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率的区域差异解释

合集下载

通货膨胀率定义

通货膨胀率定义

【通货膨胀率定义】通货膨胀(Inflation Rate),是一种货币现象,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

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是不同的经济范畴,但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通货膨胀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而价格指数则是反映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货膨胀为准)。

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胀速度。

或说,通货膨胀率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速度。

在实际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计算通货膨胀,而是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间接表示。

由于消费者价格是反映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最终价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因此,消费者价格指数是最能充分、全面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

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我国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即CPI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引起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扭曲商品相对价格,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促发泡沫经济乃至损害一国的经济基础和政权基础。

通货膨胀有被预期和未被预期之分,从程度上则有温和的、严重的和恶性的三种。

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胀率低于10%的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是指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则是指三位数以上的通货膨胀。

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通常会导致高失业和GNP的低增长。

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指通货膨胀率极高的情况(例如,每年百分之一千,百分之一百万甚至百分之十亿)。

急剧的通货膨胀(galloping inflation)指每年百分之五十、一百或二百的情况。

温和的通货膨胀(moderate inflation)则指并不严重扭曲相对价格或收入的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率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其中基期就是选定某年的物价水平作为一个参照,这样就可以把其他各期的物价水平通过与基期水平作一对比,从而衡量现今的通货膨胀水平。

我国通货膨胀率计算偏差分析

我国通货膨胀率计算偏差分析

由图
可 以看 出

自19 9 3
年 以来




这 种 差 异 存 在 的主 要 原 因 是 由于 G D P
以CPI
计算 通 货膨 胀 率 的分析

年 C P I 有 明 显 的增 长 以 外 其余 年 份

平 减指 数 反 映 了

国 内生 产

的所 有商 品

C P I 走势 平缓
199 6

1 9 9 7 两 年甚 至 呈 明
与 服 务 的价格 而 消费 价格 指数 反 映 了 消
以 C P I 计算 通 货膨 胀 率 是 各 国 较 通 行
显 负增 长 (


费者 购 买
以 C Pl

的所 有 商 品 与 服 务 的价格
” “


的做 法

所 谓 C P I 是 在不 同 时期 内

各地 报 上 来 的数据进 行 汇 总



以 C P I 计 算 的 通 货膨 胀 率 和 以 G D P 平
价指数 ( W h o le 格指 数 ( C o
s a le
e e
In d e In d e
s s
x
x
) 商 品价

与 基 年 的数
减指 数计 算 的通 货膨 胀 率 在 大 多数 年 份都
率 计 算 中存 在 偏 差 的 原 因
响 偏 差 产生 的 因素



的商 品 与服 务的价格 变化 并 因 其 C P I篮 子

通胀的成本因素、传导机制及其区域差异

通胀的成本因素、传导机制及其区域差异

通胀的成本因素、传导机制及其区域差异提要:本文以1996-2010年我国企业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成本的面板数据,并结合国际大宗商品和国际原油价格,利用动态面板的系统gmm估计方法,对国内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影响因素从传导机制、地区差异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索性研究。

其研究发现,1996-2010年间劳动力工资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推动国内通胀的两大重要成本因素;其中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主要通过企业生产要素价格推高我国通胀,但国际油价也会通过企业劳动力成本推动国内通胀;另外对于成本因素的地区差异而言,中、西部地区通胀来自劳动力成本的压力较为明显,但东部地区压力相对较小;同时中部地区通胀能够有效地避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冲击,而东、西部地区通胀却遭受较为严重的大宗商品价格冲击。

关键词:成本推动型通胀;传导机制;地区差异;系统gmm估计一、引言自1978年以来,我国已经发生过几次较为严重的通胀。

第一次高通胀期(1985 ~1989年)——“价格闯关”所致的政策性通胀。

[1]第二次严重的通胀(1993~1995年)——投资主导的投资消费需求双拉动型通胀。

第三次严重的通胀(2007~2008年)——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的推动。

最近一次,也即2010~2011年严重的通胀,而关于其推动因素,至今也难见一致说法。

尽管这几次通胀都发生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但每次通胀所面临的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却不甚相同。

尤其是近些年,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更是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劳动力以及土地、资源、环境等成本上升压力越来越大。

其具体表现在,首先,我国住房、医疗、教育改革迫使居民生活成本出现持续性上升,长期户籍制度的限制造成部分地区出现用工短缺,以及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福利改革举措的推进等一系列因素促使我国劳动力成本出现快速上涨。

来自联合国的统计数据表明,自1999年至2007年,扣除物价因素后我国劳动力实际工资增速为12.95%。

通货膨胀划分标准

通货膨胀划分标准

通货膨胀划分标准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物价普遍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现象。

