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学艺教案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集合15篇)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并能展开合理的想象。
2、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立志从小练好基本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从“苦练眼神”一事中体会梅兰芳不怕困难、勤学苦练的精神。
2、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这段中的重点句是“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这句话是讲梅兰芳持之以恒地练眼神,不怕吃苦。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的道理。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梅兰芳学艺的故事。
齐读课题。
2、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词语指名读齐读3、谁能用上这里的几个词语和老师提供的句式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梅兰芳小时侯,师傅说他,后来经过,他终于成为。
)过渡:小朋友,你知道吗,要成为一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遇到了什么困难?二、精读领悟:(一)精读第一节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轻轻读一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他遇到了什么困难?(交流出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2、什么叫“眼睛没有神儿”呢?(眼睛不灵活、没有精神、没有神采)3、是呀,梅兰芳的师傅是一个唱戏的行家,他告诉梅兰芳要当好京剧演员,不光嗓子好、身体棒、眼睛还要有神,(出示图)可你们看,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眼皮总是下垂,眼珠转动不大灵活,有时还会迎风流泪,不具备唱好京戏的条件,所以师傅说他的-——(引读: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15篇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15篇《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1教学提示:阅读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终于”说话。
3.通过眼神前后变化的对比,抓住重点字词理解体会梅兰芳是如何勤学苦练的,懂得勤学苦练能弥补天生的不足,从小练好基本功。
教学流程:板块一:认识大师。
1.课件出示梅兰芳照片。
小朋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⑴课件出示名字“梅兰芳”,“兰”“芳”带拼音。
“兰”和“芳”都是生字,“兰”是前鼻音,“芳”是后鼻音,大家要注意读准这两个字音。
⑵小朋友,你们知道梅兰芳是干什么的吗?课件出示文字: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课件点击词语变黄:大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大师?小结:能称为“大师”可不是普通的人,例如绘画本领特别高的人叫——绘画大师;摄影技术十分高超的人叫——摄影大师。
能把魔术变得出神入化的人叫——魔术大师。
梅兰芳的京剧表演艺术十分高超,就叫——(课件点击词语变黄:京剧大师)。
这位“京剧大师”,不仅在国内演出京剧深受观众的喜爱,而且还先后十多次前往美国、苏联、日本等国进行访问演出,并被美国的两所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是(点击词语变黄:世界闻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2.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已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现在就来欣赏一段梅兰芳表演的京剧。
课件播放梅兰芳京剧选段及精美剧照。
师述:听,他的唱腔是多么圆润;看,他的扮相是多么秀美。
这是《霸王别姬》中的虞姬,这是《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这是《天女散花》中的仙女,这是《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
梅兰芳在舞台上男扮女装表演旦角五十多年,塑造了无数优美的艺术形象,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梅派”艺术,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
3.此时此刻,我想小朋友的脑海中一定和老师一样跳出了一个问题,能把你的问题告诉大家吗?插件出示:说一说课件出示问题:梅兰芳为什么能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学艺的故事。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梅兰芳学艺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梅兰芳学艺9篇梅兰芳学艺 1一、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终于”说话。
3. 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梅兰芳是怎样苦练眼神的。
三、教学准备:梅兰芳京戏磁带、投影片、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兰、芳、艺”,理解部分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京剧及梅兰芳学艺的勤奋。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很高兴认识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梅兰芳京剧《生死恨》的几句唱词)师:听了以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生可能问:1.这是什么?2.这是谁唱的?]师答1这是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师答2这出京剧是梅兰芳唱的。
(打出梅兰芳的大幅照片)师:他就是梅兰芳,他是四大名旦之一,是著名的京剧大师。
这幅照片就是他正在唱戏时的情景。
