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鉴赏诗歌的形象、意境
诗歌形象鉴赏 意象意境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 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 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 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 静睡不动。 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 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09宁夏、海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
• 3、描写了词人的心境上轻松愉悦的,有直 接表现,尽管霜重天冷,但词人的心情轻松, 便觉马行轻快。间接表现:以景写情,心情愉 悦,便觉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
• (重庆卷) 12.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6分)
•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
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 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 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 人瞧。
成8-9题。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①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 要叙述。(5分)
答案:
(05年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 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
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 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 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如何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和人物形象?升华你的诗歌情怀!
如何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和人物形象?升华你的诗歌情怀!诗歌的欣赏重在理解和领悟抽象化艺术处理后的意象、意境和人物形象。
只有在充分理解这些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把握诗歌的人文情怀和文化氛围。
什么是诗歌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渗透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鉴赏诗歌意象不能停留在表层,而应更多地关注其内涵。
只有了解形象所蕴涵的文化意义,才能准确地欣赏作品中具体形象的特定含意。
意象简言之就是赋予主观情感后的事物表象!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①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酒。
②思乡类:月亮、鸿雁、双鲤、捣衣、杜鹃、斜阳。
③愁苦类:梧桐、芭蕉、流水、猿猴。
④高洁品质类:菊花、梅花、竹、兰、松柏、冰雪、蝉。
⑤爱恋、相思类:红豆、莲子、连理枝、比翼鸟。
⑥边塞战争类:长城、马、楼兰、柳营、羌笛、青冢。
⑦闲适类:五柳、东篱、三径、渔樵。
概括诗歌意象要注意全面,注意概括总体的特征,注意挖掘意象的传统意义和诗歌中心主旨的联系。
分析意象首先分清主次,主要意象是情感抒发的载体,诗歌的核心内容或线索,次要意象注意起烘托、渲染等作用。
什么是诗歌的意境?“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无穷韵味和诗意的空间。
诗歌的意境是诗歌好坏的关键性因素,一首没有幽美、深远意境的诗歌就不是好诗歌。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境大致可分为阳刚和绵柔两类:1.雄壮阳刚类意境这类意境所展现的意象,或高昂激烈,或奔放骋怀,或深沉坚毅,或悲慨刚劲。
①雄奇阔大的意境曹操的《观沧海》可谓典型代表。
其特点在于写景雄奇壮美,气势恢弘;抒情奔腾震荡,磅礴千钧;文辞渲染夸张,振奋激昂。
②旷达开朗的意境苏轼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谓典型代表。
其特点在于写景则脱俗飘逸,虚实相生;抒情则自然开朗,舒缓绵长;文辞轻健明快,奇谲俊丽。
③苍凉悲壮的意境李白的《关山月》可谓典型代表。
其特点在于写景则苍茫辽远,峻拔萧疏;抒情则豪迈雄健,慷慨悲凉;文辞古朴遒劲,惨烈悠长。
鉴赏诗歌的形象-意象、意境篇(教案)
鉴赏诗歌的形象-意象、意境篇(教案)学习要点:1. 了解诗歌中常见意象;2. 学习如何赏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学习内容:(一)鉴赏意象一.【考点解读】意象是诗歌艺术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
“意”即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意象即为融入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就是含有“意”的“象”,就是“意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构思的形象元件,诗歌的意义就是由若干意象的内蕴所组成的。
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
二.【常见题型】1、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刻画了什么形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2、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景物),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例:(2008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4分)三.【解题秘笈】答案组织可分为三个部分:1、塑造的什么形象(意象)。
如:梅花的傲霜斗雪、不畏权贵,大雁的春秋迁徙、游子怀乡,杨柳的缠绵悱恻、惜别怀远,流水的时光易逝、怀古思念等。
本词上阙的景物有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意象)的特征。
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这些景象皆为残春之景。
3、总结形象意义。
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涵的哲理。
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
这首词应是一首伤春之作,写他落第后的不快心情。
词的上片写残春之景,其无可奈何之情,已在描写中得到充分表现。
参考答案: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第二讲:鉴赏诗歌的形象
第二讲:鉴赏诗歌的形象(一) 诗歌形象的定义及分类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鉴赏诗歌的基础,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它们是诗歌情志的寄托,情感的载体。
准确把握形象,分析形象是理解诗歌主题思想的关键,而把握诗歌形象的关键在于理解诗歌中的“象”,领悟诗歌中的“意”。
捕捉“意”“象”的能力是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艺术感受能力。
一、什么是诗歌形象诗歌形象就是指诗人根据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
它包括①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②抒情诗中诗人自身的形象,③咏物诗中情感寄托的事物即物象,④写景诗中借以抒发情感的景物即景象。
二、诗歌形象的分类1.诗歌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在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因此,人物形象是我们阅读诗歌时必须把握的。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