它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对通货膨胀进行有效的分类和划分是理解和应对该现象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通货膨胀的常见划分标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通货膨胀。

一、按照通货膨胀率划分根据通货膨胀的速度和程度,通货膨胀可分为温和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

温和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涨幅相对较小、稳定的通货膨胀,通常通胀率保持在1%-5%之间。

恶性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速度较快且无法控制的情况,通胀率常常超过5%。

超级通货膨胀是指通胀率持续上升到非常高的水平,甚至突破1000%。

二、按照病态经济表现划分通货膨胀也可以按照病态经济表现分为典型通货膨胀、扩张性通货膨胀、滞胀和通胀衰退。

典型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但经济保持正常运行并出现一定增长的情况。

扩张性通货膨胀是指过度的经济刺激政策导致经济过热,物价快速上涨并伴随着高失业率。

滞胀是指物价上涨但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情况。

通胀衰退是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同时发生的情况,即物价上涨但经济陷入衰退。

三、按照货币原因划分通货膨胀还可以根据货币原因分为货币供应膨胀和需求拉动膨胀。

货币供应膨胀是指货币发行量增加,导致货币供应过多,进而引发物价上涨。

需求拉动膨胀是指需求增加超过供应,造成物价上涨。

通常情况下,货币供应膨胀更为常见,但需求拉动膨胀也会在特定情况下出现。

四、按照成本推动划分通货膨胀也可以按照成本推动划分为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和需求推动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指生产成本上升,企业为了维持利润率,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致使物价上涨。

需求推动通货膨胀是指需求超过供应,导致物价上涨。

五、按照预期划分通货膨胀还可以根据预期划分为预期通货膨胀和非预期通货膨胀。

预期通货膨胀是指企业和个人在预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调整价格和工资,导致通货膨胀形成。

非预期通货膨胀是指企业和个人在未来通货膨胀预期不强的情况下,物价出现上涨。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
详细描述
费雪效应基于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认为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名义利率也需要相应 地上升,以保持实际利率不变。因此,在费雪效应下,名义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存 在线性关系。
结论
在费雪效应下,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名义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率。
附加值通货论
01
总结词
附加值通货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生产成本推动所致,即生产成本的增
会导致国内生产成本增加,进而引发通货膨胀。此外,汇率波动也可能影响进口商品价格,从而引发输入型通 货膨胀。 • 总结词:输入型通货膨胀可能受到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政治局势、运输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 详细描述:例如,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关税和贸易壁垒的设置可能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国际政治局势的 不稳定可能导致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输成本的增加也可能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恶性的通货膨胀
这是最严重的通货膨胀类型,其年通货膨胀率可能达到三 位数甚至更高。恶性通货膨胀可能导致货币严重贬值、物 价极度不稳定、经济秩序混乱等严重后果。
Part
02
通货膨胀的原因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总结词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过度增长,超 过了总供给,导致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现象 。
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问题
通货膨胀可能引发资本外流和国际债务问题,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 威胁。
Part
04
通货膨胀的治理
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调节利率
调节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 量来调节经济活动,减少货币供 应量可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调节利率
提高利率可以抑制消费和投资, 从而降低总需求,进而控制通货 膨胀。
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加强劳动力市场改革

