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到太极阴阳鱼

合集下载

从八卦太极图看二十四节气养生

从八卦太极图看二十四节气养生

从八卦太极图看二十四节气养生【摘要】太极图以黑(阴)白(阳)两鱼的环抱,演绎了天地万物阴阳之间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方面的规律。

由太极而衍生出的八卦,更是以阴阳为其基础。

结合八卦太极图分析一年二十四节气的阴阳消长变化,不仅可以解释二十四节气的命名,更可将医易相结合指导养生,彰显中医预防医学的优势。

【关键词】八卦;太极图;二十四节气;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非常重视的一个思想。

“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观点早在《周易》、《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论述。

《易传》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此可知太极源于易,衍生八卦。

八卦以阴阳二爻,描述世间万物阴阳变化的规律。

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明代张介宾也明确指出“医不可无易,易不可以无医,设能兼而有之,则易之变化出乎天,医之运用由乎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者则灾害生,从之苛疾不起”。

《素问·宝命全形论》也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由此可见,若要做到“治未病”,若要“顺时养生”,必定要首先知晓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

从二十四气节在太极图上对应的位置和卦形入手,分析全年阴阳变化,不失为一个既形象又易懂的好方法。

1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个节气,日后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等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始见于《淮南子·天文训》,距今两千多年。

现将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及含义阐述如下。

现代天文学认为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二十四个节气,每月两个。

最原始的天文图其实就是中国的太极图,关于太极图你了解多少?

最原始的天文图其实就是中国的太极图,关于太极图你了解多少?

最原始的天文图其实就是中国的太极图,关于太极图你了解多少?太极图虽画的是平面图,而实质是古人立竿测日影的产物,由此而所得的太阳视运动立体投影图,是空间与时间构成的一幅图。

据立竿测日影说,将太极图复原为立体投影图,可对太极图作出科学的解释。

在一定程度上可填补古人(原始氏族时代)画太极图所依的科学证据,这对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至关重要。

古人直观注意到,冷热往复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从太阳在地上的投影规律,来研究探索太阳的视运动规律对生物的影响关系。

立杆测日影得太极图示意图假设:古人制造了原始的立竿测日影仪——晷仪。

晷仪中心及圆周各有圆孔,以备立杆(圭表)用。

在盘中心立有定表,圆周则立一游表,逐日流动(内蒙出土的秦汉石刻晷仪就是一个圆形的圆周上由许多圆孔构成的大圆晷仪)。

定表和游表直线在南北方向上。

每日午时测影,日影皆投向表的北方。

圆盘半径依冬至日所测日影长度为准。

夏至太阳由北回归线往南移时用游表测日影,并在日影尽头作记,这时游表在定表南边,圆盘按逆时针方向,日转一孔,直到冬至日太阳南移到南回归线为止。

日影逐日增长,到冬至最长,由游表点达定表点。

这样就在圆盘上留下了太阳秋冬二季的运动投影图。

秋冬二季太阳运动投影图然后将圆盘和游表转1800,将游表转到定表的北边。

太阳由南边回归线往北移动,这时用盘中心的定表测影,圆盘仍按逆时针旋转,日转一孔,直到夏至太阳北移到北回归线为止。

日影逐日缩短,到夏至则无影。

这样就在圆盘上留下了太阳春夏二季的视运动投影图。

将四季投影图合起来看,就是幅完美的实测太极图春夏二季太阳运动投影图现将《周髀算经》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所测日影数列于下(损益率九寸九分六分分之一):夏至:晷长一尺六寸;小暑:二尺五寸九分小分一;大暑:三尺五寸八分小分二;立秋: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处暑:五尺五寸六分小分四;白露:六尺五寸五分小分五;秋分:七尺五寸五分;寒露:八尺五寸四分小分一;霜降:九尺五寸三分小分二;立冬:丈五寸二分小分三;小雪:丈一尺五寸一分小分四;大雪:丈二尺五寸小分五;冬至:丈三尺五寸;小寒:丈二尺五寸小分五;大寒:丈一尺五寸一分小分四;立春:丈五寸二分小分三;雨水:九尺五寸三分小分二;惊蛰:八尺五寸四分小分一;春分:七尺五寸五分;清明:六尺五寸五分小分五;谷雨:五尺五寸六分小分四;立夏: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小满:三尺五寸八分小分二;芒种:二尺五寸九分小分一。