现在见到梅兰芳你有什么疑问呢?[学生有的问:他是男的还是女的?有的问:他为什么打扮成这样呢?他到底是怎样学唱戏的?]这么多问题,是老师告诉你们还是自己去发现?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梅兰芳学艺》,跟老师一块写课题:梅兰芳学艺(齐读课题)读准兰、芳、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一次读不好可以读第二次。
2.自主识字。
出示生字词语:bài fù xiáng gē dĭ qín jù拜师师傅飞翔鸽子水底勤学句子jĭn huò zhĕ zhù shì líng huó紧盯或者注视灵活(1)哪些字老师不教你就认识的?指名读,读正确的说说怎么认识的,读错的相机纠正。
《梅兰芳学艺》教案
《梅兰芳学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梅兰芳的艺术生涯和成就。
(2)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梅兰芳表演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艺术与人生,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梅兰芳的艺术成就。
(2)京剧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1)京剧的唱腔、表演技巧。
(2)梅兰芳的艺术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梅兰芳的资料和视频。
(2)准备相关的教学PPT。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
(2)准备讨论题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梅兰芳的生平和成就。
(2)引导学生关注梅兰芳的艺术精神。
2. 教学内容:(1)让学生观看梅兰芳表演的视频,感受京剧的魅力。
(2)教师讲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唱腔、表演技巧等。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和京剧的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五、课后作业:1. 观看其他京剧名家的表演视频,比较他们的艺术风格。
2. 写一篇关于梅兰芳艺术成就的短文。
3. 深入了解京剧的发展历程,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
2. 观看视频后的反馈:评估学生对梅兰芳表演的欣赏能力和对京剧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他们对梅兰芳艺术成就的掌握情况。
1. 邀请京剧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京剧的魅力。
2. 组织学生参观京剧表演,亲身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
3. 开展京剧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京剧的表演乐趣。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程度和参与度等方面。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梅兰芳学艺》的教案
《梅兰芳学艺》的教案《梅兰芳学艺》的教案范文(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梅兰芳学艺》的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梅兰芳学艺》的教案 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准生字字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
学会书写兰芳两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感悟语言文字,知道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体会梅兰芳的勤学精神: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用你聪灵的耳朵来听一听,(屏幕播放一段京剧)师:小朋友,知道我们正在听的是什么戏吗?(屏幕映示:京剧)读准字音。
2.简介京剧艺术(1)你觉得刚才这段京剧怎样?(2)师简单介绍京剧。
3.交流对梅兰芳的了解师:谈起京剧肯定要说到这个人(图片及名字)梅兰芳指名读。
对梅兰芳,你知道多少呢?4.揭题。
(1)今天,我们要跟随一个小故事,去深深地了解梅先生,题目就叫:(屏幕补充完课题:学艺)艺是什么意思?(本领)梅兰芳学的是――唱京剧的本领。
(2)指名读题。
二、初读感知1.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个故事: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课文读通读准了,你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你能用上这里的词来说说吗?(屏幕显示:没有神儿、勤学苦练、世界闻名、京剧大师)先想一想,自己练一练。
三、精读感悟(一)学习第一段过渡:就是这样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小时候拜师学艺时,却被师傅无情地断定1.(屏幕映示:不是唱戏的料子。
)(1)(点红:料子)小朋友知道什么是料子?(2)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板书:不是唱戏的料子。
)(3)梅兰芳凭什么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指名说。
你从哪里读到的?2.(屏幕映示:第一段文字)(1)指名读这一段。
《梅兰芳学艺》教案15篇
《梅兰芳学艺》教案《梅兰芳学艺》教案1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梅兰芳学艺》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梅兰芳学艺》教案1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色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正确、美观地书写“兰、芳、艺、灵”。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识字、写字。
三、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上课前,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看一段录像。
看谁看得最认真!(老师放录像《贵妃醉酒》)2、小朋友们看得真认真,知道唱的是什么戏吗?(板书:京剧)师:京剧是我国各种戏剧剧种之最,被称为国粹。
