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三拓展作业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含解析[ 高考]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作业与测评:3.8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对应学生用书P45语言文字运用限时:15分钟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违.农时违:耽误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发现D.谷不可胜.食也胜:尽,完答案 C解析发:打开(粮仓)。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分)()A.请以.战喻B.具以.沛公言报项王C.斧斤以.时入山林D.申之以.孝悌之义答案 C解析A、B、D三项为介词,拿;C.介词,按照,根据。
3.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一书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诸子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
B.梁惠王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因为魏国的都城在大梁,故魏国又称梁国,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C.“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
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D.“庠”“序”都指学校,殷商时的学校称为“庠”,周代的学校称为“序”。
“庠序”泛指学校。
答案 D解析殷商时学校叫序,周代学校叫庠。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主张用“仁政”去统一天下。
本文倒数第二段的叙述体现了他“仁政”主张的两点具体内容:制民之产,谨庠序之教。
B.孟子可以说是个雄辩家。
他能用巧妙的方法将谈话引入预设的话题,能用连续的反问句揭露对方的破绽,能用形象恰当的比喻说明道理。
本文就是最好的例证。
C.孟子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他认为人格的重要性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和地位。
但本文的论述中却强调制民之产。
由此可见,他的“仁政”主张和他推崇的理想人格是互相矛盾的。
D.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鲜明地反映了他的民本思想;但是本文的叙述没有反映他的这种思想。
答案 A解析B.本文只能说明孟子能用形象恰当的比喻说明道理;C.两者是不矛盾的;D.本文的叙述反映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练习:8寡人之于国也+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DISANDANYUAN8寡人之于国也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
B.王好战,请以战喻.喻:做比喻。
C.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得罪。
项,“罪”,归咎、归罪。
2.下列对文中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由战国时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寡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与之相似的君主的自称还有“孤”和“不谷”“不禄”。
C.“河内”“河东”的“河”都是指黄河,今天“河南”“河北”也大致是以黄河为分界线确定的政区。
D.“庠序”都是古代的学校名称。
商代的叫“序”,周代的叫“庠”。
在本文中指的是学校教育。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后同步练习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含答案)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躬行仁义方可“王天下”一、语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曳.兵/拖拽.数.罟/蹴.踏洿.池/纨绔.B.鱼鳖./弊.端效.仿/发酵.空旷./粗犷.C.河豚./馄饨.狗彘./雉.鸡庠.序/搔痒.D.孝悌./兄弟.饿莩./俘.虏皎.洁/打搅.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穿C.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D.斯.天下之民至焉斯:这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黎民..不饥不寒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C.七十者可以..食肉矣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对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或百步而.后止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④河东凶亦然.A.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也相同。
B.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不同。
C.两个“而”不同,两个“然”相同。
D.两个“而”不同,两个“然”也不相同。
5.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申之以孝悌之义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二、一法一练——翻译句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训练: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训练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鱼鳖.(biē)数.罟(shǔ)庠.序(yǎng)王好.战(hào)B.曳.兵(yè)颁白(bān)鸡豚.(tún) 涂.有饿莩(tú)C.洿.池(wū)狗彘.(zhì)衣.帛(yī)养生丧.死无憾(sàng)D.饿莩.(fú)孝悌.(tì)胜.食(shèng)然而不王.者(wàng)2.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鱼鳖不可胜.食也胜:尽B.数.罟不入洿池数:密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检查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4.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①请以.战喻②以.五十步笑百步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④申之以.孝悌之义⑤斧斤以.时入山林⑥皆以.美于徐公A、①②B、③④C、⑤⑥D、③⑤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树.之以桑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谨.庠序之教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6.下列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申之以孝悌之义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7.对下列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自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8寡人之于国也+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8寡人之于国也[基础演练]1.下面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B.属予作文以记之C.数罟不入洿池D.才美不外见解析:A.“涂”通“途”,B.“属”通“嘱”,D.“见”通“现”。