阴阳鱼

阴阳鱼
可以理解为处在太极阴阳鱼图的阴性一面。
万物负阴而抱阳。从天地阴阳变化来看,无论人醒觉还是睡眠,天地间,阴阳二气始终在变幻。人们大多在亥时前后睡觉,这时,天地阴极
而阳,阳气渐渐壮大,人于睡眠之中,以自身之阴与天地之阳相辅相成而为阴阳相谐之“好”。
若以三维立体的动态观念看待太极图,太极图上的两条阴阳鱼不仅立了起来,还在阳性正力与阴性反力的作用下,以漩涡状盘绕在一起;
二者此消彼长,相互媾和,呈现出阴阳螺旋式运行态势。
太极阴阳鱼图是阴阳螺旋力场的直观显现,而阴阳螺旋力场是宇宙万物混化、运行、演变时普遍存在的规律。宇宙万物,无论是高维时空
1.“阴阳鱼”太极图的思想渊源可上推到原始时代的阴阳观念,但原始时代的有关图形、符号都不是也不能直接推衍出“阴阳鱼”太极图。
2.“阴阳鱼”太极图与道教有关,宋元及清代胡渭的部分有关观点基本可信,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内丹、阴阳等思想观念上。“水火匡廓
图”与“三五至精图”同样也不能直接推衍出“阴阳鱼”太极图。
3.关于陈抟或薛翁、蜀之隐者、青城山隐者创作或始传“阴阳鱼”太极图的观点,因无以考证,只能存疑,不能轻易否定,也不能简单
肯定。
4.现存文献中最早一张“阴阳鱼”太极鱼出自南宋张行成的《翼玄》。此图不是清康熙以后人窜入,这一点从《翼玄》、《易通变》的
文字内容中可以得到证实。
5.“阴阳鱼”太极图经明初赵撝谦改造(简化),定型于明末赵仲全。之后出现的由两个半圆合成的太极图(包括以左右半圆排列
、以上下半圆排列等)都与本义不符。[2]
阴阳鱼是指太极图中间的部分,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这种广为人知的太极图,其形状如阴阳两鱼互纠在一起,因而被习称为
“阴阳鱼太极图”。阴阳鱼存在广泛,在孔庙大成殿梁柱、楼观台、三茅宫、白云观的标记、道士的道袍、算命先生的卦摊、中医、气功、

阴阳鱼太极图源流考(一)

阴阳鱼太极图源流考(一)

阴阳鱼太极图源流考(一)——兼与郭或先生商榷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

从孔庙大成殿梁柱,到楼观台、三茅宫、白云观的标记物;从道士的道袍,到算命先生的卦摊;从中医、气功、武术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刊封面、会徽会标,到南韩国旗图案、新加坡空军机徽、玻尔勋章族徽……等等,太极图无不跃居其上。

这种广为人知的太极图,其形状如阴阳两鱼互纠在一起,因而被习称为“阴阳鱼太极图”。

“太极图”既然流行得如此久远、如此广泛,自然它的起源和流变问题就成了人们的兴趣焦点。

在考察它源流之前,应弄清楚“太极图”的名称和图形的关系问题。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名称,却指不同图形,被称作“太极图”的除了阴阳鱼图形外,还有五层图形(即习惯上所称的“周敦颐太极图”)、空心圆图形、黑白半圆图形等(实际上后几种图形被称作“太极图”的时间大大早于前者);一是同一图形,却有不同的名称,如阴阳鱼“太极图”,早期称作“先天图”、“河图”、“先天自然河图”、“先天自然之图”、“古太极图”等;五层“太极图”又称“无极图”、“太极顺逆图”、“太极顺生图”、“丹道逆生图”等(当然两类太极图的图形各自都稍有差异)。

本文仅对阴阳鱼太极图(下文简称“太极图”)作一考察,有关五层太极图的考证将另撰文。

现代有不少人认为太极图起源于原始时代,甚至有人认为是太古洪荒之时外星人馈赠地球人的礼物,或本次人类文明以前上一次甚至两三次文明毁灭时遗留下来的唯一信物。

太极图又是根据什么演变而来的呢?陈立夫先生认为:“大陆先后所出土之古太极图,较《周易》及《干凿度》之成书,尚早三、四千年。

诸如陕西永靖所出土六千五百年前(伏羲时代)双耳彩陶壶上之双龙古太极图(藏瑞典远东博物馆),乃使用毛笔中锋所画,竟早于孔子四千年。

又出土商代及西周之多件青铜器上,亦契有雌雄双龙相互缠绕之太极图。

”(《关于太极图的一些问题》)陈先生将双龙相互缠绕之图直接称为“双龙太极图”。

双龙缠绕图实际上就是华夏始祖“伏羲女娲交尾图”;此外有人认为太极图来源于“”、“”符号(青海民和县和乐都柳湾、辽宁翁牛特旗石棚山、广东曲江石峡中层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都刻有这种符号),双鱼纹样图形(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人面鱼纹彩陶盆),双凤纹样图形(新石器时代骨刻与陶绘、河姆渡文化中有这种纹饰),近前有人声称太极图来源于河南洛油伏羲台下黄河与洛书相汇后形成的“涡漩”(见《郑州日报》1993年3月8日第八版)。

阴阳鱼太极图源流考

阴阳鱼太极图源流考

‎‎‎‎阴阳鱼太极‎图源流考‎——兼与郭‎或先生商榷‎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

‎从孔庙大成‎殿梁柱,到‎楼观台、三‎茅宫、白云‎观的标记物‎;从道士的‎道袍,到算‎命先生的卦‎摊;从中医‎、气功、武‎术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刊封面‎、会徽会标‎,到南韩国‎旗图案、新‎加坡空军机‎徽、玻尔勋‎章族徽……‎等等,太极‎图无不跃居‎其上。