知道刚才欣赏的京剧片断是谁唱的吗?师:对,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唱的《贵妃醉酒》。
跟老师一起写梅先生的名字。
(板书:梅兰芳生字注音)知道京剧没有不知道梅兰芳的,梅兰芳唱的京剧可多啦!网上有专门介绍,有兴趣的可上网浏览。
(出示梅兰芳照片:左边是剧照,右边是真人照片)左边是梅先生在《贵妃醉酒》中的剧照,右边是他的照片,书上99页插图是他在《贵妃醉酒》中的剧照。
3、课文讲梅兰芳的什么事呢?跟老师一起写。
(板书:学艺)(1)指名读课题,注意“兰”是边音。
(2)齐读课题,解题:“学艺”本文指的是什么?(学唱京戏)4、引导质疑:梅兰芳是怎么学艺的?他学成了吗?梅兰芳在学艺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轻声地读课文。
还记得自读课文的要求吗?(1)出示自学要求:(2)标出自然段。
(3)借助书后拼音读准字音。
(4)难读的句子反复读。
(5)不懂的地方用“?”标出。
2、学生自由朗读。
(1)检查自学效果:①出示生字词。
师:谁愿意大声地读给大家听?②指名读词语③师:老师听出来了,你后鼻音(前鼻音、翘舌音、轻声、边音)读得很准,领大家读一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
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原文梅兰芳学艺课文原文,苏教版二上语文课文,阅读中如发现错漏敬请在本页底部”发表评论”中指出,我们将即时更正。
梅兰芳是的京剧大师。
他出生在京剧世家,在长辈们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看戏。
八岁的时候,梅兰芳开始拜师学艺。
他学的是旦角。
男孩子学旦角,唱、念、做、打都要模仿女性。
刚学的时候,一出戏师傅教了很长时间,他还没有学会。
师傅说他不行,不适合唱戏。
梅兰芳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唱戏。
他用心思考,反复练习。
一段唱,别人唱几遍就不练了,他总要坚持练二三十遍。
经过刻苦练习,他终于练出了圆润甜美的嗓子。
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没有神。
而旦角的眼神特别重要。
怎么办呢?他养了几只鸽子,每当鸽子飞起的时候,他的眼睛就紧紧盯着飞翔的鸽子。
他还经常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
渐渐地,他的双眼有神了。
日子一长,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但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
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于永正梅兰芳学艺9篇于永正梅兰芳学艺 1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由词入文。
1、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梅兰芳学艺》,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边板书边强调生字:“兰、芳”的写法。
2、出示词语:梅兰芳学艺紧盯或者注视灵活勤学苦练世界闻名指名读,评价。
3、师:这些词语是不是已经钻进了你的小脑袋?学生听写词语,师生点评,提出写字要求。
4、选择其中的词语说一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设计意图:小学低年级阶段,写字是学习任务的重中之重。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并指导互相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习得写字的方法,弥补不足,不断提高写字水平。
“这些词语是不是已经钻进了你的小脑袋?”活泼生动的教学语言更有利于提高孩子们写字的兴趣。
根据出示的词语说一句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话,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可谓一举两得。
】二、引导对比,走近文本。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出示)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讨论:什么叫“世界闻名”?指导朗读:把他的名气读得大大的。
2、出示: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引导学生对比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你从这个词语中读出了什么?【设计意图:对比这两个句子,学生在朗读中领悟到了“终于”的意思。
这一去一加的过程就是品味词语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使学生对梅兰芳成功的艰难有了初步的感受,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辨析词语,走进文本。
师:梅兰芳学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读读第一节,想想他都遇到了什么困难。
如果你是师傅,你会怎么说梅兰芳?引导学生表演,体会师傅说话的语气。
想象梅兰芳此时的心情?2、过渡:梅兰芳有没有因为师傅这样说就放弃学艺了?引读: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指导读出梅兰芳的决心很大。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角色,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揣摩人物的内心,感受梅兰芳面对困境绝不放弃的坚定决心。
】3、指导看图:梅兰芳在干什么?书上是怎么写的?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梅兰芳学艺》详细教案(精选13篇)
《梅兰芳学艺》详细教案(精选13篇)《梅兰芳学艺》详细教案篇1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27《梅兰芳学艺》详细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精读课文,体会梅兰芳练眼神的刻苦、辛苦。
3.指导朗读重点句子,从而学习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两个词语:“紧盯”和“注视”。
懂得“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与“会说话了”的关系。
