设计与营销: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心理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
2.旅游服务质量提升:通过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体验,增加旅游者的满意度。
3.旅游政策制定:政府和企业可以根据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制定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旅游教育与培训:将旅游心理学的知识融入旅游教育和培训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
第二节 旅游动机分类和激发
事物,与书本知识相结合就能更深 入地理解这些事物的特性。 3审美动机 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和动机, 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歇 过。基于此,人们外出旅游希望能 发现不同于平时生活中的美,领略 大自然的风光和欣赏人类历史积淀 的杰作。 4社会交往的动机 人们外出旅游可以接触和认识到许 多新朋友,旅游的过程是休闲和放 松的,人们在身心和谐、没有压力、 彼此之间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 相互之间的关系会比较融洽,满足 了人们结识新朋友的社会交往动机。 5探索和冒险的动机
第一节 需要和动机
(5)自主的需要。对独立和个体自主 的追求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特色。其实, 任何文化中的任何人或多或少都有这 种需要,只是在一些国家,独立自主 是从小被灌输的观点,认为表达和满 足独立需要是适当而且重要的。而在 东亚国家,归附于团体或团队比满足 个人独立自主的需要更能被社会鼓励 和接受。 (6)求新猎奇的需要。 人们经常是出于对新奇的需要来寻求 变化,但是消费者对新奇的需要是随 时间变化而起伏变化的。也就是说, 经历频繁被改变的消费者会厌倦改变 而渴望稳定,而处于稳定环境中的消 费者会感到腻烦而渴望变化。例如, 一个在期权交易所工作的消费者很可 能渴望在安静而轻松的环境下度假。
消费行为与服务心理学
第三章 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学习目标(楷24加粗白)
学习目标
记忆需要和动机理论 了解需要的分类
了解麦圭尔的心理动机理论
理解动机的本质 掌握旅游动机的分类 能够理解如何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第一节 需要和动机
第一节 需要和动机
一、旅游者需要概述 1、需要的含义 需要是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匮乏状态, 即对匮乏的感知和渴望得到的感觉。 (1)需要的无限性。人们的需要在满 足后又会产生新的需求,正是由于需 要的无限性,为寻求需要满足而产生 的人类活动也具有无限性。 (2)需要并非一定会带来后续的行动。 首先,消费者心中的需求要强烈到一 定程度才会被激发并产生行为。其次, 消费者的需要要有足够的资源才能转 化为行为,比如我国的很多消费者都 有出国自助游的需要,但由于金钱的 匮乏或者相关信息的匮乏导致其无法 行动。最后,有些需要并未被充分意 识到,只有被唤醒后才会让消费者产 生行动。
旅游心理学(第五版)
(二)思维的特点 1.思维的间接性 2.思维的概括性
旅游心理学(第五版)
二、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过程 1.发现问题 2.分析问题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
旅游心理学(第五版)
任务一 良好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良好思维的条件 1.正确的思维方式 2.丰富的知识经验 3.良好的语言能力
旅游心理学(第五版)
旅游心理学(第五版)
二、科学进行技能训练的要求 (一)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二)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有关的基本知识
旅游心理学(第五版)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练习 1.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由简到繁 2.制定练习目标 3.正确安排练习时间 4.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
旅游心理学(第五版)
模块四 我的心理健康我做主 ——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保健
旅游心理学(第五版)
主编 张志毅 李灿佳
旅游心理学(第五版)
模块一 走进“心”世界——认识旅游心理
项目一 心理学的概述
前置作业:在网上搜集有关“心理学起源”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对各 成员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每组演示 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旅游心理学(第五版)