这种‎广为人知的‎太极图,其‎形状如阴阳‎两鱼互纠在‎一起,因而‎被习称为“‎阴阳鱼太极‎图”。

‎“太‎极图”既然‎流行得如此‎久远、如此‎广泛,自‎然它的起‎源和流变‎问题就成‎了人们的兴‎趣焦点。

在‎考察它源流‎之前,应弄‎清楚“太极‎图”的名称‎和图形的关‎系问题。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名‎称,却指不‎同图形,被‎称作“太极‎图”的除了‎阴阳鱼图形‎外,还有五‎层图形(即‎习惯上所称‎的“周敦颐‎太极图”)‎、空心圆图‎形、黑白半‎圆图形等(‎实际上后几‎种图形被称‎作“太极图‎”的时间大‎大早于前者‎);‎一是同一图‎形,却有不‎同的名称,‎如阴阳鱼“‎太极图”,‎早期称作“‎先天图”、‎“河图”、‎“先天自然‎河图”、“‎先天自然之‎图”、“古‎太极图”等‎;五层“太‎极图”又称‎“无极图”‎、“太极顺‎逆图”、“‎太极顺生图‎”、“丹道‎逆生图”等‎(当然两类‎太极图的图‎形各自都稍‎有差异)。

‎本文仅对阴‎阳鱼太极图‎(下文简称‎“太极图”‎)作一考察‎,有关五层‎太极图的考‎证将另撰文‎。

‎现代有‎不少人认为‎太极图起源‎于原始时‎代,甚至‎有人认为是‎太古洪荒之‎时外星人馈‎赠地球人的‎礼物,或本‎次人类文明‎以前上一次‎甚至两三次‎文明毁灭时‎遗留下来的‎唯一信物。

‎太极图又是‎根据什么演‎变而来的呢‎?陈立夫先‎生认为:‎“大‎陆先后所出‎土之古太极‎图,较《周‎易》及《乾‎凿度》之成‎书,尚早‎三、四‎千年。

诸如‎陕西永靖所‎出土六千五‎百年前(伏‎羲时代)双‎耳彩陶壶上‎之双龙古太‎极图(藏瑞‎典远东博物‎馆),乃使‎用毛笔中锋‎所画,竟早‎于孔子四千‎年。

24节气对应24卦

24节气对应24卦

24节气对应24卦古代中国人注重天文气候变化,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约15天。

这些节气与农事生活、自然现象等密切相关,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敏感和认识。

同时,周易中的64卦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通过卦象和卦辞来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节气和卦象都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医学、占卜等领域。

春立春:乾卦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万物生发。

与乾卦相映,乾卦象征天,代表创始、进取、刚健。

在立春之际,正是事业迈入新阶段的良机。

雨水:巽卦雨水时节,大地开始有雨水,万物开始萌发。

巽卦代表风,寓意柔顺、适应,与雨水节气的属性吻合。

这一时期适宜调整自身,积极应对变化。

惊蛰:离卦惊蛰时节,蛰伏的生物开始苏醒,离卦象征火,火热生长。

此时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适合积极行动。

夏立夏:兑卦立夏是夏季的开始,兑卦象征泽、悦、悦,寓意丰收、圆满。

在立夏之际,务求成果和圆满。

芒种:兑卦芒种节气,稻谷开始结实,兑卦符号丰收、圆满之象。

这一时期是收获的季节,应珍惜劳动成果,准备收获的季节。

夏至:艮卦夏至为夏季的中点,艮卦象征山,代表静止、止跌。

夏至时节炎热难耐,宜静养身心,以应对炎炎夏日的挑战。

秋立秋:坤卦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坤卦象征地,代表顺应、柔顺。

在立秋之际,顺天应人,顺势而动,可以在新的季节中获得成果。

白露:坤卦白露时节,露水开始凝结,坤卦寓意顺从、地道。

此时应注重身体保暖,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健康。

秋分:坎卦秋分是秋季的中点,坎卦代表水,水润万物。

在秋分之际,需要顺应变化,如水流一样应对周围环境的变化。

冬立冬:震卦立冬为冬季的开始,震卦寓意雷震、动荡。

在立冬之际,要紧跟时代脉搏,顺应变化,积极面对前方的挑战。

小雪:巽卦小雪时节,冷空气开始增多,巽卦象征风、木、温暖。

在小雪之际,应注重保暖,保持身体健康,顺应自然规律。

冬至:坤卦冬至为冬季的中点,坤卦寓意地,代表柔顺、谦逊。

阴阳鱼表示阴阳两仪

阴阳鱼表示阴阳两仪

阴阳鱼表示阴阳两仪阴阳鱼中,两条阴阳鱼首尾交接形成妙合而凝的姿态,太极图以圆圈代表天象和宇宙,圆圈内画着两条阴阳鱼,即黑色的鱼和白色的鱼。

两条阴阳鱼,头尾交接形成妙合而凝的姿态。

老子称此种姿态为“万物负阴而抱阳”,那么,这种结构的含义是什么呢?明代医学家张介滨说环中者天之象也”。

认为它表示着一种天象,即天、地生成和演化的规律。

太极,是宇宙的阴阳未分、天地浑沌时期。

太极,因为它大到了极点,就称之为太极。

物极必反,太极了,就会出现分化,分化为阴和阳。

何谓阴阳呢?阴原指山的北坡、河的南岸。

阳指山的南坡、河的北岸。

后来阴阳的涵义愈来愈扩大并愈来愈抽象,凡属对立的事物和性质,如人之男女,生物的牝牡雌雄,天象上的日月、阴晴等等皆可用阴阳加以概括。

阴阳成为表述事物及其性质的对立的普遍性范畴。

阳代表雄、积极、进取、光明、刚健等事物和性质,阴代表雌、消沉、退守、幽暗、柔弱等事物和性质。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的万物万象,分为阴与阳两大类;一切事物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全在于阴阳二气的运动,而阴阳学说和发展大体上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西周末年,伯阳父首先把阴阳看作是性质对立的两种气,并以阴气和阳气的冲突解释某些自然现象。