体会“勤学苦练”和“世界闻名”的联系。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梅兰芳学艺。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内容呢?3.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1.梅兰芳学艺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学的?结果怎么样呢?这些问题都藏在课文中,请大家带着思考,自由朗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解决这几个问题?2.学生自学。
三、互相学习。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遇到了什么困难?2.指导朗读“神儿”。
3.这句话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板书:“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4.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时,我们有时候可以通过换一个语词或者换一种说法来理解。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再试着换一种说法。
5.指导理解“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齐读。
6.现在谁能不看书说说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梅兰芳听了会怎么想呢?金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读了课文第2自然段,后再猜猜梅兰芳是怎么想的。
2.我为什么要请他读了课文再说呢?指导朗读第1句话。
小结:说得真好,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也要像梅兰芳一样,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不能放弃。
3.那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指名答。
4.投影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再读一读这句句子,你认为他学得怎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指导理解“常常”“紧盯”“注视”。
你能用你的眼睛来告诉我吗?既然是练眼神,老师还有个要求,眼睛要睁得大大的,一眨也不能眨,不能把鸽子跟丢了。
梅兰芳学艺详细教案
梅兰芳学艺详细教案第一章:梅兰芳的生平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梅兰芳的生平背景及艺术成就。
理解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贡献。
欣赏梅兰芳的舞台风采。
1.2 教学内容梅兰芳的家庭背景及早年经历。
梅兰芳的艺术生涯及成就。
梅兰芳的舞台风格及表演技巧。
1.3 教学活动观看梅兰芳的舞台表演视频。
讨论梅兰芳的艺术成就。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梅兰芳的表演。
第二章:京剧的基础知识2.1 教学目标了解京剧的历史及特点。
掌握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
欣赏京剧的音乐及舞台美学。
2.2 教学内容京剧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京剧的角色分类及表演技巧。
京剧的音乐及舞台布局。
2.3 教学活动观看京剧表演视频,了解角色及表演技巧。
学习京剧的基本唱腔及动作。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京剧的感悟。
第三章:梅兰芳的舞台艺术3.1 教学目标深入了解梅兰芳的舞台艺术。
分析梅兰芳的表演风格及技巧。
欣赏梅兰芳的代表作品。
3.2 教学内容梅兰芳的舞台表演技巧。
梅兰芳的代表作品解析。
梅兰芳的舞台美学及艺术风格。
3.3 教学活动观看梅兰芳的代表作品,分析其表演技巧。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梅兰芳舞台艺术的感悟。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梅兰芳的表演风格。
第四章:梅兰芳的京剧创作4.1 教学目标了解梅兰芳的京剧创作。
分析梅兰芳在京剧创作中的贡献。
欣赏梅兰芳的京剧创作作品。
4.2 教学内容梅兰芳的京剧创作背景及动机。
梅兰芳的京剧创作作品解析。
梅兰芳在京剧创作中的创新及突破。
4.3 教学活动观看梅兰芳的京剧创作作品,分析其创作特点。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梅兰芳京剧创作的感悟。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一段京剧表演。
第五章:梅兰芳的影响及legacy5.1 教学目标了解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影响。
理解梅兰芳的艺术legacy。
欣赏梅兰芳对后世艺术家的影响。
5.2 教学内容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影响及贡献。
梅兰芳的艺术legacy。
后世艺术家对梅兰芳的传承及创新。
5.3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纪录片,了解梅兰芳对后世艺术家的影响。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6篇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6篇《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学情分析:课文篇幅比较短,但句句是精华,其中蕴涵了勤学能补拙,苦练可通神的道理。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梅兰芳是谁?他学什么本领?怎样学艺的?。
然后指导学生认真读书,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再反复朗读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体会梅兰芳练功的刻苦而受到启示、教育。
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欣赏一些梅兰芳的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初步感知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自主识字,指导书写生字。
一、揭示课题1、京剧是我们中国的艺术国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板书课题:梅兰芳。
2、出示梅兰芳的头像,简介梅兰芳。
(著名京剧大师,江苏泰州人。