通货膨胀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通货膨胀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社科 新论
( 二) 长 期 政 策 建 议
当代社 科视 野 2 0 1 3年第 7—8期 ( 1 9 8 2 ) 基于加拿大 的经济数 据 , 发现通货膨 胀 与收 入不平等之间不存在 显著 的关 系; S a r e l ( 1 9 9 7 ) 通过 对近 5 0个国家的经济数据考察 , 发现通货膨胀对 收 入分配的影响均不显著 : C h u , D a v o o d i 和G u p t a ( 2 0 0 0 ) 基于 1 0 个 发展 中国家 、 转 型 国家 2 0世纪 8 0 年 代和 9 0年代 的面板数据 , 认为通货膨胀对 以基尼系数作为 指标进行衡量的收入不平等没有任何影响。 与国外学者 的研 究相 比, 国内学者就通 货膨胀 对收入差距影 响的研究 起步较 晚 , 研究 成果也 相对 不足 , 仅有 的研究也大多是基于定性的理论 分析 , 实 证性 的研究相对缺乏 。现有的研究成果 大多支 持通 货膨胀扩大 收入差 距 的观点 ( 如 樊纲 , 1 9 9 5 ) 。国内 学者邓创 、 陆璐研 究利用 基尼 系数为 指标来衡 量居 民收入分配 的差 距 , 运用 参数模 型对 我 国改革 开放 以来 的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 的差距进行 了动态 的分 析。研究 的结论 为在 改革开 放前 , 通货 膨胀率 对于 基尼系数的影 响为负 , 改革开 放后通 货膨胀对 于基 尼系数的影 响为正 。 为了考察通货膨胀对我 国地 区城乡收入差距的 动态效应 与区域差异 , 笔者 通过选 取 2 0 0 0 -2 0 1 1 年 我 国的省 际 面板 数 据 , 利 用 动 态 面 板 数据 广义 矩 ( G MM) 方法分析 了通货 膨胀 对地 区城 乡收入 差距 影响的动态效应 与区域差异 。结果发现 : 首先 , 当年通货 膨胀对 于 区域城 乡收入差 距具 有明显的地域影 响差异 , 对 于东部地 区而言 , 通货膨 胀每提升 1 个百分点 , 当年城 乡收入差距将 下降 0 . 2 9 2 4个百 分点 ; 对 于 中部地 区而 言 , 通货 膨胀 对城 乡收入差距 没有显著 的影 响 ; 对于西部地 区而言 , 通 货膨胀会加大城 乡的 收入差距 。显 然 , 当年通 货膨 胀对我 国东部、 中部 和西部地 区当年城 乡收入 差距 的影响存在着明显 的区域差异 的特点 。 其次 , 上 一年度通货 膨胀对 于不 同地 区的收入 差距的影响差别 较小 。即东 部 、 中部 地 区上 一年度 通货膨胀每提升 1 个 百分点 , 当年城 乡 收入 差距将 分别下降 0 . 2 1 3 5和 0 . 3 5 4 2个 百 分点 ; 而西部 地 区 上一年度通货膨胀对 当年城 乡收入差距并没有产生 显著的影响 ; 无论是 东部 、 中部还 是全 国整 体 , 上一 年度通货膨胀均会缩 小 当年城 乡收入差距 , 尽 管西 部地区通货膨胀对 当年城 乡收入 差距 的缩小是不显 著 的。相对于当年通货膨胀对 于区域城 乡收人 的差 距, 上一年度通货膨胀对 于地 区的差异影响较小。 上述研究结论 回答 了“ 如何缩 小我 国城乡收入 差距” 的这一问题 , 对各地 区制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的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参 考价值 。根据笔者 的研究 结论 , 对于东 西部不 同地 区的经 济发展程 度采取不 同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的措施 。 首先 , 对于东部 地区而言 , 可以采取提高经 济增 长率 和加大 居 民消 费 占 G D P比重 的方式 来缩小城 乡收入差距。对于东 部 和中部地 区, 政府 可以制定

第二讲_通货膨胀率

第二讲_通货膨胀率

109.3 103.1 103.4 106.4 114.7 124.1 117.1 108.3 102.8 99.2 98.6 100.4 100.7
107.6 104.5 102.3 104.7 113.7 123.4 117.5 107.9 102.5 99.0 98.5 99.9 100.8
108.7 104.1 106.2 106.8 124.0 119.5 114.9 102.9 99.7 95.9 97.6 102.8 98.7
(五)中国的价格指数
房地产价格指数 土地交易价格指数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房屋租赁价格指数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 设备工器具价格指数 其他投资费用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 居民服务费用价格指数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分别以房屋销售价格、房屋租赁价格和土地交易价格为调 查对象,属于购买者价格指数,按季度编制,采用帕氏指 数公式,始于 1997 年 以构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实体的各种购进价格和结算价格为 调查对象,属于购买者价格指数,按季度编制,采用帕氏 指数公式,始于 1990 年 以居民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为调查对象,属于购买者价 格指数,采用拉氏指数公式,按月度编制 以各类工业、商业、餐饮业和其他行业零售商品价格为调 查对象,属于 ,1 Pi ,0 Qi ,0 P i , 0 i 1 m
m
i , 0 Qi , 0
P
i 1
i , 0 Qi , 0

m Pi ,1 P i 1 i , 0


Pi ,0 Qi ,0 m Pi,0 Qi,0 i 1
(二)购买力平价法

双边比较
PQ L P Q

我国通货膨胀率计算偏差分析

我国通货膨胀率计算偏差分析

我国通货膨胀率计算偏差分析本文探讨了我国通货膨胀率计算中存在偏差的原因,分析了影响偏差产生的因素,以期对我国统计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CPI 通货膨胀率计算偏差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称为通货膨胀。

经济学家通常采用消费价格指数CPI (Consumer Price Index)、生活指数CLI(Cost of Living Index)、生产者物价指数PPI(Producer Price Index)、批发物价指数(Wholesale Price Index)、商品价格指数(Commodity Price Index)、国民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Gross Domestic Product Deflator)等来衡量通货膨胀率。