他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

若过其序,民乱之也。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国语》)。

但在伯阳父那里,阴阳的对立仅仅被用来说明个别的自然现象,他还不曾以阴阳为一切现象的原因。

老子在阴阳学说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说万物负阴而抱阳”。

即一切事物都是由对立的两种气——阴阳构成的。

这是一个普遍性的命题,阴阳也因此成为哲学范畴。

战国时,阴阳学说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专言阴阳的阴阳家。

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旨》是把阴阳家列为六家之首,但他的学说没有流传下来,其具体内容不得而知。

战国时期讲阴阳最为详细,《说卦》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

……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又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即认为阴阳的对立是天道的根本,一切变化都是由阴阳的对立引起的,卦象就是根据阴阳对立引起事物的变化而制定的。

二十四节气到太极阴阳鱼

二十四节气到太极阴阳鱼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 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 证如后章。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 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 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 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 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 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二十四节气与太极阴阳鱼图
广西中医学院 梁海涛 2007 丁亥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 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 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 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 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朞之日, 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 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 工矣。
《伤寒论注释卷二》伤寒例第三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 之。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 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 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 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 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 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 十四气也。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 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 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 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 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夏养 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

太极图阴阳鱼的15种解读

太极图阴阳鱼的15种解读

太极图阴阳鱼的15种解读阴阳鱼首尾相连,追逐旋转。

象征着白天紧连着黑夜,结束紧随着开始。

运动变化是天下万物的基本形态和普遍规律,历史进程和人的认识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一个点上。

一个圆被一条反S线分割为鱼状的黑白两部分(俗称阴阳鱼),这就是太极图。

太极图看似简单明了,实则博大精深。

有人说它是万物之源,有人说它能相生互变。

太极图原本是一种用来说明宇宙的图像。

因其充满了神秘感,道家用它做标志,韩国用它做国旗,相士们用它骗钱财,各取所需,任意发挥。

1.对太极图的圆圈,我们不妨看作是对茫茫宇宙的归纳与概括;对圆圈中的鱼,看作是对世界万物的分类。

圆圈中的黑色部分代表阴,白色部分代表阳,它们既是截然相反的两部分,但又统一在一个圆圈之中,对立统一,又发展变化。

凡事都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2.阴阳鱼首尾相连,追逐旋转。

象征着白天紧连着黑夜,结束紧随着开始。

运动变化是天下万物的基本形态和普遍规律,历史进程和人的认识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一个点上。

3.阴阳鱼的形状呈头大尾小的逐步过渡状态,并且有一定的弯曲。

象征着,人类认识规律是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逐步接近的长期过程。

也象征着事物发展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渐进过程。

4.在太极图中黑白对立,界限分明,启示我们要明辨是非,坚持原则,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不要把本质性的事情搞乱。

5.对太极图,粗看是个圆,细看圆又分为黑白两条鱼形,再细看黑鱼的眼睛是白的,白鱼的眼睛是黑的。

告诉我们,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世上没有绝对的东西。

对任何事物都不能要求其至精至纯,尽善尽美。

1.太极图中的阴阳鱼都是弓着身子成一定角度来互相追逐嬉戏,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圆。

告诉我们,在一个团体或一个家庭中,其成员都要注意适度调整甚至委屈一下自己,相互配合,相互弥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如果只顾个人,横冲直撞,将会把圆冲破。

2.在太极图中,阴阳鱼首尾相至,紧密相依。

这除了象征着异性相吸,男女爱慕和相互追求是人生乐章的主旋律外,两性间在价值观念和人生目标上也应保持同一个方向。

二十四节气与阴阳五行

二十四节气与阴阳五行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与阴阳五行篇一: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四节气是中医学术理论的根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四节气是中医学术理论的根一些力求中医“科学化”,并且诟病中医事业发展滞后的人士认为,中医是“新瓶装老酒”。

意思是经过数十年的中医科学化与中医现代化,中医学仍然无法融入现代科学体系之中。

笔者恰恰与这些人士的观点相反,认为真正的中医根本就不应该融入现代科学体系之中!现代人所理解的中医理论是“老瓶装新酒”,即其内容与本真中医学术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根本原因在于:近现代以来,中医出现了学术混乱三步曲:第一步:中国人翻译西医学著作,借用了大量中医学的概念和术语;第二步:又用变成西医学概念的词汇来解释与套用、编写中医教材;第三步:再用西医学外语词汇把所谓的“中医学”介绍给外国人。

这一历史性的学术混乱以难以抗拒之势,在近现代以来的一百多年中迅猛扩展。

尽管中医的名称没有改变,但是其内容与精神实质,距离真正的中医学却越来越远!其实不仅仅是中医学科!中国学术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等其他学科知识的混乱与舛讹,同样厄运难逃!运用古代中国天文学观测系统基本知识,分析古代中华先哲所界定的天地框架----以地球为天地的球心,以北天极为上,以南天极为下,以与地球赤道相平行的二十八宿为圆形天道。

阴阳五行八卦、干支这些气数,就是天地框架之中的北斗徊转、五大行星迁移与气候变化相互感应的规律之数。

中华传统科学思想认定,阴阳五行是既包容着天,又包容着地的天地之气五种特点与性质。

这五种特点与性质体现为春、夏、长夏、秋、冬。

中医学脏腑、经络,其数目、性质与功能,不是与解剖出来的器官、神经相吻合,而是与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的数目分毫不差,这种对应原理是“天地之阴阳五行”与“人体之阴阳五行”相参相应。