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诗人自己(或称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在抒情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某种较强烈的感情,往往会设置一个“代言人”,并借此来表达爱憎是非、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等。
这个“代言人”即为抒情主人公形象。
从这个角度讲,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诗人自己,是“诗化了的作者”。
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咏物诗中借托的物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最典型的是咏物抒情诗。
物象,即作者以人格化的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通过这种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的形象—意象与意境
如:愁——水、月、芭蕉、梧桐等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7广东卷)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 情感的?(2分)
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 萤、孤灯
离别、游子
凄凉悲愁 高洁隐逸
思乡 寒蛩 蟋蟀 尺素 音信、书信 高洁
2.内涵的丰富性
⑴同一意象,不同内涵
如:柳①杨柳岸晓风残月(离愁别恨)
②枝弱不胜雪。势高常惧风。雪压低还举,风吹西复 东。(倔强的弱者形象) ③城中桃李须臾近,争似垂杨无限时。(朴实无华的 君子形象)
④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 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一时得意的势利小人)
古诗鉴赏
鉴赏诗歌的形象之意象与意境
学习目标: 鉴赏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知识准备——意象
意象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物象、形象。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象是诗歌 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5年全国卷1)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 草有水,有山有树,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 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 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 景都显现出了山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步骤三)。
第二讲 如何鉴赏诗歌意象(讲义)
第二讲鉴赏诗歌的形象I区分诗歌意象类型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的。
因此,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
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一、人物形象:因形悟神精要点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其笔下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感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所谓“抒情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
诗歌是诗人主观感情的产物,必然有着诗人的痕迹。
我们通过他的所见所为所想,可以想象出诗人的形象特征。
古诗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①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⑤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每首诗必有抒情主人公形象,但不一定有诗中人物形象。
诗中的人物形象只是抒情主人公表达情意的途径之一。
理解分析人物形象,首先要关注其背景,知人论世;其次要重点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及所处的环境等;最后要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景象:融情造境精要点拨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可以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有由多个景物形象(意象)组合成的意境。
诗歌传统意象比较固定,如杨柳代表惜别,月亮代表思乡怀人等。
但在具体诗歌中有变数。
鉴赏景物形象,一要注意景物描写的方式,如动静、色彩,来把握景物特点和诗人的感情;二要抓住意象来分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
三、物象:因物寻志精要点拨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的形象,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等。
鉴赏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即先要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字词来把握事物的特征,再联系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层分析。
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意境(第二讲)(整合版)
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 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 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 这两者是一致的。 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 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总括 参考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 分析 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之“高飞” 与孤云的“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 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 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 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 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 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表现出诗人从自 总结 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归纳答题步骤与思路
1、指出物象特点。
2、分析物象特点(找依据)
(1)结合词语具体分析 (2)把握物象的内在精神品格
3、塑造此形象的意义
体现作者的某种节操或情感,表达 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 志)
例题 分析
马 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 样的形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题回顾
早 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请简要分析。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 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 “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 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 困境中的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 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 自我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高考专题复习之古代诗词鉴赏第二讲:鉴赏诗歌的形象、意境.