答案:C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河内凶.B.邻国之民不加.少C.勿夺.其时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解析:A.古义:庄稼收成不好。
今义:心肠狠,暴躁。
B.古义:更加。
今义:增加。
C.古义:耽误、错过。
今义:抢、强取。
答案:D3.下面各项对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B.河内凶.(凶:庄稼收成不好)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D.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罪:罪过)解析:罪:归罪,归咎。
答案:D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数.罟不入洿池(读shǔ,计算)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仅、只,副词)C.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违抗)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没有)解析:A.读cù,密,细密;C耽误;D同“毋”,不要。
答案:B5.下列各句中,对“于”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3)地利不如人和(4)失道者寡助亲戚畔之天下顺之(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与“谷不可胜食也”一句中“胜”字意思、用法相同的一句是()A.予观夫巴陵胜.状B.驴不胜.怒,蹄之C.日出江花红胜.火D.不胜.枚举解析:D项和例句的“胜”都是“尽”的意思。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后同步练习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含答案)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躬行仁义方可“王天下”一、语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曳.兵/拖拽.数.罟/蹴.踏洿.池/纨绔.B.鱼鳖./弊.端效.仿/发酵.空旷./粗犷.C.河豚./馄饨.狗彘./雉.鸡庠.序/搔痒.D.孝悌./兄弟.饿莩./俘.虏皎.洁/打搅.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穿C.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D.斯.天下之民至焉斯:这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黎民..不饥不寒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C.七十者可以..食肉矣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对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或百步而.后止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④河东凶亦然.A.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也相同。
B.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不同。
C.两个“而”不同,两个“然”相同。
D.两个“而”不同,两个“然”也不相同。
5.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申之以孝悌之义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二、一法一练——翻译句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练习:课时分层作业8寡人之于国也+Word版含解析.doc
课时分层作业(八) 寡人之于国也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秩序不好B.弃甲曳兵而走.走:逃跑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制止、约束D.王好战,请以战喻.喻:比喻,说明A[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填然鼓.之②树.之以桑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④谨.庠序之教⑤然而不王.者⑥王无罪岁.⑦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A.①②③⑤⑥/④/⑦B.①②③/④⑤⑦/⑥C.①②③⑥/④/⑤⑦D.②③⑤⑥/④/①⑦A[①②③⑤⑥名词作动词/④形容词作动词/⑦形容词作名词。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数.罟不入洿池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B.①非我也,兵.也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C.①谷不可胜.食也②日出江花红胜.火D.①斧斤以.时入山林②余船以.次俱进D[A项,细密/若干;B项,兵器/军队;C项,尽/超过;D项,按照。
] 4.下列各句中,全都属于孟子认为“王道之始”要采取的措施的一组是()【导学号:45412070】①不违农时②数罟不入洿池③谷不可胜食也④材木不可胜用也⑤斧斤以时入山林⑥鱼鳖不可胜食也A.①③⑥B.①②⑤C.②③⑥D.②④⑤B[③是采取“不违农时”后的效果,④是“斧斤以时入山林”后的效果,⑥是“数罟不入洿池”后的效果。
]5.下列各句中,属于孟子的“教民”措施的一句是()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百亩之田,勿夺其时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D.不王者,未之有也C[A项,是教民的结果。
B项,是养民的措施。
D项,是王道成功。
] 6.下列是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45412071】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去统一天下;本文倒数第二段的叙述体现了他“仁政”主张的两点具体内容:制民之产,谨庠序之教。
B.孟子可以说是个雄辩家。
他能用巧妙的方法将谈话引入预设的话题,能用连续的反问句揭露对方的破绽,能用形象恰当的比喻说明道理。
语文人教必修3课时作业: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含解析
第三单元第8课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或.百步而后止或:或者B.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C.数.罟不入洿池数:密D.谨庠.序之教庠:学校【答案】A【解析】或:有的人。