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小黑板,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拜师学艺唱戏的料子没有动摇飞翔的鸽子勤学苦练世界闻名游动的鱼儿紧盯注视(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A 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
B 男女生分节朗读。
C 齐读课文。
3、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梅兰芳学艺》教案(自用)
《梅兰芳学艺》教案(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 了解梅兰芳的生平背景及其在京剧艺术领域的成就。
2. 掌握梅兰芳学习艺术的过程和方法。
3. 领会梅兰芳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1. 梅兰芳的生平背景及艺术成就。
2. 梅兰芳学习艺术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1. 梅兰芳的艺术成就背后的艰辛。
2. 梅兰芳如何通过创新推动京剧艺术的发展。
教学准备:1. 教材:《梅兰芳学艺》相关内容。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梅兰芳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听说过梅兰芳吗?你们对他有什么了解?”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关于梅兰芳学艺的内容。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梅兰芳学艺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梅兰芳在学习艺术过程中的坚持与努力。
2. 分析梅兰芳如何通过创新推动京剧艺术的发展,使学生领会梅兰芳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梅兰芳演出的一段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梅兰芳的艺术魅力。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梅兰芳在演出中的创新之处。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激发对京剧艺术的热爱。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观看梅兰芳的其他演出视频,进一步感受其艺术魅力。
2. 邀请京剧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艺术。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梅兰芳学艺》教案(第二部分)六、课堂互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梅兰芳学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七、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梅兰芳的经典角色进行模仿。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注意梅兰芳的表演风格和技巧。
八、作品展示(10分钟)1. 各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示,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梅兰芳学艺》教案
《梅兰芳学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梅兰芳的艺术生涯和成就。
(2)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梅兰芳的艺术特点。
(2)运用多媒体手段,欣赏梅兰芳的代表作,感受京剧的魅力。
(3)结合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敬仰之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3)培养学生热爱艺术,追求卓越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梅兰芳的艺术生涯和成就。
(2)欣赏梅兰芳的代表作品,体会京剧的艺术魅力。
(3)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欣赏能力和热爱。
2. 教学难点:(1)梅兰芳艺术特点的深入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京剧的情感表达。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梅兰芳的生平和成就,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你们对京剧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梅兰芳的艺术特点。
(2)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梅兰芳的艺术成就。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学生结合自主学习成果,谈谈对梅兰芳艺术特点的认识。
(2)全班交流:分享各小组的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欣赏作品(1)观看梅兰芳的代表作品,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提高欣赏能力。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组表演京剧片段,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
(2)教师点评表演,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四、作业布置2. 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分享课堂收获。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对梅兰芳艺术的喜爱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学习态度、参与程度、收获等方面的表现。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新版】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梅兰芳勤学苦练战胜自我的精神。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学苦练能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练好基本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复习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下面考考大家谁读得最准,谁的小耳朵最尖。