古人将四时与五行合并称谓,就是因为四时是指春夏秋冬这四个时节;五行,则是指与四时意义相通的阴阳五行,即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这五个时节。

太极阴阳鱼其实是一条

太极阴阳鱼其实是一条

太极阴阳鱼其实是一条百科词条:阴阳鱼是指太极图中间的部分,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

这种广为人知的太极图,其形状如阴阳两鱼互纠在一起,因而被习称为“阴阳鱼太极图”。

错了。

太极鱼是一条,是一条鱼的上下两面:鱼身+鱼腹。

01从常识上来说,阴阳鱼是一条太极八卦,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有多密切?太极鱼是一条,还是两条,对我们的意义就绝不一样。

有些话大家都认可——一花是世界,一树一菩提。

一人一太极,一物一太极。

这个,是哲学原理,叫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例如一妻子一世界,一丈夫一菩提。

找什么小三啊出轨啥的,背着抱着是一般的沉。

缺乏教养,没有文化,不懂太极鱼是一条的人,才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瞎折腾。

我娶了个媳妇,等于娶了全世界的女人。

欣赏也好讨厌也罢,陶醉也好生分也是,老天爷就发给了您一个媳妇,离婚了也叫前妻,至于过的如何能否白头偕老?那是你俩人的造化,但是您的唯一。

“圣人抱一而天下式”,老子的这个结论,我个人认为差不多是《道德经》的全部。

天下式:放之四而皆准。

圣人:以天下为己任者。

抱一:太一才是太极。

千条江河归大海,万朵红花向太阳。

这个,是辩证法。

强调的是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即变化的原因在于内因——1苦练内功,2眼睛向内,3挖掘内生动力,4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新机制:把自己变得更优秀1,找自己的毛病和不足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3,一对充满活力的夫妻不是充满生机吗4?阴阳鱼是一条——两口子同呼吸共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仿佛就像一个人似的一鼓作气,一无反顾,一如既往,一步一个脚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合,前后相随……事不言,教不言,居弗成:夫唱妇随,举案齐眉,雌雄共体。

据说到最后,夫妻两个连长相都越来越像一个人了。

一人一世界;一家一菩提;一鱼一太极。

圣人抱一而天下式。

抱二?昏天黑地、蒙头转向、举棋不定、杀伐难断…三心二意、扬了二怔、二把刀、二迷糊、二傻子、二串子、二皮脸……人生,为什么有差别?日子,为什么过得有好坏?赚钱,为什么这么难?全部的原因:抱一了没有呢?02从易经原理上看,太极鱼是一条。

太极图(阴阳鱼)与中医

太极图(阴阳鱼)与中医

太极图(xx)与中医太极图又称阴阳鱼,常见于中医古典医籍之中,古代药店也常以阴阳鱼作为招牌——即在店门口两边各挂一串膏药,膏药下面是一条鱼,左右两侧的鱼合起来便形成了“阴阳鱼”。

用阴阳鱼作为中医标志,说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易经》和阴阳学说有关。

阴阳鱼是古人认识、研究客观世界的总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对阴阳学说的最佳表达,是对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高度概括。

阴阳鱼呈圆形——象征事物的永恒、循环式的运动状态,也象征人的生命起源。

圆周内分左右两部分:左侧为白鱼,头向上代表阳;右侧为黑鱼,头向下代表阴。

这一设计也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

古人认为左侧为东方,是阳气(太阳)升起之处;右侧为西方,是阳气(太阳)下降之地,同时——在上的阳(天气)需下降,在下的阴(地气)需上升,阴升阳降,运动不息。

白鱼与黑鱼之间由一条反“S”形曲线分开,这说明事物的阴阳双方是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为用的,任何一方均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事物的阴阳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彼此协调和谐而又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事物阴阳双方的动态平衡。

此外,太极图也表示事物是处于不停运动状态的,其运动方式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不断变化过程,而反“S”线是阴阳量变到质变的分界线,当事物的阳发展太过,超过了“S”线,就转化成为阴;同样,阴超过了反“S”线,则转化为阳。

阴阳鱼的鱼眼又是一个小太极图,这说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事物划分阴阳也是无限的,是无穷无尽的。

中医学以阴阳鱼为思维模式,阐述人体生理病理变化。

人的健康状态是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的协调和谐状态,即人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阴阳失调则是人体的疾病状态;阴阳离决,则是人的死亡状态。

阴阳鱼之所以称为“太极图”,是言太者,极大也。

极是最高最远,至尽而无余。

太极是说明宇宙广阔无垠,是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基,故朱熹说:“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

”太极图以外周圆形表示宇宙充满元气,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均是永恒的运动着,往复循环,无始无终。

古太极图——阴阳鱼太极图

古太极图——阴阳鱼太极图

古太极图——阴阳鱼太极图首先,我们解释一下"太极"这个词。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庄子—大宗师》有:"夫道,……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

"在这句话中,"太极"只是对最大极限的一种描述,还不是像"道"那样作为宇宙生成的本原来言的。

作为宇宙本原的"太极"最早出现于《周易—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这里的太极就是指天地未分前的原始统一体了。