以CPI计算通货膨胀率的分析以CPI计算通货膨胀率是各国较通行的做法。

所谓CPI是在不同时期内,由一篮子样本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和这些商品与服务基年的价格的比,乘以100%所得到的数字。

(一)CPI统计我国从2001年起采用国际通行做法,由国家统计局负责逐月编制并公布以2000年价格水平为基期的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反映我国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主要指标。

我国CPI统计主要按照以下四步完成:第一,确定统计CPI的一篮子商品与服务的种类,我国CPI中由八大类商品与服务的价格构成,分别是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和服务,居住。

第二,确定各类商品与服务在CPI中的权重。

权重是依据全国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调查资料中,居民用于上述各类商品与服务上的消费额在其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得到的。

第三,确定每一个时点上所调查的商品与服务的价格。

为了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我国按照经济区域和地区分布合理的原则,采用抽样方法,在31个省(区、市)的500多个市县确定了5万多个调查网点,调查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农贸市场和商店现场采集价格资料。

宏观经济学 第22章:通货膨胀理论

宏观经济学 第22章:通货膨胀理论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 MV=PY π=m-y+v 货币主义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解释 是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的(MV=PY),即 认为生产量恒等于充分就业的产量,在 货币流通速度V为一个固定值时,当货币 量M增加时,物价水平P也将按同一比例 增加。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 的上涨。根据需求拉动的性质,又可分为货币拉动和财政拉动两 种不同类型。
(2)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
在短期中,虽然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把失 业率人为维持在小于自然失业率的水 平,但是,必然以恶化的通胀为代价。
通 胀 率 P P/ C A 4 D B P O VF P/
而在长期中,这种政策不会成功。即长
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4 2
失业率
二、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
1、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的决定作用。 2、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 币表示的量(如工资),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收入。 3、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 国收入。 4、自由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的稳定性,政府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 稳定性遭到破坏。
第二十三章
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
一、货币主义的两个理论基础
1、新货币数量论 (1)传统货币数量论: PY=MV 即:M=kPY 价格水平P与货币数量M成正比例变化,价格水平的高低取决于 货币数量的大小。 凯恩斯货币数量论:M/P=L1(Y,r)+L2(r) 凯恩斯的主要贡献在于明确了利息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其缺陷是对财富的构成看得过于简单。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财富可 供选择的形式不止货币和债券两种形式。
2、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观点 (1)全面否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它是否能使人们在认识 上犯有错误,即造成预期和实际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差距,而具有 理性预期的人又不会在长期中系统地和持续地犯有认识上的错误, 所以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 (2)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是错误的。 a)适应性预期——不合乎理性的预期。 b)不能保证个人行为协调一致——相同的合乎理性的个人在经 济生活中应该有相同的行为准则。 c)评价政策的成败时采用了武断的衡量标准——一项经济政策 是否成功,必须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该政策是否能增加社 会成员的福利。

宏观经济的通货膨胀率

宏观经济的通货膨胀率

宏观经济的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率则是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通常以年度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在宏观经济中,通货膨胀率对于经济决策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通常使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或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等指标来衡量。

CPI是衡量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情况,而PPI则是衡量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价格变动。

这些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权重不同,因此通货膨胀率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是复杂而多样的。

首先,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当通货膨胀率处于适度水平时,企业和个人倾向于加快消费和投资,以避免将来物价上涨导致的购买力下降。

这种消费和投资的增加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

然而,高通货膨胀率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首先,高通货膨胀率会导致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

尤其是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高通货膨胀率可能会使他们的生活负担更重,购买力下降导致的物价上涨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困扰。

其次,高通货膨胀率还会导致经济不稳定。

高通胀率意味着企业和个人在未来的成本不确定性增加,从而降低了他们对投资和消费的意愿。

此外,高通货膨胀率还可能引发工资上涨的压力,从而增加企业的成本,进而影响到利润和就业。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率,央行通常会实施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央行可以影响经济中的货币供给和需求,从而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央行会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利率和降低货币供应量,以减缓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压力。

然而,控制通货膨胀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央行需要权衡各种因素,如经济增长、就业状况和金融稳定等,来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

此外,通货膨胀率的控制也需要与其他经济政策相协调,如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等。

总之,宏观经济的通货膨胀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它对经济决策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通货膨胀的度量讲解