出示词语。
(1)指名读。
每人读一行,其余学生指出读错的地方。
(2)齐读。
二、导入1.小朋友词语读得真好,谁能用上刚才的几个词来介绍一下梅兰芳?下面老师就让大家看看京剧大师梅兰芳在舞台上表演的京剧。
(课件播放梅兰芳《贵妃醉酒》片段,并播放梅兰芳的精美剧照)2.(师述)听,梅兰芳的唱腔多么婉转圆润;看,他的剧照,扮相多么俊美秀丽。
梅兰芳8岁学艺,11岁登台,在舞台上表演了五十多年,塑造了无数优美的艺术形象,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
可是,你们知道吗,梅兰芳这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在小时候去拜师学艺时,可遇到不少困难呢!自由轻声读一读第一小节,想想梅兰芳小时候去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三、品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小节。
2.梅兰芳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呢?(出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3、什么是“没有神儿”?(出示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你们看,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眼皮有点下垂,眼珠转动不大灵活,所以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
4、“料子”在字典里有两种意思,读一读比一比,说说“料子”的意思。
这件衣服的料子很好,所以价格不便宜。
(指衣料等材料。
)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
(适合做某事的人才。
)5、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你能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吗?句式训练:因为, 所以_________。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师述:梅兰芳的师傅是个唱京剧的行家,他告诉梅兰芳要当好京剧演员,不光嗓子要好,身体要棒,眼睛还要有神,因为演员在舞台上要靠眼神来表达内心的感情。
可是小梅兰芳缺少这一天赋。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经过……终于”练习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知道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体会梅兰芳勤学的精神。
教学难点:1、理解“紧盯”“注视”,体会梅兰芳的勤学苦练。
2、理解学习“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4课-----《梅兰芳学艺》,跟老师写课题。
2、我们先来复习词语:梅兰芳拜师学艺料子紧盯注视勤学苦练世界闻名京剧大师自由读,指名读3、你能用上面的词概括__的的主要内容吗?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同学们,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大师,小时候的梅兰芳也是个很普通的孩子。
请同学们读读第一自然段,想想梅兰芳小时候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2、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回答。
3、“不是唱戏的料子”就是说他怎么样?(板书:不是料子)“什么叫眼睛没神儿?”4.是呀!梅兰芳的师傅是个唱京戏的行家,他告诉梅兰芳,要当好京剧演员,不光嗓子要好,身体要棒,眼睛还要有神,因为舞台上的演员都要靠眼神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可是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些近视,眼皮有点下垂,遇到风就流泪,这样根本不适合唱戏,就像他师父说的,引读: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5、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清楚吗?6、你能读好这一段吗?用你的声音和表情来告诉大家。
①自己先在下面练一练。
②谁来读给大家听,注意:用师傅的口气读。
③一齐来学看着他的样子,用你的朗读和表情表现出来。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如果你是小梅兰芳,听到这样的话,你的心情怎样?你会怎么想?2、是啊,当我们听到这样的话,可能就会丧失信心,从此不想再学了,而梅兰芳是怎么做的?(指名回答)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6篇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6篇《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要苦练基本功。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梅兰芳剧照,提问:你知道他是谁吗?(板书:梅兰芳)梅兰芳是男的还是女的?出示生活照。
2、(出示关键词:梅兰芳)梅兰芳是位先生,可在京剧舞台上演的都是美丽动人的女子,真是让人佩服!3、(出示关键词:京剧大师)读词。
介绍:京剧是戏曲的一种,刚才课前小朋友听的就是京剧。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京剧大师?小结:是的,就如绘画本领特比大的人物叫——摄影技术十分高超的人物叫——能魔术变得出神入化的人物叫——一般,我们把在京剧方面有很深造诣的人称为京剧大师。
4、(出示词语:世界闻名)读词。
世界闻名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吗?是啊,梅兰芳不仅在中国演出,而且曾经被许多国家邀请,到过美国、苏联等国家演出呢。
5、你能用上这三个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话吗?(梅兰芳是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6、师补充介绍:梅兰芳是我们江苏泰州人,他在舞台上表演了很多优美的角色,特别是他男扮女装的表演人们最喜欢。
他的唱腔非常特别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流派,人们称之为“梅派”。