而这整句话的大意是:生生之易的太极,运转中生成阴阳两种属性的物质,阴阳两种属性的物质不断分化、组合,又产生了"四象"和"八卦"。

其中"四象",有人解释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而"八卦",则是指构成宇宙的八种最主要的物质,即天(乾)、地(坤)、雷(震)、风(巽)、水(坎)、火(离),山(艮)、泽(兑)。

"八卦"的产生,意味着物质世界已经成型。

定型的物质世界中,阴阳不断交感,于是就有了"吉凶"、"大业"等等具有价值判断的种种现象了。

于此,《周易—系辞上传》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生生之易的太极化生宇宙万物的生发模式。

而对此宇宙生发模式的直观描绘,可能是阴阳鱼太极图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由于《周易》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道教在阐发自己的教理、信仰及修炼方法时,也援引《周易》的义理。

道教研《易》,有一特点,即一般不直接注释《周易》的章句和卦爻辞,而是习惯于用图式来直观地凸现其中所包含的义理。

这种学风一般地说,是从汉代象数易学的方法中演变而来的。

至隋唐、五代,由于注释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的需要,出现了大量图解此书的著作,如五代彭晓所注《周易参同契》中有《明镜图》、《水火匡廓图》、《三五至精图》等,这使得图式解易成为当时的一种文风。

阴阳与二十四节气

阴阳与二十四节气

阴阳与二十四节气自古以来,阴阳就和二十四节气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阴阳”就是太阴(月亮)和太阳对地球上生命的影响的规律或学问,古人用二十四节气来反映这种阴阳关系。

《易传·系辞上传》云:“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礼记·郊特牲》:“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阴阳和而万物得。

”《礼记·祭义》:“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

”孔颖达疏:“阴谓夜也,阳谓昼也。

夏则阳长而阴短,冬则阳短而阴长,是阴阳长短。

”《楚辞·九辩》:“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偕。

”方位、南北、天地、昼夜、四季等均可用阴阳表示。

其中,最能体现阴阳变化的就是“二分二至”了,从“冬至”到“夏至”交接点前的节气属于“阳”,“夏至”到“冬至”交接点前的节气属于“阴”。

我国处于地球的北半球,由于地球是椭圆形的,且两极轴心有夹角,往上(北)的最高点人们规定为“北回归线”,往下(南)的最低点人们规定为“南回归线”,由于地球的倾斜夹角,所以在其公转中,太阳直射点基本在地球赤道间,越往南、北,斜射幅度(面)越大。

以北半球为例,“冬至”就是地球转到最南点的“南回归线”后,即将往北移动,再转到最北点的“北回归线”,就是“夏至”的开始,如此周而复始。

这就是阴阳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所以,我们还可以得出二十四节气是以北半球为准建立起来的天文四季标准。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因此,冬至是阴阳二气变化的关键期,阴气处于最高点,但阳气开始发生,夏至则是阳气最盛、阴气滋长之时,阴阳转换,又可以和食物的热性、凉性相对应,和气候相对应,如何防病、健康饮食、顺时耕种、开展文化活动,有着一套完整的禁忌和规矩,是古代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天干地支、五行观念也和节气有对应关系。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图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图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图正月立春:初候,东风解冻;阳和至而坚凝散也。

二候,蛰虫始振;振,动也。

三侯,鱼陟负冰。

陟,言积,升也,高也。

阳气已动,鱼渐上游而近于冰也。

雨水:初候,獭祭鱼。

此时鱼肥而出,故獭而先祭而后食。

二候,候雁北;自南而北也三候,草木萌动。

是为可耕之候。

二月惊蛰:初候,桃始华;阳和发生,自此渐盛。

二候,仓庚鸣;黄鹂也。

三候,鹰化为鸠。

鹰鸷鸟也。

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

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

二候,雷乃发声:雷者阳之声,阳在阴内不得出,故奋激而为雷。

三候,始电。

电者阳之光,阳气微则光不见,阳盛欲达而抑于阴。

其光乃发,故云始电。

三月清明: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鴑音如,鹌鹑属,鼠阴类。

阳气盛则鼠化为鴽,阴气盛则鴽复化为鼠。

三候,虹始见。

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谷雨:初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飞而两翼相排,农急时也。

三候、戴胜降于桑,织网之鸟,一名戴鵀,阵于桑以示蚕妇也,故曰女功兴而戴鵀鸣。

四月立夏:初候,蝼蝈鸣;蝼蛄也,诸言蚓者非。

二候,蚯蚓出;蚯蚓阴物,感阳气而出。

三候,王瓜生;王瓜色赤,阳之盛也。

小满:初候,苦菜秀;火炎上而味苦,故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葶苈之属。

三候,麦秋至。

秋者,百谷成熟之期。

此时麦熟,故曰麦秋。

五月芒种:初候,螳螂生;俗名刀螂,说文名拒斧。

二候,鹃始鸣;鹃,屠畜切,伯劳也。

三候,反舌无声。

百舌鸟也。

夏至:初候,鹿角解;阳兽也,得阴气而解。

二候,蜩始鸣,蜩,音蜩,蝉也。

三候,半夏生,药名也,阳极阴生。

六月小暑:初候,温风至;二候,蟋蜂居壁;亦名促织,此时羽翼未成,故居壁。

三侯,鹰始挚。

挚,言至.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

大暑:初候,腐草为萤;离明之极,故幽类化为明类。

二候,土润溽暑;溽,音辱,湿也。

三候,大雨行时。

七月立秋: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蝉小而青赤色者。

这张一黑一白两条阴阳鱼的图是太极图的原型,你知道有什么含义吗

这张一黑一白两条阴阳鱼的图是太极图的原型,你知道有什么含义吗

这张一黑一白两条阴阳鱼的图是太极图的原型,你知道有什么含义吗太极图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有着“中华第一图”之称,而太极图的最中间部分就是阴阳鱼,因此也总是用阴阳鱼太极图来称呼。

