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辅导提纲第一章下

合集下载

《教育学》提纲

《教育学》提纲

第一章一、教育的概念•广义: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锻炼人的身体的一切社会活动。

对象多层次;形式多样化。

•狭义:专指学校教育。

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目的,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技巧,发展其智力和体力,培养其思想品德的活动。

二、教育的三种起源说:1、生物起源说2、心理起源说3、劳动起源说三、古代教育: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学校第二章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培养人才2、传播思想意识、道德规范3、促进政治民主化(三)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1、教育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2、教育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二、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思想、教育观点的产生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发展(二)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作用1、影响文化的传递2、影响文化的选择3、影响文化的融合第三章一、个体发展的动因:遗传、环境、主观能动性和教育1、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2、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3、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4、教育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的两大流派:(一)内发论(二)外铄论二、教育必须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1、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2、不平衡性3、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因材施教4、稳定性和可变性----教育的针对性5、发展的互补性三、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原因:1、学校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2、学校教育是在受过专门训练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3、教育能够根据科学的要求,协调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

总之: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第四章一、教育方针的本质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所提出的并以法令形式确定下来的,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1-教育学复习提纲

1-教育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注视只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学校教育的构成因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基本类型及演变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基本类型:双轨制须知、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

演变:1902年的“壬寅学制”是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1904年的“***卯学制”是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12-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提出“壬子*丑学制”;1922年的“六三三”学制即“壬戊学制”,标志着我国由学日本学制转向学习欧美学制。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趋势(一)原始形态的教育特点:(1)教育是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2)教育没有阶级性。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二)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辨和死记硬背。

(三)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教育面向全体成员。

(3)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

(四)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的特点:(1)全体社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

(2)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高适当的教育。

教育学提纲

教育学提纲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知识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狭义的教育是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有期望方向变化地活动。

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4、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多元化(4)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1、教育的发生与发展受到社会其它因素的制约,特别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与文化背景、文化传播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起反作用。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决定受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创进民主。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与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教育学》提纲(1--6)cs

《教育学》提纲(1--6)cs

《教育学》授课提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三、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第二节永恒的教育一、教育的产生: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二、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教育(二)古代社会教育(三)现代教育特征: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第三节教育学的发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一)社会--教育--人(教育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同人发展的关系)(二)教育的基本问题与教育观:教育的基本问题是教育观的核心四、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一、教育学的孕育(17世纪以前)《学记》--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内容最丰富的教育专著《论语》--孔子(弟子)二、形成独立学科阶段:萌牙:1632年,(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建立: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三、科学化的发展阶段四、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一)社会--教育--人教育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同人发展的关系(二)教育的基本问题与教育观教育的基本问题是教育观的核心(三)防止几种倾向教育万能倾向;功利主义倾向;技术主义倾向。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1.教育的领导权;2.受教育权;3.教育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影响:1.培养所需人才;2.制造舆论;3.促进民主: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3.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

教育学复习提纲

教育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2.教育的基本要素(三个)(拓展:教学过程、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是什么?)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

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3.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研究教学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4.教学学产生与发展的四个阶段1、萌芽阶段2、独立形态阶段3、多样化或科学化阶段4、理论知识或现代化阶段5.传统教育学派和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传统教育学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现代教育学代表人物是杜威,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6.中西方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什么中国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学记》西方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大教学论》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新教育大纲》作者是杨贤江8、教育产生的四个观点是生物起源说、神话起源说、劳动起源说、心理起源说。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对生产力有哪些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手段教育是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的手段。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说明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教育对经济政治制度具有什么能动作用?1、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3.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作用是什么?1、影响文化的传递2、影响文化的选择3、影响文化的融合起传递、选择、融合作用。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1.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四个因素及其作用遗传起物质基础、环境起重要作用、主观能动性起、教育起主导。

2.教育要怎样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3.为什么教育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人们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2、学校教育是在受过专门训练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3、教育能够根据科学的要求,协调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使遗传素质和。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复习提纲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复习提纲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要点复习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广义的教育: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在三个要素中: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制度化教育产生的标志:学校教育系统的建立,时间17世纪(近代)制度化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教育的形态依据实施机构划分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教育的形态依据历史存在方式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

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教学内容主要“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雅典一向被看成“文雅教育”的源地。

我国“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西欧教会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世俗封建学校的“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是东汉末年的“鸿都门学”。