答案构成:
(1)什么形象(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形象的特征); (2)找到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分析形象的基 本特征,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形 象的作用和效果)。
5
【例题分析】
1、简析下面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雁“断”、月“新”、潮“生”(步骤一)的凄迷冷清的景 致(步骤二),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步骤三)
18
【高考试题】2
(09全国1)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 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问什么,答什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么 饶州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 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 时。 (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 参考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 构成的 ?请简要叙述。 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例题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8安 徽卷)
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 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 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 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 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 漩涡。 参考答案:小孤山挺立在长江之中,面对狂风巨浪毫无畏惧, (步骤二)借此作者表达自己面对南宋危局,挺身而出,希望 (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力挽狂澜,抗击元军的一腔豪情。(步骤三) 情? 13
第二讲 如何鉴赏诗歌意象(课件)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解析 本题从诗歌意象表达效果的整合和主体意象的作用的
角度考查对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先具体分析前两句
所写到的意象的表达效果,然后进行整合。“晓路”点明起
航的时间是清晨;“雨萧萧”写出起航时的天气状况;“江
乡叶正飘”既交代了季节是秋季,又写出了诗人所见的落叶
之恨的僧不同于那四大皆空的僧,故词人着意点示: “ 我 ”
下片以闲游、戏钓的飘逸气度,进一步申足了上片遗世独 立、傲岸不羁的个性;同时自然地生发为“ 折腰久矣谢无 能 ” 的词意。用 “ 折腰 ” 代替 “ 做官 ” ,足见词人的巧构 匠心。它很自然地引发人们联想到东晋陶渊明“ 不为五斗 词意前后对照,上下呼应,共同渲染、象征着残酷苦涩的
米折腰 ” 而毅然辞官归隐的典故。 “ 熏风 ” 跟上片 “ 霜侵 ”
社会现实,同时也映衬着词人骨骼硬、心意冷,不畏险恶,
不慕势禄(不屑于清政府笼络汉族士子的高官厚爵),宁可隐 居深山穷壤、苦熬栉风沐雨的凄楚生活,却始终铮铮然清
峻自立的高兀形象。成功的艺术形象正是诗词的生命所在。
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飘飞的景象。“雨萧萧”与“叶正飘”写出了秋景的凄清萧 条。 答案 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潇潇、落叶飘飞的 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解析 “孤舟”在本诗中是一个主体意象,是全诗的线索, 联结着诗中其他意象和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想。首联和颔联为 “ 孤舟 ” 的出现提供了背景;颈联从 “ 帆 ”“ 桨 ” 正面写 “孤舟”;尾联写“孤舟”停宿之所,寄托了诗人借枫桥一 抒幽思的情怀。“孤舟”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案 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 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 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第二讲诗歌鉴赏形象类
形
象 言
鉴赏 考 点 透 视 评价
语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 观点态度
考点解读 1.考点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2.考点剖析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对诗歌来说, 就是把握诗歌中所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 涵,要分析、判断诗歌中包含的作者的思 想感情和诗歌所蕴涵的社会意义。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对点直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龙吟 吕同老
素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亭亭翠盖,盈 盈素靥,时妆净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罢,断魂流水。 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 欲唤凌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里。只愁回首, 冰帘半掩,明珰乱坠。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 倚。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
实战练习
瀑布联句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艺术形象?