阴阳鱼一黑一白两条纠缠在一起,其实也是有着很多的含义的,不妨一起来了解下,这阴阳鱼究竟有哪些意义。

其实阴阳鱼就是太极图的一部分,因为圈内一黑一白两条首尾相互衔着的鱼儿而得名。

阴阳鱼并不是现实中存在的一种鱼,也不是无聊人士随手的涂鸦,它的形成经历了一定的时期,并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可谓中国古代各种文化大融合的产物。

阴阳鱼首先自然代表的是一阴一阳,而鱼眼的对立色则表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相互交融。

阴阳鱼共同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圆形,表示阴阳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意思。

过去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独阴不生、孤阳不长”都是这个道理。

而阴阳鱼太极图也在各个方面都有使用,从孔庙大成殿梁柱,到老子楼观台、三茅宫、白云观的标记物;从道士的道袍,到算命先生的卦摊;从中医、气功、武术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刊封面、会徽会标,到南韩国旗图案、新加坡空军机徽、玻尔勋章族徽……等等,太极图无不跃居其上。

这种广为人知的太极图,其形状如阴阳两鱼互纠在一起,因而被习称为“阴阳鱼太极图”。

“太极图”既然流行得如此久远、如此广泛,自然它的起源和流变问题就成了人们的兴趣焦点。

现代有不少人认为阴阳鱼太极图起源于原始时代,甚至有人认为阴阳鱼之图是太古洪荒之时外星人馈赠地球人的礼物,或本次人类文明以前上一次甚至两三次文明毁灭时遗留下来的唯一信物。

那么,阴阳鱼太极图的来源究竟是什么呢?如果单就这种图形纹样而言,显然无法直接推衍出太极图。

其实阴阳鱼太极图的思想渊源可上推到原始时代的阴阳观念,但原始时代的有关图形、符号都不是也不能直接推衍出阴阳鱼太极图。

阴阳鱼太极图与道教有关,宋元及清代胡渭的部分有关观点基本可信,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内丹、阴阳等思想观念上。

“水火匡廓图”与“三五至精图”同样也不能直接推衍出阴阳鱼太极图。

太极图里的阴阳鱼是顺时针旋转正确,还是逆时针旋转正确?

太极图里的阴阳鱼是顺时针旋转正确,还是逆时针旋转正确?

太极图里的阴阳鱼是顺时针旋转正确,还是逆时针旋转正确?太极图一定是顺时针转动是正确的!首先我们把观点抛出来,看下图:上图解说:1、上面这个土左上角的为古太极图,黑鱼眼(白点)是指太阳升起来了,白鱼眼的黑点表示太阳落山了。

2、第二个图是现代的改良太极图:这个图更科学。

黑鱼的眼表示一阳来复(寒极生热),白鱼的眼(黑:阴),表示到了中午,阴开始生了(月亮出来了)。

3、来氏太极图。

这个图是从人体内观体验出发得来的太极图。

左边黑色部分表示正面(人体正面为阴),中间乃个圆,表示丹田极其周围三寸地方(包括胃部:腹部),右边白色部分表示背部(阳)。

好多朋友开了一个大大的牛掰易经号,天天发一下吓人的内容,风水命理预测地神吹,殊不知用的太极图头像都是错的了解了太极图为什么要这样画,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太极图的基本结构:太极图的部件构成:太极图主要部分为两个部分即阴鱼(黑鱼),阳鱼(白鱼)!实际上太极图由六个部分组成,很多人会忽视其他几个部件即外圆,黑眼,白眼和隔开阴阳鱼的S线(如图)为什么太极图这样画?——顺时针转动:白鱼在左,黑鱼在右。

1、太极图是以地球为参照物(注意这一点:很多现代科学素养不高的易学朋友为什么会搞错,这是主要原因,连研究的基本方法都不懂!参照物参照物参照物:重要事情说三遍!☺️),对于太阳月亮一天变化的投影描述,而不是其它。

经古人立圭台,随影画形,而做的太阳月亮在圭台上的投影图得来。

如图:这个图反映了太阳一天的变化规律示意图——由此可见,太极图不是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否则就闹笑话了!2、来点科学证明:根据一年的观察,24节气的确定,结构是这样的一个图:这是我们古代天文学图,基本上和现代天文学黄道赤道图完全一致。

把上图垂直压扁(投影图),其形状如下:这就是著名的24节气太极图,至今仍然在使用,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农业生产以及中医治疗。

通过这个图,我们就可以完全肯定太极图应该怎么转动:顺时针转动的。

这是现代科学和中国古代文明的结合点之一。

揭秘阴阳鱼太极图的形成,一级更比一级高(循环往复)

揭秘阴阳鱼太极图的形成,一级更比一级高(循环往复)

揭秘阴阳鱼太极图的形成,一级更比一级高(循环往复)导语:说起阴阳鱼,如果你以为是一条鱼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阴阳鱼其实指的是太极图的中间部分,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而阴阳鱼就被称习称为阴阳鱼太极图。