三)通货膨胀的度量讲解
后于通货膨胀,因而会使其实际收入减少; 而一些负债经营的企业和非固定收入者能够及
时调整其收入,因而可从通货膨胀中获利。
政府由于其实行的累进税制度使其成为 通货膨胀的最大受惠者。但政府是否真 正从通货膨胀中受益还要看政府的名义 收入增长是否快于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税
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
通货膨胀时期,面值固定的金融资产如债券和票据等,其价值会 下跌,而各种变动收益的证券和实物资产如股票和房地产等,其 价值会增大。因此债权人是受害者,债务人是受益者。
(四)通货膨胀与资源配置扭 曲效应
➢ 通货膨胀使各种生产要素、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发生很 大变化和扭曲,引起资源配置低效和浪费;
➢ 通货膨胀会助长投机并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 通货膨胀使人们增加持有更多的实物资产,在交易、维护、
处置和管理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因而造成社 会资源的浪费;
➢ 通货膨胀会造成市场供不应求的环境,使购买者盲目抢购,不计 质量,加重经济结构的不平衡;
习题
1.各主要货币需求理论的内容及其评价。 2.举例说明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供给
过程。
3.货币供求均衡的概念及其含义。 4.产生通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5.分析治理通胀的对策。
一些知名的恶性通胀的例子
德国20年代初的物价,曾在每49小时增加一倍; 40年代初的希腊被德国占领时,物价每28小时
上升一倍; 匈牙利战后曾每15小时增加一倍。 这种极端例子一般在战时发生 1993年10月至1994年1月,南斯拉夫的通胀曾
每16小时增加一倍; 乌克兰、秘鲁、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亦在
值线,并据此相应地控制每个部门工资增长率的措施; 管制和冻结工资-物价 政府以法令或政策形式强行将工资总额或增长率固定在

通货膨胀划分标准

通货膨胀划分标准

通货膨胀划分标准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上涨的现象。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通货膨胀成为了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进行通货膨胀的划分时,往往会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

一、通货膨胀的程度通货膨胀的程度是划分通货膨胀的重要标准,根据通货膨胀的程度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类:1.轻度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一般是指物价上涨幅度在2%-3%之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较小,社会经济发展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2.中度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一般是指物价上涨幅度在3%-10%之间,已经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经济增长也会有所放缓。

3.重度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一般是指物价上涨幅度超过10%,对人们的生活影响非常大,社会经济也会面临较大压力。

二、通货膨胀的时间长短通货膨胀的时间长短也是划分通货膨胀的重要标准,根据通货膨胀的时间长短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两类:1.短期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通常是由于一些短期供求因素引起的,比如自然灾害、重要商品价格上涨等,一般持续时间较短。

2.长期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一般是由于经济结构问题、货币政策等基础性因素引起的,一般持续时间会比较长。

三、通货膨胀的区域差异通货膨胀的区域差异也是划分通货膨胀的重要标准,根据通货膨胀的区域差异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两类:1.国际通货膨胀:指不同国家的通货膨胀程度有所不同,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通货膨胀会对贸易、汇率等造成影响。

2.地区通货膨胀:指同一国家内不同地区的通货膨胀程度有所不同,可能会引起区域间的财富差异,也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在划分通货膨胀时,以上的标准并非完全独立,可以结合使用。

例如,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的程度和时间长短来划分,或者根据国际通货膨胀和地区通货膨胀来进行划分。

在实际经济运作中,针对不同的通货膨胀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措施,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通货膨胀会计的国际比较

通货膨胀会计的国际比较

通货膨胀会计的国际比较---------------------------------------------------------------------------------------------------------------------- 编辑整理: excel视频教程下载编辑:王菲文章来源:新浪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与特定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密不可分。

会计理论与实践明显地体现着国家的特色,不同国家的会计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

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扩展和深化,客观上又要求各国在会计事务处理上尽量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建立标准化、具有可比性的国际会计。

本文试从分析通货膨胀会计在各国的差异开始,揭示差异的若干成因,并概述通货膨胀会计国际协调的若干进展。

一、各国通货膨胀会计的差异1.各国通货膨胀会计发展时间的先后美国早在30年代就开始提出并研究通货膨胀会计,因而,美国对通货膨胀会计的研究居于领先地位。

但在70年代以前,由于美国经济上的稳定和繁荣,使它的会计实务相当稳定和保守,直到70年代中期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迅速上升后,才加强了对通货膨胀会计的研究与实践。

英国对通货膨胀会计的研究起步也较早,但受到重视是在英国的物价上涨率迅速上升的60年代以后。

从1971年至1974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一些有关物价变动的文告,但因文告本身不成熟或政府干预而未能实施。

1975年桑地兰兹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桑地兰兹报告《通货膨胀会计》,建议所有公司尽可能采用现行成本会计体系。