2.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春心莫共花争发.B.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C.或.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D.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答案】A【解析】A.发放,指打开粮仓,赈济灾民/花开。
B.都是“兵器”的意思。
C.都是“有的人”的意思。
D.都是代词,这。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申之以孝悌之义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答案】C【解析】A.“颁”通“斑”,花白。
B.“无”通“毋”,不要。
D.“涂”通“途”,道路。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五十者可以..衣帛矣B.养生丧死无憾..C.河.内凶D.然而..不王者【答案】B【解析】A.古义:可,可以;以,凭借。
C.古义:专指黄河。
D.古义:然,代词,这样;而,表转折的连词。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B.树.之以桑C.然而不王.者D.谨.庠序之教【答案】D【解析】D.为形容词作动词。
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6.对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或百步而.后止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③寡人之.于国也④无如寡人之.用心者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答案】C【解析】①连词,表顺承关系;②连词,表转折关系;③④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人教版高考语文文言知识整合【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含答案解析)
一、通假字1.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通“〞)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 )二、古今异义1.寡人..之于国也古义:今义:用于形影孤单的人2.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今义:①表示可能或可以;②表示答应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义: 今义:常用义是保养身体4.然而..不王者古义: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三、一词多义1.数数罟不入洿池〔〕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4.加邻国之民不加少〔〕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鸿门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5.鼓填然鼓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赵王鼓瑟〔?廉颇蔺相如列传?〕〔〕6.或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7.于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移其民于河东〔〕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1)填然鼓.之( )(2)树.之以桑(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王无罪.岁( )(5)然而不王.者( )2.名词的为动用法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2.动词的使动用法那么移.其民于河东( )(三)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 )五、判断以下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非我也,岁也。
( )翻译: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021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同步课时练pdf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沧海一粟(sù)洿池(wū)鸡豚(tún)孝悌(dì)B.庠序之教(xiánɡ)数罟(ɡǔ)饿莩(piǎo)衣帛(bó)C.养生丧死(sànɡ)狗彘(zhì)粳米(jīng)供养(gōng)D.弃甲曳兵(yè)畜牧(chù)遗憾(hàn)宅院(zhái)【答案】B【解析】A项,“悌”应读tì。
C项,“丧”应读sāng。
D项,“畜”应读x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颁发斑白班师全般人马B.申述伸张深谙身受其害C.孝悌不肖啸傲哮聚山林D.检获俭约简洁精兵减政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弃甲曳兵.而走兵:武器B.养生丧死无憾.憾:遗憾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夺取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开仓救济百姓【答案】C【解析】夺:耽误。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而”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A.秦王还柱而.走B.拔剑切而.啖之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答案】C【解析】C项与例句均为连词,表转折;A项,连词,表修饰;B项,连词,表承接;D项,连词,表递进。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谨庠序之教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答案】C【解析】A项,“颁”同“斑”;B项,“涂”同“途”;D项,“无”同“毋”。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然而不王.者B.树.之以桑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申.之以孝悌之义【答案】D7.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时期以来,叙利亚政府军加大了对反政府武装的攻击力度,在霍姆斯地区甚至动用了坦克等重武器,在政府军的强力打击下,反政府武装弃甲曳兵、溃不成军,纷纷撤出了占据的地区。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演练:3.8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解析.doc
8寡人之于国也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曳.兵(yè)鸡豚.(tún)数罟.(gǔ) 洿.池(kuā)B.宅.院(zéi) 遗憾.(hàn)桑.树(sāng) 家畜.(chù)C.庠.序(xiáng) 孝悌.(dì)颁.白(bān) 绸.缎(chóu)D.狗彘.(zhì) 饿莩.(piǎo)归.顺(guī) 虐.政(nüè)思路解析:A项,“洿”应读“wū”;B项,“宅”应读“zhái”;C项,“悌”应读“tì”。
答案:D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弃甲曳兵.而走兵:武器。
B.养生丧死无憾.憾:遗憾。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抢夺。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开仓救济百姓。
思路解析:C项,“夺”,强行改变。