任务一 心理活动的内容是什么
(二)情感的外部表现 1.面部表情 2.身体表情 3.言语表情
旅游心理学(第五版)
(三)情感的分类
1.形式和强度 激情、心境和应激
2.社会内容
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旅游心理学(第五版)
四、利用联想
旅游心理学(第五版)
项目四 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
前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完成本项目后的两道思维训练题,然后讨 论一下解决这两道题对自己的思维有什么启发。
旅游心理学(第五版)
旅游行业—旅游者心理研究
根据旅游者的偏好,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 旅游者的满意度。
考虑社会环境因素,提供符合当地文化和价值观 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增强旅游者的体验和满意 度。
04
旅游者体验心理研究
旅游者体验过程与特点
旅游者体验过程
旅游者的体验过程主要包括旅游决策、旅游活动和旅游评价三个阶段。在旅游决策阶段,旅游者主要受到旅游 需求、旅游动机、旅游期望等因素的影响;在旅游活动阶段,旅游者主要关注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 购、娱等方面;在旅游评价阶段,旅游者会根据实际体验对旅游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
2023
旅游行业—旅游者心理研 究
目录
• 旅游者心理研究概述 • 旅游者需求心理研究 • 旅游者决策心理研究 • 旅游者体验心理研究 • 旅游者反馈心理研究 • 旅游行业应用实践与展望
01
旅游者心理研究概述
研究背景与意义
背景
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者心理研究在旅游行业中的地位逐渐 凸显。旅游者心理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旅游者的需求、行为 和体验,为旅游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和产品。
旅游者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和享受 。他们追求舒适、安全、放松的旅游环境,以及 与家人和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机会。
社交性需求
旅游者希望通过旅游与他人建立联系,扩大社交 圈子,增加人际交往的机会。他们追求与家人和 朋友之间的互动,以及结识新朋友和建立新的社 交关系。
旅游者需求心理的影响因素
个人因素
包括旅游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教育背景、收入水平等。这些因素对旅游者的需求心理 产生重要影响,决定了他们的旅游偏好、兴趣和消费习惯。
社会因素
包括文化背景、社会地位、家庭影响等。这些因素对旅游者的需求心理产生深远影响,决 定了他们的旅游动机、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旅游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概述(ɡài shù)1、旅游(lǚyóu)心理学定义:是研究旅游活动过程中相关人群(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旅游者心理;2)服务(fúwù)心理;3)旅游企业管理心理。
3、人的心理(xīnlǐ)活动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4、研究旅游(lǚyóu)心理学的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5、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方法:自然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个案法、测验法、内省法第二章旅游者心理活动一、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是维持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需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2、影响需要产生的因素:生理状态、心理发展、自然与社会环境因素3、需要的种类:(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4、旅游需要的作用:旅游需要决定旅游行为,旅游需要的强度决定旅游行为实现的程度,旅游需要层次决定旅游行为方式5、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6、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需要是产生旅游行为的主观条件。
然而,旅游行为的最终实现,还需要具备适当的客观条件。