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亦追随美国和英国,陆续公布了现行成本会计补充报表的试行办法。

其中,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在1982年公布了正式的通货膨胀会计准则,澳大利亚政府设立的有关委员会也于1982年公布了有关现时成本会计的《建议准则》。

欧洲大陆通货膨胀会计发展更为迟缓,荷兰自本世纪20年代就开始使用现时重置成本会计制度,但至今尚无有关通货膨胀会计体系的完整立法。

物价与通货膨胀的解释与预测

物价与通货膨胀的解释与预测

物价与通货膨胀的解释与预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物价不断攀升的现象。

这种现象被称为通货膨胀,也是经济学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物价和通货膨胀的定义开始,讨论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我们如何解释和预测它。

1. 物价和通货膨胀的定义物价是指货币购买力单位所能购买到的特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不同行业和地区的物价水平会发生差异,这与供求关系、成本和效益、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

通货膨胀(inflation)则是指货币发行量增加、货币价值减少和物价水平上升的过程。

通货膨胀的通常表现是商品、服务和资产价格上升,货币购买力下降。

2. 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不是一个单一的原因所致,而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以下是一些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1)货币供应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通常由政府和央行通过印刷货币或降低利率等方式实现。

若需求不足以支撑增加的货币,货币的供给量将远远超过市场需求,进而导致通货膨胀。

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可能是,政府试图通过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但反而导致了通货膨胀。

(2)需求过剩需求过剩意味着消费者的购买力大于市场供应,这将导致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

在某些情况下,需求过剩可能是由于消费者对商品的非理性购买行为所致。

这种情况也会导致通货膨胀。

(3)成本上升生产成本(包括人工成本和原料成本)的上升会导致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

这是因为生产商会把成本上涨的情况反映在产品价格上。

例如,原油价格上涨将导致石化制品的生产成本上升,进而导致石化产品的价格上涨。

(4)外部冲击价格上涨的另一个原因是外部冲击,如自然灾害、政治不稳定、战争和恐怖主义等因素可能导致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

3. 通货膨胀的解释和预测解释通货膨胀的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它有助于政府和其他机构制定适当的政策来防止或降低通货膨胀的影响。

预测通货膨胀的过程则有助于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方案和利润计算。

(1)解释通货膨胀解释通货膨胀的过程实际上是诊断其成因的过程,因为这有助于政府和央行把握如何制定适当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来缓解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一轮通货膨胀 云南和全国的异同及对策

这一轮通货膨胀 云南和全国的异同及对策

这一轮通货膨胀云南和全国的异同及对策任瑞刚;李敏【期刊名称】《经济问题探索》【年(卷),期】1995()9【摘要】(一)我省的涨幅高于全国在这一轮物价上涨周期,我省物价涨幅已31个月超过一位数,达到两位数,而全国是27个月。

在这一轮周期中,我省有明显的“高位波动期”,而全国还未发现有明显的类似现象。

在1986—1990年“七五”时期,我省物价涨幅两年高于全国,两年低于全国,一年与全国持平,五年累计全国涨62.08%。

我省涨62.13%。

累计涨幅与全国相当。

但1991—1995年的“八五”期间,我省涨幅已有三年高于全国,一年低于全国(见表)。

四年累计,全国涨49.4%:而我省已涨53.8%。

1995年1—5月我省物价涨幅已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可以肯定,1995年我省物价涨幅也将高于全国,因此五年累计我省物价涨幅必然是高于全国的。

这一轮周期,我省物价涨幅高于全国,从深层次上讲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结构性原因。

从农业方面看。

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生产力发展的制约,我省农产品长期不能完全自给。

部分农产品不但要从省外调入,在省内也得靠公路长途运输调剂。

从工业方面看,除烟草加工业外,我有的工业基本上是重工业的产业结构,大多数日用工业消费品也要靠省外调入,且缺乏象石油这样的重要自然资源,因而决定了我省市场零售商品价格中,一方面受到省外日用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汽。

【总页数】2页(P26-27)【关键词】云南;通货膨胀;物价波动周期;物价涨幅【作者】任瑞刚;李敏【作者单位】云南省物价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22.5【相关文献】1.浅析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和治理对策 [J], 陈天勇2.浅析我国上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J], 阿拉腾格日勒3.正确看待我国这一轮通货膨胀 [J], 常明晶4.西北地区在这一轮发展中要跟上全国步伐r——关于支持陕西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J], 方玮峰5.从全球通胀到美国金融危机——这一轮世界经济周期的发展逻辑及中国对策 [J], 夏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货膨胀率的区域差异解释作者:杨晶来源:《经营者》2018年第12期摘要区域间通货膨胀率差异的存在会影响统一实施的国家货币政策的效果,造成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进一步扩大。