答案:C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思路解析:A项“耳”,①表感叹语气,相当于“矣”;②表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
B项“然”,①代词,这样;②……的样子。
C项“如”,①动词,像;②连词,如果。
D项“则”,都是连词,那么。
答案:D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王好战,请以.战喻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⑤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A.①④⑥/②/③/⑤B.①②③④⑥/⑤C.①④⑥/②③/⑤D.①⑥/②③④/⑤思路解析:A项分类最为合理。
①④⑥介词,用;②介词,凭借;③介词,按照;⑤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如“得以”“加以”等。
答案:A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时作业1: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一、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曳.兵(yè) 数罟..(cùɡǔ) 洿.池(wū)B.鸡豚.(tún) 狗彘.(zhì) 庠.序(yǎnɡ)C.孝悌.(tì) 饿莩.(piáo) 供.养(ɡōnɡ)D.衣.帛(yī) 王.天下(wànɡ) 赈.济(zhèn)[答案] A[解析]B项“庠”读xiánɡ。
C项“莩”读piǎo。
D项“衣”读yì。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 .斯天下之民至焉D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答案] C[解析] A 项无—毋。
B 项涂—途。
D 项颁—斑。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A.⎩⎪⎨⎪⎧ 河内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寡人之民不加.多 加:增加 B.⎩⎪⎨⎪⎧ 弃甲曳兵而走. 走:逃跑或.百步而后止 或:也许 C.⎩⎪⎨⎪⎧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是:判断动词数.罟不入洿池 数:密 D.⎩⎪⎨⎪⎧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陈述然而..不王者 然而:这样却 [答案] D[解析] A 项加:更。
B 项或:有的人。
C 项是:代词,这。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斧斤以.时入山林申之以.孝悌之义 B.⎩⎪⎨⎪⎧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C.⎩⎪⎨⎪⎧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答案] D[解析] D 项均为连词,表转折。
A 项介词,按照/介词,用。
B 项介词,在/介词,与。
C 项助词,的/代词,这种情况。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填然鼓.之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树.之以桑D.谨.庠序之教[答案] D[解析]D项为形容词作动词,其他三项为名词作动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时作业23: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鱼鳖.(biē)数.罟(shǔ)庠.序(yǎng) 王好.战(hào)B.曳.兵(yè)颁白(bān)鸡豚.(tún)涂.有饿莩(tú)C.洿.池(wū) 狗彘.(zhì) 衣.帛(yī) 养生丧.死无憾(sàng)D.饿莩.(fú)孝悌.(tì)胜.食(shèng)然而不王.者(wàng)2.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鱼鳖不可胜.食也胜:尽B.数.罟不入洿池数:密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检查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4.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①请以.战喻②以.五十步笑百步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④申之以.孝悌之义⑤斧斤以.时入山林⑥皆以.美于徐公A。
①②B。
③④C。
⑤⑥D。
③⑤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树.之以桑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谨.庠序之教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6.下列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申之以孝悌之义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7.对下列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8.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B.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通“捡”,捡拾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归咎,归罪9.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子中的划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句()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八寡人之于国也+Word版含解析.doc
课下能力提升(八) 寡人之于国也(时间:45分钟 分值:55分)一、基础巩固(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 .谨庠序之教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数.罟不入洿池 数:密 B .申之以孝悌.之义 悌:孝敬父母 C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制止,约束 D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申之以.孝悌之义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填然鼓.之B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 .树.之以桑 D .谨.庠序之教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申之以孝悌之义B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形象地论证了民饥而死,民不加多的根源不在于荒年,并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看法。
(2)《寡人之于国也》中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寡人之于国也》中对王道的开端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鉴赏(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8寡人之于国也
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纰缪./未雨绸缪间
..距/间.不容发税率./为人坦率.