这些客观条件主要有:经济条件、时间条件、社会条件7、旅游者的动机分类:修养身心的动机、好奇探险的动机、审美的动机、社会交往的动机、宗教信仰的动机8、影响旅游者需要和动机的因素:旅游的价格、收入的变化、预期的变化、偏好的变化9、旅游者动机的激发:努力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强旅游服务管理、加强旅游宣传二、旅游者的个性1 、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信念(xìnniàn)、理想等,决定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发展方向。
浅析游客需要和心理动机
浅析游客需要和心理动机【摘要】:人不管在干什么之前都会有其动机,旅游消费也一样,但是旅游消费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
运用需要、动机理论分析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他们的出游动机,洞察旅游者真实多样的、个性化的需要,并根据自身的实际尽可能额满足其需要并在营销上加以运用,一定会更好的吸引游客,增加收入。
【关键词】:旅游需要三求心理旅游动机一、旅游需要:需要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是人的一种主观反映。
人的需要是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而发展,而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密切相关的。
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的需要不断增加,旅游就成为了人们满足精神需要的一种普遍方式。
旅游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特定的经济条件下为满足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游历、旅行的愿望和要求。
旅游需要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是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集合体。
由于特定的因素旅游需要有着自身的特点:1、多样性:多样性一是指旅游者通过旨在满足个人的总体需要,和着说达到最终的具体有多样性;二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具体需要是多样性。
旅游需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旅游者的自然性需要:旅游者的自然性需要表现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两方面。
例如对饮食、衣物、休息、空气等需要,有事旅游者就是为了追求舒适的、高质量的生理享受而旅游。
到异地旅游的游客,一般都希望品尝到当地的风味美食,但是在提供食物是应及时、充足、卫生。
异地的衣服也是旅游客感兴趣的一部分,因为衣服体现着当地的文化、承载着历史。
为了保持充足的体力和精神,旅游者需要清洁、安静、安全的住宿条件。
而对于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和心理安全则是游客对安全的需要。
(2)、旅游者社会性需要:旅游者社会性需要主要表现在对交往和尊重着两方面的要求上。
人们总希望和亲戚朋友一起出去游玩,以此加强彼此之间的的感情联系,还希望在游玩的过程中解释新的朋友。
旅游者对尊重的需要表现在整个旅游过程中,他们希望所到之处能收到热情友好的欢迎和接待,自己的人格、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能够得到尊重。
《旅游心理学》旅游者的动机与旅游倾向
第三章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二)第二节旅游者的动机一、动机概述(一)什么是动机面对金钱,有的人拾金不昧,有的人抢劫行骗,有的人甚至谋财害命,人的行为为何会有这样大的差别?这就需要你去寻找人的行为的原因,我们常说,行为之后必有原因,这里所说的原因就是动机。
什么是动机呢?动机(motiv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overe,意思是移动、推动或引起活动。
现代心理学将动机定义为:动机是引起、维持人们从事某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
或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所以,动机是用来说明个体为什么要从事某种活动的。
(二)引起动机的两种条件:一是内在重要条件”需要”。
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
当人们感到生理上或心理上存在着某种缺失或不足时,就会产生需要。
一旦有了需要,人们就会设法满足这个需要。
但是,并非任何需要都可以转化为动机。
只有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才会转化为相应的动机。
就是说,某种需要必须成为个体的强烈愿望,迫切要求得到满足。
如果需要不迫切,则不足以促使人去行动以满足这个需要。
二是外在条件“诱因”。
即满足需要的条件。
是个体之外的各种刺激,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社会性因素,可统称环境因素。
个体的愿望要转化为动机,还要有诱因的作用。
否则,只能停留在大脑里。
诱因使个体的需要指向具体的目标,从而引发个体的活动。