本文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首先通过泰尔指数分析三大区域内和区域间通胀差异现状,然后对2007—2016年间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构建混合效应模型,分析造成区域间通胀差异的因素,最后为降低区域间通胀差异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泰尔指数面板模型影响因素政策建议一、引言通货膨胀基本会发生在每个经济体内,但即便是在同一经济体内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经济体内的不同区域也会出现不同的通货膨胀率。

中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区之间要素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均有所差异,所以一直以来,在国家制定和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的条件下,地区之间的通货膨胀率也不尽相同,甚至存在经济落后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比经济发达地区的通货膨胀率高的现象,比如,2016年,北京市的通货膨胀率为-0.44%,而山西省的通货膨胀率为0.55%。

区域间通货膨胀率差异的存在可能影响统一实施的国家货币政策的效果,当名义利率相同时,通货膨胀率的存在和不同会导致区域之间实际利率的不同,实际利率的不同又会刺激区域之间投资的流动和影响居民消费,造成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进一步扩大,对区域间的均衡协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本文使用泰尔指数对区域间通货膨胀率的差异现状进行研究,并分析原因,最后为缩小区域间的通货膨胀率差异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二、文献综述对于通货膨胀率区域差异的成因,国内外学者都有相关探讨。

在国外的研究中,一些学者认为区域间通胀差异主要发生在非贸易部门,冲击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

例如,Rabanal (2009)通过构建DSEG模型来解释经济货币联盟(EMU)与其成员国——西班牙之间的通货膨胀率差异的原因,发现国家间的通货膨胀差异基本出现在非贸易部门,生产率冲击解释了通货膨胀差异的85%,而需求冲击对其没有影响。

[1]也有其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冲击才是通胀差异的主要原因。

例如,Hofmann(2005)在研究欧元区内的通货膨胀差异时发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冲击与通货膨胀差异具有显著相关性。

[2]有的学者还提出了第三种解释,如Andrés(2008)对EMU研究发现货币联盟的国家在商品需求弹性、价格惯性程度、对国外商品消费上存在差异,认为价格惯性程度是引起通货膨胀差异的主要原因。

[3]中国的区域经济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区域间通货膨胀率差异较为显著。

对于中国区域间通货膨胀率差异产生的原因,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

李若建(1996)首先用变异系数法得出东、中、西3个地区间的零售物价指数确实存在差异,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的物价指数差别的总趋势是扩大,然后通过相关系数法分析得出物价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第一产业的增长。

[4]赵崇生(1997)从经济流的角度分析了通货膨胀的区域差异,他认为区域经济实力的差异会间接对经济流产生作用,从而对区域内通货膨胀的产生和上升形成相应的影响。

[5]肖芳芳(2013)从探讨通货膨胀空间传染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通货膨胀的空间差异,认为区域间通货膨胀不仅存在差异,而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6]上述研究均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必要参考。

但是在现有的关于通货膨胀的研究中,研究视角大多集中于国家层面,有关区域间通货膨胀差异的研究确实较少。

所以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将研究视角放在省级层面,分析区域间的通胀差异。

三、区域间通货膨胀率差异状况本文将中国的31个省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基于区域划分,以2007—2016年间各省年通货膨胀率数据为样本,用stata12实现泰尔指数的计算。

2007—2016年间,三大区域间的泰尔指数如图1所示。

三大区域的区域间泰尔指数和区域内泰尔指数相似,总体也呈波动上升趋势,在2007—2012年比较平稳,基本接近于0,波动不大;随后,在2013年,东中和东西地区的指数再次突然上升,且上升幅度较大,东中地区的泰尔指数达到0.07281,东西地区达到0.05646,均创历史新高,而中西地区的泰尔指数基本和2012年持平,到2014年才开始有迅猛上升。

目前,三大区域间的泰尔指数均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这表明,在未来,三大区域的区域间通货膨胀差异有可能继续扩大。

四、区域间通货膨胀率差异成因分析区域间通货膨胀率差异确实存在,通过理论分析可知,这种差异会影响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因此,为了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本文以2007—2016年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随机效应的面板模型,分析区域间通货膨胀率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变量选择1.通货膨胀率差异(infi,t)。

该变量指的是东部、西部和中部各地区年通货膨胀率的平均水平与全国通货膨胀率平均水平的差。

2. GDP差异(GDPi,t)。

该变量指的是各地区GDP的平均水平与全国GDP平均水平的差。

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负向关系,当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率将上升;而奥肯定律则描述了产出与失业率之间的负向关系,当产出增加,失业率将下降。