29
作者描绘了不辞劳苦,汇涓涓细流,壮大自己
,一心奔向大海的瀑布形象(步骤一)。瀑布从高
处流出,不辞劳苦,冲破溪涧,流经千岩万壑,冲 向大海,形成汹涌的波涛(步骤二)。通过对瀑布 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不满足现状,陶醉自己已 取得的成绩,在艰辛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决心干出
答案 诗中塑造了一个足不出户、随 性自然的隐士形象; (第一步) 通过描 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 足不出户, 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 的隐居生活; (第二步) 表现了隐者避 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第三步)
小结: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
1、知人论世,准确记忆作者的有关资料。 2、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所处的环境,概括 形象特点,理解形象意义; 3、关注反映人物心情的词语,揭示作者情感。
(完整版)古诗中形象,意境和意象的区别
古诗中形象,意境和意象的区别一形象和意象形象是诗歌的基础,没有形象诗歌就没有办法表情达意。
感受、理解、分析形象,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
其中人物形象又有两种,一是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形象,《江雪》中渔翁的形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周瑜的形象。
自然形象指各种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人工景象,日月风云、湖光山色、田园桑麻、楼台城郭等等。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也就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形象。
意象分为传统意象和非传统意象.传统意象就是寄托着特定情感的形象,较常见的传统意象有松、竹、梅、兰、菊、杨柳、鸿雁、子规、蝉、羌笛、芦管、霜月、浮云、东篱等。
传统意象积累了深厚的象征意蕴,在鉴赏中如果挖掘出这些象征意蕴就不难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例如,“羌笛”往往寄寓着别意和乡情;“杨柳”往往表示挽留的情意,送别的不舍,思乡的缠绵.非传统意象是一些形象只在特定的语言环境,特定的诗歌中表达一定的情感.例如曹植的《七步诗》中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
豆萁和豆子这两个形象只在这首诗中有这样的比喻意,所以它们属于非传统意象;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用葡萄美酒、夜光杯、马上弹琵琶这三个美好形象衬托战事的悲壮,这三个形象只在这首诗中有这样的寓意,所以它们也属于非传统意象。
形象,无论是个体形象还是整体形象都是有特点的,而形象的特点又是通过诗歌中的意象或意象群分析出来的.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中黄河水、白发青丝、钟鼓馔玉、五花马、千金裘、万古愁等意象共同表现了诗人淡于富贵、傲视圣贤、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形象特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十余亩方宅、八九间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鸡鸣等意象描绘出了山村风景这一整体形象的清新、恬静、纯朴。
诗歌鉴赏——形象意境类
诗歌鉴赏——形象意境类所谓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烟、枯藤老树之类的,都是诗中的形象。
形象分类:人物、景物、事物。
提问方式:对这首诗中的某某形象作简要分析。
提问变体:这首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试对这首诗所吟咏的形象作简要分析。
试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步骤:分析诗中的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或人物形象+分析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诗歌塑造的形象。
设题类型:人物形象的特点?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如何评价该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就是借助诗歌中人物外貌、神态、举止的描写,体会作品主人公鲜活的形象,进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思想感情。
答题格式:①什么形象;②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③指出形象的意义。
文段开头要注意“盖帽”,即说出形象的总体特征(特点+身份),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围绕这个论点具体分析其特征并概括形象的意义。
注意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
初学者往往失去重点,分散笔墨,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
塑造方法:正面描写:语言、肖像、动作、神态的描写。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一个典型的细节等。
如《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肖像描写)侧面描写:关注其他人物、情节、环境等的描写。
如《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侧面描写)【例题1】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江雪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知人论世,缘景明情第二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第1讲形__象鉴赏诗歌的形象是诗歌鉴赏的基本内容之一。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高考试题中对这三类形象的鉴赏都出现过。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
在筛选出景物形象的基础上,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握能力,或者对某种意境的特点的概括能力。
常见的意境特点有:雄浑壮丽(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壮阔苍茫(如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苍凉悲壮(如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闲适恬淡(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幽明净(如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丽清新(如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萧疏凄寂(如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安谧美好(如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高远深邃(如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淡雅幽远(如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清冷幽静(如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等。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对于诗歌景物描写中意境特点的精微体认与准确判定,需要反复认真实践。
常见的命题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例一]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牧牛图田锡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行似水流。
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
②③①[注] ①田锡:金末诗人。
诗歌鉴赏之形象、物象、意象、意境
(1)明确诗人创造意境的常用手法: A、触景生情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 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 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 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 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 、 “鸟空 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之静,并透露出一丝伤春、 凄凉之情。
C、以景托情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写“不尽”的“边
愁”,结句以景托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 面之后,忽然出现一片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 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意境 壮阔而悲凉。
D、情景分列 蜀相 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上半部分写景,画出了蜀相祠堂这一 古庙的景象,下半部分抒情,对诸葛亮的远见和 勤奋进行了讴歌,并惋惜其事业未竟。上、下部 分虽分写景和情,但景与情是融合的。
意境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 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 “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 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 白色恐怖。
例 1 、王维《山居秋暝》一诗,营造了 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通过独特的语言表达和意境构建,让读者沉浸于美妙的内心世界。
在诗歌鉴赏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如意象和意境。
本文将探讨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分析,进一步阐释它们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一、意象的概念和作用意象是诗歌中所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生动、具体的描写方式,运用形象感知将抽象的思想和感情转化为可感知的形象。