有了客观的诱因才能促使人去追求它、得到它,以满足某种需要;相反就无法转化为动机。
(三)动机的种类动机对于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有不同的方面,由此可对动机进行不同的分类。
1、根据动机的引发原因,可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1)内在动机是指由个体的内在因素引起的动机。
如:好奇心、兴趣,自尊心、上进心、责任心、荣誉感、理想等内在因素,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推动人们进行工作和学习的内在动机。
例如,有的儿童刻苦学习是因为他们在学习方面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等,这种学习动机就是内部动机;(2)外在动机是指由外在条件(诱因)诱发而来的动机。
旅游动机与旅游需求
旅游动机与旅游需求
14
艾泽欧-阿荷拉的模型
两种动力:追求和逃避 追求的力量来自个人的内部,由人的本质所
规定,是天生的、遗传的、本能的扩张能力 和欲望,是促发旅游行为的根本动力来源 逃避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压力、招引和呼唤 内力的推动和外力的吸引
旅游动机与旅游需求
15
(二)旅游需要研究
旅游需要仅仅是旅游内驱力在人们头脑当中 的意识反映
旅游是一种恰当的补偿方式。
旅游动机与旅游需求
4
自我实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模型 见185页图4-2 旅游者的行为动力,一般会超过基本的生理
需要和安全需要
通过旅游,人们获得某种归属和认同,种族 旅游,寻根游
旅游也是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 一种方式
旅游动机与旅游需求
5
见图表4-3
旅游作为人生波谱的一个时段,其需要的构 成是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需要的构成同型的 ,但又整体地处于提高的层次
旅游动机与旅游需求
47
(二)群体旅游者的决策过程
日本的金井省吾的旅游动机分类,图表4-7, 书201页
旅游动机与旅游需求
19
第二节 旅游需求
一、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二、旅游需求实现的客观障碍 三、旅游需求、旅游者需求的特点
旅游动机与旅游需求
20
一、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一)相关概念 (二)旅游需求与个人收入的关系 (三)旅游需求与旅游产品价格的关系 (四)旅游需求与其他物品的价格的关系 (五)旅游需求与个人偏好的关系 (六)旅游需求与余暇的关系
恋物癖:这种欲望的满足有赖于客观存在的、能符 合特殊意愿的、优美的异域风光等,属于外在的拉 动因素
旅游行为是由内外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
启迪
从需求上讲,和尚自己是不需要梳子的,但是通过挖 掘梳子的象征意义,结合和尚所处的环境,聪明的商 人仍然把梳子推销给了和尚:通过把梳子塑造成寺庙 的小礼品,赋予其“吉祥梳”、“幸运梳”、“平安 梳”的美名,把梳子卖给渴求吉祥、幸运、平安的游 客和上香的人(名义上是赠送),满足了游客和上香 人的心理需求,和尚的梳子销路大增,寺庙的美誉度 也提高了不少,从而形成良好的销售循环。 上面的故事是创造需求的典型案例,而创造需求,关 键是要有用户认可的卖点。
.
3、爱与归属需要(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
是人类希望得到他人或群体组织的承认、接纳、 支持,成为群体组织中的一员,相互交往、联系, 保持亲切、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够得到亲情、友情、 爱情的需要。
旅游是象征性的社会行为,在愉悦的旅游环境 中,结识新朋友,得到旅游团队群体的接纳、支持、 关心、爱护,获得友谊,甚至爱情。此外,来中国 大陆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为了缅怀先辈、 重温历史、探亲访友等等,也是属于归属和爱的需 要。
.
需要的竞争性 个体的需要具有多样性,但在某一时刻,只有最强 烈、最迫切的需要对人的行为起支配作用。 需要的发展性 人的需要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 活水平的提高而发展的。体现在需要的标准不断提 高,需要的种类也日益复杂多样。
.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的心理学 家马斯洛1943年在《调动人 的积极性的理论》中提出需 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有五 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 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后来在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 需要之间增加了认知需要和 审美需要。
一位女士抢先发言:“我们就是看中了举世闻 名的马王堆,我们就是冲着它来的,应当先去马 王堆展览馆。”
旅游心理学游客心理分析