7、想不想看一下这位享誉世界的京剧大师的表演呢?(看视频资料)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过渡:多么精彩的演出啊!可就是这样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小时候去拜师学艺(板书完课题:学艺)却遇到了困难,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遇到了什么困难?2、交流。
理解:什么叫没有神儿?(是说他的眼睛不够灵活)3、师补充介绍: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些近视,眼皮总是下垂,遇到风还一直流泪。
4、作为一名京剧演员,首先要有一双()的眼睛,可梅兰芳的眼睛——,所以师傅说他不是——不是唱戏的料子,意思是说梅兰芳——不具备好的条件,不可能学好唱戏。
课文《梅兰芳学艺》优秀教案
课文《梅兰芳学艺》优秀教案范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准确、熟练认读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揭题。
介绍梅兰芳生平。
指名拼读兰,提醒学生读准边音。
告诉学生,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
学习词语:学艺,说说它的意思。
2、指名把课文题目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画出生词,圈出生字,难读的字注上记号,多读几遍,长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多练读几遍。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指名拼读。
抽读生字卡片。
3、试读课文。
指名说说本课有几个自然段。
请三个学生分段试读课文。
提醒学生读准儿化音。
引导读同长句子: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4、范读课文。
读后引导填空。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拜师(),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文明的()的故事。
三、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天天们他们从小要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理解梅兰芳如何成为京剧大师。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卡片。
2、说出下面字的读音。
兰神紧者注练翔二、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3、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相机板书:不是料子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理解世界闻名、大师的意思。
3、学过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你有什么想法?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初步理解句意: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2、进一步理解句意: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梅兰芳刻苦练功的结果的句子。
教案《梅兰芳学艺》
14、梅兰芳学艺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不苦练基本功。
、4、会用‘终于’说一句话。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课前谈话。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戏曲。
(播放京剧:说唱脸谱)。
知道我们刚才听的是什么戏吗?(京剧)是的,京剧又称京戏。
老师知道有一个人唱京剧唱得特别好,知道他是谁吗?(梅兰芳)对,梅兰芳表演的京剧,深受人们喜爱。
2、师生互敬礼。
一、复习导入1、复习词语。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4、梅兰芳学艺。
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了部分生字。
这些词语朋友咱们还认识吗?(出示词语)拜师学艺没有神儿京剧大师紧盯注视勤学苦练(词语是否有点乱?)或者灵活世界闻名自由读。
分行指名读齐读(相机表扬:词语读得真好)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梅兰芳有了哪些了解?(预设:京剧大师师: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京剧大师”?指名回答。
师总结:梅兰芳京剧唱得好,并且受到大家的喜爱和尊重,所以大家称他为京剧大师。
)男扮女装师:在京剧中,这叫“旦角”苦练眼神眼睛没有神儿)二、精读训练(一)、学习第一小节过渡:梅兰芳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京剧大师。
他在小时候去拜师学艺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一小节,想想他遇到了什么困难。
1、自由读。
2、(出示第一小节)指名读。
3、交流:8岁的时候,梅兰芳去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预设:不是唱戏的料子)为什么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不是唱戏的人才呢?相机出示:因为————,所以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
(指名说)咱们换个说法。
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是因为_______。
(指名说,齐说)瞧,不同的句式表示同样的意思。
4、小时候的梅兰芳,眼皮下,有点近视,转动不太灵活。
而且一见风,就会流眼泪。
所以师傅对他很失望,梅兰芳也很难过。
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
齐读。
(二)学习第二小节1、眼睛没有神儿,就不是唱戏的料子。
那想唱好戏,就得需要怎样的眼睛?(灵活的、有神的、明亮的,会说话的)、眼睛还会说话呀?那是什么意思呢?指名回答。
梅兰芳学艺详细教案