所以由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我们可以得到产出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正向关系,即当产出增加时,通货膨胀率也将上升。

所以区域间的产出差异有可能导致区域间的通货膨胀率差异。

3.政府支出的差异(govi,t)。

该变量指的是各区域的地方政府支出平均水平与全国地方政府支出平均水平之间的差。

政府支出主要包括转移支付和购买性支出。

转移支付将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刺激居民消费需求;购买性支出主要用于地方政府消费和投资,相当于增加了总需求。

因此,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会拉动总需求增加,加剧通货膨胀;地方政府支出的差异将导致各省通货膨胀的差异。

4.贸易开放度差异(openi,t)。

该变量指的是各区域的贸易开放度平均水平与全国贸易开放度平均水平之间的差。

贸易开放度指的是一个地区的进出口总量与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值越大,说明贸易开放度越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随着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别国的通货膨胀率更易通过价格、贸易、资本和货币供给等传导入国内,引起国内物价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即输入性通货膨胀。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和地理结构差异很大,导致各地区的贸易开放程度存在差异,从而使各区域的通货膨胀可能存在差异。

5.交通运输条件差异(transi,t)。

由于我国国内的运输基本依靠公路和铁路,所以该变量指的是各区域内铁路和公路里程的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

运输成本是影响物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便捷的交通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对抑制物价上涨有很大的作用。

所以,区域间运输条件差异的存在可能导致区域间通货膨胀率差异的产生。

(二)模型的构建根据研究的目的,本文以2007—2016年的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经回归和检验,本文得出反映区域间通货膨胀率差异成因的模型如下:infi,t =0.9557GDPi,t -10.1735govi,t -15.9595openi,t-0.2889transi,t+ 2.4384 (1)从模型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区域间GDP差异对区域间通货膨胀率差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当某区域的平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000个单位时,该区域的通货膨胀率平均水平将高于国家平均水平0.95个单位。

2.区域间政府支出差异与区域间通货膨胀率差异呈负向关系。

当某区域的政府支出的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1000个单位时,该区域的通货膨胀率平均水平将低于国家平均水平1.01735个单位。

3.区域间的贸易开放程度差异与区域间通货膨胀率水平差异呈负向关系。

区域间的贸易开放程度差异的增加会减小区域间通货膨胀率水平差异。

根据传统贸易理论可知,国际分工会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有利于抑制物价的上涨。

由回归结果可知,当某区域的贸易开放程度高于国家平均水平一个单位时,该区域的通货膨胀率水平会低于国家平均水平15.9595个单位。

4.区域交通运输条件与区域间的通货膨胀率差异也呈负向关系。

当某区域的交通运输里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000公里时,该区域内通货膨胀率的平均水平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889个单位。

五、降低区域间通货膨胀率差异的建议为了缩小区域间通货膨胀率差异,缩短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共同努力:(一)继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推出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战略,近几年又相继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一批国家和区域中心城市快速发展。

目前来看,这些战略的推行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中西部地区从2008年至2016年连续9年经济增速超过东部地区,区域间总产出差异减小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因此,应继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从而降低区域间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实施有差异的经济政策如前所述,区域间通货膨胀率水平差异的存在可能影响统一实施的国家经济政策的效果,当名义利率相同时,通货膨胀率的存在和不同会导致区域之间实际利率的不同,实际利率的不同又会刺激区域之间投资的流动和影响居民消费,造成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进一步扩大,对区域间的均衡协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央行可以科学地根据区域经济金融状况,实施相关政策的差异化操作,从而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由模型可知,区域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可以很大程度降低区域的通货膨胀率水平。

因此,政府应加快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尤其是落后地区,同时,也要建设与仓储物流相关的基础设施,努力降低商品运输的物流成本,降低区域通货膨胀率水平。

并且,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还有利于区域间各种要素的流动,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交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为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作者简介:杨晶(1994—),女,陕西商洛人,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参考文献[1] P Rabanal . Inflation Differentials between Spain and the EMU:A DSGE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 Banking,2009,41(6):1141-1166.[2] B Hofmann,H Remsperger . Inflation differentials among the Euro area countries:Potential causes and consequences[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5,16(3):403-419.[3] J Andrés,E Ortega,et al . Competition and inflation differentials in EMU[J].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2008,32(3):848-874.[4] 李若建.通货膨胀的区域差距及其原因[J].经济地理,1996(12):7-10.[5] 赵崇生.经济流与通货膨胀的区域差异及对策选择[J].开发研究,1997(6):9-11.[6] 肖芳芳.我国通货膨胀的空间差异及传染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