B.下载./载.歌载舞偏裨./无裨.于事稽.首/无稽.之谈
C.洁癖./穷乡僻.壤拙.劣/茁.壮成长绚.烂/徇.私舞弊
D.偌.大/一诺.千金募.捐/蓦.然回首剽.悍/虚无缥.缈
答案:C
解析:A项,分别读miù/móu,jiān/jiān,lǜ/shuài;B项,分别读zài/zài,pí/bì,qǐ/jī;C项,分别读
pǐ/pì,zhuō/zhuó,xuàn/xùn;D项,分别读ruò/nuò,mù/mò,piāo/piāo。
2下列加点的“也”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谷不可胜食也.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
答案:C
解析:A项中“也”表句中停顿,B项中“也”表疑问,D项中“也”表判断。
C项和例句中的“也”均表肯定。
3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B.王好战,请以战喻
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D.申之以孝悌之义
答案:B
解析:A、C、D三项都是介词结构后置句;B项也有介词结构,但没有后置。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的解释,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王好战,请以.战喻②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③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A.①③⑤/②/④
B.①②③⑤/④
C.①③⑤/②④
D.①⑤/②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③⑤介词,用,凭;②介词,按照;④介词,因为。
二、阅读鉴赏(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
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
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上》)
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何必.曰利必:必然。
B.亦将有以
..利吾国乎有以:有什么办法。
C.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弑:杀害。
D.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遗:丢弃。
答案:A
解析:A项,“必”的意思是“一定”。
6下列对原文有关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孟子拜见梁惠王时,梁惠王直言所谈之利,并不完全是一己私利,这从“利吾国”中可以看出。
B.孟子回答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及时抓住梁惠王的话题,说之以“仁义”之利。
C.正是因为梁惠王怀有谋利之心,孟子才说以“仁义”之大利,用来消除梁惠王所贪图的眼前之小利。
D.孟子认为,讲“仁义”的人不会抛弃父母,不会不顾念自己的君王,因此,“仁义”足以立国。
答案:A
解析:A项说法不当,虽然梁惠王说的是“利吾国”,但这不能证明他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因为在封建社会,国家是君主的国家,天下是君主的天下。
7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每小题4分)
(1)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2)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3)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答案:(1)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2)上上下下互相求取利益,国家就危险了!(3)如果轻视义重视利益,他们不夺取全部就不满足。
解析:这三句话翻译的重点分别是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时要注意句式上的特点。
“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交”,互相;“苟”,假使;“餍”,满足。
参考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大夫的封地)有利?’一般士人和小官吏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上上下下互相求取利益,
国家就危险了!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其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
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其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
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
可是,如果轻视义重视利益,他们不夺取全部就不满足。
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
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三、表达交流(10分)
8用“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作全句的开头和叙述的主体,重组下面的句子。
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
(4分)
孟子,性格锐利、强悍。
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答案: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是性格锐利、强悍的孟子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时爆发出的,它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解析:此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
调整陈述对象后,要注意修饰成分的变换,并保持整个语句结构的完整。
9(2013·广东佛山一中期中)阅读下面一则故事,写出它的寓意。
(6分)
鲁哀公对庄子说:“我们鲁国儒士很多,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
”庄子不以为然地说:“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鲁哀公反问庄子:“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能说鲁国少儒士吗?”庄子说:“我听说在儒士中,头戴圆形礼帽的通晓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丝带系玉玦的,遇事清醒果断。
但造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着儒装的人未必就
有真才实学。
您如果认为我判断得不正确,可以在全国范围发布命令,身穿儒服却没有真才实学的冒牌儒士一律问斩!”鲁哀公采纳了庄子的谏言,在全国张贴命令。
不过5天,鲁国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见穿儒服的“儒士”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答案:①真才实学不是靠衣着来装扮的,形式不能取代实质。
②一种思想、学说或职业吃香或流行后,就会有人弄虚作假,附庸风雅,谋取私利。
③当权者应有明辨真伪的眼光,不能只满足于表面的繁荣。
解析:这个故事可以给人多种启示:鲁国穿儒服前后的情况可以看出附庸风雅的人很多,鲁哀公以衣着判断鲁国儒生多,庄子则说“着儒装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实学”。