意象的目的是通过图像化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的内涵和表达。
意象可以是物象的描绘,也可以是抽象概念的具象表现。
通过意象,诗人可以将复杂的情感和思维传达给读者,引发读者思考和感悟。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他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使读者在心灵上感受到宁静和思考的空间。
意象并不只是单纯的描述,它还通过诗歌中的运用和组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意象的创造需要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精确的表达能力,只有通过准确的描述和独特的视角,才能激发读者的共鸣和想象力。
二、意境的概念和生成意境是通常与意象相配合的一种理论概念,它是通过意象的呈现和叠加,产生出来的一种综合效果,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意境不仅仅是对感官的刺激,更是通过意象的融合,传递给读者一种情感上的冲击和思绪上的迸发。
意境的生成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意象的集中和连贯性、意象的变幻和营造、意象之间的关联和矛盾等。
只有通过这些因素的有效组合,才能在读者的心灵中营造出独特的情感氛围和思绪风格。
意境在诗歌鉴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还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悟,使读者与诗歌之间建立起一种深层次的精神连接。
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浓烈的意境将读者带入大自然的辽阔和壮丽,通过诗歌创造的意境,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江城子的激情和豁达。
高考诗歌鉴赏基础之意象、意境ppt课件(33页)
第二课时——意象
学习目标: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与事物形象(意象) 积累常见诗歌意象,掌握鉴赏方法 规范答题
制作人:孙珊珊
诗歌的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意象
意象=物象+情思
•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 兴。 • “象”——物象、形象。 •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 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 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四、日暮(夕阳)
• (1)日落西山自然给人衰落凄凉之感。 • (2)受“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方式影响,日 在人们心里产生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阳落山了,就 该回家了。日暮也是客愁思家的一个符号。
• • •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 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 肠人在天涯。
•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 形象的?
1、分析思路 •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 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 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 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 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2、鉴赏方法 • 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事物特征)。 • ②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 (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 等)。 • 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 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第二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意境
12/9/2021
-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四个着眼点
1.区分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诗人之外的形象。
第二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意境
12/9/202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 象。抒情主人公形象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是“诗化了的作者”。诗 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通过诗中人物的 所作所为、所见所想可以推想出诗人的形象特征。同时,在叙事或 诗人隐身的诗歌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 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 己的理想。
12/9/2021
-1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2015·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月 圆①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
12/9/2021
-3-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2017·全国高考Ⅱ)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送子由使契丹
[宋]苏轼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一、学习目标1﹒明白得意象和意境2﹒了解常见诗歌意象的作用和常见意境的特点3﹒能运用意象和意境的知识解题和命题二、知识归纳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诗歌鉴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诗歌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寄寓了诗人特定思想情感的景物,通常称为意象。
如月亮确实是个常见的意象,人们由月圆联想到人的团聚,而当人无法团聚时,就自然产生思乡怀人之情;由月残那么会想到人的分离,从而表达出内心的孤单、孤单、凄凉之情。
1﹒请圈出以下诗句中的意象,并在后面括号里指出其代表的思想情感。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杨柳代表惜别怀远之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端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酒代表别离之情)何以解忧,惟有美酒。
——曹操《短歌行》(美酒酒代表消愁)举头望明月,垂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明月代表思家)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柳永《雨铃霖》(寒蝉代表悲凉,长亭代表惜别)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张假设虚《春江花月夜》(白云代表漂泊,浦为送别之地,为离愁别绪代名词)梧桐更兼小雨——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猿叫凄清,杜鹃啼血,表悲伤凄凉之情,表现环境的凄清、悲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羌笛发凄切之音,成为征戍将士思乡和戍边幽怨的象征)多个相关的意象组合成特定的意境。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相关意象,组成了一个凄凉孤寂的意境,真切地表现了一个飘泊旅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2﹒请归纳以下各诗的意境。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落日怅望马戴(孤寂冷清)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刻。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试题】6
(09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例题分析】
练习10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问什么,答什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 哪些特征? 么 2、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 2、衬托、对比,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 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 的?请简要叙述。 参考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 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高考试题】3
(09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 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例题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8安徽卷) 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 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 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 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 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小孤山挺立在长江之中,面对狂风巨浪毫无畏惧, (步骤二)借此作者表达自己面对南宋危局,挺身而出,希望 力挽狂澜,抗击元军的一腔豪情。(步骤三)
【高考试题】1