下面一起来了解阴阳鱼太极图。

一、阴阳鱼太极图的形成阴阳鱼就是太极图,因为圈内一黑一白两条首尾相互衔着的鱼儿而得名。

阴阳鱼不是无聊人士随手的涂鸦,它的形成经历了一定的时期,并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可谓中国古代各种文化大融合的产物。

其实早先的太极图只是一个圆而已,并不叫做阴阳鱼太极图,因为早先里面是没有阴阳鱼的,如环无端。

先从“太极”这个名字上来看,“太”有“至、之上”的意思,而“极”在《说文》叫做“栋”,就是“屋脊”,意为最高点。

太极显然就是比这个脊更高的地方,比最高的地方还高,这就是“太极”。

在极的终点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即“生数皆终,万物复始。

”这个生数已经终了,怎么还会万物复始呢?在这个节骨眼上,古人认识到,要想在一个“极”终了之后还会有另一个“极”产生,要想在极与极之间能够顺利的转换,就必然有一个比“极”更高的东西,这个比“极”更高一辈的东西,就称之为“太极”,太极的概念就这样诞生了。

有了太极,宇宙才能不断地循环下去,生命才能终而复始。

太极图——一个如环无端的圆,起点即终点,终点又是起点。

阴阳鱼太极图就这么产生了。

二、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共同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圆形,表示阴阳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意思。

过去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独阴不生、孤阳不长”都是这个道理。

太极图据说是宋朝道士陈抟所传出,原叫《无极图》。

陈抟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道士,对内丹术和易学都有很深造诣。

据史书记载,陈抟曾将《先天图》、《太极图》以及《河图》、《洛书》传给其学生种放,种放以之分别传穆修、李溉等人,后来穆修将《太极图》传给周敦颐。

太极图式说是《易经》“太极”思想在儒、道两家结出的硕果。

道家的太极图与乾坤同构;儒家的“中华神圣图”与内宇宙全息。

24节气推演太极图数学模型

24节气推演太极图数学模型

24节气推演太极图数学模型前几天有朋友发了一个太极图的视频,挺有趣的。

这个视频其实也反应了一种太极图来源和推演的观点,不过视频略显简陋,这里就详细论述下,先抛出一些概念:一、日晷的概念探讨“晷”,影的意思,“日晷”即日影。

从字形上可以理解为,“晷”是太阳照射针杆在平(盘)面上的投影。

“周髀”,古时候用于测量日影的标竿。

用八尺长的标竿竖起来测量太阳中午照射的影子,夏至那天影子的长度为一尺六寸(0.4米)。

立竿测影的方法既简便、实用又准确、可靠,为我国古代天文观察所广泛应用。

依据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日影长度这一原理,我们祖先制作出度量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圭表。

圭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

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相当于《周髀算经》中的“髀”;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随着季节的变化,太阳东出西没的方位和正午的高度不同,圭表形成的日晷也就不同。

我们祖先通过长年累月对日晷的观察、测量、比较,判断出日月星辰的运行存在规律,计算出日、月、年的变化周期,制定出指导农耕的天文历法。

故宫处的日晷北京古星象台圭表二、《周髀算经》中日晷与节气的记载《周髀算经》:“冬至晷长丈三尺五寸。

小寒丈二尺五寸。

大寒丈一尺五寸一分。

立春丈五寸二分。

雨水九尺五寸三分。

惊蛰八尺五寸四分。

春分七尺五寸五分。

清明六尺五寸五分。

谷雨五尺五寸六分。

立夏四尺五寸七分。

小满三尺五寸八分。

芒种二尺五寸九分。

夏至一尺六寸。

小暑二尺五寸九分。

大暑三尺五寸八分。

立秋四尺五寸七分。

处暑五尺五寸六分。

白露六尺五寸五分。

秋分七尺五寸五分。

寒露八尺五寸四分。

霜降九尺五寸三分。

立冬丈五寸二分。

小雪丈一尺五寸一分。

大雪丈二尺五寸。

我们把这些数据整理列成以下表格:序号节气日晷长(m)1 冬至 3.3752 小寒 3.1253 大寒 2.87754 立春 2.635 雨水 2.38256 惊蛰 2.1357 春分 1.88758 清明 1.63759 谷雨 1.3910 立夏 1.142511 小满0.89512 芒种0.647513 夏至0.414 小暑0.647515 大暑0.89516 立秋 1.142517 处暑 1.3918 白露 1.637519 秋分 1.887520 寒露 2.13521 霜降 2.382522 立冬 2.6323 小雪 2.877524 大雪 3.12525 冬至 3.375上述两图体现了日晷影长周而复始的循环,阴阳消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注释卷二》伤寒例第三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 之。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 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 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 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 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 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来源:国学网 /history/jq/jqb.htm
来源:国学网 /history/jq/jqb.htm
来源:国学网 /history/jq/jqb.htm
来源:国学网 /history/jq/jqb.htm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日 晷
北京古观象台-圭表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 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 证如后章。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 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 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 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 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 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二十四节气与太极阴阳鱼图
广西中医学院 梁海涛 2007 丁亥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 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 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 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 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朞之日, 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 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 工矣。




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 十四气也。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 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 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 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 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夏养 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
来源:国学网 /history/jq/jqb.htm
来源:国学网 /history/jq/jqb.htm
来源:国学网 /history/jq/jqb.htm
二十四节气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