梅兰芳学艺详细教案第一章:梅兰芳的生平介绍1.1 梅兰芳的家族背景1.2 梅兰芳的出生和童年1.3 梅兰芳的艺术启蒙和爱好1.4 梅兰芳的舞台生涯的开始第二章:梅兰芳的艺术成就2.1 梅兰芳的京剧表演艺术2.2 梅兰芳的旦角形象塑造2.3 梅兰芳的舞台风格和表演技巧2.4 梅兰芳的代表作品和演出经历第三章:梅兰芳的艺术探索与创新3.1 梅兰芳对传统京剧的改革3.2 梅兰芳与京剧现代化的发展3.3 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传承与教育3.4 梅兰芳与其他艺术家的合作与交流第四章:梅兰芳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4.1 梅兰芳访问海外演出和交流的经历4.2 梅兰芳在国际上的声誉和评价4.3 梅兰芳对推广中华文化的贡献4.4 梅兰芳与外国艺术家的交流与合作第五章:梅兰芳的艺术精神与价值观5.1 梅兰芳对艺术的执着和追求5.2 梅兰芳的艺术道德和职业精神5.3 梅兰芳对后辈艺术家的影响和启发5.4 梅兰芳的艺术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第六章:梅兰芳的艺术理念与表演理论6.1 梅兰芳的表演艺术理念6.2 梅兰芳对角色塑造的独特见解6.3 梅兰芳的舞台表演技巧与训练方法6.4 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思考与展望第七章:梅兰芳的教学与传承7.1 梅兰芳在京剧教育方面的贡献7.2 梅兰芳创办的学校和培训班7.3 梅兰芳传授技艺给后辈艺术家的经历7.4 梅兰芳对京剧传承的思考与实践第八章:梅兰芳与新中国京剧的发展8.1 梅兰芳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活动8.2 梅兰芳对新时期京剧艺术的推动8.3 梅兰芳与新编历史剧的创作与演出8.4 梅兰芳对新时期京剧表演人才的培养第九章:梅兰芳的艺术遗产与影响9.1 梅兰芳艺术遗产的价值与意义9.2 梅兰芳对后世艺术家的影响与启示9.3 梅兰芳艺术研究的现状与展望9.4 梅兰芳艺术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梅兰芳艺术生涯的回顾与总结10.2 梅兰芳艺术精神的传承与发扬10.3 对梅兰芳艺术教育理念的探讨与反思10.4 面向未来的梅兰芳艺术研究与发展方向重点解析本文详细介绍了梅兰芳的生平、艺术成就、探索与创新、国际影响、艺术精神与价值观、艺术理念与表演理论、教学与传承、与新中国京剧的发展、艺术遗产与影响以及总结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兰芳学艺
黄河路一小李丽琴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
以不争的事实证明了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学情分析:。
课文篇幅比较短,但句句是精华,其中蕴涵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子苦寒来”的道理。
教学时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梅兰芳是谁?”“他学什么本领?”“怎样学艺的?”。
然后指导学生认真读书,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再反复朗读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体会梅兰芳练功的刻苦而受到启示、教育。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4 梅兰芳学艺。
2、看图,简介梅兰芳。
(著名京剧大师,江苏泰州人。
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拜师学艺唱戏的料子没有动摇飞翔的鸽子
勤学苦练世界闻名紧盯注视游动的鱼儿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 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
B 男女生分节朗读。
C 齐读课文。
3、口头填空,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兰、芳、艺、紧、或、者、注、视、灵、活”
指名认读,注音。
2、找出独体字和上下结构的字。
“兰、芳、艺、紧、或、者、灵”
(1)交流识记的方法
(2)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
3、师范写,生书空
兰:三横间的关系要注意,中间一横最短,最后一横长而稳当。
紧:上宽下窄。
下面是“系”少一撇。
或:注意笔顺,斜钩是关键笔画,要舒展。
者:“都”的一半,“日”要写得正。
4、学生描红,完成作业。
四、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
1、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了一篇新的课文《梅兰芳学艺》——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梅兰芳学艺这件事)。
(梅兰芳是谁?他为什么要学艺?他是怎样学艺的?他学什么本领?)
二、指导读书,释疑。
1、集体读第一自然段。
2、梅兰芳小时候去学艺,他遇到了什么困难?
(1)指名读——交流(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
板书(没神儿):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不是适合唱戏的人)
3、练读“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
指名读,评议(“决心”、“没有动摇”要加重语气读,以突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很大。
)——一起读好这句话。
4、那么“他是怎样学艺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
5、交流“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
(1)找对了,怎么把这句话读好呢?谁有信心?指名读。
(2)什么是“常常、紧盯、注视“?
(3)你从这三个词中可以看出什么?
(梅兰芳练得十分刻苦、专心、认真)
板书:(常常紧盯注视)
6、日子一长,梅兰芳的双眼怎样了呀?
(灵活起来)
7、梅兰芳的眼睛是不是一下子灵活起来的?
(1)给“渐渐“换一个词。
(2)理解“渐渐“。
(8、梅兰芳最后取得了什么辉煌成就?
板书:(世界闻名)
(1)谁能给世界闻名换个词?
(“举世闻名”“闻名中外”“世界有名”“驰名中外”)
(2)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一个词说明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不容易的,你能迅速找出是哪个词吗?“终于”
(3)用“终于”造句。
三、回归总结,明理。
1、梅兰芳从“眼睛没有神”到“眼睛会说话”,从“不是唱戏的料子”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证实了“勤能补拙”。
2、学了《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你从梅兰芳身上学到了什么?
3、让我们完整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再来体会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下收集古今中外名人经过勤学苦练成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