近代教育的特点: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制教。

现代教育的特点: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夸美纽斯在提出“把一切知识教验一切人”的教育目标的同时,找到了班级教学形式。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汇集了他的思想: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主张“有教无类”,大办私学。

教育学提纲

教育学提纲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起源于生产劳动,其本质是培养人(或引导人)。

2.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

3.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是由“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这三大要素组成的。

4.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的社会学科。

5.《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6.《大教学论》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的近代最早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7.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说明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1.个体发展在内容上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性主观能动性)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因为:(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人们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是在受过专门训练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3).教育能够根据科学的要求,协调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使遗传素质和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受教育者健康发展;同时,可将学校、社会、家庭的影响有效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对受教育者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但是,我们必须明确,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的发挥也是有条件的。

当社会影响和家庭教育与学校一致,教育者能按教育规律做好工作,学生又能积极主动参与时,教育就能发挥主导作用;否则,就不能起指导作用。

教育可以影响社会环境,但不能决定和改变整个社会环境,所以教育不是万能的。

4.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或特点)。

答案:(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要求教育循序渐进。

(2)、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要求教育因材施教。

(3)、个体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要求教育有针对性。

第四章教育方针1、教育方针的核心是教育目的。

2、教育目的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它可分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3、我过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能否实现,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第五章教师1、教师专业化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成功策略。

教育学提纲整理完整版

教育学提纲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教育学的历史演进一、识记与理解:教育学定义、教育规律。

P1 教育学:研究人、开发人的潜能的学问,是研究教育活动、探讨教育规律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

P2教育规律: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本质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性。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古代教育思想(教育学的萌芽阶段):P4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重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P5孟子的主要教育思想:提出“性善论”论证了教育在任的发展中的作用荀子的主要教育思想:提出“性恶论”,他认为人生来的本性是恶的,人与禽兽的区别以及人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天生本性,而在于后天的学习和教育。

P6《大学》:提出了儒家对于大学的教育目的、教育任务和教育途径的总结性论断,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进行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程序,即“三纲领、八条目”。

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开宗明义指出教育的本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P7《学记》: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成书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教育学论专著阐明了教育的目的、作用和任务“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P9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苏格拉底问答法-一种探讨和辩论的教学方法,即不直接想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争辩、诱导或暗示,把学生导向预定的结论P11柏拉图(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学家):教育思想主要表述在《理想国》中,注重人的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发展,重视体育和音乐-“以一草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伦理学》指出教育对于巩固奴隶主政治统治的重要作用,提出教育应该成为宣传“法治”、对人们进行法制教育的工具。

(二)近代教育学(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P1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系统、完整的教育专著、他首次提出普及初等教育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他所确立的班级教学理论在近代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教育学复习提纲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学复习提纲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起源:基础条件:生产劳动的进行;社会条件:语言的形成。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方式活动。

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己独立形态的标志。

20 世纪以后,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1、加强与社会物质生产的直接联系;2、要求向终身化发展;3、进一步面向未来,先行一步,为社会和人类的未来前景提供教育保障。

1 / 104、要求学校教育着重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育制度及发展趋势:非形式化----形式化----制度化: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表征。

1、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四、教育发展的历史(一)古代教育中国:夏、商、周:校、序、庠,学三代共之。

西周:官学形成:国学和乡学,以礼乐为中心,六艺教育。

春秋战国:---------------------------------------------------------------最新资料推荐------------------------------------------------------ 私学兴起。

教育学基础复习提纲

教育学基础复习提纲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概念1、教育——P4(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学——P28(是一门研究教育的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时期、创立时期、发展时期三个大的历史阶段。

)二、知识点1、教育的三要素P5(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2、四种教育起源论的观点和代表人物P10—11(神话;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心里起源说~美国孟禄;劳动起源说)3、《学记》P16(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4、夸美纽斯P17(捷克教育学家,著有《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5、赫尔巴特P18(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被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现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6、洛克P18(英国哲学家洛克,著有《教育漫话》一书。

)7、实用主义教育学P20(典型的“美国版”教育学,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

)8、教育学的价值P28(反思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三、问题1、教育与“抚养”、“养育”的区别。

P42、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P22—24(A研究问题领域扩大;B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多样化;C发生快速的学科分化;D研究与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E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原理论)第二章教育功能一、概念1、教育功能——P31(是指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个体社会化——P35(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各种思想观念,将社会所希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要求,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二、知识点1、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功能P44—45(保存功能、选择功能、融合功能、创造功能)2、教育的两大功能P55(影响个体发展功能、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三、问题1、影响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教育学提纲(教育与教育学(1-2))