旅游心理学游客心理分析在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为了放松身心、探索未知、增长见识,还是为了与家人朋友共度美好时光,人们纷纷踏上旅途。
而在这一过程中,游客的心理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游客的心理,对于旅游行业的从业者来说,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对于游客自身来说,也有助于更好地规划和享受旅行。
一、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促使人们产生旅游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它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休闲娱乐动机、文化探索动机、社交动机、逃避现实动机等。
休闲娱乐动机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人们渴望通过旅游来放松自己,享受悠闲的时光。
他们可能会选择去海滨度假胜地晒太阳、游泳,或者去山区呼吸新鲜空气、欣赏自然风光。
文化探索动机则驱使着一些游客前往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如古老的城市、博物馆、遗址等。
他们希望深入了解不同的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
社交动机促使人们与亲朋好友一同出游,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此外,通过旅游结识新朋友,拓展社交圈子也是一部分人的目的。
还有一些游客是出于逃避现实的动机选择旅行。
生活中的挫折、压力和烦恼让他们想要暂时逃离熟悉的环境,寻找一个全新的空间来摆脱困扰。
二、旅游决策心理当有了旅游动机后,游客就会进入旅游决策阶段。
这一过程中,游客的心理活动十分复杂。
首先,他们会收集信息。
信息来源包括亲朋好友的推荐、旅游网站的评价、旅行社的宣传等。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游客往往面临着过多的选择,如何筛选和判断信息的可靠性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其次,游客会评估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
他们会考虑诸如目的地的安全性、交通便利性、住宿条件、旅游费用等因素。
对于一些风险规避型的游客来说,安全性可能是首要考虑因素;而对于预算有限的游客,旅游费用则会成为关键因素。
此外,游客的个性特点也会影响决策。
例如,性格外向、喜欢冒险的游客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旅游项目;而性格内向、谨慎的游客可能更偏好较为稳定和熟悉的旅游环境。
旅游者心理的分析-项目二22需要和动机
思考:请分析两只旅游团的不同表现产生的原 因。
小黄根据去年的经验安排旅游者在酒店活动,许多旅 游者显出不快,有的说:“我们是来旅游的,谁愿呆 在酒店中,你不想去,我们自己出去!”。小黄见情 况如此,便与旅游者协商,在酒店的周边活动看雪景 和照相,待情况好转立即出发继续完成旅游行程。看 雪景和照相的安排使旅游者十分满意。
【能力目标】
能够针对旅游者的需求提供旅游服务,能够正 确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知识目标】
1、理解需要的概念和特征; 2、掌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3、理解旅游动机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4、掌握激发旅游动机的策略。
【具体任务一】
思考:请你根据本次任务的相关知识,分析人们在旅游 中都有哪些需要?
旅游消费需求:是指人们在各个可能的价格下希望购买并 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1.旅游消费是综合性的消费。 2.旅游消费以劳务消费为主。 3.旅游消费与生产、销售具有同一性。 4.旅游消费是一次性消费。 5.旅游消费是弹性较大的消费。
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社交的、尊重的和 自我完善的需要
旅游 者的一 般需要
事后,小黄经过了解发现,去年的香港旅游团的旅游 者都是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为了躲避春节期间的人际 往来的大笔支出,参加到北京的旅游团旅游。而今年 的旅游团成员慕名第一次来北京游览,对北京的大雪 天气十分好奇,看下雪照相留念满足了旅游者的求新 异需要。
【相关支撑知识】
一、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
下层旅游者
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年轻游客 中年游客 老年游客
儿童游客
不同 年龄 旅游 者的 需要
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不同 性别 旅游 者的 需要
女性 游客
男性 游客
旅游者心理分析项目二态度
旅游者心理分析项目二态度
一、态度 3.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4)个体经验 态度是通过经验的积累和分化慢慢形成的,但是也有一