(09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 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 歌①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分)
参考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 雁“断”、月“新”、潮“生”(步骤一)的凄迷冷清的景 致(步骤二),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步骤三)
[注]辽西,为唐朝东北边境军事要地。 【参考答案】闺中少妇。(步骤一)时值春日, 怀念远方的征夫,以至于埋怨黄莺的啼叫惊扰了 她与丈夫相见的美梦。(步骤二)写出封建社会 兵役制度和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痛苦。(步骤三)
【常见人物形象举例】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 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 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 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 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 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 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 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 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 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形象
景(意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鉴赏指导】
具体要求
(1)把握形象的特征 (2)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3)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怎样把握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一、鉴赏人物形象
提问方式:
1、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2、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一形象? 3、诗中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
二、鉴赏事物形象
提问方式:
1、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一形象? 3、诗中塑造的 ╳ ╳ 形象是怎样的 ? 4、诗中塑造的 ╳ ╳ 的寓意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么 ? 5、╳ ╳ 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答案构成:
(1)什么形象(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形象的特征); (2)找到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分析形象的基 本特征,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形 象的作用和效果)。
【高考试题】2
(09全国1)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 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 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 问什么,答什 (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么
【高考试题】5
(09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6分)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 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 个人瞧。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 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通过“百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 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 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高考专题复习之
古代诗词鉴赏
第二讲 鉴赏诗歌的形象、意境
【形象概述】
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 《闺怨》(王昌龄) 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 “形象”的情感认知和 理性思考。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例题分析】1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 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 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 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 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 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 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 时。 一)。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二、鉴赏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主要是指咏物诗中描写的形象。
怎样把握事物形象
(1)抓物象的特点。 ①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2)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 ②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 格、精神。(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 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 (3) 抓意象的特殊内涵。 高洁。 ③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④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⑤松——坚贞高洁
答案构成:
(1)什么形象(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形象的特征); (2)找到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分析形象的基 本特征,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形 象的作用和效果)。
【例题分析】
1、简析下面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例题分析】
练习10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请作 简要赏析。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参考答案:耐寒、清高、报春的梅花。(步骤一) 诗中白梅开花于冰天雪地之中,衬托出梅花耐寒、 有毅力的特点。同时诗人用桃李作对比,表现出白 梅独特的清高的气质。(步骤二)诗人借白梅来表 达自己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 情。(步骤三) 形象的作用
【常见人物形象举例】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 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 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 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 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 《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 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 艺术形象。 9.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我 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 漂泊江南的形象。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 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 要分析。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 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 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 境(步骤三)。
【例题分析】2
(04福建卷)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问题: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后 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三、鉴赏意境 提问方式: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提问变体: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 答案构成: 或词作一赏析。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 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 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 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 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用两个双音节词) (3)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 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 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