教育学提纲(教育与教育学(1-2))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关于教育一、概念1、广义2、狭义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的产生、阶级的产生。

3、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师,但教师一定是教育者。

教师主导作用的原因:受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二、教育功能1、按作用对象2、按方向3、按呈现方式三、教育的本质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的社会属性:四、教育的起源1、神话说2、生物起源说3、心理起源4、劳动起源说五、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趋势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2、古代学校教育生产力、生产关系与文字的产生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希腊西欧特点:3、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贵族性4、近代社会的教育特点:5、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教育(社会主义)6、20世纪下半中当代1---5关于教育学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新版书P8)二、教育学的发展概况1、萌芽阶段(古代教育思想)2、教育学独立形态阶段(1)学科建立阶段(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3、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4、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规律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相对独立性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是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途径。

教育通过促进个人社会化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与生产力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论三、教育与科技(就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来看,最突出的是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技对教育的影响2、教育对科技发展的影响3、新科技革命教育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教育形式个别化;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学》辅导提纲第一章

《教育学》辅导提纲第一章

《教育学》辅导提纲第一章
《教育学》辅导提纲第一章《教育学》辅导提纲第一章中学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辅导提纲
主讲人徐素荣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知识点:
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p1
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p4
3、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1)●中国早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这里,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p5
礼、乐、射、御、书、数。

以礼、乐为中心
(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
以增为师、以(书)吏为师p7
●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p7
●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p7
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p8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
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近代教育的特点p9
7、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p10
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
以及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学》辅导提纲第一章相关内容:。

教育学提纲

教育学提纲

教育学提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三者既有各自内涵、特点和功能,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的产生。

学校教育的特点,它的对象主要是新生的一代,其任务是实现个体社会化;它是在爱过专门职业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它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狭义教育是广义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只有与其他教育协调一致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爱教育者,教育影响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习化社会中的终身教育具有两大基本特征:1、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

2、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1、教育终身化。

2、教育全民化。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多元化。

5、教育技术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现象是对教育活动的基本概括,是各种各样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教育问题是具有矛盾与冲突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以及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教育学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教育学分成总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论四个部分。

其主要特点是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有了新的认识:1、教育科学体系逐步形式。

2、教育理论异彩纷呈。

教育学参考提纲

教育学参考提纲

第一部分教育学和教育第一节教育学概述(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教育方法)教育学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规律:教育的一般规律(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教育促进人发展的规律)教育的特殊规律:(教学规律,德育规律)教育的意义:教育学使我们具有新时代的教师资格——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

教育学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代表作)社会需要——教育学萌芽——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科学教育学——社会活动教育实践《学记》:公元前四世纪——公元前三世纪,乐正克,全文20节,1229个字。

早于西方一千8、9百年。

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总结,《礼记》中的一篇。

《大教学论》:捷克17C,夸美纽斯,标志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班级授课《普通教育学》德国19C,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最早系统地讲教育学第二节教育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得社会活动,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凡是有目地的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即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个人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下,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硬性的社会活动的过程。

教育的产生:生物起源论:法。

利托尔诺;心里起源论:美。

孟禄;劳动起源论:恩格斯。

教育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核心:生物起源论)教育的发展:古代教育:特点:等级,道统,专制,象征性。

近代教育:现代教育:最早将教育学的是:康德人的发展概念:个体从出生到死亡身心两个方面进行积极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及作用:遗传(影响:物质条件,生理基础)环境(影响:客观条件)学校(影响: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影响:决定作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一、阶段性:(做法:要充分尊重学生现有的水平,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奠定基础)二,有顺序性(做法:教育要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度)三、个别差异性(做法: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四、不平衡性(做法:抓住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五、互补性(做法: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教育目的概念: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想或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知识点: 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P11 2、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简述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11 孔子(公元前551——479)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学记》中的教育教学思想《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P12 主张:▲“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P13—14 ●苏格拉底是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该方法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助产作用。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 2、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大教学论》的出版(1632年)●《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康德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卢梭代表作《爱弥尔》。

●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的是绅士教育。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P17 ●创始人: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1776年—1841年)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代表著作:《普通教育学》(1806年)该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贡献: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

他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传统教育学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传统教育的特点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