次深刻印象经历造成的“一朝被蛇咬……” (5)个体差异 个体对人、对事乃至整个社会的态度有独特的个性. (6)地区和文化教养 沿海与内地的青年在价值观、开放、创业、离家、个性
旅游者心理分析项目二态度
三、A- 影响游客态度改变的因素
(一) 游客本身的因素 1.需要 2.性格特点 3.智力水平 4.自尊心
旅游者心理分析项目二态度
三、A- 影响游客态度改变的因素 (二) 态度内在特点的影响
1.态度的强度直接影响旅游者态度的改变。 2.态度形成的因素越复杂,越不容易改变。 3.构成态度的三种要素一致性越强,越不容易改变
惩罚而采取的表面顺从的行为。违心 (2)同化(认同) 认同是由于喜欢某人或某群体而自愿接受他们的
态度,这虽然还不是自己的态度但已经很接近了
旅游者心理分析项目二态度
一、态度 4.态度形成的过程 (3)内化 内化阶段是指人们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并接受他
人的观点而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并自觉地指导 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内化是指把他人态度完全融化吸收,使之成为自 己内在结构的一部分。
项目二 旅游者心理的分析
任务2.3 旅游者态度的分析
旅游者心理分析项目二态度
【任务介绍】
旅游者者对旅游和旅游产品所持有的态度,往 往影响其旅游偏好,决定其旅游策略。作为旅 游工作者,必须关注旅游者的态度,以便进一 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 通过本次任务的完成,使学生能够掌握态度和 旅游态度的含义及其与旅游行为之间的相互影 响和内在联系,从而掌握改变旅游者态度进而 改变旅游行为的基本策略与技巧。
第三章 旅游消费行为的基本动因
第 三 章 需 要 和 动 机
进军大北线
重庆—成都 新都桥—色达县 班玛县—达日县 重庆 成都—新都桥 色达县—班玛县 达日县—<果洛藏族自 果洛藏族自 成都 新都桥 色达县 班玛县 达日县 治州—下大武 下大武>—花石峡 玛多 曲麻莱 不冻泉 安多 大北 花石峡—玛多 曲麻莱—不冻泉 安多—大北 治州 下大武 花石峡 玛多—曲麻莱 不冻泉—安多 阿里—叶城 单程约5500公里 括号内的线路 阿 公里> 线—阿里 叶城 返渝 <单程约 阿里 叶城—返渝 单程约 公里 括号内的线路<阿 尼玛卿神山穿越待研究> 尼玛卿神山穿越待研究 行程:供参考 D1:重庆—新都桥 728公里 D2:新都桥---色达 367公里 D3:色达---斑马县---达日 317公里 青海--四川边界穿越 D4:达日县----花石峡镇----玛多县 268公里 D5:玛多县---曲麻莱县 381公里 D6:曲麻莱县-----不冻泉 321公里 D7:不冻泉---安多县 512公里 大北线正式线路由“坡坡”提供 D8:安多县 班戈 295公里 :安多县----班戈 公里 D9:班戈 多玛乡 约192公里。 公里。 :班戈---多玛乡 公里 D10:多玛乡/双湖特区 约220公里 :多玛乡 双湖特区 公里 D11:双湖 西亚儿雪山 第三极冰原 普罗冈日冰川 双 西亚儿雪山---第三极冰原 普罗冈日冰川)---双 :双湖---西亚儿雪山 第三极冰原(普罗冈日冰川 湖 165公里 公里 D12:双湖 诺尔玛错 达者措 尼玛 诺尔玛错---达者措 :双湖---诺尔玛错 达者措---尼玛 D13:尼玛 改则 348公里 :尼玛---改则 公里 D14:改则---狮泉河(阿里) 477公里 :改则 狮泉河(阿里) 公里 狮泉河
旅游者的态度与情感
【分析提示】
从态度构成三种成分一致性营销态度的稳定性进行 分析。甲对北京的态度中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方 面是一致的,所以态度的稳定性好,因而直接影响人 的行为。乙态度的三种成分之间出现了分歧。认知和 情感不一致,即使他有条件去北京旅游,他也不一定 去。这时他的态度是摇摆不定的。
第十八页,共114页
案例 :看景不如听景?
某家旅行社积极宣传推介一条新的旅游线路 ,在旅行社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和方法的推动下 ,终于组团成功。但结果却是旅游者乘兴而来
,失望而归,不少人发表了“看景不如听景” 的观感,甚至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第十九页,共114页
案例评析 首先,这家旅行社的旅游宣传工作行之有效,成
功地改变了旅游者的态度,使旅游者做出了旅游决 策,产生了旅游行为;这是值得肯定的。其次,这 家旅行社在宣传中,信息可能失实,只片面夸大谈 旅游线路吸引人的优点的一面,对缺点不讲,或者 是少讲;所以,旅游者事后会有“看景不如听景” 的观感,还有些旅游者会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这 说明旅游者的态度具有易变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第二十三页,共114页
当日本游客看到这只欢送的队伍,站在雨中全胜湿 透,纹丝不动,纷纷又来到大雨倾盆的甲板上,挥泪挥 手。结果同样一条船200多人的团队,其中有小社接待的 有100多人,三四天的接待中双方产生了感情,离去时彩旗飞
扬,上下呼应气氛非常热烈。日本游客纷纷将这感人的欢送场 面拍摄下来,回日本后在当地放映,在日本反响很大,把这小 社作为他们信得过的旅行社。此后就是三四百人的团队,也全 部交给这个小社接待。用小社是旅游者做出的决策,可见旅游 者的态度对旅游决策的做出是密不可分的。
第二十八页,共114页
案例 欧洲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